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鼓吹乐啊,这玩意儿,最早叫短箫铙歌乐,从汉朝就有了,当时就叫军乐。你看《辽杂礼》里写的,朝会的时候要摆十二张熊罴图案的案几,皇帝的车驾前后都有鼓吹乐队,百官的仪仗队也都得配上鼓吹乐。

前部乐队的人员配置是:两个鼓吹令,十二面鼗鼓,十二面金钲,一百二十面大鼓,一百二十面长鸣鼓,十二面铙,十二面鼓,二十四个人唱歌,二十四支管乐,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笳。后部乐队呢,有两个鼓吹丞,一百二十面大角,十二面羽葆,十二面鼓,二十四支管乐,二十四支箫,十二面铙,十二面鼓,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笳。这前后鼓吹乐队,平时出行的时候走在皇帝车驾前面演奏,朝会的时候就列队站好,摆个样子,不演奏。

横吹乐也是军乐,跟鼓吹乐分开的两个部门,但一起用,都归鼓吹令管。前部横吹乐队配置:一百二十面大横吹,两面节鼓,二十四支笛子,二十四支觱篥,二十四支笳,二十四支桃皮觱篥,十二面鼗鼓,十二面金钲,一百二十面小鼓,一百二十面中鸣鼓,十二面羽葆,十二面鼓,二十四支管乐,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笳。后部横吹乐队:一百二十四面小横吹,二十四支笛子,二十四支箫,二十四支觱篥,二十四支桃皮蒨篥。

百官的鼓吹乐和横吹乐,从四品以上的官员,乐队的规模都会有所增加,具体怎么增减,《仪卫志》里都有记载。从周朝衰落开始,先王的音乐就逐渐失传了,《周南》的音乐风格也变成了《秦风》的风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郑、卫、秦、燕、赵、楚等地的音乐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正统的雅乐就失传了。汉唐盛世的时候,文人雅士喜欢的多是西域的音乐,这就是所谓的“大乐”、“散乐”;而军中用的都是北方的音乐,也就是咱们说的鼓吹乐和横吹乐。现在还留存的雅乐,乐器看着挺雅致,但音乐风格也带点西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