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啊,《春秋》这本书,它既写好人好事,也写坏人坏事,目的就是为了教育人,让人引以为戒。你看,那些记载奸臣、酷吏的史书,欧阳修也把奸臣的事迹都写进去了,就是为了让当皇帝的知道该怎么鉴别人才,让当臣子的知道该怎么约束自己。这可是天地间圣贤的教诲,关系到国家安危和兴衰治乱的大事啊!辽国从耶律乙辛开始,出了十个奸臣,他们败坏国家的事迹都足以让人警醒,所以把他们的故事都写进了史书。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是五院部人。他爸爸叫迭剌,家里很穷,连吃穿都成问题,乡里人都叫他“穷迭剌”。耶律乙辛他妈怀孕的时候,晚上做梦梦见自己用手抓住一只山羊,还把山羊的角和尾巴都拔掉了。梦醒后去算命,算命的说:“这是好兆头啊!羊去掉角和尾巴就成了‘王’字,你以后生的孩子会当王。”耶律乙辛出生的时候,正好赶在路上,没水给他洗澡,结果回车的时候压坏了车辙,突然就冒出一股泉水来。迭剌因为有了儿子,想喝酒庆祝一下,闻到酒香,竟然在草丛里找到了两壶酒,就拿来祭祀东方。耶律乙辛从小就聪明伶俐。有一次放羊,一直放到太阳下山了,他爸爸迭剌去看他,结果发现耶律乙辛睡着了。迭剌碰了他一下把他弄醒了,耶律乙辛生气地说:“你干嘛突然吓我!我刚梦见有人拿着日月要吃我,我已经吃了月亮,正吃太阳吃了一半的时候你把我弄醒了,可惜没吃完!”迭剌从那以后就不让他放羊了。

话说这乙辛长大后,长得可俊了,人看着挺和善,其实心里头鬼主意多着呢。在重熙年间,他先是在文班当个小吏,后来掌管着太保的印信,经常跟着皇上进宫。皇后娘娘见他长得斯文秀气,跟个老实的官儿似的,就让他去当个管笔墨纸砚的小官儿;皇上也挺喜欢他,就一步步地把他提拔成护卫太保。

等到道宗皇帝登基了,因为乙辛在先帝时期当差,表现不错,皇上就赏赐给他四十户汉人的田地,还让他当了点检司的同知,经常被皇上叫去商量解决疑难问题。后来又升任北院同知,一直做到枢密副使。清宁五年,他当上了南院枢密使,后来又调到北院,还被封为赵王。

到了清宁九年,耶律仁先当上了南院枢密使。当时驸马都尉萧胡睹跟重元是一伙的,他们俩看耶律仁先碍眼,就上奏皇上说:“耶律仁先可以去西北路当招讨使。”皇上正打算同意呢,乙辛赶紧出来说话了:“我刚参加国家政务,对很多事情还不了解,耶律仁先是先帝的旧臣,不能轻易把他调离朝廷啊。”皇上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没同意萧胡睹的请求。

重元叛乱平定后,乙辛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又晋升为魏王,还被封为“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咸雍五年,他又被加封为太师。皇上还下令,凡是有战事的地方,都允许他便宜行事,他的权力大得不得了,朝中内外都得敬着他,门下走动的人络绎不绝,送礼的更是排着队。凡是巴结他的人,都能得到提拔;那些正直敢言的人,都被他排挤出去了。

大康元年,太子终于开始参与朝政了,国家治理也变得井井有条。可是,乙辛这家伙不甘心,就想着法子陷害皇后。皇后去世后,乙辛心里更慌了,又开始琢磨着怎么弄死太子。他瞅准机会进宫跟皇帝说:“皇上啊,您和皇后就像天地一样地位平等,后宫空着可不行啊!”然后就开始猛夸他党羽驸马都尉萧霞抹的妹妹,说她长得漂亮又贤惠。皇帝信了他的话,就把萧霞抹的妹妹接进宫,没多久就册封她为皇后。

当时有个护卫叫萧忽古,他知道乙辛在搞鬼,就躲在桥底下等着要杀了他。结果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桥给冲坏了,萧忽古的计划没成功。 林牙(相当于高级官员)萧岩寿偷偷地给皇帝上奏章说:“自从太子参与朝政以来,乙辛就一直疑神疑鬼的,而且他还跟宰相张孝杰勾结在一起。我担心他另有图谋,不能让他继续掌握实权。” 于是,乙辛被调到中京当留守去了。乙辛哭着跟别人说:“我乙辛没犯错啊,都是被小人陷害才被赶走的!” 他的同伙萧霞抹等人把乙辛的话告诉了皇帝。皇帝这才后悔起来。

没过多久,萧岩寿也被外放,当了顺义军节度使。皇帝下令让近臣们讨论要不要把乙辛召回来。那些北面的官员谁也不敢吭声,只有耶律撒剌站出来说:“当初是萧岩寿奏请把乙辛赶走的,如果萧岩寿说的不对,就应该治他的罪;如果萧岩寿说的对,那乙辛就不能再召回来了。” 他一再劝谏,但皇帝就是不听。最后,皇帝还是把乙辛召回朝中,让他当了北院枢密使。

哎,太子因为母亲的事,愁眉苦脸的,看得出来心情很不好。那些乙辛的党羽,一个个都高兴坏了,在那儿造谣生事,到处乱嚼舌根,忠心耿耿的大臣们,都被排挤得差不多了。

乙辛听信了萧十三的鬼话,半夜里偷偷把萧得里特叫来,一起合计着怎么陷害太子。然后,他让护卫太保耶律查剌去诬告耶律撒剌等人跟太子密谋篡位。结果查来查去,啥证据也没找到,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他又让牌印郎君萧讹都斡去皇上面前告状,瞎掰说:“耶律查剌之前告耶律撒剌他们的事都是真的,我也是他们同伙。我们本来想杀了乙辛他们,然后拥立太子。我们要是不说出来,事情败露了,大家都要一起受罚!”皇上就下令审问,乙辛逼着萧讹都斡招供。皇上大怒,下令杀了撒剌和速撒他们。

乙辛害怕皇上起疑心,就把好几个人拉到朝廷上审问,一个个都让他们扛着沉重的物件,绳子勒着脖子,喘不过气来,谁都受不了这种酷刑,只想赶紧死掉算了。最后,他们都招供说:“没有别的要说的了。” 当时正值盛夏,尸体都来不及埋葬,地上臭气熏天。 然后,他们把太子关押在上京,看守太子的都是乙辛的党羽。 接着,乙辛又派萧达鲁古和撒把去害太子。乙辛的党羽们高兴坏了,连续几天大吃大喝庆祝。

上京留守萧挞得以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件事。皇上听到后非常悲伤,想把太子的妻子召来,结果乙辛暗中派人把太子妃给杀了,灭口!

话说五年前正月,皇上要出猎,宦官乙辛建议皇上把皇孙留下。皇上本来想答应,这时同知点检萧兀站出来劝谏说:“皇上,您要是把皇孙交给乙辛,皇孙年纪还小,身边又没人照顾,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可怎么办?不如让我跟着保护皇孙吧!” 皇上就同意了,萧兀跟着皇孙一起出行了。 从那以后,皇上就开始怀疑乙辛,隐隐约约觉得他有点不靠谱。

后来皇上北巡,路过黑山平淀的时候,皇上发现好多随从都跟着乙辛走,心里更不舒服了。于是,皇上就把乙辛调到南院大王那里当差。 又赶上朝廷削减王爵的例行措施,乙辛的王爵也被降了,皇上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一点。 乙辛去朝廷谢恩后,皇上当天就把他打发回去了,让他去当兴中府事。 七年冬天,乙辛因为把禁物卖给外国,被送官府审理,按律当斩。 他的同伙耶律燕哥却说他应该适用八议,结果只被判了死缓,还被打了板子,关进了来州监狱。 后来,乙辛又密谋逃到宋朝,还私藏兵器,事情败露后,被勒死了。 乾统二年,皇上下令挖开了他的坟墓,鞭尸示众。

再说张孝杰,他是建州永霸县人,家里很穷,但是特别好学。重熙二十四年,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清宁年间,他官职一路升迁,做到枢密直学士。咸雍年间,因为一次奏事失误,被贬到惠州当刺史。没多久又被召回,恢复了原来的官职,还兼任户部司事。三年后,他升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还被加封为工部侍郎。八年后,被封为陈国公。皇上觉得张孝杰办事勤快能干,经常向他询问政事,把他当成了北府宰相,非常器重他这个汉臣。大康元年,皇上还赐给他国姓。

第二年秋天打猎,皇上一天射了三十只鹿,大臣们都跟着一起。酒喝多了,皇上兴致勃勃地要大家作诗,就让大家即兴创作一首《云上于天诗》。皇上还让张孝杰坐在御榻旁边。皇上还念起了《黍离》里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张孝杰马上回答说:“现在天下太平,皇上您有什么好担忧的呢?您拥有整个天下,又有什么求不得的呢?”皇上听了非常高兴。三年后,群臣陪皇上喝酒,皇上说:“先帝重用仁先和化葛,是因为他们贤能。而我呢,有张孝杰和乙辛,也不比仁先和化葛差,我真是找对了人啊!” 大家一直喝到深夜才散。

那一年夏天,乙辛诬陷皇太子,而耶律孝杰却帮着乙辛一起陷害。后来乙辛奉旨调查皇太子的党羽,诬陷忠良,而这其中,孝杰出了不少坏主意。乙辛还向皇帝推荐孝杰,说他忠于国家,皇帝觉得孝杰可以比得上狄仁杰,就赐他名“仁杰”,还允许他放飞海东青猎鹰。六年后,乙辛被罢官了,皇帝也看清了孝杰的奸诈,把他贬到武定军当节度使。后来因为私贩广济湖的盐,还擅自修改圣旨,孝杰被削去爵位,贬到安肃州,好几年才回来。大安年间,他在家乡去世了。到了乾统年间,他的坟墓被挖开,尸体被戮尸,家产也被分给了大臣们。

耶律孝杰当了很久的宰相,贪财到极点,没完没了地贪污受贿。他经常和亲戚朋友一起喝酒,还说过:“没有上百万两黄金,哪够当宰相的!” 他刚考中进士的时候,去佛寺,突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起来,跟佛塔一样高,然后掉下来摔碎了。有个老和尚说:“这个人一定会很快发达,但是也活不长。” 结果还真像老和尚说的那样。

耶律燕哥,字善宁,是耶律季父房的后代。他的高祖是铎稳,是太祖的异母兄弟。他父亲叫豁里斯,官做到太师。燕哥这个人很狡猾,但也很聪明。清宁年间,他当上了左护卫太保。大康年间,升任北面林牙。一开始,耶律乙辛从东京留守升任枢密使,就让燕哥当他的耳目,凡是听到看到的,都告诉他。乙辛很赏识燕哥,还向皇帝推荐他,皇帝也觉得他不错,就让他当了左夷离毕。后来皇太子被诬陷,皇帝派燕哥去审问他。皇太子对燕哥说:“皇上只有我一个儿子,现在我是储君,还有什么奢求,敢做这种事!您和我同辈,应该为我考虑,把我的话转达给皇上。” 他恳求得非常诚恳。萧十三听到后,对燕哥说:“应该把太子的这些话改成认罪书。” 燕哥答应了,就按照萧十三说的做了。后来皇太子被废黜,乙辛杀害忠良,很多都是燕哥出的主意。后来燕哥当上了契丹行宫都部署。五年夏天,他被任命为南府宰相,后来又升任惕隐。大安三年,他当了西京留守,然后退休了。寿隆年间,他因病去世了。

萧十三,是蔑古部的,他爹叫铎鲁斡,当过节度使。萧十三从小就聪明伶俐,特别会察言观色。清宁年间,因为多年辛劳,升了护卫太保。大康初期,耶律乙辛又回到枢密院当官,越来越嚣张跋扈。那时候萧十三经常出入耶律乙辛家,凡是朝中大臣不听耶律乙辛话的,他就想办法把人家弄走。就这样,萧十三从宿卫升到了殿前副点检。

三年夏天,护卫萧忽古等人密谋杀掉耶律乙辛,结果事情败露,都被抓了起来。萧十三对耶律乙辛说:“现在太子还在,百姓都拥护他。大王您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和帮手,还因为诬陷皇后而招致怨恨。如果太子登基,您以后怎么办呢?您应该好好想想啊!”耶律乙辛说:“我早就为此担忧了!”当天晚上,耶律乙辛就召集萧得里特商量怎么陷害太子。萧十三的计策成功实施后,很快就被提拔为殿前都点检,还兼任同知枢密院事。他又指使萧讹都斡等人诬告耶律查剌,说耶律查剌之前告发耶律撒剌等人的事情都是真的,皇上就下令彻查此事。

太子不服,另外派夷离毕耶律燕哥去询问太子,太子详细地陈述了自己被诬陷的经过。萧十三听说后,对耶律燕哥说:“你要是这么汇报,大事就完了,应该把他的话改成认罪的口供。”耶律燕哥进去后,就按照萧十三说的那样汇报了。皇上大怒,废掉了太子。太子要被带走的时候,说:“我犯了什么罪,要落到这个地步!”萧十三呵斥他上车,让卫兵关上车门。那一年,萧十三升任北院枢密副使,他又向耶律乙辛献计继续暗害太子,耶律乙辛听从了他的建议。后来耶律乙辛被外放去当南院大王,萧十三也被外放去保州当统军使,最后死了。乾统年间,萧十三的棺材被挖开,尸体被鞭尸,他的两个儿子,的里得和念经,也都都被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