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蠕蠕,祖上姓郁久闾氏。故事要从始神元朝说起,那时候,他们部落抓了个奴隶,头发齐眉,忘了自己叫啥名儿了。主人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木骨闾,这名字啊,意思是脑袋秃顶。巧的是,“木骨闾”这名字听着跟“郁久闾”挺像,所以后来他后代就干脆用郁久闾当姓氏了。 这木骨闾后来长大成人,从奴隶变成了骑兵。到了穆帝时期,他因为犯了错,差点儿被砍头,吓得他逃到广漠溪谷里躲了起来。在那儿,他拉拢了一帮逃犯,凑了百多号人,就依附在纯突邻部落里。木骨闾死了以后,他儿子车鹿会特别能打,手下也渐渐有了人马,自己就称自己为柔然。后来北魏太武帝觉得他们这帮人啥也不懂,就跟虫子似的,就给他们改了个名字,叫蠕蠕。
车鹿会当了老大以后,每年都给北魏进贡马匹牲畜和貂皮。冬天就跑到漠南过冬,夏天再回到漠北去住。车鹿会死后,他儿子吐奴傀继位;吐奴傀死后,他儿子跋提继位;跋提死后,他儿子地粟袁继位。地粟袁死后,他的部族就分成了两支。地粟袁的大儿子匹候跋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住在东边;二儿子缊纥提,则另立门户,住在西边。等到北魏昭成帝驾崩的时候,缊纥提投靠了卫辰,背叛了北魏。北魏登国皇帝派兵讨伐,蠕蠕人就带着部众逃跑了。北魏军队追到沙漠南边床山脚下,狠狠地打败了他们,抓了一半的人。匹候跋和部帅屋击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逃跑了。北魏又派长孙嵩和长孙肥追击,他们渡过了沙漠。长孙嵩在平望川打败了屋击,把他抓起来杀了,还把他的头颅示众。长孙肥在涿邪山追上了匹候跋,匹候跋率领部众投降了。
北魏军队抓到了缊纥提的儿子曷多汗,还有曷多汗的哥哥诰归之、社仑、斛律等人,以及他们的几百个亲属,然后把他们分给了各个部落。缊纥提往西逃,想投奔卫辰。北魏道武帝追到跋那山,缊纥提又投降了。道武帝对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好。
九年后,曷多汗和社仑带着手下人背叛了他爹,跑了。长孙肥骑着快马追上去,追到上郡跋那山,把曷多汗给杀了,他的手下也基本全军覆没了,只有社仑带着几个人逃到了匹候跋那儿。匹候跋住在南边蛮荒之地,离他家五百里远,还派了四个儿子看管着社仑。结果社仑带着自己的人,抓住匹候跋的四个儿子反叛了,袭击了匹候跋。匹候跋的儿子们带着剩下的兵,逃到了高车斛律部。社仑这人心狠手辣,又很狡猾,一个月后,他放了匹候跋,把儿子们还给了他,其实是想把他们聚在一起再把他们全杀了。他偷偷地带兵袭击匹候跋,把匹候跋给杀了。匹候跋的儿子启拔、吴颉还有其他十五个人,投奔了道武帝。
社仑杀了匹候跋后,害怕朝廷来讨伐他,就抢掠了五原以西的各个部落,跑到大漠以北去了。道武帝封启拔和吴颉为安远将军,平棘侯。社仑跟姚兴联姻,道武帝派材官将军和突去袭击黜弗、素古延等部落,社仑派兵去跟他们打,结果被突击部队打败了。社仑逃到了漠北,又去侵略高车,深入高车境内,把那儿的部落都吞并了,势力越来越大。他往北迁移到弱洛水附近,开始建立军队制度;一千人为一军,设一名军将;一百人为一幢,设一名幢帅。冲锋陷阵的赏赐战利品,逃跑胆怯的用石头砸死,或者当场鞭打。他们没文字记载,将帅们用羊屎来粗略计算兵力,后来才学会用刻木头来记数。
他们西北边还有匈奴的后代,国家特别富强,首领叫日拔也稽,带兵去打社仑。两军在頞根河交战,社仑被大败。后来这些匈奴后代都被社仑吞并了。社仑的势力号称很强大,跟着水草放牧。他们西边是焉耆的地界,东边是朝鲜的地界,北边过了沙漠,直到瀚海,南边是大沙漠的边缘。他们经常开会的庭院,在敦煌、张掖的北边。周围的小国家都受他们侵略抢掠之苦,被迫臣服。于是社仑自称豆代可汗。“豆代”是魏国的语言,意思是驾驭开张;“可汗”是魏国的语言,意思是皇帝。蠕蠕人的习俗是,君主和大臣根据他们的功劳和才能来封号,就像中国给死人立谥号一样。死后就不再追封了。
道武帝对尚书崔宏说:“蠕蠕人啊,以前就以蛮横嚣张著称,每次来抢掠,都是驾着老牛逃跑,赶着小牛跟着,结果老牛累趴下了,走不动了。后来有别的部落的人教他们用小牛换老牛,蠕蠕人却说:‘老牛都走不动了,更何况小牛呢!’最终他们没换,结果被敌人俘虏了。现在社仑学习汉人的制度,制定法律,组建军队,最终反而成了边患。道家说‘圣人生,大盗起’,这话还真没错啊!” 这意思就是说,社仑学汉人搞建设,结果却成了祸害。
天兴五年,社仑听说道武帝要征讨姚兴,于是就趁机侵犯边境,从参合陂入境,一直打到豺山和善无北泽。当时派常山王遵率领一万骑兵追击,但没追上。天赐年间,社仑的弟弟悦代、大那等人密谋杀掉社仑,拥立大那为首领。结果事情败露了,大那等人投降了魏国,大那被封为冠军将军、西平侯,悦代被封为越骑校尉、易阳子。三年夏天,社仑又来骚扰边境。永兴元年冬天,社仑再次侵犯边境。到了永兴二年,明元帝亲自讨伐他,社仑逃跑,最后死在了路上。
社仑的儿子度拔年纪太小,管不住部落的人,于是部落里的人拥立社仑的弟弟斛律为可汗,号称蔼苦盖可汗,魏国人说他长得很好看。斛律向北吞并了贺术也骨国,向东打败了譬历辰部落。三年后,斛律的宗族悦侯咄牴干等一百多人前来投降。斛律因为害怕魏国的实力,所以一直安分守己,不敢南侵,北方的边境也因此安定下来。神瑞元年,斛律和冯跋商量联姻,冯跋把女儿嫁给了斛律。斛律的大哥的儿子步鹿真对斛律说:“你女儿嫁那么远,肯定会想家生病的,不如让树黎、勿地延等人的女儿也一起陪嫁过去。”斛律不同意。步鹿真出去后,对树黎等人说:“斛律想让你们的女儿陪嫁,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于是树黎等人一起密谋,让勇士们夜里到斛律的帐篷后面,等斛律出来就抓住他,然后把他的女儿也一起带到和龙去。之后,他们拥立步鹿真为可汗。步鹿真当上可汗后,把权力都交给树黎。
一开始,高车叱洛侯背叛了他的首领,然后带着社仑攻破了好几个部落。社仑很欣赏他,封他做了大官。后来,步鹿真和社仑的儿子社拔一起跑到叱洛侯家里,强奸了他的年轻妻子。年轻妻子把这事告诉了叱洛侯,而叱洛侯正想立大檀做首领,还送了金马勒给大檀作为信物。步鹿真听说后,就带了八千骑兵去包围叱洛侯,叱洛侯烧毁了自己的珍宝,然后自杀了。步鹿真接着就攻打大檀。
大檀反击,抓住了步鹿真和社拔,把他们绞死了,然后自己当了首领。这个大檀,是社仑的叔父仆浑的儿子,之前统领着边界的其他部落,深得民心,大家都拥戴他,称他为牟汗纥升盖可汗,魏国的意思是“制胜”。斛律父子到了和龙之后,冯跋封他为上谷侯。大檀率领军队南下侵犯边境,魏明元帝亲自带兵讨伐,大檀害怕了,就逃跑了。明元帝派山阳侯奚斤等人追击,结果遇上了大雪,很多士兵冻死或者冻掉了手指头。
后来明元帝死了,太武帝继位。大檀听说后非常高兴,始光元年秋天,就攻打云中。太武帝亲自带兵讨伐,只用了三天两夜就到了云中。大檀的骑兵重重包围了太武帝的军队,骑兵逼近,马头挨着马头,密密麻麻像堵墙一样。士兵们都很害怕。但是太武帝脸色平静,大家这才安心下来。在此之前,大檀的弟弟大那和社仑争夺国家统治权,失败后投奔了大檀。大檀把大那的儿子于陟斤封为部帅。结果军士射杀了于陟斤,大檀害怕了,就撤退了。
第二年,太武帝大举征讨大檀,从东西五个方向同时进攻。平阳王长孙翰等人从黑漠出发;汝阴公长孙道生从白黑两漠之间出发;皇帝的车驾从中间道路出发;东平公娥清从西边,从栗园出发;宜城王奚斤和将军安原等人从西边,从尔寒山出发。各路军队到达漠南后,就丢弃了辎重,轻骑兵只带十五天的粮食,深入沙漠追击大檀。大檀的部落非常惊慌,向北逃跑了。
公元439年8月,大檀国派他儿子带着上万骑兵入侵边境,杀掠百姓后就跑了。咱们的盟友高车国紧追不舍,把他们打败了。不过,大檀国的军队逃回了广宁,咱们没追上。
第二年四月,太武帝在南郊操练军队,准备袭击大檀国。朝中大臣们都不赞成,算命先生张深和徐辩还用天文现象劝太武帝打消这个念头。但太武帝听从了崔浩的建议,决定出兵。这时,江南使者回来了,说宋文帝想攻打咱们河南地区,还对使者说:“你赶紧回去告诉魏主,把河南的地还给我们,我就撤兵;不然,我们就用尽全力打过来!”太武帝听了哈哈大笑,对大臣们说:“那龟孙子,自己都顾不上了,还能怎么样?就算他真敢来,如果我们不先灭了蠕蠕,就等于坐等敌人上门,前后受敌,这不是上策啊!我决定出兵了!”
于是,太武帝率领大军从东路出发,目标是黑山;平阳王长孙翰则从西路出发,目标是大娥山。两路大军约定在敌人的老巢会合。五月,大军到达沙漠南边,留下辎重,轻装前进偷袭大檀。到了栗水,大檀国的军队向西逃窜。大檀国的弟弟匹黎,本来想往东边跑,结果碰上了长孙翰的军队,长孙翰立刻率领骑兵冲上去,杀死了大檀国几百个首领。大檀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飞魄散,带着家眷,烧毁房屋,逃往西方,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就这样,大檀国的各个部落四散逃亡,躲藏在深山老林里,牲畜散落在田野里,没人去管。太武帝沿着栗水向西进军,经过汉朝将军窦宪的旧营垒。六月,大军到达菟园水,距离平城三千七百多里。太武帝下令分兵搜捕,东到瀚海,西到张掖水,北过燕然山,东西绵延五千多里,南北也有好几千里。高车各部杀死了不少大檀国的人,前后有三十多万人投降,俘获的人和马匹超过一百万。八月,太武帝听说东部高车人在巳尼陂聚集,人畜很多,距离官军一千多里,就派左仆射安原等人前去讨伐。大军到达巳尼陂,高车各部看到大军到来,又有几十万人投降。大檀部落从此衰败,大檀王也因此生病而死。
话说这吴提,自称是连可汗,魏朝觉得他挺神圣的。四年后,他派人来朝贡。之前啊,咱们北边的侦察兵抓了吴提南边派来的二十多个探子,太武帝赏了他们衣服,又放他们回去了。吴提上下都感动得不得了,所以才来进贡的。皇帝大大方方地招待了使者,还送他们回去。
到了延和三年二月,皇帝把西海公主嫁给了吴提,还派人把吴提的妹妹娶进宫,封为左昭仪。吴提也派他哥哥秃鹿傀带着好几百人来朝贡,送了两千匹马。皇帝高兴坏了,赏赐可丰厚了。
结果到了太延二年,这吴提居然翻脸不认人,又来犯边了。四年后,皇帝亲自带兵去五原征讨他。乐平王丕和河东公贺多罗带十五路大军走东线,永昌王健和宜都王穆寿带十五路大军走西线,皇帝自己走中间那条线。到了浚稽山,中间那条线又分成了两路,陈留王崇从大泽方向往涿邪山走,皇帝自己则从浚稽山北面往天山走。到了子阜山,皇帝还刻了石碑记下这次出征,结果没找到蠕蠕就回去了。那会儿漠北大旱,没水没草,好多军马都死了。
五年后,皇帝又西征沮渠牧犍去了,宜都王穆寿留下来辅佐景穆帝,长乐王嵇敬和建宁王崇带着两万人驻守漠南,以防吴提。结果吴提还真犯边了。穆寿平时没怎么准备,吴提的军队打到七介山,京城的百姓都吓坏了,争着往皇城里跑。司空长孙道生在吐颓山挡住了吴提。吴提这次来犯边,还留了他哥哥乞列归在北边跟咱们军队对峙。长乐王嵇敬和建宁王崇打败了乞列归,在阴山北面抓住了他。 乞列归当时还感叹说:“沮渠害死我了!” 咱们还抓了他的伯父他吾无鹿胡和五百个将领,斩首上万。吴提一听这个消息,赶紧逃跑了,长孙道生追到漠南才回来。
公元458年,皇帝带着军队北上漠南,把军队分成四路:乐安王范和建宁王崇各率领十五支军队走东路;乐平王丕率领十五支军队走西路;皇帝自己走中路;中山王辰率领十五支军队殿后。军队到达鹿浑谷的时候,碰上了敌人。吴提跑了,追到頞根河才打败了他。皇帝的队伍到达石水就回去了。
公元459年,皇帝又去漠南,想偷袭吴提,但吴提跑得远远的,皇帝只好作罢。吴提死了,他儿子吐贺真继位,自称处可汗,魏朝就叫他唯。
公元464年正月,皇帝再次北伐,高凉王那率军走东路,略阳王羯儿率军走西路,皇帝和景穆皇帝从中间的涿邪山出发。吐贺真的部将尔绵他拔等人带着上千户人家来投降。当时,军队行军几千里,吐贺真刚继位,很害怕,就逃跑了。
九月,皇帝又北伐,高凉王走东路,略阳王羯儿走中路,跟其他军队约定在 地弗池会合。吐贺真把全国精锐部队都派出来了,军资也很充足,重重包围了高凉王那的军队。高凉王那在坚固的包围圈里死守,双方僵持了几天。吐贺真几次挑战都失败了,看到高凉王人少却能坚守,怀疑魏军主力快到了,就解围夜里逃跑了。高凉王那率军追击,追了九天九夜,吐贺真越来越害怕,丢下辎重,翻过穹隆岭逃跑了。高凉王那收缴了吐贺真的辎重,率军返回,跟皇帝在广泽会合。略阳王羯儿一共收缴了吐贺真的百姓、牲畜一百多万。从那以后,吐贺真就变得很弱小,逃到很远的地方,边境也安定下来了。
公元468年,皇帝再次北征,带了十万骑兵,十五万辆车,旌旗绵延千里,顺利渡过了大漠。吐贺真逃跑了,他的部将莫弗乌朱驾颓带着几千户人家来投降,皇帝就在当地刻石记功,然后回师。太武帝征伐之后,一心想休养生息;蠕蠕人也害怕魏军的威势,逃到北方,不敢再南侵了。
公元465年,吐贺真死了,他儿子予成继位,自称受罗部真可汗,魏朝给他个好听的名字叫惠。他还给自己改元永康元年。然后就带兵来骚扰边境,结果被北镇的军队狠狠地打了一顿。
公元470年,予成又来犯边,皇帝亲自带兵北上讨伐。京兆王子推、东阳公元丕带兵走西路,任城王云他们带兵走东路,汝阴王赐和济南公罗乌拔带兵打头阵,陇西王源贺殿后。大军在女水边汇合,皇帝亲自向将士们宣誓,还给将领们下令说:“打仗要讲究策略,不在于兵多。你们只管给我拼命打,具体的作战计划我已经想好了。”于是,皇帝挑选了五千精兵去挑战敌人,还用了很多计策迷惑敌人,结果敌人溃不成军,被追杀了三十多里,斩首五万,俘虏了一万多人,缴获的战马兵器更是数不胜数。这场战争前后九天,行程六千多里。皇帝把女水改名叫武川,还写了一篇《北征颂》,刻在石头上记下这次胜利。
公元471年,予成又来求婚,想和我们联姻。朝廷大臣们觉得予成老是来犯边境,建议拒绝他的求婚,直接派兵打他。皇帝却说:“蠕蠕人就像禽兽一样,贪婪又没道理,我要用诚意来对待他们,不能把他们逼急了。” “予成现在知道自己错了,派人来求和,想联姻,咱们怎么能拒绝他的好意呢?” 于是皇帝下令回复说:“关于你说的联姻的事,现在才第一次提出来,仔细想想,这事儿不太合适。按照阴阳八卦的道理,男方应该向女方求婚,第一次求婚要隆重,这是君子重视人伦根本的表现。要是开头就不重视,以后就更难办了。” 予成这人很狡猾,最后还是没和我们联姻。
公元477年四月,皇上派人去迎接从汾比拔那里送来的好马和貂皮大衣。汾比拔他们说:“听说天朝的珍宝华丽得不得了,我们想见识见识。”皇上就下令,让有关部门拿出宫里的珍玩、金银玉器、精美丝织品、各种器物,还有御马厩里的好马、珍奇的飞禽走兽,以及人间所有的好东西,都摆放在京城的大街上,让他们尽情观看。汾比拔他们看完后,互相感叹:“大国的富丽堂皇,是我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
第二年二月,汾比拔他们又来朝贡,顺便又提起了和亲的事。孝文帝一心想招揽他们,就答应了。虽然每年都贡品不断,但具体的协议没定下来,婚事也就搁置了。
九年后,予成死了,他儿子豆仑继位,号称伏古敦可汗,魏国人叫他恒。他自称太平元年。豆仑这个人残暴好杀。他的大臣侯医垔、石洛候多次劝谏他,还劝他跟魏国友好相处,不要侵犯中原。豆仑大怒,诬陷石洛候谋反,把他杀了,还灭了他全家。
公元483年八月,孝文帝派阳平王颐、左仆射陆睿担任统帅,率领斛律桓等十二位将军,统率七万骑兵讨伐豆仑。高车部落首领阿伏至罗率领十多万人马西逃,自立为王。豆仑和他的叔父那盖分兵两路追击他。豆仑从浚稽山北面往西追,那盖从金山往西追。豆仑屡次被阿伏至罗打败,那盖却屡战屡胜。大家都觉得那盖是天助,想拥立他当大王。那盖不肯,大家逼着他。那盖说:“我当臣子还不行,怎么能当大王呢?”于是大家杀了豆仑和他儿子,把他们的尸体给那盖看,然后那盖就继位了。
那盖号称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魏国人叫他悦乐。他自称太安元年。
话说那个秃发伏图,他爹死了以后,他就当了老大,自称“他汗可汗”,魏国人管他叫伏图。他还给自己当政的第一年取了个年号,叫“始平元年”。到了正始三年,伏图派使者纥奚勿六跋来朝贡,想跟魏国搞好关系。可魏宣武帝压根儿没理他,直接下令给纥奚勿六跋,说:“你们蠕蠕族的祖宗社仑,可是大魏的叛臣!以前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跟你们通使。现在你们蠕蠕国衰弱了,哪还有以前的威风?咱们大魏国现在国力强盛,比周朝、汉朝还厉害,占据着中原,威名远播。之所以现在暂时对你们北方地区宽容些,是因为江南还没平定呢!所以,现在还不能跟你们通好。要是你们真心诚意地表示臣服,我们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永平元年,伏图又派纥奚勿六跋送来一封信和一些貂皮。宣武帝还是没接受,还是那套说辞打发了他。后来伏图西征高车,结果被高车王弥俄突给杀了。他儿子丑奴继位,自称“豆罗伏拔豆伐可汗”,魏国人叫他彰制,还给自己当政的第一年取了个年号,叫“建昌元年”。永平四年九月,丑奴派和尚洪宣送来佛像和珍珠。到了延昌三年冬天,宣武帝派骁骑将军马义舒去见丑奴,结果还没出发,宣武帝就死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丑奴啊,身体壮实,又擅长打仗。四年后,他派使者俟斤尉比建来朝贡。到了熙平元年,他西征高车,大获全胜,抓住了高车王弥俄突,把他杀了,还收服了所有叛乱的高车人,蠕蠕国因此变得强大起来。第二年,他又派使者俟斤尉比建、纥奚勿六跋、巩顾礼等人来朝贡。到了神龟元年二月,魏明帝在显阳殿接见巩顾礼等二十个人,还派中书舍人徐纥宣读诏书,委婉地表达了对蠕蠕国朝贡礼仪不完善的不满。
一开始啊,豆仑死了,他老婆候吕陵氏给豆仑留下了丑奴、阿那环等等六个孩子。丑奴当了王,后来他丢了一个儿子,叫祖惠,找遍了都没找到。这时候,有个叫副升牟的人他老婆,叫豆浑地万,二十来岁,是个巫医,装神弄鬼的,之前就得到丑奴的信任,经常出入宫里。她突然说:“这孩子现在在天上了,我能把他叫下来!”丑奴母子俩一听,高兴坏了。
后来到了秋天,他们在很大的湖边搭了个帐篷,斋戒了七天,祈求上天保佑。过了一夜,祖惠居然出现在帐篷里,还说自己一直都在天上。丑奴母子抱住他,又哭又笑,还召集全国的人来庆祝,把地万封为圣女,让她当了可贺敦(皇后),还给地万的老公副升牟升官,赏赐了三千头牛羊马。地万这女人,虽然靠的是歪门邪道,但长得确实漂亮,丑奴对她特别宠爱,特别相信她的话,结果朝政都乱套了。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祖惠长大了,他妈问他:“你到底怎么回事?”祖惠说:“我一直都在地万家,根本没上过天。说我上天,都是地万教我的!”他妈就把这事告诉了丑奴。丑奴说地万神通广大,不能不信她,别听信谗言。可后来地万害怕了,就诬陷祖惠,丑奴偷偷把祖惠给杀了。
到了正光年间,丑奴他妈派莫何去杀了地万。丑奴大怒,想杀了莫何他们。结果又碰上阿至罗来打他,丑奴打输了,逃回去后,被自己妈和大臣们给杀了。然后,丑奴的弟弟阿那瑰当了王。阿那瑰当了十天王,他堂兄俊力就带了几万人来打他。阿那瑰打输了,带着弟弟乙居轻骑南逃投奔了魏国。阿那瑰他妈候吕陵氏和两个弟弟后来都被俊力杀了,阿那瑰都不知道。
九月,阿那瑰快到了,皇帝派侍中陆希道当正使,散骑常侍孟威当副使,去迎接他在京郊附近。司空、京兆王也到了北边,侍中崔光、黄门郎元纂在郊外设宴款待他们,一直把他们迎接进皇宫。
十月,皇帝在显阳殿接见大家,五品以上的大臣、皇室宗亲、藩国的使臣等等,都列队在殿前。王公大臣以及阿那瑰他们就站在殿庭里,面向北方。等大家都站好位置后,负责仪仗的官员引导王公大臣上殿,阿那瑰的位置在藩王下面。接着又引导那些特别受皇帝恩宠的官员和阿那瑰的弟弟、两个叔叔上殿,他们的位置在其他官员下面。然后皇帝派中书舍人曹道宣宣读诏书慰问阿那瑰。
阿那瑰说:“陛下对我的优待真是隆厚啊,竟然还让我的弟弟、叔叔们也上殿参加宴会。但是,我还有一个堂兄,他在北方做官的时候,官职比我的两个叔叔还高,恳请陛下也让他上殿。”皇帝同意了,于是就把阿那瑰的堂兄安排在阿那瑰弟弟的下面,两个叔叔的上面。
宴会快要结束了,阿那瑰站起身来,站在座位后面。皇帝下令让舍人常景去问问他想说什么。阿那瑰请求到皇帝面前,皇帝就把他叫了过来。阿那瑰跪下两次,说:“我的祖先,是从大魏来的。”皇帝说:“朕已经知道了。”
阿那瑰站起来说:“我的祖先,以前是逐草放牧,后来就住在了漠北。”皇帝说:“你说的还不够详细,可以详细地说说。”阿那瑰接着说:“我的祖先世世代代居住在北方,虽然隔着山川河流,但是一直都恭敬地向往大魏的教化,只是因为以前高车叛逆,我们国家战乱不断,没有时间派使者来表达我们的忠诚之心。从几年前开始,高车逐渐平定下来,我哥哥当了国王,所以才派巩顾礼等人出使大魏,是想正式向大魏朝贡表示臣服。因此,当曹道芝出使北方的时候,我和我哥哥就派了五位大臣去接受诏命。我和我哥哥原本的打算,还没来得及上报朝廷。但是高车又来侵略,国内奸臣作乱,杀了我哥哥,立我为王。才过了十几天,我就因为听说陛下恩德如同天一样广阔,所以仓促之间就带着人来投奔大魏,归顺陛下。”
皇帝说:“你说的这些,道理还不够充分,可以再详细说说。”阿那瑰再次跪拜领旨,站起来说:“我因为家难,轻率地来到京城,我的老母亲还在家乡,相隔万里,我的臣民也都四散逃亡了。陛下的恩德,超过天地,我想请求您赐给我兵马,让我回到我的国家,诛杀叛逆,收拢流散的百姓。如果您慈悲地借给我兵马,如果我的母亲还活着,我就能和她相见,尽尽母子之情;如果她已经去世了,我就能为她报仇雪恨。我一定好好治理剩下的百姓,忠心事奉陛下,按时进贡,绝不敢有丝毫懈怠。能够见到陛下圣明的容颜真是不容易,我斗胆把我的想法都说了出来,但是有些话,我口头说不清楚。我还另写了一份奏章,恭敬地呈上,希望陛下能够过目。”然后,他又把奏章交给舍人常景,让他转呈给皇帝。
先给阿那瑰封了个朔方郡公,又封他为蠕蠕王,还赏赐了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和帽子,配上高级的马车和车盖,待遇跟皇室宗亲差不多,享受着相应的俸禄和仪仗队。到了十二月,明帝觉得阿那瑰的国家没个稳定的领导人,想着把他送回去稳定一下局势,还专门上奏朝廷请示。当时大臣们意见不统一,有的说可以放他回去,有的说不行。领军将军元叉当时是宰相,阿那瑰偷偷给了他一百斤黄金,这才顺利地被送回了北方。
第二年正月,阿那瑰他们一行五十四个人请求告辞。明帝亲自到西堂接见阿那瑰和他叔伯兄弟五个人,让他们上台阶坐下,还派中书舍人穆弼去慰问他们。阿那瑰他们行了辞别礼。然后皇帝又赏赐阿那瑰一套精良的明光铠甲,六套铁质的铠甲,两张镶银丝的槊(长矛)和白眊(矛旗),十张红漆槊和白眊,十张黑漆槊和幡(旗帜),两张镶银丝的弓和箭,六张红漆柘木弓和箭,十张黑漆弓和箭,红漆盾牌和刀,六面黑漆盾牌和刀,二十套红漆的鼓和号角,两床五彩锦缎被子,三十床黄色的被褥,一件从宫中私库里拿出来的绣袍和帽子,一件内侍穿的绯红色细棉袄,二十件绯红色的袍子和帽子,一千段各种颜色的丝绸,一套绯红色细棉布的窄口裤子和上衣(内衬也是细棉的),一套紫色细棉布的宽口裤子和上衣(内衬也是细棉的),十八顶百子帐(一种帐篷),六张黄布幕布,一百石新米,八石麦面,五石榛子面,四个铜质的盛食器和两个柔铁的盛食器,每个盛食器里都装了两斛粮食。四个黑漆竹筒,每个筒里装了五升酒,两个婢女,五百匹战马,一百二十头骆驼,一百头母牛,五千只羊,十套朱红色的盘子,二十万石粟米,这些东西都安排在边境等他领取。皇帝还派侍中崔光、黄门元纂到城外送行。
阿那瑰跑了之后,他叔伯兄弟俟力发婆罗门带着几万人马去追杀他。结果把示发给打败了,示发逃到地豆干,最后被杀掉了。 然后婆罗门当了老大,自称弥偶可社句可汗,意思是说要安定下来。 当时安北将军、怀朔镇将杨钧上奏说:“听说那边已经立了新首领,是阿那瑰的堂兄弟。那些蛮夷心狠手辣,已经有了自己的首领,恐怕不会愿意迎接杀了自己哥哥的人。贸然前往,只会损害国家的威信。除非大规模增兵,否则没法把他送回北方。”
二月,明帝下令派去以前跟蠕蠕有过联系的人,使者牒云具仁前往,意思是让婆罗门迎接阿那瑰回去恢复他的封地。可是婆罗门非常骄傲自大,一点儿也不谦虚,还责备具仁没有对他足够尊敬,具仁坚持原则,没有屈服。婆罗门派了大官莫何、俟斤丘升头等六个人,带着两千兵马跟着具仁去迎接阿那瑰。 五月,具仁回到镇上,汇报了那边的形势。阿那瑰估计不敢回去了,上表请求回京。
正巧这时候,婆罗门被高车人打败了,带着十几个部落跑到凉州投降了。于是几万蠕蠕人一起迎接阿那瑰。七月,阿那瑰上表说:“投降我的蠕蠕人元退社、浑河旃等人,在二十六号到达镇上,说国内大乱,各家各户都分散居住,互相抢掠,现在北方人都盼着我们去解救他们。现在我请求按照以前的恩典,赐给我一万精兵,让我率领他们回到碛北,安抚那些混乱的人民。如果能满足我的请求,事情一定能成功。” 朝廷把这事交给尚书、门下省讨论。八月,朝廷派散骑常侍王遵业快马加鞭去宣旨安慰阿那瑰,并且赏赐他东西。九月,蠕蠕后主俟匿伐跑到怀朔镇来投降,他是阿那瑰的哥哥,也请求朝廷给予帮助,并且请求朝廷把阿那瑰也接回去。
十月,高阳王雍、李崇、侯刚、元钦、元叉、安丰王延明、元修义、李彦、元纂、张烈、卢同等一大帮官员上奏说:我们听说啊,汉朝设立了南单于和北单于,晋朝也有东西单于之分,都是为了互相牵制,抵御外敌,保卫国家边疆嘛。现在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怀朔镇以北,有个地方叫无结山吐若奚泉,还有敦煌北边的西海郡,这都是汉晋时期就有的边防要塞,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咱们应该在吐若奚泉设立阿那瑰这个官职,在西海郡设立婆罗门这个官职,让他们分别统领当地的部落,把散落在各处的居民都聚集起来。至于他们的爵位和所需物资,就请陛下您看着办吧。至于他们手下那些官员,就让他们按照原来的规矩办事。阿那瑰管辖的地方毕竟在边境之外,应该优待一些,以示朝廷的恩威并施。我们建议从沃野、怀朔、武川三个镇各抽调二百人,由各镇的军主监督带领,给他们发放粮草武器,送到他们那里去,并在当地为他们修建住所,工程完工后这些人再回来。那些从北方来投奔婆罗门的部族,由州镇的副职官员按照规定发放粮食,送到怀朔的阿那瑰那里,由镇守和使者根据情况发放给养;那些住在京城宾馆里的,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去留。阿那瑰刚开始建立,肯定没有储备物资,所以请求拨付朔州产的麻子干饭两千斛,由官府的骆驼运输。婆罗门居住在西海郡,这已经是境内了,待遇自然不能和阿那瑰一样。阿那瑰他们刚建立起新的边防屏障,应该分别派使者持节快马加鞭地去慰问他们,并委派他们负责当地的军事策略。皇上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十二月,皇帝下诏令安西将军、廷尉元洪超兼任尚书行台,前往敦煌安置婆罗门。结果婆罗门没多久就和他的部众密谋叛乱,投奔了嚈哒。更巧的是,嚈哒的三位妻子,竟然都是婆罗门的姐妹!最后还是被州郡的军队讨伐,抓住了。
公元XXX年(三年十二月),阿那瑰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拨给粮食用来耕种。皇帝下令,赏赐给他一万石粮食。
到了下一年(四年),阿那瑰的地盘闹起了大饥荒,边境上的敌人趁机入侵抢掠。皇帝下令让尚书左丞元孚兼任行台尚书,带了皇帝的旨意去安抚阿那瑰。结果元孚到了阿那瑰那里,反而被阿那瑰给抓了!阿那瑰带着元孚,还抢走了两千老百姓,以及朝廷和私人所有的几万头牛羊马匹,一路往北逃跑了。后来阿那瑰把元孚放了回来。皇帝派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李崇率领十万骑兵去追击,追了三千多里,到了瀚海,还是没追上,只好回来了。阿那瑰后来偷偷摸摸地跑到洛阳,皇帝还亲自在西堂接见了他呢! 五年的时候,阿那瑰死了,死在了洛阳南边的馆舍里。皇帝追赠他使持节、镇西将军、秦州刺史、广牧公这些官职。
同一年,沃野镇的人破六韩拔陵造反了,好几个镇子都跟着响应。到了孝昌元年春天,阿那瑰带兵去讨伐叛乱。皇帝还派人送去了各种东西犒劳他。阿那瑰领了旨意,带了十万大军,从武川镇出发,向西进攻沃野,打了好多胜仗。四月,皇帝又派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冯俊去慰劳阿那瑰,还赏赐了他不少东西。阿那瑰的部落安定下来后,战马也多了起来,于是他就下令军队攻打可汗,这在魏国朝廷看来,是阿那瑰在揽权的意思。十月,阿那瑰又派郁久闾弥娥等人来朝贡。三年四月,阿那瑰又派巩凤景等人来朝贡。贡品送回朝廷后,皇帝还专门下诏书说:“北方的各个部落,经常造反,蠕蠕国主却对国家忠心耿耿,帮助我们讨伐叛乱,朕一直记挂在心,日夜不忘。现在我知道你驻扎在朔方,和尔朱荣接壤,你一定要严加管束你的部下,不要互相抢掠。最近我还收到了蠕蠕国主的信,他还想帮助我们东征。但是蠕蠕国主世代居住在北漠,不适合在炎热的夏天作战,所以现在先停一下,等以后再下命令吧。” 其实朝廷是担心阿那瑰会反悔。从那以后,阿那瑰就经常派人来朝贡了。
一开始,孝庄皇后下诏说:“功劳大的人赏赐就重,品德高的人名声就盛。蠕蠕首领阿那瑰镇守北方边疆,抵御外敌入侵,使得阴山不再有战乱,弱水也恢复了平静,他的功绩刻在了狼山,他的名字传遍了瀚海。他忠心耿耿,功劳巨大,却还没得到相应的奖赏,所以应该给他特别的礼遇,怎么能用普通的规格来对待他呢?从现在开始,朝见时不用报名字,上书时也不用自称臣子。” “夫勋高者赏重,德厚者名隆。蠕蠕主阿那瑰镇卫北藩,御侮朔表,遂使阴山息警,弱水无尘,刊迹狼山,铭名瀚海。至诚既笃,勋绪莫酬,故宜标以殊礼,何容格以恒式。自今以后,赞拜不言名,上书不称臣。”
太昌元年六月,阿那瑰派乌勾兰树升等人来进贡,并且请求把他的长子娶为公主。永熙二年四月,孝武帝下诏,把范阳王诲的长女琅琊公主许配给他,还没来得及成婚,皇帝就入关了。东魏和西魏都争着和阿那瑰结亲。西魏文帝就用孝武帝时期的舍人元翌的女儿,也就是化政公主,嫁给了阿那瑰的兄弟塔寒,还自己娶了阿那瑰的女儿为皇后,并且用金银财宝去诱惑他。阿那瑰于是扣留了东魏使者元整,没有回复诏命。后来,他就率领军队渡过黄河,还因为这事儿把皇后废了,西魏文帝没办法,只好下令把皇后赐死了。
元象元年五月,阿那瑰抢掠了幽州范阳,一直南下到了易水。九月,他又抢掠了肆州秀容,一直打到了三推。他还杀了元整,继续策划侵略。东魏就把阿那瑰的使者温豆拔等人抓了起来。祖武觉得阿那瑰这个人很凶狠狡猾,想把他安抚下来,于是派他的使者龙无驹北上,去和温豆拔等人联络。一开始阿那瑰杀了元整,还以为温豆拔等人也不在了,后来看见了龙无驹,心里有点儿愧疚。兴和二年春天,他又派龙无驹等人向东魏进贡。但是,他仍然没有真心归顺。
阿那瑰的女儿嫁给了文帝,后来生病死了。齐神武帝就派相府功曹参军张徽去跟阿那瑰私下里谈谈。张徽跟阿那瑰说:文帝和周文帝当初害死了孝武帝,又杀了你的女儿,还假惺惺地给她封个公主的名号,把她嫁给别人,这根本就是欺骗! 再说,当初你在河西打仗的时候,周文帝还故意放火烧草,让你军队马匹挨饿,阻止你南下,你看他这反复无常、阴险狡诈的样子,能信得过吗?
然后,张徽又跟阿那瑰分析了东魏才是正统,说以前你们国家被灭了,是魏朝收留保护你们,才让你们国家得以延续,这才是大义所在啊! 他还骗阿那瑰说:最近听说有个叫赤铺步落的胡人部落在河西活动,被蠕蠕王抓住了。蠕蠕王问他们:“你们是跟着高欢(指东魏)的?还是跟着尔朱荣(指西魏)的?” 那些人要是说跟着尔朱荣的,蠕蠕王就杀了他们;要是说跟着高欢的,蠕蠕王就放了他们。这就说明蠕蠕王一直记得大国的恩情啊! 你女儿都被他们害死了,他们还这样欺骗你,既不仁义也不诚信,理应讨伐他们! 更何况,他们现在还对抗朝廷,不肯归顺,朝廷本来就想消灭他们呢! 如果你能好好想想以前的恩情,想要和平相处,那我们就可以把天子的亲戚公主嫁给你,再派兵帮你打败那些叛臣,替蠕蠕王报仇雪恨!
徽纂既申齐神武意,阿那瑰的意思是说,他已经臣服于高欢(齐神武)了。然后,他就召集大臣们商量这事儿,决定正式归顺东魏。他派俟利、莫何莫缘游大力等人来东魏进贡,顺便还给他的儿子庵罗辰提亲。高欢(静帝)就派散骑常侍兼太府卿罗念、兼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穆景等人出使到阿那瑰那里。
八月,阿那瑰又派莫何去折豆浑十升等人来进贡,再次请求联姻。高欢(齐神武)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用来招安四方,就同意了。于是下令把常山王元骘的妹妹乐安公主嫁给他,并且把乐安公主的封号改成了兰陵郡长公主。到了十二月,阿那瑰又派折豆浑十升来东魏再次请求联姻。
三年四月,阿那瑰派吐豆登郁久闾譬浑、俊利莫何折豆常侯烦等人带着一千匹马作为聘礼,来迎接公主。高欢(静帝)就派宗正卿元寿、太常卿孟韶等人护送公主从晋阳出发,各种费用和物品,高欢(齐神武)都亲自过问,准备得非常丰厚。阿那瑰也派吐豆登郁久闾匿伏、俊利阿夷普掘、蒱提弃之伏等人到新城南边迎接公主。
六月,高欢(齐神武)担心阿那瑰不靠谱,又考虑到国家大事,就亲自把公主送到楼烦以北,热情地接待阿那瑰的使者,礼数非常周到。阿那瑰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经常向东魏进贡。
四年,阿那瑰又请求把他的孙女嫁给高欢(齐神武)的第九个儿子长广公高湛。静帝就同意了这门婚事。阿那瑰派吐豆登郁久闾譬掘、俊利莫何游大刀等人把孙女送到晋阳。武定四年,阿那瑰又有一个很宠爱的女儿,称她为公主,因为看到高欢(齐神武)的威望越来越高,他又请求把这个女儿也嫁过去。静帝听说后,就下令让高欢(齐神武)娶了她。阿那瑰派吐豆发郁久闾汗拔姻姬等人把女儿送到晋阳。
从那以后,东魏的边境就太平无事了,一直到武定年间结束,阿那瑰都一直向东魏进贡。
一开始,阿那瑰刚恢复自己的国家的时候,对朝廷还蛮恭敬的。可是,自从明帝之后,中原地区一直战乱不断,没空管他们这些边疆小国。阿那瑰控制着北方,势力越来越大,渐渐地就有点飘了,对朝廷的态度也越来越不恭敬,虽然还派使者来进贡,但也不再自称臣子了。从天平年间开始,他就越来越嚣张跋扈。
后来,汝阳王萧暹当了秦州刺史,派了个齐国人淳于覃去做阿那瑰那里的文书官。结果淳于覃被阿那瑰给留下了,还得到了阿那瑰的重用和信任,负责处理各种事务。阿那瑰后来还跑到洛阳去了一趟,心里特别羡慕中原的制度,于是就效仿中原王朝设立官职,摆起了王者的架子,还设置了侍中、黄门之类的官职。他把淳于覃提拔为秘书监、黄门郎,让他负责处理文书方面的事务。淳于覃教阿那瑰写奏章,结果越教越嚣张,每次给朝廷送国书,都跟邻国一样摆出一副平等的姿态。等齐国接受了东魏的禅让之后,阿那瑰和齐国之间的往来也一直没断过。
天保三年,阿那瑰被突厥打败了,自杀了。他的儿子庵罗辰,还有他的弟弟登注俟利和侄子登注子库提,都带着人马逃到了齐国。剩下的那些人就拥立登注的另一个儿子铁伐当了他们的首领。天保四年,齐文宣帝把登注和他的儿子库提送回了北方。铁伐没多久就被契丹人杀了,他们又拥立登注当首领。可没过多久,登注又被阿富提等人给杀了,于是大家又拥立库提当首领。这一年,他们又被突厥人打败了,举国逃到了齐国。齐文宣帝于是北上讨伐突厥,顺便把蠕蠕人给收编了,废掉了库提的首领地位,立阿那瑰的儿子庵罗辰为首领,把他安置在马邑川,还给他提供粮食、布匹等物资。齐文宣帝亲自追击突厥到朔方,突厥请求投降,齐文宣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就回去了。从此以后,蠕蠕不断地向齐国进贡。
公元550年三月,庵罗辰造反了,文宣帝亲自带兵去讨伐,结果大获全胜,把庵罗辰父子都赶跑了,让他们逃到北方去了。四月,敌人又跑到肆州闹事。皇帝从晋阳出发去讨伐,到了恒州黄瓜堆的时候,敌人四散而逃。这时大军已经回去了,可是皇帝只带着一千多骑兵,却碰上了蠕蠕族好几万人的一支部队,被他们从四面八方围住了。皇帝一点儿也不慌张,镇定自若地分析战局,指挥作战,敌人被打得溃不成军,最后皇帝率领士兵冲破包围圈,杀出重围。敌人逃跑,皇帝下令追击,追击了二十五里地,地上全是敌人的尸体,还抓获了庵罗辰的妻子以及三万多俘虏。
五月,皇帝又亲自北上讨伐蠕蠕,再次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六月,蠕蠕的首领带着他的部下往东迁移,准备南下入侵,皇帝就率领轻骑兵在金川下设伏,准备迎击他们。蠕蠕人听说皇帝来了,吓得赶紧逃跑了。公元551年六月,文宣帝又亲自带兵讨伐蠕蠕。七月,皇帝在白道驻扎,留下辎重,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击蠕蠕,冒着飞箭和石头,多次打败了蠕蠕,一直追到了沃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才凯旋而归。
那时候,蠕蠕族因为多次被突厥打败,到了西魏恭帝二年的时候,就带着一千多户人家逃到了关中。突厥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又和西魏关系不错,担心蠕蠕的残余势力投靠大国,所以不断地派使者来,请求把蠕蠕人全部杀掉。周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抓捕了蠕蠕首领以下三千多人,交给突厥使者,在青门外把他们全部杀了。只有十几岁的男孩以下的都免于处死,被分派到王公贵族家里做奴隶。
话说有个匈奴人叫宇文莫槐,他老家在辽东塞外,祖上是南单于的远亲,世代担任东部大人。他说话的口音跟鲜卑人挺不一样。他们那儿的人,都把头发剪掉,只留头顶上的一撮,当作装饰,长到几寸长了就剪掉。女人穿的长袍能盖住脚,但是没裤子穿。秋天的时候,他们会采集乌头这种有毒的植物,做成毒药,用来射杀禽兽。莫槐这个人特别狠,把手下的人压榨得很惨,最后被部下给杀了。之后,他的弟弟普拨当了大人。普拨死后,他的儿子丘不勤,娶了尚书令的女儿,也没怎么管事,后来就死了。他的儿子莫廆继位,本来他的名字跟当时的皇帝道武帝重名,所以改了个名字。莫廆派他弟弟屈云去打慕容廆,结果被慕容廆打败了。他又派另外一支部队,由素延带队去棘城打慕容廆,还是被慕容廆打败了。不过那时候莫廆的势力很强大,自称单于,塞外的其他部落都很怕他。
莫廆死后,他的儿子逊昵延继位,带着人马去棘城攻打慕容廆。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翰当时在外边驻守。逊昵延跟手下说:“慕容翰这个人向来勇猛果敢,将来肯定是个大麻烦,咱们得先把他拿下,城池就不用担心了。”于是,他就派了几千骑兵去偷袭慕容翰。慕容翰得到消息后,派人假扮段末波的使者,去见逊昵延,说:“慕容翰一直是我的心腹大患,我一直想除掉他,现在听说你要来讨伐他,太好了!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你们了,你们赶紧过来吧!”慕容翰在路上设下埋伏等着逊昵延。逊昵延信以为真,毫无戒备地长驱直入,结果掉进了埋伏圈,被慕容翰俘虏了。慕容翰赶紧派人送信给慕容廆,乘胜追击,天亮之前就到了。慕容廆也带兵赶来支援。逊昵延一看情况不妙,赶紧组织人马反击,刚一交战,慕容翰的军队就已经冲进了逊昵延的营地,放火烧了起来,逊昵延的军队溃不成军,逊昵延只身逃跑了,全军被俘。
逊昵延父子在漠北称雄多年,还曾经得到过三纽玉玺,自称是上天选中的人,总是夸夸其谈。这次战败后,他态度立马变了,卑躬屈膝地送上厚礼,派使者去向昭帝进贡。昭帝很高兴,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逊昵延死了,他儿子乞得龟继位了。后来,乞得龟又去攻打慕容廆,慕容廆抵挡住了他。到了惠帝三年,乞得龟驻扎在浇水,修筑坚固的营垒,避免与敌军正面交战,他派他哥哥悉跋堆去袭击慕容廆的儿子仁在柏林。慕容仁反击,杀了悉跋堆。慕容廆又攻打乞得龟,并打败了他。乞得龟只身一人夜里逃跑了,所有兵士都被俘虏了。慕容廆乘胜追击,攻入乞得龟的城池,缴获了无数的财物,还把几万户人家迁徙回去了。之前,海里出现过一只大乌龟,死在平郭,直到乞得龟战败,这事才应验。
别部人逸豆归杀了乞得龟自立为王,和慕容晃互相攻打。逸豆归派他的丞相莫浑去攻打慕容晃,结果莫浑沉迷酒色,打猎游玩,被慕容晃打败了,死了上万的人。建国八年,慕容晃攻打逸豆归,逸豆归抵抗,结果被慕容晃打败了,他的骁将涉亦干也被杀了。逸豆归逃到漠北,最后逃到了高丽。慕容晃把逸豆归的五千多户人家迁徙到昌黎,从此逸豆归部族就四分五裂,消失了。
徒何段就六眷的祖上,是从辽西来的。他曾祖父日陆眷,因为战乱被卖给了渔阳乌丸大人库辱官做奴隶。有一次,各位大人在幽州聚会,大家都拿着唾壶,只有库辱官没有,于是他就朝日陆眷嘴里吐口水。日陆眷咽下了口水,然后朝西拜天说:“我希望主人的智慧和福禄,都能转移到我的肚子里。”后来渔阳发生了大饥荒。库辱官觉得日陆眷很能干,就派他带人去辽西寻找食物,招揽流亡和叛逃的人,因此势力越来越强大。日陆眷死后,他的弟弟乞珍继位。乞珍死后,他的儿子务目尘继位,就是徒何段就六眷的父亲。他占据了辽西的地盘,臣服于晋朝。他统领着三万多户人家,能征召四五万骑兵。穆帝时期,幽州刺史王浚多次利用段氏家族,非常器重他们,于是上表封务目尘为辽西公,并授予他大单于的印绶。王浚派务目尘率领一万多骑兵去常山封龙山下攻打石勒,大败石勒。
就六眷这哥们儿,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一心想报仇雪恨。于是他就带着六个弟弟,还有堂弟疋磾、堂弟末波,领着五万多骑兵把石勒围在了襄国。石勒爬上城楼一看,我靠,这帮家伙都卸甲休息睡觉呢,一点戒备的意思都没有!石勒一看他们这么松懈,立马挑选精兵强将,从城里杀出去,直奔末波,活捉了他! 把末波拉到自己座位上,跟人家一起喝酒吃肉,玩得特开心,还跟末波结拜父子,盟誓之后就把末波放了。末波被放了之后,就六眷他们就收兵回去了,根本没管石勒的事,直接回辽西老家了。
从那以后,末波再也不敢朝南边小便了。有人问他为啥,末波说:“我爹在南方呢!”他心里对石勒没杀他这件事,感激得不得了。 就六眷死了,他儿子还小,疋磾和刘琨的儿子刘群一块去奔丧。疋磾暗地里带兵去了,想杀了他叔叔羽鳞和末波,然后夺取他们的地盘。末波他们知道了,就派兵去打疋磾。结果刘群被末波抓了。疋磾逃回了蓟县,害怕刘琨抓他,就请刘琨吃饭,趁机把刘琨给杀了。
疋磾杀了刘琨之后,跟羽鳞、末波又开始互相攻击,手下兵马都散了。他想带着剩下的兵马搬到上谷,依托军都山的险要地势,来抵抗末波他们。平文帝听说这事儿了,暗中调集精锐骑兵,准备去打他。疋磾害怕了,就往南逃到乐陵。后来石勒派石季龙去乐陵打段文鸯,打败了段文鸯,还活捉了他。疋磾最后带着他的手下和各个坞堡的兵马投降了石勒。
末波自称幽州刺史,在辽西驻扎军队。末波死了以后,老百姓拥立陆眷的弟弟陆护辽当领导。等到烈帝在位的时候,陆护辽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幽州刺史、大单于、北平公,他弟弟陆郁兰则被封为抚军将军、冀州刺史、勃海公。建国元年,石季龙带兵去辽西征讨陆护辽,陆护辽逃到平冈山,投奔了慕容晃,结果被慕容晃杀死了。陆郁兰逃到石季龙那里,带着他迁移过来的五千鲜卑人投降,被安排驻扎在令支。陆郁兰死后,他的儿子陆龛继任。等到冉闵造反的时候,陆龛率领军队南迁,占据了齐地。慕容俊派他弟弟慕容玄恭率领军队攻打广固的陆龛,抓住了陆龛送到蓟城。慕容俊挖了他的眼睛,然后杀了他,还把他的部下三千多人全部坑杀。
高车,大概是古代赤狄的后代。起初被称为狄历,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丁零。他们的语言跟匈奴语差不多,但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有人说:他们祖先是匈奴人的外甥。高车族里面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这些氏族。民间传说:匈奴单于生了两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老百姓都觉得她们是神仙。单于说:“我有这么漂亮的女儿,怎么能随便把她嫁人呢?我要把她献给上天。”于是就在国境的北边无人区修建了一座高台,把两个女儿放在上面,说:“请上天自己来迎接她们吧。”过了三年,她们的母亲想把女儿接回来。单于说:“不行,仪式还没完成呢!”又过了一年,有一只老狼,白天黑夜守在高台上嚎叫,它还挖穿了台下的地基,弄了个洞,在那里待了很久都不走。小女儿说:“我父亲把我放在这里,是想把我献给上天,现在狼来了,说不定是神物,别让它这么做。”想下去跟那只狼在一起。她姐姐的丈夫很吃惊,说:“那可是畜生啊,怎么能这样侮辱父母呢?”妹妹不听,下台做了狼妻,并且生了孩子。后来他们逐渐繁衍壮大,形成了一个国家。所以高车人喜欢引吭高歌,他们的歌声也像狼叫一样。
话说这无都统的大军,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他们性情粗暴,内部团结,一旦遇到外敌入侵,立刻就能互相支援。打仗的时候,没有阵型可言,各自为战,忽进忽退,根本无法持久作战。
他们的风俗习惯十分粗野,毫无忌讳。结婚的时候,用牛马作聘礼,以此为荣。婚事定下后,男方会准备好车马,让女方随意挑选上马,袒胸露背地坐在车上,马主则站在车旁,挥舞手臂惊吓马匹,马匹没掉下来就选这匹,掉下来就再换一匹,直到选够为止。他们不种粮食,也不酿酒。迎娶新娘那天,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吃着马奶、熟肉和干肉。主人招待客人,也没有什么座位讲究,大家就在帐篷前围坐在一起,饮酒作乐一整天,晚上还留客人住宿。第二天,新娘才被送回夫家。之后,男方会回到自己的马群中,挑选最好的马匹作为嫁妆,即使父母兄弟再舍不得,也一句话不说。他们比较忌讳娶寡妇,但却对寡妇很怜悯。他们对自己的牲畜都有标记,即使牲畜在野外放养,也不会随意丢失。
他们不讲究卫生,却喜欢利用雷电。每当打雷时,他们便会大声呼喊,向天射箭,然后搬迁住所。到了第二年秋天,马匹膘肥体壮,他们又会回到先前被雷击的地方,埋上公羊,燃起篝火,拔出刀剑,由女巫进行祈祷,这仪式有点像咱们汉人的祓除仪式,然后大家骑着马绕圈奔跑,转上百圈才停下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束柳枝,竖起来,用马奶灌注。妇女则用兽皮包裹着羊的骸骨,戴在头上,编织在头发里,看起来就像戴着冠冕一样。
他们死后,只是挖个坑,让尸体坐在坑里,张开双臂,拿着弓箭、佩刀和长矛,跟活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然后就露天放置,也不掩埋。如果有人被雷击死或者发生瘟疫,他们就会为死者祈福;如果平安无事,他们就会举行祭祀活动。他们会宰杀大量的牲畜,烧掉骨头,骑马绕圈,有时要转上几百圈。男女老少都会参加。平安无事的人家,就会歌舞庆祝;有丧事的人家,则会悲歌哭泣。他们迁徙不定,随着水草而居,穿兽皮,吃肉,牛羊等牲畜的饲养方式,跟蠕蠕人完全一样。只是他们的车轮又高又大,轮辐数量非常多。
他们搬到了鹿浑海西北一百多里,部落很强大,经常跟蠕蠕打仗,也经常来魏国抢东西。魏道武皇帝带兵袭击他们,把他们的各个部落都打败了。
后来,道武皇帝又过了弱洛水,往西走到鹿浑海,带着轻骑兵,往西北走了百多里,又偷袭打败了他们,抓了二十多万俘虏,还有牛马羊。接着他又去狼山追击剩下的高车人,又把他们打了个大败。
魏道武皇帝北巡的时候,把将领们分成东西两路,他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走中间那条路,从驳髯水西北方向,一路扫荡他们的部落。各路大军同时汇合,打败了他们三十多个部落。卫王仪又另外带领将领们从西北方向的沙漠里走了上千里的路,又打败了他们剩下的七个部落。
这下高车人彻底怕了,各个部落都吓坏了。“高车大惧,诸部震骇”就是这个意思。道武皇帝从牛川南边开始,搞了一次大规模的狩猎,用高车人当作包围圈,骑兵和步兵把包围圈围得严严实实的,周长有七百多里,把各种野兽都赶到里面,然后把这些野兽赶到平城。 就这样,把高车人安置在了鹿苑,南边靠着台阴,北边挨着长城,东边到白登,西边连接西山。
没多久,高车人的一个首领利曷莫弗敕力犍带着他手下九百多个部落来投降了。魏道武皇帝封他为扬威将军,还给他配了司马和参军,赏赐了两万斛粮食。后来,另一个高车首领解批莫弗幡豆建也带着他手下三十多个部落来投降了,也被封为威远将军,同样配了司马和参军,还赏赐了衣服,每年都给他发放粮食。
社仑部落被彻底打垮之后,大家收拾残局,搬到了广漠的北边,入侵了高车的地界。斛律部的首领倍侯利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说:“社仑部落刚重建,兵力弱,马匹少,好对付!”于是他就带兵偷袭,冲进了社仑的营地。高车人只顾眼前利益,没考虑后果,抢走了社仑人的房子,霸占了他们的女人,然后就安心睡觉,一点戒心都没有。社仑爬上高处一看,赶紧把散落在各处的族人召集起来,大概有一千人,一大早发动袭击,狠狠地打了高车人一个措手不及。最后高车人只有十二三个人逃跑了。倍侯利后来逃到了魏国,被封为孟都公。
倍侯利为人正直,非常勇敢,冲锋陷阵,比别人强多了。北方人很擅长用蓍草占卜吉凶,倍侯利每次占卜都很准,所以很受皇帝的宠信,赏赐也很多,皇帝甚至让他小儿子在宫里当侍卫。倍侯利死后,道武帝很惋惜,按照魏国的礼仪厚葬了他,还追封他为忠壮王。后来,道武帝又下令让将军伊谓率领两万骑兵去北边攻击高车部落剩下的袁纥乌部族,多次打败了他们。道武帝在位的时候,把各个部落都分散安置了,唯独高车人因为性格粗犷,难以管教,所以让他们单独作为一个部落存在。
话说当年,太武帝打败了蠕蠕人,凯旋而归。到了漠南地区,听说高车族东部在巳尼陂(sì ní bēi)那里,人口牲畜特别多,离咱们军队有一千多里地,就打算派左仆射安原他们去讨伐。结果司徒长孙翰、尚书令刘洁他们出来劝谏,说别去!太武帝根本不听。于是就派安原他们带着新投降的高车人,一共一万多骑兵,浩浩荡荡地杀奔巳尼陂。高车各部一看这架势,呼啦啦地就投降了,好家伙,几十万户人家啊!缴获的牛羊马匹更是数不胜数,超过一百万头!
后来呢,就把这些高车人都迁徙到漠南千里之外的地方安置下来。他们骑着高车,跟着水草迁徙,放牧牲畜,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几年后,他们渐渐学会了种粮食,每年都向朝廷进贡。所以啊,国家里的马、牛、羊都变得便宜了,毡子皮子堆积如山。到了文成帝的时候,五部高车族聚集在一起祭天,参加的人多达几万人,那场面可壮观了!大家骑马狂奔,宰杀牲畜,载歌载舞,热闹非凡。高车人自己都说,从他们祖祖辈辈以来,还没见过这么盛大的场面呢!皇帝也亲自去参加了,大家都高兴坏了。
可是好景不长啊,后来孝文帝召集高车人,让他们跟着军队一起去南方打仗。高车人可不愿意去南方,于是推举了一个叫袁纥树的人当领袖,带着大家一起叛乱,跑到金陵(南京)附近去闹事。朝廷派都督宇文福去追讨,结果打了个大败仗灰溜溜地回来了。没办法,又下令让平北将军、江阳王继担任都督去讨伐。王继先派人去安抚袁纥树,结果袁纥树跑到蠕蠕去了,后来又后悔了,带着人又投降了。
高车族呢,其实还有十二个姓氏: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一开始,副伏罗部是受蠕蠕控制的。豆仑当政的时候,蠕蠕内乱,国家四分五裂,副伏罗的阿伏至罗和他的堂弟穷奇,一起率领着十多万高车人。太和十一年,豆仑入侵边境,阿伏至罗他们极力劝阻,但豆仑不听,阿伏至罗一气之下带着手下西边叛逃,到了前部的西北边,自立为王。老百姓称他为候娄匐勒,“候娄匐勒”就是魏国的语言里“大天子”的意思;穷奇被称为候倍,“候倍”就是魏国语言里“储君”的意思。兄弟俩关系很好,分地而治,阿伏至罗住在北边,穷奇住在南边。豆仑追击他们,多次被阿伏至罗打败,只好带着人往东边搬迁。十四年,阿伏至罗派商人越过边境来到京城,进贡了两支箭,说:“蠕蠕是天子的敌人,我劝他们不成,就叛逃到这里自立为王,我应该为天子讨伐蠕蠕。”孝文帝当时不太相信,就派使者于提去查看情况。阿伏至罗和穷奇派使者薄颉跟着于提来朝见皇帝,进贡当地的特产。皇帝下令,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可足浑长生和于提出使高车,每人赏赐一套绣裤褶和一百匹彩绸。
后来穷奇被嚈哒杀害了,他的儿子弥俄突等人也被抓走了。穷奇的部下四散逃亡,有的投奔朝廷,有的投奔蠕蠕。朝廷就派宣威将军、羽林监孟威安抚投降的人,把他们安置在高平镇。阿伏至罗的长子蒸阿伏至罗和他的继母密谋害死阿伏至罗,结果被阿伏至罗杀掉了。但阿伏至罗为人残暴,失去了民心,最后被部下杀死,大家拥立他的族人跋利延为王。一年多后,嚈哒攻打高车,想要立弥俄突为王。高车人杀了跋利延,迎接弥俄突做了他们的王。
好家伙,弥俄突这小子刚站稳脚跟,就又派人来进贡了,这次送的可不少:一块金方、一块银方、两根金杖,还有七匹马、十头骆驼。皇上大手一挥,让使者慕容坦赏赐弥俄突六十匹彩缎。皇上宣武帝还专门下诏书夸奖他:“你远在沙漠之外,多次表达诚意,这份忠心,朕非常欣赏!蠕蠕、嚈哒、吐谷浑这些国家,跟高昌的关系都密切得很,他们来往都得经过高昌,就像互相卡着脖子一样。现在高昌归顺了,咱们派人去迎接他们。蠕蠕往来的路都被断了,他们的阴谋诡计也行不通了。你们可得给我听着,别让那些小喽啰敢来冒犯,阻拦我大魏的使臣,要是敢这么干,罪无可赦!”
后来,弥俄突跟蠕蠕的首领伏图在蒲类海北打了一仗,结果被伏图打败了,一路往西跑了三百多里。伏图呢,就驻扎在伊吾北山。早些时候,高昌王麴嘉上表请求迁徙到内地,皇上派孟威去迎接他。到了伊吾,蠕蠕人看到魏军的兵马,吓得赶紧逃跑了。弥俄突听说这事儿,心里一琢磨,赶紧追上去痛打落水狗,结果大获全胜,还把伏图给杀了,就在蒲类海北,还割了伏图的头发,送给孟威将军。之后,弥俄突又派人送来了五匹龙马,还有金银、貂皮和各种各样的宝贝。皇上就让东城子于亮回信,赏赐他一套乐器、八十个乐师,还有十匹红色的好马和六十匹彩缎。弥俄突又派他手下莫何去汾屋,引领叱贺真进贡各种东西。
话说北魏明帝刚上任那会儿,高车首领弥俄突跟蠕蠕的国王丑奴打仗,结果输了,还被抓住了。丑奴那家伙太狠了,把弥俄突的两只脚绑在一匹瘦马身上,活活拖死了他,然后还把他的脑袋漆成黑色做成酒杯! 弥俄突手下的兵马都投奔了嚈哒。
过了好几年,嚈哒那边同意弥俄突的弟弟伊匐回国。伊匐重新当上了高车王,还派人进京朝贡,魏朝皇帝就派使者谷楷等人去封他为镇西将军、西海郡开国公、高车王。伊匐上任后,又狠狠地打败了蠕蠕,把蠕蠕王婆罗门都吓跑了,逃到了凉州。到了北魏正光年间,伊匐又派人来进贡,顺便要了一些东西:一辆带帷幔和坐垫的朱红色车驾,一套马鞍和马具,一把伞、一把扇子,五个青色的车盖,五个红色的漆扇,还有十面鼓和十只号角。皇帝都答应给他了。
后来,伊匐又跟蠕蠕打仗,结果打输了,灰溜溜地逃了回来。没想到他弟弟越居趁机杀了他,自己当了高车王。到了北魏天平年间,越居又被蠕蠕打败了,这下伊匐的儿子比适又出手了,干掉了越居,自己当了王。到了兴和年间,比适也败给了蠕蠕,他的弟弟越居的儿子去宾逃到蠕蠕那边去了,后来又跑到东魏。东魏的皇帝高欢想拉拢一些少数民族,就封去宾为高车王,还给他官职,任命他为安北将军、肆州刺史。可惜没多久,去宾就病死了。
话说早些年,北魏道武帝时期,有个叫吐突邻的部落住在女水附近,他们和解如部落关系很好,总是互相勾结,也不听朝廷管。到了登国三年,道武帝亲自带兵西征,过了弱洛水,继续往西去讨伐他们。到了女水边,道武帝就先收拾了解如部落,把他们打败了。第二年春天,道武帝把解如部落的人和牲畜全部迁徙走了。
话说,当时有个纥突邻部落,跟纥奚部落世代住在一起,虽然都是一个部落,但各自都有自己的首领,他们经常聚集人马,在意辛山一带抢劫,搞得民不聊生。等到道武帝登基五年的时候,亲自带兵去讨伐他们。慕容駖也带兵来帮忙,结果大获全胜,把纥突邻的首领屋地鞬和纥奚的首领库寒,都给抓了,他们剩下的族人都投降了。
过了几年,到了皇始二年,皇帝带兵去打中山,军队驻扎在柏肆。结果半夜慕容宝带兵来偷袭,士兵们都吓坏了,赶紧往回跑。军队从并州撤兵,结果并州那边又反了,还想着攻打晋阳,幸亏并州刺史元延及时平定了叛乱。但这还没完,纥突邻部落的首领匿物尼和纥奚部落的首领叱奴根又拉起队伍在阴馆造反,南安公元顺带兵去打,却没打赢,还死了好几千人。道武帝听说后,赶紧派安远将军庾岳去平叛,把匿物尼他们都给剿灭了。
还有一个叫侯吕邻的部落,人口有一万多,他们一直依山傍水,靠放牧为生。道武帝登基期间,他们的首领叱伐在苦水河一带抢劫。到了登国八年夏天,道武帝大败侯吕邻,还抓了他们的副将焉古延。
薛干部一直驻扎在三城之间,等卫辰灭亡后,他们的首领太悉伏带着族人投降了道武帝,道武帝还好好安抚他们。结果,皇帝回朝后,卫辰的儿子屈丐跑到薛干部那里去了。道武帝听说后,派人去命令太悉伏把屈丐送回来。太悉伏把屈丐带出来给使者看,说:“我现在都穷成这样了,人家都来投奔我了,我怎么能把他送回去一起死呢!” 所以就没送。道武帝一听,大怒,亲自带兵去讨伐他。结果太悉伏先去打曹覆寅,官军趁机攻城,把薛干部的城池给攻破了,抓了太悉伏的家人和珍宝,还把薛干部的人迁移走了。太悉伏没来得及赶回来,就逃到姚兴那里去了。没过多久,他又逃回了岭北。上郡以西的鲜卑人和各种胡人听说后,都跟着响应他。到了天赐五年,屈丐把那些投降的人又都抢劫了一遍。最后平定统万后,薛干部的族人都成了普通的百姓了。
说的是牵屯山鲜卑的一个分支,破多兰部,这支部落世世代代都是鲜卑的主力。后来出了个木易干,这小子武力超强,四处劫掠,打到金城,又打到安定,几年下来,周围的部落都受不了他。天兴四年,朝廷派常山王遵去高平讨伐他。木易干带着几千骑兵逃跑了,把他的族人都迁到京城,剩下的部落四散逃命,后来被赫连屈丐给灭了。
接着是黜弗、素古延等几个部落,他们富裕了,就开始不老实。天兴五年,朝廷派材官将军和突率领六千骑兵袭击,把他们抓住了。
还有个越勤倍泥部,永兴五年,他们跑到跋那山以西放牧。七月,朝廷派奚斤去打败了他们,把他们的人也迁回去了。
书里说啊,周朝的猃狁,汉朝的匈奴,这些家伙祸害中原,时间可长了。魏晋时期,各个民族你争我夺,那些在沙漠边缘晃悠,时不时骚扰边境的,都是东胡的后代,冒顿单于的子孙。像蠕蠕这种,是匈奴的后裔,祖宗八代都查不到了,他们从一个小部落发展壮大,来去如风,速度快得像鸟一样,吓得代京(代国的都城)好几次,军队也因此不得安宁。所以魏国的祖先们,才要展现武力,驱赶他们的牲畜,收编他们的部落,把他们赶到穷山恶水,无人居住的地方。可不是他们喜欢打仗,喜欢用兵器,实在是没办法,就像治病一样,不得不下狠手啊! 这记录了这些蛮夷部落强弱兴衰的原因,以及他们归顺叛乱的经过,所以才把这些都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