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咱们今天来聊聊辽国的官制。先说这个“王府祗候”,这可是在中台省的职位,最早设立于太祖天显元年,后来圣宗乾亨四年又给改了改。
接下来是一堆“相”,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听着就头大,官职等级一个比一个低。还有个“王子院”,专门管皇子的那些事儿。王子太师、王子太保、王子司徒、王子司空、王子班郎君,这些都是给王子服务的官员。公主那边也有“驸马都尉府”,负责打理公主府邸的各种事情。
然后是“北面诸帐官”,这部分比较有意思。书上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三大帝王之举:一是取代遥辇氏,把遥辇九帐的地位摆在御营之上;二是灭了渤海国,但保留了他们的族帐,地位仅次于遥辇九帐;三是收服奚王,安抚他们的帐部,地位跟皇族差不多。 他又展现了三大英雄智慧:一是让国舅辅佐皇族;二是依靠乙室对抗奚王;三是设立两个院来控制遥辇氏。你看这些“北面诸帐官”,就能看出这些事儿来。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掌管着遥辇九帐可汗的事务,这九位可汗分别是遥辇洼可汗、阻午可汗、胡剌可汗、苏可汗、鲜质可汗、昭古可汗、耶澜可汗、巴剌可汗、痕德堇可汗。 太祖接受遥辇氏的禅让后,把遥辇九帐的地位放在皇族之上,还专门设立了“大常衮司”来侍奉他们,其他官员都不能插手。辽国的十二宫、五京,都是太祖通过征战得来的,并非继承自遥辇氏。可见,辽太祖对先祖的尊重,可以说是到了极致。辽国人习惯东向而尚左,皇上的帐篷朝东,遥辇九帐朝南,皇族三父帐朝北。东西为经,南北为纬,所以把皇上的营地叫做“横帐”。
“大常衮”也叫“敞稳”。 然后是遥辇氏的官员:遥辇太师、遥辇太保、遥辇太尉、遥辇司徒、遥辇司空、遥辇侍中(也叫世烛,太宗会同元年才设立)。还有“敞史”、“知事”。 “遥辇帐节度使司”下设节度使和节度副使;“遥辇糺详稳司”下设遥辇糺详稳、遥辇糺都监、遥辇糺将军、遥辇糺小将军;最后是“遥辇克”,这个官职具体是啥,书上没说清楚。
说白了,国舅司就是管理皇族亲戚事务的部门。一开始,它是由皇太后的两个部门合并而成的,后来又把乙室已和拔里两个部门也合并进来了,都归国舅司管。这都是发生在辽朝的事儿,具体时间是太宗天显十年和圣宗开泰三年。
乙室已和拔里这两个部门,内部还有大翁帐、小翁帐、大父帐、少父帐这些职位,都由同一个人常衮担任,名字还有个别字写法是敞稳。除了这些,还有国舅太师、国舅太保、国舅太尉、国舅司徒、国舅司空这些官职。 另外还有个敞史,这是太宗会同元年改郎君这个职位的名字来的。还有知事、国舅乙室已大翁帐详稳司、国舅详稳、国舅都监、国舅本族将军、国舅本族小将军这些职位。兴宗重熙五年的时候,枢密院提议,把国舅乙室已小翁帐的敞史,还有大横帐和国舅二父帐,都改成将军了。 此外还有国舅乙室已小翁帐详稳司、国舅拔里大父帐详稳司、国舅拔里少父帐详稳司、国舅夷离毕司、国舅夷离毕、国舅左夷离毕、国舅右夷离毕、敞史、国舅帐克、国舅别部(这是世宗时期设立的)。 很多官职的具体情况,史书上没详细记载。不过,圣宗太平八年的时候,史书上记载了国舅别部敞史萧塔葛这个人。
渤海帐司的情况也差不多,具体情况史书上没写清楚。只知道有渤海宰相、渤海太保、渤海挞马、渤海近侍详稳司这些职位。还有奚王府、乙室王府,这些地方也有一些部族官员。辽朝在各地建了很多宫殿,这些宫殿的管理,都归属于北面宫官管辖。
辽朝的行宫管理,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诸行宫都部署院负责管理所有行宫的事务,包括契丹人和汉人的行宫。 这个部门下设诸行宫都部署、知行宫诸部署司事、诸行宫副部署、诸行宫判官。 契丹行宫都部署司专门负责行在行军各宫殿的政令,下设契丹行宫都部署、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契丹行宫副部署、契丹行宫判官。 此外还有行宫诸部署司,负责管理行在各宫的政令,下设行宫都部署、行宫副部署、行宫部署判官。
最后,还列了一个十二宫职名总目,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宫殿都有宫使、副使、太师等官员。 【十二宫职名总目】 某宫 某宫使 某宫副使 某宫太师
话说,有个官职叫“某宫太保”,还有个官职叫“某宫侍中”,这个“侍中”是太宗皇帝会同元年才设立的,也叫“世烛”。 再来说说“某宫都部署司”,它主要负责管理本宫的契丹军民事务。“某宫都部署”、“某宫副部署”、“某宫判官”这些官职也都是这个宫里的。还有一个“某宫提辖司”,具体是什么官职,史书上没写清楚。还有“某宫马群司”,负责管理宫里的马匹。 另外,还有“侍中”和“敞史”这两个官职。
然后呢,还有个地方叫“某石烈”,石烈是个县的名字。“夷离堇”这个官职,本来叫弥里马特本,后来改名叫辛衮,在会同元年升了官。 “麻普”这个官职,原来叫达剌干,也是会同元年改的。 “牙书”这个官职是会同元年才设立的。“某瓦里”呢,是个特殊的地方,内族、外戚、世官犯了罪,就会被发配到瓦里。 还有“抹鹘”、“某抹里”、“闸撒狘”、“某得里”这些官职,具体是干什么的,史书上没详细记载。
咱们再来说说宫殿,有太祖皇帝的弘义宫,太宗皇帝的永兴宫,世宗皇帝的积庆宫,应天皇太后的长宁宫,穆宗皇帝的延昌宫,景宗皇帝的彰愍宫,承天皇太后的崇德宫,圣宗皇帝的兴圣宫,兴宗皇帝的延庆宫,道宗皇帝的太和宫,天祚皇帝的永昌宫,还有孝文皇太弟的敦睦宫,以及文忠王府。 以上这些,一共十二个宫殿和一个王府,还有都署、提辖、石烈、瓦里、抹里、得里等等这些地方,都可以在《营卫志》里找到记载。
最后,还有一个官署叫“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主要负责管理皇宫巡幸时所需要的各种辎重。 当然,“夷离毕”和“敞史”这两个官职,我们前面也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