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处,字季高,是浙江永兴人。大家都叫他季高,所以这个字用的比较多。他年轻的时候脾气比较冲。刘裕东征孙恩的时候,季高义不容辞地跟着去了。刘裕平定京城后,任命他为振武将军,封他为新夷县五等侯。在广固之战中,他第一个冲上去,立了大功。
卢循造反的时候,季高在石头城守卫城墙,驻守越城和查浦,在新亭打败了卢循的军队。刘裕对季高说:“这伙贼兵要彻底消灭,应该先端掉他们的老巢,让他们四处逃窜,无处藏身,这件事非你不可!”于是派季高率领三千人,乘船袭击番禺。一开始,卢循根本没料到会有人从海上进攻,季高到达东冲,距离番禺城只有十多里,城里的人还不知道。卢循手下还有几千士兵,城池也很坚固。季高先烧毁了船只,全力登岸,正好赶上大雾,从四面攻城,当天就攻破了番禺。卢循的父亲卢嘏、长史孙建之、司马虞尫夫等人,乘小船逃往始兴。刘裕随后又派振武将军沈田子等人去平定始兴、南康、临贺、始安等岭南地区。卢循在左里四处逃窜,兵力还很强大,从岭南山道又去袭击广州。季高和他打了二十多天仗,卢循才溃败逃窜,被杀了一万多人。追击到郁林的时候,季高生病了,没法继续追击,卢循这才得以逃到交州。
公元411年四月,孙季高在晋康去世,享年53岁。朝廷追赠他龙骧将军、南海太守的官职,并封他为县侯,食邑千户。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413年,高祖皇帝想起孙季高过去的功劳,上表说道:“孙季高在岭南的功绩,已经得到了褒奖。但是,朕仍然在思考,卢循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盘踞岭南十多年,占据了整个地区。如果他的根基没有被彻底拔除,他还有可能东山再起,招揽残余势力,再次成为祸患;朝廷远征,正忙于筹划军事行动。而孙季高却远渡重洋,万里投奔朝廷,像闪电一样迅速抵达,迅速平定南海,捣毁了卢循的老巢,使得卢循进退两难,只能乘着轻舟逃窜。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卢循就被消灭了。他平定叛乱的功劳,实在是非常巨大。之前朝廷的赏赐,还是不够的。我认为应该再次赠予他一个州的官职,就用他原来的官职名称,这样才能使他的忠义功勋不至于被埋没,也能激励其他的臣子更加努力。”于是朝廷再次赠予孙季高交州刺史的官职,将军的称号依旧保留。他的儿子孙宗世后来去世了,孙钦公继承了他的爵位。孙钦公去世后,孙彦祖又继承了爵位。等到齐朝受禅,孙氏的爵位也就被废除了。
蒯恩,字道恩,是兰陵承县人。高祖皇帝征讨孙恩的时候,蒯恩被征召为民夫,担任运送草料的士兵。他每次都扛着比别人多一倍的草料,每当把草料放下的时候,总是叹息说:“大丈夫应该能拉开三石的弓,怎么能在这里做个运草料的士兵呢!”高祖皇帝听说后,立刻给他配备了武器装备。蒯恩非常高兴。在征讨叛贼的过程中,他总是冲锋在前,斩杀了许多敌人的首级。由于长期作战,他作战经验丰富,胆量过人,而且忠心耿耿,从没有犯过错误,深受高祖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在娄县的战斗中,他被箭射中了左眼。
我从平京城出发,到了定京邑,被任命为宁远将军,领兵打仗。后来跟着振武将军道规一起向西征讨,打败了敌人桓仙客,攻下了偃月叠,最后平定了江陵。
义熙二年,张坚这贼子在应城造反,我带兵把他打败了,皇上封我为都乡侯。之后又参加了攻打广固的战役,立下了战功。卢循带兵逼近定京邑,我和他在查浦打了一仗,把他打跑了。我和王仲德等人一起追击,在南陵打败了卢循的部将范崇民。卢循逃回广州后,我又带了一千多人马跟着刘藩去追击徐道覆,追到始兴把他杀了。
之后,我升职了,当上了龙骧将军,还做了兰陵太守。
高祖皇帝西征的时候,派刘毅和王镇恶轻兵奇袭江陵,这事儿记载在《镇恶传》里。我当时担任太尉长兼行参军,带了两千人马,跟着益州刺史朱龄石去打蜀军。到了彭模,我带的部队走在最前面,跟敌人狠狠地打了一仗,从早上打到太阳偏西,我们的士气越来越高涨,最后把敌人打跑了。接着攻下了成都,我被提升为行参军,还被封为北至县五等男。
后来高祖皇帝攻打司马休之和鲁宗之,我和建威将军徐逵一起冲锋陷阵。结果徐逵战死了,我被围困在堤坝下。鲁宗之的儿子鲁轨乘胜追击,箭矢像雨点一样射过来,喊杀声震天动地,我赶紧整顿队伍,摆好坚固的阵势。鲁轨几次冲锋都冲不破我们的防线,知道攻不下来,就退兵了。高祖皇帝很欣赏我的沉稳和勇猛。江陵平定后,我又追击鲁轨到石城。鲁轨丢下城池逃跑了,我追到襄阳,鲁宗之逃到羌族地区,我和其他将领追到鲁阳关才返回。
我跟着皇帝征战多年,每次遇到危险,总是冲在最前面,常常冲破敌人的坚固阵地,从不畏惧艰难险阻。前后参加了一百多次战斗,身上受过很多严重的伤。高祖皇帝表彰我之前的功劳,封我为新宁县男,食邑五百户。高祖皇帝的世子当了征虏将军,我被任命为大府佐领中兵参军,跟着世子转任中兵参军。高祖皇帝北伐的时候,让我留下来侍奉世子,还命令朝中大臣们都跟我交往。我更加谦虚谨慎,跟别人说话总是报上自己的官职,而自称“鄙人”。我对待士兵很好,军纪也很严明,大家都非常拥戴我。后来我升迁为咨议参军,又转任辅国将军、淮陵太守。世子开府后,我又当了从事中郎,后来又转任司马,将军和太守的职位都保留着。
我后来护送桂阳公义真入关。义真回到青泥的时候,被佛佛虏追赶,我断后,连续几天奋力作战。义真前军溃散,我的士兵也全部战死,最后被敌人俘虏,死在了敌人的手里。我的儿子国才继承了我的爵位。国才死后,我的孙子慧度继承了爵位。慧度死后没有儿子,爵位就取消了。
刘钟,字世之,是徐州彭城人。从小没了爹娘,就跟着老乡中山太守刘固一起生活。他从小就有志气,而且很豁达,一点也不在乎贫穷。隆安四年,刘裕(高祖)去打孙恩,刘钟主动请缨,跟着部队去攻打句章、海盐、娄县,每次冲锋陷阵,都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他当了刘牢之的镇北参军督护。刘裕每次打仗,刘钟都毫不畏惧,卖力地完成任务,刘裕对他非常信任和器重。
等到刘裕起兵的时候,刘裕任命刘钟当郡主簿。第二天,就跟着刘裕进了建康城。快到建康的时候,刘裕下令说:“所有彭城和沛县响应起义的人,都可以去找刘主簿登记。”于是刘钟就组建了一支义军队伍,一直跟着刘裕,打了好多胜仗。第二天,桓谦在东陵扎营,卞范之在覆舟山扎营,刘裕怀疑敌人设有埋伏,就环顾左右,正好看到刘钟,就对他说:“这山下肯定有埋伏,你去带人去看看。”刘钟立刻带兵冲了上去,果然发现了数百名埋伏的敌人,一下子就全跑了。桓玄西逃,当天晚上,刘裕驻扎在桓谦原来的营地,派刘钟去守东府,还升他做了镇军参军督护。后来桓歆攻打历阳,刘裕派刘钟协助豫州刺史魏咏之去讨伐,桓歆吓得赶紧逃跑了。之后,刘钟被任命为南齐国内史,封为安丘县五等侯。他还向刘裕陈述了自己的情况,请求重新安葬自己的父母和亲属,刘裕给了他很多钱财。后来,刘钟又升任车骑长史,兼任行参军。司马叔璠和彭城人刘谥、刘怀玉等人从蕃城攻打邹山,鲁郡太守徐邕没能守住,刘钟带兵平定了叛乱。他还参加了攻打广固的战役。孟龙符战死,刘钟率领士兵冲进敌阵,把孟龙符的尸体抢了回来。最后,刘钟被任命为振武将军、中兵参军,接替孟龙符担任广川太守。
卢循带兵逼近京城,结果徐赤军违抗命令,在南岸打败仗了。钟将军带着手下士兵死守营寨,自己还受了重伤,敌人愣是没冲进来。卢循往南逃跑了,钟将军和辅国将军王仲德就追了上去。卢循事先留下他的副将范崇民,带着精兵强将和高大的战船占据了南陵,在两岸布下兵力。钟将军亲自去侦察敌情,那天大雾弥漫,敌人用钩子勾住了钟将军的船。钟将军就带着身边的人去攻打敌人的船舱,敌人赶紧关上舱门抵抗,钟将军这才慢慢撤回来。他和王仲德一起攻打范崇民,范崇民被打败逃跑了。钟将军追击了一百多里,把范崇民的船只都烧了。后来他又跟着刘藩追击徐道覆,在始兴把他杀了。之后,他被提升为太尉行参军、宁朔将军、下邳太守,还接替孟怀玉负责石头城的戍守工作。
这仗打得真是惊险刺激啊!卢循差点就攻进京城了,还好钟将军拼死守住了。徐赤军那小子不听指挥,害得大家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钟将军受伤了还亲自去侦察敌情,真是个勇敢的将军! 虽然被敌人勾住了船,但他临危不乱,指挥手下反击,最后还是成功脱险了。 之后又一路追击,把卢循的残兵败将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真是大快人心! 最后还升官加爵,负责重要的石头城戍守,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话说当年高祖打刘毅的时候,钟会跟着王镇恶一起出征。江陵城打下来后,他又跟着朱龄石去打蜀国,担任先锋部队。他们从水路出发,一路打到彭城模,离成都还有两百里地。蜀国的冠军征讨督护谯亢等人,在江的两岸摆开了阵势,层层营垒,重重关卡,号称三万人马。 这时候钟会脚有毛病,走不动路。朱龄石就亲自去请教钟会,说:“现在天气这么热,敌人的防御又这么严密,强攻不一定能拿下,反而会白白增加我们的疲劳。我看他们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不如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找到机会再进攻,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不过这关键的战机,还得您来拿主意,您觉得怎么样?”
钟会说:“不行!咱们之前故意放出风声,说大军要走内水路线,所以谯道福才不敢离开涪城。现在咱们大军已经到了,他们肯定没想到,蜀军早就吓破胆了。现在敌人依托险要地势防守,那是因为他们害怕不敢打仗,而不是真的能长期坚守。咱们趁着他们害怕,集中兵力全力进攻,一定能打赢!只要咱们气势汹汹地冲上去,成都肯定守不住!如果咱们现在拖延时间,他们就会摸清我们的虚实,涪城的军队说不定会过来增援,到时候他们的士气高涨,又来了援军,咱们就既打不了仗,又没粮食,最后只能被蜀军俘虏了!”朱龄石听从了他的建议。
第二天,他们就发起了进攻,攻破了敌人的两座城池,还斩杀了敌军大将侯辉和谯诜,一路打到了成都。因为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了大功,钟会被封为永新县男,食邑五百户。后来他又升迁为给事中、太尉参军事、龙骧将军、高阳内史,还兼任石头戍的戍守事务。
高祖要打司马休之,让前军将军道怜留在东府镇守,负责驻扎军队。结果冶亭来了几百个强盗,半夜袭击钟垒,钟垒的人打退了他们。当时大军都出征在外,京城里的人都很害怕,因为钟垒没能完全镇住那些盗贼,所以他的官职降为了建威将军。平定蜀地后,按功劳应该封赏四百户人家给他,但他之前已经有爵位了,所以就减少户数,把剩下的赏赐给了他的次子敬顺,封他为高昌县男,食邑百户。后来他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龙骧将军。十二年的时候,高祖北伐,他又留下来镇守京城,还增加了他的兵力,并且在府里给他配备了佐史。荆州刺史道怜送了三匹好马和精美的马具给高祖,高祖就把这些都赏给了钟垒的三个儿子。十四年,他升迁为右卫将军,龙骧将军的官职依旧保留。元熙元年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他的儿子敬义继承了他的爵位。敬义做到马头太守后去世了。他的儿子国重继承爵位,齐朝受禅后,国重爵位被取消了。钟垒的次子,高昌县男敬顺去世后,他的儿子国须继承爵位。国须去世后没有儿子,爵位也就被取消了。
虞丘进,字豫之,是东海郯县人。年轻的时候就跟着谢玄打苻坚,立了功,被封为关内侯。隆安年间,跟着高祖征讨孙恩,在句章城驻守,被围困了数十天,每天都在打仗,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到了余姚呵浦,打败了贼将张骠,一直追到海盐旧治和娄县。在蒲涛口和孙恩水战,又受了重伤。追击孙恩到了郁州,又到了石鹿头,又回到海盐大柱,多次作战都有功劳。元兴元年,他又跟着高祖东征临海,在石步固和卢循对峙了二十多天。第二年,又跟着高祖到了东阳,打败了徐道覆。同年,又在临松穴打败了贼寇,追击到永嘉千江,又到了安固,多次作战都有功劳。第三年,参与平定京城,安定了京城,被任命为燕国内史。
公元406年,他被任命为龙骧将军,封为龙川县五等侯。跟着皇上一起攻打广固,在临朐打败了敌人。后来卢循逼近京城,孟昶、诸葛长民等人建议把皇上送过长江去,他上朝极力反对,当面批评了孟昶等人,皇上对他非常赞赏。他还献计伐树,用树木和石头筑起栅栏。
之后,他被任命为鄱阳太守,将军的职位依旧保留。他统领着十八支步兵和骑兵队伍,从东路出发,经鄱阳到达五亩峤。卢循派将领英纠担任上饶令,派了一千多人守着旧城,结果被他攻破了。卢循又派童敏之担任鄱阳太守,占据了郡城,并从余干的道路向鄱阳进发,结果被他追击打败,斩首数百级。后来他又跟着刘藩到了始兴,讨伐并斩杀了徐道覆。
公元410年,他被任命为宁蛮护军、寻阳太守,并兼任文武官职。第二年,他跟随皇上征讨刘毅,战事结束后,被任命为太尉行参军,不久又升任振威将军。公元411年,因为之前的战功被封为望蔡县男,食邑五百户,还加封龙骧将军。后来他又参与讨伐司马休之,再次立下战功。战争结束后,他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山阳太守。宋朝的诏书又任命他为秦郡太守,督管陈留郡事务,将军的职位依旧保留。公元414年,宋王下令任命他为高祖第四子义康的右将军司马。公元416年,他升任太子右卫率。第二年,他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岁。朝廷追论他讨伐司马休之的功劳,追赠爵位给他儿子,并增加食邑三百户。
他的儿子耕继承了他的爵位。耕死后,他的儿子袭祖继承了爵位。袭祖死后,世宝继承了爵位。齐朝受禅后,他的爵位被取消了。
史官说:《诗经》上说:“无言不酬,无德不报。”这些人都是从平民百姓、下层军士中起来的,仅仅因为他们对皇上忠心耿耿,所以才能建功立业。他们冲锋陷阵,百死不辞,这都是因为他们忠心耿耿啊!最终他们都获得了封侯的赏赐,《诗经》上的话,果然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