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就叫部落,氏族就叫氏族。契丹以前的风俗,是按照地域分散居住,同一个氏族的人住在一起。有些是氏族组成部落,比如五院、六院这些;有些是部落包含多个氏族,像奚王、室韦这种;还有些只有部落,没有氏族,例如特里特勉、稍瓦、曷术这些;当然也有些只有氏族,没有部落,像遥辇九帐、皇族三父房这样。
一开始契丹有八个部落,后来被高丽和蠕蠕打得厉害,只剩下几万人投奔了北魏。好不容易人口慢慢多了起来,结果北齐又来打,抢走了十多万人。紧接着又遭到突厥的逼迫,只好跑到高丽去避难,人口只剩下不到一万人。部落四分五裂,已经不是原来的八部了。后来有些部落臣服于突厥,有些归顺了隋朝,还有一些在纥臣水边安家落户。慢慢地,部落人口又多了起来,分成了十个部落,占据了辽西五百多里的地盘。唐朝的时候,大贺氏仍然是八个部落,但是松漠和玄州又另立了十个部落。遥辇氏在万荣可突败亡后,也重新组成了八个部落,但遥辇和迭刺又另立了十个部落,所以总共还是十个。阻午可汗时期,契丹分成了二十个部落,势力开始壮大。到了辽太祖的时候,把九帐和三父房这些氏族重新划分,又变成了二十个部落。到了圣宗时期,又分成了十六个,后来又增加了十八个,加上以前的,总共有五十四个部落!这其中,还有拔里、乙室这些国舅的家族,外面还有十个附属部落,真是鼎盛时期啊!
契丹的氏族,能查到的,都记录在《皇族》和《外戚》这两份表里了。至于其他的五院、六院、乙室部,只知道益古、撒里本、涅剌这几个人;乌古部只知道撒里卜、涅勒;突吕不、突举部只知道塔古里、航斡,他们都是兄弟关系。奚王府的瑟、哲里,那是臣子和主人的关系。品部有个人叫拿女,楮特部有个人叫洼。其他的氏族世系和人名,就完全查不到了。
老书上说啊,契丹刚开始的时候,到处都是游牧民族,没个固定的地方住。直到涅里的时候,才开始有了部落划分,各自占据一定的区域。等到太祖建立辽朝,迭剌部势力强大,就分成了五院和六院。其他的奚族六部以下的部落,大多是因为战败被俘虏才被安置下来的。那些善于作战的,就登记入军籍,分别隶属于各地的详稳、统军、招讨司。住在内地的一些契丹人,每年按时耕种放牧,在广阔的草原上生活。边防的户口登记,他们的生活所需,都依赖于畜牧业,靠着毛皮和奶制品来穿衣吃饭。他们都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习惯了辛勤劳作,没见过什么繁华的景象和奇珍异物,所以也没什么改变的想法。因此,家家户户都衣食无忧,军队也装备精良。最终,契丹虎视眈眈地望着四方,强大的国家臣服,弱小的国家依附,东到蟠木山,西到流沙,都没有不服从的。各个部落实际上就是契丹的爪牙。
古时候的八部是: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
契丹的祖先,叫做奇首可汗,生了八个儿子。后来他的族人越来越多,就分成了八个部落,居住在松漠之间。现在永州的木叶山上,有契丹始祖庙,里面供奉着奇首可汗、可敦和八个儿子的塑像。潢河的西边,土河的北边,是奇首可汗的故土。
隋朝的时候,契丹有十个部落。北魏末年,莫弗贺勿于因为害怕高丽和蠕蠕的侵略,带着三千辆车、上万人口内附,离开了奇首可汗的故土,居住在白狼水东边。北齐文宣帝曾经从平州三道来侵略,俘虏了十几万人,把他们分到各个州郡。后来又被突厥逼迫,带着上万户人家寄居在高丽境内。隋朝开皇四年,各个莫弗贺部落的人纷纷来到边塞,请求居住在白狼水故地。另外一些寄居在高丽的部落,比如出伏部等等,也带着人马内附,朝廷就在独奚那颉的北边安置了他们。还有一些部落臣服于突厥,有四千多户来投降,朝廷给他们发放粮食,让他们回去,但是他们坚决不肯走,部落的人口逐渐增多,就随着水草迁移,居住在纥臣水边。这个地方在辽西正北二百里,东西长五百里,南北宽三百里。分成了十个部落,但是他们的名字已经失传了。
唐朝的时候,契丹有八个部落,分别是达稽部、峭落州;纥便部、弹汗州;独活部、无逢州;芬间部、羽陵州;突便部、日连州;芮奚部、徒河州;坠斤部、万丹州;还有伏部,管辖匹黎州和赤山州。
唐太宗李世民在那边设立了玄州,让契丹的大首领当刺史;又设立了松漠都督府,让窟哥当都督,把这八个部落和玄州一起管辖,一共十个州,所以说,这十个部落都在里面。
后来,遥辇氏也有八个部落: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纳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
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大贺氏势力衰弱了,辽的祖先耶律涅里立迪辇祖里为阻午可汗。当时契丹因为万荣之战失败,部落四分五裂,就按照原来的族群分成了八个部落。耶律涅里管辖的迭剌部单独成为一个部落,不算在里面。加上遥辇氏的八个部落和迭剌部,一共也是十个部落。
遥辇阻午可汗时期,部落又重新划分,一共有二十个部落:耶律七部、审密五部,加上之前的八部。
耶律涅里把三个耶律部合并成七个,两个审密部合并成五个,再加上之前的八个部落,一共二十个部落。这三个耶律部,分别是:大贺部、遥辇部、世里部,都是皇族。两个审密部,分别是:乙室已部、拔里部,是国舅的部落。具体每个部落的情况不太清楚,只知道有迭剌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突吕不部、捏剌部、突举部,还有右大部、左大部,一共十个,还有两个没记载。大贺部和遥辇部合并后分成了六个,世里部合并成一个,所以迭剌部在遥辇氏时期一直很强大,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