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了文字记载开始,咱们能了解到的古代情况,主要来自经书和史书。这些书上说,唐尧虞舜之前的帝王,都有他们的称号和谥号。至于那些辅佐他们的臣子,记载就比较少了。不过,诸子百家的书里倒是提到不少,虽然这些记载不一定都经过孔子的考证,但毕竟写在了书里,都是为了表彰善行,谴责恶行,告诫后人,所以我就广泛地收集这些资料了。

孔子说过:“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哪敢当?”他还说过:“做什么事才能做到仁呢?必须先做到圣人啊!”“都不知道什么是仁,怎么能做到仁呢?”“生下来就知道的,那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是中等;靠着别人教导再学习的,又是更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习,那就是最下等的人了。”他还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尚的事情。”“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才不会改变。”书上还说:比如尧舜,禹、稷、后稷、契这些人想和他们做好事,他们就去做;而像驩兜、共工这些人想和他们做坏事,他们就惩罚他们。能和他们做好事,不能和他们做坏事,这就是最聪明的人。桀纣,龙逢、比干想和他们做好事,却被他们杀了;而像崇侯虎、费仲这些人想和他们做坏事,他们就去做。能和他们做坏事,不能和他们做好事,这就是最愚笨的人。齐桓公,管仲辅佐他,他就称霸;竖貂辅佐他,他就搞得天下大乱。能和他们做好事,也能和他们做坏事,这就是中等的人。

我就根据这些,列出了九等人的等级顺序,仔细研究了经书和史书,把历代的情况都整理出来,总共概括了古今的要点。

(表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