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些官职。车舆郎君、御盏郎君、本班郎君,这些都是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地位应该不算太高。 然后是皇太后祗应司,负责皇太后的所有事务;皇太妃祗应司、皇后祗应司、近位祗应司、皇太子祗应司、亲王祗应司,这些都类似,分别负责皇太妃、皇后、近侍、皇太子和亲王的日常事务。 还有个“著帐户司”,这个部门负责管理账目,他们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朝廷拨款,一部分是罪犯没收的财产。 你看,御帐、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太子、近侍、亲王以及伶官,这些人的所需物品,都得这个部门负责供应。

接下来是“著帐节度使”、“著帐殿中”,这些官职听着就比较高级,应该管辖范围比较大。 再往下,就是一些更小的部门了,比如笔砚小底、寝殿小底、佛殿小底…… 这些“小底”应该都是负责某个特定区域或者特定事务的机构,像笔墨纸砚、寝宫、佛堂、仓库、马匹、鹰坊、汤药、饮酒、洗漱、膳食、衣物、裁缝等等,都分别有专门的小部门负责。 还有个“北面皇族帐官”,负责管理皇族事务。

皇族的组织架构也很复杂。肃祖长子洽昚及其家族在五院司,他的叔叔葛剌、弟弟洽礼,以及懿祖的次子帖剌、季子褭古直及其家族都在六院司。 这五个家族,合称“二院皇族”。 而玄祖的伯子麻鲁没有后代,他的次子岩木的后代被称为孟父房;叔子释鲁的后代被称为仲父房;季子是德祖,德祖的儿子就是太祖皇帝,他们的家族被称为“横帐”;此外还有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苏等家族,统称为季父房。 这一个横帐和三个房,合称“四帐皇族”。 “二院皇族”由南北二王管理,“四帐皇族”由大内惕隐管理,而所有这些都归大内惕隐司管辖。

大内惕隐司掌管皇族四帐的政教事务,下设大内惕隐、知大内惕隐事、大内惕隐都监等职务。 此外,还有“大横帐常衮司”,负责管理太祖皇帝后裔九帐皇族的事务;“孟父族帐常衮司”、“仲父族帐常衮司”、“季父族帐常衮司”,分别负责岩木、释鲁、德祖三房族的事务。 这些机构里,还有横帐常衮(也叫横帐敞稳)、横帐太师、横帐太保、横帐司空、横帐郎君、横帐知事等等不同的官职。 总之,皇室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人员众多,管理体系也相当庞大。

四帐都详稳司,负责管理四个帐的军队事务。 简单来说,就是管着四个军营的兵。

都详稳将军,本名敞史。这都详稳将军,其实叫敞史。

小将军、横帐详稳司、孟父帐详稳司、仲父帐详稳司、季父帐详稳司,这些都是不同军营里的官职,名字听着就挺复杂的。

舍利司负责皇族的军政事务。 这部门管着皇室的军队和政务。

舍利详稳、舍利都监、舍利将军、舍利小将军、舍利、梅里,这些都是舍利司里的各种官职。

亲王国,具体官制不清楚。 亲王国的官职制度,没详细记载。

王府祗候,这应该是亲王身边的侍卫之类的。

大东丹国中台省,太祖天显元年设立,乾亨四年圣宗废除。 这中台省,是辽太祖时期设立的,后来被取消了。

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这些都是宰相级别的官员。

王子院,管理各位王子的事务。 这个部门专门管着各位王子的事情。

王子太师、王子太保、王子司徒、王子司空、王子班郎君,这些都是王子院里的官职。

驸马都尉府,管理公主府邸的事务。 这部门负责公主府里的事情。

北面诸帐官,辽太祖有三件体现帝王气度的事:取代遥辇氏,将九帐尊置于御营之上;灭掉渤海国,保留其族帐,地位仅次于遥辇氏;合并奚王的军队,安抚其部族,地位与国族相当。 辽太祖有三个体现英雄智慧的举动:任用国舅辅佐皇族,依靠乙室对抗奚王,设立二院来制衡遥辇氏。从北面诸帐的官职设置,就能看出这些。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负责遥辇洼可汗、阻午可汗、胡剌可汗、苏可汗、鲜质可汗、昭古可汗、耶澜可汗、巴剌可汗、痕德堇可汗九世宫分的事务。 这部门管着九个遥辇氏可汗后裔的宫室事务。太祖接受遥辇氏的禅让,把九帐放在皇族帐篷之上,设立大常衮司来侍奉他们,其他部门不干涉。辽国的十二宫、五京,都是太祖征战所得,并非继承自遥辇氏。他对先祖的优待,真是没话说了。辽国习俗是东向而左尊,御帐东向,遥辇九帐南向,皇族三父帐北向。东西为经,南北为纬,所以把御营称为横帐。

大常衮,也叫敞稳。 敞稳和常衮是一个意思。

遥辇太师、遥辇太保、遥辇太尉、遥辇司徒、遥辇司空、遥辇侍中(一作世烛,太宗会同元年设立),这些都是遥辇氏的官职。

敞史、知事、遥辇帐节度使司、节度使、节度副使,这些都是遥辇帐的官职。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辽朝的一些官职名称,咱们一句句地来说。首先是“遥辇糺详稳司”、“遥辇糺详稳”、“遥辇糺都监”、“遥辇糺将军”、“遥辇糺小将军”、“遥辇克”,这些都是官职名,具体是啥意思,现在不太清楚了,记录里没说。

接下来是“大国舅司”,这个部门管着国舅乙室已和拔里两个帐的事务。太宗天显十年的时候,把皇太后的两个帐合并成了国舅司;圣宗开泰三年,又把乙室已和拔里两个司合并成一个帐。然后是“乙室已国舅大翁帐常衮”、“乙室已国舅小翁帐常衮”、“拔里国舅大父帐常衮”、“拔里国舅少父帐常衮”,这些都是国舅家里的官职,名字有点绕口。还有“国舅太师”、“国舅太保”、“国舅太尉”、“国舅司徒”、“国舅司空”,这些都是国舅府里的高级官员。

“敞史”这个官职,是太宗会同元年的时候,把郎君改名叫敞史的。“知事”也是个官职。 接着是“国舅乙室已大翁帐详稳司”、“国舅详稳”、“国舅都监”、“国舅本族将军”、“国舅本族小将军”。兴宗重熙五年的时候,枢密院说,国舅乙室已小翁帐的敞史,跟大横帐和国舅的两个父帐一样,都改名叫将军了。 还有“国舅乙室已小翁帐详稳司”、“国舅拔里大父帐详稳司”、“国舅拔里少父帐详稳司”、“国舅夷离毕司”、“国舅夷离毕”、“国舅左夷离毕”、“国舅右夷离毕”、“敞史”、“国舅帐克”、“国舅别部”,这个国舅别部是世宗设立的。

这段文字里好多官职名称,具体是干啥的,现在没法完全搞清楚。“国舅别部敞史”,圣宗太平八年的时候,有个人叫萧塔葛担任这个职位。“渤海帐司”,“渤海宰相”、“渤海太保”、“渤海挞马”、“渤海近侍详稳司”,这些都是跟渤海相关的官职,具体情况也不太清楚。还有“奚王府”、“乙室王府”,这些都是王室的府邸。

辽朝建立了很多宫殿,斡鲁朵(宫殿),部族和蕃户都归北面宫官管辖。 然后是“诸行宫都部署院”,这个部门管着契丹人和汉人的所有行宫的事务。“诸行宫都部署”、“知行宫诸部署司事”、“诸行宫副部署”、“诸行宫判官”都是这个部门的官员。“契丹行宫都部署司”管着行在行军各个斡鲁朵的政令。“契丹行宫都部署”、“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契丹行宫副部署”、“契丹行宫判官”都是这个部门的官员。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主要列举了辽朝时期各种各样的官职名称,很多官职的具体职能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了。

行宫诸部署司,负责管理行宫里的各种政令。 简单来说,就是管辖行宫的行政部门。 这部门里头有行宫都部署、行宫副部署和行宫部署判官这些官职。

接下来是十二个宫的职务总览。每个宫都有各自的宫使、副使、太师、太保和侍中。 其中侍中这个官职,是太宗会同元年才设立的,也叫世烛。 每个宫也都有自己的都部署司,负责管理这个宫里契丹的军民事务,下设都部署、副部署和判官。 此外还有提辖司,具体是什么官制,史书上没写清楚;还有马群司,负责管理马匹。 除了这些,还有侍中、敞史这些官职。

然后是几个比较特殊的职务:某石烈,石烈是个地名;夷离堇,他本名弥里马特本,后来改名叫辛衮,会同元年升官;麻普,他本名达剌干,会同元年改名;牙书,这个官职是会同元年才设立的;某瓦里,瓦里是个机构,内族、外戚、世官犯了罪,家产都要充公到瓦里;还有抹鹘、某抹里、闸撒狘和某得里,这些官职具体是什么,史书上没详细记载。

最后,列举一下这十二个宫和一个王府的名字:太祖弘义宫、太宗永兴宫、世宗积庆宫、应天皇太后长宁宫、穆宗延昌宫、景宗彰愍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圣宗兴圣宫、兴宗延庆宫、道宗太和宫、天祚永昌宫、孝文皇太弟敦睦宫,以及文忠王府。 上面提到的都署、提辖、石烈、瓦里、抹里、得里这些机构,具体情况可以参考《营卫志》。

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负责管理各个宫殿巡幸时所需要的各种辎重,也就是后勤保障部门。 这个部门里主要有夷离毕和敞史两个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