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孝宣皇帝,原名叫陈顼,字绍世,小名师利,是始兴昭烈王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在梁朝中大通二年七月辛酉日,那天晚上屋里充满了红光,真神奇!从小他就性格宽厚,很有智慧和计谋。长大后,长得非常英俊,身高八尺三寸,胳膊垂下来能过膝盖。而且他武艺高强,骑马射箭都很厉害。
梁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后驻守京口,梁元帝召武帝的子侄入朝为官,武帝就派陈顼去了江陵。他后来官职一路升迁,做到中书侍郎。那时候有个军官叫李总,跟陈顼很熟,经常一起玩。有一次陈顼喝醉了酒,点着灯就睡着了,李总出去了一趟回来,发现陈顼竟然变成了大龙,吓得赶紧跑到了别的房间。后来北魏攻占了江陵,陈顼被迁到了长安。陈顼长得虽然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但魏将杨忠的门客张子煦见到他后却觉得他非同凡响,说:“这个人长得虎头虎脑的,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永定元年,陈顼被遥封为始兴郡王。文帝继位后,又改封他为安成王。天嘉三年,陈顼从周朝回来,被授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等职,还配备了辅助官员。后来他又历任司空、尚书令等要职。废帝即位后,陈顼被任命为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光大二年正月,他被晋升为太傅,兼任司徒,还享受了特殊的礼遇,可以穿着佩剑,穿鞋上殿。十一月甲寅日,慈训太后废黜了废帝,让他当了临海王,然后拥立陈顼继承皇位。同一个月,齐武成帝去世了。
太建元年正月甲午日,陈顼在太极前殿即位,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文武官员都升了一级,孝顺父母、努力耕种、为父亲守孝的人,都赐爵一级;那些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每人赐予五斛粮食。陈顼还尊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立柳氏为皇后,立世子叔宝为皇太子。他又封儿子、江州刺史康乐侯叔陵为始兴王,让他奉祀昭烈王。甲午日,陈顼祭祀了太庙。丁酉日,他派遣使者到各地考察了解民情风俗。他任命尚书仆射沈钦为左仆射,度支尚书王劢为右仆射。辛丑日,陈顼在南郊祭祀。壬寅日,他又封儿子建安侯叔英为豫章王,丰城侯叔坚为长沙王。
二月初几,我下地耕田了。
五月初几,齐国的人来跟我们搞外交。过了几天,我任命徐陵当尚书右仆射。
七月初几,太子娶了沈家姑娘为妃子,王公大臣们都赏赐了不同数量的丝绸。
十月,新任命的左卫将军欧阳纥在广州造反了。过了几天,我派章昭达去讨伐他。
第二年二月初几,章昭达抓住了欧阳纥,押回京城,在建康城里把他杀了,广州的叛乱平息了。
三月初几,皇太后驾崩了。过了几天,我大赦了广、衡两州。又过了几天,全国大赦。我还下令,从讨伐周迪、华皎开始,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都要把遗体收敛起来,发棺材,送回老家。
四月初几,临海王伯宗死了。过了几天,皇太后下葬在万安陵。
五月初几,齐国的人来吊唁。
六月初几,新罗国派使臣来进贡。过了几天,下冰雹了,雨下的很大。又过了几天,我派使臣巡视各地,处理冤假错案。
十一月初几,高丽国派使臣来进贡。
十二月初几,打雷了。
第三年正月初几,我任命徐陵当尚书仆射。过了几天,我去南郊祭祀。
二月初几,我去明堂祭祀。过了几天,我又下地耕田了。
三月初几,全国大赦。
四月初几,齐国的人来跟我们搞外交。
五月初几,高丽、新罗、丹丹、天竺、盘盘等国家都派使臣来进贡了。
六月初几,江阴王萧季卿犯了错,被免职了。过了几天,我封萧彝为江阴王。
十月初几,周国的人来跟我们搞外交。
十二月初几,司空章昭达死了。
第四年正月初几,我任命徐陵当左仆射,王劢当右仆射。
二月初几,我立皇子叔卿为建安王。
三月初几,扶南、林邑两国都派使臣来进贡。
五月初几,尚书右仆射王劢死了。
这个月,周国杀了他们的宰相宇文护。
八月初几,周国的人来跟我们搞外交。
九月初一,庚子日,发生日食。第二天,辛亥日,朝廷大赦天下。丙寅日,追封故太尉徐度、仪同三司杜棱、程灵洗三位为武帝庙庭的陪祭,故司空章昭达为文帝庙庭的陪祭。 这意思就是说,这几位去世的大臣,都被追封了,享受庙堂祭祀的殊荣。
冬天十一月己亥日,发生了地震。这一年是周朝建德元年。
五年正月初八,癸酉日,任命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尚书右仆射,兼管吏部。辛巳日,在南郊举行祭祀。二月初八,辛丑日,在明堂举行祭祀。乙卯日夜里,出现了一道像彩虹一样的白气,从北方一直延伸到北斗星和紫微宫。这可是个不寻常的天象啊!
三月初八,壬午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吴明彻为征讨军队的总指挥,去北方打仗。丙戌日,西衡州献上了一匹长角的马,这可是个稀罕物!己丑日,皇孙胤出生了,朝廷上下都赏赐了布帛,按照身份高低不同,赏赐的多少也不一样。胤的父亲也因此被晋升了一级爵位。
六月初九,癸卯日,周朝的人来朝贡了。秋天九月初六,癸未日,尚书右仆射沈君理去世了。壬辰日(月末),晚上天亮了,这可是个奇观!
冬天十月初六,己亥日,任命特进周弘正为尚书右仆射。乙巳日,吴明彻攻克了寿阳城,杀了王琳,把王琳的头送到建邺,并在朱雀航示众。十二月初九,壬辰日,朝廷下令把熊昙朗、留异、陈宝应、周迪、邓绪等人以及王琳的首级都发还给他们的亲属,以示朝廷的宽宏大量。乙巳日,立皇子叔明为宜都王,叔献为河东王。这一年,军队四处征战,战事都很顺利。
六年正月初八,壬戌日,朝廷赦免了江右和淮北各州的罪犯。甲申日,周朝的人又来朝贡了。高丽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贡。二月初一,壬辰日,发生日食。辛亥日,皇帝亲自下地耕种,以示勤政。四月初七,庚子日,出现了彗星。六月初九,壬辰日,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去世了。冬天十一月初十,乙亥日,朝廷下令拨款,给北方的军队十年补给。十二月十七,戊戌日,任命吏部尚书王玚为尚书右仆射。
公元577年正月,是个辛未日,皇帝去南郊祭祀。三月,也是辛未日,皇帝下令在豫州、兖州、谯州、徐州、合州、霍州、南司州、定州这几个州,以及南豫州、江州、郢州管辖的、在长江北边的郡县,都设立“云旗义士”,去支援前线大军和各地的驻军,加强防备。四月初四,大角星附近出现彗星。初八,豫州刺史陈桃根献上了一头青牛,皇帝下令把牛还给老百姓。十三日,陈桃根又献上了两床织得很精美的罗纹锦被,皇帝下令在云龙门外把它们烧了。十九日,郢州献上了六口瑞钟。六月初四,皇帝下令为在北方战死的将士们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九日,任命王玚为尚书仆射。十六日,把宫门改名为云龙门和神兽门。八月初十,周朝派人来朝贡。
闰九月九日,吴明彻大破齐军于吕梁。这个月,乐游苑里频频降下甘露。十六日,皇帝亲自到乐游苑采甘露,还宴请了群臣,并在苑内的龙舟山建造了一座甘露亭。十月初六,立皇子叔齐为新蔡王,叔文为晋熙王。十二月二十日,王玚升任尚书左仆射,陆缮接任尚书右仆射。二十二日,南康郡献上了一口瑞钟。
公元578年二月初七,吴明彻被任命为司空。五月初八,尚书左仆射王玚去世了。六月初一,陆缮升任尚书左仆射,新任命晋陵太守王克为尚书右仆射。九月初五,立皇子叔彪为淮南王。
公元579年正月初八,齐国的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恒,自己称太上皇。这个月,周朝灭掉了齐国。二月初七,皇帝亲自下地耕种,以示勤政。七月初六,百济国派使者来朝贡。初七,下了一场大雨,雷击了万安陵的华表。初九,雷击了慧日寺的佛塔和瓦官寺的大门,还击死了一个女子。十月初五,司空吴明彻在吕梁打败了周将梁士彦。
公元某年十二月戊申日,东宫建成了,太子殿下终于搬进了新宫。想想也是,住新房子谁不愿意呢!
十年春二月甲子日,咱们周朝的军队去救梁士彦,结果在吕梁大败了司空吴明彻,吴明彻的将士都被俘虏了,一个都没跑掉。这仗打得,真解气!
三月辛未日,武库遭雷击,吓死个人!丙子日,朝廷紧急命令各路军队做好防备周朝的准备。乙酉日,皇上大赦天下,算是给大家伙儿一个好消息吧。四月庚戌日,皇上还下令,所有在战场上的将士都升两级。 另外,皇上还下令,除了礼乐仪服和军器,其他的宫廷工程都停工了,掖庭的日常供奉,王侯妃主们的各种补贴,也都相应减少了。庚申日,下了一场大冰雹,这天气,真是变幻莫测啊!
六月丁酉日,哎,周武帝驾崩了。这可是个大事!闰六月丁卯日,又下了一场大雨,还把大皇寺的佛塔、庄严寺的露盘、重阳阁的东楼、千秋门里的槐树,还有鸿胪府的大门都给震坏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七月戊戌日,新罗国派使臣来朝贡了,这国际关系,还得维持好!八月戊寅日,下霜了,稻子和菽都给冻坏了,这收成,怕是要减产了。九月乙巳日,皇上在娄湖立了方明坛。戊申日,任命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兼任王官伯,主持盟誓仪式。甲寅日,皇上亲自到娄湖去,主持盟誓大会。乙卯日,皇上又派使者到各地去宣告盟誓,让大家互相警惕。
十月戊子日,陆缮升任尚书仆射。十二月乙亥日,庐江蛮田伯兴在合州带人造反,攻打枞阳,还好刺史鲁广达及时平定了叛乱。这一年啊,周朝算是政事不太平稳。
十一年正月丁酉日,南兖州有人说看见龙了,不知道是真是假。二月癸亥日,皇上亲自下地耕田,这可是个好兆头!七月辛卯日,开始使用大货六铢钱了,这钱币改革,对老百姓来说可是大事。八月丁卯日,皇上到“大壮观”去阅兵,威风凛凛!十月甲戌日,陆缮又从尚书仆射调任尚书左仆射,晋安王伯恭则升任右仆射。十一月辛卯日,皇上又大赦天下。戊戌日,周朝将领梁士彦攻下了寿阳。辛亥日,又攻下了霍州。癸丑日,始兴王叔陵被任命为大都督,统领水陆大军。
话说公元579年,也就是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十二月乙丑这天,南兖州、北兖州、晋州,还有盱眙、山阳、阳平、马头、秦州、历阳、沛郡、北谯郡、南梁郡,这九个郡的百姓,都纷纷脱离北周,投奔了建康(今南京)。北周又攻克了谯州和北徐州。从这时候起,淮南地区就彻底归属南朝陈了。同年的己巳日,陈朝皇帝下令,凡是不属于军国急需的开支,都要大力削减,一切从简。
这一年,是北周宣帝大象元年。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80年,夏天四月癸亥日,尚书左仆射陆缮去世了。己卯日,举行大规模的求雨仪式。壬午日,果然下雨了。五月癸巳日,陈朝任命尚书右仆射晋安王伯恭担任尚书仆射。 己酉日,北周宣帝驾崩了。六月壬戌日,刮起了大风,把皋门宫殿的中门都给吹坏了。
到了秋天八月己未日,北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带着他管辖的九州八镇的地盘投降了陈朝。陈朝皇帝立马任命司马消难为大都督,加封司空,还封他为随郡公。庚申日,陈朝又下令,让镇西将军樊毅负责统领沔州、汉州的军事。同时派南豫州刺史任忠率领军队攻打历阳,并且任命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负责进攻南兖州。戊辰日,陈朝又任命司空司马消难为大都督,负责水陆两军的军事行动。
庚午日,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攻克了临江郡。癸酉日,智武将军鲁广达攻克了郭默城。甲戌日,下了一场很大的雨。丙子日,淳于陵又攻克了祐州城。九月癸未日,北周临江太守刘显光率领军队投降了陈朝。那天晚上,天空中东南方向传来巨大的声响,好像水和风在剧烈碰撞一样,足足响了三天三夜才停。
丁亥日,北周将领王延贵率军前来救援历阳,结果被任忠打败,王延贵也被俘虏了。己酉日,北周广陵义军首领曹药率众投降。冬天十月癸丑日,下了一场很大的雨,还伴有雷电。十二月庚辰日,南徐州刺史河东王叔献去世了。
到了公元581年,春天正月壬午日,陈朝任命中权将军、护军将军鄱阳王伯山为开府仪同三司,保留原官职。同时,任命尚书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二月乙亥日,皇帝亲自下地耕种,以示勤政爱民。
九月癸亥那天晚上,刮起了西北大风,风力巨大,能把房子掀翻,把树连根拔起,还下起了大雨夹冰雹,那场面真是吓人。
接着,到了十月壬寅,丹丹国派使臣来进贡。十二月辛巳,天空中出现了彗星,出现在西南方。这一年,是周静帝大定元年,他把皇位禅让给了隋文帝,隋文帝改元为开皇元年。
十四年春天,正月己酉,皇帝身体不适。到了甲寅日,他在宣福殿驾崩了,享年五十三岁。他留下遗诏说:“所有丧葬仪式,都要简朴省事,不要用金银装饰棺椁,陪葬的器物都用瓦器代替。日历的更换以及官员休假制度,都按以前的规定执行。在京的百官,我每三天都要巡视一次。各地的州郡和诸侯,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必前来奔丧。”二月辛卯,群臣上尊号,称他为孝宣皇帝,庙号高宗。二月癸巳,他被葬在了显宁陵。
这位皇帝啊,年轻的时候就很有远见卓识,当上皇帝后,更是展现出帝王应有的气度,堪称是天人合一的人物。当时国家刚刚平定战乱,创伤还没完全恢复,淮南地区也并入了齐国。这位皇帝一心想要收复旧地,甚至想反过来侵略齐国。可是,强弱形势分明,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简直是自寻死路。后来周朝军队灭了齐国,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边上,这才让皇帝有所收敛。之后,他修缮都城,加强防御工事,还刻下了铭文:“二百年后,会有傻子来修补我的城墙。”当时谁也猜不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说说他的儿子,也就是后主,他的名字叫杨勇,字元秀,小名安黄奴,是宣帝的嫡长子。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他出生在江陵。
第二年,北魏攻占了江陵,宣帝迁到了长安,把后主留在了穰城。到了天嘉三年,后主回到了建邺,被立为安成王世子。光大二年,他官职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侍中。
公元560年正月初一,我被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后,也就是公元573年正月初一,我父皇驾崩了。第二天,叔陵这小子造反,结果被我给收拾了。正月初四,我在太极前殿登基称帝,大赦天下!对那些在朝为官的文武大臣,还有孝顺父母、努力耕作的百姓,我都赐给他们爵位提升一级;那些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每人赏赐五斛粮食和两匹布。正月初九,我任命侍中、丹阳尹、长沙王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任扬州刺史。正月十一,我尊封皇后为皇太后。正月十三,我立弟弟叔重为始兴王,让他负责祭祀昭烈王。正月十五,我立沈氏为皇后。正月十七,我又分别立弟弟叔俨为寻阳王,叔慎为岳阳王,叔达为义阳王,叔熊为巴山王,叔虞为武昌王。正月二十,我在太极前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三月初九,我下令让所有九品以上官员,每人推荐一个人才给我。我还下令广纳谏言,让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隐瞒。三月十五,我任命新任命的翊左将军永阳王伯智为尚书仆射。
四月初三,我立我的儿子永康公胤为皇太子,并赐予天下所有孝顺父母的人爵位提升一级,王公以下的官员也分别赏赐了布帛。四月初七,我下了一道圣旨:“那些金银薄片、奇奇怪怪的工艺品、泥塑木雕、华而不实的东西,还有那些质地粗劣、轻薄短小的布匹,这些东西不仅浪费钱财,还影响生产,简直就是祸害!还有那些和尚尼姑、道士,他们搞那些歪门邪道,不遵守戒律,民间那些淫祀邪教、妖魔鬼怪的事儿,我都一一列出来,全部禁止!”七月初八,我又大赦天下。这个月,从建邺到荆州的江水,竟然红得像血一样!
八月初八,天上发出像水和风互相冲击一样的声音。八月十日晚上,又听到了同样的声音。
九月丙午那天,皇上在太极前殿搞了个大型赦免仪式,叫“无碍大会”,还把自己的衣服和坐骑都拿出来赏赐了。当天还大赦天下,放了一大批人。到了辛亥夜,东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像虫子飞一样的声音,后来慢慢移到西北去了。丙寅日,皇上把长沙王叔坚升职了,让他当司空,还保留了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的头衔;豫章王叔英也升职加薪,继续当他的征南将军、江州刺史,还加了个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
到了至德元年正月初一壬寅日,皇上又大赦天下,顺便改了个年号。豫章王叔英被任命为中卫大将军;长沙王叔坚则被调任江州刺史,还加了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的头衔;司马消难也升职了,成了车骑将军。癸卯日,皇上把皇子深封为始安王。到了秋天八月丁卯日,长沙王叔坚又当上了司空。九月丁巳日,东南方向又传来一阵像虫子飞一样的声音。到了冬天十月丁酉日,皇上给好几个弟弟封了王,分别是:叔平封为湘东王,叔敖封为临贺王,叔宣封为阳山王,叔穆封为西阳王,叔俭封为南安王,叔澄封为南郡王,叔兴封为沅陵王,叔韶封为岳山王,叔纯封为新兴王。十二月丙辰日,头和国派使者来进贡。结果,司空长沙王叔坚因为犯了错被免职了。戊午夜,天上突然裂开一道缝,从西北一直延伸到东南,里面五颜六色的,还轰隆隆地响,像打雷一样。
第二年正月初一丁卯日,皇上派人四处巡查民情。癸巳日,皇上又大赦天下。五月戊子日,江总被任命为尚书仆射。七月壬午日,太子成年了,举行加元服仪式,朝廷文武百官都赏赐了布帛,数量还不一样。孝顺父母、努力耕田、尽孝的,还加官进爵;那些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每人赏赐五斛粮食。十一月丙寅日,皇上再次大赦天下。这个月,盘盘国和百济国都派使者来进贡。
第三年正月初一戊午日,发生了日食。庚午日,长沙王叔坚又恢复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三月辛酉日,前任丰州刺史章大宝造反了。
公元某年四月庚戌日,丰州起义军首领陈景详把大宝的头砍了,然后把人头送到建邺去。
这年十月己丑日,丹丹国派使臣来进贡。十一月己未日,朝廷下令修缮孔子的庙。同月辛巳日,皇帝去了长干寺,并且下令大赦天下。十二月癸卯日,高丽国也派使臣来进贡。这一年,梁明帝驾崩了。
公元某年正月甲寅日,皇帝下令让王公大臣以下,都推荐他们认识的人才,不要因为身份地位而有所顾忌。二月丙申日,皇帝把弟弟叔谟封为巴东王,叔显封为临江王,叔坦封为新会王,叔隆封为新宁王。五月丁巳日,又立皇子庄为会稽王。九月甲午日,皇帝去玄武湖,搞了个阅兵仪式,看看战船和军队。丁未日,百济国派使臣来进贡。十月癸亥日,朝廷任命江总为尚书令,谢伷为尚书仆射。十一月己卯日,再次下令大赦天下。
祯明元年正月戊寅日,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同月乙未日,发生了地震。九月庚寅日,梁朝的太傅安平王萧岩和荆州刺史萧瓛,派他们的都官尚书沈君公去跟荆州刺史陈慧纪谈判投降的事。辛卯日,萧岩他们带着文武官员和家眷一起渡过长江。甲午日,又下令大赦天下。十一月丙子日,朝廷任命萧岩为平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丁亥日,任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豫章王叔英兼任司徒。十二月丙辰日,任命以前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鄱阳王伯山为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公元某年正月辛巳日,皇帝立皇子恮为东阳王,恬为钱唐王。四月戊申日,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好多老鼠,从蔡洲岸边跑到石头城,渡过淮河,一直跑到青塘两岸,几天后这些老鼠都死了,然后顺着水流漂到江里去了。这一个月,郢州南浦的水黑得像墨一样。五月甲午日,东冶在冶炼铁的时候,天上掉下来一个红色的东西,大概有几升那么大,掉进熔炉里,发出像雷一样的巨响;铁水溅到墙外,把人家都烧着了。
六月戊戌那一天,扶南国派使臣来进贡。庚子这天,废掉了皇太子杨勇,让他当了吴兴王,然后立扬州刺史杨广为新的皇太子。辛丑,任命袁宪当尚书仆射。丁巳,西北刮来一阵大风,把江水吹进了石头城,淮河沿岸的河水暴涨,好多船都被冲走了。
冬天十月己亥,立皇子杨藩为吴王。己酉,皇上到莫府山去打猎,规模很大。十一月丁卯,皇上宣布要在太极殿公开审理案件。丙子,立皇弟杨叔荣为新昌王,杨叔匡为太原王。
一开始啊,隋文帝杨坚接受周朝的禅让当了皇帝后,对周边国家都挺友好的。可是陈宣帝那时候,却没怎么管那些侵扰边境的隋军。到了陈宣帝快要驾崩的时候,隋军大举入侵,听说陈宣帝死了,就下令撤兵,还派人去吊唁,摆出了敌国之间的礼仪,书信里还写上了自己的姓名,表示深深的敬意。可陈后主越来越骄傲,在书信的结尾还写道:“想想你们隋朝的国土,应该像我们陈朝一样,天下太平才对。”隋文帝看到这封信很不高兴,拿给朝臣们看。清河公杨素觉得这是对皇帝的侮辱,立马跪下请罪,襄邑公贺若弼也积极要求出兵讨伐。后来,陈朝派来的副使袁彦到隋朝来,偷偷画了隋文帝的画像带回去,陈后主一看,吓了一跳,说:“我不想见到这个人!”陈后主经常派间谍去隋朝打探消息,隋文帝每次都好吃好喝地款待他们,然后送他们回去。
陈后主越来越骄横,根本没想到会有外敌入侵,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他身边有五十多个受宠的近臣,个个穿着貂皮大衣,还有上千个漂亮的女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姿态妩媚地伺候着他。他经常让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个妃子陪他一起坐,江总、孔范等十个文人陪他一起喝酒,还把这些人叫做“狎客”。他先让八个妃子写五言诗,十个文人要马上跟着续写,写得慢了就要罚酒。君臣们一起痛饮,从晚上喝到天亮,天天如此。他还大兴土木,不停地修建宫殿,不停地收取各种赋税,刑罚又极其残酷,监狱里总是关满了人。
覆舟山和蒋山那边的柏树林,冬天经常采到甘甜的泉水,后主觉得这是祥瑞的甘露。可是前后灾难和异常现象特别多。有个神自称是老子,在都城里四处游荡,跟人说话却看不见身影,预言吉凶都很准,只要得到酒就一定会喝一口,这样过了三四年才离开。船底下有声音说:“明年要乱”。一看,发现一个三尺长的无头婴儿。蒋山上的鸟儿都拍打着翅膀捶胸顿足,叫着:“哎呀皇帝!哎呀皇帝!”建邺城也无缘无故地自己倒塌了。青龙出现在建阳门,井里冒出雾气,地上莫名其妙长出黑白色的毛发,大风把朱雀门给刮倒了。临平湖以前长满草,挡住了水道,突然之间就自己畅通了。后主还梦见穿黄衣服的人包围了城池,于是就把城墙周围的橘子树都砍掉了。他又梦见一条大蛇从中间断成两截,蛇头蛇尾各自逃跑了。半夜想喝水,水突然变成了血。血迹沾满了台阶,一直延伸到床头,然后就着火了。还有狐狸跑到他的床底下,抓也抓不到,后主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于是就跑去佛寺做奴仆赎罪。在城里的大皇佛寺修建七层塔,还没建好,塔里就起火了,火势蔓延到石头城,烧死了很多人。他又从湘州采木料,打算建造正寝,木筏到了牛渚矶就全沉到水里了,后来渔民却看到木筏漂浮在海面上。修建齐云观的时候,老百姓唱着歌:“齐云观,敌人来了没边没沿。”北齐灭亡之前,各省官员都自称“省主”,没多久北齐就灭亡了。现在朝中也有人这样自称,有识之士认为这是要亡国的征兆,意思是说,主将要被俘虏,国家要灭亡的预兆。
隋文帝对仆射高颎说:“我作为百姓的父母,怎么能看着隔着一条江水而不去救助他们呢?”于是下令建造大量的战船。有人建议这事儿要保密,隋文帝说:“我要公开地执行天谴,有什么好保密的!我把玉玺扔到江里,如果他们能悔改,我又求什么呢?”等到接受了梁朝的萧瓛、萧岩投降后,隋文帝更加愤怒,任命晋王杨广为元帅,统率八十位总管讨伐陈朝。于是送去国书,列举陈后主的二十条罪状。又大量印刷诏书,写了三十万张纸,广泛散发到长江以南地区。
各路大军攻打下来,长江沿岸的守军接连向朝廷报告战况。新任命的湘州刺史施文庆、中书舍人沈客卿掌握着军情机密,却都压制消息,不向朝廷汇报。
萧岩和萧瓛一到建康,学士沈君就做了个梦,梦见宫殿前面站着个高大的人,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武将的帽子,脑袋探出栏杆,挥舞着胳膊愤怒地喊:“怎么让萧氏兄弟造反,坏事!” 后主听说后,就对萧岩和萧瓛起了疑心,所以把他们的部下分散安置。 把萧岩派到东扬州当刺史,萧瓛派到吴州当刺史。 又让领军任忠去守吴兴郡,以此控制住这两个州。 还让南平王萧嶷镇守江州,永嘉王萧彦镇守南徐州。 没多久,后主就召回两位王爷,让他们明年元旦来参加朝会,并命令长江沿岸所有的战船都跟着两位王爷回建康,以壮声势,给梁朝人看看,震慑一下他们。 所以长江里连一条小船都没有了。 上游各州的军队,都被杨素的军队挡住了,根本到不了建康。 建康城里还有十多万士兵呢!
听说隋军快要渡江了,后主说:“我们的王气在这里,齐国军队来过三次,周国军队来过两次,都没能成功。 这次隋军来,肯定也会失败!” 孔范也说隋军不可能渡江,于是后主就只顾着听音乐、喝酒、作诗,根本不管正事。
三年春天正月初一,上朝。 大雾弥漫,人吸进去都觉得鼻子酸涩。 后主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直到下午才散朝。 就在这一天,隋将贺若弼从北路渡过长江到达广陵,韩擒虎率军从横江渡过长江,隋军分兵清晨偷袭采石,占领了采石。 接着又攻下姑孰,然后驻扎在新林。
贺若弼拿下京口之后,长江沿岸的守军听到消息都吓跑了,贺若弼就分兵攻占了曲阿,杀进去了。丙寅这天,采石的守将徐子建来报信说情况危急。戊辰这天,隋文帝下诏说:“那些蛮夷之辈,胆敢侵犯我们的国土,像毒蜂一样可恶,必须尽快消灭他们。我要亲自率领大军,彻底平定天下,全国上下都要做好戒备。” 于是,他任命萧摩诃为皇畿大都督,樊猛为上流大都督,樊毅为下流大都督,司马消难和施文庆为大监军,重新制定了奖励制度,分兵把守重要的关隘,连和尚、尼姑、道士都得服劳役。
庚午这天,贺若弼攻破了南徐州。辛未这天,韩擒虎又攻破了南豫州。隋军南北两路大军同时进攻。辛巳这天,贺若弼率军攻打钟山,在白土冈东南驻扎下来,陈朝军队被打败了。贺若弼乘胜追击,攻入皇宫,烧了北掖门。这时候,韩擒虎率领军队从新林赶到石子冈,镇东大将军任忠向韩擒虎投降了,还带韩擒虎从朱雀航渡过长江,从南掖门进入皇宫。城里的文武百官都逃跑了,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和后阁舍人夏侯公韵留在陈叔宝身边。袁宪劝陈叔宝坐在殿上,保持镇定,等待时机。陈叔宝说:“敌人的刀枪就在眼前,现在可不是坐以待毙的时候,我自有办法。”然后就打算逃到井里去。袁宪和夏侯公韵苦苦劝说,但陈叔宝不听,两人就用身体挡住井口,陈叔宝跟他们僵持了很久才钻进井里。
陈叔宝躲在井里,表现得跟平时一样平静。十五岁的太子陈深,关在屋里坐着,舍人孔伯鱼陪着他。守城的士兵闯进屋里,陈深平静地慰问他们说:“你们一路奔波,辛苦了。”过了一会儿,士兵们在井边看到井里有人,就喊他,陈叔宝没回答。士兵们想往井里扔石头,这时听到井里有人喊叫。他们用绳子把陈叔宝拉上来,发现他太重了,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拉上来,他和张贵妃、孔贵人一起被拉了上来。隋文帝听说后大吃一惊。开府仪同三司鲍宏说:“这东井在天文上对应着秦朝,现在陈朝的皇帝躲在井里,这是不是天意啊?” 早些时候,江东地区流传着很多王献之的《桃叶辞》的歌谣,歌词是:“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来晋王杨广的军队驻扎在六合镇,那里有一座山叫桃叶山,杨广果然是乘着陈朝的船渡过长江的。丙戌这天,杨广进入台城,把陈叔宝送到东宫。
三月初几,陈叔宝带着王公大臣们,浩浩荡荡地从建邺出发,前往长安。隋文帝早早地就安排好了长安城里的房子,等他们来住,还把城里城外都修整了一番,派人去迎接他们。陈朝的老百姓,一个个都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氛围里,完全忘记了国家已经灭亡了。迎接的使者回来后汇报说:“从陈叔宝以下,所有大小官员,一路绵延五百里,人挨人,车接车,队伍非常壮观。”隋文帝听后感叹道:“竟然这么多人!”
到了长安城,隋文帝把陈叔宝一行人的车马、衣服、器物都摆放在宫廷里,然后把陈叔宝带到前面,后面跟着他的两个太子、叔叔伯伯、兄弟们,以及其他王室成员,足足有二十八个人;还有司空司马消难、尚书令江总、仆射袁宪、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镇军将军任忠、吏部尚书姚察、侍中中书令蔡征、左卫将军樊猛,以及从尚书郎以上级别的大臣,一共两百多人。隋文帝先派人宣读诏书慰问他们。接着又派内史令宣读诏书,责备陈叔宝,陈叔宝吓得趴在地上,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得到隋文帝的宽恕。隋文帝还下令,要派人看守陈武帝、文帝、宣帝三座陵墓,每座陵墓都安排五户人家轮流守护。
当初,隋文帝刚登基那晚上,值夜的朝请史普直在宫里值班,梦见有人从天上下来,后面跟着几十个人,一直走到太极殿前,然后面向北方,拿着玉策金字,说:“陈朝五帝,一共三十二年。” 陈叔宝还在东宫的时候,曾经有个女人闯了进来,高喊着“毕国主”。还曾经有一只独脚鸟落在宫殿院子里,用嘴在地上画出几个字:“独足上高台,盛草变为灰,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有人解释说,“独足”指陈叔宝孤身一人,没有帮手;“盛草”指陈朝的腐败;“隋朝承火运”,草遇到火就变成灰烬;“朱门当水开”指陈叔宝一家被安置在都水台,也就是高台临水的地方。后来这些预言都应验了。有人说,陈叔宝的名字叫叔宝,反过来念就是“少福”,这也预示着他的失败和灭亡。
哎,陈叔宝被隋文帝原谅之后啊,待遇可好了,赏赐多得不得了,还经常被召见,地位跟三品官员差不多。每次参加宴会,他都怕自己喝多了伤心,所以从来不唱吴地的歌。后来看守他的人跟隋文帝汇报说:“叔宝说,‘我现在没啥官职,每次参加朝会,希望能有个官衔。’”隋文帝一听就说:“这叔宝真是没心没肺!”看守他又说:“叔宝老是喝酒,几乎没清醒的时候。”隋文帝就给他送了不少酒,然后说:“随他去吧,不然他怎么过日子?”没过多久,皇帝又问看守人叔宝喜欢啥。看守人说:“喜欢吃驴肉。”又问他一天喝多少酒,看守人说:“他和他的兄弟们一天喝一石酒!”隋文帝一听吓了一跳。
有一次,隋文帝东巡,到了芒山,陈叔宝陪着喝酒,还作了一首诗:“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 同时还上表请求封禅大典,隋文帝特别客气地回绝了他。后来到了仁寿宫,陈叔宝经常参加宴会,宴会结束后,隋文帝看着他说:“你失败,难道不是因为酒吗?你倒是会作诗,怎么不好好想想国家大事?想当初贺若弼在京口告急,你因为喝酒,一点都不知道。高颎到了那天,那封告急的信还在你床底下放着,都没打开!这也真是可笑,真是天要亡你啊!以前苻坚征战得来的国家,都把自己的君主捧得很高。你要是想出名,却不知道违背了天命,给你官做,那就是违背天意啊!” 隋文帝考虑到陈叔宝的家族人太多了,怕留在京城会出乱子,就把他们都分派到各地做官,每年还赏赐衣服给他们,保证他们的安全。
后来,陈叔宝在隋仁寿四年十一月壬子这天,死在洛阳,那年五十二岁。 隋文帝追封他为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在河南洛阳的芒山。
话说啊,陈宣帝这个人,胸怀宽广,气度不凡,妥妥的有帝王之相。文帝呢,早就看出来他儿子继承人仁弱,心里想着要像古代的太伯一样,把皇位让贤,结果儿子不行,事情就都交给他了。 可是,他儿子继位之后,虽然也开疆拓土,但比起他爹文帝的德行和武帝的智慧,还是差了一大截。野心倒是不小,结果最后在吕梁山战败,地盘一天天缩小,唉,都是他自己作的。
再到他儿子陈后主,那更是雪上加霜,国家已经很弱了,他偏偏又荒淫无道,政治一塌糊涂。你看啊,就算像夏商周那样强大的王朝,几十年上百年,到最后还不是败在了女人手里?陈朝这么个小国家,周围还有强大的邻居,前车之鉴那么多,还学人家昏庸无道,能撑几年已经算不错了。那些忠臣义士哭得死去活来,又能怎么样呢? 这就像《麦秀》诗里唱的那样悲惨,只会让人后世笑话罢了。
哎,想当初梁朝的时候,就有人唱童谣说:“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不见马上郎,但见黄尘起。黄尘汙人衣,皂荚相料理。” 后来僧辩死了,大臣们把这童谣报告给皇帝,说:这“巴马”指的就是僧辩骑着快马去打侯景,“马上郎”指的是陈朝皇帝,“黄尘”指的就是陈朝,“皂荚”他们解释不清楚。 结果陈朝被隋朝灭了,有人就说,江东地区把羖羊角叫做皂荚,隋朝皇帝姓杨,“杨”和“羊”同音,所以这童谣预言了陈朝会被隋朝灭掉。 看来啊,兴亡成败,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