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华公使萨托十一月五号给沙俄发电报说:李鸿章这个月四号给各国公使发了照会,说联军占领保定、杀害中国官员的事儿很不合适,说保定那边的中国人行为蛮横,做法也很不妥当。英法德意四个国家的公使觉得李鸿章的照会措辞不敬,当场就退回去了。其他国家的公使也大多不认可这个照会。

十一月七号,湖北巡抚张之洞又请华伦(大概是华伦的简称,原文缺失部分)给沙俄发电报,说:各国都觉得毓贤该死,(此处原文缺失),但是我们中国政府一定会严惩毓贤和董福祥。

十一月八号,英国国王也给清廷发电报说:大皇帝七月份三号和八月份十四号发的两封电报,我们已经通过你们驻英国公使收到了。我听说你们国家发生了惨剧,对此深感悲痛。后来又听说我们英国的传教士和其他国家的传教士在山西被杀害,遭受了很多苦难,我更是感到非常伤心。除了被杀害的人,还有很多妇女儿童留在那里,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平安无事?我希望大皇帝您能尽快恢复权力,对那些不法之徒,不管官职大小,都要严惩不贷,并且制定善后措施,以防止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衷心希望贵国早日恢复太平。我们英国派兵来中国,也是为了恢复太平,如果和议能够尽快达成,将来不仅中国能恢复和平,而且外国人居住在中国,他们的生命财产也能得到永久的保障。

十月六号,汉口总领事福里士先生给沙俄公使写信,详细转述了湖北巡抚张之洞的话。张之洞说,他挺希望和谈赶紧成功。我问张之洞:“贵国政府发布惩办端王和各罪魁的谕旨,外国人普遍怀疑没用,您觉得呢?”张之洞解释说:“太后已经有了悔悟之心,一定会惩办罪魁祸首。那些认为谕旨没用的外国人,是不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政府其实也不是把这个谕旨当回事儿,以后还可以改。因为现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被守旧派大臣控制着,做事必须谨慎小心,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发布这个谕旨,已经算得上很有胆量了。”

张之洞还说:“洋兵一天在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一天不能回銮。因为太后很担心,一旦回銮,她的权力可能会被联军夺走。”张之洞又从多方面为慈禧太后辩解:“太后在1860年所做的事情,以及多次平定大难,中国人没有不衷心的,就连外国人也有不少称赞她的。况且她听政三十年,从来没有仇视外国人或厌恶西方事物的意思,宫殿里用的东西很多都是西式的,而且她还很想和外国妇女交朋友。看看1889年她把权力还给光绪皇帝,那是她真心想做的,这足以证明她不是个贪恋权力的人。后来因为康有为和他的党羽打着保皇的名义,想要图谋不轨,太后不得已才重新出来训政。从此以后,太后就非常痛恨维新党,甚至连带着也讨厌外国人。而且她觉得外国人保护康党,各国报馆又跟着起哄,上海的《字林西报》尤其过分。各国的报纸都说中国快要被瓜分了,很难幸免,太后因此非常害怕。”

我一看胶州、旅顺、威海、广州湾这些地方,果然都被外国人抢走了,三门湾又被意大利盯上了,这更让我相信外国人想瓜分中国!没办法,我就只能跟那些顽固派的人混在一起了,开始听端王、徐桐、刚毅他们的话。端王和徐桐,除了北京城里的事,其他的啥也不懂;刚毅呢,本来就和皇上结了仇,所以就劝太后拒绝外国人,使劲儿地出坏主意。太后当时也根本没察觉,直到义和团和董福祥的军队涌进北京城,太后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十一月二十号,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唐给驻华公使萨托发电报说:驻华公使今天来拜访我,让我看看十一月十三号清廷颁布的惩办罪魁祸首的命令,还问我对此有什么看法。我回答说:“这个命令很不合适,我们英国不可能答应,估计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 驻华公使说:“我也早料到会这样,所以已经把命令里不妥的地方电告中国政府了。” 他还说:“请您仔细想想中外情况不一样,中国实际上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只有湖北、湖南两省的督抚或许能请两宫回銮,因为这两位督抚势力很大,各省上缴的军饷都能截留一部分。” 从这儿可以看出,罗公使(指萨托公使)也觉得惩办罪魁祸首的办法行不通。他还说,两省督抚可以截留军饷来威胁两宫回銮,为什么各国不听他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