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的制度是这样的:皇帝登基后,要修建宫殿,划分州县,管理各个部落,设立官府,登记户口,操练军队。皇帝死后,后妃和宫女们要跟随灵柩,侍奉陵寝。如果需要征兵,青壮年男子就要从军,老人和妇女留在家中守卫家园。太祖的宫殿叫弘义宫,应天皇后的宫殿叫长宁宫,太宗的宫殿叫永兴宫,世宗的宫殿叫积庆宫。穆宗的宫殿叫延昌宫,景宗的宫殿叫彰愍宫,承天太后的宫殿叫崇德宫,圣宗的宫殿叫兴圣宫,兴宗的宫殿叫延庆宫,道宗的宫殿叫太和宫,天祚的宫殿叫永昌宫。此外,孝文皇太弟还有敦睦宫,丞相耶律隆运有文忠王府。辽国共有州三十八个,县十个,提辖司四十一,石烈二十三个,瓦里七十四个,抹里九十八个,得里两个,闸撒十九个。总户数为正户八万,蕃汉转户十二万三千,共计二十万三千户。

算斡鲁朵是太祖设立的。辽国话里,“算”指的是心腹,“斡鲁朵”指的是宫殿。所以,弘义宫就是算斡鲁朵。它是由皇帝的心腹侍卫组成,后来又增加了渤海俘虏和锦州的户籍人口。算斡鲁朵位于临潢府,陵寝在祖州东南二十里。正户八千,蕃汉转户七千,可以出动骑兵六千。

它下辖五个州:锦州、祖州、严州、祺州、银州;一个县:富义县;四个提辖司: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两个石烈:须、速鲁;四个瓦里:合不、挞撒、慢押、虎池;四个抹里:膻、预墩、鹘突、纠里阐;两个得里:述垒北、述垒南。

国阿辇斡鲁朵是太宗设立的。“国阿辇”在辽国语里就是国家的含义。这就是永兴宫,最初的名字叫孤稳斡鲁朵。它是由太祖平定渤海后俘获的人口,以及东京、怀州提辖司和云州怀仁县、泽州滦河县等地的户籍人口组成的。国阿辇斡鲁朵位于游古河边,陵寝在怀州南三十里。正户三千,蕃汉转户七千,可以出动骑兵五千。

怀来、黔州、开州、来州,一共四个州。保和县和滦河县,两个县。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四个提辖司。北女古,一个石烈。抹里、母里、合李只、述垒,四个瓦里。

述垒轸、大隔蔑、小隔蔑、母、归化不术、唐括、吐谷、百尔瓜忒、合鲁不只、移马不只、膻、清滞、速稳,一共十三個抹里。伯德部、守狘、穴骨只、合不频尼、虎里狘、耶里只挟室、僧隐令公,七个闸撒。

耶鲁碗斡鲁朵,是世宗皇帝设立的,兴盛的时候叫“耶鲁碗”,也就是积庆宫。是用文献皇帝的卫队和太祖皇帝俘虏来的百姓,还有云州提辖司以及高州、宜州等地的百姓设立的。这个斡鲁朵在土河东边,陵墓在长宁宫北边。正式户籍五千户,蕃汉转户八千户,能出动八千骑兵。

康州、显州、宜州,三个州。山东县,一个县。四个提辖司。兮腊,一个石烈。达撒、合不、吸烈、逼里、潭马、槊不、耶里直、耶鲁兀也,八个瓦里。

纥斯直、蛮葛、厥里、潭马忒、出懒、速忽鲁碗、牒里得、阎马、迭里特、女古,十个抹里。蒲速碗斡鲁朵,是应天皇太后设立的,兴隆的时候叫“蒲速碗”,也就是长宁宫。是用辽州和海滨县等地的百姓设立的。这个斡鲁朵在高州,陵墓在龙化州东边一百里。世宗皇帝把它分给了让国皇帝的宫院管辖。正式户籍七千户,蕃汉转户六千户,能出动五千骑兵。

辽州、仪坤州、辽西州、显州,四个州。奉先县、归义县、定霸县,三个县。四个提辖司。北女古,一个石烈。

瓦里六个:一个是潭马,一个是合不,一个是达撒,一个是慢押,一个是耶里只,还有一个是浑只。

抹里十三个:分别是浑得移邻稍瓦只,合四卑腊因铁里卑稍只,夺罗果只,拿葛只,合里只,婆浑昆母温,阿鲁埃得本,东厮里门,西厮里门,东里,西里,牒得只,还有灭母邻母。

夺里本斡鲁朵,是穆宗皇帝设立的,也就是延昌宫。讨平叛乱后,被称为“夺里本”。它是由国阿辇斡鲁朵户籍和阻卜俘虏户籍,以及中京提辖司、南京制置司、咸州、信州、韩州等地的户籍组成的。这个斡鲁朵在糺雅里山南,陵墓在京城南边。正户一千户,蕃汉转户三千户,可以出动骑兵两千。 它下辖两个州:遂州和韩州;三个提辖司:中京、南京和平州;一个石烈:须。

瓦里四个:分别是抹骨古等,兀没,潭马,合里直。

抹里四个:分别是抹骨登兀没灭,土木直移邻,息州决里,莫瑰夺石。

监母斡鲁朵,是景宗皇帝设立的,也就是彰憨宫。后来人们就叫它“监母”。它是用章肃皇帝的侍卫和武安州的户籍组成的。这个斡鲁朵在合鲁河,陵墓在祖州南边。正户八千户,蕃汉转户一万户,可以出动骑兵一万。它下辖四个州:永州、龙化州、降圣州、同州;两个县:行唐县、阜俗县;四个提辖司;两个石烈:监母和南女古。

瓦里七个:分别是潭马,奚烈,埃合里直,蛮雅葛,特末,乌也,灭合里直。

抹里十一个:分别是尼母曷烈因稍瓦直,察改因麻得不,移失邻斡直,辛古不直,撒改真,牙葛直,虎狘阿里邻,泼昆,潭马,闸腊,楚兀真果邻。

话说,孤稳斡鲁朵,是承天太后设立的,名字叫崇德宫。“孤稳”就是玉的意思。它是由乾、显、双三州的户口组成的,位于土河东,旁边是景宗皇帝的陵墓。它有正户六千,蕃汉转户一万,可以出动骑兵一万。

管辖范围包括乾川、双、贵德这四个州,以及潞上京一个县,还有南京、西京、奉圣州三个提辖司。此外,还有三个石烈:里、滂、迭里特女古;七个瓦里:达撒、耶里、合不、歇不、合里直、慢押、耶里直;以及十一个抹里:阿里厮直述垒、预笃温稍瓦直、潭马、赁预笃温一腊、牙葛直、牒得直、虎温、孤温、撒里僧、阿里葛斯过邻、铁里乖稳里;还有五个闸撒:合不直迷里几频你、牒耳葛太保果直、爪里阿本果直、僧隐令公果直、老昆令公果直。

另一个是女古斡鲁朵,这是圣宗皇帝设立的,名字叫兴圣宫。“女古”就是金的意思。它是由国阿辇、耶鲁碗、蒲速碗这三个斡鲁朵的户口组成的,位于女混活直,陵寝在庆州南安。它有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可以出动骑兵五千。

它的管辖范围包括庆、隰、乌上京、乌东京、霸这五个州,以及四个提辖司。还有四个石烈:毫兀真女姑、拿兀真女室、女特里特、女古滂;六个瓦里:女古、蒲速碗、鹘笃、乙抵、蓊、埃也;以及九个抹里:乙辛不只、铁乖温、埃合里只、嘲瑰、合鲁山血古只、夺忒排登血古只、劳骨、虚沙、土邻。

好家伙,这上面写的是啥啊? 让我一句一句给你翻译成大白话。

第一句,“闸撒五:曰达邻频你,曰和里懒你,曰爪阿不厥真,曰粘独里僧,曰袍达夫人厥只。” 这说的是五个什么地方的名字,达邻频你、和里懒你、爪阿不厥真、粘独里僧、袍达夫人厥只,听着就挺拗口的。

接下来,“窝笃碗斡鲁朵,兴宗置。是为延庆宫。孳息曰“窝笃碗”。以诸斡鲁朵及饶州户置。其斡鲁朵在高州西,陵寝在上京庆州。正户七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 意思是说,兴宗皇帝设立了一个叫“窝笃碗斡鲁朵”的地方,也就是延庆宫。这个地方的名字就叫“窝笃碗”,是用其他一些地方和饶州的人口组成的。它在高州的西边,皇陵在上京庆州。这里有七千户正式户籍人口,一万户蕃汉混合户籍人口,还能出一万骑兵。

“州三:饶、长春、泰。” 这简单,就是说有三个州:饶州、长春州、泰州。 “提辖司四。” 四个提辖司。

“石烈二:曰窝笃碗、曰鹘笃骨。” 两个石烈,一个叫窝笃碗,一个叫鹘笃骨。“瓦里六:曰窝笃碗,曰厮把,曰厮阿,曰糺里,曰得里,曰欧烈。” 六个瓦里,分别是窝笃碗、厮把、厮阿、糺里、得里、欧烈。“抹里六;曰欧里本,曰燕厮,曰缅四,曰乙僧,曰北得里,曰南得里。” 六个抹里,分别是欧里本、燕厮、缅四、乙僧、北得里、南得里。

“阿思斡鲁朵,道宗置。是为太和宫。宽大曰“阿思”。以诸斡鲁朵御前承应人及兴中府户置。其斡鲁朵在好水泺,陵寝在上京庆州。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出骑军一万五千。” 道宗皇帝建立了阿思斡鲁朵,也就是太和宫,“阿思”是它的别称。 这个地方是用其他地方和兴中府的人口组成的,在好水泺,皇陵也在上京庆州。正式户籍人口一万,蕃汉混合户籍人口两万,能出一万五千骑兵。

“石烈二:曰阿厮,曰耶鲁。” 两个石烈,一个叫阿厮,一个叫耶鲁。“瓦里八:曰阿厮,曰耶鲁,曰得里,曰糺里,曰撒不,曰鹘笃,曰蒲速斡,曰曷烈。” 八个瓦里,分别是阿厮、耶鲁、得里、糺里、撒不、鹘笃、蒲速斡、曷烈。“抹里七:曰恩州得里,曰斡奢得里,曰欧里本,曰特满,曰查剌土邻,曰糺里,曰阿里厮迷里。” 七个抹里,分别是恩州得里、斡奢得里、欧里本、特满、查剌土邻、糺里、阿里厮迷里。

“阿鲁碗斡鲁朵,天祚皇帝置。是为永昌宫。辅佑曰“阿鲁碗”。以诸斡鲁朵御前承应人,春、宣州户置。正户八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 天祚皇帝建立了阿鲁碗斡鲁朵,也就是永昌宫,“阿鲁碗”是它的别称。 这个地方是用其他地方和春州、宣州的人口组成的。正式户籍人口八千,蕃汉混合户籍人口一万,能出一万骑兵。“石烈二:曰阿鲁碗,曰榆鲁碗。” 两个石烈,一个叫阿鲁碗,一个叫榆鲁碗。“瓦里八:曰阿鲁斡,曰合里也,曰鹘突,曰敌剌,曰谋鲁斡,曰糺里,曰夺里剌,曰特末也。” 八个瓦里,分别是阿鲁斡、合里也、鹘突、敌剌、谋鲁斡、糺里、夺里剌、特末也。 这记录的都是些地名和人口信息,感觉像古代的户籍统计。

话说,这辽国啊,地方行政机构可不少,就拿抹里八来说吧,它下面管着蒲速碗、移辇、斡笃碗、特满、谋鲁碗、移典、悦、勃得本这些地方。

再说孝文皇太子,他住的地方叫敦睦宫,也叫赤寔得本斡鲁朵,孝文皇帝就简称为“赤寔得本”。文献皇帝在位的时候,收编了应征入伍的人和渤海的俘虏,在建州、沈州、岩州这三个州都安排了户籍管理。他的陵墓在祖州西南三十里。正户有三万户,蕃汉转户五千户,还有五千骑兵。这三个州,就是建州、沈州、岩州;南京只有一个提辖司;石烈有两个,叫嘲和与敦;瓦里六个,分别是乙辛、得里、奚烈直、大潭马、小潭马、与墩;抹里两个,叫潭马抹乖和柳实;闸撒两个,叫耳晨频你、打里频你。

耶律隆运,大丞相晋国王,他本来姓韩,叫韩德让。因为立了大功,被赐了国姓,还脱离了宫籍,被安排到他族叔的横帐房里。死后追赠尚书令,谥号文忠。他没儿子,先过继了皇族魏王贴不子的儿子耶鲁,耶鲁早逝,天祚皇帝又让他儿子敖鲁斡继承他的爵位。朝廷给了他丧葬用品,并在乾陵旁边为他建庙,还按照诸王的规格,给他建了文忠王府。他管辖的正户五千,蕃汉转户八千,出骑兵一万,只有一个州。他的辖区下设六个提辖司,分别是上京、中京、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

最后说说这“著帐郎君”和“著帐户”。这“著帐郎君”的来历呢,最早是遥辇痕德堇可汗时期,蒲古只等三族因为得罪了越释鲁,被抄家灭族,家属都被充入瓦里。后来淳钦皇后把他们收为“著帐郎君”。到了世宗时期,这些人的罪责都被免除了。不过,要是他们的族人、亲戚、世官犯了罪,还是会被没入充当“著帐郎君”。 “著帐户”呢,主要来自斡鲁朵分出来的,还有那些犯了罪被没入的人。他们负责承应小底、司藏、鹰坊、汤药、尚饮、盥漱、尚膳、尚衣、裁造等宫里的杂役,以及宫中、亲王身边的侍从、伶官等等,都归他们管。

全国的宫廷卫队总共有四十万八千人,骑兵则有十万一千人。 这些数字不是固定的,根据情况随时增减,没有一个确切的数目。 就像赦免罪犯或者没收财产一样,人数也是灵活变动的。

太祖皇帝继承迭剌部的皇位后,把迭剌部的人分成五个或六个部门,都由皇族成员统领,但皇家的亲卫队却很空虚。于是,他设立了斡鲁朵制度,从州县里抽调户口,充实军队,以增强中央实力,削弱地方势力。 这套制度经过几代皇帝的完善,宫廷卫队也越来越强大,平时负责宫廷守卫,出征时则担任护卫,皇帝死后还负责守陵。一旦发生战事,五个京城的卫戍部队和两个州的提辖司接到命令后,就能迅速集结军队,不用再从州县或各部族调兵,十万骑兵立马就能到位。 皇帝对军队恩情深厚,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都是从全国精锐中挑选出来的,聚集在皇帝身边。 老兵退役了,新兵又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这套军事制度真是很厉害啊!

弘义宫:正规士兵一万六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四千人,骑兵六千人。

长宁宫:正规士兵一万四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二千人,骑兵五千人。

永兴宫:正规士兵六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四千人,骑兵五千人。

积庆宫:正规士兵一万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六千人,骑兵八千人。

延昌宫:正规士兵二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六千人,骑兵二千人。

彰愍宫:正规士兵一万六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二万人,骑兵一万人。

崇德宫:正规士兵一万二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二万人,骑兵一万人。

兴圣宫:正规士兵二万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四万人,骑兵五千人。

延庆宫:正规士兵一万四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二万人,骑兵一万人。

太和宫:正规士兵二万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四万人,骑兵一万五千人。

永昌宫:正规士兵一万四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人,骑兵一万人。

敦睦宫:正规士兵六千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人,骑兵五千人。

文忠王府:正规士兵一万人,其他民族和汉族士兵一万六千人,骑兵一万人。

十二个宫殿和一个王府,从上京到南京那些重要的地区,都设有提辖司,重要的地方每个宫殿都设有,普通的地方就设一两个。太和宫、永昌宫应该和兴圣宫、延庆宫一样,老的史书上没提到提辖司,大概是因为史料缺失吧。

南京呢,有弘义宫提辖司、长宁宫提辖司、永兴宫提辖司、积庆宫提辖司、延昌宫提辖司、彰愍宫提辖司、崇德宫提辖司、兴圣宫提辖司、延庆宫提辖司、敦睦宫提辖司,还有文忠王府提辖司。西京有弘义宫、长宁宫、永兴宫、积庆宫、彰愍宫、崇德宫、延庆宫和文忠王府的提辖司。奉圣州有弘义宫、长宁宫、永兴宫、积庆宫、彰愍宫、崇德宫、兴圣宫、延庆宫和文忠王府的提辖司。平州有弘义宫、长宁宫、永兴宫、积庆宫、延昌宫、彰愍宫、兴圣宫、延庆宫和文忠王府的提辖司。中京只有延昌宫和文忠王府的提辖司,上京就只有文忠王府的提辖司了。

总的来说,所有宫殿和卫戍部队的人数,加起来有四十万八千人,其中骑兵有一万一千人。辽国的亲王大臣们,都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打仗的时候,经常会带自己的私人军队去参战。多的有一千多骑兵,少的也有几百人,这些军队都登记在皇宫的户籍里。国家有军事行动,就调借个三五千骑兵,剩下的军队就留在部落里,作为他们的根本力量。

还有太子军、伟王军、永康王军、于越王军、麻答军、五押军等等。各个部落分别隶属于南北府,负责守卫边疆,各自都有司法机构,具体情况如下:北府总共有二十八个部门,其中侍从宫帐有奚王府的部门,镇守南境的,有五院部和六院部。

好家伙,这上面列的都是金朝的各个部落驻地啊!首先,东北路招讨司管着乌隗部。

接下来是东北路统军司,它管辖的部落可就多了:遥里部、伯德部、奥德部、南克部、北克部、图卢部、术者达鲁虢部。还有河西部的部队。

西北路招讨司管着突吕不部、奥衍女直部和室韦部。西南路招讨司的管辖范围也很广,包括涅剌部、乌古涅剌部、涅剌越兀部、梅古悉部、颉的部、匿讫唐古部和鹤剌唐古部。

黄龙府都部署司管着隗衍突厥部、奥衍突厥部、北唐左部和五国部。乌古敌烈统军司管着迭鲁敌烈部,戍隗乌石部管着北敌烈部。

南府总共有十六个部落。镇守西南边境的部队是乙室部。西南路招讨司还管着品部、迭达迭剌部、品达鲁虢部和乙典女直部。

西北路招讨司还管着楮特部。东北路统军司管着达马鼻古德部。东北路女直兵马司管着乙室奥隗部。东京都部署司管着楮特奥隗部、窈爪部、稍瓦部和曷术部。

驻守倒塌岭的是讹仆括部。最后,屯驻在本境的部队有撒里葛部、南唐古部和薛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