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郿县人,是个军事天才,给秦昭王当将军。昭王在位十三年的时候,白起升任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同一年,穰侯当了秦国的丞相,还提拔任鄙去守汉中。
第二年,白起升任左更,在伊阙打败了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了韩将公孙喜,还夺取了五个城池。之后,白起升官当了国尉。他率军渡过黄河,攻占了韩国安邑以东的地区,一直打到乾河。
接下来一年,白起又升任大良造。他攻打魏国,取得了胜利,大小城池一共拿下了六十一座。再下一年,白起和客卿错一起攻打垣城,也成功攻克了。五年后,白起攻打赵国,拿下光狼城。七年后,白起又去攻打楚国,攻占了鄢、邓等五个城池。
第二年,白起再次攻打楚国,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烧毁了夷陵,一路打到了竟陵。楚王逃离郢都,跑到陈国去了。秦国把郢都改成了南郡。白起也因此被封为武安君。武安君乘胜追击,又拿下了巫郡和黔中郡。
昭王在位三十四年的时候,白起攻打魏国,攻克了华阳,打败了芒卯,俘虏了三晋的将领,斩首十三万。他还跟赵将贾偃交战,把两万赵军淹死在黄河里。昭王四十三年的時候,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克了五个城池,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打南阳太行道,把它切断了。
四十五年,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了秦国,上党郡的道路也被秦军切断了。上党郡守冯亭和百姓商量说:“和韩国的联系已经断了,韩国肯定保护不了我们了。秦军的兵力一天天增加,韩国也无力救援,不如把上党献给赵国。如果赵国接受了我们,秦国一定会生气,然后攻打赵国。赵国一旦被秦国攻击,一定会帮助韩国。这样韩赵联合起来,就能对抗秦国了。”于是,冯亭派人去赵国求救。
赵孝成王和平阳君、平原君商量这件事。平阳君说:“最好别接受,接受了,带来的祸害比得到的好处更大。”平原君说:“白白得到一个郡,接受了反而更好。”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六年,秦国攻打韩国的缑氏和蔺,并将其攻克。
四十七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去打韩,结果拿下上党。上党的老百姓都逃到赵国去了。赵国军队在长平驻扎,是为了保护这些上党百姓。四月,王龁顺势进攻赵国。赵国派廉颇将军领兵。赵国士兵跟秦国的斥候部队冲突,结果秦国的斥候把赵国的副将茄给杀了。六月,秦军攻破了赵军的阵地,占领了两个关卡四个县城。七月,赵军筑起营垒防御。秦军又攻打赵军的营垒,占领了两个县城,打败了赵军,夺取了西边的营垒。廉颇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等着秦军来攻。秦军多次挑战,赵军就是不出战。赵王多次责备廉颇。这时候,秦国的应侯又派人给赵国送去一千金,进行反间计,说:“秦国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子赵括当将军,廉颇好对付,说不定还会投降呢!”赵王本来就因为廉颇打了败仗,损失惨重,而且还坚守不出战,心里正窝火,一听秦国的反间计,就派赵括代替廉颇去打仗。
秦国听说马服子赵括要来,就偷偷地让武安君白起当上将军,王龁当副将,还下令:要是有人敢泄露武安君白起是主将的消息,就杀头!赵括到了长平,就主动出击。秦军假装战败逃跑,然后用两支奇兵来偷袭赵军。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营垒坚固,赵军攻不进去,这时秦军的两万五千奇兵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又有一支五千骑兵截断了赵军营垒的通路,赵军被分割成两部分,粮道也被切断了。秦军就派轻兵去攻击赵军。赵军打得不利,于是又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援军到来。秦王听说赵军粮道被切断,亲自到河内,赏赐百姓爵位,每人升一级,还下令十五岁以上的人都到长平来,切断赵国的援军和粮食供应。
到了九月,赵国的士兵已经46天没吃东西了,都开始互相残杀吃人。他们想冲出秦军的包围圈,就分成四队,反复冲击了好几次,还是冲不出去。赵括将军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拼死搏杀,结果被秦军射死了。赵军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了秦国的武安君白起。白起心里盘算着:“秦国之前已经攻占了上党,上党的老百姓不愿意归顺秦国,反而投奔了赵国。现在赵国的士兵又反复无常,如果不把他们全部杀掉,恐怕会闹事。”于是,白起就耍了个花招,把这四十万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小孩子送回赵国。前后一共斩首俘虏了45万人,赵国上下都吓坏了。
四十八年十月,秦国再次平定了上党郡。秦军分成两路:王龁攻打皮牢,很快就拿下了;司马梗平定了太原。韩国和赵国都很害怕,就派苏代带着很多礼物去游说秦国的应侯(范雎)说:“武安君白起是不是已经征服了马服子(赵括)?”应侯回答说:“是的。”苏代又问:“那是不是要包围邯郸了?”应侯说:“是的。”苏代接着说:“赵国灭亡了,秦王就能称王了,武安君也能当上三公。武安君为秦国打仗,攻城略地,一共拿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南边平定了鄢、郢、汉中,北边击败了赵括的军队,即使是周朝的周公、召公,或者姜太公的功劳,也不比他大。现在赵国灭亡了,秦王称王,武安君肯定能当上三公,您能屈居他之下吗?就算您不想屈居他之下,恐怕也身不由己了。秦国以前攻打韩国,包围邢丘,困住了上党,上党的老百姓都反过来投奔赵国,天下老百姓早就对秦国统治不满很久了。现在灭了赵国,北方土地归属燕国,东边土地归属齐国,南方土地归属韩国和魏国,那您能得到多少百姓呢?所以不如趁此机会割地求和,别再为白起邀功了。”于是,应侯就向秦王进言说:“秦军的士兵已经很疲劳了,请允许韩国和赵国割地求和,也让士兵们休息一下。”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接受了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的条件,双方议和。正月,秦军全部撤兵。武安君白起听说这件事后,从此和应侯范雎结下了梁子。
九月份的时候,秦国又派兵了,派了个叫王陵的将军去攻打赵国的邯郸。那时候,老将白起正生病,没法带兵。到了四十九年正月,王陵开始攻打邯郸,进展不大,秦国又增兵支援王陵。结果王陵的军队损失了好几支部队。白起病好了,秦王想让白起代替王陵当将军。白起说:“邯郸这地方,真不好打啊!再说,其他诸侯国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他们早就对秦国恨之入骨了。现在虽然秦国赢了长平之战,但秦军死了大半,国内空虚。咱们千里迢迢地跑到这儿来攻打人家的国都,赵国在内部抵抗,其他诸侯国从外部进攻,秦军肯定要完蛋的!不行!”秦王自己也觉得有点犹豫,没下决心;于是派应侯去劝说白起,但白起坚决不肯出山,继续装病。
秦王没办法,就派王龁去代替王陵指挥军队,八九月间包围邯郸,还是没能攻下来。楚国派春申君,魏国派公子信陵君,带了几十万大军去攻击秦军,秦军损失惨重。白起说:“秦王不听我的劝告,现在怎么样了!”秦王听说后,大怒,硬要白起出征,白起就说自己病重得不行了。应侯又去劝,白起还是不肯。于是,秦王就撤了白起的官职,把他贬为普通士兵,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去。白起生病了,走不动路。过了三个月,诸侯国对秦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秦军连连败退,求援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地来。秦王这才派人去把白起接回来,不让他留在咸阳了。白起出发了,刚走出咸阳西门十里,到了杜邮。秦昭王和应侯以及其他大臣商量说:“白起被贬官,心里肯定不服气,说不定还会说些坏话。”秦王就派人送去一把剑,让他自杀。
白起拿着剑准备自刎,说:“我做错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竟落到这个地步?”过了很久,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几十万赵国士兵投降,我却用计谋把他们全部坑杀了,这罪过足以让我死了!”于是,白起自杀了。白起死于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他死得冤枉,秦国百姓都很同情他,各乡各邑都为他祭祀。
王翦啊,是频阳东乡人。从小就喜欢打仗,后来跟着秦始皇干。秦始皇十一年,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打赢了,还一口气拿下了九座城池。十八年,王翦又带兵攻打赵国。一年多以后,彻底拿下赵国,赵王投降了,赵国全境都被秦国改成了郡县。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去秦国刺杀秦王,秦王就派王翦去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王翦顺利拿下燕国的都城蓟,然后回师。秦国又派王翦的儿子王贲去打楚国,楚国的军队被打败了。接着又攻打魏国,魏王投降了,魏国也被秦国拿下了。
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燕王也逃跑了,还几次打败了楚国的军队。秦国的将军李信,年轻力壮,很勇敢,曾经带几千兵马追着燕太子丹到衍水,最后打败了燕太子丹,抓住了他。秦始皇觉得李信又厉害又勇敢。这时候秦始皇问李信:“我想攻打楚国,将军您觉得需要多少兵才能拿下?”李信说:“最多二十万人就够了。”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说:“至少得六十万人才行。”秦始皇说:“王将军您年纪大了,怎么这么胆小?李将军这么年轻力壮,他的说法是对的。”于是秦始皇派李信和蒙恬带二十万人南下攻打楚国。王翦说不用这么多兵,还借口生病,回频阳养老去了。
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大败楚军。李信又攻打鄢郢,也打赢了,然后就带兵往西走,跟蒙恬在城父会合。楚军乘胜追击,三天三夜没停歇,把李信的军队打得大败,冲破了秦军的两翼,杀了七个都尉,秦军溃逃。
秦始皇听说李信战败的消息,气得火冒三丈,亲自飞奔到频阳,找到谢病在家里的王翦,劈头盖脸地说:“寡人当初没听你的计策,李信这小子把秦军搞得灰头土脸。现在听说楚军正一天天往西推进,将军您虽然生病了,难道忍心抛弃寡人吗?”王翦推辞道:“老臣我病得够呛,脑子也糊涂了,还是大王另选贤将吧。”秦始皇说:“算了,将军您别再说了!”王翦却说:“大王如果一定要用我,至少得给我六十万人马。”秦始皇说:“那就依将军的计策办!” 于是王翦领兵六十万人,秦始皇还亲自把他送到灞上。
王翦出发前,请求赏赐很多良田、宅院、园林和池塘。秦始皇说:“将军您这就去打仗了,还担心穷吗?”王翦说:“给大王打仗,即使立了大功也未必能封侯拜相,所以趁大王现在还看得起我,我赶紧请求赏赐些田宅,给子孙留个家业。”秦始皇哈哈大笑。王翦到了函谷关后,又派人回来请求赏赐更多良田,足足有五批。有人说:“将军您这索要赏赐也太多了吧!”王翦说:“不然。秦王这个人猜忌多疑,不信任人。现在把秦国的精锐部队都交给我,如果我不多请求些田宅给子孙留个保障,反而让秦王怀疑我,那岂不是自找麻烦?”
王翦果然代替李信去攻打楚国。楚国听说王翦增兵前来,于是把全国的兵力都集中起来抵抗秦军。王翦到达后,坚壁清野,死守不出,任凭楚军多次挑战,就是不应战。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漱,吃好喝好,悉心照料他们,还和士兵们一起吃饭。过了很久,王翦派人去打探军营里士兵们在干什么,士兵回答说:“正在玩投石子、比距离呢!”王翦一听,高兴地说:“士兵们可以用了!”楚军多次挑战秦军不出战,便撤兵往东而去。王翦抓住机会,率军追击,命令精锐部队发起攻击,大败楚军。在蕲南,秦军杀死了楚军主将项燕,楚军溃不成军,四处逃窜。秦军乘胜追击,攻占了楚国的城池。一年多后,秦军俘虏了楚王负刍,彻底平定了楚地,改设为郡县。接着,秦始皇又派兵南征百越。而王翦的儿子王贲,则和李信一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王翦和蒙恬两家立下了大功,他们的名字流传至今。
秦二世的时候,王翦和他儿子王贲都死了,秦朝又灭了蒙氏一族。陈胜起义反秦,秦朝派王翦的孙子王离去打赵国,把赵王和张耳围在了钜鹿城里。有人说:“王离可是秦国有名的将军啊!现在让他率领强大的秦军去攻打新建立的赵国,肯定能拿下!” 另一个人说:“不对。将军做到第三代就一定会失败。为什么一定会失败呢?因为他们杀伐太多,后代会受到报应。现在王离已经是第三代将军了。” 没过多久,项羽来救赵国,打败了秦军,果然俘虏了王离,王离的军队也投降了诸侯。
司马迁说: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精准,变化莫测,用兵出奇制胜,名震天下,但他却没能解决应侯(指范雎)带来的祸患。王翦作为秦国的将军,消灭了六国,当时他是老资格的将军,秦始皇很器重他,但他却不能辅助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的根本,只顾着逢迎取巧,最终导致家族没落。等到他的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这也就不奇怪了!他们各有各的缺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