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其伏见早晚,邪正存亡,广阔迅疾,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历斗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日晕适背穴,环状光晕抱珥,迅雷风祅,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如影子随形,回声相应。是以明君睹之而寤,修身正政,思其咎谢,则祸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官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

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耑锐,若见若不见,曰阴德,或曰天一。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四星曰天棓。后十七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

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以昏为起始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为起始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为起始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海。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绪纪,皆系于斗。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灾。在魁中,贵人所居。魁下六星两两而比者,曰三能。三能星颜色一致,则君臣和谐;若不一致,则预示着乖戾。斗柄辅星明亮靠近,则辅臣亲近强大;若远离昏暗,则辅臣疏远衰弱。

勺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蜂。有句斗杓十五星,属勺,曰贱人之牢。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出。

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

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不欲直;直,皇帝搞砸了。房为天府,曰天驷。其阴,右骖。旁有两星曰衿。衿北一星曰一暗星。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天市中星众者实,其中虚则耗。房南众星曰骑官。

左角,理;右角,将。大角者,天王帝坐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勺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亢为宗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氐为天根,主疫。尾为九子,曰君臣;斥绝,不和。箕为敖客,后妃之府,曰口舌。火犯守角,则有戟。房、心,王者恶之。

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筐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左右,掖门。掖门内六星,诸侯。其内五星,五帝坐。后聚十五星,曰哀乌之位;旁一大星,将位也。月、五星顺行,循轨道运行,所守之星,天子所诛也。其逆入,若不轨道,以所犯名之;中坐,成形,皆群下不从谋也。金、火尤甚。廷藩西有随星四,名曰少微,士大夫。权,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月、五星若有守犯,其占卜吉凶,如同衡星的占法。

东井(井宿,二十八宿之一)为水事。天子恐怕因此而失败。东井西曲星曰戉(古代兵器,类似斧头);北,北河;南,南河;两河、天阙间为关梁。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火星守护南北河,则兵起,五谷歉收。故德成衡,观成潢,伤成戉,祸成井,诛成质。

柳为鸟喙,主木草。七星,颈,为员宫(古代星官名),主急事。张,嗉,为厨,主招待宾客。翼为羽翮,主远客。

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星名),星星不宜太亮;如果亮度与其他四星相同,形成五星连珠的现象,则将爆发战争。轸南众星曰天库,库有五车。车星角,若益众,及不具,亡处车马。

西宫咸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车舍。火入,旱;金,兵;水,水。中有三柱;柱不具,兵起。

奎曰封豨,为沟渎。娄为聚众。胃为天仓。其南众星曰廥积(星官名)。

昴曰旄头(古代星名,也指彗星),胡星也,为白衣会。毕曰罕车(星名,也指一种古代车辆),为边兵,主弋猎。其大星旁小星为附耳(仿佛在窃窃私语)。附耳摇动,有谗乱臣在侧。昴、毕间为天街。阴则为阴国,阳则为阳国。

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锐,曰罚,为斩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掌管军事。其南有四星,曰天廁。天廁下一星,曰天矢。矢呈黄色则吉;青、白、黑则凶。其西有九星呈句曲状,分为三组: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斿。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下有四星曰弧,直狼。靠近地面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星可见,则天下太平;反之,则兵戈四起。常以秋分时候之南郊。

北宫玄武,虚、危。危为建造房屋;虚为哭泣之事。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军西为垒,或称之为戉。旁一大星,北落。若北落星暗淡,军星闪烁稀疏,或五星犯北落星,则军队将起事。火、金、水尤为凶险。火星入犯,军队忧虑;水星入犯,则水患频发;木星、土星入犯,则对军队有利。危东六星,成对排列,曰司寇。

营室为清庙,曰离宫、阁道。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横跨汉水,曰天横。天横旁,江星。江星若动,则预示有人将涉水。

杵、臼四星,在危南。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祭品,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左将;右,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

岁星曰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超舍而前为赢,退舍为缩。赢,其国有兵不复;缩,其国有忧,其将死,国倾败。所去,失地;所之,得地。一曰,当居不居,国亡;所之,国昌;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安静中度,吉。出入不当其次,必有天灾见其舍也。

岁星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赢东北,石氏「见觉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本类星,末锐,长四尺」。缩西南,石氏「见欃云,如牛」,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左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如马」,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欃,本类星,末锐,长数丈」。石氏「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至日行一尺,出二十余日乃入,甘氏「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出而易,「所当之国,是受其殃」。又曰「祅星,不出三年,其下有军,及失地,若国君丧」。

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逆行一舍二舍为不祥,居之三月国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国半亡地,九月地太半亡。因与俱出入,国绝祀。荧惑为乱为乱。

国家一乱,就容易出现灾荒、瘟疫、战争,居住在那个国家的人民就要遭殃。灾难很快就会来临,即使一开始规模不大,也会逐渐扩大;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小灾难也会变成大灾难。它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这样灾难就更严重了。若国家发生战乱,就会失去土地,打仗也打不赢。东行疾则兵聚于东方,西行疾则兵聚于西方;其南为丈夫丧,北为女子丧。荧惑星的运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即使是圣明的君主,也必须密切关注它的动向。

太白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日方南太白居其南,日方北太白居其北,为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方南太白居其北,日方北太白居其南,为缩,侯王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破军,必有死王之墓,有亡国。一曰,天下乱兵,野有兵者,所当之国大凶。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乱兵,兵在外,入。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天下起兵,有至破国。未当出而出,未当入而入,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当期而出,其国昌。出东为东方,入为北方;出西为西方,入为南方。所居久,其国利;易,其乡凶。入七日复出,将军战死。入十日复出,相死之。入又复出,人君恶之。它先出来三天,又微微进去,三天后又盛大地出来,这是柔弱而潜伏的状态,其下属国家有军队,但军队战败,将领北逃。已入三日,又复微出,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忧,帅师虽众,敌食其粮,用其兵,虏其帅。出西方,失其行,夷狄败;出东方,失其行,中国败。一曰,出早为月食,晚为天灾及彗星,将发于亡道之国。

太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子当政。

太白,兵象也。出而高,用兵深吉浅凶;低,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吉疾凶。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之凶。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圆以静,用兵静吉躁凶。出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赤角,战。

太白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故荧惑从太白,军忧;离之,军舒。出太白之阴,有分军;出其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太白还之,破军杀将。

辰星,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

辰星不出,太白为客;辰星出,太白为主人。辰星与太白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辰星出东方,太白出西方。若辰星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兵,不战。辰星入太白中,五日乃出,及入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辰星来抵,太白不去,将死。正其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视其所指,以名破军。辰星绕环太白,若斗,大战,客胜,主人吏死。辰星过太白,间可拔剑,小战,客胜;居太白前旬三日,军罢;出太白左,小战;历太白右,数万人战,主人吏死;出太白右,相距三尺,军势紧急,将要交战。

凡太白所出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战胜。所直之辰顺其色而角者胜,其色害者败。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右肩,青比参左肩,黑比奎大星。色胜位,行胜色,行得尽胜之。

辰星曰北方冬水,知也,听也。要是少了“知”和“听”,违背了冬天的规律,伤了水的气,就会受到惩罚,看到辰星异常。出早为月食,晚为彗星及天灾。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失其时而出,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当出不出,是谓击卒,兵大起。与他星遇而斗,天下大乱。出于房、心间,地动。

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心为正,故四星皆失,填星乃为之动。填星所居,国吉。未当居而居之,若已去而复还居之,国得土,就会得到女子。当居不居,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失土,就会失去女子,土地和女子方面的问题。居宿久,国福厚;易,福薄。当居不居,为失填,其下国可伐;得者,不可伐。如果(填星)扩张,则国君不安;如果(填星)缩小,则军队溃败。一曰,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 如果(填星)错位上移一舍或三舍,王命就会失败,可能导致大水;如果错位下移两舍,会有后患,那一年就会歉收,甚至可能发生地震或天崩地裂。

凡五星,岁与填合则为内乱,与辰合则为变谋而更事,与荧惑合则为饥,为旱,与太白合则为白衣之会,为水。岁星在北,太白在南,称为牡星,五谷丰登。太白在北,岁在南,年或有或亡。荧惑与太白合则为丧,不可举事用兵;与填合则为忧,主奸臣;与辰合则为北军,用兵举事大败。填与辰合则将有军队大败;与太白合则为疾,为内兵。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凡岁、荧惑、填、太白四星与辰斗,皆为战,兵不在外,皆为内乱。一曰,火与水合为淬,与金合为铄,不可举事用兵。土与金合国亡地,与木合则国饥,与水合为雍沮,不可举事用兵。木与金合斗,国有内乱。两星靠近则为合,相冲则为斗。两星距离在七寸以内,其灾祸必至。

凡月食五星,其国必亡:岁以饥,荧惑以乱,填以杀,太白入犯强国,则有战争,辰以女乱。月食大角,王者恶之。

凡五星所聚宿,其国主宰天下:从岁以义,从荧惑以礼,从填以重,从太白以兵,从辰以法。以法者,以法致天下也。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国外内有兵与丧,百姓饥荒,改立王公。四星若合,是谓大汤,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庆,改立王者,掩有四方,子孙蕃昌;亡德受罚,离其国家,灭其宗庙,百姓离去,被满四方。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其事亦小也。

凡五星色:皆圆,白为丧为旱,赤中不平为兵,青为忧为水,黑为疾为多死,黄吉;皆角,赤星犯我城池,黄地之争,白哭泣之声,青有兵忧,黑水。五星同色,天下兵乱,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谷蕃昌。

凡五星,岁,缓则不行,急则过分,逆则占。荧惑,缓则不出,急则不入,违道则占。填,缓则不建,急则过舍,逆则占。太白,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逆则占。辰,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非时则占。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昌。

凡以宿星通下之变者,维星散乱,句星失常,则地动。有星守三渊,天下大水,地动,海鱼出。纪星散者山崩,不即有丧。龟、鳖星不在汉中,则蜀地将有变故。辰星入五车,大水。荧惑入积水,水,兵起;入积薪,旱,兵起;守之,亦然。极后有四星,名曰句星。斗杓后有三星,名曰维星。散者,不相从也。三渊,盖五车之三柱也。天纪属贯索。积薪在北戍西北。积水在北戍东北。

角、亢、氐,沇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室、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昂、毕,冀州。觜觿、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甲乙,海外,日月不占。丙丁,江、淮、海、岱。戊己,中州河、济。庚辛,华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一曰,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己韩,庚秦,辛西夷,壬燕、赵,癸北夷。子周,丑翟,寅赵,卯郑,辰邯郸,巳卫,午秦,未中山,申齐,酉鲁,戌吴、越,亥燕、代。

秦之疆,候太白,占狼、弧。吴、楚之疆,候荧惑,占鸟衡。燕、齐之疆,候辰星,占虚、危。宋、郑之疆,候岁星,占房、心。晋之疆,亦候辰星,占参、罚。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阳则日、岁星、荧惑、填星,占于街南,毕主之。其西北则胡、貉、月氏旃裘引弓之民,为阴,阴则月、太白、辰星,占于街北,昴主之。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海碣石。是以秦、晋好用兵,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侵掠,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趮疾,常主夷狄,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凡五星,早出为赢,赢为客;晚出为缩,缩为主人。五星赢缩,必有天应见杓。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岁星正月,出东方,石氏称之为监德,在斗、牵牛。灾异,杓,早水,晚旱。甘氏在建星、婺女。太初历在营室、东壁。

在卯曰单阏。二月,出,石氏称之为降入,在婺女、虚、危。甘氏在虚、危。灾异,杓,有水灾。太初在奎、娄。

在辰曰执徐。三月,出,石氏称之为青章,在营室、东壁。灾异,杓,早旱,晚水。甘氏同。太初在胃、昴。

在巳曰大荒落。四月,出,石氏称之为路踵,在奎、娄。甘氏同。太初在参、罚。

在午曰敦牂。五月,出,石氏称之为启明,在胃、昴、毕。灾异,杓,早旱,晚水。甘氏同。太初在东井、舆鬼。

在未曰协洽。六月,出,石氏称之为长烈,在觜觿、参。甘氏在参、罚。太初在注、张、七星。

在申曰涒滩。七月,出,石氏称之为天晋,在东井、舆鬼。甘氏在弧。太初在翼、轸。

在酉曰作噩(《尔雅》作作噩)。八月,出,石氏称之为长壬,在柳、七星、张。灾异,杓,有女丧、民疾。甘氏在注、张。灾异,杓,有火。太初在角、亢。

在戌曰掩茂。九月,出,石氏称之为天睢,在翼、轸。灾异,杓,水。甘氏在七星、翼。太初在氐、房、心。

在亥曰大渊献。十月,出,石氏称之为天皇,在角、亢始。甘氏在轸、角、亢。太初在尾、箕。

在子曰困敦。十一月,出,石氏称之为天宗,在氐、房始。甘氏同。太初在建星、牵牛。

在丑曰赤奋若。十二月,出,石氏称之为天昊,在尾、箕。甘氏在心、尾。太初在婺女、虚、危。

甘氏、太初历所以不同者,以星运行轨迹的差异,分别记录后来的观测结果。其四星亦略如此。

古历五星之推,无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经,以荧惑、太白为有逆行。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无有逆行。日不食朔,月不食望。」夏氏日月传曰:「日月食尽,主位也;不尽,臣位也。」星传曰:「日者德也,月者刑也,故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然而历纪推月食,与二星之逆无异。荧惑主内乱,太白主兵,月主刑。自周室衰,内乱频发,兵荒马乱,刑罚失中。即使平息了叛乱,朝政依然腐败,边疆仍不安宁,战乱不断,刑法也不公正。故二星与月为之失度,三变常见;及有乱臣贼子血腥的战争,大变乃出。甘、石氏见其常然,因以为纪,皆都不符合正常的运行轨迹。《诗》云:「彼月而食,则惟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诗传曰:「月食非常也,比之日食犹常也,日食则不臧矣。」谓之小变,可也;谓之正行,非也。故荧惑必行十六舍,去日远而任性。太白出西方,进在日前,当运行到气盛之时,便会逆行。及月必食于望,亦压制盛也。

国皇星,大而赤,状类南极。其所出现之处,常有兵乱。兵力强大,其冲不利。

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其所出现之处,常有兵乱。

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星。形状像辰星,去地可六丈,大而黄。

六贼星,出正南,南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

司诡星,出正西,西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白,类太白。

咸汉星(北方之星),出正北,离地大概六丈,大而赤,仔细看是青绿色的。

这四颗星出现的位置不对,其下有兵,冲不利。

四填星,出四隅,离地大概四丈。地维藏光,也出现在四角,离地大概两丈,若月始出。下面,如果发生动乱,就会有人死去;如果有人行善,就会兴旺发达。

烛星,状如太白,它出现的时候不会移动,见则灭。它照耀的地方,城镇就会发生动乱。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

星星是金子散发的能量,其根本是人。星众,国吉,少则凶。汉者,亦金散气,其根本是水。星多,多水,少则旱,这是重要的规律。

天鼓的声音像雷声,但又不是雷声,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住者,兵发其下。

天狗,状如大流星,有声,一直落到地上,类狗。所坠及,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它落地的地方圆圆的,像几亩田地那么大,顶部尖尖的,出现时呈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格泽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锐。其见也,不耕种却有收获。如果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就一定会有贵客来访。

蚩尤之旗,像彗星一样,但是弯曲的,形状像旗帜。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旬始星出现在北斗星旁边,形状像雄鸡。生气的时候,是青黑色,像一只乌龟。

枉矢,状类大流星,像蛇一样蜿蜒前行,颜色深黑,望如有毛目然。

长庚,宽阔得像一块布匹挂在天上。此星见,起兵。

星体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

天蛲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盛世。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

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距离北极近;南至牵牛,距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距离北极适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影长短;立八尺之表,而影长为一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影长;立八尺之表,而影长为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距离北极适中,而影长;立八尺之表,而影长为七尺三寸六分。此日距离北极远近之差,影长短之制也。距离北极远近难知,要以影长。影长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影长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持续温暖。此寒暑之表也。故曰为寒暑。一曰,影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扶者,坏人得势,好人倒霉。

月有九行者:黑道(两条),位于黄道北侧;赤道(两条),位于黄道南侧;白道(两条),位于黄道西侧;青道(两条),位于黄道东侧。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凡君行急则日行疾,君行缓则日行迟。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这是自然规律。故过中则疾,君行急之感也;不及中则迟,君行缓之象也。

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于东井。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

箕星为风,东北之星也。东北地事,天位也,故易曰「东北丧朋」。及巽在东南,为风;风,阳中之阴,大臣之象也,其星,轸也。月去中道,移而东北入箕,若东南入轸,则多风。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去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雨。故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言多雨也。星传曰「月入毕则将相有以家犯罪者」,言阴盛也。书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亮跟随星辰,则有风雨」,言失中道而东西也。故星传曰「月南入牵牛南戒,民间疾疫;月北入太微,出坐北,若犯坐,则下人谋上。」

一曰月为风雨,日为寒温。冬至日南极,晷长,南不极则温为害;夏至日北极,晷短,北不极则寒为害。故书曰「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也。人间政局变动,天上日月运行。日出房北,为雨为阴,为乱为兵;出房南,为旱为夭丧。水旱至冲而应,及五星之变,必然之效也。

两军相当,日晕等,力均;厚长大,有胜;薄短小,亡胜。兵力集中易被击破。抱为和,背为不和,为分离相去。直为自立,立兵破军,若曰杀将。抱且戴,有喜。围在中,中胜;在外,外胜。青外赤中,以和相去;赤外青中,以恶相去。气晕先至而后去,居军占上风。先至先去,前有利,后有病;后至后去,前病后利;后至先去,前后皆病,居军不胜。见而去,其后发疾,虽胜亡功。见半日以上,功太。白鸶屈短,上下锐,有者下大流血。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其食,食所不利;复生,生所利;不然,食尽为主位。以其直及日所躔加日时,用名其国。

凡望云气,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余里,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居三千里。云气有战居上者,胜。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常山以北,气下黑上青。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

徒气白。土功气黄。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卒气摶。前卑而后高者,疾;前方而后高者,锐;后锐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前高后卑者,不止而反。气相遇者,卑胜高,锐胜方。气来卑而循车道者,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余二十里见。丈余二丈高的气,约三四十日可见,距离五六十里。

捎云精白者,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战。芒低则胜,前赤而仰则败。陈云如立垣。杼云如织梭。柚云摶而尖锐。杓云如绳者,居前竟天,其半半天。蜺云者,类斗旗故。锐钩云句曲。诸此云见,以五色占。而泽摶密,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占斗其直。

王朔所候,决于日旁。日旁云气,人主象。皆如其形以占。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泉,金宝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故侯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气盛则吉,气衰则凶。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若雾非雾,衣冠不湿,则城中将士披甲而出。

夫雷电、赮鸶、辟历、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故候书者亡不司。

天开县物,地动坼绝。山崩及鲇,川塞谿垘;水淡地长,泽竭见象。城郭门闾,润息槁枯;宫庙廊第,人民所次。谣俗车服,观民饮食。五谷草木,观其所属。仓库厩库,四通之路。六畜禽兽,所产去就;鱼鳖鸟鼠,观其所处。鬼哭声如呼号,人多遇凶兆。讹言,诚然。

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壹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四时之始也。四始者,候之日。

而汉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小雨,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故八风各与其冲对,课多者为胜。多胜少,久胜速,疾胜徐。旦至食,为麦;食至日跌,为疾;跌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叔;下晡至日入,为麻。欲终日有云,有风,有日,当其时,深而多实;亡云,有风日,当其时,浅而少实;有云风,亡日,当其时,深而少实;有日,亡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约五斗米量,大败。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所宜。雨雪,寒,岁恶。

是日光明,听都邑人民之声:声宫,岁美吉;商,有兵;征,旱;羽,水;角,岁恶。

或从正月旦比数雨。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极;过之,不占。数至十二日,直其月,占水旱。为其环域千里内占,即为天下候,竟正月。月所离列宿,日、风、云,占其国。然必察太岁所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这就是主要的依据。

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从西方来,若旦有黄云,恶。

冬至短极,把土炭悬挂起来,炭动,麋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踊,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夜常不见星星,夜中星陨如雨者各一。当是时,祸乱辄应,周室微弱,上下交怨,杀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粤,夷狄也,诸侯强国。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递起,城邑数屠,因以饥疾愁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横者继踵,而占天文者因时务论书传,故其占验鳞杂米盐,难以记载。

周卒为秦所灭。始皇之时,十五年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又荧惑守心,及天市芒角,色赤如鸡血。始皇既死,适庶相杀,二世即位,残骨肉,戮将相,太白再经天。因以张楚并兴,兵相交战,秦遂以亡。

项羽救巨鹿,枉矢西流,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象也。物莫直于矢,今蛇行不能直而枉者,执矢者亦不正,以象项羽执政乱也。羽遂合从,阬秦人,屠咸阳。凡枉矢之流,这就像弯曲的箭一样,以乱制乱罢了。

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以历推之,从岁星也。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故有个客人对张耳说:“东并秦地,汉王入秦,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秦王子婴降于枳道,汉王把他们交给属吏,宝器妇女无所取,闭宫封门,还军次于霸上,以候诸侯。与秦民约法三章,民无不归心者,可谓能行义矣,天之所予也。五年遂定天下,即帝位。此明岁星之崇义,东井为秦之地明效也。

三年秋,太白出西方,有光几中,乍北乍南,过期乃入。辰星出四孟。是时,项羽为楚王,而汉已定三秦,与相距滎阳。太白出西方,有光几中,是秦地战将胜,而汉国将兴也。辰星出四孟,易主之表也。后二年,汉灭楚。

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占曰:“毕、昴间,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昴为匈奴,参为赵,毕为边兵。”是岁高皇帝自将兵击匈奴,至平城,为冒顿单于所围,七日乃解。

十二年春,荧惑守心。四月,宫车晏驾。

孝惠二年,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皆下盛强将害上之变也。其后有吕氏之乱。

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傍晚,天欃星出现在西南方。占曰:“预示将有战争和动乱。”同年十一月,匈奴入侵上郡、云中,汉朝起三军以卫京师。次年四月乙巳,水、木、火三合于东井。占曰:“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东井,秦也。”八月,天狗下梁野,是岁诛反者周殷长安市。七年六月,文帝崩。次年十一月戊戌,土、水合于危。占曰:“为雍沮,所当之国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一曰将覆军。危,齐也。”七月,火星先向东移动,经过毕宿,绕过毕宿的东北方,然后转向西,逆行到昴宿,再转向南,最后又向东。占曰:“意味着会有战乱。毕、昴,赵也。”

孝景元年正月癸酉,金、水合于婺女。占曰:“为变谋,为兵忧。婺女,粤也,又为齐。”其七月乙丑,金、木、水三合于张。占曰:“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张,周地,今之河南也,又为楚。”其二年七月丙子,火与水晨出东方,因守斗。占曰:“其国绝祀。”至其十二月,水、火合于斗。占曰:“为淬,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一曰:“为北军,用兵举事大败。斗,吴也,又为粤。”是岁彗星出西南。其三月,立六皇子为王,淮阳、汝南、河间、临江、长沙、广川。其三年,吴、楚、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赵七国反。吴、楚兵先至攻梁,胶西、胶东、淄川三国攻围齐。汉遣大将军周亚夫等驻守河南,以待吴楚溃败,遂败之。吴王逃至粤地,粤攻而杀之。平阳侯败三国之师于齐,皆伏其罪,齐王自杀。汉兵以水攻赵城,城坏,王自杀。六月,立皇子二人、楚元王子一人为王,王胶西、中山、楚。徙济北为淄川王,淮阳为鲁王,汝南为江都王。七月,兵罢。天狗坠落,占曰:“破军杀将。狗乃守御之类,天狗示警,宜加强守御。”吴、楚攻梁,梁坚城守,遂伏尸流血其下。

三年,填星在娄,几入,还居奎。奎,鲁也。占曰:“其国得地为得填,意即鲁国将扩张领土。”是岁鲁为国。

四年七月癸未,火入东井,行阴,又以九月己未入舆鬼,戊寅出。占曰:“为惩罚,又为火灾。”后二年,有栗氏事件。其后未央东阙灾。

中元年,填星当在觜觿、参,去居东井。占曰:“失地,恐有女子之忧。”其三年正月丁亥,金、木合于觜觿,为白衣之会。三月丁酉,彗星夜见西北,色白,长丈,在觜觿,且去益小,十五日不见。此兆示:必有破国乱君,伏诛。觜觿,梁也。其五月甲午,金、木俱在东井。金星移去,木星留守二十日。占曰:“祸起于兵戈。木为诸侯,诛将行于诸侯也。”其六月壬戌,蓬星见西南,在房南,去房可二丈,大如二斗器,色白;癸亥,在心东北,可长丈所;甲子,在尾北,可六丈;丁卯,在箕北,近汉,稍小,且去时,大如桃。壬申去,凡十日。占曰:“蓬星出,必有乱臣。房宿与心宿之间,象征着皇宫。”是时梁王欲为汉嗣,使人杀汉争臣袁盎。汉廷处决梁国大臣,动用了斧钺。梁王恐惧,布车入关,伏斧钺谢罪,然后得免。

中三年十一月庚午夕,金、火合于虚,相去一寸。占曰:“为熔铸,为丧事。虚,齐也。”

四年四月丙申,金、木合于东井。占曰:“为白衣之会。非,秦也。”其五年四月乙巳,水、火合于参。占曰:“国不吉。参,梁也。”其六年四月,梁孝王死。五月,城阳王、济阴王死。六月,成阳公主死。那三个月里,天子多次穿着白衣,视察宫殿。

后元年五月壬午,火、金合于舆鬼之东北(星宿名),不至柳,出舆鬼北可五寸。占曰:“为熔化,有丧。舆鬼,秦也。”丙戌,地大动,叮叮当当,民大疫死,棺贵,至秋止。

孝武建元三年三月,有星孛于注、张,历太微,干紫宫,至于天汉。春秋“星孛于北斗,齐、鲁、晋之君皆将死乱”。今星孛历五宿,此后济东、胶西、江都三王皆因触犯法律被废黜自杀,淮阳、衡山二郡则因谋反而被镇压。

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纪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被废黜。

六年,荧惑守舆鬼。占曰:“为火变,有丧。”是岁高园有火灾,窦太后崩。

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见于房。占曰:“为兵起。”其二年十一月,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汉遣兵三十余万以待之。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元鼎五年,太白入于天苑。占曰:“将以马起兵也。”一曰:“马将以军而死秏。”其后以天马故诛大宛,马大死于军。

元鼎中,荧惑守南斗。占曰:“荧惑所守,为乱贼丧兵;守之久,其国绝祀。南斗,越分也。”其后越相吕嘉杀其王及太后,汉军将其诛杀,灭其国。

元封中,星孛于河戍。占曰:“南戍为越门,北戍为胡门。”其后汉兵击拔朝鲜,以为乐浪、玄菟郡。朝鲜地处海中,如同古代的越国;又位于北方,属于胡人的领地。

太初中,星孛于某个星宿。说是:“客星守某个星宿,蛮夷有乱,民死君。”其后汉兵击大宛,斩其王。某个星宿,远夷之分也。

孝昭始元中,汉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吴莫如见蓬星出西方天市垣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恢曰:“蓬星出六十日,不出三年,下有乱臣被处死于市。”后太白出西方,下行一舍星宿,复上行二舍星宿而下去。太白主兵,上复下,将有戮死者。后太白出东方,入咸池,东下入东井。人臣不忠,有谋上者。后太白入太微西藩第一星,北出东藩第一星,东北下去。太微者,皇宫也,太白行其中,宫门当闭,大将被甲兵,邪臣伏诛。荧惑在娄,逆行至奎,法曰“当有兵”。后太白入昴。莫如曰:“蓬星出西方,当有大臣戮死者。太白星入东井、太微宫,出东门,汉朝有将领战死。”后荧惑出东方,守太白。兵当起,主人不胜。后流星下燕万载宫极,东去,法曰“国家有危险,有人要被杀”。其后左将军桀、票骑将军安与长公主、燕剌王谋乱,咸伏其辜。兵诛乌桓。

元凤四年九月,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占曰:“为兵。”其五年六月,征召三辅郡国的少年入北军。五年四月,烛星见奎、娄间。占曰“有土功,胡人死,边境安定。”其六年正月,筑辽东、玄菟城。二月,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

元平元年正月庚子,日出时有黑云,状如燃烧的火焰般狂乱的旋风,转出西北,东南行,转而西,一会儿就消失了。有人说:“有云如众风,是谓风师,法有大兵。”其后兵起乌孙,五将征匈奴。

二月甲申,晨有大星如月,有众星随而西行。乙酉,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大星如月,大臣之象,众星随之,众皆随从也。天文以东行为顺,西行为逆,此大臣欲行权以安社稷。有人说:“太白星变成天狗,意味着兵变。兵变一起,灾祸随时可能发生,大臣掌握权力。牂羊云预示着君王将要作乱。”到其四月,昌邑王贺行淫辟,立二十七日,大将军霍光白皇太后废贺。

三月丙戌,流星出翼、軫东北,干太微,入紫宫。始出小,且入大,有光。入有顷,声如雷,三鸣止。有人说:“流星入紫宫,天下大凶。”其四月癸未,宫车晏驾。

孝宣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辰星与参出西方。其二年七月辛亥夕,辰星与翼出,皆为蚤。有人说:“大臣誅。”其后荧惑守房之钩钤。钩钤,天子之御也。有人说:“要不做太仆,就得做奉车都尉,不罢免就等死。”房、心,天子宫也。房为将相,心为子属也。那地方在宋,现在是楚国的彭城。四年七月甲辰,辰星在翼,月犯之。有人说:“兵起,上卿死,将相也。”是日,荧惑入舆鬼天质。有人说:“大臣有诛者,名曰天贼在大人之侧。”

地节元年正月戊午乙夜,月食荧惑,荧惑在角、亢。占曰:「忧在宫中,非贼而盗也,有内乱,谗臣在旁。」其辛酉,荧惑入氐中。氐,天子之宫,荧惑入之,有贼臣。其六月戊戌甲夜,客星又居左右角间,东南指,长大概两尺,色白。占曰:「有奸人在宫廷间。」其丙寅,又有客星见贯索东北,南行,至七月癸酉夜入天市,芒炎东南指,其色白。占曰:「要杀卿。」一曰:「要杀王,大概一年,最长两年。」是时,楚王延寿谋逆,结果自杀。四年,故大将军霍光夫人显、将军霍禹、范明友、奉车霍山及诸昆弟宾婚为侍中、诸曹、九卿、郡守皆谋反,咸伏其辜。

黄龙元年三月,客星居王梁东北可九尺,长丈余,西指,出阁道间,至紫宫。其十二月,皇帝驾崩。

元帝初元元年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占曰:「会导致水灾和饥荒。」其五月,勃海水大溢。六月,关东大饥,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

二年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谣言四起。」其十二月,巨鹿都尉谢君男诈为神人,论死,父免官。

五年四月,彗星出西北,赤黄色,长八尺,后数日长丈余,东北指,在参分。过了两年多,西羌反。

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粗四围,动摇如龙蛇形。有顷,长可五六丈,弯弯曲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后诎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合所。占曰:“文昌为上将贵相。”是时帝舅王凤为大将军,其后宣帝舅子王商为丞相,皆位高权重。凤妒商,陷害罢免了他。商自杀,亲属皆废黜。

四年七月,荧惑隃岁星,居其东北半寸所如连李。这时岁星在关星西边四尺处,荧惑初从毕口大星东东北往,数日至,往疾去迟。占曰:“荧惑与岁星斗,有病君饥岁。”至河平元年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二年十二月壬申,太皇太后到昆明东观避暑。

十一月乙卯,月食填星,星不见,时在舆鬼西北八九尺处。占曰:“月食填星,流民千里,民不聊生。”河平元年三月,流民入函谷关。

河平二年十月下旬,填星在东井轩辕南端大星尺余,岁星在其西北尺所,荧惑在其西北二尺所,皆从西方过来。填星贯舆鬼,先到岁星次,荧惑亦贯舆鬼。十一月上旬,岁星、荧惑西去填星,皆西北逆行。占曰:“三星若合,是谓惊位,是谓绝行,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其十一月丁巳,夜郎王歆大逆不道,牂柯太守立捕杀歆。三年九月甲戌,东郡庄平男子侯母辟兄弟五人群党为盗,攻焚官寺,缚县长吏,抢了印绶,自称将军。三月辛卯,左将军千秋卒,右将军史丹为左将军。四年四月戊申,梁王贺薨。阳朔元年七月壬子,月犯心星。占曰:“其国有忧,若有大丧。房、心为宋,今楚地。”十一月辛未,楚王友薨。四夫闰月庚午,飞星大如缶,出西南,入斗下。占曰:“汉朝派使者去匈奴。”明年,鸿嘉元年正月,匈奴单于雕陶莫皋死。五月甲午,遣中郎将杨兴使吊。

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东方有赤色,大三四围,长二三丈,索索如树;南方有大四五围,下行十余丈,皆不至地灭。占曰:“东方客之变气,状如树木,以此知四方欲动者。”明年十二月己卯,尉氏男子樊并等谋反,杀害陈留太守严普及吏民,放出囚徒,取库兵,劫略令丞,自称将军,皆都被杀了。庚子,山阳铁官亡徒苏令等杀伤吏民,放出囚徒,取库兵,聚党数百人为大贼,逾年经历郡国四十余。一日有两气同时起,并见,而并、令等同月俱发也。

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象异变,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余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四面或大如盂,或如鸡子,像雨一样纷纷落下,至昏止。郡国皆言星陨。春秋星陨如雨为王者失势诸侯起伯之异也。其后王莽遂篡夺政权。王氏之兴萌于成帝,是以有星陨之变。后莽遂篡国。

绥和元年正月辛未,有流星从东南入北斗,长数十丈,二刻所息。占曰:“有大臣要被牵连。”其年十一月庚子,定陵侯淳于长坐执左道下狱死。

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

二月丙戌,皇帝驾崩。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日出时,有着天白气,广如一匹布,长十余丈,西南行,声如雷,西南行一刻而止,名曰天狗。传曰:“言之不从,则有犬祸诗妖。”到其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惊动,惊恐奔走,传行诏筹祠西王母,又曰“从目人当来”。十二月,白气出西南,从地上至天,出参下,贯天厕,广如一匹布,长十余丈,十余日去。占曰:“天子有隐疾。”其三年十一月壬子,太皇太后诏曰:“皇帝宽仁孝顺,奉承圣绪,毫无懈怠,而久病未瘳。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春秋大复古,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

二年二月,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传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出久者,为其事大也。”其六月甲子,夏贺良等建言当改元易号,增漏刻。诏书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刻漏以百二十为度。八月丁巳,悉复蠲除之,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后来果然发生了王莽篡国的祸事。

元寿元年十一月,岁星入太微,逆行干右执法。占曰:“大臣有忧,执法者诛,若有罪。”二年十月戊寅,高安侯董贤免大司马位,归第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