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咱们这儿的习俗是用糯米饭和羊髓做成像拳头一样大的丸子,每顶帐篷都发49个。到了戊夜(正月初五晚上),大家就在帐篷里的窗户往外扔这些丸子。扔出的数量是双数,那就奏乐,开宴会;如果是单数,就得请十二个巫师敲铃铛,拿着箭,绕着帐篷唱歌呼喊,帐篷里还要在盐堆上烧火,拍打老鼠,说是吓唬鬼,要七天后才能出来。咱们这儿管正月初一叫“乃捏咿唲”, “乃”就是正的意思;“捏咿唲”就是旦,也就是初一的意思。

立春那天,女人们要送上春书,用青色的丝绸做成旗帜,上面画着龙,表示龙驾到;有的画的是蟾蜍,旗帜上写着“宜春”两个字。

人日节,就是正月初七,咱们这儿有个说法:正月初一是一鸡,初二是二狗,初三是三豕(猪),初四是四羊,初五是五马,初六是六牛,初七是人。这天看天气,晴天是吉兆,阴天就是灾难。这天还有个习俗,在院子里煎饼吃,叫“薰天”。

二月初一,是中和节,国舅萧家要设宴款待耶律家,年年如此。咱们这儿管这天叫“忄甲里叵”,“忄甲里”是“请”的意思;“叵”是“时”的意思。“忄甲”读作“狎”,“叵”读作“颇”。

二月初八是悉达太子生日,京城和各州都要雕刻太子像,仪仗队和杂耍队浩浩荡荡地游行,全城一起庆祝。悉达太子是西域净梵国的王子,姓瞿昙,名释迦牟尼,因为他觉悟了,所以人们称他为“佛”。

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咱们这儿的习俗是刻木头做成兔子,分成几队,骑马射兔子。先射中的那队赢,输的那队下马跪着给赢家敬酒,赢的那队骑在马上喝酒。咱们这儿管这天叫“陶里桦”,“陶里”是兔子的意思;“桦”是射箭的意思。

五月初五,中午的时候,要采艾叶和棉花做成衣服,七样东西用来祭祀天子,南北朝臣各献三样东西,君臣一起宴乐,渤海的厨师要进献艾騣(用艾叶做的食物)。还要用五彩丝线缠在胳膊上,叫做“合欢结”;再用彩丝编成人的形状戴在头上,叫做“长命缕”。咱们这儿管这天叫“讨赛咿儿”,“讨”是五的意思;“赛咿儿”是月的意思。

夏至那天,老百姓管这天叫“朝节”。妇女们会送彩扇和香粉盒给别人。

六月十八,按照国家的习俗,耶律氏会摆宴席,邀请国舅萧氏家族的人来参加,这叫“忄甲里叵”。

七月十三日晚上,皇帝在宫殿西边三十里外扎营过夜。之前,已经准备好酒菜了。第二天,所有军队和部落的人都演奏着各种乐器,大吃大喝到晚上才回到行宫,这叫“迎节”。十五日是中元节,演奏汉乐,大摆宴席。十六日一大早,皇帝又往西边走,随行的军队和部落的人又大肆庆祝一番,这叫“送节”,国家语言里叫“赛咿儿奢”。“奢”字,意思是好。

八月初八,按照国家的习俗,要杀白狗,在寝帐前面七步远的地方埋了它,只露出嘴巴。七天后,中秋节,就把寝帐搬到白狗埋的地方上面。国家语言里叫“捏褐耐”。“捏褐”是狗的意思;“耐”是头的意思。

九月九日重阳节,皇帝带着群臣和各部落的人去射虎,射不中的要受罚,罚酒重九宴。射虎结束后,大家选择一个高地扎营,皇帝赏赐给各民族的官员菊花酒喝。兔肝做菜,鹿舌做酱,还用茱萸酿酒,洒在门户上以求驱除灾邪。国家语言里把这一天叫做“必里迟离”,就是九月九日。

十月,五个京城都进贡纸做的衣服、兵器、工具一万套。十五日,皇帝和群臣一起到木叶山祭祀,用本国的文字写祭文,然后焚烧。国家语言里叫“戴辣”。“戴”是烧的意思;“辣”是甲的意思。

冬至那天,按照国家的习俗,要杀白羊、白马、白雁,把它们的血和酒混合在一起,皇帝要到黑山去祭拜。黑山在国境的北面,老百姓认为那里是国人的灵魂所在,山神掌管着它们,就像中原的泰山一样。每年冬至这天,五个京城都要进贡纸扎的人马一万多件,祭祀黑山后焚烧。老百姓对黑山非常敬畏,不祭祀就不敢靠近山。

腊日那天,皇帝率领南北官员和军队将士,戊夜(即夜里)上朝,奏乐饮酒,按等级赏赐兵器、羊马。国家语言里把这一天叫做“炒伍侕叵”。“炒伍侕”是战争的意思。

话说,皇帝十二岁那年,在他本命年之前的冬天,选个好日子,在皇宫北边专门辟出一块地,建了三个房间:再生室、太后居住的房间和供奉先帝神位的房间。再生室东南角,还倒栽着三棵分叉的树。

到了那一天,会安排一些童子、接生婆在再生室里等着。门外站着一位妇女端着酒,一位老人拿着箭筒。官员们先把先帝的神位请出来安置好,然后进行祭祀。祭祀完毕,皇帝从寝宫出来,前往再生室。大臣们都出来迎接,给皇帝行两次跪拜礼。皇帝进入再生室后,先脱掉衣服,洗漱干净。然后,由童子陪伴,三次走到那三棵分叉的树下。每次经过,接生婆都会念诵一些祝福的话,并擦拭皇帝的身体。童子一共绕过那三棵树七次后,皇帝就躺在树旁边,老人则敲打箭筒说:“生了个男孩!”这时,太巫会给皇帝戴上帽子,仪式结束,大臣们纷纷祝贺,再次行跪拜礼。接生婆从端酒的妇女那里接过酒敬献给皇帝,太巫则拿着襁褓、彩带等物品,念诵祝福的话。之前会预先选好七位老人,每人写好一个名字系在彩带上,然后跪着呈给皇帝。皇帝从中挑选一个喜欢的名字,接受后赏赐他们礼物。皇帝再次行跪拜礼,然后退回。所有大臣都献上襁褓、彩带等物品。皇帝最后去拜祭先帝的画像,然后设宴款待群臣。

这再生仪式,真是阻午可汗教导后代的好方法啊!哪个孩子不思念父母呢?可是人啊,欲望越深,亲情就越淡薄,就算有妻子儿女,孝心也渐渐衰微了。这几乎是人人如此,更何况是天子呢!这再生仪式一年举行一次,让天子每年都来行此礼,以此来唤醒他的孝心。如果他真切地体会了这仪式,那他的思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触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这再生仪式,真是阻午可汗教导后代的好方法啊!仪式开始时,三次经过分叉的树,难道不会想起母亲的辛苦吗?仪式结束时,拜祭先帝的画像,对祖宗的敬重又该如何呢?《诗经》里说:“不要忘记你的祖先,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