李相接到合肥的命令,要北上议和。到了天津,闰八月十八那天就上路了。那天一共雇了四十辆单套轿车,二十辆二把手的小轿车,但还是不够坐,很多随从人员都只能步行跟着。路上看到的城镇都冷冷清清的,人们都关着门,到处都是残破的尸体和白骨,一片狼藉,让人忍不住叹息。到了齐化门,俄罗斯的统帅派了几十个骑兵护送。路上遇到德国军队,双方互不干扰,顺利到达了贤良寺行台。贤良寺门外,又有俄国士兵吹吹打打地迎接,非常恭敬。
庆王当时正住在府邸里,十九日,李相按照礼仪去拜访了他,还拜会了各国使臣。二十日,继续拜访昨天没来得及拜访的人。二十一日,庆王带着赫鹭宾(人名,此处应为俄国代表)和榷宪(税务官员,此处指俄国外交官)来拜见李相。随后,李相照会各国使臣,约定二十七日开和谈会议,并递交了议和章程。
这个章程是税务官员起草的,李相又仔细斟酌修改了一下,态度不卑不亢。随后得到了各国使臣的回复,因为俄国和德国的使臣还在天津,所以暂时搁置。意大利的使臣资历比较老,各国都推举他为领袖,这天他来到贤良寺回访。寒暄过后,他便大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了?都已经被打败了,现在还想要议和吗?只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各国提出的条件办!”
他真是太傲慢了!李相没办法跟他争辩,只好沉默不语。
我听说各国使臣都认为朝廷对那些参与作乱的王公大臣处理得太轻了,而且太后和皇上还在外面避难,和谈肯定很难成功。于是使臣就向庆王禀报,起草奏折,请求皇上对这些王公大臣分别严惩,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行在(皇帝临时驻跸之地),免得让外国人说三道四。奏折里还说:“德国皇帝的回信里提到,对赐奠已故使臣克林德的事感到不满,那些王公大臣纵容匪徒祸害百姓,连累邻国,按理应该处死,只有中国皇帝亲自严惩他们,才能让各国信服。” 奏折又说:“美国国务院来电,也要求严惩刚毅、董某等罪魁祸首,现在已经让使臣康格去查明朝廷制定的处罚条例是否足够严厉?此外,还有哪些人逃脱了法网?”等等。
等到刚毅病死,端方被驱逐的消息传来,立刻通知各国使臣。朝廷心里也清楚,董某拥兵护驾,收拾他很容易,但是太后和皇上回銮的事,他们还没答应,在京的官员也不敢再三请求,怕触怒龙颜。于是使臣又单独上奏,大概意思是说:“德国皇帝的国书里提到,如果太后和皇上想回京,就应该命令统帅按照礼仪迎接;美国方面也希望早日回銮,以免发生意外。总之,偏安一隅不能长久,依靠武力反抗也不可靠,国家分裂的局面,恐怕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唐朝的德宗皇帝最终回到了故都,成就了中兴盛业;梁元帝一去不复返,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我年已八十,长期受到皇恩,如果不是确实看到了危险,我哪敢冒昧地进言?” 他的话说的非常恳切。 于是太后和皇上就有了回銮的想法。
12月25号,俄罗斯大使先到了北京,28号,德国大使也来了。当天,英国大使就请庆王和大臣们去使馆,拿出他们拟定的五条方案:第一,严惩包庇匪徒的罪魁祸首;第二,偿还军费;第三,赔偿被毁坏的财产,抚恤受害者;第四,国家财政由各国共同管理;第五,管理各国事务的衙门,只要挑选精通外交的人来负责所有事情,人数不能太多。大臣问:“军费大概需要多少?”英国大使回答:“大约三千万两白银。”大臣说:“中国现在哪能筹到这么多钱啊!”英国大使说:“如果由各国掌管财政,这笔钱应该还是可以筹到的。”大臣说:“那样的话,中国就没有自主权了。”英国大使说:“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中国还指望有自主权吗?”大臣就没再说什么了。各国使臣还因为大臣之前送交的照会和议和章程不满意,所以说话的时候就更显得难以沟通了。
庆王觉得这事太棘手了,急得火烧眉毛,头发都愁白了,几乎全白了,经常对大臣说:“您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现在不可或缺的人物,所有事情都需要您的帮忙,我一切都听您的指挥。”所以每次开会讨论的时候,所有的辩驳都是由大臣来说的,庆王只是补充几句话。庆幸的是,虽然大臣年纪大了,但精神依然矍铄,而且口才极佳,滔滔不绝,凡事都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一点也不退让。
各国使臣最终同意提交条款,开始商讨和议。由此可见,大臣的功劳,真是太大了!
好家伙,我这就把这些公文翻译成大白话。
首先,我把所有起草好的照会文本都附在后面了。事情是这样的:今年春天以后,义和团的匪徒在京城附近闹事,各种前所未有的灾难接二连三地出现。一开始是各国使馆被围,接着各国军队都涌进北京城,最后连皇上都带着皇室成员逃到别的地方去了。想想看,这事儿发生之前,要是有人跟你说:“几个月后会发生这些事!”谁会相信呢?现在朝廷才发现,原来那些王爷大臣们纵容包庇义和团,才酿成这大祸。所以,一方面我们按照中国的规矩,把那些王爷大臣交给相关的衙门严加处理;另一方面,我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可以灵活处理事情,以便尽快和各国谈判,解决这件事。不过,谈判的国家不止一个,而且每个国家关心的问题也不一样,再加上事情非常特殊,各种问题都比较棘手。
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最好先把事情的大纲和各国一起确定下来,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临时协议,然后再根据各国的情况,分别制定详细的协议。等商贸条约要不要修改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再制定一个善后方案,规定各个省份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大家都有好处,以后也不再有阻碍。我现在先把这个临时协议的草案送过去,请各位大臣过目,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同时,也请您把中国现在采取的各种措施电告贵国外交部,以便尽快把该办的事情处理完。
除了把草案送过去,我还把副本分发给各国的大臣们,让他们也看看。现在正式向您发出这份照会,请您过目。 这就算是正式照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