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述,字伯通,是代郡武川人。他爷爷、太爷爷、曾爷爷都在魏朝当官,都是沃野镇的军主。他爸爸宇文盛在周朝当官,做到上柱国、大宗伯这么高的职位。
宇文述从小就勇敢,骑射技术好得很。十一岁的时候,有个算命先生就说:“小公子您可得好好保重自己啊,将来可是要位极人臣的!” 周武帝在位的时候,因为宇文述他爸的军功,宇文述就当上了开府。宇文述为人谨慎小心,周朝的大宰相宇文护特别喜欢他,让他兼任护卫亲信的官职。等到周武帝亲政之后,就召他当了左宫伯,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英果中大夫,被封为博陵郡公,之后又改封为濮阳郡公。
尉迟迥造反的时候,宇文述跟着韦孝宽当行军总管去打仗,在怀州打败了尉迟迥的将领李隽的军队,又在永平桥和别的将领一起打败了尉迟惇。因为立了大功,宇文述直接被升为上柱国,爵位也升到了褒国公。
开皇年间,他刚开始当右卫大将军。平定陈朝的战争中,他担任行军总管,从六合渡江。当时韩擒虎、贺若弼两路大军攻打丹阳,杨素驻守石头城以示声援。陈叔宝被俘后,萧瓛、萧岩占据了东吴地区。杨素率领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人讨伐他们,丛公燕荣也率领水军从东海前来,都听从杨素的节制,于是吴地全部平定。
因为立下大功,他的儿子杨化及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后来又调任安州总管。那时晋王杨广镇守扬州,非常器重杨素,奏请朝廷让他担任寿州总管。杨广当时暗中想篡夺皇位,就向杨素请教计策。杨素说:“太子已经很久不受皇帝宠爱了。大王您才能盖世,多次担任将领,皇上和后宫都非常喜欢您,全国上下都盼望着您。但是废立皇帝这种国家大事,能够说服皇上的人,只有杨素。而能说服杨素的人,只有他的弟弟杨约。我与杨约私交甚好,我想去京城,和杨约一起谋划废立之事。”
晋王杨广非常高兴,给了杨素很多金银财宝,资助他进京。杨素多次宴请杨约,摆出许多珍贵的器物玩赏,和杨约痛快地饮酒作乐,还一起赌博,每次都故意输,把带来的金银财宝都输给了杨约。杨约得到很多金银财宝后,就分一些给杨素。杨素就说:“这是晋王赏赐我的,让我和你一起享乐。”杨约大吃一惊,问:“这是怎么回事?”杨素就向他说明了晋王的意图。杨约同意了他的说法,回去把情况告诉了杨素,杨素也同意了。
于是晋王杨广和杨素的关系更加亲密,让杨素的儿子杨士及娶了南阳公主,后来赏赐给杨素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等到晋王杨广成为太子后,就让杨素担任左卫率。按照旧的规定,卫率官职是四品,但是因为杨素地位尊贵,就提升他的官职为三品,可见他当时多么受重视。
杨广当皇帝后,提拔宇文化及当左卫大将军,让他参与武官的选拔工作。后来又封他为许国公,接着又升任开府仪同三司,每年冬天参加朝会的时候,都有专门的乐队为他演奏。有一次皇上到榆林,当时铁勒部落契必歌棱攻打吐谷浑,吐谷浑被打得七零八落,就派使者来求救投降。皇上就派宇文化及带兵去安抚他们,接收投降的部落。吐谷浑看到宇文化及带了这么多兵,害怕不敢投降,就往西逃跑了。宇文化及追到曼头城,攻破了它;接着又乘胜追击,攻下了赤水城。剩下的吐谷浑残兵败将逃到丘尼川,宇文化及又追上去,大败吐谷浑,俘虏了他们的王公、尚书、将军两百多人。吐谷浑的国王逃到了雪山,吐谷浑原来的地盘都空了。皇上非常高兴。
第二年,皇上西巡到金山,登上燕支山,宇文化及每次都担任斥候。这时吐谷浑的贼寇又来侵犯张掖,宇文化及带兵去打,把他们打跑了。回到江都宫后,皇上命令宇文化及和苏威一起负责选拔官员,参与朝政。那时候宇文化及非常受宠,皇上对他的信任和宠爱都超过了其他人。皇上从远方得到的贡品和各种各样的美食,都先赏赐给他,皇上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往他府上送东西。宇文化及很擅长侍奉皇上,他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非常得体,宫里的侍卫都纷纷效仿他。他还很有才华,凡是他参与装饰布置的东西,都让人眼前一亮。他经常进献一些奇特的衣服和珍宝到宫里,因此皇上对他更加宠爱。皇上对他言听计从,他的势力在朝中无人能及。
左卫将军张瑾和宇文化及是同事,曾经有过一些意见分歧,结果宇文化及瞪着眼睛怒斥张瑾,张瑾吓得赶紧跑了。朝中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违抗他。宇文化及为人贪婪吝啬,他知道谁家有什么珍奇异宝,一定会想方设法弄到手。富商巨贾和陇右地区的胡人子弟,他都对他们特别好,叫他们“儿”。所以大家都争着巴结他,送给他很多礼物,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他家里养了很多穿着华丽的侍女,家僮有一千多人,个个都骑着好马,穿着金银珠宝做的衣服。后来征讨高丽,宇文化及担任扶余道军将,临行前,皇上对他说:“礼仪规定,七十岁的人出征可以带家眷,你应该带上你的家人。古人说妇人不应该上战场,指的是临战的时候。到了军营里,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项羽的虞姬,就是这个故事的典故。”
宇文化及率领九路大军到达鸭绿水,粮草用尽了,大家商量着要撤军。众将意见不一,宇文化及又猜不透皇上的心思。这时乙支文德来宇文化及的营地,宇文化及和于仲文奉了皇上的密旨,要诱捕乙支文德。后来却把他放走了,乙支文德逃回去了,宇文化及心里不安,就和众将领渡过鸭绿水去追击。乙支文德看到宇文化及的军队里很多人饿得面黄肌瘦,就想把宇文化及的军队拖垮,每次交战都假装败退。宇文化及一天打了七场胜仗,他仗着接连获胜,又受到群臣的压力,于是继续进攻,渡过萨水,距离平壤城还有三十里,依山扎营。乙支文德又派使者假意投降,对宇文化及说:“如果你们撤军,我们就会奉高丽王的命令,把你们安全送回。”宇文化及看到士兵们疲惫不堪,不能再打了,而且平壤城地势险要,很难攻克,就接受了他们的诈降,准备撤军。军队一半渡过河,高丽军队就攻击后军,于是全军溃败,无法阻止,九路大军全军覆没,一天一夜走了四百五十里。最初渡过辽河的时候,九路大军有三十万五千人,等到回到辽东城,只剩下两千七百人了。皇上大怒,罢免了他的官职。
第二年,皇上再次征讨辽东,又恢复了宇文化及的官职爵位,待他如同以前一样。宇文化及跟随皇上到了辽东,和将军杨义臣一起率兵再次来到鸭绿水。这时杨玄感造反,皇上召宇文化及快马加鞭去讨伐杨玄感。杨玄感逼近东都,听说宇文化及的军队到了,就往西逃,想夺取关中。宇文化及和刑部尚书卫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武卫将军屈突通等人追赶他。在阌乡皇天原,追上了杨玄感,斩了他的首级,并送到皇上那里。宇文化及又跟随皇上东征,到了怀远才回来。
突厥把雁门关围住了,皇帝特别害怕,想赶紧冲出去解围。来护儿和樊子盖极力劝谏,皇帝才打消了这个念头。等包围解除了,军队驻扎在太原,好多人都劝皇帝回京师,皇帝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高祖述上奏说:“跟着皇上来的官员家属大多都在东都洛阳,不如顺路去洛阳,再从潼关进京。”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很快到了东都,大臣们又观察皇上的意思,劝他去江都宫住一段时间。高祖述在江都病了,病得很重,皇帝派内侍到他府上探望,问他有什么话要说。高祖述说:“希望陛下能来看望我。”皇帝派宫女魏氏去说:“你病得这么重,朕怕打扰你。要是有话,尽管说吧。”高祖述哭着说:“我的儿子高士及早年就侍奉在宫中,希望陛下可怜可怜他。士及一向蒙受皇恩,也能够为陛下效力。我死后,高智及不能久留朝中,希望陛下早点把他调离,免得他惹出祸端。”魏氏回来后,隐瞒了高祖述的真正意思,谎称说:“高祖述只是想念陛下。”皇帝眼圈红了,说:“述想我了?”他本来想亲自去看望,可是宫人和百官都劝阻了他,这才作罢。
高祖述去世后,皇帝下令停朝一天,追赠他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的官职,赐予他四十名佩剑侍卫,一辆辒辌车,以及前导和后卫的仪仗乐队,谥号为“恭”。皇帝还下令让黄门侍郎裴矩用太牢祭祀他,并由鸿胪寺监管他的丧事。
话说有个叫云定兴的人,跟许敬宗关系特别铁,这关系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定兴的女儿曾经是太子李勇的老师,后来太子被废,女儿也被撤职,嫁给了个小官。定兴之前得到过太子妃赏赐的一件珍珠镶边的帷帐,他就私下送给许敬宗,从此两人就走得很近了。
每逢节日,定兴都会送礼给许敬宗,还经常用音乐讨好他。许敬宗这个人本来就喜欢穿奇装异服,爱显摆。有一次,定兴给他做了个马鞍,在马鞍后角故意挖个三寸见方的缺口,露出白色的里子。当时那些轻浮的人纷纷效仿,管这叫“许公缺势”。 还有一次天冷,定兴说:“在宫里当值,耳朵肯定冻坏了吧?”许敬宗说:“是啊!”定兴就给他做了个帽子,帽子能把耳朵捂得严严实实。大家又学起来,叫它“许公袹势”。许敬宗特别高兴,说:“云兄你做的东西,都能改变风俗啊!我听人说做事要有章法,果然没错!”
后来皇帝要打仗,准备大量兵器,许敬宗就推荐了云定兴,皇帝就下令让少府的工匠都听云定兴的指挥。许敬宗想给云定兴谋个官职,就对他说:“你做的兵器皇上都很满意,可就是没得到官职,是因为长宁兄弟还没死呢!”云定兴说:“这帮人没啥用,干嘛不劝皇上把他们杀了?”许敬宗就上奏说:“房陵的几个儿子都长大了,现在要打仗,如果让他们跟着出征,那后方就没人管了;如果让他们留在家里,又怕他们不老实。进退两难,请皇上早做决定。”于是,许敬宗就设计害死了长宁,又把剩下的七个弟弟发配到岭南,并在路上全部杀害了。那年大阅兵,皇帝夸兵器好,许敬宗就说是云定兴的功劳,于是云定兴被提拔为少府丞,十一年后,官至屯卫大将军。
还有个叫赵行枢的,本来是太常寺的乐工,家里巨有钱。许敬宗认他做儿子,收了他的贿赂,还夸他骁勇,直接提拔他做了折冲郎将。
化及,是他老爸的长子。这小子性格暴躁,又危险,根本不守规矩,特别喜欢骑着好马,带着弹弓,在路上狂飙,所以长安城的人都叫他“轻薄公子”。 隋炀帝当太子的时候,化及经常带着宫廷卫队出入太子寝宫。他一路升迁,做到太子仆,结果因为收受贿赂,被免职了好几次。但太子就是喜欢他,没多久又把他给重新启用。后来,他弟弟士及还娶了南阳公主,这小子更是嚣张跋扈,在朝中跟大臣们说话都目中无人,颐指气使,各种欺负人。看见别人家漂亮的子女、好狗、好马、珍贵的玩物,他就非要想法子弄到手。他还经常跟那些杀猪卖菜的混在一起,从中谋取利益。
隋炀帝当上皇帝后,就封化及为太仆少卿。化及更是仗着以前跟皇帝的关系好,贪污受贿更加厉害了。有一次,炀帝去榆林,化及和弟弟智及竟然违反禁令,偷偷跟突厥人做生意。皇帝大怒,把他们关了好几个月。等回长安城的时候,皇帝本来想把化及斩首示众,就在城门口要杀他。化及脱了衣服,披头散发,请求皇后娘娘救他。皇后娘娘出面求情,这才把他们兄弟俩放了,不过皇帝也够狠,把他们兄弟俩都赏赐给了别人做奴隶。他爹死了以后,隋炀帝想起了化及,又把他提拔为右屯卫将军、将作少监。
话说当时李密占据洛口,隋炀帝害怕了,就留在淮南地区,不敢回长安。跟着皇帝的骁果军里,关中人很多,他们长期在外地当兵,思乡心切。看到皇帝没有回关中的意思,就有人密谋叛逃回乡。当时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统领骁果军,驻扎在东城。他听说士兵们要叛变,心里没底,就派校尉元武达暗中打探消息,结果还真查到了叛乱的阴谋。
司马德戡和他的几个朋友,武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私下里嘀咕起来。“听说皇上要在丹阳建宫殿,大家都想逃走。我想把这事说出来,怕被杀头;不说出来,事发后要被灭族,怎么办啊?”裴虔通说:“皇上确实有这个打算。”司马德戡又说:“我听说关中地区战乱不断,李孝常在华阴叛乱,皇上把他的两个弟弟抓起来,要杀掉他们。我们家属都在长安,难道我们就没有危险吗?”裴虔通他们说:“我们正担心哪天就被杀头呢,一点办法都没有。”司马德戡说:“要是骁果军一起逃跑,咱们就能一起走了。”裴虔通他们说:“您说的对!”于是大家就开始互相拉拢,串联。
他们又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内史舍人元敏、鹰扬郎将孟景、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人。这些人每天晚上聚在一起赌博,互相结拜为兄弟,说话毫无顾忌,在酒桌上就商量叛乱的计划,大家都表示同意。当时李质被关在宫里,由骁果军看守,内外消息都能传递,他们的叛乱计划越来越紧迫。赵行枢和勋侍杨士览(宇文氏的外甥)先把这事告诉了智及。智及这个人平时就比较狂妄,听说后很高兴,立刻和他们一起去找司马德戡,约定在三月十五日一起起兵叛乱,抢夺十二卫的战马,抢劫百姓的财物,然后回关中。智及说:“现在隋朝已经完了,英雄豪杰都纷纷起事,我们应该趁机干一番大事业,这是成就帝王霸业的好机会!”司马德戡同意了他的说法。赵行枢和薛世良提议让化及当领导,大家约定好后,才去告诉化及。化及这个人胆小怕事,一开始听说后,吓得脸色都变了,浑身冒汗,过了很久才平静下来。
公元618年三月一日,德戡想把计划告诉大家,但担心大家心思不一,于是又耍了个心眼儿,用恐吓的手段来逼迫骁果军的人。他对许弘仁和张恺说:“你们俩是好医生,是朝廷派来的,你们说话,大家都会信。你们去禁卫军营地里,把认识的人都告诉一声,就说皇上听说骁果军要造反,准备了很多毒酒,想在宴会上把他们都毒死,只留下南方来的士兵。大家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吓坏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动手,肯定能成功!”
三月五日,弘仁他们把德戡的话传了出去,骁果军的人互相通风报信,造反的计划越来越紧迫。德戡他们知道计划要实施了,于是用了十天时间把老朋友们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大家一起跪下说:“都听将军的!”当天晚上,奉义主下令关闭城门,所有的城门都不插钥匙,一直到半夜三更。德戡在东城内集合军队,聚集了数万人马,点燃火把,和城外的军队互相呼应。皇上听到动静,问是怎么回事。虔通撒谎说:“草坊着火了,外面的人在救火,所以很吵。”内外消息隔绝,皇上就信了。孟景、智及他们则在城外聚集了上千人,劫持了候卫武贲冯普乐,一起布兵捉拿郭下街巷的人。
到了五更天,德戡让虔通带兵,替换了城门的卫兵。虔通趁机打开城门,带领数百骑兵直奔成象殿,杀了将军独孤盛。武贲郎将元礼于是率兵进攻,守卫的士兵都逃跑了。虔通带兵冲进左阁,跑到永巷问:“皇上在哪儿?”一个宫女从房间里出来,指着说:“在西阁。”虔通就带兵过去抓了皇上。皇上对虔通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为什么造反?”虔通说:“我不敢造反,只是将士们想回家,我只是奉命护送陛下回京师而已。”皇上说:“那就随你吧。”虔通于是自己带兵守卫着皇上。
天亮了,孟景带着骑兵去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有人来拜见他,他就低着头伏在案子上,只回答说:“罪过。” 这时候宇文化及的弟弟士及还在公主府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宇文化及派家僮庄桃树去公主府杀掉士及,桃树不忍下手,带着刀去了宇文化及那里,好长时间才被放了。
宇文化及到了城门,窦德戡出来迎接他,把他带进朝堂,尊称他为丞相。宇文化及下令把皇帝杨广带到江都城门前给叛军看看,然后又把杨广带回宫里。接着,他又派令狐行达在宫中杀了杨广。他还抓捕了数十位与他不合的朝臣,以及所有皇族和外戚,不管老幼都杀掉了。只留下秦孝王杨浩,立他为帝。
十几天后,宇文化及抢夺了江都百姓的船只,走水路往西逃窜。到了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人密谋袭击宇文化及,结果反被宇文化及杀害。于是,宇文化及占据了宫殿,他的生活作风完全模仿隋炀帝。他总是坐在帐篷里南面而坐,有人向他禀报事情,他就默不作声,不予理睬。到了晚上,他才开始处理奏章,由共奉义、方裕、世良、恺等人一起参决。走到徐州,水路不通了,他又抢夺百姓的车牛,得到两千辆,用来装载宫女和珍宝。所有的兵器盔甲,都让士兵们背着。路途遥远,士兵们疲惫不堪,军队里开始出现怨言。
窦德戡很失望,偷偷地对行枢说:“你太让我失望了!现在要平定天下,必须依靠有才能的人,宇文化及庸碌无能,事情一定会失败,怎么办?”行枢说:“废掉他有什么难的!”于是他们就和李孝本、宇文导师、尹正卿等人一起密谋,用后军一万多兵马袭击杀死了宇文化及,拥立窦德戡为主。弘仁知道了这件事,暗中告诉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于是把窦德戡和他的同党全部杀掉了。然后宇文化及带兵向东郡进发,东郡守将王轨打开城门投降了。
元文都力挺越王杨侗当老大,任命李密当太尉,让他去打王世充。李密在清河、淇河一带设防,跟徐世勣约定用烽火传递消息。王世充几次交战都吃亏,手下大将于弘达被李密抓了,直接送给了杨侗,给煮了吃了。王世充没粮了,渡过永济渠,跟李密在童山决战。
结果王世充跑到汲郡去抢粮食,还派人去东郡拷打官吏,强要米粮。东郡太守王轨看王世充这德行,气不过,直接把城池投降了李密。王世充这下慌了神,从汲郡打算往北边的州郡跑路。他手下的将领陈智略带着一万多岭南精兵,张童儿带着几千江东精兵,都叛变投奔了李密。王世充手里还剩两万人马,往北逃到魏县。他手下张恺和陈伯谋想暗算他,结果事情败露,被王世充给杀了。
王世充身边的心腹一个一个地没了,兵力也一天天减少,兄弟几个也没了主意,就天天聚在一起喝酒作乐,还叫来歌女跳舞。喝醉了以后,王世充指着尤智及骂道:“我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是你出的主意,硬要把我推出来当皇帝。现在什么都失败了,还背上了弑君的骂名,天下人都不会接受我。我全家都要被灭门,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说着,抱着两个儿子哭了起来。尤智及一听就火了:“打胜仗的时候,你什么好处都不给我;现在要失败了,就想把责任推到我身上?你为什么不干脆杀了我,去投降王建德?!”兄弟俩吵得不可开交,完全不顾长幼尊卑,吵完接着喝,天天如此。
话说化及知道自己肯定要输了,就长叹一声说:“人这一辈子本来就要死,难道就不能当一天皇帝吗!”说完,他就杀了窦建德的儿子窦浩,在魏县称帝,国号许,年号天寿,还设立了一堆官职。他接着去魏州抢元宝藏,结果被打了败仗,就往东北方向的聊城跑,打算拉拢全国各地的反贼。他还派人去济北征收钱粮。大唐派淮安王神通去山东平乱,神通围困化及十多天,没攻下来就撤兵了。然后窦建德带兵来攻打他。
早些时候,齐州的反贼头子王薄听说化及有很多宝物,就假装投降。化及信以为真,还和他一起守城。结果王薄暗中把窦建德引进城里,抓住了化及,俘虏了他的所有军队。之前被抓的智及、元武达、孟景、杨士览、许弘仁等人,都被杀了。后来,化及被装在囚车里押到大陆县城下,被数落了一通他的罪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承基、承趾都被斩首,脑袋还被送到了突厥义城公主那里,在突厥的军营里示众。而化及的弟弟士及则从济北逃回了长安。
智及从小就顽劣凶狠,喜欢和人打架斗鸡,还喜欢玩鹰放狗。起初,因为他父亲的功劳,被封为濮阳郡公。他为人淫荡污秽,什么坏事都干。他老婆长孙氏很嫉妒他,就向他父亲长孙无忌告状。长孙无忌虽然隐瞒了一些,但心里非常生气,智及犯一点小错,他都要狠狠地鞭打他。他的弟弟士及仗着娶了公主,就更加轻视他父亲。只有化及处处照顾他父亲,他父亲好几次想杀了他,都是化及救下来的,所以父子俩关系还不错。后来,化及还劝他父亲偷偷和突厥人做生意。事情败露后,按理说应该处死,但长孙无忌只揭发智及的罪行,却为化及求情,皇帝就赦免了他们俩。长孙无忌临死前,上表陈述智及的凶残暴虐,说他一定会败坏家门。皇帝后来想起长孙无忌的话,就让智及当了将作少监。江都的弑君逆案,都是智及策划的。化及当了丞相,又当了右仆射,还领着十二卫大将军。他称帝后,封齐王。后来被窦建德抓到并斩首,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十多个同伙,都被暴尸示众,砍了脑袋。
司马德戡,是扶风雍县人。他爹司马元谦,在北周当过都督。司马德戡从小就没了爹,靠杀猪养活自己。后来,有个叫粲的和尚跟司马德戡他妈娥氏搭上线,就帮忙照顾并教育司马德戡,还教他识字算账。隋文帝开皇年间,司马德戡当上了侍官,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大都督。
他跟着杨素去讨伐汉王谅,担任内营的左右护卫。司马德戡行动迅速,口才又好,而且很会耍心眼,杨素特别欣赏他。因为立下战功,他被封为仪同三司。大业三年,他当上了鹰扬郎将,参与讨伐辽东的战事,升迁为正议大夫,后来又当上了武贲郎将。隋炀帝对他非常亲近。
隋炀帝到江都的时候,司马德戡统领着城内一万名骁果军,负责皇帝的安危。隋末天下大乱,司马德戡就率领着他的骁果军造反了。(具体情况见《化及事》)他参与捉拿了隋炀帝,他和孟景等人拥立宇文化及为丞相。宇文化及一开始封司马德戡为温国公,还让他当了光禄大夫,继续统领他的军队。
但是宇文化及心里很忌惮他。过了几天,宇文化及开始调动将领和士兵,表面上把司马德戡升为礼部尚书,实际上是夺了他的兵权。司马德戡因此怀恨在心,把得到的赏赐都贿赂给了宇文化及的心腹智及,并让智及为他说话。
到了徐州,他们下船登陆,让司马德戡殿后。司马德戡就和赵行枢、李孝本、尹正卿、宇文导师等人密谋袭击宇文化及,还派人去联络孟海公,争取他的外援。他们迟迟没有行动,等着联络人的回信。
结果,许弘仁、张恺把这事告诉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就派他弟弟宇文化及派他弟弟宇文士及假装打猎,来到司马德戡的后军营地。司马德戡不知道事情败露了,出营去拜见宇文化及,结果被当场抓获,他的同伙也被一起抓了起来。
宇文化及责备他说:“我们一起出生入死,建立了天下,现在事情成功了,我希望我们一起享福,你为什么要反叛呢?”司马德戡回答说:“我本来是为了杀死昏庸的皇帝,结束他的暴政。可是你比他更狠毒,我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反。”宇文化及没说什么,下令把他押到营帐里,勒死了他。
裴虔通,是河东人。一开始,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就重用他,让他当自己的心腹,然后一步步升官,最后当上了监门校尉。杨广当皇帝后,提拔了一批以前在他身边做事的人,裴虔通被任命为宣惠尉。他跟着皇帝东征西讨,官职做到通议大夫。后来,他和司马德戡一起密谋造反,先把宫门打开,骑马冲到成象殿,杀了将军独孤盛,把皇帝杨广抓到了西阁。宇文化及因此封裴虔通为光禄大夫、莒国公。宇文化及带兵往北的时候,让他镇守徐州。宇文化及失败后,裴虔通投降了唐朝,被任命为徐州总管,后来又升任辰州刺史,封了长蛇男的爵位。没多久,因为参与隋朝的弑君逆案,他被除名,流放到岭南地区,最后死在那里。
王世充,字行满,其实祖上是西域胡人。他爷爷叫支颓褥,后来搬到新丰定居。支颓褥死后,他奶奶年轻守寡,跟仪同王粲私通,生下了王世充的父亲王琼。王粲后来就把王琼的母亲娶回家做了小妾。王琼小时候父母双亡,跟着母亲嫁给了王粲,王粲很疼爱他,就让他跟着自己姓王。王世充后来官做到怀州和汴州的长史。
王世充这个人,长得凶神恶煞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虽然也读过一些书,尤其喜欢兵法,还懂一些占卜算卦的玩意儿,但他从来不轻易跟别人说。开皇年间,他当上了左翊卫,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仪同,又当上了兵部员外郎。他很擅长写奏章,对法律也很精通,而且文采很好,心里很有计较。要是有人跟他辩论,他口才极好,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就算别人知道他说的是假话,也拿他没办法,大家都说他辩论能力强。
话说隋炀帝当政的时候,宇文化及一路升迁,做到江都郡丞。那时候炀帝经常去江都,宇文化及特别会察言观色,拍马屁,逢迎皇帝,每次去汇报工作,皇帝都挺高兴的。后来,他还兼任了江都宫监,负责修建宫殿和园林,偷偷地把各地进贡的珍宝都献给皇帝,以此讨好皇帝,所以和皇帝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大业八年,隋朝开始乱了,宇文化及心里想着要飞黄腾达,于是就处处谦卑,礼待士人,暗地里结交豪杰,收买人心。江淮地区的人民素来比较轻浮,加上当时盗贼四起,很多人犯法,被关进监狱等待处罚,宇文化及就滥用职权把他们放了,以此来笼络人心。
后来杨玄感造反,吴郡的朱燮和晋陵的管崇也在江南响应,自称将军,拥兵十多万。皇帝派将军吐万绪和鱼俱罗去讨伐,但都没能成功。宇文化及招募了一万多江都兵,多次打败叛军。每次打胜仗,他都把功劳归于下属,战利品也全部分给士兵,自己一点也不拿。所以大家都愿意为他卖命,他的功劳也越来越大。
到了大业十年,齐郡的贼帅孟让从长白山带兵到处抢劫,打到了盱眙,手下也有十多万兵马。宇文化及带兵抵抗,故意示弱,在都梁山设下五个营寨,和孟让僵持着,不轻易出战。等孟让放松警惕,宇文化及就突然出兵猛攻,大败孟让,乘胜追击,彻底消灭了孟让的军队,孟让只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跑了。宇文化及斩首一万人,缴获了大量的牲畜、军资。皇帝看到宇文化及有将帅的才能和谋略,就开始让他带兵,去讨伐一些小股盗贼,他所到之处,都能把盗贼打败。不过,他这个人很虚伪,装出一副很善良的样子,但也很勤奋刻苦,以此来博取好名声。
大业十一年,突厥包围了皇帝在雁门,宇文化及把江都所有的人都派去救援。他在军中,蓬头垢面,悲痛哭泣,日夜不脱盔甲,席地而坐。皇帝听说后,觉得他很忠心,更加信任他了。
十二年过去了,他升迁到了江都通守这个位置。那时候,有个叫厌次的人,表面上谦虚,实际上干了几年强盗,手下有十几万兵马,盘踞在豆子(地名)一带。王世充打败并斩杀了厌次,威震群贼。他又去攻打卢明月,在南阳将其击败。后来回到江都,皇帝非常高兴,亲自端着酒杯赏赐他。
那时候,王世充又知道皇帝好色,就说江淮地区有很多漂亮女子,愿意为后宫进献美女,但苦于没有途径。皇帝一听更高兴了,就暗中命令王世充挑选美女,那些长得漂亮、符合标准的,就用国库的钱和即将进京的贡品作为聘礼迎娶。花的钱财多得数不清,账面上写着是皇帝特批的,实际上并没有详细记录。要是皇帝看中的,就重重赏赐王世充;即使没看中的,也赏赐他不少东西。后来,他又用船把这些女子送到东京,结果路上土匪四起,负责押送的使者们非常辛苦,在淮河泗水之间,沉船溺死的使者前后加起来有十几个。有人想把这件事揭露出来,但王世充极力隐瞒,又赶紧挑选新的女子送进宫。从此以后,他和皇帝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后来李密攻陷了兴洛仓,兵临东都城下,官军接连战败,光禄大夫裴仁基在武牢投降了李密。皇帝很生气,大动干戈,准备讨伐李密。皇帝特别下诏书,派王世充为将,在洛口驻军抵抗李密。前后打了上百仗,双方各有胜负。王世充率军渡过洛水,逼近仓城,与李密交战。结果王世充大败,跳河淹死的士兵有一万多人。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雪大雨,士兵们渡过河后,衣服都湿透了,在路上冻死的又有几万人,等到到达河阳的时候,只剩下几千人了。王世充把自己关进监狱请求处罚,越王侗派人赦免了他,召他回都城。他收拾残兵败将,驻扎在含嘉城里,再也不敢出兵了。
宇文化及在江都杀了皇帝,这消息一出,世充就和太府卿元文都、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一起拥立杨侗当皇帝。杨侗封世充为吏部尚书,还封他做郑国公。后来杨侗听信了元文都和卢楚的计策,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李密于是向杨侗称臣,然后又带兵去黎阳抵抗宇文化及,还派人来报捷。大家都挺高兴的,就世充一个人,跟自己手下的将领们说:“元文都他们啊,都是些只会舞文弄墨的文官!我看啊,他们迟早得被李密给收拾了。再说,咱们的军队跟李密打仗,杀了他不少父兄子弟,这笔账早就算上了,要是现在被他拿下,咱们这些人可就全完蛋了!”他这么一说,就是想激怒手下的士兵。
元文都知道了这事儿,吓得不轻,就跟卢楚他们商量,打算趁世充进宫的时候,埋伏人手把他杀了。他们计划好了日子,结果将军段达的女婿张志把元文都他们的阴谋告诉了世充。世充当晚就带兵包围了皇宫,将军费曜、田世阇他们就在东太阳门外跟世充的军队打了起来。费曜的军队打输了,世充就攻破城门冲进去了。皇甫无逸一个人骑着马逃跑了。世充抓住了卢楚,把他杀了。当时宫门还关着呢,世充派人敲门告诉杨侗说:“元文都他们想抓住皇帝投降李密,段达知道了这事儿才告诉我的。我不是要造反,我只是在杀那些造反的人!”
元文都听到变故,赶紧带着人去乾阳殿保护杨侗,还安排士兵在城墙上抵抗。结果打输了,杨侗只好下令打开城门让世充进来。世充把守卫宫殿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人,第二天去拜见杨侗,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元文都他们太不像话了,竟然密谋互相残杀,事情紧急,我这才这么做的,我不敢背叛朝廷啊!”杨侗跟世充结盟了。世充随后派韦节他们去劝说杨侗,让杨侗封他为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他还把自己的哥哥世恽弄了个内史令的官职,住进了皇宫。
没过多久,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但他精锐的士兵和战马损失惨重,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了。世充想趁机攻击李密,但又怕人心不齐,于是就装神弄鬼,说自己梦见周公了,然后在洛水边上建了个祠堂,还派巫师到处宣扬说周公要他赶紧讨伐李密,这样就能立大功,不然的话,军队都会得瘟疫而死。世充的军队里有很多楚地人,他们迷信鬼神,所以世充才用这种办法迷惑他们。大家伙儿都请求出战,世充挑选了两万多精兵强将,一千多匹战马,在洛水南边安营扎寨。李密的军队在偃师北面的山上,当时李密刚打败宇文化及,有点轻敌,没设防。
世充派了两百多骑兵,偷偷摸摸地潜入北山,埋伏在山谷里,命令士兵喂饱马匹,自己也吃饱喝足。然后趁着夜色渡过河,人马飞奔,天亮前就到了李密军营附近。李密派兵迎战,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势,两军就交战了。世充的伏兵从山上冲下来,从高处向下攻击李密的营地。营地里一片混乱,没人能抵挡得住,世充的军队冲进去放火。李密的军队大惊失色,溃不成军,将领张童儿、陈智略都投降了。世充接着攻下了偃师。起初,世充的哥哥世伟和儿子世玄跟着宇文化及到了东郡,李密把他们抓了起来,关在城里。现在,世充把他们都救出来了。他还抓住了李密的长史邴元真和妻子、司马郑虔象的母亲以及其他将领的子弟,世充对他们都很优待,让他们偷偷地去叫他们的父兄来投降。世充的军队到了洛口,邴元真、郑虔象等人打开城门投降了。李密只带了数十骑兵逃跑了,世充收编了李密的残兵败将,凯旋而归。从东海到长江以南,都纷纷来投降他。
话说这王世充啊,又让韦节去忽悠侗,让他拜自己为太尉,还给自己弄了一堆官僚机构,直接把尚书省当成了自己的府衙。没多久,他就自称郑王,派大将高略带兵去攻打寿安,结果没打赢,灰溜溜地回来了。他又带兵去围攻谷州,才三天就撤兵了。到了第二年,他又自称相国,接受了九锡(古代帝王赐给诸侯的九种器物),摆足了架势,从那以后就再也不上朝见侗了。
这期间,有个道士叫桓法嗣,自称能解读图谶(古代预言文字),世充对他特别宠信。这桓法嗣就献上了一篇《孔子闭房记》,画上是一个男人拿着一根棍子赶羊。法嗣解释说:“杨,是隋朝的姓氏;干一,就是王字;王在杨的后面,这说明相国要代替隋朝当皇帝啊!”他又拿来《庄子》里的《人间世》和《德充符》这两篇,解释说:“上篇说‘世’,下篇说‘充’,这不就是相国的名字吗?‘德’在人间,‘充’应符命当天子啊!”世充一听,乐得合不拢嘴,说:“这是天命啊!”然后就给桓法嗣重重地磕了两个头,还封他做了谏议大夫。 世充还抓来各种各样的鸟,在鸟脖子上系上写着预言的布条,自称是天命所归,然后把这些鸟放飞到天上。要是有人射下来鸟,把鸟送给他,他就给人家官爵。后来,他废黜了侗,暗地里杀了他,自己篡位当了皇帝,年号叫开明,国号郑。
唐太宗李世民带兵把郑国给围住了。世充多次出兵反击,每次都打败仗,城池一座座地投降。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派人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带兵来救,到了武牢,结果被太宗打败了,窦建德也被俘虏,押到了城下。世充想带着人冲出包围圈,可是手下的将领谁也不响应他,最后只好投降了。到了长安,结果被仇家给杀了。
段达,是武威姑臧人。他爹叫段岩,曾经做过北周朔州刺史。段达小时候在北周,才三岁就继承爵位,当上了襄坦县公。长大后,他身高八尺,留着漂亮的胡子,骑射都很厉害。
隋文帝当丞相的时候,就看重他,让他当大都督,带着亲兵,经常跟在文帝身边。隋文帝当皇帝后,段达先是被任命为左直长,后来升迁为车骑将军,负责管理晋王府的军事。因为他打仗有功劳,被授予上仪同的官职。他还打败了汪文进等人,又升了开府。仁寿年间,他当上了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年间,因为和皇帝关系好,被任命为左翊卫将军。他还跟着皇帝去打吐谷浑,官职升到了金紫光禄大夫。
后来皇帝要打辽东,平原的郝孝德、清河的张金称等人起兵造反,皇帝派段达去打他们。结果好几次都被张金称打败了,那些贼兵都看不起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段姥”。后来他跟鄃县令杨善会商量了个计策,再次跟贼兵交战,这才取得了胜利。回京后,因为一些公务上的事情,他被免职了。
第二年,皇帝又去打辽东,让段达留守涿郡。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左翊卫将军。高阳的魏刀儿聚集了一帮人,自称“历山飞”,在燕赵地区抢劫。段达带着涿郡的守将郭绚打败了他。当时盗贼很多,段达没能抓住机会打胜仗,只是稳扎稳打地防守,当时的人都觉得他胆小懦弱。
大业十二年,皇帝去江都宫,让段达和太府卿元文都等人留守东都。李密带兵来攻打城下,段达和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世举一起抵抗,因为立功被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王世充失败后,李密进兵占据了北芒,快要攻到上春门了,段达和户部尚书韦津一起抵抗。段达看到贼兵就跑了,军队大溃败,韦津被李密杀死了。
皇帝在江都死了以后,段达和元文都等人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段达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兼任纳言,封陈国公。元文都等人计划要杀王世充,段达也参与了。但是他暗中告诉了王世充,还当了内应。事情败露后,他逼迫越王把元文都送给了王世充,王世充很感激他。王世充打败李密后,又唆使越王禅位给他。王世充称帝后,任命段达为司徒。东都平定后,段达被处斩,家产被抄没。
话说宇文述这个人啊,特别会拍马屁,长得也好看,一副讨人喜欢的模样。皇上说行,他就说行;皇上说不,他就说不。对什么事情都没自己的主见,是非对错也分不清,只顾着自己闷声发财,安安稳稳地待在高位,白白领着俸禄,却受尽别人的批评。这可不是君子所为,就连丘明(司马迁)都会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啊! 他这种做法还影响到他那些没本事的下属,结果害得他们几代人都受牵连。
等到国家要完蛋的时候,他也没尽到一点忠臣的责任,反而趁火打劫,先想着怎么谋反,带着一群乌合之众,直接就造反了!他们扰乱了国家的根本,破坏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简直是罪大恶极! 他那些坏事做绝了,简直是把鹿说成马,吃人肉喝人血,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窦建德这个人啊,能力很差,运气却很好,被重用提拔,地位超过了老臣。 但他却亲自带兵打仗,还亲自下毒害人!
结果呢?那些像蛇啊、猪啊一样的坏家伙,一个接一个地被杀掉,那些凶狠残暴的家伙,也都被诛杀殆尽。 这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训,也让当时那些忠义之士感到痛快。 做臣子的,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