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藩,字道序,是江西南昌人。他爷爷胡随,做过散骑常侍;他爸爸胡仲任,做过治书侍御史。胡藩从小就没了爹妈,守丧期间,悲痛的样子让人称赞。南昌太守韩伯看到他后,就对胡藩的叔叔尚书胡少广说:“你这位侄子将来一定会凭借义气和英勇而名扬天下。” 地方官府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答应。等他两个弟弟都成年结婚后,他才去参加郗恢将军的军事行动。

那时候殷仲堪担任荆州刺史,胡藩的姐夫罗企生是殷仲堪的参军。胡藩向郗恢请假回家,路过江陵去看望姐夫。殷仲堪特意留胡藩见面,热情款待了他。胡藩趁机劝殷仲堪说:“桓玄这个人心怀鬼胎,总是对自己的失职耿耿于怀。您对他如此礼遇,将来恐怕会有危险啊!”殷仲堪听了脸色不太好看。胡藩出来后对姐夫罗企生说:“投降敌人,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不早做打算,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后来桓玄从夏口袭击殷仲堪,胡藩参与了桓玄的后军军事行动。殷仲堪战败,罗企生果然因为依附桓玄而被牵连遭殃。胡藩后来又参与了太尉、大将军、相国的军事行动。

起义军打响了反叛的旗号,桓玄战败逃跑。胡藩在南掖门抓住桓玄的马,控制住了他,说:“现在羽林军里还有八百弓箭手,都是咱们西边的人,要是现在放弃他们,你逃跑了还能回来吗?”桓玄只是用马鞭指着天,一句话也没说,然后就逃跑了,大家也都散了。后来追上桓玄在芜湖,桓玄见到胡藩,高兴地对张须无说:“你家乡出了不少人才啊,现在又见到王叔治(胡藩的字)了!”桑落之战中,胡藩的战船被烧,他穿着全副盔甲跳进水里潜行三十多步才上岸。义军已经逼近,没办法再往西逃了,他就回家了。

话说高祖听说过刘藩在殷氏面前直言不讳,又听说他为玄宗尽忠职守,就把他召来当了员外散骑侍郎,参与军事。有一次打鲜卑,敌人聚集在临朐,刘藩对高祖说:“敌人把大军屯在城外,城里留守的兵肯定不多,咱们现在就去攻城,砍掉他们的旗帜,这就像当年韩信攻克赵国一样。”高祖就派檀韶和刘藩他们悄悄地去攻城。到了以后,立刻就攻下了城池。敌人一看城丢了,都四处逃窜,然后又龟缩在广固坚守了好几个月。

快要攻下广固的那天晚上,将领和幕僚都聚集在一起,突然飞来一只像鹅一样大的乌黑色大鸟,飞进了高祖的帐篷里,大家都吓坏了,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刘藩却站起来祝贺说:“黑色是胡人的颜色,这只鸟飞来,说明胡人要归顺我们,这是大吉大利的好兆头!”第二天早上,他们攻城,果然攻破了。后来又跟着高祖去讨伐卢循,多次作战都有功劳,被封为吴平县五等子,升任正员郎。没多久又升任宁远将军、鄱阳太守。

接着,又跟着高祖去讨伐刘毅。刘毅刚开始担任荆州刺史,上表请求走东边道路回京祭扫祖坟,离京城还有几十里地,连皇宫的门槛都没拜,高祖就从倪塘去迎接他。刘藩劝高祖趁机杀了刘毅,高祖没同意。等到这次,高祖对刘藩说:“以前在倪塘,我采纳了你的计策,现在却不能再那样做了。”后来又跟着高祖去征讨司马休之,再次担任参军,加封建武将军,带领游军驻扎在江津。徐逵战败被杀,高祖非常生气,当天就在马头岸渡江。江津的岸边又陡又峭,像墙一样高几丈,司马休之在岸边摆开阵势,根本找不到地方登岸。高祖叫刘藩想办法登岸,刘藩有点犹豫,高祖勃然大怒,命令左右把刘藩绑起来,要杀了他。刘藩不肯听命,说:“我宁愿战死!”他用刀尖在岸上凿了个小洞,勉强能容下脚趾,然后就爬了上去,跟着他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登岸后,他们殊死搏斗,敌人抵挡不住,就撤退了。高祖乘胜追击,敌人顿时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话说高祖皇帝打羌族的时候,封他为宁朔将军,让他参与太尉的军事行动,统领一支独立的军队。到了河东,结果遇上暴风,把他的大船给吹到北岸去了。那些索虏(鲜卑族的一支)趁机把船抢了,把船上的东西都拿走了。他当时可生气了,心里憋着一股火,就带着十二个手下,乘着小船直接渡过黄河。 五六百个敌兵骑兵看见他来了,还都笑话他呢!但他平时箭法特别好,一上岸就张弓搭箭,嗖嗖几箭射过去,十几个敌人当场中箭倒地!敌人一看这架势,吓得都跑了,他这才把丢的东西都收了回来。

后来,高祖又派他跟朱超石等人去半城追击索虏,敌人的骑兵好多好多,层层叠叠的。当时他跟朱超石手下的兵都是新兵,加起来不到五千人,可他们奋勇作战,竟然把敌人打了个大败! 还有一次,他和朱超石一起在蒲坂打姚业,结果朱超石打输了,跑回来了。 他呢,把朱超石剩下的东西都收拾好,慢慢悠悠地退了回来,姚业都不敢追他。 高祖回到彭城后,他又参与了相国的军事行动。 那时候,卢循的残余势力和苏淫的贼兵联合起来,在始兴当了地方官。 因为他平定司马休之和攻克广固的功劳,被封为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景平元年,他因为守卫东府的时候开了掖门,被免了官,不过没多久又恢复了职务。元嘉四年,他升迁为建武将军、江夏内史。七年,被征召为游击将军。 等到到彦之北伐的时候,南兖州刺史长沙王义欣占据了彭城,他就去广陵戍守,代理府州事务。后来又升任太子左卫率。元嘉十年,他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被追谥为壮侯。

子隆的后代,做到西阳太守这么高的官位。子隆去世后,他的儿子乾秀继承了爵位。他们家族里,兄弟姐妹加起来有六十多个,很多人都不守规矩,简直无法无天。

其中,排行第十四的遵世,曾经担任臧质宁远参军的职务,后来辞职回家了。他跟孔熙先一起密谋造反。高祖皇帝念在他父亲立下的功劳,不想把这件事闹大,就让江州以其他罪名把遵世给抓起来杀了。

过了二十四年,他排行第十六的弟弟诞世和第十七弟茂世,带着两百多名族人,攻破了郡县,还杀了太守桓隆之和县令诸葛和之,想拥立义康做皇帝。 正巧交州刺史檀和之来到豫章,就把他们给平定了。 诞世他哥哥,当时是车骑参军兼新兴太守的景世,还有景世的弟弟宝世,都跑到廷尉那儿自首认罪,结果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后来乾秀丢了爵位。 等到世祖皇帝即位的时候,那些被流放的人才都被赦免,准许他们回家了。

刘康祖,是彭城吕地人,祖上世代居住在京口。他伯父刘简,很有抱负,被高祖刘裕看重。高祖刘裕正计划着起兵复兴汉室,四处招揽人才,曾经两次拜访刘简,但正好刘简家里有客人。刘简明白了高祖的意思,就对弟弟刘虔之说:“刘裕这几次来京口,肯定是有大事要干。现在没机会和他好好谈谈,你去见见他吧。” 刘虔之去了之后,高祖刘裕已经攻克了京城,刘虔之立刻就投奔了高祖。刘简听说后,杀了耕牛祭祀,召集了手下的人马,带领他们一起投奔高祖。后来刘简官至通直常侍、少府、太尉咨议参军。

刘简的弟弟刘谦之,爱好学习,写了二十卷的《晋纪》;义熙年间末期,担任始兴郡太守。东海人徐道期流落到广州,为人没有品德,经常被当地侨民欺辱。趁着刺史谢欣去世的机会,徐道期联合了一帮亡命之徒造反,攻占了州城,杀害了百余名与他有仇的士庶百姓,洗劫了府库,招募流亡之徒,然后进攻始兴郡。刘谦之打败了徐道期,进而平定了广州,诛杀了徐道期的党羽,继续代理广州刺史的职务。之后被任命为振威将军、广州刺史,后来又升任太中大夫。

刘虔之为人正直,从不经营产业,为人慷慨好施。高祖刘裕西征司马休之、鲁宗之等人时,派遣参军檀道济、朱超石率领步骑兵从襄阳出发。刘虔之当时担任江夏郡太守,率领府郡兵马从涢城出发,驻扎在三连,修建桥梁,囤积粮草等待大军会合。可是檀道济等人迟迟未到,结果被鲁宗之的儿子鲁轨袭击,寡不敌众。参军孙长庸哭着劝刘虔之撤退,刘虔之却脸色严厉地说:“我们奉天子之命讨伐叛逆,理应能够取胜。如果不幸战败,那也是天命。”结果战败被杀,死后被追赠为梁州刺史、秦州刺史,封新康县男,食邑五百户。

康祖是虔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当上了长沙王义欣的镇军参军,后来又升任员外散骑侍郎。他擅长骑射,力气比一般人强得多,可是在老家的时候,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喝酒赌博。经常犯法,被郡县官府记录在案,但他总是翻墙越屋逃跑,没人抓得住他。有一次,他半夜闯进人家,被官府包围了,康祖竟然冲出重围逃跑了,也没人敢追他。他当晚就回到京口,不到半天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守城门的官兵就去府州向有关部门报告。没过多久,建康那边就发来公文要抓他,府州的官员都证明康祖前一天晚上在京口,安然无恙。他前后多次被弹劾,但太祖皇帝念在他父亲是功臣的份上,总是宽恕他。他在员外郎的职位上干了十年,又因为赌博被免职。

后来,他被任命为太子左积弩将军,跟着射声校尉裴方明一起西征仇池。结果他和裴方明一起被判了廷尉罪,康祖被免官。过了一段时间,世祖当了豫州刺史,镇守历阳,又任命康祖为征虏中兵参军。这次他被委以重任后,就改过自新,认真做事了。后来又升任太子翊军校尉。过了很久,他又升任南平王铄的安蛮府司马。元嘉二十七年春天,索虏首领托拔焘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汝南,太祖皇帝派兵救援,康祖作为先锋部队的统帅。军队到达新蔡,与敌人作战,双方激战一百多里,渡过了融水。敌军数量众多,但被康祖打败了,还斩杀了伪殿中尚书任城公乞地真,地点在瓠县四十里外,托拔焘烧毁营寨逃跑了。之后,康祖升任左军将军。

话说北魏太祖拓跋焘想要大规模北伐,可康祖觉得这时候天色已晚,建议等到明年再行动。太祖觉得河北义军纷纷起义,要是军队停下来一个月,那些义军士气就会受挫,所以没答应。那年秋天,萧斌、王玄谟、沈庆之等人进入黄河以北,康祖率领豫州军队从许昌、洛阳出发。结果,萧斌等人战败而归,敌军大举南下。南平王刘铄在寿阳,太祖担心寿阳被围困,就命令康祖赶紧回军救援。康祖回军,还没到寿阳几十里路,就碰上了北魏永昌王库仁真率领长安的八万骑兵,双方在尉武相遇。康祖只有八千人马,他的副将胡盛之想依山傍险,迂回前进。

康祖一听就火了,他说:“我奉朝廷之命,来平定河洛地区。敌人自己送上门来,不用再让大军劳师远征了,就算敌人像狗和羊一样多,也容易消灭。我的军队精锐,装备精良,距离寿阳只有几十里,援军很快就会赶到,有什么好怕的!”于是,康祖下令扎起车营,继续前进。敌人从四面八方攻来,双方激战了一天一夜,杀死了无数敌人。敌人分成三路,时战时休,还用骑兵背着草料去烧康祖的车营。康祖激励将士奋勇杀敌,个个都能以一敌百,敌人死了大半。可惜,最后康祖被流矢射中颈部,壮烈牺牲,全军覆没,只有几十个人逃了出来。敌人把康祖的首级送到彭城示众,他的面容还像活着一样。

胡盛之被敌人俘虏,拓跋焘很赏识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胡盛之骁勇善战,以前是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参军督护,曾经在讨伐劫掠谯郡的战役中,面对七十名敌军骑兵和步兵躲藏在茂密的树林里,他独自一人冲进敌阵,手刃了五十八人。

公元457年,魏太武帝下诏说:“康祖在尉武班师回朝,军纪严明,以少胜多,歼灭了敌人大半。他英勇无比,壮志未酬而死,为国捐躯,实在令人敬佩和哀悼。应该给予他优厚的待遇,表彰他的忠烈。特追赠他益州刺史的官职,谥号为‘壮男’。” 后来,北魏传国至齐,国号被废除。

垣护之,字彦宗,是略阳桓道人。他爷爷垣敞,在苻氏政权当官,做到长乐国郎中令。后来慕容德攻占青州,任命垣敞为车骑长史。慕容德的侄子慕容超篡位后,垣敞的伯父垣遵和父亲垣苗都继续得到重用。垣遵当上了尚书,垣苗做了京兆太守。刘裕攻打广固的时候,垣遵和垣苗翻墙投降了刘裕,都被任命为太尉行参军。到了宋文帝元嘉年间,垣遵当上了员外散骑常侍,垣苗当上了屯骑校尉。

护之从小就性格豪爽,不拘泥于小节,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很有魄力。他跟着刘裕去征讨司马休之,担任世子中军府长史,兼任行参军。永初年间,他被任命为奉朝请。元嘉初年,他升任殿中将军。后来跟着到彦之北伐,到彦之打算撤军的时候,护之给他写信劝谏说:“听说您要撤军,我非常不同意。为什么呢?那些残余的敌人害怕我们的威风,闻风丧胆,我们八年来被他们侵占的土地,现在不用打仗就能收复。现在正是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残敌的时候,怎么能自己送上门去,白费力气呢?应该让竺灵秀迅速进军滑台,支援朱修之坚守,您的大军则进军河北,这样洛阳、河北那些叛军,自然会溃逃。再说,以前那些人,即使连年作战,士兵损失惨重,粮草不足,还敢勇敢地冲锋陷阵,没有人敢轻易撤退。何况现在青州粮食丰收,漕运畅通,士兵战马都得到充分休息,战斗力没有丝毫减弱。如果空弃滑台,坐失良机,岂不是辜负了朝廷的重托?”到彦之没听他的,结果军队溃败而归。宋文帝刘裕听说后很欣赏他,任命他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北高平太守。后来因为牵涉到走私禁物,被关押在尚方,过了一段时间才被赦免。他又被任命为衡阳王刘义季征北长流参军,后来升任宣威将军、钟离太守。

我跟随着王玄谟去攻打河内,玄谟攻打滑台,我率领一百多艘战船打头阵,占领了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一百二十里。敌人来救援了,我又赶紧派人给玄谟写信,劝他赶紧攻城,说:“当年武帝攻打广固,战死的也很多啊!何况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怎么能顾虑士兵疲惫,应该以迅速攻下城池为要务!” 他没听我的。结果玄谟战败撤退,都没来得及通知我。我听说后,才知道敌人已经把玄谟的水军大船都用铁锁锁住了,三道铁锁横在河里,想切断我的归路。河水湍急,我顺着河水往下游走,每到铁锁处,就用长柄斧头砍断它们,敌人拦不住我。只有一艘船损失了,其他的都安全无恙。后来我在靡沟城驻守了一段时间。

之后我被任命为江夏王义恭的骠骑户曹参军,在淮阴驻守。后来升任建武将军,担任济北太守。我率领两千人再次跟随张永攻打碻磝,先占领了委栗津。敌人杜道俊和伪尚书伏连来救援碻磝,我抵挡住了他们,敌人只好引兵东去。萧思话派我来迎接军队到梁山,伪尚书韩元兴率领精锐骑兵赶到,我依托险要地势抵抗,斩杀了他们的都军长史,缴获了几十个敌人的盔甲头颅,敌人这才撤退。萧思话要撤军,骗我说:“沈庆之的援军快到了,你赶紧在济口造桥吧!” 我猜到了他的心思,就派了一些老百姓过去。萧思话又命令他们在河对岸的乞活堡驻守,以防追兵。

三十年春天,太祖皇帝驾崩了,我们军队搬迁到了历下。听说世祖皇帝亲征,我就率领我的部队赶去支援,皇上很高兴,任命我为督冀州、青州、济南、乐安、太原三郡诸军事、宁远将军、冀州刺史。孝建元年,南郡王义宣叛乱,兖州刺史徐遗宝,是我的妻弟。他们暗中勾结,写信给我,劝我一起叛乱。我赶紧派人把这事报告了朝廷。当时遗宝驻守在湖陆,我把儿子恭祖留在历城守城,自己率领步兵骑兵去袭击遗宝。路过邹山,攻破了他的一个驻军。还没到湖陆六十里,遗宝就烧了城池逃跑了。衮土平定后,我被征召为游击将军。

沈庆之他们去打鲁爽,之后我被加封为辅国将军。义宣带着大军到了梁山,跟王玄谟对峙着。柳元景带着我,还有我弟弟柳询之、柳叔仁、郑琨他们,一起驻扎在新亭。玄谟一看敌人太强大了,赶紧派司马管法济来求救,情况非常紧急。皇上就派元景他们去增援南州,我的水军先出发了。敌人派将领庞法起率领部队袭击姑孰,正好赶上我和郑琨他们到了,我们奋力反击,大获全胜,敌人被杀死的、被俘虏的,还有跳水自杀的,几乎都死光了。

玄谟赶紧派人给元景送信说:“西城守不住了,就剩下东城了,兵力悬殊太大,我想退回姑孰,再商量怎么打。”元景不同意,打算带着所有兵力去救援,我建议把军队分成几部分去支援。元景采纳了我的建议,就派精兵强将跟我一起去了梁山。到了战场,我看到敌人的船只密密麻麻的,就跟玄谟说:“现在应该用火攻来对付他们。”我就让队主张谈他们去烧敌人的船,当时风大水急,敌军因此溃不成军。梁山之战胜利了,我率领军队追击敌人,这时朱修之已经平定了江陵,到达寻阳后就回去了。后来我被提升为督徐衮二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宁朔将军、徐州刺史,被封为益阳县侯,食邑千户。

我弟弟柳询之,很勇敢,也很有力量,当时的元凶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让他担任副辅国将军张柬的副手。当时张超犯了大逆不道的事,也跟着张柬领兵。柳询之计划杀掉张超,但他担心张柬不同意,而张柬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但又不知道柳询之是否赞同,所以两个人互相试探着。正好张超来议事,张柬脸色变了,柳询之察觉到了,于是两人一起商量好了计策,派人去召见张超。张超怀疑有诈,没来,换了个地方住宿。柳询之不知道张超搬家了,直接冲过去砍了他,把张超的仆人杀了,然后跟张柬一起往南逃。张柬后来淹死在淮河里了,柳询之逃到了。这时世祖已经即位了,任命他为积弩将军。梁山之战他奋勇作战,被流矢射中了。后来战死了,追赠冀州刺史。

两年后,因为护之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徇私舞弊,被免了官。不过很快他又被任命为游击将军。没多久,他又升迁为大司马、辅国将军,还兼任了南东海太守。 还没来得及上任,他又被任命为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守历城。第二年,他的官职又升为宁朔将军。之后,他又被任命为督徐州下辖的东莞、东安二郡军事。皇上觉得历下是个战略要地,想把青州并入历城一起镇守,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护之说:“青州的北边有黄河和济水,还有很多沼泽地,不是敌人进攻的方向。每次敌人来抢掠,都是从历城进犯,把青州和冀州一起镇守,这是长远之计啊。而且北边靠近黄河,归顺朝廷的人更容易过来,这样既能安抚百姓,又能显示朝廷的威严,是保卫边疆的上策。” 就这样,他的建议被采纳了。

大明三年,护之被征召为右卫将军,回京的路上,听说司空竟陵王诞在广陵造反了,护之立刻率领部队,听从车骑大将军沈庆之的指挥。叛乱平定后,他被升迁为西阳王子尚的抚军司马、临淮太守。第二年,他又被外派,担任使持节、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豫州刺史、淮南太守。后来他又跟着沈庆之去讨伐西阳的蛮族。护之在任期间,比较贪财,搜刮民脂民膏,积攒了大量的钱财。七年后,他因为贪污受贿被关进监狱,免去了官职。第二年,他又被起复为太中大夫。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在那一年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被追谥为壮侯。 前废帝永光元年,他又被追赠为冠军将军、豫州刺史。

他的儿子承祖继承了他的爵位。承祖去世后,他的儿子显宗继位。齐朝受禅后,他们的爵位被取消了。护之的次子恭祖,勇敢果断,很有他父亲的风范。太宗泰始初年,因为军功被任命为梁州、南秦二州刺史。

护之的孙子遵,元嘉年间,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他母亲的墓地被东阿寺的道人昙洛等人盗掘了,遵和他弟弟殿中将军闳一起杀了昙洛等人,一共五个人,然后主动到官府自首认罪,最后被赦免了。遵在大明三年,从义兴太守升任宁朔将军、兖州刺史,后来被竟陵王诞杀害。死后被追赠为征虏将军,刺史的官职也保留着。他的弟弟闳,在顺帝升明末年,担任右卫将军。

张兴世,字文德,是湖北荆州人。他本来只叫张世,后来唐太宗给他加了个“兴”字,改名叫张兴世。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南郡王宗珍在荆州当官的时候,张兴世就跟着他混,当个小跟班。荆州以前有个军营,有人想让他去当个参军之类的官,但他没答应。他穿着便服就跟着王玄谟将军去打蛮族,每次打仗,他都能抓到不少俘虏,比王玄谟手下的那些老将都厉害,王玄谟觉得他很厉害。

张兴世回到长安后,就跟唐太祖说了王玄谟的事,夸他胆子大,能力强。后来他又跟着唐世祖去寻阳镇守,当了个南中参军督护。后来去讨伐叛贼,跟着柳元景将军当先锋。事情办完后,他升了官,当了员外将军,还带了一队人马。南郡王义宣造反的时候,他又跟着王玄谟去梁山打仗,立了功。然后他又被任命为建平王宏的中军参军,带了一队装备精良的士兵。后来他又跟着西平王子尚当保镖。

结果因为跟着王子尚进宫,丢了武器到处乱跑,被抓进监狱,丢了官。后来他又穿着便服去当保镖。

明朝末年,他被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接着又升任宣威将军,兼任随州太守。还没等他上任,太宗皇帝就登基了,各地纷纷起兵造反。 他被提升为兴世号龙骧将军,率领水军,在赭圻抵挡南方的叛军。

他在湖口修建了两座城池,让假冒龙骧将军的陈庆率领轻舟在前面当游击部队。兴世将军率领龙骧将军佼长生、董凯一起攻克了这两座城池,接着又追击陈庆,陈庆战败,几千人跳水自杀。 当时朝廷军队驻扎在赭圻,南方的叛军屯兵在鹊尾,双方僵持不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兴世将军提出了一个作战策略,他说:“叛军占据上游,兵力强大,地势有利。我们现在虽然兵力充足,但缺乏制敌的有效办法。现在如果派几千兵马,偷偷地绕到他们上游,利用险要的地形坚守,随时切断他们的联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进退两难,就像在江中插上一根木桩,他们的粮草运输就会非常困难。制服敌人的妙计,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沈攸之、吴喜都赞同他的计策。

那时候,豫州刺史殷琰之在寿阳跟叛军勾结,被刘勔攻击,南方的叛军派庞孟虬率领军队去支援殷琰,刘勔派人来请求支援,情况非常紧急。建安王休仁想派兴世将军去救援,就去问沈攸之。沈攸之说:“庞孟虬不过是一群小喽啰,肯定没什么本事。派几千骑兵和步兵去,足以控制住他们。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就用江西地区做诱饵。如果上游战事顺利,就不必担心消灭不了他们。兴世将军这次行动关系到全局的安危,绝对不能耽误。”于是就派段佛荣等人去支援刘勔。

张兴世想直接带兵攻打大雷,但是军队还没集结完毕,兵力不足以分兵作战。等薛索儿那边平定之后,太宗皇帝派张永率领五千步骑驻守盱眙,其余两万人马全部南下讨伐。山阳很快也被平定了。然后,把阮佃夫带领的军队也召集回来,一起南征,大军这才集结完毕。于是,给兴世分派了七千兵士。兴世就命令轻便的小船逆流而上,然后又迅速返回,一两天之内反复几次,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毫无防备。

刘胡听说兴世要从上游进攻,嘲笑他说:“我都不敢从下游进攻扬州,张兴世算什么东西,竟然想轻而易举地从上游攻打我!”兴世对攸之等人说:“上游只有钱溪可以据守,那里地势险要,江面又很窄,离大部队也不远,增援很容易。江里有回水弯,船只下来一定会停泊,岸边还有横浦,可以藏船,两三处就足够了。”于是,他们夜里渡过湖口,到达鹊头,又故意返回,迷惑敌人。半夜四更,遇到风,就扬起帆直奔钱溪而去。刘胡也派胡灵秀等率领军队,沿着东岸往上追。兴世傍晚在景江浦宿营,敌人也没追上来。晚上,兴世暗中派黄道标率领七十艘小船,直接占据钱溪,迅速修筑营寨。

第二天早上,兴世和军队全部会合。休息了一夜,刘胡亲自率领水陆二十六支军队,天一亮就来进攻。将士们想迎战,兴世制止说:“敌人现在还离得远,但气势正盛,箭矢猛烈,等他们力气用尽,气势自然就衰弱了,这就像曹刿打败齐军那样。”他命令将士们不要轻举妄动,继续修筑营寨。一会儿,敌人逼近,船只进入回水弯,兴世这才命令寿寂之、任农夫率领数百名壮士出击,其他军队随后跟进,刘胡于是溃败逃窜。斩杀数百级,跳水逃跑的更多,刘胡收拢残兵败将向下游逃去。

话说当时兴世城城墙还没修好呢,司徒建安王休仁担心贼寇会合力猛攻钱溪,想先探探敌情,就派沈攸之、吴喜、佼长生、刘灵遗他们带了二十艘皮船去浓湖打探敌情,跟贼寇激战好几天,杀敌斩获上千人。

当天,刘胡带着大军,又想攻打兴世城。还没到钱溪几十里地,袁顗就从浓湖那边火速赶来追击他们,这才让钱溪城的柴火供应给解决了。贼寇接连作战节节败退,兴世城又切断了他们的粮道,寻阳运来的粮食不敢送到南陵,贼兵渐渐饿肚子了。刘胡没办法,就派安北府司马、伪右军沈仲玉带着一千步兵去南陵抢运粮食。

沈仲玉到了南陵,抢到了三十万斛粮食,还有几十船钱帛,还竖起木板做成城墙的样子,想偷偷溜过去。走到贵口,他不敢再往前走了,赶紧派人给刘胡送信,让他派大军来接应。兴世、寿寂之、任农夫、李安民他们三千人马赶到贵口,跟沈仲玉撞上了。双方激战了一整天,沈仲玉败逃回袁顗的营地,所有抢来的物资全被抢了回去;贼寇大败,刘胡丢下军队逃跑了,袁顗的军队也跟着溃散了。

兴世带兵追击,和吴喜一起平定了江陵。后来他升迁为左军将军,接着又担任督豫司二州南豫州梁郡诸军事,被封为唐县侯,食邑千户。最后还被征召为游击将军。

话说这位兴世将军,当初奉命北上征讨,被朝廷委以辅国将军的重任,还加了节度使的官职,带兵打仗,结果啥战功也没捞着就灰溜溜地回来了。过了四年,他升迁为太子右卫率,又兼任骁骑将军,跟左卫将军沈攸之一起办事。再过一年,他升任左卫将军。又过了一年,中领军刘勔去广陵镇守,兴世将军就兼任了领军。泰豫元年,他被任命为持节、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冠军将军、雍州刺史,不久又加封宁蛮校尉。后来桂阳王休范造反,兴世将军奉命带兵去支援朝廷,结果还没出发,叛乱就被平定了。于是,他被晋升为征虏将军。废帝元徽三年,他被朝廷征召,担任通直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五年后,因为生病,他被调任光禄大夫,散骑常侍的职位依旧保留。到了顺帝升明二年,他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死后朝廷追赠了他原来的官职。

兴世将军的家乡在沔水边上,沔水从襄阳一直流到九江,两千多里的水面上,以前根本没有岛屿。兴世将军刚出生的时候,他家门前的水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沙洲,而且一年比一年大。等到兴世将军当上州长,这个沙洲已经扩展到十多顷地了。他父亲仲子,因为兴世将军的功劳,也当上了给事中。兴世将军曾经想前往襄阳赴任,但他非常留恋家乡,不愿意离开。他父亲曾经对他说:“我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也喜欢听军乐,你走的时候,可以带一支军乐队,我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也能听到。”兴世将军一向为人恭敬谨慎,遵守法令,他回答父亲说:“这是天子的军乐,可不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能听的。”兴世将军想祭拜祖坟,他父亲又说:“你带的卫队太多了,会吓着祖先的。”兴世将军于是减少了随从人员才去祭拜。

兴世将军的儿子欣业,本来应该继承爵位,可是赶上齐国篡位,国家灭亡了,也就没有继承爵位了。

史官评论说:战争的策略本来就变化莫测,取胜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在南北朝时期,两个皇帝争霸,天命所归尚未确定,南北双方军队对峙,互相僵持,寸步难行,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之久。正是兴世将军运用奇兵,才打破了僵局,如同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拔旗示弱,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火烧粮草,以及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投戈止战一样,兴世将军的奇谋妙策,建功立业,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