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孝文帝,名叫元宏,是献文帝的儿子。他妈是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这天,他出生在平城的皇宫里,当时啊,屋里光芒万丈,天地间祥瑞之气弥漫,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孝文帝从小就长得特别俊秀,气质不凡,襁褓里就聪明过人,长大后更是宽宏大量,仁慈孝顺,一看就是当皇帝的料。他爹献文帝特别喜欢他。三年六月辛未,立他为皇太子。五年后,他继承了皇位。
延兴元年秋八月丙午,孝文帝在太华殿正式登基,把皇兴五年改成了延兴元年。第二天,丁未,宋国派人来朝贡。九月壬戌,他下令全国上下,官员百姓都可以直言进谏,有什么话尽管说。壬午,青州高阳县有个叫封辨的家伙,拉帮结伙,自称齐王造反,结果被州里的军队给平定了。到了冬天十月丁亥,沃野和统万这两个地方的敕勒族叛乱了,皇帝下令让太尉、陇西王源贺带兵去追击,追到枹罕才把叛乱给平息了。然后呢,把那些叛乱的残余人员迁徙到冀州、定州、相州,让他们在那儿安家落户。十二月乙酉,封驸马都尉穆亮为赵郡王。壬辰,皇帝下令寻找舜帝的后代,找到了东莱人妫苟之,恢复了他们家族的爵位,世代传承,以此来彰显舜帝的伟大功德。还把之前被废黜的濮阳王孔雀的爵位恢复了。辛丑,又把赵郡王穆亮改封为长乐王。癸卯,那天还发生了日食。
公元某年,正月,大阳蛮的首领桓诞带着他的部下,被朝廷任命为征南将军,封为襄阳王。朝廷大赦天下,从京城到河西走廊,南到秦州、泾州,西到枹罕,北到凉州以及其他的军事重镇,全都包括在内。皇上还派员外散骑常侍邢祐出使宋国。
二月某日,皇上发布诏书说:“最近淮河、徐州地区还没完全归顺,孔子的庙宇离这里太远了,导致祭祀典礼荒废,礼仪制度也遭到破坏,甚至让女巫和方士钻了空子,干出一些不符合礼仪的事。从现在开始,祭祀孔庙,只用酒和肉就可以了,不准妇女参与,免得求来不该有的福气。违反者按违反法令处罚。至于官方的祭祀活动,还是按照以前的礼仪进行。” 这时候蠕蠕族入侵边境,太上皇亲自到北郊主持军事,命令各路将领出兵讨伐,结果蠕蠕族全部逃跑了。北部敕勒族叛乱,投奔了蠕蠕族。太上皇追击到石碛,没追上就回去了。
三月某日,皇上任命散骑常侍、驸马都尉万安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为安城王。几天后,皇上亲自下地耕田,象征着重视农业生产。连川敕勒族又密谋叛乱,于是朝廷把他们迁徙到青州、徐州、齐州、兖州四州,让他们当兵营的户籍人口。四月某日,皇上发布诏书,允许工商业者和各种技艺人员都去务农。各州都要求百姓增加种植蔬菜和水果。几天后,宋国使者来朝拜。又过了几天,皇上发布诏书,规定和尚不准离开寺院,外出必须持有官方文书。这个月,宋明帝去世了。
五月某日,皇上发布诏书,规定军队和警卫部队可以使用印信和符节,其次才是马匹的印信。六月,安州遭遇了水灾和冰雹,皇上下令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几天后,皇上发布诏书说:“今年的选拔人才太滥竽充数了。从现在开始,选拔人才要从州郡中挑选最优秀的人才,从乡里中挑选最杰出的人才。” 之后,皇上到阴山巡视。七月某日,皇上发布诏书,命令各州郡县都派两个人,要是有才能,能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来参加九月份的军事演习,皇上要亲自询问当地的风俗人情。八月,百济派使者请求出兵攻打高丽。九月某日,皇上回宫。几天后,统万镇将领、河间王闾武皮因为贪污受贿被处死。皇上又发布诏书,说因为十一个州镇遭遇了水旱灾害,所以减免他们的田租,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还下令让流亡的人回到家乡,违反者发配边疆。
十月,蠕蠕族再次入侵边境,到达五原地区。十一月,太上皇亲自率兵讨伐,准备渡过沙漠。蠕蠕族听到这个消息,向北逃跑了数千里。某日,皇上封皇叔略为广川王。几天后,皇上派使者巡视各地,了解民情疾苦。皇上每个月都要到崇光宫上朝一次。十二月某日,皇上发布诏书说:“最近以来,官员们总是因为劳累而升官,没多久就被别人取代了。地方官吏没有爱护百姓的心,只顾着贪污聚敛,新官上任赶走旧官,官员们在路上络绎不绝,这不是巩固民心、发展政务的办法。从现在开始,地方官吏如果温良仁慈、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就可以长期在任上。如果一年有政绩,可以升一级;如果贪污腐败,侵害百姓,即使刚刚上任,也要受到惩罚。把这些写成法令,作为永久的准则。”皇上还下令,因为代郡的情况和丰沛郡一样,所以之前被发配到边境戍守的代郡人可以免除戍守。这一年,高丽、地豆干、库莫奚、高昌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684年正月,朝廷派员外散骑常侍崔演出使到宋国。同月,把崇光宫改名叫宁光宫。二月,太上皇从北方的征讨回来,举行庆功宴,还到宗庙里报告了战况。朝廷下令:县令要是能把辖区内的盗贼都抓干净,就能兼管两个县的政务,照样领双份俸禄;要是能管三个县,三年后就能升任郡守。 二千石官(相当于郡守)要是能把辖区内的两个郡甚至三个郡的盗贼都抓干净,也能同样升迁,三年后就能升任刺史。
三月,朝廷下令把各地的粮仓里储存过多的粮食分发给穷人。四月,朝廷派司空长孙观等人去讨伐吐谷浑的拾寅。同月,朝廷任命孔子的第二十八代孙孔乘为崇圣大夫,还拨给他十户人家负责打扫卫生。六月,皇帝下诏说:“往年各县召来两个秀才,调查地方官吏的善恶,结果奖励的很少,惩罚的却很多,滥用刑法,草菅人命,实在让人难以忍受。那些被别人告发的人,一律赦免,可以找人顶替。”
七月,朝廷规定河南六州每户要上交一匹绢、一斤棉花和三十石粮食。同月,皇帝去阴山游玩。八月,皇帝和太上皇一起到河西巡视。吐谷浑的拾寅请求投降,朝廷答应了。九月,皇帝回宫。同月,宋国使臣来朝拜。皇帝下令:京城和全国各地那些还没判决的囚犯,如果在狱中死了,又没有亲人的,要给他们穿上寿衣,入殓下葬,不能随便抛尸荒野。同月,朝廷派十个使者到各地巡查,清查户口。
十月,太上皇准备南下征讨,朝廷下令各州郡每十个人抽一个充当兵役,每户要上交五十石粮食作为军粮。十一月,朝廷发现河南各州郡的官吏大多不遵守法令,导致老百姓的冤屈都没法上报。于是派使者去调查民情,审理案件,奖惩分明,为百姓伸张正义。同月,太上皇南巡到达怀州,一路询问百姓疾苦,还赏赐了高龄老人、孝子以及勤劳耕作的百姓布帛。十二月,初一那天,日食。同月,朝廷开放关外的苑囿,允许百姓砍柴采草。这一年,高丽、契丹、库莫奚、悉万斤等国都派使臣来朝贡。各地水旱灾害不断,百姓交不起田租,朝廷开仓赈灾,但相州还是饿死了两千八百四十五人。有个妖人刘举自称天子,被齐州刺史、武昌王平原给抓住了,并处死了。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初一,那天日食了。过了几天,太尉兼陇西王源贺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二月初几,太上皇南巡回来了。没几天,又下令禁止寒食节。三月某天,皇帝派员外散骑常侍许赤武出使宋国。到了夏天四月某天,皇帝下令:以后除非谋反、犯上作乱、破坏纲纪或者逃跑,其他罪行都只惩罚当事人,不再株连家人了。秋天七月某天,朝廷宽恕了仇池的罪过。八月某天,在北郊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检阅。九月,因为宋国发生动乱,皇帝下令将军元兰等人讨伐蜀汉。冬天十月某天,宋国派人来朝贡。十一月,皇帝派侍臣到河南七州巡视,了解当地风俗,安抚新归顺的人民。这一年,粟特、敕勒、吐谷浑、高丽、曹利、阔悉、契丹、库莫奚、地豆干等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但是,十三州发生了大饥荒,很多人交不起田租,朝廷只好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第二年春天二月某天,皇帝下令制定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标准。夏天四月,皇帝下令禁止养猎鹰和鹞子,并且允许互相举报。五月某天,又派员外散骑常侍许赤武出使宋国。接下来的几天,皇帝还去游览了武州山和车轮山。六月某天,皇帝下令禁止杀牛马。几天后,朝廷宽恕了京城里判了死刑的罪犯,同时还派兵准备对付蠕蠕。秋天九月某天,洛州人贾伯奴自称恒农王,豫州人田智度自称上洛王,后来都被官兵平定了。冬天十月,太上皇在北郊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检阅。十二月某天,皇帝把建昌王长乐改封为安乐王。几天后,城阳王长寿去世了。又过了几天,宋国派人来朝贡。这一年,高丽、吐谷浑、龟兹、契丹、库莫奚、地豆干、蠕蠕等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
承明元年二月,也就是春天二月的时候,司空兼东郡王陆定国因为犯了事儿,被免了官职和爵位,成了个普通士兵。
五月,夏天五月,冀州有个叫宋伏龙的家伙,拉起了一帮人,自称南平王,造反了。结果很快就被各郡县的官兵抓起来杀了。六月初一,朝廷下令全国戒严,把京城里的军队分成三等,第一等军队出发,派出一批士兵,其他等级的军队也一样。 辛未日,太上皇驾崩了。 第二天,壬申日,朝廷大赦天下,并且改元。大司马、大将军、安城王万安国因为犯法被赐死了。戊寅日,朝廷任命征西大将军、安乐王长乐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南平公目辰为司徒,并且晋升为宜都王;南部尚书李被任命为司空。 皇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七月初一,秋天七月初一,追封皇上的母亲李贵人为思皇后。濮阳王孔雀犯了罪,被赐死了。八月初一,朝廷下令,让所有的大臣和官员,如果有什么对国家有利的建议,都可以上书陈述。八月初八,因为长安养的蚕死了很多,朝廷减免了百姓一半的赋税。九月十四,朝廷特赦了京城的人。十月十四,冬天十月十四,朝廷开始修建七宝永安行殿。十月十六,晋升假东阳王丕爵为正式的王。十月二十,朝廷下令,所有官员,包括小吏,都可以直接上书,大胆地提意见,批评建议,不要有所隐瞒;凡是能利国利民,能够端正风俗的建议,相关部门都要及时汇报。十月二十二,皇帝去建明佛寺,大赦了一批犯了罪的人。 同时,济南公罗拔被晋升为王。这一年,蠕蠕、高丽、库莫奚、波斯、契丹、宕昌、悉万斤等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太和元年,也就是新年的正月,乙酉日,改了年号。辛亥日,又开始修建太和殿和安昌殿。己酉日,秦州略阳人王元寿拉起队伍造反,自称“冲天王”。云中地区闹饥荒,朝廷下令打开粮仓救济灾民。
二月辛未日,秦州和益州的刺史,也就是武都公尉洛侯,带兵把王元寿给平定了。三月庚子日,任命雍州刺史、东阳王歪为司徒。丙午日,皇帝下诏书说:“去年牛瘟死了好多牛,现在春耕要开始了,大家得抓紧时间干活。命令各地督促农民耕种,有牛的要比往年更努力,没牛的要多出力。一个人耕种四十亩地,中等体力的男子耕种二十亩地,不能让人太累,也不能让地荒着。”四月,乐安王良去世了。皇帝又恢复了之前东郡王陆定国的官爵。
五月,皇帝到武州山去祈雨,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雨量充足。七月壬辰日,京兆王子推去世了。庚子日,朝廷确定了三种死刑的等级。己酉日,修建了朱明门和思贤门。这个月,宋国人杀了他们的国王昱。八月壬子日,朝廷大赦天下。丙子日,皇帝下令说:“工商业者和皂隶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是有些官吏滥用职权,甚至牵连到清廉的官员。从现在开始,户内有工役的人,只能由本部丞以下的官员按照等级授予。那些因为功劳被封赏的,不在此例。”戊寅日,宋国派使者来朝贡。
九月乙酉日,皇帝下令让大臣们在太华殿商议制定法律法规。庚子日,在北苑修建了永乐游观殿,并开挖了神泉池。十月辛亥日,也就是初一,发生了日食。癸酉日,皇帝在太华殿宴请京城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赏赐他们衣服,并且下令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儿子可以不用服徭役。宋国葭芦戍的主将杨文度派他弟弟去偷袭仇池。十一月丁亥日,怀州人伊祁苟自称是尧的之后,要当皇帝,在重山聚众起义。洛州刺史冯熙平定了这次叛乱。闰月庚午日,皇帝派员外散骑常侍李长仁出使宋国。十二月壬寅日,征西将军皮喜攻破了葭芦,杀了杨文度,把他的头颅送到京城。丁未日,很多州郡都发生了水灾、旱灾和蝗灾,百姓挨饿,朝廷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这一年,高丽、契丹、库莫奚、蠕蠕、车多罗、西天竺、舍卫、叠伏罗、栗杨婆、员阔等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丁巳日,皇上封昌黎王冯熙的第二个儿子为北平王。二月丁亥日,皇上到代地的汤泉去游玩,沿途还关心百姓疾苦,还把宫里的宫女赏赐给了那些贫穷的单身汉。癸卯日,皇上回宫了。乙酉日月末,发生日食。三月丙子日,皇上任命河南公梁弥机为宕昌王。
到了夏天四月己丑日,宋国派人来朝贡。这年京城大旱。甲辰日,皇上亲自到北苑去祈求上天降雨,还减少膳食,并且避开正殿居住。丙午日,老天爷终于开眼,下了一场及时雨,皇上高兴地赦免了京城所有犯人的罪。五月,皇上发布诏书说:“最近大家生活越来越奢侈,婚丧嫁娶都超过了规矩。皇族、贵族和普通百姓,不分高低贵贱,乱七八糟地结婚。先帝已经下过诏书禁止这种行为,可是老百姓还是不改。朕认为应该遵守祖宗的规矩,违反者将受到处罚。”六月庚子日,皇上的叔叔去世了。
秋天八月,皇上派使者到各地去考察地方官吏的工作,并且了解百姓的疾苦。丙戌日,皇上发布诏书,取消了各地进贡珍禽异兽的制度。九月己巳日初一,又发生日食。丙辰日,皇上再次赦免了京城所有犯人的罪。冬天十月壬辰日,皇上派员外散骑常侍郑发去宋国出使。十二月癸巳日,皇上处死了南郡王李惠。
这一年,龟兹国进贡了许多珍贵的骆驼、骏马和宝物。吐谷浑、蠕蠕、勿吉等国也派使者来朝贡。这一年,二十多个州县发生了水灾或旱灾,百姓挨饿,皇上命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公元XXX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原文补充),正月初几,坤德六合殿建好了。“坤德六合殿成”。 皇帝下令取消了那些到处巡查的官吏。“庚申,诏罢行察官”。 二月某一天,皇帝和太皇太后一起去了代郡的温泉,还特意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疾苦。 那些孤寡贫穷的人家,皇帝还把宫里的宫女赐给他们做妻子呢。“二月辛巳,帝、太皇太后幸代郡汤泉,问人疾苦。鳏寡贫者妻以宫女。己亥,还宫”。 三月初一,那天还发生了日食。“三月癸卯朔,日有蚀之”。 接着,皇帝下令赦免了京城里的罪犯。“甲辰,曲赦京师”。
四月,宋国派人来朝拜。“夏四月壬申,宋人来聘”。 乐良王乐平死了。“癸未,乐良王乐平薨”。 宋国的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了齐国。“甲午,宋顺帝禅位于齐”。 皇帝提升了淮阳公尉元的爵位,封他为王。“庚子,进淮阳公尉元爵为王”。 宜都王目辰犯了罪,被赐死了。“宜都王目辰有罪赐死”。 五月某天,皇帝为了祈雨,在北苑举行仪式,还关闭了阳门,结果当天就下了一场大雨,解了旱情。“五月丁巳,帝祈雨于北苑,闭阳门,是日澍雨大洽”。 六月,因为雍州闹饥荒,皇帝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六月辛未,以雍州人饥,开仓振恤”。 还在方山修建了文石室灵泉殿。“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
七月,皇帝下令让那些年纪大了或者生病的宫女可以回家了。“秋七月壬寅,诏免宫人年老及病者”。 八月,皇帝下令让大臣们可以直言进谏。“八月壬申,诏群臣进直言”。 之后皇帝又去了方山,在那里修建了思远佛寺。“乙亥,幸方山,起思远佛寺。丁丑,还宫”。 九月,皇帝任命司徒东阳王丕为太尉;赵郡公陈建为司徒,并封他为魏郡王;河南公苟颓为司空,并封他为河东王;太原公王睿为中山王;陇东公张祐为新平王。“九月壬子,以司徒、东阳王丕为太尉;赵郡公陈建为司徒,进爵魏郡王;河南公苟颓为司空,进爵河东王。进太原公王睿中山王,陇西公张祐新平王”。 定州刺史安乐王长乐犯了罪,被赐死了。“乙未,定州刺史、安乐王长乐有罪赐死”。 陇西王源贺去世了。“庚申,陇西王源贺薨”。
十月初一,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冬十月己巳朔,大赦”。 十一月,皇帝赏赐京城里贫穷、年老、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们衣服和布匹,数量还不一样。“十一月癸卯,赐京师贫穷高年疾患不能自存衣服布帛各有差”。 又提升了假梁郡公元嘉的爵位,封他为假王,并派他率领两支军队去淮阴;陇西公元琛率领三支军队去广陵;河东公薛豹的儿子率领三支军队去广固,最终到达寿春。“癸丑,进假梁郡公元嘉爵为假王,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元琛三将出广陵;河东公薛豹子三将出广固,至寿春”。 这一年,吐谷浑、高丽、蠕蠕、地豆干、契丹、库莫奚、龟兹、粟特、州逸、河龚、叠伏罗、员阔、悉万斤等等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是岁,吐谷浑、高丽、蠕蠕、地豆干、契丹、库莫奚、龟兹、粟特、州逸、河龚、叠伏罗、员阔、悉万斤等国各遣使朝贡。”
公元四年春天,正月癸卯日,乾象六合殿建成了。乙卯日,广川王略去世了。丁巳日,皇帝下令取消养鹰养隼的地方,把那块地改建成报德寺。戊午日,襄城王韩颓犯了罪,被削去爵位,流放到边疆。
二月癸卯日,因为干旱,皇帝下令全国祭祀山川诸神和那些能兴云布雨的神灵,修缮祠堂,用牲畜和璧玉祭祀。他还让人挨家挨户地去慰问百姓疾苦。四月乙卯日,皇帝亲自到廷尉和籍坊两座监狱视察,会见了囚犯们。他下令根据罪行的轻重,释放一部分囚犯,让他们回去务农。甲申日,皇帝下令给全国贫困人家,家中没有余粮余物的,发放一年的粮食。六月丁卯日,因为下了大雨,皇帝特赦了京城。
七月辛亥日,皇帝去火山行宫游玩。壬子日,皇帝召集京城的老人,赏赐他们锦缎、衣服、拐杖、稻米、蜜饯和面粉,并且免除他们家人的徭役。闰月丁亥日,皇帝到兽圈视察,亲自审理囚犯,罪轻的都放了。壬辰日,顿丘王李钟葵犯了罪,被赐死。八月乙酉日,皇帝下令各州设立冰窖。九月乙亥日,思义殿建成。壬午日,东明观建成。
戊子日,皇帝下诏说:“隆冬大雪,命令侍臣到廷尉监狱和囚犯关押的地方,查看那些挨饿受冻的人,给他们提供衣食,把沉重的枷锁换成轻便的。”这一年,全国有十八个州郡发生了水旱灾害,百姓挨饿,皇帝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蠕蠕、悉万斤等国都派使臣前来朝贡。
公元五年正月初二,乙卯日,皇上南巡。正月十四,丁亥日,到达中山,皇上亲自探望老年人,了解百姓疾苦,体察民情。二月初一,辛卯日,下令大赦天下。对那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辛勤耕作、贫困孤弱、无法自立的人,分别赐予谷物和布帛。宫中年纪大的宫女,也都被遣返回家,回到亲人身边。二月十六,丁酉日,到达信都,皇上也像在中山一样,体恤百姓,慰问民情。二月二十二,癸卯日,返回中山。二月二十八,己酉日,在唐水之北举行军事演习。三月初一,庚戌日,皇上车驾返回宫中。沙门法秀图谋叛乱,被处死。假梁郡王嘉大破齐军,俘获三万多人,押送京城。
三月初一,辛酉日,皇上前往肆州视察。三月初三,癸亥日,在云水之北举行军事演习。皇上沿途考察地方官吏,对他们的政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升降任免。三月二十六,己巳日,皇上车驾返回宫中。皇上发布诏书说:“法秀妖言惑众,扰乱朝纲,妄称祥瑞。兰台御史张求等一百多人勾结奴隶,图谋叛乱。按律当诛灭其家族,这确实符合法律规定。但是考虑到他们的愚昧和轻信,朕实在不忍心。所以,五族连坐的处罚,改为只诛灭同祖一脉;三族连坐的处罚,改为只诛灭一门;门诛的处罚,只诛灭本人。”
四月初六,己亥日,皇上前往方山巡幸。在山上建造了坚固的石室,并立碑铭记。碑文记载了太皇太后驾崩的日子。皇上还在方山修建了鉴玄殿。四月十六,甲寅日,由于旱灾,皇上下令各地掩埋骸骨,祈求上天保佑,保佑风调雨顺。任城王云去世。五月初七,庚申日,因为正值农忙季节,皇上下令全国各地不得拘留犯人。六月初三,甲辰日,中山王睿去世。六月初七,戊午日,封皇叔简为齐郡王,封猛为安丰王。
七月初七,庚申日,发生日食。七月十日,甲子日,齐国使臣前来朝拜。九月初七,庚午日,皇上在南郊举行军事演习,并宴请群臣。齐国使臣车僧朗因为座位在宋国使臣殷灵诞之后,推辞不就座。宋国降臣解奉君在宴会上刺杀了车僧朗。皇上下令处死解奉君等人。九月十二,乙亥日,封昌黎王冯熙的儿子诞为南平王。十二月二十七,癸巳日,有十二个州郡发生饥荒,皇上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这一年,邓至、蠕蠕等国都派使臣前来朝贡。
公元某年(六年)春天正月甲戌这天,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二月辛卯,皇帝下旨说,灵丘郡的地儿又小又穷,而且地处各州要道,交通不便,所以免除当地百姓十五年的赋税。 同月的癸巳日,白兰王吐谷浑翼世因为造谣生事被处死了。 乙未这天,皇帝又下旨说:“萧道成那家伙在江淮地区造反,到处打仗,搞得七州的老百姓又累又苦,根本享受不到轻徭薄赋的好处,所以免除这七州三年赋税。” 癸丑日,皇帝赏赐了那些勤勤恳恳为朝廷效力的王公大臣们,赏赐的粮食和布匹各有不同。
三月庚辰,皇帝去兽圈视察了一番。 然后下旨说:“狼太凶猛了,吃肉伤人,以后别再捕猎进贡了!” 辛巳日,皇帝又去了武州的山石窟寺,还赏赐了寺里的穷人和老人一些衣服。 这个月,齐高祖去世了。 夏天四月甲辰,皇帝下令赏赐京城里那些孤寡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粮食和布匹,数量各有不同。 秋天七月,朝廷调动五万州郡兵丁去修缮灵丘的道路。 八月癸未初一,朝廷派遣特使到全国各地受水灾的地方巡视,减免他们的赋税,对那些贫困潦倒、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还赏赐了粮食和布匹。 庚子日,朝廷取消了对山泽的禁令。 九月辛酉,朝廷封氐杨后起为武都王。 这一年,吐谷浑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七年的正月庚申日,皇上发布诏书说:“朕一直想了解百姓的疾苦,以此来改进和完善施政,所以特意向州郡使者详细询问了地方官吏的苛政暴虐情况。现在秀孝计掾的汇报多有不实之处,严重违背了朕的本意。按律当处以死刑,以警示那些欺瞒皇上的人必将受到惩罚。但是朕心里还是有些不忍,就赦免了他的罪责,让他回家去吧!朕要将此事昭告天下,让大家知道,以后再犯这种错误,就不会再有宽恕了!”
正月丁卯日,皇上发布诏书,命令青州、齐州、光州、东徐州四个州的百姓,运送十万石粮食到瑕丘和琅邪,并且免除他们一年的租税。三月甲戌日,因为冀州和定州发生饥荒,皇上诏令各郡县在路上设置粥棚,救济灾民,同时还取消了关卡的禁令。
四月庚子日,皇上到崞山巡视,沿途将那些鳏寡孤独、无法自食其力的人,都赏赐了衣物和粮食。四月壬寅日,皇上返回宫中。闰月癸丑日,皇子出生,皇上大赦天下。六月,定州上报说,通过设置粥棚救活了九十四万七千多人。七月甲申日,皇上任命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同时,将济南王罗拔改封为赵郡王。九月壬寅日,皇上发布诏书,征求直言敢谏的意见。冀州上报说,通过设置粥棚救活了七十五万一千七百多人。
十月戊午日,皇信堂竣工。十一月辛丑日,齐国使臣前来朝拜。十二月乙巳朔日,发生日食。十二月癸丑日,皇上发布诏书说:“夏朝和殷朝并不忌讳同族通婚,到了周朝才开始禁止同姓通婚。这些都是教化和政令随着时代变化而调整的例子。朕刚开始执政,事务繁忙,来不及处理这些事情,所以沿袭了旧的风俗习惯。从现在开始,朕要严格禁止同姓通婚,如有违反者,将按不忠不道的罪名处置。”十二月庚午日,皇上下令开放林虑山的禁令,允许百姓共同利用山上的资源。当时有十三个州郡发生饥荒,皇上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公元八年的正月,皇帝下令让陇西公李琛和尚书陆睿分别担任东西两路的大使,去各地考察,奖赏好人,惩罚坏人。
五月己卯这天,皇帝下令给河南七州的驻军发放补贴。同月甲申日,皇帝又派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六月丁卯,皇帝发布诏书说:“设立官职和俸禄制度,这是应该早就做的事情了。自从中原发生战乱以来,这套制度就中断了。前朝一直拖着,没来得及修改。我现在参考以前的制度,重新开始发放俸禄,同时取消商人的各种特权,简化人事管理。每户增加上缴布三匹、粮食二斛九斗,作为官府的收入。平均每户预先上缴两匹布的赋税,这部分布料也可以兼作商业用途。虽然这样做暂时会有点麻烦,但最终能带来长久的益处。俸禄发放以后,贪污受贿达到一匹布的要处死。现在要改革制度,就应该有个新的开始,所以下令大赦天下,让大家一起迎接新的时代。”戊辰这天,武州发生水灾,很多人家被冲毁了。
到了八月份的甲辰日,皇帝下令按照新的俸禄制度发放俸禄,同时修订刑法,但是宽严的尺度还没拿捏好,有人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于是皇帝下令让所有百官、卿士、商人、百姓,都把自己的意见上报,不要有所隐瞒。九月甲午,齐国派人来朝贡。戊戌这天,皇帝下令俸禄制度以十月为一个周期,每三个月发放一次。这样一来,朝廷内外的大小官员,俸禄都各有不同了。
十一月乙未,皇帝再次派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到了十二月,全国各地有十五个州府发生了水旱灾害,百姓挨饿,皇帝下令派使者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这一年,蠕蠕、高丽等国家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九年正月,戊寅日,皇帝下令禁止传播预言图谶、秘籍,以及那本叫《孔子闭房记》的书,私藏者处以死刑。还严厉禁止那些巫师神棍假借神鬼之名,胡乱预测吉凶祸福,以及那些市井小民编造的,正经典籍里没有记载的东西。 这可是下了死命令啊! 癸未日,皇帝在太华殿设宴款待群臣,并颁发皇室诏书,赏赐官员。
二月己亥日,皇帝下令册封皇子、皇孙、皇曾孙以及皇女,并根据他们的身份等级,分别确定他们的年俸。 其中,把广阳王建的第二个儿子嘉封为广阳王继承王位。乙巳日,皇帝下令所有官员、士人、商人、百姓,都可以上书直言进谏,有什么话尽管说,不要有所隐瞒。三月丙申日,皇帝又封他的几个弟弟:禧为咸阳王,干为河南王,羽为广陵王,雍为颍川王,勰为始平王,详为北海王。
五月,齐国派使臣前来朝拜。七月丙午日,朔日,也就是月初一,新修建的城门正式启用。癸未日,皇帝派使臣前往宕昌,册封宕昌王梁弥机的侄子弥承为新的宕昌王。八月庚申日,皇帝发布诏书说:“好些州县都遭受了水灾和旱灾,导致饥荒严重,甚至出现了买卖人口的惨剧。这都是朕的责任,让百姓受苦了。从太和六年开始,朕已经下令把定州、冀州、幽州、相州四个州被买来的饥民,都送回他们的家乡。即使他们被买去做妻妾,如果他们不愿意,也必须放他们离开。”
十月丁未日,皇帝派使者巡视各地州郡,和地方长官一起公平分配田地,让百姓有地可耕,安居乐业。同时,他还大力推广农桑,发展农业,这是富国强民的基础。辛酉日,司徒、魏郡王陈建去世了。皇帝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十二月乙卯日,任命侍中、淮南王他为司徒。这一年,京师以及各州县,有十三地遭受了水旱灾害,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宕昌、高丽、吐谷浑等国都派使臣前来朝贡。
话说十年前的正月初一,那天是癸亥朔,皇帝第一次穿上了隆重的衮冕,在太庙祭祀,接受万国的朝贺,场面那叫一个盛大!二月初几,具体是甲戌日,皇帝开始设立了乡里邻里三级长官,还把人口户籍给登记造册了,这可算是加强了基层管理。三月庚戌,齐国派人来跟咱们大朝结交,算是增进了邦交。
四月初一,辛酉朔,皇帝下令制作了五等官员的朝服,这规矩可得立起来。过了几天,甲子日,皇帝第一次穿着规定的朝服,乘坐御辇去西郊祭祀,这可是大事儿。六月乙卯,皇帝正式宣布自己的名字,叫“恂”,然后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到了八月乙亥,皇帝又下令给五品以上级别的尚书官员们发放朱衣玉佩和不同等级的组绶,这待遇,杠杠的!九月辛卯,皇帝下令修缮明堂和辟雍,这可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重视教育啊!
十月癸酉,朝廷官员们讨论着,按照以前的规矩,要给始祖在南郊举行祭祀。十一月,朝廷商议决定,州郡县的官员俸禄,要根据当地人口多少来发放,这算是比较合理的分配了。十二月乙酉,汝南和颍川地区发生了饥荒,皇帝下令减免百姓的田租,并且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这皇帝还是挺仁义的。这一年啊,蠕蠕、高丽、吐谷浑、勿吉这些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咱们大朝的威名远扬啊!
公元542年正月初一,皇帝下令整顿宫廷乐章,凡是不符合雅乐标准的都给取消了。二月,肆州雁门关和代郡地区闹饥荒,皇帝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五月,南平王萧浑去世了。第二天,皇帝下令恢复七庙子孙以及外戚的丧服制度,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六月,秦州也闹饥荒,皇帝又下令开仓赈灾。七月,皇帝宣布今年歉收,允许老百姓出关寻找食物,还派人登记造册,安排百姓的去留,各地都开仓赈济。八月,蠕蠕族入侵边境,皇帝派平原王陆睿去讨伐。几天后,朝廷商议北伐的事宜。之后,皇帝下令废除北部皇家园林,把那里的土地分给穷人。
十月,皇帝下令停止那些没用的工程项目,宫里那些不从事纺织劳作的人都给遣散了。皇帝还下诏说:“乡饮酒礼废弛了,长幼尊卑的秩序就乱了。现在是农闲时节,正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好时机。命令各州各郡,推选德高望重的乡里长者,教导乡亲们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些不遵守乡里长者教诲的人,要将他们的名字上报朝廷。”十一月,皇帝下令停止尚方署的锦绣绫罗的生产,但老百姓如果想自己制作,可以随意,没有禁止。然后,皇帝把皇宫里的衣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太官的各种器皿、太仆的车辆马匹、内库的弓箭,都拿出来很大一部分,赏赐给百官和京城百姓,从商人到工匠,甚至到边防士兵,都有份,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
皇帝还下令说,现在天气寒冷,用杖刑不太合适,从现在到明年初夏,都不准用刑拷问犯人。而且因为今年歉收,轻罪犯人要尽快判决,不要让那些罪行轻微的人在监狱里关太久。十二月,皇帝下令让秘书丞李彪和著作郎崔光修订《析国记》,按照纪传体的样式来写。这一年大饥荒,皇帝下令各地开仓赈济灾民。吐谷浑、高丽、悉万斤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
话说十二年春天正月初一,辛巳日,咱皇帝老儿就开始弄五牛旗了,挺威风的。 到了乙未日,他又下令说,那些被流放到边疆的老人,要是七十岁以上,孤苦伶仃的,没儿没女,身边也没个亲戚的,都可以上报来,朝廷会照顾他们。
二月初一,辛亥日,那天太阳还发生日食呢!三月丁亥日,有个叫梁众保的家伙,跟一帮人密谋造反,结果被抓了,杀头了! 到了四月初一,甲子日,皇帝大赦天下,高兴啊! 不过没几天,己巳日,齐国的将军陈显达攻下了沣阳,长乐王穆亮赶紧带兵去打他。五月丁酉日,皇帝又下令,六镇、云中、河西还有关内的各个郡县,都要修建水田,开通渠道灌溉。 壬寅日,皇宫太庙里又添置了不少祭祀用的器物。
秋天九月初一,甲午日,皇帝下诏说:“太阳日食要修德,月亮月食要修刑。前些日子癸巳夜,月亮全食了,各位大臣啊,你们可得小心点,别乱用刑罚,得顺应天意啊!” 丁酉日,皇帝又下令修建宣文堂和经武殿。癸卯日,淮南王他死了。 冬天,那年是闰十月,甲子日,皇帝去南郊视察了正在修建的圆丘祭坛。 十一月,雍州和豫州闹饥荒,皇帝下令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梁州刺史,临淮王提,因为贪污腐败,被发配到北镇去了。 这一年啊,高丽、宕昌、吐谷浑、勿吉、武兴这些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咱们大国威风啊!
公元466年正月初八,皇帝去圆丘祭祀,开始准备盛大的出行仪式。正月十二,山东兖州人王伯恭在劳山聚集人马,自称齐王,东莱镇将孔伯孙带兵把他给剿灭了。正月十五,齐国人来犯边境,淮南太守王僧俊把他们打跑了。二月初七,皇帝召集大臣们一起讨论国家政务的得失,以及应该改进的地方。
三月,夏州刺史章武王彬因为贪财被削去爵位。四月初四,皇帝下诏说:“之前在高台上赏赐东西,结果弄得人马乱跑,踩坏了不少东西。现在这件事就此作罢。把当时赏赐的东西拿出来,赏赐给穷困的老人和孤寡的人。”当时全国十五个州都闹饥荒,皇帝下令各地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五月初七,皇帝去方泽祭祀。六月,汝阴王天赐和南安王桢因为贪污受贿,被革职为平民。
七月,在京城修建了孔庙。八月初九,皇帝任命员外散骑常侍邢产出使齐国。九月,皇帝把宫里的一些东西赏赐给了北镇的贫穷孤寡的人。十一月二十七日,安丰王猛去世了。十二月十九日,司空、河东王苟颓去世了。十二月十七日,齐国派人来朝贡。十二月二十二日,任命尚书令尉元为司徒,左仆射穆亮为司空。这一年,高丽、吐谷浑、阴平、中赤、武兴、宕昌等国家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十四年正月初一,那天日食了。三月初,皇帝下令正式设立起居注制度。他还派大臣们到各地去,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四月,吐谷浑人又来犯边境,西大将军、阳平王熙把他们打跑了。 皇帝又派员外散骑常侍邢产出使高丽。五月,库莫奚人又来犯边境,安州都将楼龙儿把他们打跑了。有个和尚叫司马御惠,自称是圣王,想攻打平原郡,结果被抓起来杀了。七月,皇帝下令取消一些冗杂的制度。八月,皇帝开始讨论国家大事的先后顺序。九月,太皇太后冯氏去世了。皇帝准许藩镇里曾经在宫里当差的人,都可以去奔丧。十月,皇帝下令自己亲自去皇陵送别,其他的随从人员都可以不用去了,但是负责保卫的官员要按照规定值班。这天,把文明太皇太后葬在了永固陵。第二天,皇帝去永固陵祭奠。大臣们都请求皇帝停止服丧,但皇帝没答应。 几天后,皇帝又去永固陵祭奠。然后皇帝住在灵堂里,在太和殿接见群臣。太尉东阳王丕等人坚持要皇帝按照惯例缩短服丧时间,皇帝跟他们讲了好多古代的例子,来来回回地辩论,大臣们才作罢。京兆王太兴犯了罪,被免职降爵。
皇帝下了一道诏书,大意是说:各位大臣都反复援引先帝的遗诏,主张按照惯例缩短服丧时间。我想遵循古代的礼制,要守孝三年。按照礼制,在虞祭之后要举行哭丧仪式,这个月二十一日我就要换上孝服,用粗麻布做成的衣服。既然我穿上了孝服,大臣们也不能不穿孝服,所以从我换上孝服那天起,朝廷的礼仪就从隆重的仪式降为简略的仪式。我仔细考虑了古今的礼制,最终决定这样做。另外,我也想尽快处理完先帝的丧事,好让大家表达对先帝的哀思。
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大意是说:我打算遵循古制,守孝三年。但是百官大臣们都引用先帝的遗诏,要我缩短服丧时间。我仔细考虑了先帝的遗诏,也反复自省,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不听从大家的意见。我将穿着孝服超过规定的时间,以此来表达我的哀思。我也会遵守先帝的遗训,认真执行先帝的遗诏,我不会因为自己悲伤而耽误政务,这样才不辜负先帝的期望,也才能充分表达我的哀思。命令各地官员,停止一切庆祝活动。
十一月,皇帝下令,允许宫里和各地的官员以及其他宾客,在冬至那天去皇陵祭奠。三品以下的官员如果穿孝服,可以晚上再去。其他人只准白天去。祭奠的仪式,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这天,高丽人来朝贡。十二月,皇帝下令,按照古代的户籍制度,派人到各地去执行新的户籍条例,隐瞒人口或少报人口的,都要如实上报。如果有人勾结权贵,欺压孤寡,要按照法律严惩。这一年,吐谷浑、宕昌、武兴、阴平、高丽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467年正月初一,皇帝开始在皇信东室处理政务。 一开始就设立了左右史官。 正月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 二月,齐国派人来朝拜。 三月,皇帝去永固陵祭拜。
四月,皇帝开始吃素。 这月又去了一趟永固陵祭拜。从正月开始就没下雨,一直到这个月的癸酉日,官员们建议祭祀百神祈雨。 皇帝说:“现在四时还没走完,就举行祭祀,不合适。应该先反省自己,等待上天的谴责。” 这个月,皇帝还派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 皇帝下令开始修建明堂,并重新营建太庙。
五月,讨论修改律令,在东明观处理疑难案件。 这个月,枹罕镇将领长孙百年攻克了吐谷浑在洮阳、泥和设置的两个戍堡,俘获了三万多人。皇帝下令全部释放他们。 皇帝下令制造五辂(古代帝王出行用的车)。六月,济阴王郁因为贪污残暴被赐死。 七月,皇帝又去了一趟永固陵,并开始规划修建寿陵。 皇帝下令追尊道武皇帝为太祖。 皇帝巡视京城,处理诉讼后返回宫中。
八月,讨论养老政策,又讨论了祭祀上帝和六宗的礼仪,皇帝亲自参与裁决。 皇帝下令,各郡国如有可以祭祀宗庙的物品,就进贡上来。 皇帝把道坛迁到桑乾河的南边,改名为崇虚寺。 皇帝下令各州举荐优秀人才,优先选拔有才学的人。 皇帝亲自确定了禘祫(古代祭祀祖先的典礼)的礼仪。 讨论律令,同时精简了各种祭祀活动。 九月,齐国又派人来朝拜。
十月,皇帝去永固陵祭拜。 这个月,明堂和太庙建成了。 十一月,把七庙的神主迁到新庙。 这个月,确定了官职品级。 皇帝考核各地的牧守官员。 皇帝再次派通直散骑常侍李彪出使齐国。 这个月,取消了小岁(古代的一种节日)的贺礼。 皇帝下令,考核成绩为上上的二千石官员,授予四品将军的官职,并赏赐一匹黄马;上中的,授予五品将军;上下的,赏赐一套衣服。
十二月,把社稷坛迁到内城的西边。 这个月,皇帝赏赐刺史以下官员衣冠。 任命安定王休为太傅,齐郡王简为太保。 皇帝为高丽王琏在城东行宫举行了哀悼仪式。 皇帝到东郊迎接新年。 皇帝下令精简乐官的人选。 这一年,吐谷浑、悉万斤、高丽、邓至、宕昌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457年,正月初一,那天是戊午朔,皇帝在太华殿宴请群臣。不过呢,皇帝刚开始给王公大臣们分封土地,心里头不太高兴。第二天,己未,皇帝去明堂祭祀显祖献文皇帝,并且把献文皇帝和上帝一起祭祀。祭祀完了,皇帝就上台观赏云彩和景物,然后回到青阳宫的偏殿处理政务,每个月初一都这么干。再往后,辛酉那天,皇帝开始把太祖也列入南郊祭祀的行列。壬戌,皇帝下令确定官员的出行次序,以水为尊,金次之。甲子,皇帝下令废除袒露上身的习俗。乙丑,皇帝下令,那些远方的属国,如果不是太祖的后代,或者不是同姓的诸侯王,都降爵位,王降为公,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只有子男的爵位不变。同时,所有将军的称号都被取消了。戊辰,皇帝来到思义殿,亲自考问秀才和孝廉。丙子,皇帝开始在孟月(正月)祭祀宗庙。
二月戊子,皇帝搬到了永乐宫居住。庚寅,太华殿被拆除了,开始修建太极殿。辛卯,皇帝取消了寒食节的祭祀活动。壬辰,皇帝微服私访,巡视北部曹,查看各省的情况,顺便在京城走访,处理一些冤假错案。甲午,皇帝第一次在东郊举行朝日仪式,之后就成了惯例。丁酉,皇帝下令在平阳祭祀唐尧,在广宁祭祀虞舜,在安邑祭祀夏禹,在洛阳祭祀周文王。丁未,皇帝改谥号,把孔子的谥号改为“文圣尼父”,并在孔庙里正式宣布了这个谥号。三月丁卯,皇帝再次巡视京城。癸酉,皇帝精简了西郊祭天的各种繁琐仪式。乙亥,皇帝第一次在南郊举行迎气仪式,从此也成了惯例。辛巳,皇帝任命高丽王琏的孙子云为高丽国王。齐国派使臣来朝见。
四月初一,丁亥朔,皇帝颁布了新的律令,并且大赦天下。甲寅,皇帝到皇宗学,亲自向博士询问经义。五月癸未,皇帝在皇信堂召集群臣,重新修订律条,尤其对流放和徒刑的处罚做了限制,皇帝亲自参与裁决。七月壬戌,皇帝下诏说:“从今以后,官员的选拔,都应该在季月(秋季的最后一个月)进行,由本部门和吏部共同考核筛选。”甲戌,皇帝任命兼任员外散骑常侍的宋弁出使齐国。八月庚寅,皇帝第一次在西郊举行夕月祭祀,从此也成了惯例。乙未,皇帝下令让阳平王颐和左仆射陆睿率领十二支军队北上讨伐蠕蠕。丙午,宕昌王梁弥承来朝贡。司徒尉元因为年老而辞官。己酉,皇帝任命尉元为三老,任命游明根为五更,还设置了国老和庶老的职位,准备举行大射礼,可惜那天天下雨,仪式没能举行。癸丑,皇帝下诏说:“国家虽然崇尚文治,以安抚天下百姓,也注重武备,以维护国家安定,但是对于军事训练,仍然做得不够。所以在马射之前,要先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命令有关部门准备好场地,至于具体的阵法和兵力部署,以后再下令。”
九月初一,甲寅朔,皇帝在明堂举行昭穆大祭,并在玄堂祭祀文明太皇太后。辛未,因为是文明太皇太后的二周年忌日,皇帝在陵墓左边哭祭,不吃不喝三天,哭声不断。辛巳,武兴王杨集来朝贡。十月己亥,皇帝任命太傅安定王休为大司马,任命特进冯诞为司徒。甲辰,皇帝下诏,将有功的臣子列入太庙的祭祀名单。庚戌,太极殿建成,皇帝宴请群臣。十一月乙卯,皇帝效仿古代的六寝制度,设置了三个宫殿作为寝宫,安昌殿为内寝,皇信堂为中寝,其余宫殿为外寝。十二月,皇帝赏赐京城里的老年人鸠杖。齐国使臣再次来朝贡。这一年,高丽、邓至、契丹、齿、吐谷浑等国都派使臣前来朝贡。
十七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宴请百官。第二天,皇帝下令大赏赐给各个少数民族首领车辆、旗帜、衣服、马匹、锦缎和丝绸,赏赐多的一千件,少的也有三百件,赏赐数量根据身份地位有所区别。皇帝还派员外散骑常侍邢峦出使齐国。第三天,任命吐谷浑的伏连筹为吐谷浑国王。第七天,免除了大司马安定王休和太保齐郡王简朔望朝拜的义务。
二月某天,皇帝下令赏赐参与制定律令的官员,赏赐各有不同。另一个日子,皇帝开始在都城南面举行籍田仪式。三月某天,皇帝下令改建后宫。四月,立冯氏为皇后。这个月,齐国直阁将军、蛮族首领田益宗率领部落归顺。五月某天,皇帝在宣文堂宴请四庙子孙,皇帝亲自和他们同席而坐,行家人之礼。第二天,皇帝临朝听政,接见公卿以下的官员,处理疑难政务,审理囚犯案件。再过两天,因为干旱,皇帝下令停止供奉膳食。襄阳的蛮族首领雷婆思等人率领部众迁徙,居住在太和川。
六月初一,发生日食。丙戌日,皇帝准备南征,下令建造河桥。乙未日,皇帝举行军事演习。乙巳日,皇帝下诏说:“虽然已经陈述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具体事项还没有整理成文。自从我即位以来,一直亲自查阅和审阅,编纂了《职员令》二十一卷。由于军事行动迫在眉睫,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完善,需要等到军队回来之后再修改完善不足之处。现在可以先颁布施行。”皇帝立皇子恂为皇太子。七月某天,因为皇太子被立,皇帝下令:为父后者加一级爵位,为公士者加一级爵位;曾做过官吏的加二级爵位,为上造者加二级爵位;鳏寡孤独无力自存的,每人赐粟五斛。戊午日,朝廷内外戒严。这个月,齐武帝去世。
八月某天,三老山阳郡公尉元去世。第二天,皇帝率领车驾祭祀天地,然后前往尉元家中吊唁。丁亥日,皇帝辞别永固陵。己丑日,皇帝从京城出发南征,军队有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太尉丕建议让宫女随军,皇帝说临近战场不谈论后宫之事,不允许。壬寅日,车驾到达肆州。七十岁以上的人,赐爵一级。路上遇到残疾人,皇帝就下令停车,亲自询问,赐予衣物和食物,并负责他们的后事。戊申日,皇帝到达并州,亲自看望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疾苦。九月某天,皇帝派员外散骑常侍高聪出使齐国。丁巳日,皇帝下令:车驾经过的地方,如果损坏了百姓的秋收庄稼,每亩赔偿谷物五斛。戊辰日,皇帝渡过黄河。皇帝下令:车驾经过的洛州、怀州、并州、肆州四州,赐予老年人爵位,对鳏寡孤独进行救济,救济的程度各有不同。孝顺、廉洁、正直、勇敢、有文武才能的人,只要有人推荐,都会被朝廷知晓。皇帝还下令:厮养户不得与庶族通婚,但是有文武才能且劳苦功高的人,可以按照庶族同等待遇,允许他们通婚。庚午日,皇帝到达洛阳,巡视旧宫遗址。皇帝看着这一切感慨地说:“晋朝不修德政,以至于荒废到这个地步!”然后吟诵了《黍离》这首诗,悲伤地流下了眼泪。壬申日,皇帝观看河桥。皇帝还前往太学,观看石经。丙子日,大军出发。丁丑日,皇帝身穿戎装,手持马鞭,骑马出征。群臣在马前叩头,请求停止南征,皇帝这才同意。然后,皇帝又开始讨论迁都的事情。
十月初一,皇帝前往金墉城。皇帝下令征召司空穆亮、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负责洛阳城建设工程。己卯日,皇帝前往河南城。乙酉日,皇帝前往豫州。癸巳日,皇帝到达石济。乙未日,皇帝下令解除戒严,在滑台宫设坛祭祀。皇帝下令:京城和各州参加南征的士兵,赐爵一级;应募的士兵,加二级爵位;主将加三级爵位。癸卯日,皇帝到达邺城。乙巳日,皇帝下令安定王休率领官员到代郡迎接家眷,皇帝在漳水上送别他们。当初,皇帝南征时,在邺城西边修建了宫殿。十一月某天,宫殿建成,皇帝搬迁到那里居住。十二月某天,皇帝巡视军队。乙未日,皇帝下令:对军队中伤亡和患病的士兵,一定要给予优厚的待遇。这一年,勿吉、吐谷浑、宕昌、阴平、契丹、库莫奚、高丽、邓至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479年正月初一,皇帝在邺城的澄鸾殿召见群臣。过了几天,皇帝南巡了。下令在相州、兖州、豫州给高龄老人赐爵位,对鳏寡孤老进行不同程度的救济。那些孝顺、悌敬、廉洁、正直、文武双全的人,只要有人举荐,都会被朝廷记名表彰。 正月某天,皇帝路过殷商比干的墓地,祭祀时用的是最隆重的太牢之礼。之后,皇帝又去了洛阳西宫。二月某天,皇帝到河阴视察,计划在那里修建水利工程。又过了几天,皇帝把河南王封为赵郡王,颍川王封为高阳王。之后,皇帝北巡。齐国派使臣前来朝拜。皇帝下诏书,向天下宣布迁都的意向。闰月某天,皇帝的车驾到达勾注陉的南边。太子在蒲地朝见皇帝。皇帝到达平城宫。第二天,皇帝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安排人员迁徙和留下。皇帝祭拜了永固陵。三月某天,皇帝取消了西郊祭天的仪式。皇帝在太极殿向在代地的群臣讲解迁都的计划。
五月初一,日食。皇帝下令取消五月五日端午节和七月七日七夕节的祭祀活动。六月某天,皇帝任命员外散骑常侍卢昶出使齐国。七月某天,皇帝封宋王刘昶为大将军。皇帝再次北巡。皇帝祭拜了金陵。皇帝前往朔州。这个月,齐国的萧鸾杀死了自己的皇帝昭业。八月某天,太子在行宫朝见皇帝。皇帝前往阴山,观赏云川景色。皇帝到阅武台观看军事演习,顺便视察了怀朔、武川、抚冥、柔玄等四个军事重镇。皇帝南返。沿途皇帝都亲自看望高龄老人,询问百姓疾苦,对贫困、孤寡、年老体弱的人,都赐予粮食和布帛。皇帝下令,对六镇和御夷城的孤寡贫困、年老体弱的人,赐予粮食,减免罪责,救济程度各有不同。皇帝的车驾到达旋鸿池。皇帝祭拜了永固陵。皇帝回到平城宫。
九月初一,皇帝下诏说:“三年考核官员政绩,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三年考核一次,以表彰有能力的人,淘汰无能的人。朕现在也实行三年考核一次制度,考核之后就要进行升降。这样可以避免平庸之辈妨碍贤才,也能避免有才能的人被埋没。让各部门考核官员的优劣,分为三等。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省负责考核;五品以上的官员,朕将和公卿大臣一起讨论他们的功过。上上等官员予以提升,下下等官员予以贬黜,中等官员维持原职。”皇帝在朝堂上亲自进行考核和升降。阴平王杨炅前来朝见。十月某天,皇帝任命太尉东阳王丕为太傅。皇帝亲自到太庙祭祀,迎接神主。皇帝的车驾离开平城宫。皇帝的车驾到达中山的唐湖。皇帝派遣侍臣四处巡视,了解百姓疾苦。皇帝到达信都。皇帝下诏说:“听说边境的蛮族经常抢掠,导致父子分离,家庭破碎。命令荆州、郢州、东荆州三州,约束蛮族,不得侵犯。”这个月,齐国的萧鸾杀死了皇帝昭文,自立为帝。
十一月初一,皇帝下令在冀州、定州给高龄老人赐爵位,对鳏寡孤老进行不同程度的救济。那些孝顺、正直、廉洁、忠贞、文武双全的人,只要有人举荐,都会被朝廷记名表彰。皇帝到达邺城。皇帝路过比干墓,亲自撰写祭文,并立碑刻录。皇帝的车驾到达洛阳。十二月初一,皇帝命令各将领南征。皇帝改革了服装制度。皇帝下令全国戒严。皇帝免除代地百姓三年的赋税。皇帝下令,开国食邑的王、公、侯、伯、子、男,王减半,公减三分之一,侯、伯减四分之一,子、男减五分之一。皇帝南下征讨。皇帝下令,在郢州、豫州给高龄老人赐爵位,对鳏寡孤老进行不同程度的救济,沿途百姓免除一年的田租。那些孝顺、悌敬、忠贞、正直、文武双全的人,只要有人举荐,都会被朝廷记名表彰。皇帝的车驾到达悬瓠。皇帝下令,寿阳、钟离、马头三地的军队俘获的男女全部释放回南方。这一年,高丽国派使臣前来朝贡。
公元479年正月,皇帝在悬瓠设宴款待群臣。 接着,皇帝下令禁止淮北人侵扰,违者处死。 然后,皇帝在汝水西边举行军事演习,带足了六军的粮草。平南将军王肃和左将军元丽大败齐军。 皇帝率领队伍渡过淮河。
二月初,皇帝到了八公山。路上雨下得很大,皇帝下令撤掉车盖。 看到生病的士兵,皇帝亲自慰问他们。 皇帝巡视淮南,当地百姓都安居乐业,赋税运输都很顺利。 皇帝到了钟离,士兵俘虏了三千齐军士兵。 皇帝说:“你们是为国家效力,这些人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把他们放回去了。 皇帝离开钟离,准备前往长江边。司徒冯诞去世了。皇帝下令军队班师回朝。 皇帝派使者到长江边,谴责齐王的罪行。
三月,太师冯熙去世了。四月,皇帝特赦徐州和豫州,免除三年赋税,对那些运输物资的人员也免除三年赋税。 皇帝下令对高龄老人赐爵位,对孤寡老人和病人进行救济,各有不同等级的赏赐。 那些品德高尚的人,都将他们的名字上报朝廷。 投降的齐国人,免除十五年的赋税。 皇帝到了小沛,用太牢祭祀汉高祖庙。 皇帝到了瑕丘,用太牢祭祀岱岳。 皇帝下令宿卫武官升一级。 皇帝到了鲁城,亲自祭祀孔子庙。 皇帝下令封孔氏四人、颜氏二人为官。 皇帝下令兖州刺史举荐州内在军国事务和地方治理方面有政绩的优秀人才。 皇帝下令赐予兖州百姓爵位和粮食布帛,如同徐州一样。 又下令从孔子的后裔中选一人封为崇圣侯,食邑一百户,负责祭祀孔子。 皇帝下令兖州为孔子修建园林种植柏树,修缮孔子的坟墓,重新立碑铭文,歌颂圣人的德行。 皇帝到了碻磝,太和庙建成了。
五月,城阳王鸾在赭阳战败,被降为定襄县王。广川王谐去世了。 皇帝将文成皇后冯氏的神主迁入太和庙。 皇帝到了滑台,然后到达石济。 太子在平桃城朝见皇帝。 皇帝从南征凯旋而归。 皇帝裁减冗余官吏的俸禄,以充实军费。 皇帝举行宴会,对大家进行赏赐,各有不同。 太子在庙中行冠礼。六月,皇帝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北方方言,违者免职。 皇帝下令免除那些跟随皇帝渡过淮河的士兵三年赋税。 皇帝下令太子前往平城宫。 皇帝下令对车驾经过的济州、东郡、荥阳以及河南各县的高龄老人赐爵位,对孤寡老人和病人进行救济,各有不同等级的赏赐;孝顺、友爱、廉洁、正直、文武双全的人,都将他们的名字上报朝廷。 皇帝下令搜集天下遗失的书籍,秘阁没有的,对国家有用的,给予重赏。 皇帝特赦梁州,免除三年田租。 皇帝下令迁徙洛阳人,死后葬在河南,不得返回北方。 于是,那些从北方迁徙来的人,都成了河南洛阳人。 皇帝下令更改度量衡,按照《周礼》的制度,颁布天下。
八月,皇帝前往西宫。路上看见坟墓破损棺材外露,便下令停下来掩埋。 皇帝下令在全国选拔十五万勇士充实羽林军和武贲军,以加强宫廷守卫。 皇帝下令所有在征战中受伤的士兵都可以返回家乡。金墉宫建成了。 皇帝宴请群臣。九月,六宫和文武百官全部迁往洛阳。 皇帝前往邺城。 皇帝下令,对于那些墓碑铭文保存完好,为时人所知的墓地,三公和从公的官员,要在墓地周围三十步以外的地方居住;尚书令仆、九列官员,要在十五步以外的地方居住;黄门、五校官员,要在十步以外的地方居住;都不允许耕种。 皇帝派黄门郎用太牢祭祀比干墓。 皇帝返回宫中。十月,皇帝特赦相州,赐予高龄老人爵位,对孤寡老人和病人进行救济,各有不同等级的赏赐。 皇帝从邺城返回。 皇帝下令州郡举荐人才。 皇帝下令各州牧考核属官,评定为三等,上报朝廷,皇帝将亲自审查,决定升降。 皇帝下令徐州、兖州、光州、南阳郡、青州、荆州、洛州七州加强军事准备,随时准备应召。十一月,皇帝前往委粟山,商议圆丘的修建事宜。 皇帝祭祀圆丘。 皇帝下令大赦天下。
十二月,皇帝在光极堂召见群臣,颁布品级制度,标志着大选的开始。 皇帝任命咸阳王禧为太尉,恢复前南安王桢的爵位。 皇帝在光极堂召见群臣,赏赐冠服。 这一年,高丽、邓至、吐谷浑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
公元220年春天正月丁卯日,皇帝下令改元氏家族的姓氏。壬辰日,封始平王曹勰为彭城王,又重新封定襄王曹鸾为城阳王。二月辛丑日,皇帝到华林苑,在都亭听审案件。壬寅日,皇帝下令除了战争时期,其他情况下都可以遵循三年丧期制度。丙午日,皇帝下令京畿地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在暮春时节到京城来,准备实行养老的礼仪。庚戌日,皇帝又到华林苑,在都亭听审案件。癸丑日,皇帝下令介山附近的县可以过寒食节,其他地方禁止。
三月丙寅日,皇帝在华林园宴请群臣和国老、庶老。皇帝下令,国老中七十岁以上的,授予中散大夫、郡守的官职;八十岁以上的,授予给事中、县令的官职;庶老则授予郡县的官职。每人都赏赐了拐杖、衣服。丁丑日,皇帝下令各州的中正官员,都要举荐他们家乡德高望重、五十岁以上、生活俭朴的人担任地方长官。五月丙子日,皇帝下令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命令京畿地区严格督促耕种。偷懒不干活的要鞭打,认真耕作的有功劳的要上报朝廷。丙戌日,皇帝开始在河阴修建方泽(蓄水工程)。皇帝派遣使者用太牢祭祀汉光武帝以及明帝、章帝三座陵墓。又下令汉、魏、晋各代皇帝的陵墓周围一百步内禁止砍柴、打草、践踏。丁亥日,皇帝祭祀方泽。
七月,皇帝废黜了冯皇后。戊寅日,因为久旱无雨,皇帝亲自率领百官祭祀众神,从癸未日开始绝食,直到乙酉日晚上才下大雨。八月壬辰朔日,皇帝到华林园,亲自审理囚犯的案件,都减轻了他们的罪行两等,然后释放他们。丁巳日,南安王曹桢去世了。皇帝到华林苑听审案件。九月戊辰日,皇帝在小平津校阅军队。癸酉日,皇帝返回宫中。丁亥日,皇帝亲自视察洛水入谷的工程。庚寅日月末,发生了日食。十月戊戌日,皇帝把从各地迁来的士人,都编入羽林军和武贲军。司州地区,每十二个成年男子要抽调一人服兵役,四年一轮换,每年都有假期,用于承担公私事务。己酉日,皇帝大赦京师。
十一月乙酉日,皇帝重新封前汝阴王曹天赐的孙子曹景和为汝阴王,前京兆王曹太兴为西河王。十二月甲子日,因为西北州郡发生旱灾和歉收,皇帝派遣侍臣前去巡察,开仓赈济灾民。乙丑日,皇帝解除了盐池的禁令。丙寅日,皇帝废黜了皇太子曹恂,把他贬为庶人。戊辰日,皇帝设立常平仓。乐陵王曹思誉知道恒州刺史穆泰图谋叛乱却不上报,被削去爵位,贬为庶人。
公元452年正月初几,皇帝立皇子恪为皇太子,还给全国老百姓每家升一级爵位,表示庆祝。过了几天,皇帝派大臣们到各地巡查,了解百姓疾苦,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该升的升,该降的降。然后,皇帝就北巡了。
二月某天,皇帝到了太原,亲自去看望那些年纪大的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之后,皇帝下令,并州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暂时授予郡守的职位。在此之前,定州有个叫王金钩的家伙,造谣说自己是应王,结果被州郡官府抓起来杀了。皇帝一行人到了平城,祭拜了永固陵,然后又南巡。到了汾州,皇帝又下令,给高龄老人赐爵,爵位高低根据年龄而定。到了平阳,皇帝还下令用太牢祭祀唐尧。
四月,皇帝到了龙门,用太牢祭祀夏禹;到了蒲坂,用太牢祭祀虞舜,并且下令修缮尧、舜、禹三人的庙宇。之后,皇帝到了长安。武兴王杨集也来朝拜皇帝了。皇帝又亲自接见了高龄老人,询问他们的疾苦,并派大臣们到各州县赈济,发放粮食和布帛。皇帝还去了未央宫、阿房宫和昆明池。这期间,宋王刘昶去世了。皇帝下令用太牢祭祀汉朝历代皇帝的陵墓。
五月初一,卫国派使者来朝贡。皇帝开始东归,乘船顺渭河而下,进入黄河。皇帝下令,雍州一百岁以上的老人,授予华郡太守的职位;九十岁以上的,授予荒郡太守;八十岁以上的,授予华县县令;七十岁以上的,授予荒县县令;其他老年人则根据年龄依次递减爵位等级,七十岁以上的赐予三级爵位,那些为皇帝拉船的船夫也赐予一级爵位。孤寡老人和贫困者都得到粮食和布帛的救济。那些孝顺、友爱、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都被推荐上来。皇帝还下令用太牢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并派人祭祀华山。
六月,皇帝回到长安。皇帝下令,冀州、定州、瀛州、相州、济州五个州,征发二十万士兵,准备南征。司空穆亮辞职了。
七月,皇帝立昭仪冯氏为皇后。皇帝还亲自在清徽堂为群臣讲授《丧服》。八月,皇帝下令全国戒严。皇帝立皇子愉为京兆王,皇子怿为清河王,皇子怀为广平王。皇帝在华林园操练军队。之后,皇帝亲率大军南征。
九月,皇帝下令,洛阳七十岁以上无儿无女的老人,六十岁以上没有亲人的老人,以及贫困到无法维持生计的老人,都给予衣食救济;那些不到六十岁但有严重疾病,没有亲人依靠,贫困到无法医治的人,都送到专门的场所,派医生救治,并配备四名太医,准备充足的药物。皇帝留下部分将领攻打赭阳,自己率领大军南征。皇帝到了南阳,留下太尉咸阳王禧和前将军元英继续攻打赭阳。皇帝到了新野。
十月,四面进攻赭阳,但一直没有攻下,皇帝下令军队筑起长长的包围圈,围困赭阳。皇帝废黜贞皇后林氏,降为庶人。
十一月,皇帝的大军在沔水北面大败齐军,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生活。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被授予郡守的职位,六十五岁以上的被授予县令的职位。
十二月,皇帝下令,流放和迁移的囚犯,都暂时不要处决,等到攻城的时候,让他们冲锋陷阵,以赎罪。皇帝到了沔水,然后东归,回到新野,亲自巡视营垒,慰问士兵。齐郡王子琛继承河间王位。高昌国派使者来朝贡。
公元222年春天正月初一,那天是癸未日,我在新野的行宫设宴款待众臣子。正月十四,也就是丁亥日,我们攻克了新野,把新野太守刘忌在宛城给杀了。正月十七,庚午日,我们从新野回来了。正月十八,辛未日,我下诏书,对那些一直追随我,对大顺朝忠心耿耿的穰县百姓,免除他们三十年的赋税,并且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归义乡”。那些后来才投降的,就免除十五年的赋税。
三月初一,那天是壬午日,我们在邓城大败了齐国的将领崔慧景和萧衍的军队。三月初七,庚寅日,我去樊城视察军队,在襄阳和沔阳一带展示我们的军威,然后就回去了。我特赦了南阳郡和鲁阳县的罪犯。三月初九,辛亥日,我又去悬瓠视察。四月,赵郡王去世了。七月初七,壬午日,我下令把皇后的私库里的东西减半。后宫嫔妃和皇亲国戚的日常供给也减半。在军队里服役的亲属,他们的供给也减少三分之一,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赏赐将士们。这个月,齐国的明帝也死了。八月初九,辛亥日,太子从京城来朝见我。八月十日,壬戌日,高丽国派使臣来朝贡。九月初六,己亥日,因为我讲究礼仪,不攻打丧事中的国家,所以下令军队停止前进,班师回朝。九月十三日,丙午日,我们的车驾离开了悬瓠。十月初一,乙酉日,我特赦了豫州两郡死罪以下的罪犯,并且免除他们一年的田租。十一月初八,辛巳日,我去邺城了。
公元496年正月初一,那天是戊寅日,皇上在邺城设宴款待群臣。之前皇上身体不太舒服,这会儿算是好了。庚辰日,大臣们给皇上祝寿,在澄鸾殿举行盛大的宴会。“祝寿延年,福泽绵绵”。壬午日,皇上去了西门豹祠祭祀,然后沿着漳水回宫。戊戌日,皇上的车驾回到邺城。癸卯日,皇上举行宴会,并进行策勋仪式,表彰有功之臣。甲辰日,皇上大赦天下。可惜的是,太保、齐郡王简去世了。
二月辛亥日,皇上任命兼任太尉的长兼太尉、咸阳王禧为太尉。癸亥日,任命当时的中军大将军、彭城王勰为司徒。皇上又恢复了乐陵王思誉原来的爵位。癸酉日,齐国的将领陈显达攻破了马圈戍。三月庚辰日,皇上率领大军南下征讨。癸未日,军队到达梁城。丙戌日,皇上又病了。丁酉日,车驾到达马圈。戊戌日,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终于打败了敌人。己亥日,缴获了无数的敌军物资。各路将领追击溃逃的敌军到汉水边,斩杀和溺亡的敌军将近九成。庚子日,皇上的病情加重了,车驾北上驻扎在谷塘原。甲辰日,皇上发布诏令赐死皇后冯氏,同时诏令司徒勰去鲁阳迎接太子回宫即位。皇上又任命北海王详为司空,王肃为尚书令,广阳王嘉为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并由太尉咸阳王禧、右仆射任城王澄等六位大臣辅佐新帝。
四月初一,也就是丙午日,皇上在谷塘原的行宫驾崩,享年三十三岁。“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皇上的遗体秘密送往鲁阳发丧,之后才送回京城。追谥为孝文皇帝,庙号高祖。五月丙申日,孝文帝下葬于长陵。
皇帝从小就特别孝顺。四岁那年,他爸爸献文帝得了痈疽,他竟然亲自用嘴吸脓!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五岁的时候继承皇位,他哭得特别伤心,控制不住自己。献文帝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他说:“替父王分忧的责任,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献文帝听了之后非常惊讶,对他赞赏有加。
文明太后觉得皇帝聪明又圣明,但又担心将来对冯氏家族不利,所以想废掉他。于是,在一个寒冷的月份,她穿着单薄的衣服把自己关在屋里,绝食三天,还打算把咸阳王立为皇帝。元丕、穆泰、李冲这几个大臣极力劝谏,才阻止了这件事。皇帝一开始并没有记恨太后,反而特别感激元丕他们。他对自己的兄弟们也非常好,从来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他对家族里的长辈和晚辈都非常孝顺和尊敬,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即使是对大臣,他也坚持原则,从不姑息迁就。
但是他的性格又很宽厚仁慈。有一次,给他送饭的人不小心把热汤洒在了他手上,还有一次,他在吃饭的时候吃到虫子或者脏东西,他都只是笑笑就原谅了对方。以前有宦官在太后面前说皇帝的坏话,太后就打了皇帝几十下,皇帝一声不吭地受着,也没为自己辩解。太后去世后,他也没放在心上。
皇上处理政务,总是虚心听取意见,认真采纳。他时刻惦记着老百姓,总是想着怎么才能帮助他们。祭祀天地、社稷、宗庙,以及春秋二分祭祀,皇帝都亲自参加,从不因为天气寒冷或炎热而懈怠。奏章批阅,他大多自己仔细审查;百官大小,他都认真对待。他总是强调要公平对待所有人,经常说:“当皇帝最怕的就是不公平,不能真诚地对待万物;只要真诚公平,即使是蛮夷之人,也能像兄弟一样亲近。” 皇上还经常轻松地对史官说:“要如实记录时事,不要隐瞒国家的过错。皇帝的威严和福祸掌握在自己手里,史官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南征北巡的时候,地方官员请求修路,皇上说:“简单修修桥梁,方便车辆通行就可以了,不用特意去清除杂草,把路弄得平平整整的。”凡是修建工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从不做那些不紧急的事,避免过度消耗人力。他巡幸淮南,就像在京城一样自在。军队需要砍伐树木的,皇上一定会留下绢帛作为补偿;老百姓的庄稼,一点儿都没被践踏。凡是那些没有典籍记载的禁忌和祭祀活动,都被他全部取消了。皇上非常喜欢读书,手不释卷。《五经》的义理,一看就明白,还能讲解。他学习不依赖老师的教导,自己探究其精髓;史书、传记、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他不涉猎的。他擅长谈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尤其精通其义理。他的才华横溢,文采丰富,喜欢写文章;诗歌、赋、铭文、颂词,都是兴之所至而作。他文笔极佳,甚至可以骑在马上口授文章;文章写成后,连一个字都不用修改。从太和十年以后,诏书和册文都是皇上自己写的。他写的文章,总共有百余篇。
皇上喜爱人才,求贤若渴,对待朝中的贤才,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不同的重用。他总是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他们,思想超然旷达,不为世俗事务所困扰。皇上年轻时还擅长射箭,臂力过人:十多岁的时候,就能用手指弹碎羊的肩胛骨;射杀禽兽,百发百中。十五岁以后,他就再也不杀生了,从此停止了射猎活动。他生活俭朴,经常穿着洗涤过的衣服,马鞍和马勒也只是铁木制成的。皇上的这些雅好和志趣,都是这样的。
话说啊,魏国刚建立的时候,主要忙着开疆拓土,平定南方,打仗是他们的主要工作,根本没时间搞文化教育那些事儿。
可是到了孝文帝,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从小就展现出聪明的才智和圣明的品德。他执政的时候,行事低调谦逊,认真学习,思考问题独具慧眼,这些都是他自己默默努力的结果,简直是上天注定要成为明君啊!等他亲政后,每天处理政务堆积如山,十几年下来,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做事的出发点都一样,目标一致。那些老百姓做不到的事,那些为人处世的高尚行为,即使身为皇帝,他也都做到了。
他认真研究古代典籍,努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制定各种制度,规范朝政,认真衡量各种措施,实施得井井有条,很有章法。全国老百姓都因此受益匪浅。更别说他还有雄才大略,喜欢结交奇才异士,关心百姓疾苦,总是想着为百姓做事,这些优点,也根本说不完啊!他治理国家有方,这“孝文帝”的称号,可不是虚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