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桓公的朋友,是周厉王的儿子,也是宣王的弟弟。宣王当了二十二年王,桓公才被封到郑国。他被封的时候已经三十三岁了,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后来幽王让他当司徒,他把周朝的百姓都团结起来了,大家都对他很满意,黄河、洛水流域的人都很想念他。他当了一年司徒,因为幽王宠信褒姒,朝政混乱,很多诸侯都叛变了。这时候,桓公就问太史伯:“现在王室这么乱,我该怎么保住性命啊?”太史伯说:“只有黄河以东,济水以南的地方可以居住。”桓公问:“为什么?”太史伯回答说:“那里靠近虢国和郐国,这两个国家的国君贪婪又爱钱,百姓不服他们。您现在当司徒,大家都喜欢您,如果您诚心去那里居住,虢国和郐国的国君看到您现在正得势,就会轻率地把土地分给您。您要是真去了,虢国和郐国的百姓都将成为您的百姓了。”桓公说:“我想往南到长江边上,怎么样?”太史伯说:“以前祝融是高辛氏的火官,功劳很大,可是他的后代在周朝并没有兴盛起来,只有楚国兴盛了。现在周朝衰落了,楚国一定会兴盛,这对郑国没好处。”桓公又问:“我想住到西方去,怎么样?”太史伯说:“那里的百姓贪婪又爱钱,很难在那里长久居住。”桓公问:“周朝衰落了,哪个国家会兴盛呢?”太史伯回答说:“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齐国是姜姓,是伯夷的后代,伯夷辅佐尧帝制定礼仪;秦国是嬴姓,是伯翳的后代,伯翳辅佐舜帝安抚各种生物;楚国的祖先,都曾经为天下做过贡献。周武王灭了商纣王之后,成王把叔虞封在唐国,那里地势险要,凭借着这种优势,它的兴衰与周朝相伴,也一定会兴盛起来的。”桓公说:“好!”于是他就去告诉了幽王,把百姓迁到了黄河以东,虢国和郐国果然献上了十座城邑,郑国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两年后,犬戎杀了幽王于骊山下,也杀了桓公。郑国人一起拥立桓公的儿子掘突,就是郑武公。
武公当了十年国君,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夫人,叫武姜。她生了太子寤生,生产很困难,生下来后,夫人不喜欢他。后来又生了小儿子叔段,叔段比较好养,夫人很喜欢他。二十七年,武公生病了。夫人请求武公,想立叔段为太子,武公不同意。这一年,武公死了,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
公元前706年,郑庄公把弟弟段封到京邑,封号是太叔。祭仲说:“京邑太大了,不适合用来封给庶子。”郑庄公说:“我母亲武姜想要这样,我不敢违背她的意思啊。”段到了京邑之后,就开始修缮城池,操练军队,还和他的母亲武姜密谋要攻打郑国。
公元前704年,段果然袭击郑国,武姜在内部接应他。郑庄公带兵讨伐段,段逃跑了。庄公攻打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了段,段逃到了鄢国。鄢国也被攻破了,段又逃到共国去了。于是郑庄公把母亲武姜迁到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们母子永不相见!”过了大概一年多,庄公就开始后悔,想念母亲了。
城颍有个叫考叔的人,他给庄公送来了贡品,庄公赏赐了他食物。考叔说:“我也有母亲,请您把赏赐的食物也分一些给我母亲。”庄公说:“我非常想念母亲,但是又不能违背誓言,这该怎么办呢?”考叔说:“挖个地洞,一直挖到黄泉,这样就能见面了。”于是庄公就照做了,终于见到了母亲。
公元前702年,宋国国君缪公死了,宋国的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趁机侵犯周朝的土地,抢走了庄稼。公元前701年,卫国州吁杀死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他和宋国一起攻打郑国,这是因为公子冯的关系。公元前699年,郑庄公才开始朝拜周桓王。周桓王因为郑国抢走庄稼的事生气,没有礼待郑庄公。公元前697年,郑庄公因为周桓王怠慢自己而生气,和鲁国交换了祊地和许田。公元前693年,宋国杀了孔父。公元前689年,郑庄公不朝拜周天子,周桓王就联合陈国、蔡国、虢国、卫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庄公和祭仲、高渠弥一起带兵自救,周军的军队被打败了。祝聸射中了周桓王的胳膊。祝聸想乘胜追击,郑庄公阻止了他,说:“攻击年老体弱的人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敢去冒犯天子呢?”于是就停止了追击。晚上,郑庄公派祭仲去探望周桓王的伤势。
公元前688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国派人向郑国求救,郑国派太子忽带兵去救齐国。齐釐公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忽,太子忽推辞说:“我们郑国是小国,配不上齐国。”当时祭仲也跟着去了,他劝太子忽接受这门亲事,说:“您父亲有很多宠妾,太子您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援,将来很难继承王位,您父亲的三个儿子都是您的竞争对手。”这三个儿子指的是太子忽、他的弟弟突和另一个弟弟子亹。
公元前683年,郑庄公去世了。当初,祭仲非常受郑庄公的宠爱,郑庄公让他当了卿。郑庄公还让祭仲娶了邓国女子,生下了太子忽,所以祭仲拥立太子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郑昭公。
郑庄公又娶了个宋国雍氏的姑娘,生下了厉公突。这个雍氏在宋国很受宠。郑庄公听说祭仲要立忽为君,就派人把祭仲骗来抓了起来,威胁他说:“你不立突,就等着死吧!”他还把突也抓起来,想以此要挟祭仲。祭仲没办法,只好答应宋国,还跟宋国结盟。最后,宋国把突还给了郑国,郑庄公就立突为君了。昭公忽听说祭仲为了得到宋国的支持而要立他弟弟突为国君,就在九月丁亥这天逃跑了,跑到卫国去了。九月己亥,突到了郑国,登上了国君的宝座,这就是厉公。
厉公当了四年国君,祭仲就独揽了郑国的朝政。厉公心里很不舒服,偷偷地让他女婿雍纠去暗杀祭仲。雍纠的妻子是祭仲的女儿,她知道了这件事,就问她母亲:“父亲和丈夫,哪个更亲?”她母亲说:“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却可以有很多。”于是,这个女儿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祭仲。祭仲反过来杀了雍纠,还在集市上把他杀了示众。厉公拿祭仲没办法,只能指着雍纠的尸体骂道:“竟然连自己的妻子都拉下水,死不足惜!”这年夏天,厉公被逼无奈,搬到边境上的栎邑去住了。祭仲把昭公忽请了回来,六月乙亥这天,昭公忽重新回到郑国,登上了国君的宝座。
秋天,郑厉公突因为栎邑的人杀了他的大臣单伯,就干脆住在栎邑了。其他诸侯听说厉公逃跑了,就来攻打郑国,但没攻下来,最后撤兵了。宋国暗中给了厉公一些兵力,让他在栎邑自保,所以郑国也没去攻打栎邑。
昭公当了国君两年,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父亲庄公就想让高渠弥当卿,太子忽很讨厌他,庄公没听太子的,最后还是让高渠弥当了卿。等到昭公当了国君,就害怕高渠弥会杀了他,所以在十月辛卯这天,昭公和高渠弥一起去打猎,结果高渠弥在野外射杀了昭公。祭仲和高渠弥不敢拥立厉公,于是又立了昭公的弟弟亹为国君,这就是子亹,没有谥号。
公元前697年7月,齐襄公在首止召集诸侯开会,郑国国君郑子亹要去参加,宰相高渠弥跟着一起去,而祭仲则以生病为由没去。这是因为,从齐襄公还是公子的时候,他和郑子亹就曾经发生过冲突,彼此结怨。这次诸侯大会,祭仲劝郑子亹不要去。郑子亹说:“齐国很强大,而且厉公还住在栎地(流亡之地),如果我不去,齐国就会以此为借口率领其他诸侯来攻打我们,并且拥立厉公复位。我倒不如去,去了也不一定就会受辱,而且事情也不会发展到最坏的地步!”最终还是去了。祭仲担心齐国趁机杀了郑子亹,所以才假装生病。
郑子亹到了齐国后,没有向齐侯行礼,齐侯很生气,于是暗中埋伏兵士,杀了郑子亹。高渠弥逃回郑国,和祭仲商量对策,把郑子亹的弟弟公子婴从陈国请来继位,这就是郑子。同年,齐襄公派彭生用酒灌醉并杀死了鲁桓公。
公元前690年,郑国执政八年,齐国大臣管至父等人发动叛乱,杀死了齐襄公。公元前688年,宋国大臣长万杀死了宋湣公。郑国的祭仲也去世了。
公元前686年,以前被郑国赶走的郑厉公突,还在栎地流亡,他派人诱骗郑国大夫甫假,想借此机会回国。甫假说:“放过我,我帮你杀了郑子,然后你就可以回国了。”厉公和他盟誓,就放了他。六月甲子日,甫假杀了郑子及其两个儿子,迎接厉公突回国,厉公突从栎地回到郑国即位。早些时候,郑国南门里外两条蛇打架,里面的蛇死了。过了六年,厉公果然回国了。回国后,厉公向他的叔父原说道:“我流亡国外多年,叔父您却没想过要拥立我,这也太过分了!”原说道:“忠于君主,不存二心,这是臣子的职责。我知道自己有罪了!”说完就自杀了。厉公于是对甫假说:“你侍奉君主却存有二心!”于是杀了甫假。甫假临死前说:“我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回报,真是这样啊!”
厉公突继位后第二年,齐桓公开始称霸。
公元前682年,燕国、卫国和周惠王的弟弟穨一起攻击周惠王,周惠王逃到温地,穨被立为周王。公元前681年,周惠王向郑国求救,郑厉公出兵攻打周王子穨,但没有取胜,于是和周惠王一起逃到栎地。公元前680年春天,郑厉公和虢叔一起袭击并杀死了王子穨,把周惠王送回周都。
哎,秋天到了,晋厉公去世了,他的儿子文公登上了王位。厉公小时候当了四年国君,后来逃到栎地住了十七年,十七年后才回国,又当了七年国君,加起来一共做了二十八年国君呢。
文公在位十七年的时候,齐桓公带兵打败了蔡国,接着又去攻打楚国,一直打到了召陵。
到了文公在位第二十四年,文公有个地位低下的妾室,叫燕姞,她梦到天上有人送给她一株兰花,并说:“我是伯鯈,是你的祖先。用这兰花来给你生个孩子吧,兰花有国家的芬芳。”燕姞把梦告诉了文公,文公很高兴,就宠幸了她,还送给她兰草作为信物。后来燕姞果然生了个儿子,就取名叫兰。
文公在位三十六年的时候,晋国的公子重耳路过晋国,文公却没怎么招待他。文公的弟弟叔詹说:“重耳这个人很优秀,而且跟咱们是同族,他落魄的时候路过咱们这里,不能不表示礼貌啊!”文公说:“流亡在外的诸侯公子那么多,我怎么能都好好招待呢!”叔詹说:“大王要是怠慢了他,万一杀了他,那还好说;要是不杀他,让他回去当了国君,那郑国可就危险了!”文公没听他的劝告。
到了文公在位三十七年春天,晋公子重耳终于回国当了国君,就是后来的晋文公。秋天,郑国攻打滑国,滑国投降了,可是后来又跟卫国联合起来,于是郑国又去攻打滑国。周襄王派伯犕去请求滑国投降。郑文公心里一直怨恨惠王当年逃到栎地,而他父亲厉公又把栎地给了惠王,可是惠王却没给厉公爵位和俸禄;他还怨恨襄王跟卫国和滑国联合,所以他不听襄王的请求,还把伯犕给抓了起来。周襄王很生气,就联合翟人去攻打郑国,结果没成功。冬天,翟人又去攻打周襄王,襄王只好逃到郑国,郑文公把襄王安置在氾地。到了文公在位三十八年,晋文公把襄王送回了成周。
公元前631年,郑国帮楚国打晋国。因为晋文公以前对郑国不礼貌,所以郑国就倒向楚国了。
公元前629年,晋文公和秦穆公一起包围郑国,要惩罚郑国帮助楚国攻打晋国,以及报复晋文公以前失礼的事情。话说,郑文公有三个夫人,五个宠爱的儿子,但这些儿子都因为各种罪过早早死了。郑文公很生气,把其他的公子们都赶走了。其中一个公子叫子兰,他逃到了晋国,跟着晋文公一起包围郑国。子兰对晋文公非常恭敬,深得晋文公的喜爱,于是子兰私下里跟晋文公商量,想回郑国当太子。晋国就想让郑国的叔詹去死,好让郑国投降。郑文公很害怕,不敢跟叔詹说这事。叔詹知道了,就对郑文公说:“大王您不听我的话,现在晋国的军队就要打过来了。但是晋国之所以包围郑国,就是因为我,只要我死了,郑国就能免受灾难,这也是我的愿望。”说完,叔詹就自杀了。郑国把叔詹的尸体送给了晋国。晋文公说:“我一定要见见郑国国君,好好羞辱他一番再走。”郑国人很着急,就偷偷派人去跟秦国说:“攻破郑国对晋国有利,但对秦国没好处啊。”秦国的军队就撤兵了。晋文公想让子兰当太子,就告诉了郑国。郑国的大夫石癸说:“我听说姬姓是后稷的元妃的后代,她的后代将来会兴盛起来。子兰的母亲就是姬姓的后代。而且文公的夫人所生的儿子都死了,剩下的公子没有比子兰更优秀的。现在郑国被围困,晋国提出这个要求,对我们有什么坏处呢?”于是郑国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和晋国结盟,最后立子兰为太子,晋国的军队才撤兵。
公元前627年,郑文公死了,子兰继位,就是郑缪公。
郑缪公当政的第一年春天,秦穆公派了三个将军带兵想偷袭郑国,军队到了滑地,碰到了郑国的商人弦高,弦高用十二头牛犒劳了秦军,所以秦军没有继续前进就回去了,晋国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之前,郑文公死的时候,郑国的司城缯贺把郑国的情况告诉了秦国,所以秦军才来攻打郑国。三年后,郑国出兵帮助晋国打秦国,在汪地打败了秦军。
之前,楚国的太子商臣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成王,自立为王。公元前614年,商臣和宋国的华元一起攻打郑国。华元杀羊犒劳士兵,却没给他的御者羊斟,羊斟很生气,就逃到郑国,郑国把华元抓了起来。宋国赎回了华元,华元也逃跑了。晋国派赵穿带兵攻打郑国。
公元前613年,郑缪公死了,他的儿子夷继位,就是郑灵公。
话说公元前571年春天,楚国送了一只大鼋给郑灵公当礼物。这天,子家和子公正准备去拜见郑灵公,子公突然感觉自己的食指有点痒痒的,就对子家说:“我以前食指发痒的时候,都会吃到一些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
结果他们一进宫,就看见灵公摆上了鼋肉汤。子公当时就笑了,说:“果然不出我所料!”灵公问他笑什么,子公就把刚才食指发痒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灵公。灵公一听,竟然故意只给自己盛了一碗,却不给子公。子公这下可生气了,他直接用染了汤汁的手指头沾了点汤尝了尝,然后就出去了。灵公一看这架势,勃然大怒,想要杀了子公。子公赶紧和子家商量对策,先下手为强。到了夏天,他们就杀了郑灵公。
郑国人想立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国君,去疾却谦让说:“如果立君主是看才能,那我可不行;如果立君主是看资历,那公子坚比我更合适。” 公子坚是灵公的庶弟,也是去疾的哥哥。 所以最后大家就立了公子坚,这就是郑襄公。
郑襄公当上国君后,想把缪氏一族全部清除掉。因为缪氏一族是参与杀害灵公和子公的家族。 但是去疾说:“如果一定要铲除缪氏,那就让我来吧!” 于是就作罢了,缪氏一族都被留了下来,继续当他们的大夫。
公元前570年,楚国因为生气郑国接受宋国的贿赂,放纵华元,而攻打郑国。郑国从此背叛了楚国,和晋国交好。五年后,楚国又来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来救。六年后,子家死了,郑国人又开始追究子家的族人,因为他们参与了弑杀灵公。
公元前607年,郑国和晋国在鄢陵结盟,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了。
第二年,楚庄王听说郑国和晋国勾结在一起,就带兵来打郑国,把郑国围困了三个月。郑国没办法,只能打开城门投降。楚庄王从皇宫正门进城,郑襄公光着膀子,拿着羊去迎接,态度那叫一个卑微,他说:“我这个小国管不好边境的事,让大王您生气,还连累了郑国,都是我的错!您让我干嘛我就干嘛,您要把我迁到江南,赏赐给别的诸侯,我也都听您的!要是大王您能像厉王、宣王、桓公、武公那样,念在郑国祖宗的份上,可怜可怜我们,赏赐给我们一块荒地,让我们重新做您的臣子,那真是太好了,不过这也不敢奢望啊!总之,您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楚庄王听了,后退了三十里才驻扎下来。楚国的臣子们就说:“从楚国都城郢都到这儿,将士们都辛苦很久了,现在打赢了,却要撤兵,这算怎么回事啊?”楚庄王说:“我打仗是为了惩罚不服从我的国家,现在郑国已经服气了,还求什么呢?”于是就撤兵了。
晋国听说楚国打郑国,就派兵去救郑国。可是他们摇摆不定,一会儿这个主意一会儿那个主意,磨磨唧唧的,等到他们到达黄河的时候,楚国的军队已经走了。晋国的将领们有的想渡过黄河,有的想撤兵,最后还是渡过了黄河。楚庄王听说晋军渡河了,就回兵跟晋军打。郑国这时候居然帮着楚国,结果在黄河边上大败晋军。
十年后,晋国又来打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跟楚国搞好关系。
话说十一年那年,楚庄王带兵打宋国,宋国赶紧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想派兵救宋国,但是大臣伯宗劝他说:“老天爷正帮着楚国呢,现在还不是跟他们打的时候。” 然后伯宗就找了个厉害的家伙,霍人解扬,字子虎,派他去楚国使个坏,让宋国别投降。解扬路过郑国,郑国跟楚国关系好,就把解扬抓了,献给了楚国。楚王赏了他不少东西,还跟他约定,让他回去劝宋国投降,三番五次地保证才答应放他走。
楚国把解扬安排在高高的楼车上,让他大声喊话给宋国听。结果解扬却违背了跟楚王的约定,转达了晋国的命令:“晋国正调集全国军队来救宋国呢,宋国即使情况紧急,也千万别投降楚国,晋国的军队马上就到了!”楚庄王一听,暴跳如雷,要杀了解扬。解扬说:“大王您能下达命令,这是您的责任;我能执行命令,这是我的责任。我接受了我主子的命令才来,就算死,也不会背叛!”楚庄王问:“你答应我的事,却反悔了,你的信用在哪里?” 解扬回答说:“我答应大王,是为了完成我主子的命令啊!” 临死前,解扬还回头对楚国的军队说:“做臣子的,要记住,为国家尽忠,即使死也值得!”楚王的几个弟弟都劝楚王饶了他,最后楚王就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去了。晋国还封他做了上卿。
十八年,晋襄公死了,他的儿子悼公继位。
悼公当政的第一年,晋国和楚国因为郑国的事儿起了冲突,郑国得罪了楚国,晋悼公就派他弟弟睔去楚国解释。结果解释不清楚,睔被楚国抓起来了。 后来郑悼公跟晋国言归于好,关系又亲密了。 被楚国抓起来的睔暗中跟楚国公子子反勾结,子反就把他送回了郑国。
第二年,楚国打郑国,晋国派兵去救。 这一年,晋悼公死了,他的弟弟睔继位,就是晋成公。
晋成公当政第三年,楚共王说:“郑成公对我楚国有恩”,就派人来跟郑国结盟。郑成公私下里跟楚国结了盟。秋天,郑成公去晋国朝拜,晋国知道了郑成公私下跟楚国结盟的事儿,就把郑成公抓了起来,派栾书带兵攻打郑国。第四年春天,郑国被晋国围困,郑国公子如就立了成公同父异母的哥哥繻为国君。 四月份,晋国听说郑国另立了国君,就把成公送回去了。郑国人听说成公回来了,就把国君繻杀了,重新迎接成公回国。晋国的军队这才撤兵。
话说十年前,郑国背叛了和晋国的盟约,转而跟楚国结盟。晋厉公一听,气得火冒三丈,立马带兵攻打郑国。楚共王为了救郑国,也派兵前来。两军在鄢陵大战一场,结果楚军惨败,楚共王还被晋军射瞎了一只眼睛,双方这才罢兵休战。过了三年,晋悼公又来攻打郑国,在洧水边扎下营寨。郑国死守城池,晋军也没占到便宜,最后也撤兵了。
再过了两年,郑成公去世了,他的儿子恽继位,这就是郑釐公。釐公当政五年,郑国的大臣子驷去朝见他,结果釐公待他不礼貌。子驷气坏了,就让厨师在釐公的饭菜里下毒,毒死了釐公。然后子驷对外宣称釐公是暴病而亡。接着,他拥立釐公的儿子嘉为君,这孩子才五岁,史称郑简公。
简公即位的第一年,一些公子们密谋要杀掉子驷报仇。子驷察觉到了阴谋,反过来把这些公子们都杀了。第二年,晋国又来攻打郑国,郑国跟晋国重新结盟,晋军才撤兵。冬天,郑国又跟楚国结盟。子驷害怕被报复,所以才同时讨好晋国和楚国。第三年,子驷竟然想自立为国君,结果被公子子孔派人杀了,子孔想取而代之。但是子产说:“子驷的做法不对,所以才被杀,现在你又想效仿他,这岂不是永无宁日?”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最终辅佐简公。
第四年,晋国因为郑国跟楚国结盟而生气,再次攻打郑国。郑国再次跟晋国结盟求和。楚共王又来救郑国,打败了晋军。简公想和晋国修好,可是楚国又把郑国的使者抓了起来。
过了八年,简公因为子孔专权而生气,把他杀了,然后任命子产为卿。十九年的时候,简公去晋国请求晋国把卫国的国君送回来,晋国就封了子产六座城邑作为赏赐。子产谦让,只接受了三座城邑。二十二年,吴国派延陵季子出使郑国,他跟子产是老朋友了,就劝告子产说:“郑国的当权者骄奢淫逸,大祸将至,这祸事很快就会落到你头上。你执政一定要以礼法为准则,不然郑国就要完蛋了!”子产热情款待了季子。第二十三 年,郑国的公子们又为了争宠互相残杀,还想要杀掉子产。有公子劝说大家说:“子产是仁义之士,郑国之所以能保全,全靠子产,千万别杀他!”于是大家才作罢。
公元前525年,郑国的大夫子产去晋国,顺便问候晋平公的病情。平公说:“我占卜的结果显示,是实沈和台骀这两个神在作祟,史官们也搞不清楚,所以想问问你。”子产回答说:“远古的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阏伯,弟弟叫实沈,他们住在荒郊野外,关系很不好,整天打打杀杀。后来上天看不下去了,就把阏伯迁到商丘,让他主管辰星,商朝就是因为他才兴起的,所以辰星是商朝的星宿。又把实沈迁到大夏,让他主管参星,唐朝就是因为他才兴起的,唐朝一直侍奉夏商两朝,到后来才有了唐叔虞。话说武王的时候,他的妻子邑姜怀孕了,大叔做了个梦,梦到上天告诉他说:‘我命令你的儿子叫虞,把唐地给他,让他主管参星,让他子孙繁荣昌盛。’邑姜生下孩子后,手上有个‘虞’字,就给他取名叫虞。后来成王灭了唐国,把唐地给了叔虞。所以参星是晋国的星宿。从这里可以看出,实沈就是参星之神。以前金天氏有个后代叫昧,是玄冥的祭祀,生了允格和台骀。台骀能胜任他的职务,治理汾河和洮河,筑起了大堤,治理了太原的大泽。上天很高兴,就让他治理汾川地区。沈、姒、蓐、黄四氏一直祭祀他。现在晋国统治汾川地区却灭了他们。所以,台骀就是汾河、洮河之神。但是这两个神都不会危害你的身体。山川之神,会带来旱涝灾害;日月星辰之神,会带来不正常的雪霜风雨;至于你的病,可能是饮食、忧愁、快乐、女色造成的。”平公和叔向说:“好啊,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们对子产非常客气。
公元前527年夏天,郑简公去晋国朝见。冬天,因为害怕楚灵王强大,他又去楚国朝见,子产跟着去了。公元前528年,郑国国君生病了,派子产去参加诸侯会盟,和楚灵王在申地结盟,还一起讨伐了齐国的庆封。
公元前516年,简公去世,子定公继位。秋天,定公去晋国朝见晋昭公。
定公元年,楚国公子弃疾杀了楚灵王自立,成为楚平王。他想在诸侯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把楚灵王侵占的郑国土地还给了郑国。
公元前513年,晋昭公去世,晋国的六卿势力强大,国君的地位很低。子产对韩宣子说:“治理国家一定要以德治国,不要忘记立国的根本。”
公元前511年,郑国发生火灾,国君想举行祭祀来消除灾祸。子产说:“不如修德。”
公元前5世纪,郑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八年的时候,楚国的太子建逃到郑国来寻求庇护,这可是个大人物啊!十年后,太子建居然跟晋国勾结,计划偷袭郑国,结果被郑国给杀了,他儿子胜逃到了吴国。
一年后,郑国的国君定公去晋国访问,晋国和郑国合谋,干掉了周朝的一些乱臣贼子,还把周敬王给保护了起来。 十三年的時候,定公去世了,他儿子献公继位。献公在位十三年后也死了,他的儿子声公继位。那时候,晋国的六卿势力强大,老是欺负郑国,郑国越来越弱了。
声公在位五年的时候,郑国的宰相子产去世了,郑国人哭得死去活来,就像死了至亲一样。这子产啊,是郑成公的儿子,为人仁义,对国君忠心耿耿,孔子都曾经去郑国拜访过他,两人关系好得跟亲兄弟似的。孔子听说子产死了,都哭着说:“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仁爱啊!”
后来,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造反,向郑国求救,郑国就去帮忙了。结果晋国反而来打郑国,在铁地把郑国的军队打败了。 再后来,宋景公灭了曹国,齐国的田常杀了齐简公自己当了国相,楚惠王灭了陈国,而大名鼎鼎的孔子也去世了。
三十六年,晋国的知伯攻打郑国,夺取了九座城邑。 三十七年,声公死了,他的儿子哀公继位。哀公在位八年,被郑国人给杀了,改立声公的弟弟丑,就是共公。共公当了三年,三晋灭了知伯。 共公死后,他的儿子幽公继位。幽公当政的第一年,韩武子攻打郑国,杀了幽公。郑国人又立了幽公的弟弟骀,就是繻公。
繻公在位十五年,韩景侯又来攻打郑国,夺取了雍丘,郑国只好修筑京城加强防御。 十六年,郑国反过来打韩国,在负黍打败了韩军。二十年,韩、赵、魏三个国家成了诸侯。二十三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
二十五年,郑国的国君杀了他的宰相子阳。二十七年,子阳的同党们杀了繻公骀,拥立幽公的弟弟乙为国君,这就是郑君乙。 郑君乙当了二年,负黍地区又叛乱了,后来又归顺了韩国。十一年后,韩国又攻打郑国,夺取了阳城。
最后,在公元前453年,韩哀侯灭掉了郑国,郑国就此亡国了。
司马迁说:俗话说得好,“因为权力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一旦权力利益消失,关系也就疏远了”,甫瑕就是这样的例子。甫瑕虽然凭借劫持杀死了郑国国君厉公,但厉公最终还是反过来杀了他,这和晋国的里克有什么区别呢?像荀息那样坚守节操的,最后也落得个身死而无法保全奚齐的下场。事情的变化,往往有很多原因啊!
你看,这甫瑕啊,靠着权力和厉公绑在一起,厉公一没利用价值了,立马翻脸不认人,直接给咔嚓了。这跟晋国的里克那事儿,一个样儿! 荀息那样的忠臣义士,最后还不是为了保全奚齐,把命都搭上了? 这世上的事,变化莫测,原因可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