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是淳钦皇后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一开始因为是皇后的亲戚,当上了国舅详稳,相当于皇亲国戚的官职吧。后来跟着他伯父去高丽打仗,打到了奴古达北岭,高丽那边的地形险峻,死守着不让咱们过去,萧惠带兵冲锋陷阵,硬是把他们给打败了。攻打开京的时候,他以严格的军纪闻名,后来被任命为契丹行宫都部署。
开泰二年,他又当上了南京统军使。没多久,又升任右夷离毕,还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官儿越做越大。朝廷觉得辽东地区很重要,非得有功劳的皇亲国戚才能镇守,所以就让萧惠去当东京留守。后来又改任西北路招讨使,还被封为魏国公,这可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了。
太平六年,他去讨伐回鹘阿萨兰部,征兵的时候,各路都积极响应,就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拖拖拉拉的,萧惠二话不说,直接把他给砍了,杀鸡儆猴!然后大军开拔到了甘州,围攻了三天,也没攻下来,只好撤兵了。这时候,直剌的儿子带兵来报复,阻卜酋长乌八密也来通风报信,说敌人要来了,但萧惠压根不信。结果西阻卜真的叛乱了,打败了咱们的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领带着三千兵马来救援,在可敦城西南跟敌人遭遇了。谐理、阿不吕都战死了,士兵们也溃散了。萧惠仓促之间摆开阵势,敌人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咱们的营地。大家都建议趁机反击,但萧惠觉得咱们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不宜出战,所以没同意。乌八密建议夜袭敌营,萧惠还是没答应。等阻卜人撤兵了,萧惠才设下埋伏,打了一场伏击战。刚一交锋,敌人就溃败逃跑了。
萧惠多年征战,屡次遭到敌人的侵扰,人和马都累坏了。太平七年,他被贬官为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没多久又升任南京统军使。
兴宗皇帝登基后,他先担任兴中府知府,后来又当上了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官职越来越高,还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同时兼任侍中,封为郑王,并被赐予“推诚协谋竭节功臣”的称号。
重熙六年,他又被任命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官位再次提升,加封为守太师,并且改封为赵王。之后,他被任命为南院枢密使,又改封为齐王。那时候,皇帝想要统一全国,计划攻打宋朝的三关要塞,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耶律惠说:“两国实力强弱,陛下心里都清楚。宋朝西征打了这么多年,军队疲惫,百姓也苦不堪言,陛下如果亲自率领军队前往,一定能取得胜利!” 萧孝穆却说:“我们辽国以前和宋朝关系友好,现在无缘无故地去攻打人家,理亏在我们;况且胜负还很难预料。希望陛下仔细考虑。”皇帝采纳了耶律惠的建议,于是派使者向宋朝索要十座城池,并在燕地集结军队。耶律惠和太子一起率领军队逼近宋朝边境,宋朝最终被迫割让十座城池,并且增加了岁币请求和好。耶律惠因为立下了首功,被晋封为韩王。
重熙十二年,他又兼任北府宰相,同时担任元帅府同知,还担任了北枢密使,可谓是权倾朝野。
话说十三年,西夏李元昊勾结山南的党项各部作乱,宋仁宗皇帝亲自带兵征讨。李元昊害怕了,赶紧求饶。仁宗皇帝说:“李元昊忘记了祖祖辈辈的恩情,竟然心怀奸计,朕都亲自带兵来了,他却没把抢掠的东西都交出来。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让他自己送上门来。老天爷给的机会他不珍惜,以后后悔可就来不及了!”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天一大早,就率军出发了。
西夏人把拒马(一种带尖木桩的障碍物)摆在黄河西岸,用盾牌遮挡掩护,宋军打败了他们。李元昊逃跑了,仁宗皇帝命令先锋部队和右翼部队去追击。有一千多西夏兵溃败突围出来,宋军迎头痛击。这时突然刮起大风,飞沙走石,士兵们眼睛都睁不开,军营大乱,西夏人乘机反扑,宋军死伤无数。皇帝下令班师回朝。
十七年,皇帝把皇姐嫁给了驸马都尉。第二年,皇帝再次征讨西夏。狄青从河南出发,战船和粮船连绵数百里,声势浩大。进入敌境后,侦察兵的活动范围很小,盔甲都装在车上,士兵们不能骑马。众将领都请求做好万全的准备,狄青说:“谅祚(西夏新君)一定会亲自来迎接皇上的车驾,哪有时间顾得上我们?无缘无故地准备,只会徒增麻烦罢了。”过了几天,宋军还没安营扎寨。侦察兵回报说西夏军队来了,狄青正要治侦察兵谎报军情的罪,西夏谅祚的军队就从山坡上冲下来了。狄青和他的部下来不及穿盔甲就逃跑了。追兵射中了狄青,差点没命,士兵死伤更是惨重。军队撤回后,因为狄青的儿子慈氏奴战死沙场,皇帝就赦免了他的罪过。
十九年,狄青请求退休,皇帝下诏赐给他肩舆(一种轿子)进宫朝见,允许他拄着拐杖上殿。狄青几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才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为魏国王。皇帝下令狄青无论冬夏都要到行宫去,参与商议解决疑难问题。狄青退休后,皇帝还不断地派人送去汤药和其他的赏赐。每逢狄青生日,皇帝都会赐诗一首,以示恩宠。清宁二年,狄青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遗命家人要薄葬。皇帝听到噩耗后,停朝三日。
狄青为人宽厚,生活俭朴。宋仁宗曾让狄青随意取用珍宝,狄青说:“臣身为皇亲国戚,占据要地,俸禄足够清廉自守,家里的奴婢也有上千人,并不缺乏什么。陛下还赏赐臣东西,那些比臣更穷的人又该怎么生活呢?”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所以,狄青虽然几次打了败仗,皇帝也没有责怪他。
我弟弟虚列,当过武定军节度使,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慈氏奴,另一个叫兀古匿。兀古匿最后当上了北府宰相。
慈氏奴,字宁隐。唐朝太平盛世初期,因为跟皇帝沾亲带故,被安排了个祗候郎君的小官。皇上觉得他工作认真负责,就把他升职了,先是闸撒狘,后来又升任右监门卫上将军。后来西边打仗,朝廷就派他去西北路当招讨都监,还让他管着保大军节度使的兵权。他当官既能恩威并施,又能体恤百姓,各部族都很拥护他。后来他又回到朝廷,当了殿前副点检,之后又升任乌古敌烈部详稳。
再后来,朝廷征讨李谅祚的时候,慈氏奴被任命为统军都监,跟西北路招讨使敌鲁古一起率领各族军队从北路进攻凉州,还抓到了李谅祚的亲属。可惜的是,夏军占据险要地势抵抗,慈氏奴在战斗中中箭身亡,享年五十一岁。死后,朝廷追赠他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萧迂鲁,字胡突堇,是五院部人。他爸爸萧约质,当过节度使,官挺大的。萧迂鲁在重熙年间当了个牌印郎君,就是个小官。清宁九年,国家平定了重元叛乱,但是叛乱的余党郭九他们逃跑了,朝廷就派萧迂鲁去抓他们。结果萧迂鲁把他们抓住了,然后升官了,当上了护卫太保。
咸雍元年,朝廷派他去宋朝谈边境的事,他办得挺好,皇上很满意,就让他当了殿前副点检事。五年的时候,阻卜族叛乱了,萧迂鲁当了行军都监,把他们打败了,抓了不少俘虏。一开始出兵的时候,只发了五个月的军粮,时间长了粮草就断了,很多士兵都逃跑了。萧迂鲁因为这事儿被认为是失策,被免官了,降职去西北部戍边。
还没等他出发呢,北部又起兵造反了。萧迂鲁带着乌古敌烈部的兵,把叛军打败了。每次打仗他都冲在最前面,特别勇敢。所以朝廷就原谅了他之前的过错,让他统领乌古敌烈部。九年的时候,乌古敌烈又叛乱了,都监耶律独迭兵力不足,不敢打,就驻扎在胪朐河边。乌古敌烈联合边境上的其他人,抢掠百姓,萧迂鲁就带着四百精锐骑兵跟他们拼死作战,打败了他们,缴获了所有辎重。
接着听说酋长合术带着三千多骑兵去抢掠附近的部落,萧迂鲁就带兵追击,连续打了两天仗,斩杀了数千敌人,把被抢掠的人和牲畜都救了回来。后来又碰上乌古敌烈的五百多骑兵抢劫鹰户,萧迂鲁又反击,把他们打跑了,俘虏斩杀了很多人,从此乌古敌烈的势力就衰弱了。当时乌古敌烈和阻卜接连不断地骚扰边境,边境百姓都苦不堪言。朝廷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及时增兵,但是边境地区能保持安宁,全靠萧迂鲁的努力。
皇上很欣赏他的功劳,就封他做了左皮室详稳。后来宋朝想要天池地区,朝廷就让萧迂鲁兼管两皮室的军队,驻扎在太牢古山以防备宋朝。大康年间,阻卜又叛乱了,萧迂鲁升任西北招讨都监,跟着都统耶律赵三一起征讨,立下了功劳,就被改任为南京统军都监、黄皮室详稳。没过多久,他又升任东北路统军都监,最后死在了任上。他弟弟叫萧铎卢斡。
铎卢斡,字撒板,这孩子从小就特别聪明伶俐。三岁的时候就没了娘,哭得特别伤心,看见的人都觉得可怜。
长大后,他长得高大魁梧,性格沉稳果敢,喜欢学习,擅长写文章,很有才能。三十岁才开始做官,很快就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在北院给事中负责传达圣旨。
大康二年,他又回到了枢密院工作。结果呢,铎卢斡平时跟萧岩寿关系挺好,却被萧岩寿诬陷犯了罪,给发配到西北边疆戍边去了。因为牵扯到太子那档子事,皇上特别开恩,免了他一死,但还是把他关起来,一辈子都得待在那儿。
在边疆待了十多年,太子那件事真相大白了一些,他才被允许回到家乡,从此就隐居起来,不问世事。有一天,他在河边散步,听到野鸡叫,他三次重复着孔子的“时哉”二字,然后写了三首古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当时有名望的文人都夸他诗歌意境高远,韵味优雅,不输古代的大家。寿隆六年,他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乾统年间,朝廷追赠他彰义军节度使的官职。
萧图玉,字兀衍,是北府宰相海璃的儿子。辽统和年间刚开始的时候,皇太后临朝称制,萧图玉因为是皇亲国戚的关系,被安排到宫里侍奉。没多久,他就当上了乌古部的都监。他带兵讨伐速母缕等部,立下了战功,升迁为乌古部节度使。统和十九年,他被任命为西北路军事的总负责人。后来,他率领西北路的军队攻打甘州,降服了甘州的酋长牙懒。
可是没过多久,牙懒又反叛了,朝廷下令让萧图玉去讨伐他。萧图玉攻克了肃州,把肃州的所有百姓都迁徙到了土隗口故城。军队凯旋后,萧图玉奉诏迎娶了金乡公主,被封为驸马都尉,还加官为同政事令门下平章事。萧图玉向皇帝建议说:“阻卜部现在已经臣服了,应该把他们分别安置到各个地方,由节度使来管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后来,担任节度使的人往往都不是什么人才,各部百姓怨声载道,又开始想着要造反。
开泰元年十一月,石烈太师阿里底杀死了他的节度使,然后向西逃到了窝鲁朵城,这窝鲁朵城就是古代所说的龙庭单于城。没过多久,阻卜部又反叛了,他们包围了萧图玉所在的可敦城,声势浩大。萧图玉命令军队齐射,把他们击退了,然后驻扎在窝鲁朵城。第二年,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带兵前来救援,萧图玉派人去劝降各部,结果很多部族都投降了。皇帝认为萧图玉虽然一开始失策了,但后来赢得了人心,于是赦免了他,仍然让他统领各部。萧图玉请求增加军队,皇帝却拒绝了他,说:“叛乱已经平息了,还要那么多军队干什么?再说,上次的战争死伤那么多人,如果听你的,边境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于是这事就作罢了。
后来,金乡公主因为杀了家里的婢女,被降封为郡主,萧图玉也因此被罢免了使相的职务。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乌古敌烈部详稳。等到年纪大了,他就告老还乡了,最终去世。他的儿子叫萧双古,担任南京统军使;孙子叫萧讹笃斡,娶了三韩郡王合鲁的女儿骨浴公主,最后也当上了乌古敌烈部统军使,因为善于打仗而闻名天下。
耶律铎轸,字敌辇,是积庆宫的人。他在统和年间当官。他为人比较粗率随意,不太在乎一些小细节,一开始大家觉得他这点不好。后来辽国入侵宋朝,他被派去统领一部分军队参战。打仗的时候,他用红色的丝绸裹住盔甲来让自己显眼,然后冲锋陷阵,在敌人的阵营里杀敌无数。太后看见了很高兴,把他叫过去说:“你这么卖力,还有什么担心的呢!”然后重重地赏了他。从那以后,很多军事任务都交给他负责。没多久,他就升任了东北详稳。
开泰二年,他奉命讨伐阻卜,成功攻克了那里。重熙年间,他先后担任东北路统军使、天德军节度使。重熙十七年,辽国要修筑西边的城防,皇帝命令耶律铎轸去勘察地形,并建造战舰,结果造出了130艘楼船。这些船上面可以驻扎士兵,下面可以停放战马,建造得非常坚固雄伟,皇帝很满意。后来西征的时候,皇帝命令耶律铎轸率领军队从另一条路进攻,在河边与主力会合。敌军在河边列阵,皇帝亲自乘坐战舰冲过河去攻击敌人,取得了大胜,凯旋而归,还亲自赐给他一杯酒。然后问他想要什么赏赐,耶律铎轸回答说:“我幸亏得到圣上的恩宠,能够尽一点微薄之力,就算死一万次也报答不了国家的恩情,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呢!”皇帝更加器重他,还亲笔在耶律铎轸的衣服上写下“勤国忠君,举世无双”几个字。他最终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岁。他的儿子耶律低烈,后来也当上了观察使、节度使。
文章最后说:一开始,辽国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萧惠赞率军攻打宋朝,宋朝就增加了赔款请求和解。辽国因为一次胜利就沾沾自喜,转而攻打西夏,结果军事能力和智慧都丧失了,最终惨败。这难道不是因为贪图小利,忽略长远目标造成的吗?更何况,所得的利益根本无法弥补损失,这算什么好处呢?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将领在边境地区安抚百姓,勤勤恳恳地戍守边疆,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像耶律铎鲁、耶律斡高那样有情操有才华的人,耶律铎轸虽然在廉洁方面不如萧惠,但是他没有邀功请赏、挑起战争的罪过,也算是君子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