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孝庄皇帝,名叫元子攸,是彭城王司马勰的第三个儿子。他母亲是李妃。他爸爸司马勰因为在鲁阳之战中立下功劳,在明帝时期被封为武城县公。元子攸小时候就在宫里侍奉明帝,写写字什么的;长大后,他长得风流倜傥,仪表堂堂,明帝很器重他。孝昌二年八月,他被封为长乐王,后来又当过侍中、中军将军。因为哥哥彭城王司马劭的事情,他又被调任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贬官。武泰元年二月,明帝死了。大都督尔朱荣想废掉皇帝另立新君。因为元子攸家族有功劳,而且人缘又好,尔朱荣暗中跟元子攸联系,让他带兵来支援。元子攸和兄弟们晚上偷偷渡过黄河,在河阳跟尔朱荣会合。
永安元年四月戊戌日,元子攸渡过黄河,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封哥哥彭城王司马劭为“无上王”,弟弟霸城公子司马正为始平王。他还把尔朱荣封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并封他为太原王,权力大到没边了。戊戌日的第二天,己亥日,文武百官都来迎接他,官员们拿着玉玺和印绶,准备好了仪仗,在河边迎接他。队伍走到陶渚的时候,尔朱荣因为手里掌握着兵权,就开始起了坏心思。他先杀了灵太后和少帝,接着又杀了“无上王”司马劭和始平王司马正,还有丞相高阳王司马雍以下的两千多王公大臣,把元子攸软禁了起来,逼着他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尔朱荣后来后悔了,就磕头谢罪。
辛丑年,皇帝进宫,在太极殿上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义元年。
壬寅年,有人上奏,请求追封无上王为皇帝。对于在河阴之乱中死去的那些人,诸王、刺史被追赠为三司官职,三品官的家人被授予仆射的官职,五品官的家人被授予刺史的官职,七品以下官员和普通百姓的家人,则被授予郡守或镇守的官职。那些死难者的子孙,允许他们继承父辈的爵位。皇帝批准了这个请求。
癸卯年,以前任太尉、江阳王的继被任命为太师、司州牧。相州刺史、北海王颢被任命为太傅,兼任开府,仍然担任刺史。封光禄大夫、清泉县侯李延实为阳平王,官拜太保,后又升迁为太傅;任命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封为上党王。任命仪同三司杨椿为司徒。任命仪同三司、顿丘郡公穆绍为司空,兼任尚书令,并晋升为王。任命雍州刺史长孙承业为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为冯翊王。任命殿中尚书元谌为尚书右仆射,封为魏郡王。任命给事黄门侍郎元填为东海王。
甲辰年,任命敷城王坦为咸阳王;任命谏议大夫元贵平为东莱王;任命直阁将军元肃为鲁郡王;任命秘书郎中元晔为长广王;恢复冯翊郡公源绍景的先祖爵位陇西王;恢复扶风郡公冯冏、东郡公陆子彰、北平公长孙悦的先祖王爵;恢复北平王超的先祖爵位安定王。丁未年,朝廷下令全国解除戒严。庚戌年,封大将军尔朱荣的次子义罗为梁郡王。皇帝下诏,允许蠕蠕王阿那瑰不用行君臣之礼,上书也不用自称臣子。
这个月,汝南王悦、北海王颢、临淮王彧先后逃奔梁朝。五月初一,任命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光禄勋元欣为副使。他们按照规章制度,先办事后汇报。辛酉年,大将军尔朱荣返回晋阳,皇帝在邙阴为他饯行。六月,任命高昌王世子光为平西将军、瓜州刺史,继承泰临县伯、高昌王的爵位。皇帝因为战乱未平,所以避开正殿,责备自己,撤去膳食。他还发布征兵令,招募忠勇之士。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被召集到华林园,当面讨论时事。
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邢杲率领河北流亡百姓万余户,在北海起兵反叛,自称汉王,年号天统。秋七月,加封大将军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壬子年,光州人刘举聚众在濮阳起兵反叛,自称皇武大将。这个月,高平镇人万俟丑奴篡夺帝位。临淮王彧从江南回到朝廷。八月,泰山太守羊侃占据郡城反叛。甲辰年,皇帝下令大都督宗正珍孙讨伐刘举,很快平定了叛乱。九月,任命齐州刺史元欣为沛郡王。壬申年,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领七千骑兵在滏口讨伐葛荣,大败葛荣,将其俘虏。冀州、定州、沧州、瀛州、殷州五州平定。乙亥年,由于葛荣被平定,朝廷大赦天下,改元为永安。辛巳年,任命尔朱荣为大丞相,并晋封尔朱荣的儿子平昌郡公文殊、昌乐郡公文畅为王。任命司徒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徽为司徒。
冬十月,尔朱荣押解葛荣到京城。皇帝在阊阖门迎接,尔朱荣叩头谢罪,葛荣在都城被斩首。戊戌年,江阳王继去世。癸丑年,恢复胶东县侯李侃的祖上爵位南郡王。这个月,大都督费穆大败梁军,俘虏了梁将曹义宗,押解到京城。梁朝立北海王颢为魏王,年号孝基,占据南兖州的铚城。十一月,任命无上王世子韶为彭城王;任命陈留王子宽为陈留王;任命子宽的弟弟刚为浮阳王;任命子刚的弟弟质为林虑王。行台于晖等人大败羊侃于瑕丘,羊侃逃奔梁朝。戊寅年,封前军元凝为东安王。这一年,葛荣的余党韩楼再次占据幽州反叛。
公元532年,二月十五号,皇帝追封他爹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他妈为文穆皇后。
四月初十,皇帝把文穆皇帝和文穆皇后的神主牌位迁到太庙,同时在京城附近减免了死刑以下的刑罚。 十九号,上党王天穆在济南大败邢杲,邢杲投降,被押解到京城斩首。五月初一,元颢攻占了梁国。初四,朝廷内外紧急戒严。初八,元颢攻陷荥阳。初九晚上,皇帝带着队伍北巡。十号,到达河内。十一号,元颢攻入洛阳。十二号,皇帝封城阳县公元祉为平原王,安昌县公元鸷为华山王。十三号,太原王尔朱荣在长子跟皇帝会合,当天就撤兵回去了。上党王天穆也从北边赶来,在河内和皇帝会合。
七月初五,都督尔朱兆和贺拔胜夜渡硖石,打败了元颢的儿子元冠受和安丰王元延明。元颢大败而逃。初七,皇帝回到华林园,并且在夏门下令大赦天下。初九,任命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十号,临颍县的士兵江丰杀了元颢,把他的脑袋送到京城。十一号,任命天穆为太宰,任命城阳王元徽为大司马、太尉。十六号,任命元旭为襄城王,任命元暹为汝阳王。闰月二十八号,皇帝才住回宫里。三十号,任命杨津为司空。
八月初六,任命李延实为司徒。初四,封元太宗为东阳王。九月,大都督侯深在蓟州打败韩楼,将其斩杀,幽州平定。十月初一,日食。二十三号,任命萧赞为司徒。十一月六号,德兴从荣州派使者来投降。九号,任命城阳王元徽为太保,任命萧赞为太尉,任命长孙承业为司徒。
公元531年夏天四月某一天,雍州刺史尔朱天光带兵去安定打万俟丑奴和萧宝夤。把他们俩都抓住了,押回京城。之后,关中平定,朝廷下令大赦天下。万俟丑奴在京城被斩首,萧宝寅也被赐死了。六月某一天,嚈哒国送来了一只狮子。这个月,白马龙泗胡王庆云在永洛城称帝。
七月份,尔朱天光平定了水洛城,抓住了庆云。九月某天,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和上党王天穆从晋阳来京城朝见皇帝。没过几天,皇帝竟然把尔朱荣、天穆父子以及尔朱荣的儿子尔朱菩提都杀了,地点就在明光殿。然后皇帝打开宫门,再次大赦天下,还派奚毅和侯深带兵去镇守北中地区。当天晚上,尔朱世隆和尔朱荣的妻子乡郡长公主带着尔朱荣的军队,从西阳门出去,在河阴驻扎。
第二天,他们攻打河桥,抓住了奚毅等人,把他们全杀掉了。尔朱世隆他们占领了北中城,南下逼近京城。十月初一,皇帝封宝炬为南阳王,修为平阳王,诞为昌乐王,昶为太原王。之后又把魏郡王谌封为赵郡王,谌的儿子赵郡王宣封为平昌王。 皇帝儿子出生了,又大赦天下。后来,李苗用火船烧了河桥,尔朱世隆只好撤退。尔朱世隆在建兴的高都停下来,尔朱兆从晋阳赶来和他会合,他们拥立长广王元晔为皇帝。他们大赦手下,改年号为建明。这时,徐州刺史尔朱仲远造反,带兵攻打京城。
十一月某天,朝廷任命长孙承业为太尉,临淮王彧为司徒。尔朱天光被封王。十二月某天,尔朱兆和尔朱度律从富平津渡河,率领骑兵偷袭京城。事情太突然了,禁卫军来不及反应。皇帝步行逃出皇宫。尔朱兆逼着皇帝逃到永宁寺,还杀了皇帝的儿子。乱军杀了司徒临淮王彧和左仆射范阳王诲。尔朱度律镇守京城。尔朱兆把皇帝带到了晋阳。最后,皇帝在晋阳城内一座寺庙里被杀害了,享年二十四岁。陈留王宽也被杀害了。
后来,中兴二年,追谥他为武怀皇帝。等到孝武帝即位后,因为庙号避讳的原因,又改谥为孝庄皇帝,庙号敬宗,葬在静陵。
话说这位节闵皇帝,名叫元恭,字修业,是广陵惠王元羽的儿子,他母亲姓王。这皇帝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和气度,对祖母和嫡母都非常孝顺,这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正始年间,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当上了给事黄门侍郎。
但是呢,当时元叉权势很大,专横跋扈。元恭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就装作哑巴,一句话也不说,足足有十几年!他住在龙花佛寺里,跟外界完全断了联系。到了永安年间,有个叫白庄帝的皇帝,听说元恭一直不说话,怀疑他另有图谋,民间更是传言他身上有天子之气。元恭害怕惹祸上身,就偷偷逃到上洛去了。结果没多久就被追上了,押回京城,关了好几天,最后因为查不出什么罪名才被放了。
后来白庄帝死了,尔朱世隆他们觉得元晔这个人跟大家关系疏远,而且也没什么民望,反倒是元恭有非凡的气度,于是就打算废掉元晔,拥立元恭。可元恭还是不说话,尔朱世隆他们就让元恭的亲信去劝他,还逼着他表态。元恭就说了句:“天哪,这叫我怎么说呢?”尔朱世隆他们一听这话,可高兴坏了。
等到元晔到了邙南,尔朱世隆他们就在东郭门外迎接元恭,举行禅让仪式。太尉尔朱度律亲自驾着车迎接,献上皇帝的印玺和服饰。元恭穿戴好衮冕,在百官侍卫的簇拥下,从建春门和云龙门浩浩荡荡地入宫了。
普泰元年二月,也就是己巳日,皇帝在太极殿正式登基,群臣都来祝贺。仪式结束后,皇帝就去了阊阖门,宣布大赦天下,并且正式改国号为大魏,把建明二年改成普泰元年,还取消了税市和盐税的官职。第二天,庚午日,皇帝下诏说:“从秦朝末年开始,那些争着当皇帝的人,都忘记了‘负乘’的深重教训,贪婪卑鄙的恶行流传了千年。我今天称帝,已经得到上天的褒奖了!你们都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这个月,镇远将军清河崔祖螭带着青州七郡的兵马包围了东阳城;幽州刺史刘灵助在蓟城起兵;河北大使高乾和他的弟弟高昂夜袭冀州,抓住了刺史元嶷,然后拥立前任河内太守封隆之管理冀州政务。
三月癸酉日,封长广王晔为东海王;任命青州刺史、鲁郡王肃为太师;沛郡王欣为太傅兼司州牧,并改封为淮阳王;任命徐州刺史彭城王尔朱仲远和雍州刺史陇西王尔朱天光为大将军;任命并州刺史、颍川王尔朱兆为天柱大将军;封晋州刺史、平阳郡公高欢为勃海王;任命特进清河王亶为太傅;任命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为太保;任命赵郡王谌为司空。丙申日,定州刺史侯深在安国城打败了刘灵助,把他杀了,还把头颅送到了京城。
四月壬子日,皇帝祭祀太庙。癸亥日,陇西王尔朱天光打败了宿勤明达,把他俘虏后押解到京城斩首。丙寅日,任命侍中尔朱彦伯为司徒。皇帝下令,以后不准再称那个假的梁朝。同时取消了细作制度,允许邻国人民自由往来。五月丙子日,尔朱仲远派他的都督魏僧勖等人去东阳讨伐崔祖螭,结果把崔祖螭杀了。六月己亥日,初一,发生了日食。庚申日,勃海王高欢在信都起兵,打着诛杀尔朱氏的旗号。七月壬申日,尔朱世隆等人杀害了前任太保杨椿和前任司空杨津。丙戌日,司徒尔朱彦伯因为旱灾而辞官。九月,任命彭城王尔朱仲远为太宰;庚辰日,任命陇西王尔朱天光为大司马;癸巳日,追尊皇考为先帝,皇妣王氏为先太妃;封皇弟永业为高密王,皇子子恕为勃海王。十月壬寅日,高欢拥立勃海太守元朗在信都称帝。
公元531年春天,二月是闰月,高欢打败了尔朱天光等人,地点在韩陵。到了夏天,四月辛巳日,高欢带着废帝到了芒山。高欢派魏兰根去洛阳安抚一下,顺便看看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兰根这小子嫉妒皇帝有才德,回来就满嘴坏话,跟崔陵一合计,就把皇帝废了,关在了崇训佛寺。然后他们立平阳王元修为帝,就是后来的孝武帝。 皇帝被废了之后,自己写了首诗:
“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
五月丙申日,这位废帝被人暗杀了,死在了门下省外面,那年他才三十五岁。孝武帝下令百官参加葬礼,规格是王侯之礼,还加上了九旒冕、銮辂车、黄屋顶的仪仗,以及左纛旗,还有120名持剑侍卫。后来西魏追谥他为节闵皇帝。
这位废帝,名叫元朗,字仲哲,是章武王元融的第三个儿子,他母亲姓程。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元晔当皇帝的建明二年正月戊子日,元朗被任命为勃海太守。普泰元年十月,勃海王高欢拥立他当皇帝。
中兴元年(公元532年)冬天,十月壬寅日,皇帝在信都西边登基。大赦天下,把普泰元年改成了中兴元年。高欢被封为丞相,统领全国的军队。河北大使高乾被任命为司空。辛亥日,高欢在广阿大败尔朱兆。十一月,梁朝的将领元树占领了谯城。
公元533年春天,二月甲子日,高欢被封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高欢在韩陵打败尔朱氏之后,四月辛巳日,皇帝在河阳的别馆禅位。五月,孝武帝封他为安定郡王。十一月,这位前皇帝死在了门下省外面,那年他才二十岁。永熙二年,他被葬在了邺城西南的野马岗。
孝武帝,名叫元修,字孝则,是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个儿子,他母亲姓李。这皇帝性格沉稳厚重,学识渊博,喜欢军事,身上还有鱼鳞一样的胎记。十八岁的时候,被封为汝阳县公。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你将来会大富大贵,能享福二十五年。”永安三年,他被封为平阳王。普泰年间,他当上了侍中、尚书左仆射。
公元532年,高欢打败了尔朱氏家族之后,觉得皇帝元修和他关系疏远,就让元修主动退位。高欢跟大臣们商量这事儿,觉得孝文帝的后代不能断绝,于是派人去梁朝把汝南王元悦请来。元悦到了洛阳,高欢本来想立他为皇帝,结果又犹豫了,没几天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当时其他的皇族成员都躲起来了,皇帝元修就藏在一个农村的房子里。早些时候,嵩山有个道士叫潘弥,他看见洛阳城西边有天子之气,后来发现那就是皇帝元修。于是他就偷偷地建了个房子,把这事儿告诉了元修。
过了五十天,高欢派斛斯椿去寻找皇帝。斛斯椿从皇帝的亲戚王思政那里找到了元修。元修脸色大变,问:“你们是不是要把我卖了?”斛斯椿赶紧把情况告诉了高欢。高欢就派了四百骑兵,迎接皇帝到他的毡帐里。高欢表现得很诚恳,还哭着流泪,说自己德行不够。高欢给皇帝磕头,皇帝也给高欢磕头。高欢出去后,赶紧准备好了皇帝的衣服和用品,还安排了热水给皇帝洗漱。当天晚上,高欢加强了戒备。第二天一大早,文武百官都拿着马鞭来上朝。高欢让斛斯椿劝说皇帝写禅位诏书。斛斯椿到了帐篷门口,吓得跪在地上,半天不敢进去。皇帝就让王思政去取诏书,说:“拿来看看,反正现在我也只能称朕了。” 于是,高欢就用废帝元修(安定王)的名义,发布诏书,正式禅让皇位。
高欢在东郭城外接受了禅让。按照以前的惯例,用黑色的毡子盖住七个人,高欢是其中一个。皇帝在毡子上朝西拜天完毕后,从东阳门、云龙门进入洛阳城。
永熙元年四月,戊子这天,皇帝在太极殿接受群臣朝贺。仪式结束后,皇帝在阊阖门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把中兴二年改成了太昌元年。 壬辰日,高欢回到了邺城。
五月丙申日,节闵帝驾崩了。皇帝任命太傅、淮阳王欣为太师,并改封他为沛郡王;任命司徒、赵郡王谌为太保;任命司空、南阳王宝炬为太尉;任命太保长孙承业为太傅;辛丑日,又恢复了之前司空高乾的官职;己酉日,任命仪同三司、清河王亶为司徒;乙卯日,全国上下解除戒严。
六月癸亥,初一这天,皇帝在华林园处理诉讼案件。丁卯日,南阳王宝炬因为犯了事儿,被降职为骠骑大将军,让他回府邸去了。己卯日,皇帝在显阳殿处理诉讼案件。丙戌日,皇帝下诏说:“前些日子,那些奸臣权势熏天,胡作非为,更改法令,竟然轻徭薄赋来笼络人心,结果却加重了赋税,收取了十倍的税款,这就像蒙着眼睛抓麻雀一样,怎么可能抓得到呢!今年的租税,先收取一半,明年再恢复原样。”
七月庚子日,皇帝又重新任命南阳王宝炬为太尉。乙卯日,皇帝亲临显阳殿,亲自审理冤假错案。这个月,东南道大行台樊子鹄在谯城大败梁军,俘虏了梁军的将领元树。
八月丁卯日,皇帝封西中郎将元宁为高平王。九月癸卯日,皇帝提升燕郡公贺拔允的爵位为王。癸丑日,皇帝改封沛郡王欣为广陵王,同时把节闵帝的儿子勃海王子恕封为沛郡王。
十月辛酉,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十一月丁酉日,皇帝在圆丘祭祀。甲辰日,皇帝杀了安定王朗和东海王晔。己酉日,皇帝任命汝南王悦为侍中、大司马,让他开府。同时,安葬了胡太后。十二月丁亥日,皇帝又杀了大司马汝南王悦。之后,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为永兴,后来又改回永熙,沿用同明元时的年号。
这一年,蠕蠕、嚈哒、高丽、契丹、库莫奚、高昌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某年正月初一,那天是庚寅日,皇上在太极殿前召集大臣们举行朝会,吃早饭。 过了几天,丁酉日,高欢在勃海大败尔朱氏,山东地区终于平定了!皇上也因此下令撤销了各地的行台(相当于临时行政机构)。 同一天,丁巳日,皇上追尊他父亲为武穆皇帝,追封他母亲冯氏为武穆皇后,奶奶李氏为皇太妃。
二月,皇上任命咸阳王坦为司空(古代官职)。三月甲午日,太师鲁郡王肃去世了。 几天后,丁巳日,皇上又任命太保赵郡王谌为太尉,同时把原来的太尉南阳王宝炬升为尚书令兼太保,还让他开府(设立自己的府邸)。 这个月,还有阿至罗十万户归顺了朝廷。皇上又重新任命高欢为大行台,让他根据情况处理政务。
四月初一,己未日,发生日食。 七月壬辰日,皇上任命广陵王欣为大司马,赵郡王谌为太师,两人都开府。庚戌日,以前担任司徒的燕郡王贺拔允被任命为太尉。 十月癸未日,皇上把卫将军、瓜州刺史、泰临县伯高昌王麹子坚提升为仪同三司,还晋爵为郡公。
十二月丁巳日,皇上到嵩山打猎,结果士兵们冻坏了,苦不堪言。 己巳日,皇上就赶紧去了温汤(温泉)泡温泉去了。 丁丑日,皇上才回宫。
公元534年,二月壬戌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壬午日,元斌被封为颍川王。四月癸丑日,发生日食。辛未日,高平王元宁因为犯了事儿,被降爵为公。五月丙戌日,朝廷设立勋府庶子六百人,骑官二百人,以及数千名阁内部曲人员。皇帝暗中计划对付高欢,于是任命斛斯椿为领军将军,让他和王思政等人一起统领军队,作为皇帝的心腹。军队的策略和朝政大事,都由斛斯椿决定。他还分派督将和河南、关西各地的刺史。辛卯日,皇帝下令戒严,对外宣称要讨伐梁朝,实际上是准备北上征讨高欢。那年夏天,契丹、高丽和吐谷浑都派使者来朝贡。
七月己丑日,皇帝亲自率领十多万大军,驻扎在河桥。高欢率领军队向东渡河。丙午日,皇帝带着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亶、广阳王元湛和斛斯椿,以及五千骑兵,在瀍水西面的杨王别舍宿营。和尚都维那惠臻带着皇帝的玉玺和千牛刀跟随左右。他们宰杀了一百头牛来犒劳士兵。大家知道皇帝要出征,当夜逃兵超过一半,清河王和广阳王也逃跑了。略阳公宇文泰派都督骆超和李贤,各率领数百骑兵前来支援。骆超先到了。甲戌日,李贤在崤山与皇帝会合。己酉日,高欢攻入洛阳,派娄昭以及河南尹元子思率领侍卫追赶皇帝,请求他回宫。高昂率领精锐骑兵在陕西追上了皇帝。皇帝策马狂奔,到达湖城时又累又饿又渴,有个王思村的村民献上麦饭和水给他喝。皇帝很感激,于是免除了那个村庄十年赋税。
那年二月,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宿,众星向北移动,大量的老鼠从河里游向邺城。梁武帝光着脚下了殿,祈求上天消除星象异变。当他听说皇帝西逃的消息后,羞愧地说:“难道这胡人也是应天命吗?”皇帝到达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前来迎接并献上食物。八月,宇文泰派大都督赵贵和梁朝的御甲骑兵两千人前来支援,于是迎接皇帝。皇帝渡过黄河时对侍卫说:“这河水向东流,而朕却向西走,如果能再次朝拜洛阳的宗庙,那就是你们的功劳啊!”皇帝和左右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宇文泰在东阳迎接皇帝,皇帝慰劳了他,将士们都高呼万岁。于是皇帝进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作为宫殿,下令大赦天下。甲寅日,高欢拥立司徒、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让他掌握大权,住在尚书省。高欢追赶皇帝的队伍到潼关。九月己酉日,高欢回洛阳。皇帝亲自督促军队攻打潼关,斩杀了高欢的行台华长瑜,又攻克了华州。
那年冬天十月,高欢拥立清河王元亶的儿子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这就是东魏。魏国从此分裂为二。皇帝在洛阳的时候,他的三个妹妹都没嫁人:一个是平原公主明月,是南阳王的同胞姐妹;一个是安德公主,是清河王元怿的女儿;还有一个叫蒺藜,也被封为公主。皇帝设宴,让这些女子吟诗。有人吟诵鲍照的乐府诗:“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皇帝把明月公主带进了关中。蒺藜公主自杀了。宇文泰派元氏诸王抓到明月公主并杀害了她。皇帝很不高兴,有时拉弓,有时拍桌子,君臣之间因此不安宁。闰十二月癸巳日,潘弥上奏说:“今天要小心,可能有紧急军情。”当夜,皇帝在逍遥园宴请阿至罗,他看着侍臣说:“这里和华林园很像,让人更加伤感。”他命人牵来自己骑的波斯骝马,让南阳王骑上它。南阳王正要上马,却摔死了,皇帝很生气。天色已晚,皇帝回宫,走到后门,马受惊不肯前进,他鞭打着马才进了宫。他对潘弥说:“今天幸亏没有别的意外吧?”潘弥说:“过了半夜就没事了。”一会儿,皇帝喝酒,喝了毒酒而死,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武帝。葬在草堂佛寺,十几年后才迁葬到云陵。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有谣言说:“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明白的人认为,“索”指的是本朝的统治,“焦梨狗子”指的是宇文泰,俗称黑獭。
文皇帝,名叫宝炬,是孝文皇帝的孙子,京兆王愉的儿子。他妈妈姓杨。正始年间,因为父亲愉犯了罪,他和他兄弟们都被关进了宗正寺。等到宣武帝死了,他才被平反。正光年间,他被任命为直阁将军。当时胡太后很受宠,文帝和明帝一起密谋要除掉她,结果事情败露,文帝被免了官。武泰年间,他被封为邵县侯。永安三年,晋封南阳王。孝武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太尉,还加了个侍中的官职。永熙二年,他又升任太保、开府、尚书令。三年,孝武帝和高欢闹翻了,就让文帝当了中军四面大都督。后来跟着孝武帝进了关中,又升任太宰,掌管尚书省的事务。孝武帝死了以后,丞相、略阳公宇文泰带着群臣上表请求文帝登基,文帝推辞了三次才答应。
大统元年正月戊申日,文皇帝在城西登基,大赦天下,改元。追尊他父亲为文景皇帝,母亲杨氏为皇后。己酉日,文帝晋升丞相、略阳公宇文泰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并改封他为安定郡公。同时,任命尚书令斛斯椿为太保,广平王赞为司徒。乙卯日,立妃乙氏为皇后,立皇子钦为皇太子。甲子日,任命广陵王欣为太傅,仪同三司万俟寿乐干为司空。这时,东魏将领侯景攻陷了荆州。二月,前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杀了兖州刺史樊子鹄,然后带着州府投降了东魏。五月,皇帝处罚了一批罪犯。同时,晋升安定公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七月,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念贤为太尉,司空万俟寿乐干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越勒肱为司空。梁州刺史元罗带着州府投降了梁朝。九月,有人建议皇帝烧御香,需要花费上万贯钱。文帝考虑到当时军队在外征战,就下令停止了这件事。十月,太师、上党王长孙承业去世了。十二月,任命太尉念贤为太傅,河州刺史梁景睿为太尉。
公元532年(二年)正月初八,祭祀南郊,改用神元皇帝配享。哎,这时候东魏那帮人攻陷了夏州。二月,仪同三司段敬平定了梁屳叛乱。三月,任命凉州刺史李叔仁当司徒,让司徒万俟寿乐干当太宰。五月,司空越勒肱死了。秦州刺史、建忠王万俟普拨和他儿子太宰寿乐干带着部队投奔了东魏。九月,任命扶风王孚当司空,让太保斛斯椿当太傅。十一月,追尊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皇帝为烈祖。这一年,关中闹大饥荒,饿殍遍野,人吃人,死了十七八分之一的人。
公元533年(三年)二月,在槐里找到了皇帝的玉玺,于是就大赦天下。四月,太傅斛斯椿死了。五月,任命广陵王欣当太宰,贺拔胜当太师。六月,任命司空、扶风王孚当太保,让太尉梁景睿当太傅,司徒、广平王赞当太尉,开府仪同三司王盟当司空。十月,安定公宇文泰在沙苑大败东魏军队,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十二月,司徒李叔仁从凉州偷偷跑去东魏当了叛徒,建昌太守贺兰植把他给杀了。
公元534年(四年)正月初八,在清晖室祭天,从此以后就成了惯例。二月,东魏攻陷了南汾、颍、豫、广四州。皇帝把乙氏皇后给废了。三月,立蠕蠕族的郁久闾氏为皇后,大赦天下。任命司空王盟当司徒。七月,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围攻洛阳,皇帝和安定公宇文泰一起东征。九月,皇帝从东征回来。任命抚军将军梁屳定为南洮州刺史,去安抚西边的少数民族。
公元五年春天二月,朝廷大赦京城所有罪犯。到了夏天五月,李弼这位开府仪同三司的大佬被任命为司空。那些妓女、乐工和杂役们,都让他们回归平民生活,编入户籍。秋天七月,皇帝下令,以后每个月朔日和望日都要亲自到京城监狱查看在押犯人。同时,扶风王孚被任命为太尉,接替了司空李弼的位置。冬天十月,在阳武门外设鼓、纸笔,公开征求百姓对朝廷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了解民情,改进不足之处。
公元六年正月庚戌这天,皇帝召集所有大臣上朝。自从西迁到长安以来,朝廷的礼乐制度才算正式完善起来。可惜的是,这年二月,太尉扶风王孚去世了。同月,朝廷开始铸造五铢钱,并对一些犯了罪的人进行了处罚。到了年底十一月,太师念贤也去世了,朝廷又失去一位重臣。
公元七年二月,幽州刺史、顺阳王仲景因为犯了罪被赐死。三月,夏州刺史刘平竟然造反,还好大都督于谨及时平定了叛乱,抓住了刘平。秋天九月,朝廷颁布了六条关于政务管理的法令。到了冬天十一月,叛乱的羌族首领梁屳聚集党羽,在赤水城屯兵,秦州刺史独孤信率军将其平定。尚书台又上奏了十二条新的法令。年底十二月,皇帝在凭云观接见诸王,以家人的身份与他们叙旧,还亲笔写了十条家训赐给他们。
公元八年三月,朝廷开始设立六军。夏天四月,鄯善王的哥哥鄯朱那率领族人归附朝廷。秋天八月,王盟被任命为太保。冬天十月,皇帝下令皇太子前往河东镇守。年底十二月,皇帝前往华州,并在沙苑北修建了万寿殿。
公元九年正月,朝廷再次处罚了一些犯了罪的人,并且禁止皇族成员与从母兄弟姐妹通婚。闰月,皇帝的车驾从华州返回长安。二月,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率领部众投降,皇帝任命他为侍中、司徒,并封他为勃海郡公。秋天七月,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同时,王盟被晋升为太傅,广平王赞被任命为司空。年底十二月,李弼被任命为太尉。
公元十年正月甲子这天,皇帝下令,所有公卿以下的官员每月都要上书三次,陈述他们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建议,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地方刺史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只要是好的建议和批评意见,都要积极上报,不要有所隐瞒。夏天五月,太师贺拔胜去世。秋天七月,朝廷对权衡、度量衡进行了重新校准。
十一年的夏天五月,太傅王盟去世了。皇上命令所有判处死刑的案件,都要由三公一起复审,然后才能执行死刑。这年的冬天,开始在城南修建圆丘。同时,册封皇子俭为王。
十二年春天二月,凉州刺史宇文仲和造反了,秦州刺史独孤信带兵把他平定了。三月,开始铸造五铢钱。夏天五月,皇上发布命令,规定女子年龄不满十三岁的不准嫁人。秋天九月,东魏勃海王高欢攻打玉壁,晋州刺史韦孝宽拼死抵抗。这年冬天十二月,高欢烧毁营寨撤退了。
十三年正月,开凿了白渠用来灌溉农田。二月,皇上发布命令,从现在开始,凡是被判处宫刑的,直接没收财产,不用再受刑了;那些逃跑的奴婢,如果该受黥刑的,就只判逃跑的罪,不用再黥刑了。 然后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若干惠为司空。这年东魏勃海王高欢死了。他的司徒侯景占据了颍川,率领河南六州归顺我们。皇上就封侯景为太傅、河南大行台、上谷郡公。三月,朝廷下令大赦天下。夏天五月,任命太傅侯景为大将军,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晋王谨去世了。秋天七月,司空若干惠去世了。大将军侯景在豫州叛乱了。同时,册封皇子宁为赵王。
十四年正月,朝廷赦免了颍州、豫州、广州、北州、洛州、东荆州、襄州等七州的罪犯。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赵贵为司空。皇孙出生了,朝廷再次大赦天下。夏天五月,任命安定公宇文泰为太师,广陵王欣为太傅,太尉李弼为大宗伯,前任太尉赵贵为大司寇,司空于谨为大司空。
十五年五月,侯景杀了梁武帝。早些时候,皇上发布命令,让那些在太和年间改过姓氏的北魏遗民,都恢复原来的姓氏。六月,东魏勃海王高澄攻陷了颍川。八月,高澄被盗贼杀害了。十二月,封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察为梁王。
公元552年夏天四月,皇帝封皇子儒为燕王,封公为吴王。五月,东魏的静帝禅位给齐王,自己退位了。秋天七月,安定公宇文泰率兵东征,打到了恒农地区。齐国的军队没敢出战,宇文泰就撤兵回去了。九月,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公元553年春天三月庚戌日,皇帝驾崩于乾安殿,享年四十五岁。夏天四月庚辰日,葬于永陵,追谥为文皇帝。 皇帝性格刚强果断,刚当上太尉的时候,侍中高隆之依仗着勃海王高欢的势力,对朝中大臣非常傲慢无礼。有一次在公务聚会上,皇帝劝他喝酒,他不喝,皇帝一怒之下就揍了他,还骂道:“你不过是个镇守边疆的武将,怎么敢这么嚣张!” 因为高欢的关系,孝武帝免去了皇帝的太尉职务。皇帝回到府邸后,皇帝还派羽林军守卫府邸,一个月后才恢复了官职。后来高欢要改葬他父亲,朝廷追赠他父亲为太师,百官都去吊唁,纷纷下拜。只有皇帝一个人没跪,他说:“哪有活着的三公去拜祭追赠的太师的道理!” 皇帝登基后,权力掌握在周室手中。他曾经登上逍遥观眺望嵯峨山,对左右说:“看看这景色,让人想脱掉鞋子,立刻来这里隐居。如果我能活到五十岁,就将政事交给太子,然后到山里采药隐居,再也不想管这每天一万件的烦心事了。” 可是,他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还是保住了皇位。
废帝,名字叫钦,是文皇帝的长子,母亲是乙皇后。大统元年正月乙卯日,被立为皇太子。公元553年三月,他继承皇位,做了皇帝。这个月,梁朝的邵陵王萧纶入侵安陆,大将军杨忠率兵讨伐,将他俘虏了。
公元554年冬天十一月,梁朝的湘东王萧绎打败了侯景,并将他俘虏了。萧绎派他的舍人魏彦来报信,并且继承了在江陵的皇位。
公元555年秋天八月,大将军尉迟迥攻克成都,剑南地区平定。冬天十一月,安定公宇文泰杀了尚书元烈。
公元556年春天正月,安定公宇文泰废黜了皇帝,改立齐王廓为帝。皇帝因为元烈的被杀,心里一直有怨言。淮安王育、广平王赞等人哭着劝谏,但他不听,最终落得个被废黜的下场。
恭皇帝,名字叫廓,是文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大统十四年,被封为齐王。公元556年正月,他即位为皇帝,改元。
公元552年四月,蠕蠕族首领乙旃带兵袭击了广武。五月,李弼将军率军追击,斩杀敌军数千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后凯旋而归。到了十一月冬天,北魏军队灭掉了梁朝,杀害了梁元帝萧绎。梁朝太尉王僧辩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皇帝,自己掌握大权,驻扎在建业。
公元553年七月秋天,梁朝太尉王僧辩把萧明接到齐国,拥立他为皇帝。萧方智则被立为太子。九月,梁朝司空陈霸先杀了王僧辩,废黜了萧明,重新拥立萧方智为皇帝。这一年,梁朝广州刺史王琳叛乱,攻打北周边境,大将军豆卢宁率军前去讨伐。
公元554年正月初一,北周正式开始实行《周礼》,设立六官,任命宇文泰为太师兼冢宰,李弼为大司徒,赵贵为太保兼大宗伯,独孤信为大司马,于谨为大司寇,侯莫陈崇为大司空。十月,宇文泰去世。十二月,北周皇帝禅位于宇文泰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孝闵帝。周孝闵帝元年正月,封禅让的皇帝为宋公,不久后这位皇帝就去世了。
东魏孝静帝,名叫元善见,是清河文宣王元亶的儿子,母亲是胡妃。公元538年八月,他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孝武帝进入关中后,高欢与百官商议,拥立元善见为皇帝,继承北魏明帝的血统,当时他才十一岁。
公元534年冬天十月二十二日,皇帝在城东北登基了。大赦天下,改年号。二十七日,任命太师、赵郡王高谌担任大司马;任命司空、咸阳王高坦担任太尉;任命开府仪同三司高盛担任司徒;任命开府仪同三司高昂担任司空。二十九日,皇帝去太庙祭祀。十一月一日,皇帝的车驾北迁到邺城。皇帝下令让勃海王高欢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后方。把司州改名为洛州。任命尚书令元弼为仪同三司、洛州刺史,镇守洛阳。十一月,兖州刺史樊子鹄、南青州刺史大野拔在瑕丘起兵造反。十一月五日,皇帝的车驾到达邺城,住在北城相州的官署。把相州刺史的官职改名为司州牧,魏郡太守的官职改名为魏尹。把邺城原来的居民迁移到西边一百里外的地方,腾出地方给新迁来的人居住。在邺城设立临漳县。把魏郡、林虑郡、广平郡、阳丘郡、汲郡、黎阳郡、东濮阳郡、清河郡、广宗郡等地区划为皇畿(京畿)。十二月十三日,燕郡王贺拔允去世了。十六日,皇帝下令全国戒严,所有部门都按照原来的规章制度办事,官员们要穿戴整齐正式的服装,不准穿便服上班。二十一日,皇帝提升侍中封隆之等五人担任大使,巡视各地,向百姓宣示诏令。二十二日,赦免京畿地区的罪犯。闰月,梁朝立元庆和为魏王,率兵占据平濑乡。孝武帝在长安去世了。刚开始设立了四个中郎将,分别在礓石桥设东中郎将,在蒲泉设西中郎将,在济北设南中郎将,在洺水设北中郎将。
公元534年10月22日,皇帝在城东北角正式即位了!全国大赦,并且改了年号。27号,一大波官员任命:太师赵郡王高谌当大司马;司空咸阳王高坦当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高盛当司徒;开府仪同三司高昂当司空。29号,皇帝去太庙祭祖。11月1号,皇上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往邺城搬家去了。皇帝还让勃海王高欢留下部分兵力守卫后方。司州改名叫洛州了,尚书令元弼被任命为仪同三司兼洛州刺史,负责镇守洛阳。哎,这还没安稳几天呢,11月份,兖州刺史樊子鹄和南青州刺史大野拔就在瑕丘造反了!5号,皇帝终于到了邺城,住进了北城相州的官衙。相州刺史改名叫司州牧,魏郡太守改名叫魏尹。为了给新来的居民腾地方,把邺城原来的居民都往西边搬了百里地。还在邺城新设了个临漳县。魏郡、林虑郡、广平郡、阳丘郡、汲郡、黎阳郡、东濮阳郡、清河郡、广宗郡这些地方,都划归为皇畿了。12月13号,燕郡王贺拔允死了。16号,皇帝下令全国戒严,所有部门都得按规矩办事,官员们上班得穿正式的衣服,不能穿便服。21号,皇帝提拔了封隆之等五个人当大使,让他们去全国各地宣旨。22号,京畿地区大赦。到了闰月,梁朝那边立元庆和为魏王,还带兵占领了平濑乡。哎,长安那边,孝武帝也驾崩了。对了,还新设了四个中郎将,分别驻扎在礓石桥(东)、蒲泉(西)、济北(南)、洺水(北)。
公元535年春天,正月乙亥日,(元晏)兼任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讨伐元庆和,把他打败了,赶跑了。二月壬午日,任命太尉、咸阳王坦为太傅,任命司州牧、西河王悽为太尉。己丑日,前任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斩杀了樊子鹄投降,兖州也平定了。戊戌日,梁国的司州刺史陈庆之攻打豫州,豫州刺史尧雄把他打跑了。三月辛酉日,任命司徒高盛为太尉,任命司空高昂为司徒,任命济阴王晖业为司空。勃海王高欢平定了山胡刘蠡升的叛乱。辛未日,因为干旱,朝廷下令京城和各州郡县收集埋葬尸骨。这年春天,高丽和契丹都派使者来朝贡。
四月,前任青州刺史侯梁造反,攻打掠夺青州和齐州。癸未日,济州刺史蔡俊平定了他的叛乱。壬辰日,侯梁被押解到京城,关进了监狱。五月,大旱。命令在城门、宫殿门以及各省府衙署、坊门浇水降雨,不管什么王公大臣,没完没了地浇,直到下雨才停。六月,元庆和攻打南顿,豫州刺史尧雄大败了他。七月甲戌日,封汝南王悦的孙子绰为琅邪王。八月辛卯日,司空、济阴王晖业因为犯错被免职。甲午日,动员七万六千人修建新宫殿。九月丁巳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襄城王旭为司空。
十一月丁未日,梁国的柳仲礼攻打荆州,荆州刺史王元打败了他。癸丑日,祭祀圆丘。甲寅日,阊阖门失火了。龙出现在并州人家井里。十二月壬午日,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到邺城东边打猎。甲午日,文武百官根据各自的功劳发放俸禄。这一年,是西魏文帝大统元年。
公元某年,正月初一,那天是癸卯日,皇帝在皇宫前殿宴请群臣。过了几天,戊申日,皇帝下令让所有官员举荐人才。要是举荐的人才不行,那就免职两次,意思就是说,你举荐的人不行,你得担责任!
二月丁未日,梁州刺史郝树带着他的州府投降了我们。丁酉日,皇帝又把勃海王世子澄升职为尚书令、大行台、大都督,官职蹭蹭往上涨啊!三月甲寅日,开府仪同三司、华山王鸷被任命为大司马。丁卯日,阳夏太守卢公纂在郡南叛乱,大都督元整把他给平定了。四月丁酉日,昌乐王诞去世了。
五月癸卯日,皇帝下令给孤寡老人、穷人发放衣物,数量还不一样呢,看情况给的。丙辰日,录尚书事、西河王悽被任命为司州牧。戊辰日,太尉高盛去世了。六月辛巳日,赵郡王谌也去世了。七月庚子日,皇帝下令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梁夏州刺史田独鞞和颍川防城都督刘鸾庆也带着州府投降了。
八月,并州、肆州、涿州、建州这四个州遭遇霜冻,庄稼都死了,闹起了大饥荒。九月壬寅日,皇帝任命定州刺史侯景为尚书右仆射、南道行台,让他统领军队南下征讨。丙辰日,平阳人路季礼带人造反了。辛酉日,御史中尉窦泰把他们给平定了。十一月戊申日,皇帝下令派人去河北巡查,看看那些流离失所的饥民情况。侯景攻克了梁楚州,还抓住了刺史桓和。
十二月,皇帝任命并州刺史尉景为太保。辛未日,皇帝下令给老年人发放补贴,一百岁以下的,根据年龄大小,发放的补贴也不一样。壬申日,大司马、清河王亶去世了。癸未日,太傅、咸阳王坦被封为太师。这一年,高丽和勿吉都派使者来朝贡了。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皇上任命汝阳王元暹担任录尚书事。这录尚书事啊,简单来说就是处理政务的要职。
到了夏天四月辛未这天,皇上把七位皇帝的神主牌位,都请进了新修建的庙里。之后呢,就下令大赦天下,所有朝廷官员都升一级。在此之前,荥阳有个叫张俭的人,带着一帮人,在大騩山起义造反,还跟西魏勾结。辛未这天,武卫将军高元咸带兵把他们给剿灭了。六月己巳,皇上到华林园去亲自审理案件。辛未这天,皇上又下令把死者的尸体掩埋好,同时彻查在押犯人。结果,当天晚上,阊阖门还着火了!七月甲辰,皇上派兼散骑常侍李楷去梁国访问。
八月,西魏打下了陕州,陕州刺史李徽伯战死了。九月,侍中元子思和他学生华某密谋投奔西魏,结果被皇上处死了。闰月乙丑,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蒋天乐造反,被杀头了。为了稳定局势,皇上还下令禁止京城卖酒。到了冬天十月,皇上又任命咸阳王元坦担任录尚书事。壬辰这天,勃海王高欢西征,结果在沙苑被打了败仗。己酉这天,西魏行台宫景寿和都督杨白驹攻打洛州,结果被大都督韩贤打得大败而归。西魏不死心,又派大行台元季海、大都督独孤信去攻打洛州,洛州刺史广阳王元湛见守不住了,就放弃了洛州城,跑回京城了。元季海和独孤信顺利占领了金墉城。十一月丙子,皇上任命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万俟普担任太尉。十二月甲寅,梁国派人来访问。这一年,河间人邢磨纳、范阳人卢仲礼也分别带人造反了。值得一提的是,高丽和蠕蠕都派使者来进贡。
公元534年正月初一,那天是辛酉日,发生了日食。 哎,还有件事,有一头大象自己跑到砀郡的池塘里去了,南兖州的人把它送到邺城来了。 正月十四,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二月初七,皇帝派兼散骑常侍郑伯猷去梁国访问。 四月十九,皇帝特赦京城地区,还解除了酒禁。六月初七,皇帝到华林都堂去听讼。那年夏天,山东发了大水,青蛙都叫到树上了! 七月二十七日,高丽派使臣来进贡。八月初八,咱们大胜西魏于河阴。 九月,大都督贺拔仁打败了邢磨纳、卢仲礼等人,平定了叛乱。 十月,梁国的人又来访问了。十二月二十日,皇帝又派陆操去梁国访问。
公元535年正月初一,那天也是辛酉日,皇帝任命尚书令孙腾担任司徒。三月初一,皇帝封常山郡王<召己>的第二个儿子曜为陈郡王。五月初六,皇帝立高氏为皇后。五月初七,皇帝下令大赦天下。这个月,高丽又派使臣来进贡了。六月初五,皇帝任命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为山东黜陟大使,后来又让他担任东北道行台,让他去挑选精兵强将。六月二十,前颍州刺史奚思业被任命为河南大使,也去挑选精兵强将。六月二十七,梁国的人又来访问了。六月二十八,开府仪同三司、汝阳王暹死了。八月初七,皇帝派兼散骑常侍王元景去梁国访问。九月初一,皇帝从京城调集十万人去邺城修城,四十天就完工了。九月初八,皇帝特赦京城地区死罪以下的罪犯,具体怎么赦免的,各有不同。十一月二十七日,新宫建成了,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赏赐绫帽和拐杖;七十岁以上,没有亲人照顾或者有疾病不能自理的,都赏赐粮食和布帛;那些修城的民夫,给他们多发一年的工钱。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壬申日(具体日期),皇上任命尉景为太傅,同时任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厍狄干为太保。 丁丑日,皇宫库房搬迁到新宫,并且大赦天下!所有官员都升一级,参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将领再额外升一级,这可是个大喜事啊!三月乙卯日,梁国派人来朝拜。
五月己酉日,西魏的行台宫延和、陕州刺史宫元庆带着他们的部下投降了我们,皇上把他们安置在了河北的马场,还给他们发放了粮食,数量各有不同。 壬子日,皇上派兼散骑常侍李象去梁国回访。闰月丁丑日,那天早上发生日食了。己丑日,皇上封皇兄景植为宜阳王,皇弟威为清河王,谦为颍川王。六月壬子日,大司马、华山王鸷去世了。十月丁未日,梁国又来朝拜了。十二月乙卯日,皇上又派兼散骑常侍崔长谦去梁国回访。这一年,高丽、蠕蠕、勿吉都派使者来进贡,真是国泰民安啊!
第二年春天二月甲辰日,阿至罗部落的首领吐拔那浑带着他的族人来投降了。三月乙酉日,梁州人公孙贵宾起兵造反,自称天王,还好阳夏镇的军队很快把他抓住了。四月戊申日,阿至罗国主的副手伏罗越君子也来投降了,皇上封他为高车王。六月乙丑日,梁国又来朝拜。七月己卯日,宜阳王景植去世了。八月甲子日,皇上派兼散骑常侍李骞去梁国回访。 之前,皇上在麟趾阁召集众官员讨论并制定了新的制度,十月甲寅日,新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实施。己巳日,皇上调动五万人修建漳滨堰,三十五天后工程结束。癸亥日,皇上到西山打猎去了。十一月戊寅日,皇上回宫。丙戌日,皇上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彭城王韶为太尉,任命度支尚书胡僧敬为司空。这一年,蠕蠕、高丽、勿吉都派使者来进贡。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丙辰日,梁国派人来跟我们谈合作。
到了夏天四月丙寅日,我们派兼散骑常侍李绘去梁国回访,算是正式回应他们的聘请。同一天的乙酉日,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任命侍中、广阳王湛为太尉,尚书右仆射高隆之为司徒,太尉、彭城王韶负责处理尚书省的事务。丁亥日,太傅尉景因为犯了点事儿,被降职了,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辛卯日,又任命太保库狄干为太傅,领军将军娄昭为大司马,祖裔当了尚书右仆射。六月丙申日,我们恢复了前侍中、乐良王忠的爵位。丁酉日,又恢复了陈留王景皓、常山王绍宗、高密王永业的爵位。看来这一年,朝廷在人事方面调整挺大。
秋天八月庚戌日,我们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侯景兼任尚书仆射,同时让他去河南行台,负责军事上的随机应变和防卫工作。冬天十月甲寅日,梁国又派人来了。十一月壬午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西河王悽去世了。十二月辛亥日,我们又派兼散骑常侍阳斐出使梁国。这一年,蠕蠕、高丽、吐谷浑都派使者来朝贡,咱们国家威风得很!
公元540年春天,正月初一,那是个壬戌日,皇上大赦天下,并且改元。 正月十四,皇上带着队伍去邯郸西山打猎。正月十八,皇上回宫了。
二月初七,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在武牢西边造反了。三月初七,皇上亲自受理百姓的诉讼。三月九号,勃海王高欢在邙山大败西魏军队,一路追击到恒农才回来。豫州和洛州的叛乱也平定了。
四月,皇上封彭城王韶的弟弟继承爵位,做了武安王。五月初八,因为武牢被收复了,皇上赦免了全国死刑以下的罪犯。五月十一日,皇上任命吏部尚书侯景为司空。六月初二,梁国派人来朝贡。六月五日,皇上封之前的员外散骑侍郎元长春为南郡王。
八月初二,皇上任命汾州刺史斛律金为大司马。八月九日,皇上派兼任散骑常侍的李浑去梁国访问。冬天十一月十三,皇上又去西山打猎了。十一月十四,皇上回宫了。这一年,吐谷浑、高丽和蠕蠕都派使者来进贡。
公元532年,也就是二月十四号那一天,徐州有个叫刘乌黑的家伙,拉起了一帮人造反。朝廷派慕容绍宗去平叛,很快就给平定了。三月,梁国派人来跟我们联姻。因为那年旱灾严重,朝廷就大发慈悲,把那些判了死刑以下的犯人都给放了。同年的五月十三号,皇上把孙腾升为了太保。五月十九号,高澄被封为大将军,还兼任中书监;元弼当上了录尚书事;司马子如当上了尚书令;高洋当上了左仆射。到了夏天五月初五,我们又派魏季景去梁国联姻。五月初八,广阳王高湛死了。秋天八月初八,尚书令司马子如因为犯了事儿被免职了。九月初七,济阴王高晖业被任命为太尉。咸阳王高坦也因为犯了事儿被免职,打发回家了。冬天十月初四,孙腾和高隆之被任命为括户大使,一共抓到了六十多万逃户。十一月,西河地区地陷了,还冒出了火。十一月十七号,高隆之被任命为尚书令,娄昭接替他当了司徒。十一月二十三号,皇上祭祀了圆丘。十一月二十四号,梁国又派人来联姻。这一年,吐谷浑、地豆干、室韦、高丽、蠕蠕、勿吉这些国家都派使者来进贡了。
公元533年,正月初六,我们又派李奖去梁国联姻。二月初七,吐谷浑国把他们的表妹送来当妃子,封为容华嫔。夏天五月初三,朝廷下令大赦天下。七月初七,梁国又派人来联姻。冬天十月,我们派尉瑾去梁国联姻。十二月,侯景当了司徒,韩轨当了司空。十二月二十九号,孙腾又当上了录尚书事。这一年,高丽、吐谷浑、蠕蠕也派使者来进贡了。
公元538年夏天,五月壬寅日,梁国派人来跟我们讲和。六月庚子日,皇帝任命司徒侯景为河南大行台,让他灵活应对,做好防御准备。秋天七月壬寅日,皇帝又派兼散骑常侍元廓去梁国回访。八月,我们把洛阳汉魏时期的石经碑移到了邺城。这一年,室韦、勿吉、地豆干、高丽、蠕蠕都派使者来朝贡,真是热闹啊!
公元539年正月初一己亥日,天狗吃日头了,发生日食。丙午日,勃海王高欢去世了,这可是个大人物啊!辛亥日,司徒侯景投降了西魏,想让西魏救他。西魏派将军李弼和王思政去支援他。王思政他们占领了颍川,侯景就逃跑了,跑到豫州去了。乙丑日,梁国又派人来跟我们讲和。二月,侯景又反悔了,背叛西魏,又回到梁国了。夏天四月壬申日,大将军高澄来朝见皇帝。甲午日,皇帝派兼散骑常侍李纬去梁国访问。五月初一丁酉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戊戌日,皇帝任命尚书右仆射、襄城王旭为太尉。甲辰日,任命太原公高洋为尚书令,兼领中书监。青州刺史尉景被任命为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被任命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被任命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被任命为太保。司空韩轨被任命为司徒。领军将军朱浑道元被任命为司空。司徒高隆之兼任录尚书事,徐州刺史慕容绍宗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戊午日,大司马尉景去世了。六月乙酉日,皇帝在东堂为勃海王高欢举行了隆重的丧礼,穿上了粗麻孝服。
秋天九月辛丑日,梁国的贞阳侯萧明攻打徐州,他堵塞了泗水,水淹彭城,这是为了配合侯景的行动。冬天十一月乙酉日,皇帝任命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他和大都督高岳、潘相乐一起大败萧明,还抓了他的两个儿子。十二月乙亥日,萧明来了,皇帝在阊阖门迎接他,原谅了他。高岳他们回师去讨伐侯景了。这一年,高丽和勿吉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552年(六年)正月初几,高岳他们率领大军在涡阳地区狠狠地打败了侯景。抓获和杀死的敌人超过五万,剩下的都淹死在涡河里,河水都堵塞了,流不动了。侯景逃跑了,跑到淮南去了。 二月初几,梁朝派人来求和,我们就答应了。三月初几,任命旭当大司马,高岳当太尉。 三月某一天,因为冬天和春天大旱,朝廷就赦免了一部分罪犯,根据罪行的轻重程度,赦免的程度也不一样。 四月初几,吏部的小官张永和,还有青州人崔阔之流,假冒官职,事情败露后被查处,牵扯到的人竟然有六万多! 四月某一天,高岳、韩轨、刘丰他们带兵去颍川讨伐王思政,还把洧水引到城里去灌城。 九月初几,梁朝的人又来朝贡了。 十月初几,侯景渡过长江,拥立梁朝的临贺王正德当皇帝,准备攻打建业。 这一年,高丽、室韦、蠕蠕、吐谷浑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553年(七年)正月某一天,梁朝的北徐州刺史、中山侯萧正表投降了我们,我们封他为兰陵郡公、吴郡王。 三月初几,侯景攻陷了建业。 五月初几,侯景杀了梁武帝。五月某一天,高澄带兵去颍川。 六月,攻下了颍川,抓住了西魏的大将军王思政等人。 八月初几,立长仁当太子。 结果,高澄被杀了,是被人暗杀的。 八月初几,大赦天下,朝廷里的官员都升了两级。 八月某一天,高洋去了晋阳。 十月初几,任命坦为太傅。 十月某一天,任命潘相乐为司空。 十二月某一天,萧正表死了。 十二月某一天,任命彭乐为司徒。 这一年,蠕蠕、地豆干、室韦、高丽、吐谷浑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556年正月初八,那一天是辛酉日,皇帝(孝武帝)在东堂为勃海王高澄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哭得死去活来,那场面真是让人心酸。 过了几天,戊辰日,皇帝下诏书,让高澄的弟弟高洋继承勃海王的爵位,并且把他的封地改成了齐郡。 又是过了几天,甲戌日,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豆干和契丹这两个少数民族都派使者来进贡了,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
二月初七,庚寅日,皇帝又把高隆之升为了太保,这可是个高官厚禄的职位啊!三月初七,庚申日,皇帝又把高洋的爵位升为了齐王,这一下可真是平步青云了! 到了四月初四,乙巳日,蠕蠕也派使者来进贡了,这真是国泰民安,四面来朝啊!五月初一,甲寅日,皇帝下诏书,任命齐王高洋为相国,总揽朝政大权,还给了他九锡的待遇,这九锡可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啊! 不仅如此,还把齐国的太妃封为王太后,齐王的王妃封为王后,这简直是把齐王捧上了天! 然后,就在丙辰日,孝武帝主动把皇位禅让给了高洋。
公元550年,也就是北齐天保元年,己未年,高洋把孝武帝封为中山王,给他一万户的封地,这待遇看着还不错。 但是,有意思的是,孝武帝上书给高洋的时候,根本就不称臣,高洋回信的时候,也不称诏,而且孝武帝还继续使用魏国的年号,乘坐天子才能乘坐的五时副车,这摆明了就是不服啊! 高洋还把孝武帝的儿子们封为县公,每人封地一千户,还给了孝武帝大量的赏赐:一万匹绢,一万贯钱,两万石粮食,三百个奴婢,一台水碾,一百顷田地,一座园林,还在中山国给他建立了魏国的宗庙,这待遇,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
两年后,也就是天保二年十二月己酉日,孝武帝去世了,享年才二十八岁。 到了天保三年二月,高洋给孝武帝上了谥号,叫孝静皇帝,然后把他葬在了邺城西漳北。 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孝武帝的陵墓塌了,死了六十个人,这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皇帝喜欢文治,注重仪容,力气很大,能扛着石头狮子翻墙,箭法百发百中。逢年过节举行宴会,经常让大臣们作诗,皇帝举止从容优雅,很有孝文帝的风范。可是勃海王高澄却很忌惮他。高澄让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担任中书侍郎和黄门侍郎,让他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所有大小事情都要向崔季舒汇报。高澄还给崔季舒写信说:“这傻子怎么样了?傻气稍微减轻了吗?”
有一次皇帝在邺城东面打猎,骑马飞奔。监卫都督乌那罗看到后,大声喊:“天子别跑马了,大将军生气了!”还有一次,高澄陪皇帝喝酒,端起酒杯说:“臣澄敬陛下一杯。”皇帝不高兴地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国家,朕又何必在乎这些呢!”高澄生气了,大喊:“朕,朕,狗脚朕!”然后让崔季舒打了皇帝三拳,甩袖而去。第二天,高澄又让崔季舒去探望皇帝,皇帝也表示感谢,赏赐了丝绸。崔季舒不敢接受,跑去问高澄,高澄让他收下一段,皇帝就赏赐他一百匹丝绸,说:“这也算一段吧!”
皇帝受不了这种屈辱,吟诵谢灵运的诗句:“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志义动君子。”常侍、侍讲荀济了解皇帝的心思,就和华山王元大器、元瑾在宫中密谋,伪造山体,挖地道通向北城。挖到千秋门的时候,守门的官兵听到地底下有响动,赶紧报告高澄。高澄带兵入宫,质问皇帝:“陛下为什么要造反?臣父子为社稷立下功劳,哪里对不起陛下?” 他还想杀掉后宫的妃嫔。皇帝正色道:“王自己想造反,关我什么事?我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何况妃嫔呢?”高澄下床叩头,痛哭流涕,请求皇帝原谅。于是他们痛饮了一夜,直到深夜才离开。三天后,高澄把皇帝幽禁在含章堂,元大器、元瑾等人则被处死。
等到高澄要禅位给文宣帝时,襄城王昶以及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人请求觐见皇帝。皇帝在昭阳殿接见他们。高澄说:“五行轮转,有始有终。齐王圣德明察,万民归心。臣等冒死进言,希望陛下效法尧禅让于舜。”皇帝敛容答道:“这件事已经考虑很久了,我一定会退位。”高澄又说:“既然如此,那就得写诏书。”侍郎崔劼、裴让之奏报说:“诏书已经写好了。”他们把诏书交给杨愔呈给皇帝,一共十条。写完后,皇帝问:“把我安置在哪里?又该如何离开?”杨愔回答说:“在北城,另有馆舍,会准备好仪仗,按照常规护卫送您离开。”皇帝于是下了御座,步行到东廊,吟诵范蔚宗《后汉书赞》:“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有关部门奏请送皇帝离开。皇帝说:“古人念及遗簪弊履,想和后宫告别,可以吗?”高隆之说:“如今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何况是在后宫!”于是皇帝和后宫的妃嫔们告别,个个哭泣不止。嫔妃赵国李氏诵读陈思王诗句:“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以下的人都哭泣起来。直长赵德用一辆旧牛车在东上阁等候,皇帝上车后,赵德也上了车,扶着皇帝。皇帝推开赵德的胳膊说:“我敬畏天命顺应民意,把皇位交给相国,你是什么奴才,敢逼迫我!”赵德仍然不肯下车。
出了云龙门,王公百官都穿着官服跪拜辞行。皇帝说:“今天的情形不亚于常道乡公、汉献帝。”大家都悲痛欲绝,高隆之哭得泪流满面。皇帝来到北城,住在司马子如的南宅。文宣帝登基后,经常让皇帝随侍左右。后来皇帝被封为太原公主,文宣帝常常让太原公主为他试菜,精心照料。最终,皇帝被毒死了。
话说啊,庄帝那会儿,正赶上国丧,又得招安勤王,情况真是棘手得很,可最后还是平定了天下。那些叛逆都被收拾了,权臣专权,皇帝虽然英明果断,但隐患还没消除,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没多久魏国就土崩瓦解了。一开始还能压制住强悍的胡人,最后却落到权臣专政的地步。那些负责祭祀的官员,地位跟个闲人似的,遇到被贬斥的,比下棋输了还惨。即使像节闵帝那样英明,像孝武帝那样有作为,最后还不是忙得团团转。文帝虽然刚强,到头来还得韬光养晦,保全自己。静帝、恭帝在位期间,国家还算太平,效法唐尧虞舜,也算各得其所吧。
“静、恭运终天禄,高蹈唐、虞,各得其时也。” 这句话总结得挺好,说明他们都算赶上了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