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沙,字安隐,他祖上曾经侍奉过遥辇氏。在应历年间,他官职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南府宰相。景宗皇帝登基后,耶律沙负责统领南面的边防事务。到了保宁年间,宋朝军队攻打河东地区,耶律沙带兵前去救援,立下了战功,被加封为守太保。

乾亨年间,宋军再次北侵。耶律沙率领军队走了一条小路,到达白马岭,在一条大涧边上遭遇了敌军。耶律沙和众将领想等到后军到达后再作战,可是冀王耶律敌烈和监军耶律抹只他们觉得应该趁机猛攻,耶律沙没法阻止他们。于是敌烈他们率领先锋部队渡过大涧,还没过一半,就被宋军打败了,军队溃散。敌烈和他儿子蛙哥,耶律沙的儿子德里,以及令稳都敏、详稳唐筈等五位将领全部战死了。后来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的军队赶到,万箭齐发,宋军才开始撤退。耶律沙率军前往太原,这时汉朝驸马都尉卢俊前来投降,说太原已经失守了,于是耶律沙就下令军队撤退。

宋军乘胜追击,入侵燕地,耶律沙在高梁河与他们作战,稍微后退了一些;这时碰到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等人的军队前来夹击,打败了宋军。宋朝皇帝吓得半夜逃跑,逃到涿州,乔装打扮,坐驴车走小路逃跑了。皇帝因为耶律沙的功劳,赦免了他之前的过错。同年,耶律沙又跟随韩匡嗣去攻打宋朝,结果战败了,皇帝想要杀了他,幸亏皇后求情才得以免死。睿智皇后临朝称制后,召见耶律沙,赐给他几杖,优待这位老臣。后来他又一次参加了对宋作战,打败了刘廷让和李敬源的军队,皇帝对他赏赐丰厚。统和六年,耶律沙去世了。

耶律抹只,字留隐,他叔父是隋朝皇室的后代。一开始,他凭借皇族身份进入宫中侍奉。景宗皇帝登基后,他被任命为林牙,因为办事能力强而受到赏识。保宁年间,他升迁为枢密副使。乾亨元年春天,宋朝军队攻打河东地区,南府宰相耶律沙担任统帅,率兵前往救援,耶律抹只也随军出征。结果在白马岭遭遇惨败,他侥幸逃生。宋军乘胜追击,攻打燕地,击败了奚族将领翊休哥。皇上念及他的功劳,赦免了他之前的过失。那年冬天,他跟随统帅韩匡嗣出兵攻打宋朝,在满城交战,被宋军将领用计谋欺骗,我军溃败;只有耶律抹只的部队没有混乱,他从容不迫地整顿旗鼓,安全撤军。皇帝下诏书褒奖他,并任命他为南海军节度使。乾亨二年,他再次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统和年间初期,他担任东京留守。宋朝将领曹彬、米信等人入侵边境,耶律抹只率兵前往南京,提前做好防御准备。等到皇帝亲临南京,耶律抹只与耶律休哥在涿州东面与宋军决战,取得了胜利,之后他升迁为开远军节度使。有个传统,当地百姓每年上缴的税赋,一斗粮食折算成五钱,耶律抹只上奏请求改为折算成六钱,百姓们都很高兴。统和年间末期,他去世了。

萧干,小名项烈,字婆典,是北府宰相敌鲁的儿子。他为人正直。当初,发生察割叛乱,叛乱首领胡古只与萧干关系很好,派人去召见他。萧干说:“我怎么可能跟着叛贼!”他把来人绑起来,送给了寿安王。叛乱平定后,皇上赞赏他的忠诚,任命他为群牧都林牙。他又因为讨伐乌古的战功,被提升为北府宰相,改任突吕不部节度使。乾亨年间初期,宋朝攻打河东,乘胜入侵燕地,朝廷下令萧干抵抗,双方在高梁河交战。耶律沙撤退,萧干与耶律休哥等人共同奋力作战,打败了宋军,皇上亲自下诏书慰劳他们。从此以后,每次征战,萧干都参与军事决策。他被加封为政事令。乾亨二年,宋军包围瓦桥,夜间偷袭我军营地,萧干和耶律匀骨一起奋力抵抗,击退了敌人。当时皇后称萧干为父亲。后来皇后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萧干多次上奏建议,大多被采纳。统和四年,他去世了。他的侄子叫讨古。

讨古,字括宁,为人忠诚正直,做事简朴。辽景宗应历年间,他开始在宫中侍奉皇帝。碰巧当时冀王耶律敌烈和宣徽使海思谋反,讨古和耶律阿列一起向皇帝密告了这件事。皇帝很欣赏他的忠诚,就下令让他娶尚朴谨公主。到了保宁年间,讨古被任命为南京统军使。乾亨初年,宋朝军队入侵燕地,讨古和北院大王奚底一起抵抗,结果没能打赢,军队溃败了。讨古他们不敢再战,就退守清河。皇帝听说他们战败,就派使者责备他们说:“你们连侦察工作都不做好,用兵也不讲究策略,一遇到敌人就败退,还算什么将领!”讨古吓得不轻。过了一段时间,援军到了,讨古奋勇作战,打败了宋军。皇帝就赦免了他的罪过,降他的职务为南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年后,讨古去世了。

耶律善补,字瑶升,是孟父楚国王的后代。他为人纯正谨慎,很有才智。景宗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千牛卫大将军,后来又升迁为大同军节度使。等到辽军伐宋的时候,韩匡嗣和耶律沙率领军队从东路进攻,而善补作为南京统军使从西路进攻。善补听说韩匡嗣战败了,就收兵回撤。乾亨年间将近结束的时候,他和宋军在满城交战,结果被宋军的伏兵包围了,幸亏斜轸前来救援才得以脱险。因为战前没有做好准备,他被皇帝狠狠地责罚了一顿。统和年间开始,他担任惕隐(官职名)。恰逢宋军再次入侵,善补被任命为都元帅抵御,但他不敢作战,所以岭西地区的州郡大多被宋军攻占,最终他被免去了惕隐的职务。因为他的叔父耶律安端曾经辅佐过世宗皇帝有功,皇帝念及此事,就征召善补担任南府宰相,后来又升迁为南院大王。

后来辽国再次出兵攻打宋朝,想要攻打魏州,皇帝召集大家商议。将士们认为魏州城防空虚,都说可以攻打。善补却说:“攻打这座城容易,但是城池很大,难以估计。如果攻克了这座城,士兵们贪图抢掠俘虏,势必难以控制。而且附近还有很多大城镇,都会派兵来救援,内部还有强大的敌人,我们拿什么去对付他们呢?”皇帝听了他的话,就停止了攻打魏州的计划。耶律善补性格懦弱,喜欢安安静静地待着。每次出征打仗,他都害怕战斗,总是急着撤退,所以很多次战争都打得不顺利。他七十四岁的时候去世了。

耶律海里,字留隐,是辽国大臣令稳拔里得的长子。 他小时候,正赶上察割起兵造反,他母亲的鲁也牵扯进去了。有人去请海里参与叛乱,但他拒绝了。叛乱平定后,他母亲因为他的缘故而免受惩罚。

海里为人节俭朴素,不喜欢名利,平时就喜欢打猎玩儿。虽然他过着闲散的生活,但大家都很尊敬他,就像对待高级官员一样。保宁年间,他被任命为彰国军节度使,后来又升迁为惕隐。任期满了之后,他称病辞官不做了。过了很久,他又被任命为南院大王。

后来,宋朝的曹彬、米信等人来侵略辽国,海里立下战功,成功地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因此被皇帝赐予“资忠保义匡国功臣”的称号。皇帝多次亲征,海里在南院待了十多年,他治理地方以宽厚平静为主,当地的人口也增加了,当时人们都很看重他的政绩。 他被封为漆水郡王,后来又升任上京留守,最后去世了。皇帝下令,因为海里家里穷,所以要给足丧葬费用。

史书评论说:在高梁、朔州的战役中,参与战斗的小官小将多如牛毛,他们因为依附耶律休哥、萧挞凛等名将而获得功劳,这正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但是像萧干、海里这样,拒绝察割的招揽,平定古告海思的叛乱,他们的功劳可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利。他们以善行弥补了懦弱之人的不足,这难道不值得称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