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帝时期就有了冕冠和各种礼服制度,后来的帝王们祭祀、朝会都要穿戴相应的服装。夏朝用的是收(一种帽子),殷朝用的是冔(一种帽子),周朝用的是弁(一种帽子),上朝穿一种,平时在家穿一种,这都是为了区分尊卑、规范礼仪。到了唐朝,祭祀时穿冕冠和青衣,上朝时穿通天冠和绛袍,平时则穿平巾帻和袍襕。

大同元年正月初一,辽太宗皇帝入主晋地,穿着正式的皇帝服装,接受文武百官在汴京崇元殿的朝贺,从此以后就成了惯例。同年北归后,辽朝沿用了唐朝和后晋的许多礼仪制度和服饰,宫廷官员们对这些制度进行整理,挑选出常用的部分记录下来。

祭祀用的服装方面,整个辽朝时期,郊祭的祭坛都没有修建,所以大裘冕服也就没有用到。《祭服》记载:衮冕是祭祀祖庙、派遣大将出征、举行大宴、登基、成年礼、迎娶皇后以及元旦朝会时皇帝穿戴的服装。衮冕非常华丽,上面装饰着金饰,垂挂着十二串白色的珠子,用丝带做缨子,颜色与绶带相同,耳饰用丝棉填充,用玉簪固定。衮冕的玄色衣裳上绣着十二章纹饰:衣上绣着日、月、星、龙、华虫、火、山、宗彝八章;裳上绣着藻、粉米、黼、黻四章。衣领上绣着升龙纹,龙纹图案分六个等级,龙山以下的纹饰每章一行,共十二行。内衬是白色纱衣,领口是黼纹,衣襟是青色,腰带是黑白色相间的皮带和大带,佩剑,穿舄(一种鞋子),舄上也装饰着金饰。《元日朝会仪》规定,元旦朝会时皇帝必须穿戴衮冕。

上朝穿的服装呢,乾亨五年,圣宗皇帝册封承天太后,三品以上官员都穿戴了规定的朝服。《杂礼》记载,册封承天太后的仪式上,侍中要就席脱剑解履。重熙五年尊号册封仪式上,皇帝穿龙衮,文武百官都穿朝服,这是辽朝的制度。会同年间,太后和北面朝拜的官员穿辽服,皇帝和南面朝拜的官员穿汉服。乾亨年间以后,即使是大礼,北面朝拜的三品以上官员也穿汉服;重熙年间以后,所有大礼都穿汉服了。而日常的朝会则仍然沿用会同年间的制度。

皇帝的帽子叫通天冠,在祭祀、冬至、朔日上朝、接见王公大臣、元旦和冬至大朝会的时候都要戴。这帽子上装饰着金色的博山,还有十二个蝉形的装饰,帽顶上缀着珍珠和翡翠。戴上黑色的介帻(一种帽子内衬),用翠色的丝带系着发髻,玉质或犀牛角做的簪子插在发间。衣服是绛红色的纱袍,里面是白色的纱中单,衣领是翻领的样式,衣襟是红色的,里面穿白色裙子和内衣,腰间系着绛红色的蔽膝,腰带是白色的,带扣是方形的,领口是斜襟的。他还会系上皮革腰带,佩剑,挂着绶带,穿着袜子和鞋子。如果还没成年加冠礼,那就梳双童髻,头顶空着,戴黑色的介帻,用两支玉簪子装饰,再加一些其他的装饰品。《元日上寿仪》中规定,皇帝要戴通天冠,穿绛纱袍。

皇太子的帽子叫远游冠,去祭祀庙宇、回宫、元旦、冬至和朔日上朝的时候都要戴。这帽子是三梁的样式,上面装饰着金色的蝉形饰品九个,帽顶上也缀着珍珠和翡翠。戴上黑色的介帻,用翠色的丝带系着发髻,犀牛角做的簪子插在发间。衣服是绛红色的纱袍,里面是白色的纱中单,衣领是黑色的翻领,衣襟是红色的,里面穿白色裙子和内衣,腰间系着白色的腰带,带扣是方形的,领口是斜襟的,再系着绛红色的蔽膝。他还会系上皮革腰带,佩剑,挂着绶带,穿袜子和鞋子,和皇帝一样。后来改成了穿白袜子,黑鞋子。如果还没成年加冠礼,那就梳双童髻,头顶空着,戴黑色的介帻,用两支玉簪子装饰,再加一些其他的装饰品。《册皇太子仪》中规定,皇太子要戴远游冠,穿绛纱袍。

亲王的帽子也叫远游冠,参加祭祀、朝会、上表章、以及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戴。帽子是三梁的,上面装饰着金色的蝉形饰品。戴上黑色的介帻,用青色的丝带系着发髻。衣服是绛红色的单衣,里面是白色的纱中单,衣领是黑色的翻领,衣襟是红色的,里面穿白色裙子和内衣。系着皮革腰带,带钩是特殊的样式,腰带是白色的,带扣是方形的,领口是斜襟的,再系着绛红色的蔽膝,穿着袜子和鞋子,佩剑和绶带,和二品以上官员一样。

诸王的帽子也是远游冠,是三梁的,戴黑色的介帻,用青色的丝带系着发髻。三品以上官员戴进贤冠,是三梁的,有宝贵的装饰;五品以上官员戴进贤冠,是二梁的,有金饰;九品以上官员戴进贤冠,是一梁的,没有装饰;七品以上的官员不用佩剑和绶带;八品以下官员的服饰和公服一样。公服的样式,在《勘箭仪》里记载了阁使的公服,是系着鞋子的。辽国经常使用这种公服。

皇帝上朝的时候,戴的是翼善冠。这顶帽子,是专门在朔日(每月初一)上朝时戴的。衣服是柘黄色的袍子,系着九环带,穿着白色的裙子和襦衣,脚上穿的是六合靴。

皇太子呢,平时上朝戴的是远游冠,只有在元旦、冬至这些特殊日子,或者连续五天朝见皇帝的时候,才穿朝服。他的朝服是绛纱单衣,白色的裙子和襦衣,配上革带、金钩(角枼)、假带方心、纷鞶囊(一种装东西的袋子),还有白色的(角枼)和乌皮履。

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或者去东宫办事的时候,戴的帽子是冠帻,上面有缨子,还要戴簪子。衣服是绛纱单衣,白色的裙子和襦衣,带钩(角枼)、假带方心、袜子、鞋子和纷鞶囊。

六品以下的官员,戴的帽子也是冠帻,上面也有缨子,也要戴簪子,不过不用带纷鞶囊,其他的都一样。

日常的服装,辽国人管它叫“穿执”。就是说,值班的官员平时穿戴的样子,指的是穿靴子、拿着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用的板子)。

皇帝平时穿柘黄色的袍衫,戴折上头巾(一种帽子),系九环带,穿六合靴,这打扮是从宇文氏开始的。唐太宗贞观年间以后,除了元旦、冬至上朝和大型祭祀活动,皇帝平时都穿常服。

皇太子平时戴的是进德冠,上面镶嵌着九颗玉珠,还有金饰,衣服是绛纱单衣,白色的裙子和襦衣,穿白袜子,乌皮履。

五品以上的官员戴幞头,也叫折上巾,穿紫袍,拿牙笏,系金玉带。文官要佩带手巾、算袋、刀子、磨刀石、金鱼袋;武官要佩带七样东西:佩刀、刀子、磨刀石、契苾真(一种兵器)、哕厥(一种兵器)、针筒、火石袋。脚上穿乌皮六合靴。

六品以下的官员,戴幞头,穿绯红色的衣服,拿木笏,系银带,佩带银鱼袋,鞋子和五品以上官员一样。

八品和九品的官员,戴幞头,穿绿袍,系鍮石带,鞋子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