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说说西路那边的机构设置吧。西路招讨使司、西边大详稳司、四蕃都军所,这些都是圣宗统和四年设立的,李继冲当时被任命为西路招讨使。还有夏州管内蕃落使,也是统和四年设立的,李继迁担任这个职位。 倒塌岭节度使司、倒塌岭统军司、塌西节度使司、塌母城节度使司,这些也都是西路管辖的机构。
辽国的军队指挥系统,那可是相当复杂!枢密院、都统府、部署司这些机构层层相扣,配合默契。先锋部队、左右两翼部队都非常重要,而中军则主要负责侦察和探路,尤其谨慎。作战时,监战人员权力很大。这些机构设置合理,井然有序,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再说说行军期间的机构。有行枢密院,下设左右林牙和参谋;还有行军都统所,有监军、行军诸部都监和监战人员。此外,还有行军都统、行军副都统、行军都监、行军都押司(下设都押官和副押官)、行军都部署司,以及先锋使司、先锋都统所、左翼军都统所、右翼军都统所、中军都统所、御营都统所。负责远距离侦察的远探军,有小校和拽剌;负责侦察的候骑,有侦候、候人和拽剌。
东征方面,有东征行枢密院、东征都统所(也叫东面行军都统所或东路行军都统所)、东征统军司、东征先锋使司。西征方面有西征统军司;南征方面有南征都统所(也叫南面行军都统所)、南征统军司、南面行营总管府、南面行营都部署司。此外还有河南道行军都统所、北道行军都统所、东北面行军都统所、西北面行军都统所、西南面行军都统所。
辽国对属国和属部的管理,也有一套制度。大的属国,就相当于封王;小的,就相当于部使。辽国让这些部落首领和契丹人区分开来,既用恩惠又用威慑,来管理这些部落,这叫“柔远之策”。下面是具体职位的列表:
【属国职名总目】 这部分列举了各种属国官员的职位,比如某国大王、某国于越、某国左相、某国右相、某国惕隐(也叫司徒)、某国太师、某国司空(本名闼林)、某国某部节度使司、某国某部节度使、某国某部节度副使、某国详稳司、某国详稳、某国都监、某国将军、某国小将军等等。
【大部职名】 和属国类似。
【诸部职名】 和各个部族类似。 这些职位名称,都和所属的部族或国家有关。
哎,这可真是个长长的名单啊!先说女直国,顺化王府那事儿,景宗保宁九年的时候,女直国那帮人来求官,要当宰相、夷离堇,一口气就封了二十一人呢!后来,圣宗统和八年,又封了个叫阿海(或者叫阿改)的女直人为顺化王。到了天祚天庆二年,又出现了一个叫阿鹘产的大王。
然后是北女直国、南女直国,还有个曷苏馆路的女直国大王府,这名字还挺绕嘴的,也叫合苏衮部女直王、合素女直王,或者苏馆都大王,反正就是各种叫法。圣宗太平六年,曷苏馆那边的几个部落,被允许自己弄旗鼓了。长白山那边的女直人,圣宗统和三十年的时候,三十个部落一起求着要封官呢。还有鸭渌江女直大王府,濒海女直国大王府,以及阻卜国大王府,这阻卜国还分了好几个部门,什么阻卜紥刺部节度使司、阻卜诸部节度使司(这个是圣宗统和二十九年才设立的)、阻卜别部节度使司,还有西阻卜、北阻卜、西北阻卜,都设了大王府。此外还有乞粟河国、城屈里国、术不姑国(也叫述不姑,还有个叫直不姑的)大王府。
接着是阿萨兰回鹘大王府(也叫阿思懒王府),回鹘国单于府(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还下令用契丹人当回鹘部副使呢),沙州回鹘敦煌郡王府,甘州回鹘大王府,高昌国大王府,党项国大王府,西夏国西平王府。再往南,有高丽国王府、新罗国王府、日本国王府。西边还有吐谷浑国王府、吐浑国王府、辖戛斯国王府,室韦国王府(还有个黑车子室韦国王府),铁骊国王府,靺鞨国王府,沙陀国王府,濊貊国王府,突厥国王府(还有个西突厥国王府),斡朗改国王府,迪烈德国王府(也叫敌烈、迭烈德),于厥国王府,越离睹国王府(也叫斡离都),阿里国王府,飖里国王府,朱灰国王府,乌孙国王府,于阗国王府。
我的天,这得有多少个王啊!这简直就是个古代的“王”的展览馆! 这规模,这数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首先,咱们来看看这长长的国王府和大王府名单。这上面列的,都是些狮子国、大食国、西蕃国……等等各种各样的国家和部落,还有他们的国王府和大王府。 这名单可真长啊,感觉就像在念绕口令一样。 “狮子国王府、大食国王府、西蕃国王府、大蕃国王府、小蕃国王府、吐蕃国王府……” 这些名字,现在听起来都挺陌生了。
接着往下看,还有阿撒里国王府、波剌国王府、惕德国王府…… 好多名字都记不住,感觉都是些古代的国家,离我们现在太遥远了。 “仙门国王府、铁不得国王府、鼻国德国王府……” 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异域风情。 “辖剌国只国王府、赁烈国王府、获里国王府、怕里国王府……” 念着念着,感觉自己都成说书的了。
再往下,还有噪温国王府、阿钵颇得国王府、阿钵押国王府、纴没里国王府…… 这些名字,一个比一个拗口。 “要里国王府、徒睹古国王府。亦曰徒鲁古。” 这还有个别名呢! “素撒国王府、夷都兖国王府、婆都鲁国王府、霸斯黑国王府、达离谏国王府、达卢古国王府、三河国王府。核列哿国王府。述律子国王府、殊保国王府、蒲昵国王府、乌里国王府。已上诸国。” 终于念完了这些国王府,一口气读下来,感觉舌头都打结了。
接下来是几个大王府,规模好像比国王府小一些。“蒲卢毛朵部大王府、回跋部大王府、抃母部大王府、黄龙府女直部大王府。道宗大康八年赐官及印。” 这个黄龙府女直部大王府,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呢! “吾秃婉部大王府、乌隈于厥部大王府、婆离八部大王府、于厥里部族大王府。太宗会同三年,赐旗鼓。” 这个大王府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赐,看来这些部落都挺受重视的。
最后,是一大堆部族的名字。“生女直部、直不姑部、狐山部、拔思母部、茶紥剌部、粘八葛部、耶睹刮部、耶迷只部、挞术不姑部、渤海部、西北渤海部、达里得部。亦曰达离底。乌古部、隈乌古部、三河乌古部、乌隈乌骨里部、敌烈部、迪离毕部、涅剌部、乌濊部。已上三部,隶夫人婆底里东北路管押司。鉏德部、谛居部。亦曰谛举部。涅剌奥隗部、八石烈敌烈部、迭剌葛部、兀惹部。亦曰乌惹部。党项部、隗衍党项部、山南党项部、北大浓兀部、南大浓兀部、九石烈部、嗢娘改部、鼻骨德部、退欲德部、涅古部、遥思拈部。” 这简直就是一部古代地理志啊! 这么多名字,真让人眼花缭乱。 看来,古代的政治版图,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好家伙,这上面记录的是一些部落的事情,是唐朝圣宗统和元年(公元983年)的事情。当时,有个叫“离部”的部落,他们请求以后在他们部落内部挑选比较稳重的人来担任官职,但是这个请求没被批准。
接下来是各个部落的名单,密密麻麻的,感觉好多啊!有“四部族部”、“四蕃部”、“三国部”、“素昆那山东部”、“胡母思山部”、“卢不姑部”、“照姑部”、“白可久部”、“俞鲁古部”、“七火室韦部”、“黄皮室韦部”、“瑶稳部”、“嘲稳部”、“二女古部”、“蔑思乃部”、“麻达里别古部”、“梅里急部”、“斡鲁部”、“榆里底乃部”、“率类部”、“五部蕃部”、“蒲奴里部”、“闸古胡里扒部”。 这些名字听着就挺有异域风情的,感觉都是些蛮族部落。
总之,上面列举的这些,就是当时记录在册的各个部落了。 这记录可真详细,把各个部落都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