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合住,字粘衮,是太祖弟弟迭剌的孙子。这孩子小时候不太爱玩闹,一到关键时刻就特别聪明,还很会说话。一开始因为是皇族亲戚,就在皇帝身边当差,每次打仗都立了不少功劳。保宁年间,他升职了,当上了右龙虎卫上将军。因为宋朝军队老是骚扰咱们南边,他就被任命为涿州刺史,还兼任西南兵马都监、招安使、巡检使等职务,皇上还封他为“推忠奉国功臣”。
耶律合住长期镇守边疆,虽然也取得过不少战功,但他做事稳重,从不主动挑事邀功请赏。周边地区都很敬畏他,他管辖的地方也安定得很。宋朝多次派人来示好,想跟咱们讲和,耶律合住都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帝,皇帝也同意跟他们谈谈。他既能安抚边境,又能震慑敌人,对国家来说贡献很大。后来,他又升任左金吾卫上将军。任期满了之后,又遥领镇国军节度使,最后去世了。
耶律合住不仅聪明,还很有文化,而且精通军事。他镇守范阳的时候,曾经带着几个骑兵直接跑到雄州北门,跟雄州的守将当面摆事实讲道理,分析了咱们两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周朝军队入侵边境的来龙去脉。他说话慷慨激昂,听得周围的人都热血沸腾。从那以后,边境好几年都没发生战事了。有识之士都说,耶律合住一句话顶得上十万大军啊!
刘景,字可大,是河北河间人。他家祖上四代前的那位,叫刘怦,是朱滔的外甥,曾经做过唐朝的右仆射兼卢龙军节度使。他爹刘守敬,当过南京的副留守。刘景为人忠厚老实,喜欢学习,又能写文章。燕王赵延寿看中了他,把他请到幽都府当文学。应历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刘景升迁为右拾遗、知制诰,还当上了翰林学士。应历九年,北周军队入侵燕地,留守萧思温上报了紧急军情,皇帝想等到秋天再出兵,刘景就劝谏说:“河北的三关要塞已经失守了,现在敌人又来侵犯燕地,咱们怎么能坐视不管呢!”皇帝没听他的。这时候,他父亲去世了,刘景就回家奔丧去了。没过多久,他又被重新起用,回到了原来的职位。
有一天,皇帝让他起草赦书,赦书写好了,却搁置了几个月没发布。刘景上奏说:“唐朝的规定,赦书要每天传递五百里,现在拖延这么久不发布,这是不对的。”皇帝还是没理他。后来景宗皇帝即位,因为看重刘景的忠诚可靠,就提拔他做了礼部侍郎,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宣政殿学士。皇帝想重用他,就在他的笏板上写了“刘景可为宰相”几个字。没过多久,刘景被任命为南京副留守。当时留守韩匡嗣奉命随皇帝北上,刘景就和他儿子刘德让一起管理京城事务。不久,刘景被召回朝廷,做了户部使,后来又先后担任武定军和开远军节度使。统和六年,他退休了,还被加封为兼侍中。刘景六十七岁去世,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师。他的儿子刘慎行,孙子刘一德、刘二玄、刘三嘏、刘四端、刘五常、刘六符,都继承了家里的家风,真是“皆具六符传”。
刘六符他爹,叫刘慎行,从膳部员外郎一步步升到北府宰相,还当过监修国史的。那时候皇上经常在酒宴上就处理一些赏罚的事儿,刘慎行就劝皇上说:“用喜怒来决定赏罚,恐怕不太合适啊。”皇上听明白了,就下令政府说:“以后宴会上要是处理了刑赏的事,第二天必须再正式禀报。”
刘慎行后来当了都统,去打高丽,因为没按时完成任务,被降职做了个小官。后来有人给他求情,才免了罪,让他去当了彰武军节度使,还被封为保节功臣。他一共生了六个儿子,老大叫刘一德,老二叫刘二玄,老三叫刘三嘏,老四叫刘四端,老五叫刘五常,老六就是咱们说的刘六符。老大刘一德早早去世了。老二刘二玄最后当上了上京留守。老五刘五常当过三司使和武定军节度使。老三、老四和老六都考中了进士。老三和老四都娶了公主,做了驸马都尉。
老三刘三嘏还给圣宗皇帝献过一篇《一矢毙双鹿赋》,皇上夸他写的华丽又精彩。不过呢,他和公主关系处得不太好,后来居然跑到宋朝去了!后来又回来了,结果被杀了。老四刘四端当了卫尉少卿,还出使宋朝给宋朝皇帝祝寿。那寿宴上,他摆出好多乐器,大张旗鼓地演奏歌舞,一直到宴会结束都没停,弄得大家都很害怕他,觉得他这个人太严肃了。回来后,他就升官了,当上了枢密直学士。
耶律六符这个人啊,很有抱负,也很有文采。重熙年间刚开始的时候,他升迁做了政事舍人,后来又当上了翰林学士,官儿越做越大。到了重熙十一年,他和宣徽使萧特一起出使宋朝,去要回十个县的地盘。回来后,他又被任命为汉人行宫的副部署。
这回宋朝派使者来了,想用增加岁币的方式来换取那十个县。于是,耶律六符又和耶律仁先一起出使宋朝,去确定岁币的名称。宋朝那边觉得这事儿很难办。耶律六符就说:“咱们大辽兵强马壮,天下人都知道,谁都想来跟宋朝干一仗。要是咱们想抓多少俘虏就抓多少俘虏,满足自己的欲望,这跟‘进贡’这两个字,哪个更厉害?再说,咱们大军驻扎在燕京,万一哪天南下,宋朝拿什么抵挡?只顾着眼前的小事,忘了大患在后,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宋朝一听这话,也就同意了,从此岁币就叫“贡”了。耶律六符回国后,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到宋朝的岁币送来了,朝廷就让耶律六符担任三司使来接收。耶律六符和参知政事杜防关系不好,杜防就说耶律六符曾经受过宋朝的贿赂,把这事儿告到皇帝那儿去了。耶律六符因此被外放,做了长宁军节度使,没多久又被召回,继续当三司使。后来道宗皇帝即位,要举行大册封的仪式,北院枢密使萧革建议说:“举行这么大的仪式,需要准备很多东西,得找个宽敞的地方,黄川就不错。”耶律六符却说:“不对。礼仪是国家的根本大事,帝王的祭祀活动不能在野外举行。现在中京是四方的中心,朝拜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应该在中京举行。”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没多久,耶律六符就因病去世了。
耶律褭履,字海邻,是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这人长得帅气,还特别擅长画画。辽圣宗重熙年间,他一路升迁,做到同知点检司事这个职位。后来驸马都尉萧胡睹被西夏抓了,皇上派他去要人,他去了三次才把人带回来。之后,他又升任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
耶律褭履要娶秦晋长公主的孙女,可他未来的丈母娘跟公主的丫鬟不对付,就对耶律褭履说:“你能把那个丫鬟弄走,我就答应这门婚事。”耶律褭履为了娶媳妇,竟然想了个办法把丫鬟给杀了。婚事办成了,但事情败露了,官府要判他死刑。耶律褭履因为画画好,就画了一幅圣宗的像献上去,这才免了一死,被发配到边疆戍守。后来他又画了一幅画,皇上召他回来,任命他为同知南院宣徽事。他出使宋朝祝贺,还画了宋朝皇帝的画像带回来。到了清宁年间,他又一次出使宋朝。宋朝皇帝设宴款待他,可是鲜花挡住了视线,他没看清宋朝皇帝长什么样。临走的时候,他只看了一眼,等回到辽国边境,他就把画好的宋朝皇帝画像给送别的人看,大家都惊叹他的画技高超。后来听到重元叛乱的消息,他没及时赶回去勤王。叛乱平息后,他去向皇上祝贺,皇上责备了他。酒席上,皇上笑着说:“要是重元造反成功了,你肯定能当上座上宾!”耶律褭履羞愧极了。咸雍年间,他被加封为太子太师,后来去世了。
牛温舒是范阳人,为人刚正不阿,很有本事。咸雍年间,他考中了进士,但一直都在做些小官。大安年间,他一路升迁,做到户部使,后来又当了给事中、知三司使。他治理民生很有办法,皇上很赏识他,就升他为户部侍郎,然后又让他当三司使。寿隆年间,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兼任同知枢密院事,还代理中京留守。百姓都请求皇上正式任命他,皇上就同意了。后来他又被召回朝廷,当三司使。乾统年间,他又当了参知政事,兼任知南院枢密使。五年后,西夏被宋朝打得不行了,派人来求和。牛温舒和萧得里底一起出使宋朝。
当时宋朝大摆宴席,有个优伶打扮成道士,要土和泥做药炉。优伶说:“土太少,和不了。”牛温舒立刻站起来,用手捧土,紧紧地抱在怀里。宋朝皇帝问他为什么,牛温舒回答说:“我奉天子之命来议和,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把这土卷起来带回去!”宋朝人吓了一跳,赶紧答应了西夏的求和请求。牛温舒回国后,被加封为中书令,后来去世了。
杜防,是涿州归义县人。开泰五年,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一路升迁,做到起居郎、知制诰,大家都觉得他将来能当宰相。太平年间,他又升任政事舍人,后来当上了枢密副使。
重熙九年,辽夏开战,夏朝打进了宋朝的地界。宋朝派郭稹来求助,想跟夏朝讲和。皇上就派杜防去跟夏朝谈,结果谈妥了,双方撤兵,各自收回侵占的土地。杜防因此被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可是,韩绍芳和刘六符嫉妒他,杜防却一直诚恳待人。到了重熙十二年,韩绍芳他们被罢官了,皇上对杜防更加信任。重熙十三年,杜防终于当上了南府宰相。重熙十五年,杜防生了个儿子,皇上还亲自去他家道贺,并且赐名“王门奴”。后来,因为一次奏报出了点小差错,杜防被外放到武定军节度使的职位。重熙十七年,他又被召回朝廷,再次担任南府宰相。重熙二十一年秋天,祭祀仁德皇后的时候,皇上让儒臣们写诗,杜防写的最好,皇上还赏赐了他金带。道宗皇帝驾崩后,杜防负责皇帝陵墓的修建工作。
清宁二年,皇上对杜防说:“朕知道你年纪大了,又喜欢喝酒,不想再让你操劳了,朝廷上的事,你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没过多久,杜防被任命为右丞相,还被加封为尚父(类似太师),后来去世了。皇上非常惋惜,给了他很多追赠和荣誉,还拨款为他办丧事,追赠他中书令的官职,谥号为元肃。他的儿子杜公谓,后来也当上了南府宰相。
萧和尚,字洪宁,是国舅爷家(指皇亲国戚)的后代。他为人忠直,而且很有才智和谋略。开泰初年,他被任命为御盏郎君,后来又担任内史、太医等部门的官员。一次他奉命出使宋朝祝贺新年,快要赴宴的时候,负责仪式的官员告诉他,按照礼仪,他的座位应该排在节度使的后面。萧和尚说:“要是按照这种顺序安排座位,那就是没把大国使臣当回事儿。而且,用锦缎做礼物,就像对待边疆少数民族一样。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不参加宴会了!”宋朝的官员没办法反驳,只好给他紫色的官服,座位也安排在执政大臣的旁边,这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开泰八年秋天,萧和尚被任命为唐古部节度使,后来去世了。他的弟弟叫萧特末。
特末,字何宁,是个很聪明、很有个性的人。在太平年间,他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安东军节度使,能力得到了认可。太平十一年,他被召进宫,当上了左祗候郎君班详稳。没过多久,又升迁为左夷离毕。重熙十年,他又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北院宣徽使。
第二年,他和刘六符一起出使宋朝,去要回十个县的土地。宋朝就提出,用十万两银子、十万匹绢来换。特末回国后,因为完成了任务受到皇帝嘉奖,被提升为同政事门下平章事。皇帝还下令在西南浑底甸修筑城池。特末回来后,又当上了北院宣徽使,最后去世了。
耶律合里只,字特满,是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在重熙年间,他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西南面招讨都监。后来,他被派去宋朝祝寿,住在白沟驿。宋朝设宴款待他,有官员开玩笑,嘲笑萧惠在河西之战的失败。合里只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咱们圣上俘虏了石重贵,到现在燕京还有石家寨呢!萧惠那一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宋朝的人都被他说的服气了。
辽帝听说后说:“那些官员说话太没分寸了,怎么能损害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呢!”于是下令鞭打合里只二百下,并免了他的官职。清宁年间,他又被起用,当上了怀化军节度使。清宁七年,他回到朝廷,担任北院大王,被封为豳国公。后来他又担任了辽兴军节度使、东北路详稳,还加兼侍中。最后退休,去世了。
合里只为人明智,勤奋尽责,并且善于安抚百姓。西边营田和宾馆的建设,都是他一手促成的。
耶律颇的,字撒版,是耶律房奴瓜的孙子。这人啊,性格孤傲,不太合群。重熙年间,他先是被任命了个小小的牌印郎君。到了清宁年间,慢慢升迁,当上了易州知州。后来他辞官了,当地老百姓都求着他别走,皇帝也同意了,让他继续留任。咸雍八年,他又被任命为彰国军节度使。
有一次,皇帝去大牢古山打猎,耶律颇的去行宫拜见。皇帝问他边境的情况,耶律颇的回答说:“从应州南边一直到天池,都是咱们的耕牧之地。清宁年间,边境将领不谨慎,让宋朝侵占了一些土地,烽火台都往里挪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皇帝听了很认同他的说法。于是,耶律颇的被任命为北面林牙。后来,皇帝派人去宋朝交涉,把被侵占的土地要了回来,然后就派耶律颇的去划定边界。回来之后,他被任命为南院宣徽使。大康四年,他又升迁为忠顺军节度使,接着又当了南院大王,还兼任同知南京留守,最后被召回朝廷,当上了南府宰相,被封为贞良功臣、吴国公,还担任了北院枢密使。他为人廉洁谨慎,认真负责,该做的事一件不少。大安年间,他退休了,后来去世了。他的儿子耶律霞抹,后来当上了北院枢密副使。
有人评论说:耶律合住注重边境安宁,善于治理,爱护百姓,他的考虑真是深远啊!而六符却为了邀功而挑起战争,这哪里是国家之福啊!牛、杜、颇的、合里这些人奉命出使,幸好没有辱使命。至于那个褭里,为了求婚竟然杀了婢女,自己犯下罪行,还画了主人的画像企图免死,真是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