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小名叫车儿,是晋武帝的第三个儿子。他出生在京口,那是晋义熙三年。十一年的时候,被封为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又升为宜都郡王,官拜镇西将军、荆州刺史,还加了个都督的头衔,那时候他才十四岁呢!他身高七尺五寸,博览群书,还擅长写隶书。

那一年他进京朝见,正好赶上晋武帝在审理案件。武帝就让他去建康监狱审问犯人,刘裕审案子很有一套,判决的结果让武帝很满意。景平年间,西方出现黑龙,还有五彩祥云跟着,两年后,江陵城上空出现了紫色的云彩。那些看天象的人,都说这是帝王之兆,而且这帝王就在西方。

那年少帝被废了,百官们商议立谁为帝。徐羡之、傅亮等人,就拿这些祥瑞之兆来说事,摆出皇帝的仪仗,去迎接刘裕,让他继承皇位。到了江陵,尚书令傅亮上表,献上玉玺和朝服,州府官员都向他称臣,想在城门上写上他的名字,把江陵城当成皇宫一样管理。但是刘裕一个都没答应。他只管整顿州府的纲纪,宽恕了那些犯了罪的人。

那时候,徐羡之等人刚刚杀了少帝,又大张旗鼓地去迎接刘裕,大家心里都又害怕又怀疑。只有长史王昙首、司马王华、南蛮校尉到彦之,相信刘裕没有二心。刘裕说:“诸位都是受了遗诏辅佐我的,不可能背叛;而且我手下老兵众多,内外都控制得住,现在兵力也足够强大,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样,甲戌日,刘裕从江陵出发,任命王华管理州府,留在陕西镇守。又让到彦之去监视襄阳。队伍在路上走着,突然一条黑龙跳到刘裕乘坐的船上,左右的人都吓坏了。刘裕对王昙首说:“这就像夏禹当年受天命一样,我有什么德行能担得起啊?”到了建康,群臣在新亭迎接他。他先去祭拜了初宁陵,然后回到宫中,百官们献上玉玺和朝服,刘裕谦让了好几次才接受。

公元424年,也就是元嘉元年八月十四日,皇帝在中堂登基,然后正式入宫,在太极殿举行大典。当天就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并且给文武百官都提升了官阶。十五日,皇帝去太庙祭祀祖先。之后又下令恢复庐陵王的爵位,并且迎接他的灵柩回京。十七日,皇帝去祭拜临川烈武王的陵墓。十九日,皇帝提拔徐羡之当司徒,王弘当司空,傅亮当左光禄大夫,还让他们都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二十一日,皇帝追封生母胡婕妤为章皇太后,并且封弟弟们为王:义恭为江夏王,义宣为竟陵王,义季为衡阳王。二十六日,皇帝还减免了荆州和湘州今年一半的布税。

九月初七,皇帝立袁氏为皇后。

这一年,魏国的太武帝开始光元年号。

到了元嘉二年正月初七,徐羡之和傅亮上表请求还政于皇帝,皇帝这才开始亲理朝政。正月十二日,皇帝祭祀南郊,并且大赦天下。

八月初二日,彭城王义康被封为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还被允许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同时,王弘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也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

十一月二十二日,杨玄被任命为北秦州刺史,并继承武都王的爵位。

这一年,赫连屈丐死了。

元嘉三年正月初七,徐羡之和傅亮因为犯了罪被处死了。皇帝派到彦之和檀道济去讨伐荆州刺史谢晦,他自己则亲率大军西征。同时,又下令大赦天下。正月九日,王弘被任命为司徒,并负责处理尚书省的事务。

二月十五号,皇上任命王敬弘当尚书左仆射,郑鲜之当尚书右仆射,官儿都挺大的。 没几天,檀道济和到彦之就在隐矶那儿把谢晦的军队打得稀里哗啦的。 然后皇上从芜湖撤兵回去了。 没多久,谢晦就被抓了,押到京城问斩了。 五月初几,皇上又把檀道济升官了,让他当征南大将军,还给了他很多好听的头衔,让他去管江州。 同时,还把蒙逊的官职改了改。 皇上还派人到处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各地的情况。 之后皇上还亲自在延贤堂审理案件,从那以后,每年都要审三次案子。 秋天的时候,又干旱,还有蝗灾,真是倒霉。 年底,有个叫徐佩之的想造反,结果被杀了。

第二年正月初一,皇上大赦天下,建邺一百里以内的人都得到了赦免。 过了几天,皇上又去南郊祭祀。 二月初几,皇上去了丹徒,顺便还去京陵看看。 三月初几,皇上在丹徒宫里设宴,还请了当地父老乡亲一起热闹热闹。 皇上还免除了丹徒今年的布税,并且给那些犯了轻罪的人减刑。 之后皇上就回宫了。 没几天,尚书右仆射郑鲜之死了。 之后,皇上采纳了诸葛阐的建议,禁止在夏至这天用五丝线之类的祭祀。 五月,京城闹瘟疫,皇上派人去慰问,还发放医药,那些死了没亲人的,皇上还给他们准备棺材。

六月初一,日食了。 到了第五年正月,皇上说因为阴阳失调,要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之后皇上还去玄武馆检阅军队。 京城又发生大火,皇上派人去安抚受灾的百姓。 六月,司徒王弘被降职了。 京城又发大水,皇上又派人去救灾。 年底,天竺国派使臣来进贡。 这一年,魏国那边也发生大事,他们的皇帝灭了赫连昌,乞伏炽盘也死了。

第六年二月,皇上又去南郊祭祀。 之后,彭城王义康被任命为司徒,还兼管尚书省的事务。

三月十四号,立皇子劭为皇太子。十五号,大赦天下,文武官员都升一级。

四月初九,任命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丹阳尹临川王义庆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江夷为尚书右仆射。这相当于人事大调整吧,几个重要职位都换人了。

五月初一,那天日食了。

七月,百济国派使者来进贡,这说明咱们国家威望很高啊。

十一月初一,又日食了,而且白天还看见星星,这可是罕见的天象啊! 同一个月,河西和河南也派使者来进贡了。

第二年二月初九,下雪还打雷,这天气真是奇怪!

三月二十七号,派右将军到彦之去攻打魏国。

六月初六,封氐族首领杨难当为武都王。

十月二十七号,开始设立钱币署,铸造四铢钱。同一天,魏国攻克了金墉城。二十九号,魏国又攻克了虎牢。十一月十九号,咱们派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去抵抗魏军,结果右将军到彦之从滑台败退了。 十二月,京城失火,火势蔓延到太社北墙。

这一年,冯跋死了。倭国、百济、呵罗单、林邑、呵罗他、师子这些国家都派使者来进贡了。吴兴、晋陵、义兴三地发大水,朝廷还派人去赈灾救济。

第二年二月初七,魏国攻克了滑台。初九,檀道济带兵回朝。从那以后,河南地区又丢了。

三月,举行大规模的祈雨仪式。

六月初二,因为干旱,大赦天下。 还又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祈雨仪式。

闰六月初四,朝廷派人巡视各地监狱,检查审理案件的情况,并且简化徭役,减轻百姓负担。

公元450年(宋孝武帝元嘉二十七年)二月,皇帝下诏书说:“故太傅长沙景王、故大司马临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卫将军华容公弘、征南大将军永修公道济、故左将军龙阳侯镇恶,他们有的品德高尚,操守坚定;有的胸襟开阔,见识远大;有的判断精准,才略超群。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功劳应该永远铭记。但是太常寺还没来得及为他们立碑铭文,祭祀也还没安排好,朕日夜都在想着这件事。所以决定让他们在庙庭配享,把他们的功绩刻在史册上。” 三月,皇帝提升卫将军王弘为太保;又提升江州刺史檀道济为司空。

五月,新任命的太保王弘去世了。六月,朝廷设立了积射将军和强弩将军的官职。同月,皇帝任命征西将军、沙州刺史吐谷浑慕璝为征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并封他为陇西王。 又任命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七月,领军将军殷景仁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十二月,皇帝立皇子绍为卢陵王,让他祭祀孝献王;立江夏王义恭的儿子朗为南丰王,让他祭祀营阳王。这一年是北魏太武帝延和元年。

公元451年(宋孝武帝元嘉二十八年)正月,皇帝改封竟陵王义宣为南谯王,并下令大赦天下。夏天,林邑、阇婆娑州、诃罗单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七月,皇帝赦免益州、梁州、秦州三州的罪犯。 十一月,氐族首领杨难当占据了梁州,同月,且渠蒙逊去世。

公元452年(宋孝武帝元嘉二十九年)四月,梁州和秦州刺史萧思话打败了氐族,梁州平定。五月,皇帝赦免梁州和南秦州剑阁以北地区的罪犯。又任命大且渠茂虔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并封他为河西王。这一年,林邑、扶南、诃罗单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434年,正月初八,朝廷大赦天下。十六日,皇帝祭祀南郊。十八日,封冯弘为燕王。 这年春天,事情还挺顺利的。

四月初十,皇帝下令全国选拔人才。结果,当天晚上都城就发生了地震,吓死个人! 六月,朝廷下令禁酒。 这月,还有狮子国派使臣来进贡,算是件好事吧。 不过,丹阳、淮南、吴郡、吴兴、义兴等地发了大水,都城里都得坐船出行! 六月十八日,朝廷拿出徐州、豫州、南兖州三州,以及会稽郡、宣城郡的百万斛粮食,赈济受灾的五个郡的百姓。

七月初八,阇婆娑达国和扶南国也派使臣来进贡了,算是给灾后带来些好消息。 八月十三日,朝廷免除了受灾地区所有欠税。 九月,蜀地的贼寇张寻开始作乱。 这一年,是魏国的太延元年。

公元435年,正月初一,皇帝生病了,没上朝。 三月十七日,朝廷处死了司空和江州刺史檀道济。 十八日,又大赦天下。六月,高丽、武都等国都派使臣来朝贡。 七月十七日,零陵王太妃去世,追封为晋皇后,并按照皇后的礼仪下葬。 九月十三日,皇帝立皇子浚为始兴王,立皇子骏为武陵王。 这一年,冯弘逃到了高丽。

公元436年,正月初七,皇帝祭祀南郊,并大赦天下。正月十四日,都城里出现了两只凤凰,好多鸟都跟着它们飞,皇帝高兴坏了,就把那地方改名叫凤凰里。 四月,蜀地的贼寇张寻和赵广投降了,被迁到建邺。 十二月十八日,朝廷第一次停止了贺雪的活动。 河南、河西、诃罗单国都派使臣来进贡。

公元437年,正月,朝廷任命平东将军吐谷浑慕延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河州刺史,并封他为陇西王。 七月初八,都城又发生了地震。 这一年,朝廷还新建了东宫。 这一年,武都、河南、高丽、倭国、扶南、林邑等国都派使臣来进贡。 朝廷在北郊设立了儒学馆,让雷次宗负责管理。

公元438年,正月初五,皇帝在北郊举行阅兵仪式。 七日,皇帝晋升彭城王刘义康为大将军、领司徒,并让开府仪同三司、江夏王刘义恭担任司空。 六月十七日,朝廷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延为河南王。

公元440年秋天,八月庚子日,皇帝把皇子铄立为南平王。九月份,魏国消灭了且渠茂虔。

冬天,十二月乙亥日,太子举行加冠仪式,朝廷下令大赦天下。这一年,武都、河南、林邑、高丽等国家都派使者前来朝贡。皇帝爱好儒学,还下令让丹阳尹何尚之创立玄素学,著作佐郎何承天创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创立文学,每位官员都招收门徒,培养了不少人才。江左地区的风气,因此变得很好,后世评价当时的政治和教化,都称赞元嘉年间。

公元441年夏天,四月戊午朔日,发生了日食。秋天,七月壬子日,皇后袁氏去世了。八月,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四州发生大水灾,皇帝派使者去赈灾救济灾民。九月壬子日,元皇后下葬于长宁陵。冬天,十月戊午日,前任丹阳尹刘湛犯了罪被处死。朝廷下令大赦,文武官员都升了一级爵位。大将军、领司徒、录尚书事彭城王义康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大将军的职位不变。甲戌日,司空、江夏王义恭被任命为司徒、录尚书事。十一月,尚书仆射、扬州刺史殷景仁去世了。十二月癸亥日,光禄大夫王球被任命为尚书仆射。戊辰日,武都、河南、百济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这一年,是魏国的太平真君元年。

公元442年春天,三月庚子日,下起了冰雹。戊申日,设立了尚书删定郎官。夏天,五月壬午日,卫将军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都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甲申日,黄河水泛滥成灾,很多百姓受灾。六月戊辰日,皇帝派使者巡视各地,赈济灾民。冬天,十一月戊子日,尚书仆射王球去世了。己亥日,丹阳尹孟顗被任命为尚书仆射。杨难当率兵寇扰汉川地区。十二月,晋宁太守爨松子起兵造反,宁州刺史徐循平定了叛乱。这一年,河南、肃特、高丽、苏摩黎、林邑等国家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443年夏天,四月甲戌日,皇帝久病痊愈,于是举行祭祀天地仪式,并且下令大赦天下。

公元某年五月初几,刘真道和裴方明两位将军打败了杨难当,仇池地区也恢复了平静。 这俩人,一个梁州刺史,一个龙骧将军,厉害吧! 过了没多久,朝廷就派人下去查看灾情,发放救济粮。

六月,朝廷任命大且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还封他为河西王,这可是个高官厚爵啊! 七月底,天黑了,发生日食了! 九月初,天上还出现了一颗奇怪的星星,像彗星一样,划过天空,从北斗七星附近一直到天苑,好长一段时间才消失。

年底十二月,皇帝下令要赶紧确定皇位继承人,还下令修建宗庙,规定每年都要祭祀。 同时,还特别照顾了皇陵附近的五户人家,免除他们的赋税,让他们负责打扫陵墓,并且栽种了六百棵松柏树。 这一年啊,蠕蠕、河南、扶南、婆皇这几个国家都派使臣来进贡,西凉的李宝也回到了魏国。

第二年正月,皇帝去南郊祭天。二月,皇帝在白下阅兵,魏军还攻克了仇池。四月,皇帝立皇子诞为广陵王。七月,杨文德被封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还被封为武都王。 十月,居然下起了雷,这冬天打雷,挺少见的。 十二月,朝廷设立了藉田,就是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地。这一年,河西、高丽、百济、倭国都来进贡,但从去年到今年,很多地方都闹水灾旱灾,庄稼歉收,老百姓都饿肚子了,朝廷又派人开仓放粮救济。

第二年正月,南徐、南兖、南豫、扬州等地的浙江以西地区,都禁止酿酒了。 同月,皇帝亲自下地耕种藉田,并且下令大赦天下。二月,江夏王义恭升官了,当上了太尉,还兼任司徒。 同月,皇帝又立皇子宏为建平王。 八月,衡阳王义季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官职很高啊! 九月,大且渠安周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凉州刺史,封为河西王。 十月,皇帝下令让各地的刺史和郡守修整东耕的田地。 同月,还下雷闪电,这天气也真是变化莫测啊!

公元444年春天正月初一,换用了何承天编写的《元嘉新历》。二月某天,立皇子刘祎为东海王,立皇子刘昶为义阳王。秋天七月某天,任命孟顗为左仆射,何尚之为右仆射。

九月某天,解除了酒禁。同月另一天,在武帐堂设宴,皇上要亲自参加,命令皇子们先别吃饭,等到了宴会再吃皇上赏赐的饭菜。太阳都下山了,饭菜还没送来,皇子们都饿得脸色发白了。皇上告诫他们说:“你们从小锦衣玉食,没见过百姓的艰难,今天让你们体验一下饥饿,知道节俭的重要性。”冬天十二月某天,太子詹事范晔谋反,他和同党都被处死了。同月另一天,免去彭城王刘义康的大将军职务,把他贬为庶民,断绝了他的爵位和封地。

这年冬天,疏浚淮河,开垦湖熟废弃的田地一千多顷。

公元445年夏天四月某天,大赦天下。六月初一,发生日食。交州刺史檀和之攻打林邑国,并将其攻占。

这一年,丰收。修筑了北堤,在乐游苑北修建了玄武湖,在华林园修建了景阳山,工程浩大,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446年春天正月某天,大赦天下,文武官员都升了一级。夏天四月,黄河和济水都水清澈见底。

六月,京城发生瘟疫,皇上派人巡视各地,发放医药。因为物价飞涨,政府铸造了大钱,一枚大钱当两枚小钱用。秋天八月某天,徐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去世了。冬天十一月某天,立皇子刘浑为汝阴王。这一年,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四州发生了大水灾。

公元447年春天闰二月某天,在宣武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三月某天,举行狩猎活动。夏天四月某天,新建了阊阖门和广莫门,把原来的广莫门改名为承明门,把阳门改名为津阳门。

五月某天,停止使用大钱。六月某天,零陵王司马元瑜去世了。同月另一天,南谯王刘义宣升任司空,兼任荆州刺史。

八月某天,立皇子刘彧为淮阳王。九月某天,何尚之升任左仆射。

冬天,在青州城南远眺,看到地里像水一样的东西,还有影子,人们称之为“地镜”。

公元226年,正月初几,皇帝去南郊祭祀。

二月某天,皇帝去了丹徒,顺便拜访了京陵。三月某天,皇帝在丹徒宫设宴,并且下令大赦天下。同时,他还减免了丹徒县老百姓今年一半的布税,并且沿途经过的地方,也都减免了一半的田赋。同月另一天,皇帝派人去祭拜晋朝的司空何无忌的墓。

五月某天,皇帝从丹徒回来了。之后不久,婆皇国和婆达国都派使者来进贡。

到了十月某天,皇帝把广陵王诞的爵位改成了随郡王。同月另几天,出现了彗星,预示着不太好的兆头。之后,皇帝任命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徐州和兖州刺史,给他更大的权力。

公元227年,正月某天,百济国派使者来进贡。

二月,魏国的军队攻打瓠县。因为战争需要钱粮,朝廷就减少了百官三分之一的俸禄。三月某天,淮南太守诸葛阐也请求减俸,皇帝批准了,于是所有州郡县的官员都跟着一起减俸。同月另一天,皇帝下令关闭国子学。

七月某天,皇帝派宁朔将军王玄谟去抵抗魏军,同时让太尉江夏王义恭带兵到彭城,统领各路军队。

十一月某天,皇帝下令大赦天下。

十二月某天,魏国的太武帝率领大军到达瓜步,扬言要渡江,建康城里的人民都非常害怕,纷纷扛起东西准备逃命。当天晚上,朝廷内外戒严,沿江六七百里都停满了战船,准备迎战。本来朝廷里就有人反对北伐,现在魏军压境,皇帝登上烽火台眺望,心里很不高兴,对江湛说:“主张北伐的人很少,现在百姓怨声载道,我心里也很过意不去,给各位大臣带来了忧虑,是我的错。” 于是,皇帝下令送去大量的礼物给魏国,希望能息事宁人。

公元228年,正月某天,魏太武帝从瓜步撤兵回去了,但带走了广陵一万多户人家当俘虏。魏军在徐州、豫州、青州、冀州、兖州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二月某天,皇帝降了江夏王义恭的官职,让他从太尉、领司徒降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月另一天,皇帝去了瓜步,当天解除了戒严。

三月初八,皇帝回宫了。初九,去初宁陵祭祀。那段时间,可旱得厉害了!

四月初八,婆达国派使臣来进贡。十四,彗星出现在昴宿。这个月,京城里闹瘟疫,皇帝还派人四处巡视,发放医药呢。

五月初八,一个叫司马顺则的逃犯,自称齐王,占据了梁邹城。十二,婆皇国;十五,河南国,都派使臣来进贡。十七,任命何尚之为尚书令,徐湛之为尚书左仆射兼护军将军。二十一,彗星出现在太微宫,正对着皇帝的座位,这可真是……

七月初三,把安东将军倭王绥济升为安东大将军。

八月初九,梁邹城被平定了,司马顺则被杀了。这秋天,猛兽都跑到城里来了,真是灾难连连啊!

十月初九,高丽国派使臣来进贡。

十一月十九,皇帝大赦二兖、徐、豫、青、冀六州的罪犯,把彭城流放到瓜步,淮西流放到姑孰,一共好几万户人家呢!

这一年,是魏正平元年。

第二十九年正月初五,皇帝下令说,六州之前受了寇盗之害,又遇上了水旱灾害,可以适当增加赦免和救济。

二月初二,雷声隆隆,居然还下雪了!初五,立皇子休仁为建安王。三月初五,大风刮得树都倒了,京城还发生了火灾。

四月初五,诃罗单国派使臣来进贡。

七月初七,把汝阴王浑改封为武昌王,淮阳王彧改封为湘东王。十七,裁撤了大司农、太子仆、廷尉的监官。

九月初二,任命平西将军吐谷浑拾寅为安西将军兼秦河二州刺史,封他为河南王。

十一月十九,扬州刺史庐陵王绍去世了。

十二月初五,黄雾弥漫,四处都是。初八,任命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大将军兼南徐州刺史,尚书的职位不变。

这一年,魏国的中常侍宗爱造反,太武皇帝驾崩了。于是大家拥立南安王余为皇帝,改元为承平。后来,又有人反叛了南安王余。这时,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陆丽拥立皇孙继位,这就是文成皇帝,改元为兴安。

正月初一,乙亥日,皇帝在太极前殿召集群臣开会。突然,一股青黑色的气体从东南方向飘来,笼罩在宫殿上空。戊寅日,任命司空、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司徒、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壬午日,任命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戊子日,派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率领军队讨伐西阳蛮。

二月初一,甲子日,元凶劭造反,皇帝在合殿驾崩,享年四十七岁。谥号景皇帝,庙号中宗。三月癸巳日,葬于长宁陵。孝武帝即位后,追改谥号为文帝,庙号太祖。

这位皇帝聪明仁厚,非常尊重文人,勤于政事,从不懈怠。而且在位时间长久,一直以简朴为政。当时政治清明,诉讼减少,朝廷内外一片和谐,这在江左政权时期是前所未有的。他生活节俭,不喜欢奢侈浪费。车府令曾经因为御辇的装饰陈旧,请求更换;又因为辇车的坐垫是用旧的乌皮做的,想换成紫色的。皇帝认为竹制的车辕还没坏,紫色又太贵,所以都没同意更换。他一向就是这么朴素节俭的。

世祖孝武皇帝,名叫骏,字休龙,小名道人,是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出生,当时屋里还有光芒照耀。他从小聪明颖悟,神采奕奕,读书能一目七行,文采非常优秀。他性格果断,喜欢武事,擅长骑射。

十二岁的时候,他被封为武陵王;二十二岁,官职一路升迁,做到雍州刺史。自从晋朝迁都建康以来,襄阳地区还从来没有皇子镇守过呢。当时文帝打算经营关中和黄河地区,所以才派他去那里。后来,北魏太武帝大举南下,攻打淮南,当时皇帝驻扎在彭城。北魏派尚书李孝伯来,皇帝就派长史张畅去和他谈话,皇帝还特意换了衣服接见他。李孝伯一直盯着皇帝看,没停过。出来以后,他对别人说:“张长史旁边的那个人,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绝非等闲之辈啊!”

二十八岁那年,他被任命为都督、江州刺史。当时长江沿岸的蛮族经常作乱,文帝就派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等人去讨伐,并让他统领所有军队。

三十岁正月,军队行军到西阳的五洲地区。这时候,发生叛乱,皇帝率领军队讨伐叛贼。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质也纷纷起兵响应。

三月乙未,在军营里设立了帅府。当时很多人都不熟悉旧的仪式规矩,这时来了个头发花白的老翁,自称年轻时就跟随武帝征战,对这些事情很熟悉,于是就让他来指挥仪仗队。事情办完后,老翁突然不见了踪影。从冬天到春天,一直刮东北风,阴雨连绵,天气不好。而就在帅府设立的那天,风向突然转为西南风,天气也放晴了,天上还出现了两朵紫色的祥云,笼罩在帅府的上空。

四月辛酉,军队到达溧洲;丙寅,到达江宁;丁卯,大将军江夏王义恭前来投奔,并上表尊他为皇帝;戊辰,军队到达新亭;己巳,他正式登基称帝,大赦天下,并改文帝的庙号和谥号。他任命大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太尉、南徐州刺史;庚午,任命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扬州刺史,并兼管尚书省六个部门的事务;任命安东将军随王诞为卫将军、荆州刺史;提升雍州刺史臧质为车骑将军、江州刺史,并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任命抚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左仆射;壬申,任命征虏将军王僧达为尚书右仆射;并将新亭改名为中兴亭。

五月乙亥这天,辅国将军朱修之攻下了东府。丙申日,又攻下了建邺,两个大坏蛋和他们的同伙都被杀掉了。庚辰日,皇帝下令派特使去各地巡视了解民情,这天也解除了戒严。辛巳日,皇帝去了东府城视察。甲申日,皇帝尊封生母路淑媛为皇太后。乙酉日,立王氏为皇后。壬辰日,任命太尉江夏王义恭为太傅,兼领大司马。甲午日,皇帝祭拜了初宁陵,并且赦免了建邺方圆二百里内的罪犯,还免除了今年的赋税。戊戌日,任命抚军将军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射。

六月丙午,皇帝的车驾回到了皇宫。朝廷开始在宫殿大门和上阁门设置驻军。庚午日,任命丹阳尹褚湛之为尚书右仆射。庚申日,皇帝下令有关部门根据功劳大小对将士进行赏赐。辛酉日,安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浑拾寅被晋升为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辛未日,南谯王义宣改封为南郡王,随王诞改封为竟陵王。闰月丙子日,皇帝派散骑常侍乐询等十五个人去各地巡视民情。庚申日,又加封太傅江夏王义恭为录尚书事。

荆州刺史竟陵王诞被任命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甲申日,免除了寻阳、西阳两郡三年的租税和布税。这个月,朝廷还设立了卫尉官。

七月辛丑,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辛酉日,皇帝下令提倡节俭,禁止奢侈浪费。己巳日,司空南平王铄去世了,侍中南郡王世子恢接替他担任尚书右仆射。

十月癸未,皇帝在阅武堂处理案件。

十一月丙辰,朝廷停止了台省官员每月初一十五的例行问候。丙寅日,高丽国派使者前来朝贡。

十二月甲戌,朝廷裁撤了都水使者这个官职,设立了水衡令。癸未日,因为要修建东宫,所以裁撤了太子率更令、步兵、翊军校尉、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左右积弩将军等官职,中庶子、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马等官职也各减员一半。

公元450年,正月初一,那天是己亥日,皇帝祭祀南郊,然后大赦天下,并且改元。过了几天,壬戌日,又开始铸造新的四铢钱。丙寅日,皇帝立皇子子业为皇太子,还赏赐所有以父为尊的人爵位升一级。这个月,他还下令修建正光殿。

二月初七,庚子日,豫州刺史鲁爽、车骑将军兼江州刺史臧质、丞相兼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兖州刺史徐遗宝,这四个人竟然一起造反了!壬午日,朝廷下令特赦豫州。

三月初十,癸亥日,朝廷上下都加强了戒备,气氛紧张得很。

五月初一,甲寅日,义宣他们攻打梁山,结果被左卫将军王玄谟打得大败。五月初六,己未日,戒严解除。癸亥日,吴兴太守刘延孙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

六月初五,戊辰日,臧质逃到武昌,结果被人杀了,脑袋还被送到建邺。甲戌日,抚军将军柳元景升官为抚军大将军,和镇北大将军沈庆之一起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癸未日,朝廷取消了南蛮校尉这个官职。戊子日,精简了录尚书的官吏。庚寅日,义宣在江陵被处死。

七月初一,丙申日,那天发生了日食,还好很快就结束了。丙辰日,朝廷再次大赦天下,文武官员都升了一级。

十月初五,戊寅日,皇帝下令修建孔子的庙宇,规格和诸侯的庙宇一样,要仔细选择地段,祭祀的用品也要丰厚。

十一月初九,癸卯日,朝廷恢复了都水使者的官职。同时,开始向南徐州的侨民征收赋税。

这一年,北魏是兴光元年。

第二年,公元451年,二月初六,己丑日,婆皇国派使臣来朝贡。丙寅日,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被任命为左光禄大夫,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

四月初九,壬申日,河南国派使臣来朝贡。

五月初二,乙未日,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宿。戊戌日,湘州刺史刘遵考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

六月初一,甲子日,因为国丧结束,朝廷大赦天下。

七月初八,癸巳日,皇帝立他的弟弟休祐为山阳王,休茂为海陵王,休业为鄱阳王。己酉日,槃槃国派使臣来朝贡。

话说公元454年(魏太安元年)八月庚申这天,雍州刺史武昌王浑犯了事儿,被废了官,降为老百姓,最后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第二天,辛酉,斤陀利国派人来进贡。这年头,江南三吴地区闹饥荒,朝廷下令各地赶紧救济灾民,发放贷款。

九月丁亥,皇帝在宣武场搞了个军事演习,检阅军队。

十月壬午,皇帝任命扬州刺史竟陵王诞当司空兼南徐州刺史,又让尚书左仆射建平王宏当尚书令。 这都是朝廷里的大官儿啊。

十一月辛亥,高丽国也派人来进贡了。

到了公元455年(大明元年),正月庚寅,皇帝立弟弟休范为顺阳郡王,休若为巴陵郡王。戊戌这天,又立皇子子尚为西阳郡王。辛丑,皇帝去南郊祭祀。 之后,还追封骠骑将军建昌忠公到彦之、卫将军左光禄大夫新建文宣侯王华、豫宁文侯王昙首三位大臣,让他们跟文帝一起享受祭祀。壬子,皇太子娶了媳妇儿。甲寅,朝廷大赦天下,官员们都去上礼。

二月丁丑,皇帝规定以后每个月朔日和望日,都要到西堂接见群臣,听取奏报。

闰三月癸酉,鄱阳王休业死了。

四月甲子,朝廷下令禁止老百姓用铜做车和酒肆的器皿。

五月辛酉,朝廷规定,在荆州、徐州、兖州、豫州、雍州、青州、冀州这七个州的管辖范围内,家裡有一匹马的,可以免除一个丁口的赋税。

九月壬戌,任命丹阳尹刘遵考为尚书左仆射。

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义恭升官了,当上了太宰,还兼任司徒。

大明元年正月辛亥,这天是朔日,朝廷大赦天下,并且改元。庚午这天,天下都下大雨。辛未,皇帝派人去各地检查灾情,还下令发放粮食。

三月壬戌,朝廷规定,大臣们如果佩戴了班剑,就不能进宫城大门。

四月,京城里爆发了瘟疫。丙申,皇帝派人巡视,发放医药。那些死了没人收殓的,朝廷就派人去收敛埋葬。

五月,吴兴和义兴两地发了大水,老百姓都饿肚子了。那年是乙卯年(公元545年),皇帝派人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癸酉日(公元545年6月10日),皇帝在华林园处理案件。从那以后,除了巡狩和军事行动,皇帝每年都要来华林园三次处理政务。丙寅日(公元545年7月2日),芳香琴堂里出现了两棵连理桔树,景阳楼西南角的梁上出现了紫气,清暑殿西边屋脊正中长出了嘉禾,一株五茎。于是,皇帝把景阳楼改名叫庆云楼,清暑殿改名叫嘉禾殿,芳香琴堂改名叫连理堂。乙亥日(公元545年8月10日),皇帝任命辅国将军梁瑾葱为河州刺史,封他为宕昌王。

秋天七月辛未日(公元545年9月1日),皇帝下令在雍州的各个侨郡县实行土断。九月,建康和秣陵两县各设置一名都官从事,负责处理水灾、火灾、抢劫和盗窃案件。冬天十月甲辰日(公元545年11月14日),皇帝任命百济王余庆为镇东大将军。十二月丁亥日(公元545年1月11日),皇帝把顺阳王休范改封为桂阳王。

第二年春天正月辛亥日(公元546年2月15日),皇帝在南郊祭祀。丙辰日(公元546年2月19日),皇帝恢复了郡县的田亩等级制度,以及九族亲属的俸禄。壬戌日(公元546年2月25日),皇帝祭拜初宁陵。二月丙戌日(公元546年3月16日),卫将军、尚书令建平王宏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称号,丹阳尹褚湛之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三月丁未日(公元546年4月10日),尚书令建平王宏去世了。乙卯日(公元546年4月16日),因为田地里的农作物正值生长关键时期,皇帝下令太官停止宰杀牛羊。

夏天四月甲申日(公元546年5月1日),皇帝立皇子子绥为安陆王。辛丑日(公元546年5月7日),发生了地震。六月戊寅日(公元546年6月19日),皇帝增设吏部尚书一员,同时裁撤五兵尚书的官职。丁亥日(公元546年6月26日),皇帝提升左光禄大夫何尚之,让他也拥有开府仪同三司的称号。秋天八月丙戌日(公元546年9月20日),中书令王僧达被下狱处死。九月壬戌日(公元546年10月11日),襄阳发了大水,皇帝派人去巡视,赈济灾民。庚午日(公元546年10月16日),皇帝设置了武卫将军和武骑常侍的官职。冬天十二月己亥日(公元546年12月23日),皇帝规定,诸王、妃嫔以及地位显赫的宗室成员去世,允许设置凶门,其他人一律取消。

这一年,河南、高丽、林邑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第三年春天正月己丑日(公元547年2月10日),皇帝任命领军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

二月初几,把扬州管辖的六个郡划为京畿地区,把东扬州改名叫扬州。过了几天,又恢复了廷尉监官这个职位。 这都是些官场上的事儿,具体啥意思咱也搞不明白,反正就是调整机构呗。

四月初几,司空兼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犯事儿了,被降爵位。结果这竟陵王不认账,在广陵造反了。皇帝赶紧派沈庆之当大将军,还给他一堆官衔,让他去平叛,这沈庆之可是个厉害角色。

八月初几,广陵城被攻破了,竟陵王被杀了,城里的男人都被杀了,女人当战利品分了。当天就解除戒严,过了几天就大赦天下。之后又提拔了刘秀之当尚书右仆射,沈庆之升官当了司空。

九月初几,在玄武湖边建了个上林苑,又把南郊祭坛搬到了牛头山,说是方位更正。这些都是些修建宫殿和祭祀活动的事儿,反正就是皇帝在忙活他的事儿。

十一月初几,在西郊建了个皇后养蚕的宫殿。十二月又设立了谒者仆射这个官职。

这一年啊,婆皇、河西、高丽、肃慎这些国家都派人来进贡,西城还献上了舞马。 这说明皇帝的统治还是蛮稳固的,四面八方都来朝贡。

第二年正月初几,皇帝去南郊祭祀。过了几天,宕昌国也来进贡了。之后皇帝亲自下地耕田,又大赦天下。 然后又给几个儿子封了王,分别是晋安王、寻阳王、历阳王、襄阳王。

三月初几,皇后去西郊养蚕。四月初几,皇帝下令减少四时供奉的物品,差不多减了一半。 同月,太宰江夏王义恭他们想请求皇帝去封禅泰山,但皇帝没同意。

又过了几天,因为京城闹瘟疫,皇帝下令派人去慰问,发放医药,对死者的家属也进行救济。五月初几,尚书左仆射褚湛之死了。

七月初几,左光禄大夫何尚之也死了。八月,雍州发大水,皇帝下令加紧救济。九月初几,把襄阳王改封为新安王。

十月初几,皇帝派新任司空沈庆之去讨伐江边的蛮族。十一月,把细作署令改成了左右御府令,又恢复了大司农这个官职。 这又是些官场上的变动,咱们也看不懂。

十二月,那一天是辛丑日,皇上去了廷尉寺,把关在里面的囚犯都给放了。与此同时,魏国派使者来跟我们讲和。丁未日,皇上又去了建康县,把那里的监狱也给清空了,放了所有囚犯。还有,倭国也派使者来进贡了。

这一年是魏国的和平元年。

五年春天,正月初一,戊午日那天,下了一场大雪,雪花飘飘洒洒,都是六角形的。皇上特别高兴,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二月癸巳日,皇上检阅军队,从军旗到士兵,都赏赐了一番,还赦免了不少人的罪过。三月甲戌日,皇上去了江乘,还派人去祭拜了故太保王弘和光禄大夫王昙首的墓。

四月癸巳日,皇上把西阳王子尚改封为豫章王。丙申日,皇上又给尚书令柳元景加官,让他当了左光禄大夫,还让他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丙午日,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杀了司马庾深之,然后举兵造反。还好,参军尹玄庆及时起义,把海陵王给杀了,把他的脑袋送到建邺来了。五月,在国学南边丙巳地块上开始修建明堂。癸亥日,皇上规定,皇室成员要定期聚会,那些不是领俸禄的官员,每个月都发十万钱。

七月丁卯日,高丽国派使者来进贡。庚午日,皇上大赦雍州。八月戊子日,皇上把皇子子仁立为永嘉王,把皇子子真立为始安王。己丑日,皇上发布诏令,说以后每年都要修缮学校,还要表彰那些有功的皇族子弟。庚寅日,皇上规定,那些地方官借用的白板郡县,期限都得按照朝廷的规定来,俸禄只发三分之一,而且不发丧葬费。卫将军东海王祎也升官了,让他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

九月甲寅日,天上有日食。丁卯日,皇上去了琅邪郡,把那里的囚犯也给放了。庚午日,黄河和济水的水都清澈了。闰月丙申日,皇上开始修建驰道,从阊阖门修到朱雀门,又从承明门修到玄武湖。壬寅日,皇上把历阳王子顼改封为临海王。十月甲寅日,皇上任命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十二月壬申日,皇上任命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甲戌日,皇上规定,全国的人家每年都要上交四匹布。

六年正月辛卯日,皇上祭祀南郊。同一天,皇上又在明堂祭祀文皇帝,并把文皇帝和上帝一起祭祀。当天还大赦天下。乙未日,皇上又设立了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这些官职。二月乙卯日,皇上恢复了百官的俸禄。

三月初几,皇帝立皇子子元当邵陵王。过了几天,又把倭国太子兴立为安东将军,封他当倭国王。

四月初几,又下令修建一个很大的航运门。五月初几,在覆舟山上建了个冰窖,开始搞储冰的仪式。六月初几,尚书左仆射刘延孙死了。

七月初几,地震了,震声像打雷一样,兖州震得最厉害,鲁郡那边山都晃了两下。过了几天,皇帝又立皇子子云当晋陵王。八月初几,设立了清台令这个官职。九月,朝廷规定和尚们要向皇帝表示敬意。过了几天,把尚书右仆射刘遵考升为左仆射,丹阳尹王僧朗当了右仆射。

十月初几,皇帝下令,上林苑里那些老百姓的坟墓,如果想合葬的,就别拦着。十一月初几,陈留王曹虔秀死了。

第二年正月初几,皇帝下令在玄武湖举行大型水师阅兵,顺便巡视江右地区,操练军队,打猎。过了几天,任命右卫将军颜师伯当尚书左仆射。二月初几,皇帝带着队伍去南豫州和南兖州视察。过了几天,在乌江打猎。又过了几天,登上了乌江县的六合山。再过了几天,大赦天下,皇帝路过的地方,今年的租税布匹都免了,还给每个人加一级爵位,给妇女们赏赐牛酒,对参与搜查的郡守、县令以及民夫们,都额外赏赐。皇帝还下令免除历阳郡三年赋税,派人去慰问百姓,了解他们的疾苦。过了几天,皇帝到尉氏去看了温泉。过了几天,皇帝回到京城,祭拜了祖庙,然后回宫。

四月初几,皇帝下令,以后除非是在战场上,任何人都不准擅自杀人;那些该判死刑的罪犯,都要先上报朝廷批准,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查,违反者按杀人罪论处。

五月初几,皇帝下令,以后刺史、地方长官要调动军队,都必须有皇帝的手诏才行;只有边境紧急情况或者内部突然发生叛乱之类的,才不用这个规矩。

六月初几,蠕蠕、高丽等国家都派使者来进贡。

七月初几,皇帝把高丽王高琏升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八月初几,皇帝立皇子子孟为淮南王,皇子子产为临贺王。之后,皇帝还亲自去了建康和秣陵县,审理监狱里的囚犯。

九月某天,皇帝任命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兼任司徒。几天后,他又去廷尉审理囚犯。接着,又立皇子子嗣为东平王。

十月,皇太子行冠礼,皇帝赏赐王公以下官员布帛,数量各有不同。之后,皇帝带着太后巡视南豫州。到了十月底,皇帝又去江宁县审理囚犯,还提升了车骑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让他开府,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同月,皇帝又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东海王祎为司空,并提升中军将军义阳王昶,让他开府,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最后,皇帝在姑孰举行狩猎活动。

十一月,皇帝下令特赦南豫州死罪以下的罪犯,并且在巡视的路上,还下令减免今年的田租。之后,皇帝下诏祭祀晋朝的大司马桓温和征西将军毛璩的墓地。同时,皇帝还在巡视的路上审理了溧阳、永世、丹阳三县的囚犯。 十一月底,皇帝在梁山祭祀,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师阅兵。当时,有两只白雀落在华盖上,有人建议改元为“神雀”,但皇帝没有同意。 随后,皇帝又赦免了一批在押的囚犯。 这一年,浙江东部各郡还发生了大旱灾。

十二月,皇帝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并允许用杂物抵缴租税。之后,皇帝又前往历阳。在历阳,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赏赐历阳郡的每百户人家牛酒,还免除了该郡十年租税。皇帝还提升了太宰江夏王义恭为尚书令,并在博望梁山修建了双阙。最后,皇帝从历阳返回。

八年正月,皇帝在南郊祭祀,当天还回到宗庙祭祀文帝。之后,皇帝下诏说:“东部边境去年歉收,应该广泛开展贸易,允许各地贩卖米粟,途中不得收取杂税。至于那些自卫的武器,也不要禁止。” 闰五月,皇帝任命太宰江夏王义恭为太尉。 同年七月,皇帝在玉烛殿驾崩,享年三十五岁。 七月,皇帝葬于丹阳秣陵县岩山景宁陵。

皇帝晚年特别喜欢喝酒,每天早上睡醒,洗漱完后,又接着喝,一会儿就喝了好几斗酒,然后靠着桌子迷迷糊糊睡着了,就像喝醉了一样。要是这时候有人来汇报事情,他立刻就精神抖擞,一点也看不出来刚才喝过酒的样子。宫里宫外的人都觉得他很厉害,没人敢偷懒。

前废帝,名字叫子业,小名法师,是孝武帝的儿子。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这天出生。孝武帝在寻阳镇守的时候,他留在了建康。元嘉三十年,孝武帝回师讨伐叛乱,元凶把皇帝囚禁在侍中下省,好几次差点把他害死,最后总算平安无事。孝武帝当上皇帝后,立他为皇太子。一开始太子没住在东宫,中庶子、二率都到永福省值班。大明二年,太子才搬到东宫住。七年,太子举行成年礼。

大明八年闰五月庚午这天,孝武帝死了,当天太子就继承了皇位,天下大赦。还封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尚书令。

甲子日,设立录尚书官。任命江夏王义恭为太宰录尚书事,柳元景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七月庚戌,婆皇国派使臣来朝贡。尊崇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乙卯日,取消南北两条驰道,把孝建年间更改的制度都改回元嘉年间的旧制。丙辰日,追封献妃为献皇后。

八月乙丑,皇太后去世了。

九月乙卯,文穆皇后被葬在景宁陵。

十二月乙酉,任命尚书右仆射颜师伯为尚书仆射。壬辰日,把王畿周围的郡县划归扬州,原来的扬州改名为东扬州。癸巳日,封豫章王子尚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司徒。

去年和今年,东边的很多郡县大旱,严重的地方一斗米要几百钱,建康城里也要一百多钱,饿死的人有六七成。从孝建年间开始,政府又设立了钱署铸造钱币,老百姓因此私自铸造假钱,钱币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值钱,市场交易都瘫痪了。

永光元年正月乙未朔,大赦天下,改元为永光。乙巳日,精简各州的驿站。

二月乙丑,减少州郡县的田赋一半。庚寅日,铸造二铢钱。

公元465年夏天五月,魏文成皇帝驾崩了。

到了秋天八月庚午日,朝廷任命尚书仆射颜师伯担任左仆射,吏部尚书王景文担任右仆射。 过了几天,癸酉日,皇帝亲自率领禁卫军,诛杀了太宰江夏王义恭、尚书令柳元景、左仆射颜师伯和廷尉刘德愿。 然后改元为景和。 甲戌日,任命司徒、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担任尚书令。乙亥日,皇帝脱下素服,换上了锦绣衣服。 同时任命始兴公沈庆之为太尉。庚辰日,皇帝下令把石头城改名为长乐宫,东府城改名为未央宫。甲申日,又把北邸改名为建章宫,南第改名为长杨宫。己丑日,重新修建了南北两条驰道。

九月癸巳日,皇帝到湖熟去游玩,还奏起了鼓乐。戊戌日,又回到了宫里。 皇帝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以前在东宫的时候不受孝武帝的喜爱。 登基后,他本来想掘开景宁陵,但是太史说这样做对他不利,所以就作罢了。 于是他就在陵墓上撒粪便,还破口大骂孝武帝是“齄奴”, 并且派人掘开了殷贵嫔的墓,因为他怨恨殷贵嫔受孝武帝宠爱。 当初殷贵嫔去世的时候,孝武帝还为她建造了新安寺,现在皇帝下令把它拆了。 他还想诛杀所有远近的僧尼。辛丑日,免去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的官职,把他贬为庶人,并赐死。丁未日,提升卫将军湘东王彧,让他开府,并授予仪同三司的官职。己酉日,皇帝御驾亲征,讨伐徐州刺史义阳王昶,内外戒严,王昶逃到了魏国。戊午日,解除了戒严。 同时,朝廷开始允许百姓铸钱。

到了冬天十月癸亥日,朝廷大赦徐州。丁卯日,东阳太守王藻被下狱处死。 皇帝把文帝的第十个女儿新蔡公主立为贵嫔夫人,并改姓谢氏。 皇帝还增加了武贲钑戟、鸾辂龙旗,出行时也开始使用警跸的仪仗。

矫言公主去世了,皇上只是象征性地办了丧事,草草了事。乙酉年(公元475年),任命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一月壬辰日,宁朔将军何迈被关进监狱,最后死在了狱中。癸巳日,皇上杀了新任命的太尉沈庆之。壬寅日,立路氏为皇后,宫中四面都奏起了音乐。皇上还大赦了扬州和南徐州。丁未日,皇子出生了,孩子的父亲是少府刘蒙。皇上大赦天下,所有犯了贼、污、淫、盗罪的人都被赦免,那些为父亲守孝的人还被额外赐予一级爵位。壬子日,任命护军将军建安王休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戊午日,南平王敬猷、庐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深都被赐死了。

那时候,皇帝越来越暴虐残忍,杀戮接连不断,朝中内外官员都提心吊胆,害怕哪天就丢了性命。早些时候,谣言四起,说湘中出了个天子,皇帝打算南巡荆州、湘州去压制这种谣言,还计划在出发前一天杀掉他的四个叔叔。当天晚上,湘东王萧彧和他的手下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以及皇帝身边的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个人密谋废掉皇帝。在此之前,皇帝很喜欢去华林园的竹林堂游玩,他让宫女们裸体互相追逐嬉戏,有个宫女不服从,就被他杀了。过了不久,皇帝夜里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了后宫,有个女子骂他说:“你暴虐无道,明年活不到秋天!”皇帝大怒,在宫中找到一个长得像梦中女子的宫女,把她杀了。可是当晚,他又梦到那个被杀的女子骂他:“你冤枉杀了我,我已经向老天爷告状了!” 这下,宫里的巫师们都说:“竹林堂闹鬼!”

皇帝带着山阴公主和几百个宫女,跟着一群巫师去捉鬼,还把侍卫都支开了,皇帝自己还亲自射箭。事情结束之后,正要奏起靡靡之音,寿寂之就拔出刀冲了上去,姜产之紧随其后,其他的宫女们都四处逃散,皇帝也赶紧逃跑。追兵追上了皇帝,皇帝大喊:“寂!寂!”喊了三次,手都抬不起来了,最后死在了华光殿,那年他才十七岁。太皇太后下令让湘东王萧彧继承皇位。后来,皇帝被葬在了丹阳秣陵县南郊坛的西边。

这小子,长得鹰钩鼻子,尖下巴,脖子还长,从小就性子急,在东宫的时候,孝武帝没少训斥他。后来孝武帝西巡,这小子跟着侍奉,结果写字潦草,被孝武帝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字写得一点长进都没有,这就是个缺点!听说你最近学习也懈怠了,脾气越来越暴躁,怎么这么顽固!”他刚当皇帝,接受了皇位象征的玉玺和印绶,脸上一点悲伤的表情都没有,一点也不像个样子。蔡兴宗回来后感叹道:“以前鲁昭公不悲伤,叔孙通请求赐死,国家的祸患,大概就在这里吧!”这皇帝刚开始还忌惮大臣和戴法兴这些人,等把戴法兴杀了之后,其他大臣都吓得不敢吭声了。接着他又开始诛杀大臣,元、凯以下的大臣,都被抓起来毒打,拖拽,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皇宫里也是一片混乱。

太后病重,让人叫皇帝去看她,皇帝却说:“生病的人身边有很多鬼,太可怕了,我不敢去!”太后一听,气得不行,对侍女说:“拿刀来,剖开我的肚子,让我痛痛快快地死,别让我再受这窝囊气!”太后死后几天,皇帝梦见太后说:“你这个人不仁不孝,根本没有当皇帝的相貌,你的儿子也这么愚昧悖逆,这也不是你们家的气运啊。孝武帝残暴凶狠,违背天道,虽然儿子很多,却没有得到上天的认可;大命将归于文帝的儿子。”所以皇帝把他的叔叔们都召集到京城,担心他们在外边作乱。

山阴公主生活放荡,她对皇帝说:“我和陛下虽然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孩子,陛下后宫佳丽三千,我却只有一个驸马,这也太不公平了,怎么会这样!”皇帝没办法,就给她安排了三十个面首侍奉左右,还把她封为会稽郡长公主,地位和郡王一样,给她两千户的汤沐邑(享受优厚的待遇),配给她一支鼓吹乐队,还增加二十个佩剑侍卫。皇帝每次出行,公主都和朝臣一起陪着坐车。

这皇帝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对古代的事情也比较了解,还算有点文采,自己创作了《孝武帝诔》以及其他一些文章,写的还算不错。因为魏武帝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官职,他也效仿设立了这两个官职,分别由建安王休仁和山阳王休祐担任。其他的事情,各位可以去翻阅他们的列传。

话说呢,人家都说文帝小时候就特别优秀,天生就有一副帝王的德行。当上皇帝后,在位时间也很长。国家各项制度都完善了,法律法规也制定得非常细致,赏罚分明,爵位也授予得恰到好处。所以,国内政治清明,国外一片太平,天下安宁得很。

但是,他用兵打仗方面,却总是出问题,指挥作战的事儿,总是和实际情况脱节。虽然他继承了光武帝的基业,还能远程遥控指挥军事战略,但到了具体打仗的细节,还得听他老人家拍板定夺。所以,就算打败仗、损失惨重,也不能全怪将领们无能,像韩信、白起那样的名将都没用上。边境地区长期受敌入侵,这责任其实也在文帝身上。再说,他连后宫私密的事儿都管不好,跟那些坏人搞不好关系,虽然祸事不是他故意造成的,但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在里面。

要说拿人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只有夏桀和商纣那种暴君才干得出来。看看大明朝,那些皇帝会拿人命当儿戏吗?就算像周公那样才能出众的人,最后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国家动乱,从这个角度看,文帝能善终也算幸运了。至于废帝的事,史书上都记载得很清楚了,就算换个中等水平的皇帝,遇到这种事,也够呛,更别说文帝还犯了这么多错误,不亡国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