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哀皇帝,是汉元帝的孙子,原本是定陶恭王。他母亲叫丁姬。他三岁的时候就继承王位了,从小就喜欢学习文章和法律。元延四年,他进京朝见皇帝,身边跟着他的老师、丞相和中尉。当时成帝的弟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身边却只有老师一个人。皇帝觉得奇怪,就问定陶王这是怎么回事。定陶王回答说:“法律规定,诸侯朝见皇帝,可以带自己国家里两千石级别的官员。老师、丞相和中尉都是两千石级别的官员,所以我把他们都带来了。”皇帝让他背诵《诗经》,他背诵得很流畅,还能解释其中的意思。
第二天,皇帝又问中山王:“你只带老师来,是什么法律规定的?”中山王答不上来。皇帝让他背诵《尚书》,他又背诵不出来。而且,在皇帝面前吃饭,他先吃饱了;起身的时候,袜子还系得不整齐。成帝因此觉得中山王不行,而更加欣赏定陶王,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当时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也跟着他来朝见皇帝,私下里贿赂了皇帝宠爱的赵昭仪和皇帝的舅舅、票骑将军曲阳侯王根。赵昭仪和王根因为皇帝没有儿子,也想为自己以后打算,所以都极力推荐定陶王,劝说皇帝立他为继承人。成帝自己也欣赏他的才能,给他举行加元服的仪式,然后让他回去了,那年他十七岁。
第二年,皇帝派执金吾任宏担任大鸿胪,拿着皇帝的信符去征召定陶王,立他为皇太子。定陶王谢绝说:“我幸运地继承父亲的爵位,做了诸侯王,我的才能不足以胜任太子之位。陛下圣明仁慈,继承祖宗的基业,奉顺神明,一定会得到上天保佑,子孙万代兴旺发达。我希望暂时留在封地,每天都向陛下问安,等到陛下有了自己的儿子,再让我回到封地去。”奏章上报后,皇帝知道了。一个月后,皇帝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让他祭祀恭王,以此来鼓励太子专心致志地为继承皇位做准备。这件事记载在《外戚传》里。
公元前7年三月,汉成帝驾崩了。四月十五号,太子登基当了皇帝,然后去高庙祭祀。把皇太后尊为太皇太后,皇后尊为皇太后。全国大赦,普天同庆!皇室宗亲和有爵位的王子每人赏赐一乘马,官员和百姓都加官进爵,百户人家都分发牛酒,而那些三老、孝子、勤劳耕种的人,还有鳏夫、寡妇、孤儿、独居老人,每人都赏赐布帛。太皇太后下令,尊封定陶恭王为恭皇。
五月二十七号,皇帝立傅氏为皇后。圣旨是这样下的:“《春秋》里说‘母以子贵’,所以尊封定陶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她们各自设立左右詹事,食邑如同长信宫、中宫一样丰厚。” 皇帝还追封傅皇后的父亲为崇祖侯,丁皇后的父亲为褒德侯。傅皇后的舅舅丁明被封为阳安侯,另一个舅舅丁满被封为平周侯。同时追封丁满的父亲为平周怀侯,皇后的父亲晏被追封为孔乡侯,皇太后的弟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被封为新成侯。这波封赏,真是相当大手笔啊!
六月,皇帝下令说:“郑国的音乐靡靡之音,会扰乱社会风气,是圣明君主所摒弃的,所以把乐府给撤了!”
曲阳侯根,之前上书建议修建社稷坛,表现出色,所以加封了两千户。太仆安阳侯舜,以前对皇帝有恩,也加封了五百户。丞相孔光和大司空汜乡侯何武,也都各自加封了一千户。
皇帝又下令说:“河间王良为太后守丧三年,做到了宗室的表率,所以加封他一万户。”
话说,有人建议说:“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控制,防止奢侈淫逸,这是治国的首要任务,历代帝王都遵循的真理啊。现在诸侯王、列侯、公主、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以及有钱有势的人,都养着大量的奴婢,拥有无限的田地房屋,跟老百姓抢夺利益,百姓因此失去生计,生活困苦不堪。所以,应该限制他们的拥有量。”相关部门就这件事上报说:“诸侯王、列侯在国都的田地,列侯在长安的田地,公主在县里的田地,以及关内侯、官吏和百姓的田地,都不能超过三十顷。诸侯王可以拥有的奴婢是两百人,列侯和公主是一百人,关内侯、官吏和百姓是三十人。六十岁以上和十岁以下的,不算在内。商人一律不准拥有田地和做官,违反者按律处罚。任何超过规定数量的田地、牲畜和奴婢,都充公。各地官府织造的锦缎之类的奢侈品,制作起来很困难,而且浪费妇女的针线活,都停止生产,不再上缴。取消任子制度和诽谤、欺骗法律的行为。宫中三十岁以下的宫女,允许出嫁。官府的奴婢,五十岁以上的,释放为平民。禁止郡国进献珍禽异兽。增加三百石以下官吏的俸禄。对残暴虐待百姓的官员,要及时罢免。各部门不得上奏赦免以前犯过罪的人。博士的弟子,父母去世的,给予三年丧假。”
秋天,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都犯了罪,王根被发配回封地,王况被免为庶人,回到原来的郡县。
皇帝下诏说:“我承载着祖宗庙堂的重任,战战兢兢,害怕辜负上天的期望。最近一段时间,日月无光,五星运行异常,各地接连发生地震。前不久,河南、颍川郡发生水灾,淹死了很多人,摧毁了很多房屋。都是我的过失,让百姓遭受灾难,我非常害怕。我已经派光禄大夫去各地调查登记,并且给死者家属发放丧葬费,每人三千钱。命令受灾的县邑以及其他受灾严重的郡国,如果灾情超过十分之四,百姓财产不足十万的,今年就免除他们的赋税。”
建平元年正月,天下大赦。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成阳侯赵都犯了罪,被免为庶人,流放到辽西。
太皇太后下诏,王氏外戚的田地,除了坟墓之外,都用来分给贫苦百姓。
二月,皇帝下诏说:“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首先要选拔贤才。命令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太守、各郡的郡守,都推荐一位孝顺、忠厚、能直言敢谏、通晓政事,并且能够亲近百姓的人,各推荐一人。” 这意思就是说,皇帝要广纳贤才,为国家发展选拔优秀人才,从地方官吏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人。
三月,皇帝赏赐诸侯王、公主、列侯、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官吏、郎官等金银财宝、丝绸布匹,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 这说明皇帝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对朝廷官员进行了大规模的赏赐,以示恩惠。
冬天,中山孝王太后媛和她的弟弟宜乡侯冯参犯了罪,两人都自杀了。 这段说明了皇室内部也存在着权力斗争和犯罪行为,即使是皇亲国戚,触犯了法律也要受到惩罚。
第二年春天三月,皇帝罢免了大司空,恢复了御史大夫的官职。 这说明皇帝在调整朝廷机构,对官员进行人事变动,以适应新的政治形势。
夏四月,皇帝下诏说:“汉朝的制度,是推崇尊亲,以显示尊卑等级。定陶恭皇的称号不适合再称作‘定陶’。尊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她的宫殿称为永信宫;恭皇后为帝太后,她的宫殿称为中安宫。在京师为恭皇建立宗庙。赦免天下罪犯。” 这段主要讲的是皇帝对皇室宗庙的修建和对皇室成员的尊号的调整,以及大赦天下的举动。
罢免了州牧,恢复了刺史的官职。 这也是对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体现了皇帝对行政管理的重视。
六月庚申日,帝太后丁氏去世了。皇帝说:“我听说夫妇一体,诗经里说:‘活着住在不同的房间,死了也要葬在一起。’从前季武子为妻子成寝修建坟墓,杜氏的灵柩停放在西阶下,季武子请求合葬,得到了允许。合葬的礼仪,是从周朝兴起的。《诗经》说:‘多么庄严的礼仪啊!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孝子侍奉死去的父母如同侍奉在世的父母一样。帝太后应该葬在恭皇的陵园里。”于是把帝太后葬在了定陶。调动陈留、济阴附近的郡国五万人,修筑陵墓。 这段描写了皇帝对帝太后的哀悼和厚葬,体现了皇帝的孝道和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侍中夏贺良等人向皇帝进言,说赤精子预言汉朝的国运将会衰落,但之后还会再次受命于天,建议改元易号。皇帝下诏说:“汉朝建立二百多年了,国运兴盛。上天又赐予我们新的祥瑞,汉朝再次得到天命的象征,我自身德行不足,怎敢不顺应天意!为了国家重新开始,必须与天下一起改朝换代,特大赦天下。将建平二年改名为太初元年,我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一百二十为度。” 这段描述了皇帝接受了改元易号的建议,并大赦天下,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
七月,将渭城西北原上的永陵亭部定为初陵。不迁移郡国的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 这段说明了皇帝对新陵的选址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关照。
八月,皇上下了道旨,说:“夏贺良他们建议改元、改国号,还说要改进漏刻,能保国家长治久安。朕当时听信了他们的建议,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得到好处,结果却弄巧成拙,弄丢了‘嘉应’年号。这些建议都违背了古制,不合时宜。六月甲子那天下的诏书,并不是大赦令,所有这些建议全部作废!夏贺良他们这些人,反道而行,迷惑百姓,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吧!” 这些人最后都认罪伏法了。
丞相博、御史大夫玄、孔乡侯晏都犯了罪。丞相博自杀了,御史大夫玄被减轻处罚两等,孔乡侯晏被没收了四分之一的家产。这些事都记载在《博传》里。
三年春天正月,立广德夷王的弟弟广汉为广平王。
癸卯日,皇太后的桂宫正殿失火了。
三月己酉日,丞相死了。 那天晚上,还看到一颗星在河鼓星附近出现异常。
六月,立鲁顷王的儿子,郚乡侯闵为王。
十一月壬子日,皇上重新祭祀了甘泉泰畤和汾阴后土,而南郊和北郊的祭祀活动则取消了。
东平王云、云的妻子谒、安成恭侯的夫人放,这三个人都犯了罪。东平王云自杀了,谒和放都被流放到了市场。
第四年春天,大旱。关东地区的老百姓到处流传西王母的符咒,这符咒辗转传遍了各个郡县,最后传到了京城。老百姓还聚集起来祭祀西王母,有些人甚至半夜拿着火把爬上屋顶,敲锣打鼓,互相惊吓。
二月,皇上封皇太后的堂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封皇太后同母的弟弟,侍中郑业为阳信侯。
三月,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阳太守孙宠,都因为向皇上推荐东平王而被封为列侯。这些事都记载在《贤传》里。
五月,皇上赏赐从二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员以及天下所有的男子爵位。
六月,皇上尊皇太后为皇太太后。
八月,恭皇园北门失火了。
冬天,皇上发布诏令,让将军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推荐那些精通兵法,有远见卓识的人才。
元寿元年正月初一,那天早上太阳发生了日食。皇帝下诏书说:“我虽然保住了江山社稷,但自己能力有限,日夜操劳,都没能得到片刻安宁。现在阴阳失调,百姓生活艰难,这责任不在别人,就在我身上。我下令让各位大臣努力治理国家,希望有所改观。可是到现在为止,有些官员执法不公,要么滥用职权,欺压百姓,假装清廉,捞取名声;要么过于温和宽柔,最终导致国家衰败。所以,奸邪之徒越来越嚣张,国家和谐的气氛越来越弱,老百姓怨声载道,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偏偏在正月初一,又发生了日食,这灾祸的根源就在我身上!各位大臣们,你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地督促百官,重用那些正直善良的人,清除那些奸邪之徒,以期安定民心。我在这里承认自己的过失,绝不隐瞒。让将军、列侯、以及各级官员都推荐一位贤良方正、敢于直言的人。同时,天下大赦!”
丁巳日,皇太后傅氏去世了。三月,丞相嘉犯了罪,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了。九月,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被免职。 孝元皇帝的庙宇殿门上,铜制的龟蛇装饰竟然自己发出响声了。
第二年正月,匈奴单于和乌孙大昆弥来朝见皇帝。二月,他们回国了,单于对这次朝见不太满意。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匈奴传》。四月最后一天,又发生了日食。五月,朝廷调整了三公的职位:卫将军董贤升任大司马,孔光升任大司徒,彭宣升任大司空,并被封为长平侯。司直、司隶和司寇这几个官职的设置,还在商议中。六月,皇帝在未央宫去世了。九月,皇帝葬在了义陵。
史书评价说:孝哀皇帝从当藩王到当太子期间,文采出众,才思敏捷,从小就名声很好。可是他继承了孝成皇帝留下的家业,权力却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他上任后就大肆诛杀大臣,想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信,效仿汉武帝和汉宣帝。他的性格其实并不喜欢声色犬马,平时喜欢看射箭、武术表演。他即位后就患了瘫痪,晚年病情越来越重,在位时间不长就去世了,真是令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