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啊,是五谷里最好的,古代皇帝要是德行好,就会出现很多嘉禾。周朝的时候,一棵嘉禾上长出三个穗子;商朝的时候,虽然根茎不一样,但都长出穗子来了;夏朝的时候,虽然根茎不一样,但都长得很好。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禾和稷(一种谷子)一起,在全国各地出现。汉章帝元和年间,嘉禾也在全国各地生长。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九真郡出现了嘉禾,一百五十六根茎,七百六十八个穗子!
汉桓帝建和二年四月,嘉禾长在了大司农的仓库里。汉桓帝永康元年八月,魏郡也出现了嘉禾。魏文帝黄初元年,全国各地都有人报告说发现了嘉禾。
孙权当吴王的时候,黄龙三年十月,会稽郡南始平县也报告说发现了嘉禾。赤乌七年秋天,宛陵县也报告说发现了嘉禾。
晋武帝在位的时候,泰始八年十月,泸水胡王彭护进献了嘉禾。太康四年十二月,扶风雍县出现了嘉禾。太康五年七月,豫章郡南昌县也出现了嘉禾。太康八年闰三月,东夷校尉的园子里也长出了嘉禾。太康八年九月,东莱掖县也出现了嘉禾。
晋愍帝建兴元年八月癸亥日,襄平县出现了嘉禾,一棵茎上长了七个穗子!建兴二年六月,平州治所也出现了嘉禾,三个饱满的穗子长在一个茎上。建兴三年七月,襄平县又出现了嘉禾,这次是不同类型的茎,却长在同一个根上。
宋文帝元嘉二年十月,在颍川阳翟长出了嘉禾,当时的太守垣苗就上报朝廷了。 这可是个好兆头啊!
元嘉九年三月,义阳也长出了嘉禾,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赶紧把它献给了皇帝。 这嘉禾,看来是遍地开花啊! 几年后,元嘉十年八月,汝南苞信又长出了嘉禾,还是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献上的。
元嘉十一年八月,更厉害了,北汝阴竟然长出一株九穗的嘉禾!太守王玄谟立马就送进宫里去了。 这可是个大喜事,一茎九穗,寓意非凡啊! 之后,元嘉二十年六月,上庸新安也长出了九穗嘉禾,梁州刺史刘道也献了上来。
元嘉二十一年,新野邓县也发现了嘉禾,雍州刺史萧思话把它送到了皇帝面前。 这嘉禾,真是全国各地都在长啊! 元嘉二十二年六月,皇家的籍田里也长出了一株九穗的嘉禾,这可是吉兆中的吉兆! 紧接着,七月癸酉,平虏陵也长出了嘉禾,徐州刺史臧质献上。
九月,好消息接踵而至,太尉府田里长出了嘉禾,太尉江夏王义恭上报了这个喜讯。 同一个月,扬州东耕田也长出了嘉禾,刺史始兴王浚也上报了。 这一年,嘉禾真是遍地开花啊! 不仅如此,华林园里竟然长出了160穗的嘉禾!园丞陈袭祖赶紧报告了这事儿。 同年,颍川阳白也长出了嘉禾,豫州刺史赵伯符献上。
元嘉二十三年七月乙丑,皇家的籍田里又长出了嘉禾,这次是藉田令褚熙伯上报的。 同月庚午,丹阳椒唐里也长出了嘉禾,扬州刺史始兴王浚再次献上。 庚辰,醴湖屯也发现了嘉禾,屯主王世宗上报。 八月己酉,华林园再次传来喜讯,园丞陈袭祖又上报了嘉禾的生长情况。 九月庚申,沛郡萧也长出了嘉禾,征北大将军衡阳王义季上报。 最后,江夏汝南也长出了嘉禾,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上报了这个好消息。 这几年,嘉禾真是长遍了大江南北啊!
公元447年7月某一天,嘉禾和甘露这俩好兆头,一起出现在华林园和景阳山,园子里的管事梅道念赶紧报告了这事儿。江夏王义恭,也就是当时的太尉,就赶紧上奏皇帝了,奏折里头这么写:
我听说啊,居高临下能听到百姓的呼声,这是上天赐予的功劳;即使上天都不违背圣王的德行,所以才能影响天地万物,教化所有生灵。我翻遍古今史书,研究天象图谶,从来没听说过道德缺失、教化败坏,却还能出现祥瑞之兆的。自从皇上登基以来,星象和谐,所以花草树木都显现出灵性,山川河流也献上宝物。皇上您继承了《周易·乾卦》里说的那种至高无上的统治,吉祥的预兆也一直延续下来。你看,凤凰飞到西郊,龙出现在东边,海上的酋长献上珍贵的羽毛,黄河也涌出了清澈的甘露。这祥瑞之兆,就是三代盛世时期也比不上啊!皇上您恩泽深厚,惠及四方,一年又一年,月复一月,祥瑞不断。之前您还亲自下地耕田,种下的谷子也获得了丰收,上天显灵,这可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您又想效仿古代圣王在汾阳开辟灵囿一样,在华林园修建了新的园林。兰草树木刚刚栽种,甘露就频频出现,园林刚刚建成,稻穗就长得像堆积一样多。太平盛世的征兆,就在这里啊!我这个地位低微的人,承蒙皇上信任,能亲眼目睹这些祥瑞,真是激动万分啊!我特地写了一篇《嘉禾甘露颂》来歌颂这些盛世祥瑞,虽然写得不好,但表达了我由衷的敬畏之情。颂文如下:
天地万物各自分明,三灵之神保佑着君主。如今的和谐统一,和古代一样。上天眷顾谁呢?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得到辅佐。皇上功德盖世,治理天下,德化遍及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皇上体恤民情。皇上聪明睿智,恭敬谨慎,文思敏捷。九族和睦,万邦安定太平。凭借德行安排官职,国家因此呈现出太平盛世景象。皇上德行美好,永无止境,光辉照耀东宫。皇上天生聪慧,睿智深远,品德高尚,胸怀广阔。皇上思想开明,决策英明,政令颁布广泛。继承先祖的伟业,与皇后共同治理国家,宫殿宏伟壮丽,汉朝的盛世景象也未曾如此。更何况如今圣明的朝廷,天下已经安定太平。皇上遵循古制,效法先王。于是修建陵寝,建造景阳宫。景阳宫景色优美,像天河的尽头。宫殿清凉舒适,云台高耸入云。各种植物欣欣向荣,各种动物安居乐业。极目远眺,江水奔腾,群山巍峨。皇上的德化遍及天下,祥瑞之气不断涌现。上天降下嘉禾,预示着国家初建的祥瑞。甘露在春天凝结,嘉禾在秋天丰收。如今国泰民安,来年依然五谷丰登。
从尧舜到禹,历经几代圣君明主。到舜帝,更是以清廉著称。皇上圣明的统治,天下太平,祥瑞之兆处处可见。这都应验了古代的典籍和诗歌的预言。臣子身居要职,却深感责任重大。既惭愧不如仲衮那样尽职尽责,又惭愧不如郑玄那样博学多才。怎能忘记古代贤臣的忠诚和为国尽忠的精神,乐于在太平盛世为国效力呢?臣斗胆歌颂皇上的恩德,但词藻却显得不足以表达。
中领军吉阳县侯沈演上奏的《嘉禾颂》如下:
“焕炳祯图,昭晰瑞典。运倾方,时亨始显。绨状既章,鸟文斯辨。于皇圣辟,承物纪远。明两辰丽,昌辉天衍。(其一)
理妙位崇,事神业盛。渊渥德泽,虚寂道政。协化安心,调乐移性。玉衡从体,瑶光得正。巨星垂采,景云立庆。(其二)
极仁所被,罔幽不攘。至和所感,靡况弗彰。鸳出丹穴,鹦起西湘。白鹿逾海,素鸟越江。结响穹阴,仪形钟阳。(其三)”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古代帝王勤政爱民,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第一段说,治理国家要遵循天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治人奉天,乃勤乃格。黛耒俶载,高廪已积。嘉禾重穋,甘露流液。擢秀辰畦,扬颖角泽。离穟合豪,荣区荫斥。(其四)” 意思是说,百姓辛勤耕作,粮食丰收,仓库都装满了,这都是上天赐福,五谷丰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二段赞扬了宋朝皇帝的谦逊和勤勉。“盈箱征殷,贯桑表周。今我大宋,灵贶绸缪。帝终撝谦,绎思勿休。躬荐宗庙,温恭率由。降福以诚,孝享虔羞。(其五)” 意思是说,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如今的大宋朝,是上天恩赐的盛世,皇帝始终谦虚谨慎,日夜为国操劳,亲自祭祀祖庙,以诚心祈求上天保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第三段描写了朝廷的恩泽遍及各地。“颁趾推功,登徽睿诏。恩覃隐显,赏延荒徼。河溓海夷,山华岳耀。憬琛敻赆,兼泽委效。日表地外,改服请教。(其六)” 这段的意思是说,皇帝颁布诏令,表彰有功之臣,恩泽遍及边远地区,各民族都臣服于大宋的统治,纷纷进贡珍宝,表达臣服,边远地区也纷纷效仿中原的礼仪和服饰。
最后一段总结了盛世景象,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祝愿。“茂对盛时,绥万屡丰。厌厌归素,秩秩大同。上藏诸用,下知所从。仰式王度,俯歌《南风》。鸿名称首,永保无穷。(其七)” 意思是说,繁荣昌盛的时代,万民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上下团结一心,效仿圣王的治国之道,百姓安居乐业,国运昌隆,盛世将会永远延续下去。
公元447年8月某一天,嘉禾稻在建康城内的晋陵长出来了,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赶紧报告朝廷。
公元448年6月某一天,哇,华林园里也长出嘉禾稻了!足足十株,结了七百穗!园丞梅道念立马就上报了这个好消息。同月稍晚些时候,藉田里也发现了嘉禾稻,藉田令褚熙伯赶紧进献给皇上。 紧接着7月,北海也发现了嘉禾稻,青州、冀州刺史杜坦也献上了这喜讯。8月,太尉江夏王义恭家的果园里也长出了嘉禾稻,江夏国典书令陈颖赶紧报告。 这一个月,嘉禾稻真是遍地开花啊!8月,建康化义里也发现了嘉禾稻,令丘珍孙献上。 同月,华林园里又发现了嘉禾稻,园丞梅道念再次上报。11月,远在巴东也发现了嘉禾稻,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也报告了此事。
公元449年5月某一天,建康禁中里也发现了嘉禾稻,扬州刺史始兴王浚献上。 6月,藉田里再次出现嘉禾稻,藉田令褚熙伯再次进献。7月,巴东朐忍地区也发现了嘉禾稻,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再次报告。公元450年10月,北海又发现了嘉禾稻,青州刺史杜坦上报。公元451年7月,广陵邵伯埭也发现了嘉禾稻,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上报。
公元453年6月某一天,江夏王义恭东田里长出了两株嘉禾稻。同年9月,齐郡广饶县出现了更神奇的景象:同一块田地里,嘉禾稻的稻穗竟然从不同的稻株上同时长出来!公元454年7月,吴兴武康也发现了嘉禾稻。
公元前57年五月某一天,皇宫清暑殿的鸱尾(屋脊上的装饰)里,竟然长出了一株五茎的嘉禾!这可是个好兆头啊!
过了几个月,公元前57年八月,青州也长出了嘉禾,有意思的是,它们虽然长在不同的地方,但根却是一样的,穗子也长得一样。公元前55年九月,北海都昌县也发现了嘉禾,青州刺史颜师伯赶紧把这事儿报给了朝廷。到了公元前53年八月,乐陵又长出了嘉禾,青州和冀州的刺史刘道隆也赶紧上报。
公元前57年七月,会稽永兴也长出了嘉禾,太守巴陵王休若还特地把嘉禾献给了皇帝。
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郡国都长出了嘉麦,这可是丰收的预兆啊!
公元280年六月,扶风郡长出了一株嘉麦,一茎竟然结了四个穗子!那一年,粮食收成比往年高出三倍呢!
公元442年,醴湖屯长出了嘉粟,一茎九穗,屯主王世宗赶紧报告了朝廷。公元444年六月,藉田里也长出了嘉黍,藉田令褚熙伯赶紧把这喜讯送到了皇帝面前。
公元230年,由拳地方的野稻自己长了出来,后来就把由拳改名叫禾兴了。公元238年,交趾的稗草竟然变成了稻子!
公元442年,吴郡嘉兴盐官县的野外,竟然自生自长出了三十多种野稻,扬州刺史始兴王浚把这事儿报了上去。公元448年七月,寻阳柴桑的田野里,菽粟(豆类和谷物)也自己长出来了,遍地都是,江州刺史建平王宏也赶紧上报了朝廷。
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郡国都长出了嘉瓜。
公元107年三月,东平陵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瓜,八个瓜竟然长在一个蒂上!
公元150年七月,河东也长出了嘉瓜,两个瓜长在一个蒂上。
公元282年六月,洛阳辅国大将军王浚的园子里,长出了一个奇特的嘉瓜,两个瓜长在一个蒂上。公元279年十二月,宁州长出了嘉瓠,宁州刺史费统赶紧把消息报了上去。
公元444年四月,京邑新园长出了嘉瓠,园丞徐道兴赶紧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461年5月,建康蒋陵里长出了个大西瓜,丹阳尹王僧朗把它献上去了。 这瓜,看着就喜人!
公元466年8月某一天,南豫州也产了个大西瓜,南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也赶紧献上去了。 看来这年头,好东西都喜欢往宫里送啊!
公元451年7月,建康城里頟檐湖出现了双生莲,一蒂双花,啧啧称奇! 这可是个好兆头! 过了十五年,公元466年7月,华林池里又出现了双生莲,这次是同根双生! 这运气,真是太好了! 公元454年7月,华林天渊池里,竟然长出了不同颜色的芙蓉花,却共用一个根茎! 真是大自然的神奇! 公元469年8月,扬州后池也出现了双生莲,开得可漂亮了,刺史始兴王浚把这好东西献给了皇帝。 公元470年5月,庐陵郡池塘里,两朵芙蓉花共用一个根茎,太守王渊赶紧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同年的6月,华林天渊池里,又出现了双生芙蓉!园丞陈袭祖赶紧报告。 那年夏天,永嘉郡后池也出现了双生芙蓉,太守臧艺也上报了。 7月,吴兴郡后池也出现了双生芙蓉,太守孔山士也上报了。 这年,扬州后池又出现了双生芙蓉,刺史始兴王浚又献上了。公元471年6月,华林园天渊池里,又出现了双生莲,园丞陈袭祖再次报告。
公元472年4月,乐游苑池塘里也出现了双生莲,苑丞梅道念赶紧报告了这个喜讯。 7月,东宫玄圃园池里也出现了双生莲,内监殿守舍人宫勇民也上报了。公元473年6月,华林天渊池里,芙蓉花又双生了,园丞陈袭祖又一次报告了。 同月,太子西池里,双生莲出现了,池统胡永祖也上报了。 8月,鱼邑三周池里,也出现了双生莲,园丞徐道兴也上报了。 这几年,真是奇花异草不断啊!
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庚寅,玄武湖里出现了两朵荷花共生一茎。“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莲同干。” 这可是个稀罕事儿!
过了几年,到了孝武帝大明五年,又有了新的奇观:藉田(皇帝亲耕的田地)里长出了两朵芙蓉花,共用一个花蒂。大司农萧邃把这宝贝似的花献给了皇帝。“孝武帝大明五年,藉田芙蓉二花同蒂,大司农萧邃以献。” 这可是上天赐福的祥瑞啊!
明帝在位的时候,奇异的景象也接连不断。太始二年八月丙辰,五城澳池里也出现了两朵荷花共生一茎,都水使者罗僧愍赶紧呈报了。“明帝太始二年八月丙辰,五城澳池二莲同干,都水使者罗僧愍以献。” 这年八月己未,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又献上了一对双生花,两朵花共一个花蒂。“太始二年八月己未,豫州刺史山阳王休祐献莲,二花一蒂。” 真是好兆头! 太始五年六月甲子,湖熟地方又长出了珍贵的荷花,南台侍御史竺曾度赶紧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太始五年六月甲子,嘉莲生湖熟,南台侍御史竺曾度以闻。” 到了太始六年六月壬子,东宫玄圃池里也长出了一朵珍贵的荷花,太子也赶紧禀报了皇上。“太始六年六月壬子,嘉莲生东宫玄圃池,皇太子以闻。” 这几年,真是祥瑞不断啊!
晋武帝在位的时候,也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太始二年六月壬申,酒泉地方竟然长出了一颗苹果,一个果蒂上结了十个果子!“晋武帝太始二年六月壬申,嘉柰一蒂十实,生酒泉。” 这可是罕见的奇观! 到了太始七年六月己亥,东宫玄圃池里又出现了两朵芙蓉花,共一个花蒂,太子又赶紧献给了皇帝。“晋武帝太始七年六月己亥,东宫玄圃池芙蓉二花一蒂,皇太子以献。” 这真是好运连连啊! 晋成帝咸和六年,镇西将军庾亮献上了一颗奇特的橘子,一个果蒂上竟然结了十二个果子!“晋成帝咸和六年,镇西将军庾亮献嘉橘,一蒂十二实。” 这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到了晋安帝隆安三年,武陵临沅地方献上了一颗奇特的石榴,一个果蒂上结了六个果子。“晋安帝隆安三年,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这些奇特的现象,都预示着太平盛世即将到来!
出现五彩祥云,是太平盛世的征兆,这叫做庆云。“云有五色,太平之应也,曰庆云。若云非云,若烟非烟,五色纷缊,谓之庆云。” 这五彩缤纷的云彩,可不是普通的云彩,而是上天赐予的祥瑞之兆!
汉宣帝神爵四年春天,皇帝斋戒完毕,神光异常显著。到了晚上祭祀的时候,神光交错,有的从天上降下来,有的从地上升上去,有的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祭坛上。“汉宣帝神爵四年春,斋戒之莫,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上。” 这可是天降祥瑞啊!
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皇帝北巡祭祀北岳山,竟然看到了黄白二色的气体。“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车驾北巡,以太牢祠北岳山,见黄白气。” 这又是祥瑞之兆!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色的气体从景阳楼的顶层升起,形状像烟雾一样,盘旋回绕了很久。“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气从景阳楼上层出,状如烟,回薄良久。” 这紫气东来,预示着盛世将临!
公元266年三月某天,皇宫景阳楼上出现了黄紫色的祥云,顺着风飘动,过了很久才散去。当时负责华林园的官员臧延之赶紧把这事儿报给了皇帝。同年六月,太阳下山后,天空中出现了黄白赤白几种颜色的气体,横贯东西,光芒四射,非常漂亮,过了一会儿才消失。
公元268年十一月,崇宁陵的管理人员上奏说,从公元256年到公元268年二月这几年里,宣太后陵的明堂前后多次出现光芒和五彩祥云,并且空气中弥漫着芳香,还有五彩祥云出现在松树下,形状像车盖一样。公元271年四月某天晚上,京城崇虚馆前面出现了一团黄色的气体,形状像个宝盖,高度有十多丈,渐渐地又出现了五彩颜色,道士陆修静也把这事儿报告了上去。
“白兔,王者敬重老年人就会出现。” 这句是古人说的,咱们就照搬原文。
公元25年九月,南越地区进贡了一只白兔。
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郡县都出现了白兔。
魏文帝黄初年间,有十九个郡县报告说看到了白兔。
公元269年七月某天,北海郡即墨县出现了白兔,即墨县令赶紧把它献给了皇帝。公元276年十月,河南阳翟县出现了两只白兔,阳翟县令华衍也献给了皇帝。公元278年六月,天水地区也出现了白兔。公元281年八月,彭城出现了白兔。同年十月,赵国平乡出现了白兔,赵王伦把它献给了皇帝。公元283年十一月,北地富平出现了白兔。公元288年十二月,陈留酸枣出现了白兔,关内侯成公忠把它献给了皇帝。
公元356年九月某天,鄱阳出现了白兔,太守王耆之把它献给了皇帝,还一起上了一篇颂文。公元359年十二月,北中郎将郗昙献上了一只白兔。
公元366年四月,阳谷献上了一只白兔。
公元375年三月,淮南寿阳出现了白兔。
公元402年四月,无锡和寿阳都分别献上了一只白兔。
宋文帝元嘉六年九月,长广昌阳县的淳于邈抓到了一只白兔,青州刺史萧思话把它献给了皇帝。 几年后,元嘉八年闰六月丁亥,司徒府白从伊在淮南繁昌县也抓到了一只白兔,也献给了皇帝。 到了元嘉十三年七月甲戌,济南朝阳王道也抓到了一只白兔,青州刺史段宏把它献了上去。 元嘉十四年正月丙申,山阳县出现了白兔,山阳太守刘怀之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十五年七月壬申,山阳县的师齐又抓到了一只白兔,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把它献了上去。
元嘉二十二年三月,东莱当利县出现了白兔,青州刺史杜冀向皇帝报告了此事。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丁巳,兖州出现了白兔,刺史徐琼也向皇帝报告了。 同年的七月己酉,东莞县也出现了白兔,太守赵球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竟陵县出现了白兔,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把它献了上去。 没过多久,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丙午,南汝阴县也出现了白兔,豫州刺史南平王铄把它献给了皇帝。 你看,这几年白兔出现的次数还真不少!
孝武帝孝建二年正月庚戌,淮南出现了一只白兔,太守申坦向皇帝做了汇报。 孝建三年闰三月乙丑,平原也出现了一只白兔,有人抓到后献给了皇帝。 孝武帝大明元年六月庚子,即墨出现了一只白兔,有人抓到后献了上去。 大明六年八月辛未,北海出现了白兔,青州和冀州的刺史刘道隆把它献给了皇帝。 巧的是,大明六年六月乙丑,又出现了一只白兔,还是刘道隆献上的。
斗殒精,王者孝行溢则见。(阙)。 这句古文,我就不翻译了,留着大家自己体会。
赤乌,周武王时衔谷至,兵不血刃而殷服。 汉章帝元和中,赤乌见郡国。 吴孙权赤乌元年,有赤乌集于殿前。吴孙休永安三年三月,西陵言赤乌见。 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赤乌见暨阳。 宋武帝永初二年二月,赤乌六见北海都昌。 这些都是关于赤乌的记载,也是一些历史典故,咱们就不翻译了,原文留着就好。
公元前58年,六月某一天,蜀郡(今四川成都)出现了赤乌(一种传说中的鸟),益州刺史刘思考就把这事儿上报朝廷了。
话说这白燕啊,历史上早就有记载了。春秋时期,师旷那会儿,就有一只白燕衔着红色的书信飞来了。
到了东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郡国也陆续出现过白燕。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七月,酒泉(今甘肃酒泉)的郤福两次看到白燕,太守索靖就把这事儿报上去了。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某一天,一只白燕飞到齐郡(今山东济南)城里,在庭院里飞来飞去,足足待了九天才离开,跟着它一起飞的燕子还特别多呢!元嘉十四年,白燕又出现在荆州府门前,刺史临川王义庆报了上去。元嘉十八年六月,白燕在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出现,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也报了上去。元嘉二十年五月,白燕飞到了南平郡(今福建建瓯)府里,内史臧绰报了上去。元嘉二十一年,白燕出现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南兖州刺史广陵王诞把它献给了朝廷。元嘉二十四年五月某一天,白燕飞到司徒府西园,太尉江夏王义恭报了上去。元嘉二十五年八月某一天,白燕又出现在广陵城,南兖州刺史徐湛之报了上去。元嘉二十六年五月某一天,白燕在衡阳王墓亭里筑巢,郎中令朱旷之把这事儿报了上去。元嘉二十七年五月某一天,白燕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产卵,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报了上去。元嘉二十七年六月某一天,白燕出现在秣陵(今江苏南京),丹阳尹徐湛之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458年,五月某一天,白燕在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老百姓家里筑巢,荆州刺史朱修之把它献给了朝廷。同年的五月某一天,山阳县(今山东邹城)有两个白燕筑巢,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把它献给了朝廷。同年的六月某一天,白燕在吴郡(今江苏苏州)城里筑巢,太守王翼之把它献给了朝廷。公元459年五月某一天,白燕在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老百姓家里筑巢,郢州刺史孔灵符报了上去。公元460年六月某一天,白燕出现在平昌(今山东平昌),青州刺史刘道隆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266年6月,零陵郡出现了一只白色的燕子,有人抓到后献给了皇帝。
金车,只有皇帝至孝的时候才会出现。 (阙)三足乌,只有皇帝慈孝感动了天地才会出现。(阙)
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郡国都出现了三足乌。
象车,是山神显灵的象征。只有皇帝的恩德泽被四方百姓的时候才会出现。(阙)白乌,只有皇帝对宗庙非常恭敬的时候才会出现。
公元151年4月,齐国出现了一只白乌。
公元281年7月戊辰日,济南隰阴出现了一只白乌,太守把它献给了晋武帝。公元280年5月庚午日,襄城也出现了一只白乌。公元289年5月丁丑日,长安也出现了一只白乌。
公元291年4月,河南成皋出现了一只白乌,县令刘机上报了这件事。同年5月戊戌日,梁国睢阳出现了一只白乌。同年7月辛丑日,陈留也出现了一只白乌,有人抓到后献给了皇帝。公元294年10月,鄱阳也出现了一只白乌。
公元293年11月,京都出现了白乌。公元294年3月,吴郡海虞出现了一只白乌,有人抓到后献给了皇帝,朝中官员都纷纷祝贺。
公元375年8月乙酉日,一只白乌停落在江州的寺庙庭院里,很多乌鸦在它周围飞舞护卫着。公元381年5月癸卯日,吴国出现了一只白乌,有人抓到后献给了皇帝。
公元420年6月丁酉日,吴郡娄县出现了一只白乌,太守孟顗把它献给了宋武帝。
宋文帝元嘉二年十一月丙辰这天,山阳县出现了白乌,山阳太守阮宝就赶紧上报朝廷了。 到了元嘉三年三月甲戌,丹阳湖熟县的薛爽抓到一只白乌,也献给了朝廷。 再后来,元嘉十一年六月乙巳,吴郡海盐县的王说抓到一只白乌,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十三年三月戊辰,义兴郡阳羡县的县令抓到一只白乌,太守刘祯也把它献了上去。元嘉十九年五月,海陵王文秀抓到一只白乌,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又把它送到了朝廷。 同年十月,晋陵郡暨阳县有个侨民,叫彭城刘原秀,他家树上居然生了一只白乌,他也赶紧报告了这事儿。 第二年七月,这个刘原秀又抓到一只白乌,又献给了朝廷。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巳,晋陵郡又出现了白乌,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把它献给了皇帝。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南郡江陵也出现了白乌。 到了宋明帝泰始二年六月丁巳,吴郡海盐县又见到了白乌,太守顾觊把它献了上去。 同年的九月壬寅,吴兴郡乌程县也出现了白乌,太守郄颙也把它献给了朝廷。
说起来,这白雀啊,“白雀者,王者爵禄均则至”,意思是说,只有当皇帝赏赐公正,爵位和俸禄都分配得公平合理的时候,才会出现白雀。 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郡国都出现了白雀。 魏文帝刚即位的时候,也有十九个郡国报告说看到了白雀。 晋武帝咸宁元年,梁国出现了白雀,梁王肜把它献给了皇帝。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丁卯,河内郡南阳县出现了两只白雀,太守阮侃把它献了上去。 同年的六月,河南地区也出现了两只白雀,河南尹向雄把它献给了朝廷。 太康七年七月庚午,豫章郡也出现了白雀。 太康八年八月,河南洛阳也出现了白雀。 太康十年五月丁亥,宣光北门华林园的园令孙邵抓到一只白雀,也献给了皇帝。
晋愍帝建武元年四月,尚书仆射刁协献了一只白雀给晋王。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十二月,南海郡增城县的百姓吴比屋也发现了一只白雀。
公元401年11月,宜都出现了白雀。 这事儿当时就挺轰动的,想想看,突然出现一只白雀,多稀罕!
公元404年6月丙申日,豫章郡新淦县也出现了白雀,有人抓到后献给了朝廷。 这回可是真的惊动了朝廷,毕竟这白雀可不是普通的鸟儿,出现这种祥瑞之兆,在古代可是大事儿。 这第二回出现白雀的地点和第一次不一样,说明这可不是偶然事件,说不定预示着什么大事儿呢! 反正当时的人们是这么想的。
宋文帝元嘉元年,也就是公元424年7月某一天,齐郡昌国出现了一只白雀。这可是个稀罕事儿!
四年后,公元427年,北海剧也出现了白雀。这白雀好像还挺喜欢到处飞飞看看的。
到了元嘉八年(公元431年),这白雀居然飞到了左卫府,那可是朝廷重地啊!这消息传出来,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这白雀到底是啥预兆呢?
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齐郡西安,有人叫宗显的抓到了一只白雀,然后青州刺史段宏就把它献给了皇帝。
再到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费县的员外散骑侍郎颜敬家里也出现了一只白雀,他也赶紧献上去了。 同年,荆州府的客馆里还出现了两次白雀,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只。
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白雀又飞到了建康都亭里,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赶紧报告了皇帝。 没过多久,六月,建康定阴里又出现了一只白雀,还是彭城王义康献上的。 同年八月,西阳也出现白雀,江州刺史南谯王义宣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荆州后园竟然出现了两只白雀!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把这个消息上报了朝廷。
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吴郡盐官有个叫于玄的人抓到了一只白雀,太守刘祯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秣陵卫有个叫猗之的人抓到了一只白雀,丹阳尹徐湛之献上。
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东安郡也出现了白雀,徐州刺史臧质把它献了上去。 同年的闰五月,华林园里也出现了一只白雀,员外散骑侍郎长沙王瑾把它抓到了,也献给了皇帝。 六月,南彭城蕃县有个叫时佛护的人也抓到了一只白雀,献给了皇帝。
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吴郡盐官老百姓家里居然孵出来一只白雀!太守刘祯又把它献给了皇帝。 同年六月,长沙庙里竟然出现了五只白雀!长沙王瑾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皇帝。
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京都里竟然出现了两只白雀!一只被材官吏黄公欢抓到,另一只被军人丁田夫抓到,两人都把白雀献给了皇帝。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济南郡出现了一只白雀,薛荣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崇义军抓到了一只白雀,太子左率王锡把它献给了皇帝。 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会稽山阴出现了一只白雀,太守东海王祎把它献给了皇帝。
公元454年5月某一天,临沂县有个叫鲁尚的人,在城墙上抓到了一只白色的雀鸟。当时的大臣,江夏王义恭,拿着皇帝特赐的黄钺(象征最高权力的斧钺),把这只白雀献给了孝武帝。
这可是个稀罕事!没过多久,第二年六月,也就是公元455年,皇宫左卫军的士兵们又抓到了一只白雀,也献给了皇帝。 这白雀好像特别喜欢凑热闹,又过了几个月,公元455年闰三月,黄门侍郎庾徽家里也出现了一只白雀,也被献了上去。 真是应了那句“好事成双”,甚至“好事成三”了!
到了公元455年五月,建康城里居然直接出现了白雀,有人抓到后,又把它献给了皇帝。 这接二连三的白雀,不知道是祥瑞还是什么其他的征兆,反正皇帝肯定得好好琢磨琢磨。
公元457年,也就是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戊申这天,寻阳那边出现了一只白雀。
五月甲寅,渤海也出现了两只白雀,有人抓到后献给了朝廷。 紧接着五月甲子,建康也出现了一只白雀,也被献了上去。六月丁亥,零陵祁阳也发现了一只白雀,同样被献上。七月辛亥,南阳宛也出现了一只白雀,也被献给了皇帝。
公元458年,大明二年五月丁未,建康又出现了一只白雀,这次是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送来的。六月丁亥,河东定襄县也发现了一只白雀,荆州刺史朱修之向朝廷报告了此事。
公元459年,大明三年四月庚戌,秣陵出现了一只白雀,丹阳尹刘秀之把它献给了皇帝。五月壬午,太宰府崇艺军的人抓到一只白雀,太宰江夏王义恭把它献了上去。
公元460年,大明四年五月辛巳,广陵出现了一只白雀,侍中颜师伯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461年,大明五年四月庚戌,晋陵出现了一只白雀,太守沈文叔把它献了上去。五月癸未,寻阳又出现了两只白雀,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把它们献给了皇帝。 就在同一天的五月癸未,济南也出现了两只白雀,青州刺史刘道隆把它们献了上去。 同年十月,太原也出现了一只白雀,还是青州刺史刘道隆献的。
公元462年,大明六年八月辛巳,齐郡出现了一只白雀,青州和冀州刺史刘道隆又献上了一只。
公元463年,大明七年四月乙未,一只白雀竟然飞到了庐陵王的家,庐陵王敬先把它献给了朝廷。四月乙丑,历阳出现了一只白雀,太守建平王景素把它献了上去。五月辛未,汝阴出现了一只白雀,豫州刺史垣护之把它献给了皇帝。六月,宝城也出现了一只白雀,南豫州刺史寻阳王子房把它献了上去。十月丁卯,建康又出现了一只白雀,丹阳尹永嘉王子仁把它献给了皇帝。
同年十一月,皇帝南巡,在梁山和中江训练水军的时候,竟然有两只有白雀飞到了皇帝的华盖上。
公元前废帝永光元年四月乙亥这天,会稽郡出现了白雀,东扬州刺史寻阳王子房把它献给了朝廷。
过了几个月,永光元年六月丙子,彭城也出现了白雀,徐州刺史义阳王昶向朝廷报告了此事。
后来,明帝泰始二年七月戊子,虎槛洲也出现了白雀,都督征讨诸军的建安王休仁向朝廷报告。 泰始六年七月壬午,庐陵吉阳更是出现了两只白雀,内史江孜向朝廷报告了这个消息。
到了明帝泰豫元年六月辛丑,广州也出现了白雀,刺史孙超把它献给了朝廷。
再后来,后废帝元徽五年四月己巳,寻阳柴桑出现了两只白雀,江州刺史邵陵王友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大明六年三月丙午,华林园出现了青雀。
明帝泰始二年九月庚寅,京城里也出现了青雀,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把它献给了朝廷。
“玉马,王者精明,尊贤者则出。(阙)” “根车者,德及山陵则出。(阙)” 这两句是说……(此处原文引用,不翻译)
白鸠这种鸟,在商汤时代就出现过。
魏文帝黄初年间,很多郡国都报告说看见了白鸠。
孙权在位期间,赤乌十二年八月癸丑,章安出现了白鸠。
晋武帝泰始八年五月甲辰,太庙南门出现了两只白鸠,议郎董胄抓到后献给了朝廷。
晋武帝太康二年七月,太仆寺出现了白鸠;太康四年十二月,安定临泾出现了白鸠;太康十年正月乙亥,河南新城出现了白鸠。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八月庚午,会稽山阴的商世宝抓到了一只白鸠,它的眼睛和脚都是红色的,扬州刺史始兴王浚把它献给了朝廷。太子率更令何承天还为此上表说:……
臣仔细查阅古代典籍和之前的记录,发现历代帝王的德政都能得到上天的响应和显现。就像玄鸟象征着帝喾的盛德,凤凰象征着轩辕黄帝的功业,酆都的雀鸟预示着姬文王的兴盛。臣相信陛下继承先祖的伟业,将祖先的武功发扬光大,恩泽遍及天下,圣明照耀寰宇。因此,天下臣服,万邦归顺,神灵降福,祥瑞频现,珍宝云集,吉兆齐至。
七月上旬的一天清晨,天色将明,阳光普照,天地一片光明,和煦的微风伴着和谐的乐声,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大地。即使是历史上那些辉煌灿烂的盛世景象,也无法与之相比。臣愚昧无知,却也渴望能像古代的百姓一样,用简单的歌声来赞颂盛世。最近,臣有幸观赏了白鸠,被其奇伟景象所震撼,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特此献上一篇颂歌,虽然文辞粗陋,难以充分表达您的圣明和深邃的旨意,但臣尽力而为,还请陛下察纳。这首《白鸠颂》如下:
三极协情,五灵会性。理感冥符,道实玄圣。于赫有皇,光天配命。朝景升躔,八维同映。休祥载臻,荣光播庆。宇宙照烂,日月光华。陶山练泽,是生柔嘉。回龙表粹,离穗合柯。翩翩者鸠,亦皎其晖。理翮台领,扬鲜帝畿。匪仁莫集(阙四字)匪德莫归。暮从仪凤,栖阁阴闱。烝哉明后,昧旦乾乾。惟德之崇,其峻如山。惟泽之瞻,其润如渊。礼乐四达,颂声遐宣。穷发纳贡,九译导言。伊昔唐萌,爱逢庆祚。余生既辰,而年之暮。提心命耋,式歌王度。晨晞永风,夕漱甘露。思乐灵台,不遐有固。
元嘉二十四年九月,白鸠再次出现。庚戌日,中领军沈演上表道:
我听说,贞裕盛世的美好,承接于先王盛世,祥瑞的出现,没有违背贤明的皇后。所以,凤凰的鸣叫象征着垂衣裳而治的教化,鹪鹩的飞翔预示着解开网罗的仁政。陛下继承了先祖的道德,圣明之治延续至今,教化清明,政事昌盛,礼乐日渐兴盛,恩泽遍及边疆。上天赐予您明德懿行,百姓安居乐业,星辰因此更加璀璨,日月因此更加光辉。神灵的图象和瑞兆,充满宫殿内外,白色的羽毛,黑色的纹章,充盈着宫廷的苑囿。各种祥瑞之兆都已出现,但内心深处对祥瑞的期盼还没完全满足。
一只白色的鸽子从远方飞来,轻盈的翅膀归巢,它天性娴静美好,羽毛鲜艳美丽。既听闻了先前的预兆,又亲眼目睹了吉祥的景象,我实在高兴得难以言表,特地写了一首诗来颂扬。我的辞藻不华丽,文章也不够精美,愧不敢说能充分展现皇上的盛德,赞美这盛世的美好,只是率性而为,记录在篇末。这首诗歌颂道:
《有哲其仪,时惟皓鸠》这首诗,我写了五部分。
第一部分:有哲人般的仪容,此时正是洁白的鸽子飞来的时节。它的性情符合五常之教,名字也记录在《素丘》之中。殷盛的时代正在兴盛,优雅的鸽子前来游玩。汉代的记录中也有记载,它降落下来,带来祥瑞。
第二部分:在显赫的宋朝,睿智的祥瑞世代相传。圣明的皇上在位,教化之光照耀着宫廷。施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孝顺之心永存。人和谐相处,上天也预示着祥瑞。
第三部分:礼乐制度完善,各种祥瑞都显现出来。白色的雀鸟落在苞谷上,丹凤栖息在郊外。文采斐然的官员们留下足迹,美好的稻穗茁壮成长。洁白美丽的羽毛,跟随圣明的教化,驯服地来到朝堂。
第四部分:哪只鸽子飞往树林,就一定是周代的栩鸟?哪只鸽子飞回故里,就一定是商代的鸽子?只有依靠道德,才能安居乐业,只有仁爱才能长久。它在景阳山孕育,在皇宫中沐浴着圣光。
第五部分:刑法颁布施行,教化感化人心。野鸡飞翔超出常理,白鹭飞起在西雍。它们聚集在此,确实包含着祥瑞的寓意。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圣明的王风。
玉羊出现,是师旷时代才有的事。(此处缺失)
玉鸡出现,是王者至孝的表现。(此处缺失)
璧流离出现,是王者不隐瞒过错的表现。(此处缺失)
玉英出现,是五常兼备的表现。(此处缺失)
玄圭出现,是水源畅通,四海归心的表现。(此处缺失)
汉桓帝永兴二年四月,光禄勋府里,晚上墙根底下冒出青光,挖出来一个玉钩和一个玉玦。那玉钩长七寸三分,玉玦周长五寸四分,上面都雕刻着花纹。哎,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晋怀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这天,灞水里冒出来一只玉龟。这灞水,以前可是长安城边上的大河,这玉龟的出现,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预兆呢?
晋愍帝建兴二年十月,大将军刘琨挖地的时候挖到了一枚玉玺,他派参军郎硕把玉玺送回了京城。同年十二月,凉州刺史张实又派人送来了一枚玉玺,这可是个大新闻,朝廷里肯定热闹坏了! 晋愍帝建武元年三月己酉,丹阳江宁有个老百姓叫虞由,在耕地的时候挖到了一枚白玉玺,上面刻着“长寿万年”四个字,他赶紧献给了晋王。这接连不断的发现,真是让人啧啧称奇啊!
晋成帝咸康八年九月,庐江舂谷县有个叫留珪的,晚上看到自家门口有光,过去一看,竟然捡到一个玉鼎,外围直径四寸。 他赶紧把玉鼎献给了豫州刺史路永,路永又上报朝廷,著作郎曹毗还为此写了一篇《玉鼎颂》呢!这玉鼎,肯定价值连城!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六月,左卫兵陈阳在东府前的淮水中捞到了一枚玉玺。这淮水,可是条大河啊,这玉玺是怎么跑到河里的呢?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寅,江乘县有个老百姓叫朱伯,在地里挖到了一块玉璧,直径五寸八分,他也献给了朝廷。大明四年二月乙巳,徐州刺史刘道隆在汴水里捞到了一把白玉戟,也献给了朝廷。这几年,真是祥瑞不断啊!
明帝泰始五年十月庚辰,郢州发现了一块玄璧,宽八寸五分,安西将军蔡兴宗把它献给了朝廷。
后废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吴兴乌程余山有个道士叫慧,得到了一块苍玉璧,太守萧惠开把它献给了朝廷。这真是,神仙也送宝啊!
“金胜,国平盗贼,四夷宾服则出。” 这句古话说的,意思是说,只有国家安定,盗贼平息,四夷臣服的时候,金胜才会出现。
晋穆帝永和元年二月,舂谷县的老百姓又挖到了一枚金胜,长五寸,形状像织女用的梭子。第二年,桓温平定了蜀地。永和元年三月,庐江太守路永上报说,在舂谷城北的水边,看到紫红色的光芒,挖到了一件金器,形状像印章,他派主簿李迈把金器送到了朝廷。这金胜的出现,和桓温平蜀,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吴孙皓天玺元年,吴郡有人说,挖地的时候挖到了一块银子,长一尺,宽三分,上面刻着年月日。
“丹甑五谷丰熟则出。” 这句古话,意思是说,只有五谷丰登的时候,丹甑才会出现。 (后面的内容缺失)
话说啊,以前啊,武王渡孟津的时候,一条白鱼竟然自己跳进了他的船里。“白鱼,武王度孟津,中流入于王舟。” 这可是个好兆头!
后来,宋明帝太始二年十月己巳那天,他去华林天渊池玩儿,又有一条白鱼跳进了他的御舟。“宋明帝太始二年十月己巳,幸华林天渊池,白鱼跃入御舟。” 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他北巡祭祀北岳的时候,竟然有十多条神鱼跳出来!“汉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车驾北巡,以太牢具祠北岳,有神鱼跃出十数。” 这简直就是祥瑞连连啊! 据说啊,金朝的时候,只要皇帝德行好,后宫的池子里就会有鱼自己游出来玩儿。“金人,王者有盛德则游后池。”(阙)
还有更神奇的呢! 要是皇帝仁德广布,天下太平,就会出现连理枝。“木连理,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合为一,则生。” 汉章帝元和年间,好多地方都出现了连理枝。“汉章帝元和中,木连理生郡国。” 安帝元初三年正月丁丑,东平陵出现了连理树;安帝延光三年七月,左冯翊衙门和颍川定陵也出现了连理树。“安帝元初三年正月丁丑,东平陵树连理。汉安帝延光三年七月,左冯翊衙有木连理。延光三年七月,颍川定陵有木连理。” 这连理枝啊,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汉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东也出现了连理枝;孙权黄武四年六月,皖口也出现了;魏文帝黄初年间,好多地方都出现了。“汉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东有木连理。吴孙权黄武四年六月,皖口言有木连理。魏文帝黄初初,郡国二言木连理。” 这简直是遍地开花啊!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辽东方城出现了;泰始二年八月,河南成皋出现了;泰始八年正月,东平范出现了;泰始八年五月甲辰,东平寿张出现了;泰始八年十月,建宁也出现了。“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木连理生辽东方城。泰始二年八月,木连理生河南成皋。泰始八年正月,木连理生东平范。泰始八年五月甲辰,木连理生东平寿张。泰始八年十月,木连理生建宁。” 这连理枝的出现频率,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晋武帝咸宁元年正月,汝阴南顿出现了;咸宁二年四月,清河灵出现了;咸宁二年六月,燕国出现了;咸宁三年七月壬辰,始平鄠出现了;咸宁四年八月,陈留长垣出现了;咸宁五年,义阳和乐安临济也出现了。“晋武帝咸宁元年正月,木连理生汝阴南顿。咸宁二年四月,木连理生清河灵。咸宁二年六月,木连理生燕国。咸宁三年七月壬辰,木连理生始平鄠。咸宁四年八月,木连理生陈留长垣。咸宁五年,木连理生义阳。咸宁五年,木连理生乐安临济。” 这简直就是连理枝的盛世啊!
公元280年正月,涪陵永平县出现了连理木。 这可是个稀罕事儿!
接着,4月份,顿丘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木。五月,济阴乘氏和沛国也分别出现了两棵连理木,真是喜事连连啊!7月份,冯翊粟邑也冒出来一棵。
公元281年正月,荥阳密县也来凑热闹,出现了一棵连理木。10月份,南安羱道县更厉害,一下出现了十三棵!这简直是连理木大爆发啊!公元282年4月份,琅邪华县也发现了一棵;6月份,广陵海西县也跟着发现了一棵。
公元283年正月,冯翊临晋和蜀郡成都都发现了连理木,看来这连理木遍地开花啊!12月份,扶风县也加入了这个“连理木俱乐部”。公元286年3月份,河南新安县也来了一棵;6月份,始兴中宿和南乡范阳也分别出现了一棵连理木。公元287年4月份,庐陵东昌县也发现了一棵;9月份,东莱卢乡县也来了一棵。公元288年9月份,陈留浚仪县也出现了一棵。公元289年11月份,鄱阳寔阳县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木。
公元289年2月份,河南梁县也出现了一棵连理木。
公元291年5月份,成都临邛县一口气出现了三棵连理木!真是让人叹为观止!7月辛丑日,梁国内史任式上奏说,武平地区有两棵柞栎树,长成了连理。
公元314年3月庚辰日,朱提县发现了一棵连理木。同月,益州双柏县也出现了两棵连理木。6月份,襄平县也发现了一棵。
公元315年闰月乙丑日,嵩山出现了连理木。8月甲午日,汝阴县也出现了一棵,太守赶紧上报。11月份,武昌也发现了一棵,大将军王敦赶紧报告给晋王。 同月癸酉日,汝阴县又发现了一棵连理木,太守再次上报。
公元317年7月戊辰日,武昌又发现了一棵连理木,大将军王敦再次上报。公元319年11月份,零陵永昌县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木,这连理木的记录,真是持续不断啊!
公元333年5月某一天,昌黎县出现了一棵连理树,这可是个稀罕事!
公元337年3月,平州世子府的旧宅里,也长出了一棵连理树,看来这年头连理树挺受欢迎的。到了公元341年12月,吴国的一个官员王恬上报说,吴县沙里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树。
公元349年2月,临海太守蓝田侯上报说,他管辖的地区也出现了一棵连理树。看来这连理树的出现,还挺频繁的。
公元375年6月,江宁县建兴里有个叫留康的人家,他们家的树也长成了连理枝,真是让人啧啧称奇!公元381年4月,琅琊费县发现了一棵榆树,两根树根连在一起,相距四尺九寸。 公元388年10月,临川东兴县的县令惠欣之报告说,他们县东南边溪水旁边,竟然有三棵树——白银树、芳灵树和李树,三棵树都连在一起了!
公元389年1月,华林园延贤堂西北角,又发现了一棵连理李树。公元391年1月,南康宁都县社庙后面,也长出了一棵连理树。
公元399年11月,汝阳县也发现了连理树,县太守垣苗还专门上报朝廷呢。公元402年1月,泰山武阳县也来凑热闹,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树。 看来这连理树,在晋朝可是个不小的新闻啊!
宋文帝元嘉八年,四月乙亥这天,东莞莒县出现了两棵松树连在一起的奇观,县太守刘玄就赶紧把这事儿报上去了。 到了八月,东安新泰县也发现了这种“树连理”的现象。 第二年,也就是元嘉九年六月,营阳冷道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太守展禽也上报了朝廷。
元嘉十二年二月丁卯,南郡江陵庾和园里有两棵甘树连在了一起,荆州刺史临川王义庆还特地把这事儿献给了皇帝。 同年的三月,马头济阳又发现有两棵柞树连理,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也报了上去。 元嘉十四年二月,皇宫里的螽斯堂前,居然也出现了两棵梨树连理的景象,还是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报的信儿。 同年,南郡江陵光祎的园子里,竟然有两棵甘树和李树连在了一起,真是稀奇!
元嘉十五年二月,太子家令刘征的园子里,林檎树也出现了连理的现象,刘征也赶紧报了上去。 元嘉十七年七月,武昌崇让乡程僧爱家里的候风树连在了一起,江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又报了上去。 同年的十月,寻阳弘农祐几湖的芙蓉花竟然也连在了一起,还是临川王义庆报的信。 元嘉十八年十二月,历阳刘成家里也发现了树连理,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骏把这事儿报给了朝廷。
元嘉二十年七月,盱眙考城县有两棵柞树连在了一起,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又报了上去。 同年的八月,汝阴也出现了树连理,豫州刺史刘遵考报了这个消息。 元嘉二十一年,历阳乌江和晋陵无锡都发现了树连理,分别由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骏和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报知朝廷。 元嘉二十二年七月辛巳,南顿出现了栎树连理,豫州刺史赵伯符报了上去。 九月,建康也发现了树连理,建康令张永报了这个消息。 同年,武昌也发现了树连理,江州刺史庐陵王绍报了上去。
元嘉二十三年二月辛亥,南阴柔县发现了树连理,县太守报了上去。 同年,淮南当涂也发现了树连理,扬州刺史始兴王浚报了上去。 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临川王家的梨树连在了一起,临川王烨自己报了上去。 同年七月壬子,晋陵无锡出现了谷栎树连理,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报了上去。 七月乙卯,会稽诸暨也发现了树连理,扬州刺史始兴王浚报了上去,会稽太守羊玄保还把连理树所在的地方康亭村改名叫“木连理”。 同一天,临川王家的梨树又连理了,临川王烨又报了一次。 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辰,晋陵又发现了树连理,南徐州刺史广陵王诞报了上去。 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戊子,寻阳柴桑和州城里都发现了树连理,江州刺史建平王宏报了上去。 元嘉二十九年十月丁未,南琅邪也发现了树连理,太守刘成报了上去。
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孝建二年)三月某一天,南郡江陵出现了一棵连理树,荆州刺史朱修之赶紧上报朝廷。
过了没多久,公元454年(孝建三年)五月,北海都昌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树,冀州刺史垣护之也赶紧报了上去。同年的七月,历阳也出现了连理树,历阳太守袁敳也照例上报。
这些年真是连理树频出啊!公元457年(孝武帝大明元年)正月,高平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树。 这年二月,皇家的华林园里,居然有两棵橘子树长成了连理枝,真是稀罕! 同年九月,华林园里又发现了一棵连理梨树。 十月,豫章南昌也发现了连理树。
公元458年(大明二年)四月,汝南也发现连理树,豫州刺史宗悫上报了这个好消息。公元459年(大明三年)九月,丹阳秣陵又发现了一棵,这次是材官将军范悦报的。公元460年(大明四年)三月,华林园曜灵殿北边也出现了一棵连理树;四月,华林园日观台北也发现了一棵;六月,会稽山阴也出现了一棵,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上报了此事。公元461年(大明五年)闰九月,边城也发现了一棵,还是垣护之报的。同年十二月,淮南发现连理松树,豫州刺史寻阳王子房报了上去。公元462年(大明六年)二月,晋陵发现连理树,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报了上去;四月,营阳也发现了一棵,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报了上去;八月,彭城城内也发现了一棵,徐州刺史王玄谟报了上去。公元463年(大明七年)正月,郁林居然发现了一对连理珊瑚,安始太守刘勔报了这个奇闻。
时间来到宋明帝时期,公元474年(泰始二年)七月,丹阳秣陵又发现了一棵连理树。公元476年(泰始四年)三月,太子西池的冬生树也长成了连理枝,园丞周犭禽猗把这个消息献了上去。(犭禽字无法显示,请自行脑补)公元478年(泰始六年)四月,会稽永兴也发现了一棵连理树,太守蔡兴宗报了上去;十二月,豫章南昌又发现了一棵,太守刘愔之报了上去。公元479年(泰始七年)二月,吴郡钱唐也发现了一棵,太守王延之报了上去。
公元前50年,豫州境内长出了连理木,当时的刺史刘怀珍把这事儿上报朝廷了。
这就像比目鱼一样,只有圣明的君主,恩泽遍及天下,才能看到这种鱼;珊瑚钩也是一样,只有恭敬谨慎的君主才能看到它;还有灵芝,只有仁慈的君主在位,它才会生长,吃了它还能让人成仙。
汉武帝元封二年,甘泉宫里长出了九茎连叶的灵芝;汉宣帝元康四年,函德殿的铜池里长出了九茎金色的灵芝;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春天,皇宫前殿也长出了灵芝;汉桓帝建和元年四月,中黄藏府也长出了灵芝。公元479年,宣城山里长出了一株紫芝,有人采到后献给了皇帝。
明月珠,只有不滥杀生灵的君主才能得到;汉景帝时期,会稽人朱仲献上了几颗大小不一的明珠;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都进贡了明珠。
巨鬯,是用一种叫三禺的禾谷做的酒,一穗只有两粒米,只有君主祭祀宗庙非常隆重的时候才会出现。黄帝时期,南方的夷人曾骑着白鹿来进贡这种酒;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都长出了这种禾谷。
华平这种植物,枝条笔直平展,只有有德行的君主在位才会生长,君主的德行高尚,它就向上生长;君主的德行衰弱,它就下垂。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都长出了华平。
平露这种植物,像一把伞一样,可以用来观察天下的政事,哪个地方政事不好,它就往哪个方向倾斜。
蓂荚,也叫历荚,长在台阶上,每天长一片叶子,从初一长到十五,十五之后每天落一片叶子;如果月亮小,叶子会枯萎但不会脱落。尧帝时期,它就长在台阶上。
萐甫,也叫倚扇,形状像蓬草,枝叶繁茂,根细如丝,会自己转动,还能驱赶苍蝇。尧帝时期,它长在厨房里。
朱草,是草中的精华,只有圣人当政的时候才会生长。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五月,京师水边长出了红色的朱草;汉章帝元和年间,各地都长出了朱草;魏文帝初年,文昌殿旁边也长出了朱草;宋文帝元嘉十一年,蜀郡郫县王家也长出了朱草,益州刺史甄法崇把这事儿报给了朝廷。
景星,是一颗很大的星星,形状像半个月亮,在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时候,会辅助月亮发光。
宾连阔达这种植物,长在房屋里,只有君主后宫生活有节制的时候才会生长。
话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渠溲的人,在禹的时候送来一件皮袍子。 还有个浪井,它自己就冒出来了,不需要人凿,据说这是因为统治者清静仁德的缘故。西王母在舜的时候,送来了白色的环和管子。越常这个地方,在周公的时候,送来了白色的野鸡和象牙。
汉平帝元始元年正月,越常又送来一只白色的野鸡和两只黑色的野鸡,然后皇帝下令把这些野鸡献给祖庙。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也送来了一只白色的野鸡。汉章帝元和年间,好多地方都出现了白色的野鸡。汉桓帝永康元年十一月,西河也出现了白色的野鸡。汉献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日,饶安县说发现了一只白雉;还有其他十九个地方也报告说发现了白雉。
晋武帝咸宁元年四月丁巳日,安丰松滋出现了白雉。同年十二月丙午日,梁国睢阳也出现了白雉,梁王肜抓到后献给了皇帝。咸宁三年十一月,渤海饶安又出现了白雉,相阮温抓到后献给了皇帝。晋武帝太康元年庚戌日,中山出现了白雉。晋愍帝建兴三年十二月戊午日,襄平出现了白雉; 同一天,另一个地方也出现了白雉。(此处记载略有重复)安帝义熙七年五月,豫章南昌出现了白雉。
宋文帝元嘉五年五月庚辰日,东莞莒县出现了白雉,太守刘玄上报了此事。元嘉十六年二月,陈郡出现了白雉,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把它献给了皇帝。元嘉十八年二月癸亥日,南汝阴宋县出现了白雉,太守文道恩把它献给了皇帝。元嘉二十年六月,高平方兴县出现了白雉,徐州刺史臧质把它献给了皇帝。元嘉二十六年三月戊寅日,东安和沛郡各出现了一只白雉,徐州和兖州的刺史武陵王把它们献给了皇帝。
公元457年三月某一天,海陵发现了一对白雉,一只雄的,一只雌的。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诞把它们献给了皇帝。到了公元460年十二月,秦郡又出现了一只白雉,南兖州刺史晋安王子勋把它献了上去。公元463年二月某一天,江陵也发现了一只白雉,荆州刺史临海王子顼把它献给了皇帝。
公元465年正月某一天,渤海发现了一只白雉,青州刺史王玄谟把它献给了皇帝。同年的三月初一,新蔡又发现了一只白雉,豫州刺史刘德愿把它献了上去。 这黄银紫玉啊,只有不把金玉当宝的王者,才能在深山里看到它们的光芒。
公元467年八月,在赭圻城南发现了一块紫玉,周长三尺二寸,长一尺,厚七寸。宋明帝把它雕刻成两个爵,献给了武庙和文庙。
玉女,是上天赐给君主的。 《礼含文嘉》里说:“大禹简朴宫室,全力治理水利,五谷丰登,神龙女便降临了。”(原文)
地珠,只有不把钱财当宝贝的王者,才能得到它。(原文)
天鹿,是纯灵的瑞兽,五彩光芒闪耀,只有王者道义完善的时候才会出现。(原文)
角端,一天能跑一万八千里,还能听懂四夷的语言。只有明君圣主在位,才能了解边远地区的情况,它才会带着书信而来。(原文)
周印,是神兽的名字,也是星宿变化的象征。只有王者德行盛隆的时候才会出现。(原文)
飞菟,是神马的名字,一天能跑三万里。大禹治理水患,勤劳多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上天才让它出现。(原文)
泽兽,黄帝巡狩到东海边时,泽兽出现了,它会说话,能了解万物之精气,告诫百姓,消除灾害。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让它出现。(原文)
鹿余,是隐居的瑞兽,只有明君在位的时候才会出现,为国家消除灾害。(原文)
騕騃,是神马,和飞菟一样,都会出现在各自的地方,来彰显君王的德行。(原文)
同心鸟,只有王者恩德遍及远方,四夷团结一心的时候才会出现。(原文)
趹枪蹄,是后土的瑞兽,自己会说话。只有王者仁孝于国的时候才会出现,大禹治水的时候它就出现了。(原文)
紫达,王者仁义行则见。(原文)
据说,如果皇帝施行仁义,就会出现紫色的达(一种祥瑞)。
小鸟生大鸟,王者土地开辟则至。(原文)
据说,如果皇帝开拓疆土,就会出现小鸟生出大鸟的祥瑞景象。
河精者,人头鱼身,师旷时所受谶也。(原文)
河精,就是人头鱼身的怪物,这是古代乐师师旷曾经预言过的。
延嬉,王者孝道行则至。(原文)
据说,如果皇帝孝顺,就会出现延嬉这种祥瑞。
大贝,王者不贪财宝则出。(原文)
据说,如果皇帝不贪图财宝,就会出现巨大的贝壳。
威蕤,王者礼备则生于殿前。(原文)
据说,如果皇帝注重礼仪,威蕤这种植物就会在宫殿前生长。
醴泉,水之精也,甘美。王者修理则出。汉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醴泉出京师及郡国。饮醴泉者,痼病皆愈;独眇者蹇者不差。
醴泉,是水中的精华,甘甜可口。如果皇帝勤于政事,就会出现醴泉。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五月,京师和各郡国都出现了醴泉。喝了醴泉的人,顽固的疾病都痊愈了;只有独眼和跛脚的人没好。
魏文帝初,郡国二言醴泉出。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衡阳湘乡醴泉出县庭,荆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以闻。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甲戌,细仗队省井泉春夏深不盈尺,忽至一丈,有五色,水清澄,醴味,汲引不穷。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壬子,北汝阴楼烦平地出醴泉,豫州刺史宗悫以闻。明帝泰豫元年四月乙酉,会稽山阴思义醴泉出,太守蔡兴宗以闻。
魏文帝刚即位的时候,各郡国也曾报告说出现了醴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衡阳湘乡县衙门也出现了醴泉,荆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宋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甲戌日,皇宫禁卫军营房的井水,春夏时节水深还不到一尺,突然涨到了一丈深,呈现五种颜色,水清澈甘甜,取之不尽。宋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壬子日,北汝阴楼烦平地涌出了醴泉,豫州刺史宗悫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宋明帝泰豫元年四月乙酉日,会稽山阴思义乡也出现了醴泉,太守蔡兴宗向朝廷报告了此事。
日月扬光,日者,人君象也。人君不假臣下之权,则日月扬光明。(原文)
日月放光,太阳象征着人君。如果人君不依赖臣下的权力,那么日月就会更加光明。
芝英者,王者亲近耆老,养有道,则生。汉章帝元和中,芝英生郡国。
芝英这种灵芝,只有当皇帝亲近老年人,并且善待他们的时候才会生长出来。汉章帝元和年间,各郡国都出现了芝英。
碧石者,玩好之物弃则至。(原文)
碧石,只有当人们不再追逐珍奇玩物的时候才会出现。
玉瓮者,不汲而满,王者清廉则出。(原文)
玉瓮,不用汲取就能装满,只有当皇帝清廉的时候才会出现。
山车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泽以时,通山海之饶,以给天下,则山成其车。(原文)
山车,是大山的精华。如果山中不藏匿金玉,山泽资源按时节合理利用,打通山海之间的物资运输,用来供应天下,那么大山就会形成山车这种祥瑞。
鸡骇犀,王者贱难得之物则出。(原文)
鸡骇犀,只有当皇帝看轻那些难得的珍宝时才会出现。
陵出黑丹,王者修至孝则出。(原文)
陵墓里出现黑丹这种矿物,只有当皇帝尽孝的时候才会出现。
神鼎者,质文之精也。知吉知凶,能重能轻,不炊而沸,五味自生,王者盛德则出。汉武帝元鼎元年五月五日,得鼎汾水上。汉明帝永平六年二月,庐江太守献宝鼎。出王雒山。(雒或作雄)。
神鼎,是天地精华的凝聚。它能预知吉凶,能轻能重,不用煮就能沸腾,五味俱全,只有当皇帝拥有盛德的时候才会出现。汉武帝元鼎元年五月五日,在汾水上得到了神鼎。汉明帝永平六年二月,庐江太守献上了宝鼎,这宝鼎出自王雒山(也作王雄山)。
汉章帝建初七年十月,皇帝西巡到槐里的时候,右扶风郡美阳县有人在岐山挖到个铜器,看着像个酒尊。皇帝下令,每天早晚都用它给百官温酒。
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将军去打匈奴,在漠北酒泉那儿找到了个叫“仲山甫鼎”的大鼎,能装五斗粮食呢!
孙权在位期间,赤乌十二年六月戊戌这天,临平湖和酃县分别出土了宝鼎。
孙皓当皇帝的宝鼎元年八月,也有人报告说找到了个大鼎。
晋愍帝建兴二年十二月,晋陵郡武进县有个老百姓叫陈龙,在地里耕田时挖到了五枚铜铎。
晋成帝咸和元年十月辛卯,宣城舂谷县山体滑坡,结果发现了个两斤重的石鼎,还能装下一斛多粮食呢!咸康五年,豫章郡南昌县有人挖地时挖出了四个铜钟,太守褚裒把它献给了朝廷。
晋穆帝升平五年二月乙未,南掖门附近有匹马蹄子陷进地里,结果挖出来一个铜钟。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四月辛丑,武昌县章山旁边,自己裂开一条缝,冒出来个神鼎,江州刺史南谯王义宣把它献给了朝廷。元嘉十九年九月戊申,广陵郡肥如县石梁涧里,竟然出现了九个大小不一的石钟,整整齐齐地排成一列朝南,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把它们献了上去。元嘉二十一年十二月,新阳县在水边发现了个古鼎,上面刻着42个篆字,雍州刺史萧思话把它献给了朝廷。元嘉二十二年,豫章郡豫宁县又出土了一个铜钟,江州刺史广陵王绍也把它献了上去。
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四月丁亥,临川郡宜黄县老百姓在地里挖到了七个铜钟,内史傅徽把它们献了上去。同年的四月甲辰,晋陵郡延陵县也发现了六个古钟,徐州刺史竟陵王诞也把它们献给了朝廷。孝武帝大明七年六月,江夏郡蒲圻县发现了一面铜路鼓,鼓是四方形的,只有一条腿,郢州刺史安陆王子绥把它献了上去。
公元268年,二月丙申日,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望蔡县发现了一只古铜钟,高一尺七寸,周长二尺八寸,豫章太守张辩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269年,五月壬戌日,豫章郡南昌县又发现了一只古铜鼎,容量七斗,江州刺史王景文把它献了上去。公元271年,六月甲寅日,义阳郡(今河南信阳)发现了一只铜鼎,容量一斛,鼎盖上还有精美的浮雕,豫州刺史段佛荣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300年,九月,建宁(今福建建瓯)万岁山涧里发现了一只铜钟,长二尺一寸,豫州刺史刘怀珍把它献给了朝廷。
汉宣帝元康二年夏天,神雀出现在雍州(今陕西西安);元康三年春天,神雀又出现在泰山;同年的春天,数以万计的五色雀飞过属县(今山东省);元康四年三月,数以万计的五彩神雀飞过,落在长乐宫、未央宫、北宫、高寝宫和甘泉宫泰畤殿;元康四年,神雀再次出现;汉宣帝五凤三年正月,神雀飞临京师。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春天,五彩神雀飞临京师。汉章帝元和年间,神雀出现在各郡国。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白鹊出现在新野邓县(今河南邓州),雍州刺史萧思话将此事上报朝廷。元嘉二十六年五月癸酉日,白鹊出现在建康崇孝里(今南京),扬州刺史始兴王浚把它献给了朝廷。
孝武帝大明七年三月辛巳日,白鹊出现在汝南安阳(今河南安阳),太守申令孙把它献给了朝廷。
晋惠帝永嘉元年五月,白鼠出现在东宫,皇太子把它献给了朝廷。
宋明帝泰始三年二月壬寅日,白鼠出现在乐安(今山东博兴),青州刺史沈文秀把它献给了朝廷。
汉昭帝始元元年二月,黄鹄落在了建章宫太液池里。
汉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皇帝东巡祭祀泰山,祭祀完毕,三十只黄鹄从西南方向飞来,飞过祭坛上空,向东北方向飞去。
汉武帝太初三年二月五日,皇帝东巡到东海,得到了赤雁。
魏文帝时期,镬(一种古代炊具)里生出了赤鱼。
孙权时期,神雀在朱雀门筑巢。
公元265年,孙皓当政的第一年,临海郡有个叫伍曜的官员,在海边捡到一棵石头做的树,大概有三尺多高,枝干是紫色的,弯弯曲曲的,还闪闪发光。这跟《山海经》里记载的玉碧树差不多。
公元266年,晋武帝司马炎在位第二年六月壬申日,酒泉郡有个地方叫延寿,那里出现了白鸽,延寿县长王音把它献给了朝廷。同年,五月癸酉日,吴国钱塘出现了一只白鹅,内史虞潭把它献了上去。
公元322年,晋安帝司马邺在位第一年,南康郡雩都县嵩山出现了一只金鸡,羽毛是青黄色的,在山岩间飞来飞去。
公元426年,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第二十二年,湘州刺史南平王刘铄献上了一只红色的鹦鹉。公元457年,宋孝武帝刘骏在位第三年正月丙申日,{般女}皇国进贡了一对鹦鹉,一只红色,一只白色。公元428年,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第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日,扬州刺史始兴王刘浚献上了一只白色的鹦鹉。公元459年,宋孝武帝刘骏在位第五年正月丙子日,交州刺史垣闳进贡了一只白色的孔雀。公元458年,宋明帝刘彧在位第三年五月乙亥日,京城长安出现了白鸲鹆(一种鸟),雍州刺史巴陵王刘休若把它献给了朝廷。
公元157年,汉桓帝刘志在位第九年四月,济水、黄河水都变清了。公元428年,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第二十四年二月戊戌日,黄河和济水都清澈见底,龙骧将军兼青冀二州刺史杜坦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公元429年五月,征北长史、广陵太守范邈上奏说:“我管辖的舆县前面有个大港,受潮水影响,水通常很浑浊。但是从我上任以来,河水变得清澈,连小鱼都看得见。老百姓都说这是祥瑞的征兆。”公元453年九月,济水和黄河水都清澈了,冀州刺史垣护之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公元459年九月庚戌日,黄河和济水都清澈了,平原太守申纂向朝廷报告了此事。
公元458年,宋明帝刘彧在位第一年二月丙寅日,扬州和淮河的水异常清澈,州治中从事史张绪向朝廷报告了此事。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在位初期,野生的蚕茧和粮食都足够百姓食用。后来,随着耕种和养蚕规模的扩大,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了。
公元228年夏天,孙权当政的时候,野蚕吐的茧子,个头跟鸡蛋一样大!
公元439年,宋文帝在位期间,宣城宛陵地区野蚕结的茧子,跟野鸡蛋似的,又大又多,漫山遍野都是,一年比一年还多。
公元460年五月某一天,宣城宛陵县石亭山上出现了大量的野蚕,方圆三百多里都是!当时的太守张辩赶紧把这事儿报给了皇帝。同一年十一月某一天,肃慎族进贡了楛矢和石砮,高丽国的使者也到了。公元462年正月初一,下起了花瓣一样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宫殿里。当时右卫将军谢庄正从宫殿里出来,衣服上都落满了雪。他回去后把这事儿禀报了皇帝,皇帝觉得这是祥瑞之兆。于是,朝中的大臣们都写了关于花雪的诗。史书上记载,《诗经》里说:“先凝结成霰。”《韩诗外传》里说:“霰,就是冰晶。”花瓣也叫冰晶。《离骚》里写道:“秋菊之落英。”左思的诗里也有“落英飘濆”的句子。所以说,霰就是花雪。一般的花都是五瓣的,而这种花雪却是六瓣的。
公元266年五月某一天,在赭县挖到了一块石柏,长三尺二寸,宽三尺五寸,扬州刺史建安王休仁把它献给了皇帝。公元267年十一月某一天,盱眙也挖到了一块石柏,宁朔将军段佛荣把它献给了皇帝。
汉和帝当了十七年皇帝,各地汇报的祥瑞就有八十多种呢,但他都谦虚地没有张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