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皇帝有八个儿子:吕后给他生了孝惠帝;曹夫人给他生了齐悼惠王刘肥;薄姬给他生了孝文帝;戚夫人给他生了赵隐王刘如意;赵姬给他生了淮南厉王刘长;其他的妃子们给他生了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和燕灵王刘建。淮南厉王刘长的事迹,有单独的记载。

齐悼惠王刘肥,他妈是高祖刘邦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娶的妾。高祖刘邦称帝六年后,封他为齐王,给他七十几座城池。齐国境内所有能说话的人,都归他管。孝惠帝二年,刘肥入朝。皇帝和齐王在太后面前一起喝酒,皇帝还把齐王安排在上位,就跟对待家人一样。太后吕后很生气,就让人准备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让他敬酒。齐王站起来,皇帝也站起来,想一起敬酒。太后害怕了,赶紧自己把酒杯端走了。齐王觉得奇怪,不敢喝,就假装喝醉了离开了。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毒酒,就害怕了,觉得自己肯定逃不出长安了。有个叫内史士的人说:“太后只疼爱皇帝和鲁元公主,现在大王您有七十几座城池,而公主只分到几座城池。大王您要是把一个郡献给太后,让她给公主增加汤沐邑(一种封邑),太后一定会很高兴,您也就没事了。”于是齐王把城阳郡献给了太后,让太后尊封公主为王太后。吕太后很高兴,答应了。然后在齐王的府邸摆酒设宴,尽情享乐,之后才把齐王送回齐国。十三年后,齐悼惠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刘襄继承王位。

赵隐王刘如意,当了九年王。四年后,高祖刘邦死了,吕太后把赵王召到长安,毒死了他。他没留下儿子,这一支就绝后了。

赵幽王,也就是赵友,在位十一年,被封为淮阳王。后来赵隐王如意死了,到了孝惠皇帝元年,赵友被迁封到赵国,一共当了十四年的王。赵友娶了吕氏家族的女子为王后,但他不喜欢她,反而宠爱其他的姬妾。吕氏王后很生气,就跑到太后那里告状,说:“大王说‘吕氏怎么能当王呢?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要灭了他们!’”太后一听,勃然大怒,于是把赵王叫来。赵王到了长安,被安排住在住所里,却不见任何人,还被卫国士兵看守着,不给饭吃。有些大臣偷偷给他送吃的,都被抓起来治罪。赵王饿极了,就唱起了歌:“吕氏专权,刘氏衰微;胁迫诸侯,强迫我娶妃。我的妃子嫉妒,诬陷我犯了罪;谗言乱国,皇上却不知情。我没有忠臣,为何要被废国?我只能在野外自尽,苍天啊,你快来主持公道!唉,悔之晚矣,不如早点自尽!身为国君饿死,又有谁会怜悯我呢?吕氏的罪行罄竹难书,希望上天为我报仇!”然后,赵王就饿死了。人们用平民的礼仪把他葬在了长安。

高皇后死了以后,孝文帝即位,立赵幽王的儿子赵遂为赵王。过了两年,朝廷官员建议立皇子为诸侯王。孝文帝说:“赵幽王饿死,我很同情他。我已经立了他的长子赵遂为赵王了。赵遂的弟弟辟强,还有齐悼惠王的儿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都有功劳,都可以封王。”于是,就在赵国的河间地区封辟强为王,这就是河间文王。河间文王当了十三年王死了,他的儿子哀王福继位。哀王只当了一年王就死了,也没有儿子,河间国也就被废除了。

赵王遂当了二十六年王,到了孝景皇帝时期,晁错建议削减赵国的常山郡,各诸侯国都非常不满,吴国和楚国就反叛了,赵王遂也参与了他们的谋反,准备一起起兵。他的丞相建德和内史王悍劝谏他,但他不听,还把建德和王悍给杀了。然后,赵王遂率兵攻打汉朝的西边边境,想等吴楚两国一起进攻,还派使者去和匈奴联合。汉朝派曲周侯郦寄去攻击他,赵王遂坚守邯郸城,双方僵持了七个月。吴楚两国战败了,匈奴听说后,也不肯入关了。栾布平定齐国后,带兵来攻打赵国,用水灌城。城墙被冲垮了,赵王遂自杀身亡,赵国也被废除了。景帝同情赵国的丞相和内史为国捐躯,就封他们的儿子为列侯。

赵王恢啊,他当了十一年梁王。后来梁王彭越被杀了,赵王恢才被立为梁王。过了十六年,赵幽王死了,吕后把赵王恢调回赵国当赵王,可他心里很不痛快。因为吕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王恢做王后,王后的随从都是吕氏家族的人,在赵王宫里专权,处处掣肘赵王,赵王根本无法自由自在。赵王有个特别喜欢的姬妾,结果被王后下毒给害死了。气得赵王写了四首诗,让乐师唱出来表达悲愤。赵王心里太难受了,结果在六月自杀了。吕后听说后,认为他是因为女人才自杀的,觉得他没心思好好侍奉宗庙,所以废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

燕灵王建,他当了十一年燕王。燕王卢绾逃跑了,投奔了匈奴。第二年,燕灵王建被立为燕王。十五年,燕灵王建死了。他有个漂亮妃子的儿子,吕后让人把这个孩子也杀了,断绝了燕王的香火。

齐国那个悼惠王,前后一共有九个儿子当了王:长子襄当了齐哀王,第二个儿子章当了城阳景王,兴居当了济北王,将闾当了齐王,志当了济北王,辟光当了济南王,贤当了菑川王,卬当了胶西王,雄渠当了胶东王。

齐哀王襄,在孝惠帝六年继位。第二年,惠帝死了,吕后开始临朝称制。第一年,吕后把自己的侄子鄜侯吕台封为吕王,把齐国的济南郡划给吕王当封地。第二年,齐哀王的弟弟章到长安当侍卫,吕后封他为朱虚侯,还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了他。四年后,又封章的弟弟兴居为东牟侯,他们兄弟俩都在长安当侍卫。吕后执政的第七年,吕后把齐国的琅邪郡划出来,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这一年,赵王友也死在了宫里。三个赵王都被废了,吕后却立了吕氏家族的人做了三个诸侯王,他们专权乱政,把持朝政。

二十岁那会儿,朱虚侯张敖正年轻力壮,心里憋着一股火,因为刘氏家族的人没给他安排好职位,心里很不爽。有一次他去给吕后侍酒,吕后就让他当酒官。张敖自己主动请缨说:“太后,我出身武将世家,能不能让我按照军法来管酒席?”吕后说:“行。”酒喝到兴头上,张敖安排了歌舞表演,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请允许我给太后说说种田的事。”吕后的儿子们觉得挺有意思,笑着说:“你只知道你爹种田,你要是生下来就是个王子,哪会知道种田啊?”张敖说:“我知道。”吕后来了兴致:“那你给我说说种田的道理。”张敖说:“要深耕细种,苗长出来要疏苗;不是好苗的,就锄掉。”吕后默默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有个吕氏家族的人喝醉了酒,偷偷溜走了,张敖追上去,拔剑把那人给杀了,回来后禀报说:“有个喝醉酒的跑了,我按照军法把他杀了。”吕后身边的人都吓坏了。可是吕后之前已经答应让他按军法办事了,也没法治他的罪。于是,酒席就散了。从那以后,吕氏家族的人都很忌惮张敖,就连朝中大臣也都听朱虚侯的。刘氏家族的地位也因此变得强大了。

第二年,吕后死了。赵王吕禄当了上将军,吕王产当了相国,他们都住在长安城里,聚集兵力来震慑大臣,想造反。张敖娶了吕禄的女儿,他知道吕氏家族的阴谋,就偷偷派人告诉他哥哥齐王,想让他带兵从西边进攻,同时让朱虚侯、东牟侯在长安城里和大臣们里应外合,一起诛杀吕氏家族的人,然后拥立齐王为帝。

齐王听了这个计策,就偷偷地跟他的舅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商量着要发兵。齐相召平听说这事儿了,立马带兵进宫保护齐王。魏勃对召平说:“大王想发兵,可没汉朝的虎符做凭证啊!您现在包围大王,做得对!让我带兵保护大王吧!”召平信了他的话,就让魏勃当将军。魏勃当了将军以后,居然带兵包围了相府!召平叹了口气说:“唉!道家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说完就自杀了。

这下齐王就让驷钧当丞相,魏勃当将军,祝午当内史,把全国的兵都调出来了。然后派祝午去跟琅邪王说:“吕氏造反了,齐王发兵要往西去讨伐他们。齐王自己年纪还小,没打过仗,想把全国的事情都交给大王您。大王您是高祖皇帝手下的老将,经验丰富,齐王不敢离开军队,特派我来请您到临菑来见齐王商量事情,顺便也把齐国的军队带去平定关中叛乱。”琅邪王信以为真,觉得挺有道理的,就赶紧去见齐王。齐王和魏勃他们就趁机把琅邪王扣下了,然后让祝午把琅邪国的兵也全部调来。

琅邪王刘泽被骗了,回不了国了,就对齐王说:“齐悼惠王是高祖皇帝的长子,说起来,大王您是高祖皇帝嫡长孙,应该继承皇位。现在大臣们都犹豫不决,还没个定论,而我在刘氏宗族里辈分最高,大臣们肯定等着我拿主意。大王您现在把我扣着也没用,不如让我进关去商量事情。”齐王觉得有道理,就更加隆重地准备车马送琅邪王去。

琅邪王走了之后,齐国就出兵西攻打吕国控制的济南。然后齐王给各个诸侯王写信说:“高祖皇帝平定天下后,分封了各位皇子和宗亲。悼惠王去世后,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惠帝死了,吕后当政,年纪大了,听信吕氏家族的谗言,擅自废立皇帝,又杀了三个赵王,灭掉了梁、赵、燕三个王国,把这些地方分封给吕氏家族,还把齐国分成了四块。忠臣进谏,她有时候根本不听。现在吕后死了,皇帝年纪还小,能力不足以治理天下,只能依靠大臣和诸侯们。现在吕氏家族又擅自提升官职,聚集军队,摆出威风吓唬人,挟持列侯和忠臣,用强硬手段控制天下,让宗庙社稷都面临危险。我带兵讨伐他们,是为了铲除那些不该当皇帝的人。”

汉朝听说这件事后,相国吕产等人就派大将军颍阴侯灌婴带兵去打齐国。灌婴到了荥阳,就开始计划说:“吕氏家族在关中起兵,是想危及刘氏家族的统治,自己当皇帝,如果我们现在打败齐国回去报信,那岂不是反而壮大了吕氏家族的势力吗?”于是他留下军队驻扎在荧阳,派人去通知齐王和其他诸侯,跟他们联合起来,等待吕氏家族内部出乱子,然后一起消灭他们。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就驻扎军队在西边边界,等待约定。

吕禄、吕产想造反,结果朱虚侯章和太尉勃、丞相等一起把他们诛杀了。章第一个杀了吕产,太尉勃等人接着就把吕氏家族的人全部杀光了。而琅邪王也从齐国赶到了长安。

大臣们商议要立齐王为帝,但是大家都说:“齐王的母家驷钧家族凶狠残暴,就像戴着虎皮帽子的老虎一样。因为吕氏家族的原因,差点让天下大乱,现在又要立齐王,岂不是又要让吕氏家族得势?代王他母亲家族薄氏,都是君子长者,而且代王是高祖皇帝的儿子,现在还活着,年纪也最大。立他为帝,符合继承顺序,又能让大臣们安心。”于是大臣们就计划迎接代王,并且派朱虚侯章去告诉齐王,让他撤兵。

灌婴在荥阳听说魏勃曾经教唆齐王造反,吕氏被诛杀之后,齐国的军队也解散了,灌婴就派人去召见魏勃,严厉地质问他。魏勃说:“家里失火了,哪还有闲工夫先跟丈人打招呼,再去救火啊!”说完就退后站着,腿肚子直哆嗦,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灌婴将军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笑着说:“人们都说魏勃勇敢,其实不过是个没用的普通人,他能成什么大事呢!”于是就放过了魏勃。魏勃的父亲擅长弹琴,曾经在秦始皇面前演奏过。魏勃小时候,想拜见齐相曹参,但是家里穷,没有办法接近曹参,于是每天一大早都去打扫齐相府舍人门外的院子。舍人觉得很奇怪,就留心观察他,然后把他叫了过去。魏勃说:“我想见相国大人,但是没有门路,所以就帮您打扫院子,希望能借此机会见到他。”于是舍人把魏勃带去见曹参,曹参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舍人。后来魏勃因为办事得力,被曹参推荐给悼惠王,悼惠王召见了他,并任命他为内史。悼惠王时期,开始自己任命二千石级别的官员。

悼惠王去世后,哀王继位,魏勃的权力比齐相还大。齐王军队撤回之后,代王继位,这就是汉孝文帝。孝文帝元年,把高后时期从齐国割让出去的城阳、琅邪、济南三郡都还给了齐国,并且把琅邪王迁到燕国。同时,又增加了朱虚侯和东牟侯的封地,各增加二千户,赏赐黄金一千斤。这一年,齐哀王去世,他的儿子文王继位。文王在位十四年后去世,没有儿子,齐国因此被废除。

城阳景王章,在孝文帝二年的时候,他和朱虚侯、东牟侯一起被封为王,两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共王喜继位。孝文帝十二年,共王被迁到淮南,五年后又回到城阳,一共在位三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顷王延继位,在位二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敬王义继位,在位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惠王武继位,在位十一年后去世。他的儿子荒王顺继位,在位四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戴王恢继位,在位八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孝王景继位,在位二十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哀王云继位,在位一年后去世,没有儿子,城阳国因此断绝。成帝又立哀王云的哥哥俚为城阳王,到王莽时期,城阳国最终灭亡了。

济北王兴居一开始因为在代邸拥立文帝有功,跟大臣们一起拥立文帝。他说:“诛杀吕氏家族,我没有立什么大功,请允许我和太仆滕公一起进入皇宫。” 于是他就把少帝带出来,迎接文帝进入皇宫。

当初诛杀吕氏的时候,朱虚侯章的功劳最大,大臣们都答应把赵国的土地封给朱虚侯章,把梁国的土地封给东牟侯兴居。可是文帝即位后,听说朱虚侯和东牟侯当初想拥立齐王,所以就削减了他们的功劳。过了两年,文帝给他的儿子们分封诸侯国,才割让齐国的两郡分别封给章和兴居做王。章和兴居心里都觉得因为失职而被夺去了功劳,很不服气。一年多以后,章死了,偏偏这时候匈奴大举入侵边境,汉朝派出了很多军队去作战,丞相灌婴率军去抵抗,文帝还亲自前往太原督战。

兴居心想,天子都亲自去打匈奴了,于是他就起兵造反了。文帝听说后,立刻停止了对匈奴的军事行动,返回长安,派棘蒲侯柴将军去讨伐,结果把济北王给打败了,济北王自杀了,他的王国也被废除了。

文帝很同情济北王因为谋反而自取灭亡,第二年,他就把悼惠王的七个儿子和一些有功的将领封为列侯,以示抚恤。到了文帝在位十五年的时候,齐文王又死了,而且没有儿子。当时悼惠王的儿子城阳王还在,文帝觉得悼惠王后继无人,很可怜,于是就把齐国分成了六个小国,把之前封为列侯的悼惠王的六个儿子都立为王。齐孝王将闾由杨虚侯升为王,济北王志由安都侯升为王,菑川王贤由武成侯升为王,胶东王雄渠由白石侯升为王,胶西王卬由平昌侯升为王,济南王辟光由扐侯升为王。孝文帝十六年,这六个王同时被册立。

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反叛,胶东、胶西、菑川、济南四个诸侯王都带兵响应吴楚。这几个诸侯王想拉拢齐国一起造反,但齐孝王犹豫不决,城门紧闭,根本不理他们。结果,吴楚和那四个诸侯王的军队一起包围了齐国。齐王赶紧派个路中大夫(相当于朝廷的使者)去跟皇帝告急。

皇帝又让这个路中大夫回去告诉齐王:坚持住,汉军已经打败吴楚了!路中大夫到了齐国,一看,我天,临淄城已经被吴楚和那四个诸侯王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根本进不去啊!这几个诸侯王的将领跟路中大夫立下盟约说:“你要是敢回去跟齐王说汉军已经打败吴楚了,齐国要是投降了我们,我们就屠城!”路中大夫没办法,只能答应了。到了城下,远远看见齐王,就大声说:“汉军已经派出了百万大军,由太尉周亚夫率领,已经打败了吴楚,正往这边来救齐国呢!齐王您一定要坚持住,千万别投降!” 这几个诸侯王的将领一听,差点没把路中大夫给杀了。

齐国一开始被围困得挺急的,私底下跟那几个诸侯国暗中勾结,正商量着要投降呢,结果这路中大夫从汉朝回来,齐国的大臣们又劝齐王别投降。这时,汉军的栾布、平阳侯等将领带兵赶到齐国,打败了那几个诸侯王的军队,解了齐国的围。后来,汉景帝听说齐国之前跟那几个诸侯国有勾结,打算派兵去攻打齐国。齐孝王吓得要死,干脆喝药自杀了。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菑川王都被处死,他们的王国也被废除了,只有济北王幸免于难。

齐孝王自杀后,汉景帝听说这件事后,认为齐孝王是出于无奈才被迫参与反叛,并非真心造反,所以没有怪罪他。景帝下令立齐孝王的太子寿为王,这就是齐懿王。齐懿王在位二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厉王昌继位。齐懿王的母亲是纪太后。纪太后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齐厉王为王后,但厉王不喜欢她。纪太后想让自己的家族更加显赫,就让自己的大女儿纪翁主进宫,掌管后宫,不让其他人接近厉王,想让厉王喜欢自己的妹妹。结果,厉王竟然和自己的姐姐纪翁主私通了。

话说有个叫徐甲的太监,在汉朝皇太后跟前当差。皇太后有个特别宠爱的女儿叫修成君,修成君可不是刘氏宗亲,但太后就是很喜欢她。修成君有个女儿,皇太后想把她嫁给齐国的诸侯王。这个徐甲就主动请缨去齐国,说保证能让齐王上书请求迎娶公主。皇太后一听可高兴了,就派徐甲去了齐国。

当时有个叫主父偃的大臣,知道徐甲去齐国是为了这桩婚事,就趁机跟徐甲说:“要真成了,你帮我跟齐王说说,我女儿想进王宫当妃子。”徐甲到了齐国,把这事儿四处宣扬。结果齐国的太后一听就火了,说:“我们齐王已经有王后了,后宫也人丁兴旺,哪还缺人?再说这徐甲,本来就是齐国穷人,当了太监才进汉宫,也没啥功劳,居然想乱了我王室的姻亲!还有那个主父偃算什么东西?竟然想把女儿送进王宫当妃子!”徐甲这下可傻眼了,灰溜溜地回皇太后那儿复命,说:“齐王是愿意娶公主的,但这事儿有风险,恐怕会像燕王一样。”燕王嘛,就是因为他跟儿子兄弟乱搞,最后被处死了。徐甲拿燕王的事儿吓唬皇太后。皇太后一听,直接说:“别再提这嫁女儿的事儿了!”这事儿后来还是传到了皇帝耳朵里。主父偃因此跟齐国结下了梁子。

主父偃当时正得宠,就向皇帝进言:“齐国的临淄城,户口十万,市场税收一年上千金,人口众多,富庶程度超过长安,如果不是皇帝的亲兄弟或宠爱的儿子,根本没资格当齐王。现在齐王跟皇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他又不紧不慢地说起吕后时代齐国差点造反的事儿,还有吴楚七国之乱时,齐孝王差点参与叛乱的事儿。现在又听说齐王跟自己姐姐乱搞。于是武帝就封主父偃为齐相,让他去查清此事。主父偃到了齐国,立刻调查齐王后宫,查出一些太监帮齐王和他的姐姐翁主私通的事,证据都指向齐王。齐王年纪轻轻,害怕被官府抓起来杀头,就喝毒药自杀了。

这时候,赵王害怕主父偃把齐国搞垮之后,会继续对付其他诸侯王,削弱皇室宗亲的力量,于是上书弹劾主父偃受贿,并列举主父偃的各种罪状。皇帝也因此把主父偃抓了起来。公孙弘说:“齐王忧愤而死,又没有继承人,不处死主父偃,就无法平息天下的民怨。”于是主父偃被处死了。厉王在位五年后,齐国被废除。

济北王刘志,当初吴楚七国叛乱的时候,他也参与了密谋。但是后来他坚持没出兵,所以才没被杀,只是被迁到菑川国当国王。元朔年间,齐国被废除了。悼惠王死后,就只剩下两个诸侯国了:城阳国和菑川国。菑川国的土地跟原来的齐国接壤,汉武帝因为要给悼惠王修建陵园在齐国故地,就从临菑的东边划出一块地,把这块地连同悼惠王陵园周围的城邑都划给了菑川国,现在还用来祭祀呢。

刘志当了三十五年国王后死了,这就是菑川懿王。他的儿子靖王刘建继承王位,做了二十年死了。靖王的儿子顷王刘遗继承王位,做了三十五年死了。顷王的儿子思王刘终古继承王位。五凤年间,青州刺史报告说,刘终古让他的男宠和八个儿子以及其他的宫女乱搞,刘终古有时参与其中,有时白天让那些人藏起来偷偷摸摸地乱来,跟狗马一样,刘终古还亲自去看。生下来的孩子,刘终古就说:“乱七八糟的,把孩子弄走吧。”这件事被报告给了丞相和御史,他们上奏说:“刘终古是诸侯王,现在给他封了八个儿子,官职相当于六百石俸禄,是为了扩大后代,光宗耀祖。可是刘终古却干这种禽兽不如的事,败坏君臣、夫妇之间的伦理,违背人伦道德,请求逮捕他。”皇帝下令:“削减他四个县的土地。”二十八年后,刘终古死了。他的儿子考王刘尚继承王位,做了五年死了。考王的儿子孝王刘横继承王位,做了三十一年死了。孝王的儿子怀王刘交继承王位,做了六年死了。怀王的儿子刘永继承王位,到了王莽篡汉的时候,菑川国灭亡了。

悼惠王统治齐国的时候,齐国是最大的诸侯国。因为当时天下刚刚平定,皇室子弟少,又激怒了秦国,孤立无援,所以汉朝大规模分封同姓诸侯,来巩固统治。那时候诸侯可以自己任免御史大夫以下的官员,就像汉朝中央政府一样,只有汉朝中央政府才设丞相。自从吴楚七国叛乱被平定后,汉朝逐渐削弱诸侯的权力,设置了很多官吏来监视和控制他们。后来诸侯只能享有衣食和租税收入,穷一点的诸侯只能坐牛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