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信啊,是以前韩国襄王的远房后代,个子可高了,足足有八尺五寸呢。当初项梁扶持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找到了他们的前任国君的后代,就只有韩国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所以项梁就立了韩国的公子横阳君当韩王,想借此来安抚韩国的旧地盘。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了,横阳君就逃到了楚怀王那里。刘邦带兵攻打阳城,派张良去跟韩地的官员们谈降,结果找到了韩信,就让他当韩军的将领,跟着刘邦一起进了武关。
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韩信也跟着他进了汉中。韩信就劝刘邦说:“项羽把那些将领都封在离他们的老家比较近的地方,就您一个人被安排得这么远,这分明是贬官啊!咱们的士兵大多都是山东人,心里都想着回家呢。等他们一鼓作气往东边打,咱们就能争夺天下了!”刘邦平定了三秦之地后,就答应封韩信为韩王。之前先让他当了韩地的太尉,让他带兵去收复韩国的土地。
项羽封的那些诸侯王都回自己的封地去了,可韩国的国王成,因为没啥功劳,也没被允许回去,反而被降为了列侯。听说汉军派韩信去收复韩国的地盘后,项羽就让以前项羽在吴地游玩时认识的吴令郑昌当韩王,去抵抗汉军。汉二年,韩信就收复了十多座韩国的城池。刘邦到了河南,韩信就赶紧攻打郑昌在昌阳的城池。郑昌投降了,刘邦就正式封韩信为韩王,韩信也一直带着韩军跟着刘邦打仗。三年后,刘邦出兵荥阳,韩信、周苛等人就守卫荥阳。楚军在荥阳战败后,韩信投降了楚国,后来又逃了出来,重新投奔了汉军,汉军又把他封为韩王。最后他跟着刘邦一起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五年春天,刘邦正式跟韩信签署协议,让他当韩王,管辖颍川地区。
明年春天,皇上觉得韩信这个人,又厉害又有本事,他管辖的土地,北边靠近巩县和洛阳,南边紧挨着宛县和叶县,东边是淮阳,这些地方都是全国最精锐的兵力驻扎的地方。所以皇上就下令把韩王信迁到太原以北,让他去防备匈奴,定都晋阳。韩信就上书说:“我的国家地处边境,匈奴经常入侵,晋阳离边塞太远了,我想去马邑驻扎。”皇上同意了,韩信就搬到马邑去了。秋天,匈奴单于冒顿率大军包围了韩信,韩信多次派使者去匈奴求和。汉朝派兵去救援,但怀疑韩信多次私下派使者,另有企图,就派人去责备韩信。韩信害怕被杀,就和匈奴约定一起攻打汉朝,反叛了,带着马邑投降了匈奴,还攻打太原。
七年冬天,皇上亲自带兵去讨伐,在铜鞮打败了韩信的军队,杀了他的大将王喜。韩信逃跑了,投奔了匈奴。韩信的将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国的后代赵利为王,又收拢了韩信溃散的军队,和韩信以及冒顿一起谋划攻打汉朝。匈奴派左贤王率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到达晋阳,和汉军作战,汉军大败匈奴军,追击到离石,又打败了他们。匈奴又聚集军队在楼烦西北,汉朝派车骑将军去,又打败了匈奴。匈奴屡战屡败,汉军乘胜追击,听说冒顿在代谷,高皇帝驻扎在晋阳,就派人去侦察冒顿,回报说“可以攻击”。皇上于是到达平城。
皇上出兵白登,匈奴骑兵包围了皇上,皇上就派人送厚礼给冒顿的妻子阏氏。阏氏就劝说冒顿说:“现在得到了汉朝的土地,还不能安居乐业;况且两个君主互相残杀没有好处。”过了七天,匈奴骑兵渐渐撤走了。当时大雾弥漫,汉军派人来往,匈奴人没有察觉。护军中尉陈平对皇上说:“匈奴的军队是完整的,请命令强弩兵在箭支外侧加装两支箭,慢慢地走出包围圈。”进入平城后,汉朝的援军也到了,匈奴骑兵就解除了包围撤走了。汉军也撤兵回去了。韩信做了匈奴的将领,往来攻打边境。
公元前170年,有人告密说韩王信和王黄等人正在密谋造反,企图搞垮汉朝。
第二年春天,以前那个韩王信,又带着匈奴的骑兵跑到参合这个地方驻扎下来,跟汉朝对着干。汉朝就派柴将军去打他,还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说:“皇上宽宏大量,即使那些诸侯造反叛逃,只要他们回头愿意投降,皇上就会恢复他们的爵位和称号,不会杀他们的。大王您应该知道这一点。现在您因为打败仗逃到匈奴去了,其实罪过还没那么大,赶紧回来投降吧!”
韩王信回信说:“皇上提拔我这个平民百姓,让我当上诸侯王,还能自称孤,这已经是我的天大幸运了。可是在荥阳那件事,我没能战死,反而被项羽抓了俘虏,这是我的第一个罪过;后来匈奴来攻打马邑,我又没能坚守城池,最后把城池拱手让给了敌人,这是我的第二个罪过;现在我又当了匈奴的将领,跟汉朝的将军你死我活地拼杀,这是我的第三个罪过。像范蠡和伍子胥那样的人,都没犯什么大错,最后都落得个身死名亡的下场;而我却对皇上犯了三条大罪,还想活下去,这就像伍子胥在吴国那样,注定要失败啊!我现在躲在深山老林里,每天都得向匈奴人讨饭吃,我心里很想回去投降,就像瘫痪的人总想着站起来,瞎子总想着能看见东西一样,只是形势不允许啊!” 最后还是打了起来。柴将军攻破了参合,杀了韩王信。
韩王信投奔匈奴后,和匈奴太子待在一起。到了穨当城,韩王信生了个儿子,就给他取名叫穨当。韩王信的太子也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婴。到了汉孝文帝十四年,穨当和婴带着他们的人马投降了汉朝。汉朝封穨当为弓高侯,封婴为襄城侯。在平定吴楚的战争中,弓高侯的功劳在众将领中最为突出。 弓高侯的爵位传到孙子这一代,孙子没有儿子,爵位就断了。婴的孙子因为不敬,也失去了爵位。 不过,穨当的曾孙韩嫣却很受皇帝宠幸,权势显赫,一时风光无限。他的弟弟韩说,后来又重新被封了侯,多次被封为将军,最后当上了安道侯。他的儿子韩代,一年多后因为犯法被处死了。又过了一年多,韩说的孙子被封为龙頟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
卢绾是丰邑人,和高祖刘邦是老乡。他们俩从小就特别好,关系铁着呢,连儿子都是同一天生的!村里人都拿着羊酒,到两家去道喜。 等他们长大后,还一起学习写字,感情依然非常好。村里人对两家关系好,儿子同一天出生,长大后还这么要好,都觉得很稀奇,又拿着羊酒去祝贺。刘邦还是个老百姓的时候,因为一些官府的事情躲藏起来,卢绾总是跟着他,一起进出,上上下下,寸步不离。
刘邦起兵造反,刚在沛县起家的时候,卢绾就跟着他当幕僚,后来到了汉中,还被封为将军,经常侍奉在刘邦身边。 东征打项羽的时候,卢绾是太尉,一直跟随在刘邦左右,出入刘邦的内室,穿的用的,吃的喝的,赏赐的东西,那可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待遇!就连萧何、曹参这些重臣,也只是因为办事得力才得到一些礼遇,论起和刘邦的亲近程度,谁也比不上卢绾。后来,刘邦封卢绾为长安侯,这长安,就是以前的咸阳。
汉五年冬天,因为打败了项羽,刘邦就派卢绾带兵,和刘贾一起攻打临江王共尉,把他们打败了。七月回来以后,又跟着刘邦去打燕王臧荼,臧荼最后投降了。刘邦平定天下后,那些不是刘姓的诸侯王还有七个。刘邦本来想封卢绾为王,但是大臣们心里有点意见。等到打败了臧荼之后,刘邦就下诏书,让各位将军、丞相和列侯们,从有功的大臣中挑选人选,封为燕王。 大臣们都知道皇上想封卢绾为王,都这么说:“太尉长安侯卢绾,一直跟随皇上平定天下,功劳最大,最适合封为燕王!” 刘邦同意了。汉五年八月,刘邦正式立卢绾为燕王。 所有诸侯王里,没有谁比燕王更受宠了。
公元前206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了。高祖刘邦亲自带兵去邯郸,准备讨伐陈豨的军队,燕王臧荼也从东北方向进攻陈豨。
这个时候,陈豨派王黄去向匈奴求救。燕王臧荼也派他的臣子张胜去匈奴,故意告诉匈奴说陈豨等人的军队已经被打败了。张胜到了匈奴,碰巧遇到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他以前逃到匈奴去了。臧衍对张胜说:“你在燕王那里地位这么高,是因为你熟悉匈奴的情况。燕国之所以能一直存在,是因为其他诸侯国经常造反,战争一直没完没了。现在你为了燕王,想赶紧消灭陈豨他们,等陈豨他们被消灭了,下一个目标就是燕国,你们燕国也会被匈奴俘虏的。你为什么不建议燕王暂时缓一缓对陈豨的进攻,先和匈奴讲和呢?这样事情就好办了,燕王可以长期当他的燕王;就算汉朝来攻打,燕国也能保全。”
张胜觉得臧衍说的有道理,就私底下让匈奴去帮助陈豨攻打燕国。燕王臧荼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造反,上书朝廷请求处死张胜。张胜回来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详细地说了。燕王臧荼这才明白过来,就假装说要处罚别人,暗中放走了张胜的家人,让他去匈奴当间谍,同时又暗中派范齐去陈豨那里,目的是想让战争拖延下去,让双方长期交战,不要速战速决。
汉朝十二年,刘邦带兵去打黥布,当时陈豨在代地带兵。刘邦派樊哙去把陈豨给杀了。陈豨手下的副将投降了,说燕王卢绾派人跟陈豨密谋策划反叛。刘邦就派人去召见卢绾,卢绾装病推脱。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去迎接燕王,顺便调查一下他身边的人。卢绾更害怕了,把自己关起来,跟自己信任的臣子说:“除了刘氏家族,就只有我和长沙王能称王了。想当年春天,刘邦灭了淮阴侯韩信,夏天又杀了彭越,这些都是吕后出的主意。现在皇上身体不好,大权都掌握在吕后手里。吕后是个女人,她一心想借机除掉那些非刘姓的诸侯王和那些立下大功的臣子。”于是卢绾就一直装病,不肯去见刘邦。他身边的人也都逃跑了。这事儿渐渐泄露了出去,辟阳侯审食其知道了,回去把情况报告给了刘邦,刘邦更生气了。这时又抓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他们说张胜逃到了匈奴,还替燕王办事。于是刘邦说:“卢绾果然要造反!”就派樊哙去攻打燕国。燕王卢绾带着他的家人和几千骑兵,在长城脚下等着,想等刘邦病好后,自己去谢罪。结果四月,刘邦死了,卢绾就带着他的军队逃到了匈奴,匈奴人封他为东胡卢王。
卢绾在匈奴被其他蛮族欺负,一直想着回汉朝。在匈奴待了一年多,就死在了那里。
高后当政的时候,卢绾的妻子逃回汉朝投降,正赶上高后生病,没法接见她,就让她住在燕国的官邸,还准备设宴款待她。结果高后死了,她也没能见到高后。卢绾的妻子也病死了。
到了汉景帝六年,卢绾的孙子他之,带着东胡王室投降汉朝,被封为亚谷侯。
至于陈豨这个人,是宛朐人,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混上来的。到了汉高祖七年冬天,韩王信叛变投奔了匈奴,刘邦从平城回来后,就封陈豨为列侯,让他当赵国的相国,统领赵国和代国的边防军队,边防军队都归他管。
话说陈豨(xī)经常向朝廷告假回赵国,赵国丞相周昌看见陈豨的宾客跟随者有一千多辆车,邯郸的官舍都住满了。陈豨对待宾客非常随便,都让他们住在自己手下人的住所。陈豨回到代国后,周昌就请求觐见皇帝。他见到皇帝后,详细地禀报了陈豨宾客众多、在代国擅自掌握兵权多年,恐怕会有变故的情况。皇帝于是让人调查陈豨在代国宾客的财产和各种违法行为,结果牵连甚多,都指向陈豨。陈豨害怕了,暗中指使宾客与王黄、曼丘臣联系。
到了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去世,有人召陈豨进京,陈豨却谎称病情严重。到了九月,陈豨就和王黄等人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攻掠赵国和代国。皇帝听说后,就赦免了那些被陈豨胁迫参与劫掠的赵国、代国的官吏,全部赦免。皇帝亲自前往,到达邯郸,高兴地说:“陈豨不南下占据漳水,北上控制邯郸,就知道他没什么本事。”赵国丞相奏请斩杀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说:“常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造反,丢失了二十座。”皇帝问:“郡守、郡尉也造反了吗?”回答说:“没有造反。”皇帝说:“这是他们能力不足。”于是赦免了他们,仍然让他们担任常山郡守和郡尉。
皇帝问周昌:“赵国还有哪些英勇的壮士可以担任将领呢?”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这四个人来拜见皇帝,皇帝却粗暴地骂道:“你们这些小子能当将领吗?”四个人羞愧地低下头。皇帝封他们每人一千户人家为食邑,让他们担任将领。左右大臣劝谏说:“跟随皇上入蜀、汉,讨伐楚国,功劳还没完全显扬,现在这算什么功劳就封赏他们?”皇帝说:“你们不明白!陈豨造反,邯鄲以北都落入陈豨手中,我用紧急军令征调天下的军队,还没有一支军队到达,现在只有邯郸城内还有军队。我为什么吝惜封赏这四千户人家给这四个人,来安慰赵国的子弟呢!”大家都说:“好。”于是皇帝问:“陈豨的将领是谁?”回答说:“王黄、曼丘臣,都是以前的商人。”皇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就分别悬赏一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等人。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汉军的士兵在曲逆打败了陈豨的将领侯敞和王黄,把他们给杀了。又在聊城打败了陈豨的将领张春,斩首一万多人。太尉周勃平定了太原和代地。
到了十二月,皇上亲自去攻打东垣,结果东垣城久攻不下,城里的士兵还骂皇上!城破之后,骂过皇上的士兵都被杀了,没骂皇上的士兵则被黥刑(脸上刺字)。皇上后来把东垣改名叫真定。王黄和曼丘臣这两个陈豨手下的将领,因为被汉军收买了,所以被活捉了,这就导致了陈豨军队的彻底失败。
皇上回到洛阳后说:“代地位于常山以北,而赵国却在常山的南边,距离太远了。”于是,他立自己的儿子刘恒为代王,定都中都,代郡和雁门郡都归属代国管辖。
公元前195年的冬天,樊哙的军队追击陈豨,最终在灵丘把他杀了。
司马迁说:韩信和卢绾这些家伙,可不是什么积德行善的好人,他们只是靠着一些权谋诡计和暴力手段才取得成功的。碰上汉朝刚建立,天下还不稳定的时候,他们就捞到了封地,可以称王称孤了。心里害怕汉朝怀疑他们势力太大,就勾结蛮夷作为外援,结果越来越疏远汉朝,自己也越来越危险。最后,他们都投奔了匈奴,真是令人惋惜啊!陈豨是梁国人,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很崇拜魏公子信陵君;后来当了将军镇守边疆,招揽宾客,礼贤下士,名声远大于他的实际能力。周昌对他有所怀疑,挑起了不少毛病,担心祸及自身,一些奸邪小人又从中挑拨离间,最终导致陈豨走向了叛逆的道路。唉,真是悲哉!看来啊,事情的成败,最终都取决于人啊,这道理真是太深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