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秦始皇的老祖宗,是远古帝喾的后代,有个叫女脩的姑娘。这女脩呢,有一天在织布,突然天上掉下一颗玄鸟蛋,她就给吞了。神奇的是,她竟然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大业。

大业娶了少典的女儿,叫女华。女华又生了个儿子,叫大费。这大费啊,跟大禹一起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帝喾就赏给他一块玄圭,象征着最高的荣誉。大费谦虚地说:“这功劳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大禹也少不了我的辅佐啊!” 后来舜帝说:“大费啊,你辅助大禹有功,朕赏你个‘皂游’的官职,你的后代将会兴旺发达!” 然后,舜帝就把一个姓姚的美女许配给了他。大费领命谢恩,辅佐舜帝驯服鸟兽,鸟兽们都听他的话,所以人们就叫他柏翳。舜帝还赐给他嬴姓。

大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后代以鸟为图腾,被称为鸟俗氏;另一个叫若木,后代就叫费氏。他们其中一个叫费昌的玄孙,在夏桀当政的时候,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朝,当了商汤的御者,最后帮助商汤在鸣条打败了夏桀。 大廉的玄孙,叫孟戏和中衍,这俩人长得奇特,是鸟身人言。商王太戊听说后,占卜问吉凶,结果是吉兆,于是就让他们当了御者,还把他们娶进了皇室。从太戊开始,一直到中衍的后代,都为殷商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嬴姓家族人才辈出,成为诸侯。

话说蜚廉的后代,他的玄孙叫中潏,在西戎那边,负责保卫西边的边境。中潏生了个儿子叫蜚廉。蜚廉又生了个儿子叫恶来。这恶来啊,力气特别大;他爹蜚廉呢,跑得特别快,父子俩都凭借着这本事给殷纣王卖命去了。

后来周武王打败了殷纣王,顺便把恶来给杀了。那时候,蜚廉正在北方给纣王办事,回来后啥也没捞着,就跑到霍太山建了个祭坛祭祀,结果得到了一口石棺材,上面刻着字:“上天命令你父亲处父不要参与殷商的乱事,特赐你石棺,以彰显你的家族荣耀。”蜚廉死后就埋在了霍太山。蜚廉还有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了孟增。孟增得到周成王的赏识,被封在皋狼这个地方。皋狼生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

这造父啊,驾车技术特别好,深得周缪王的喜爱,得到了四匹好马:骥、温骊、骅骝、騄耳。有一次,缪王西边去打猎,造父高兴得忘了时间,回晚了。结果,徐偃王造反了,造父赶着车,带着缪王一天就跑了一千里的路,迅速赶回周朝平息了叛乱。缪王为了感谢造父,就把赵城封给了他,造父的后代就都姓赵了。从蜚廉生下季胜开始,到造父,一共五代人,都住在赵地。著名的赵衰,就是他们的后代。

对了,刚才说的恶来,他有个哥哥,也是蜚廉的儿子,叫恶来革,可惜早早地就死了。他生了个儿子叫女防,女防生了旁皋,旁皋生了太几,太几生了大骆,大骆生了非子。因为造父受宠,他们这些后代也都住在赵城,也跟着姓赵。

话说,非子这老兄住在犬丘,特别喜欢养马,而且养得特别好。犬丘的人把这事儿跟周孝王说了,孝王一听,立马把非子叫来,让他在汧渭一带负责养马。结果,马儿越养越多,繁殖得可快了!孝王想着,干脆把这养马的好手非子家的后代,也就是大骆,定为继承人得了。

后来,申侯的女儿嫁给了大骆,生了个儿子叫成。申侯就对周孝王说:“想当年,我祖先郦山氏的女儿嫁给了戎胥轩,生下了中潏。因为这层亲戚关系,中潏回到了周朝,守护着西垂地区,西垂也因此太平无事。现在,我又把女儿嫁给了大骆,生下了成,申国和骆国联姻,西戎各部都服服帖帖的,这都是为了您啊,大王!您好好想想这事儿。”孝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说:“想当年,伯翳给舜帝养牲畜,牲畜繁殖得特别多,舜帝就给了他土地,还赐姓嬴。现在非子的后代也帮我养马,我也应该给他封地,让他当我的附庸。”于是,孝王把秦地封给了非子,让他继续祭祀嬴氏的祖先,号称秦嬴。为了安抚西戎,孝王也没废除申侯的女儿做大骆正妻这件事。

秦嬴生了秦侯。秦侯当了十年国君就死了,留下儿子公伯。公伯当了三年国君也死了,留下儿子秦仲。秦仲当了三年国君,碰上周厉王那个昏君,朝政腐败,很多诸侯都造反了。西戎也反了,还灭了犬丘大骆一族。后来周宣王即位,重新起用秦仲当大夫,派他去讨伐西戎。结果,秦仲被西戎给杀了,他在位二十三年,死在了西戎人的手里。秦仲有五个儿子,老大叫庄公。周宣王召集了庄公兄弟五个,给了他们七千兵马,让他们去打西戎。结果,他们打赢了!周宣王就把秦仲的爵位和以前大骆在犬丘的土地都还给了他们,还让他们当西垂的大夫。

庄公住在原来的西犬丘,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世父。世父说:“戎狄杀了我的祖父仲,我不杀了戎狄的国君,就不好意思回国。”于是他打算去打戎狄,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他弟弟襄公。襄公成了太子。庄公当了44年国君后去世了,太子襄公继位。

襄公当政第一年,把妹妹缪嬴嫁给了丰王。第二年,戎狄包围了犬丘,世父去打仗,结果被戎狄俘虏了。一年多后,世父才被放回来。第七年春天,周幽王听信褒姒的话废掉了太子,立褒姒生的儿子为太子,还经常欺压诸侯,导致诸侯们纷纷背叛他。西戎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了周幽王。秦国的襄公带兵去救周朝,打得很卖力,立了大功。周朝为了躲避犬戎的祸乱,搬到了洛邑,襄公还派兵护送周平王。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把岐山以西的地盘赏赐给他,说:“戎狄蛮横无道,侵占了我们的岐山和丰地,秦国能打败戎狄,这些地就归秦国了。”周平王还和他立下盟约,正式册封了他。

从这时起,秦国才正式建国,开始和别的诸侯国进行外交往来,举行各种礼仪。襄公用三匹栗色马、三头黄牛、三只公羊祭祀上帝于西畤。十二年,他带兵攻打戎狄,打到了岐山脚下,然后去世了,留下儿子文公。

文公当政第一年,住在西垂宫。第三年,文公带了七百兵去东边打猎。第四年,到了汧水和渭水的交汇处。文公说:“以前周朝的邑地,我们秦国嬴姓的祖先就在这里,后来终于获得了诸侯的地位。”于是他就在那里占卜,卜卦的结果是吉利的,就开始在那里修建城邑。十年,开始在鄜地修建畤庙,用三牲祭祀。十三年,开始设立史官来记录历史,百姓大多都变得文明起来了。十六年,文公带兵攻打戎狄,戎狄被打败逃跑了。于是文公收编了周朝的剩余百姓,把地盘扩展到了岐山,岐山以东的地盘献给了周朝。十九年,得到了陈宝。二十年,法律上开始规定了三族罪。二十七年,伐掉了南山上的大梓树,丰收了特产。四十八年,文公的太子去世了,追谥为竫公。竫公的长子继承了太子之位,他是文公的孙子。五十年,文公去世了,葬在了西山。竫公的儿子继位,这就是秦宁公。

宁公在位第二年,搬去了平阳住。派兵去打荡社。第三年,跟亳打仗,亳王逃到戎狄去了,于是荡社就被灭了。第四年,鲁国的公子翚杀了自己的国君隐公。宁公在位十二年,攻打荡氏,把荡氏给拿下了。宁公十岁登基,在位十二年去世,葬在西山。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武公被立为太子。武公的弟弟德公,是同母亲鲁姬生的。还有一个儿子叫“出子”。宁公死后,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这几个人废掉了太子武公,立“出子”为君。

“出子”当了六年国君,弗忌、威垒、三父等人又合伙让人暗杀了“出子”。“出子”五岁登基,在位六年就死了。于是弗忌、威垒、三父等人又重新立了原来的太子武公。

武公第一年,攻打彭戏氏,打到了华山脚下,住在平阳,建了宫殿。第三年,武公杀了弗忌、威垒、三父等人,并灭了他们的三族,因为他们杀了“出子”。 郑国的公子高渠眯杀了自己的国君昭公。十年,武公攻打邽、冀戎,开始设置县。十一年,开始设置杜、郑两县,灭掉了小虢国。

第十三年,齐国的大臣管至父、连称等人杀了自己的国君襄公,立了公孙无知为国君。晋国灭掉了霍、魏、耿三个国家。齐国的雍廪杀了无知、管至父等人,立齐桓公。齐国和晋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第十九年,晋国的曲沃开始成为晋国的国君。齐桓公住在鄄地。

第二十年,武公去世了,葬在雍平阳。当时实行殉葬制度,殉葬的人有六十六个。武公留下一个儿子,名叫白,白没有继承王位,被封在了平阳。于是立武公的弟弟德公为国君。

德公第一年,开始住在雍城的郑宫。用三百头牲畜祭祀鄜畤。卜问后决定住在雍地。后来子孙们都能在黄河边饮马了。梁伯、芮伯来朝见德公。第二年,开始实行伏羲氏时代祭祀的制度,用狗来驱除蛊。德公三十三岁登基,在位两年去世。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宣公,次子成公,幼子穆公。长子宣公继位。

宣公第一年,卫国和燕国攻打周朝,赶走了惠王,立王子穨为王。第三年,郑伯和虢叔杀了王子穨,又把惠王扶了回去。第四年,修建了密畤。跟晋国在河阳打仗,打胜了。十二年,宣公去世。他生了九个儿子,没有一个继承王位,于是立他的弟弟成公。

成公第一年,梁伯、芮伯来朝见成公。齐桓公攻打山戎,驻扎在孤竹。

成公在位四年就死了。他留下了七个儿子,都没什么本事,于是就立他的弟弟缪公为国君。

缪公当上国君的第一年,亲自带兵去打茅津,打赢了。四年后,他从晋国迎娶了媳妇,是晋国太子申生的姐姐。同一年,齐桓公攻打楚国,打到了邵陵。

第五年,晋献公灭掉了虞国和虢国,抓了虞国的国君和大臣百里傒,这是因为晋献公用玉璧和马贿赂虞国才得手的。抓了百里傒之后,晋献公把他当作陪嫁的奴隶送给了秦国的缪公夫人。百里傒逃出秦国,跑到宛地,结果被楚国边境的人抓住了。缪公听说百里傒很贤明,想花大价钱赎他回来,但怕楚国人不肯,就派人对楚国说:“我的陪嫁奴隶百里傒在你们那儿,我想用五张羊皮赎他。”楚国人就答应了。那时候,百里傒已经七十多岁了。缪公放了他,和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傒谢绝说:“我是一个亡国之臣,有什么资格谈论这些?”缪公说:“虞国国君不用你,所以才亡国,不是你的错。”缪公坚持要问,就和他谈了三天,缪公非常高兴,把国家大事交给他处理,称他为“五羖大夫”。百里傒谦虚地说:“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蹇叔很贤明,可是世人都不知道。我曾经在齐国穷困潦倒,四处讨饭,是蹇叔收留了我。后来我想去侍奉齐国的国君,蹇叔阻止了我,我因此躲过了齐国的灾难,然后去了周国。周王子穨喜欢牛,我靠养牛得到了他的赏识。王子穨想重用我,蹇叔又阻止了我,我离开了,才没有被杀。在虞国为官,蹇叔也阻止过我。我知道虞国国君不会重用我,如果我贪图私利和爵位,就会留下来。两次听从了他的话,我得以脱险,一次没听,就碰上了虞国灭亡的灾难:所以我知道他的贤明。”于是缪公派人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迎接蹇叔,让他做了高级官员。

秋天,缪公亲自带兵攻打晋国,在河曲交战。晋国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在新城,重耳和夷吾逃跑了。

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

晋献公死了。他把位子给了骊姬的儿子奚齐,结果奚齐被他的臣子里克给杀了。然后荀息又立了卓子,结果卓子也被里克杀了,连荀息也一起被杀了。 夷吾就派人去求秦国帮忙,想进晋国当国君。秦穆公答应了,派百里傒带兵护送夷吾。夷吾说:“要是我真能当上国君,就把晋国河西的八座城池割让给秦国。” 结果他到了晋国,当上国君后,却派丕郑去秦国谢罪,反悔了之前的约定,没把河西的城池给秦国,还把里克给杀了。

丕郑听说这事儿后,害怕了,就和秦穆公商量说:“晋国人其实并不想要夷吾,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重耳。现在夷吾背叛了和秦国的约定,还杀了里克,这些都是吕甥、郤芮出的主意。我希望您能为了利益,赶紧把吕甥和郤芮召来,他们来了之后,咱们就再帮重耳上位。”秦穆公答应了,派人送丕郑回去,同时召见吕甥和郤芮。吕甥和郤芮怀疑丕郑是来搞鬼的,就说夷吾杀了丕郑。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到了秦国,对秦穆公说:“晋国的国君太不靠谱了,老百姓也不拥护他,可以打!”秦穆公说:“如果百姓真的过得不好,怎么还能杀掉他的大臣呢?能杀掉他的大臣,说明晋国还是有点秩序的。” 秦穆公没听丕豹的,但心里却暗中利用了他。

十二年后,齐国的管仲和隰朋都死了。

晋国闹旱灾,来秦国求救,要粮食。丕豹劝秦穆公别给,趁着晋国挨饿的时候打他们。秦穆公问公孙支,公孙支说:“哪有年年都丰收的道理,不能不给。”又问百里傒,百里傒说:“夷吾得罪了您,晋国的百姓又有什么罪呢?” 所以秦穆公就听了百里傒和公孙支的话,最终还是给了晋国粮食。 粮食是用船运,用车转运的,从雍州一直运到绛都,景象蔚为壮观。

话说十四年前,秦国闹饥荒,向晋国求救,要些粮食救济。晋国国君跟大臣们商量这事儿。有个叫虢射的大臣说:“趁着他们挨饿,咱们打他们!这可是个立大功的机会啊!”晋国国君听了他的话。

十五年,晋国兴兵准备攻打秦国。秦穆公亲自带兵出征,任命丕豹为将,去迎战晋军。九月壬戌这天,秦军跟晋惠公夷吾在韩地的地界上打了一仗。结果晋惠公竟然临阵脱逃,跟秦国抢地盘,还丢下军队自己跑了,骑着马就逃了。秦穆公带着手下人追,愣是没追上晋惠公,反而被晋军包围了。晋军猛攻秦穆公,秦穆公都受伤了。这时,岐山脚下吃过秦穆公好马肉的三百人,骑着马冲进晋军阵营,掩护秦穆公突围。晋军被冲散了,秦穆公这才脱险,还反过来抓住了逃跑的晋惠公。

话说当初,秦穆公的几匹好马死了,岐山下的老百姓偷偷把马肉给吃了,足足有三百多人。官府把他们抓起来,准备治罪。秦穆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损失而惩罚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于是,他不仅赦免了他们,还赏了他们酒喝。这三百人听说秦国跟晋国打仗了,都主动请战,跟着秦穆公去打仗。看见秦穆公被围,他们个个奋勇杀敌,报答秦穆公当初的恩情。最后,秦穆公把晋惠公俘虏回国了,还得意地说:“我将在国内摆宴,好好祭祀上天,感谢上天让我俘虏了晋惠公!”周天子听说后,说:“晋国跟我们是同姓的”,就为晋惠公求情。

巧的是,晋惠公的姐姐还是秦穆公的夫人。秦穆公夫人听说这事,披麻戴孝,光着脚丫子哭着说:“我弟弟和夫君打仗,我弟弟还被俘虏,这让我怎么向夫君交代啊!”秦穆公说:“我俘虏晋惠公是件大功劳,现在天子又来求情,夫人您这是何必呢?”于是,秦穆公跟晋惠公订立盟约,答应放他回去,还把他安排在最好的住处,并且用七种牲畜祭祀款待他。十一月,秦穆公把晋惠公夷吾送回了晋国。作为交换,晋惠公把河西之地献给了秦国,并且把太子圉送去秦国做人质。秦国还把宗女嫁给了太子圉。从那时起,秦国的疆域东边一直延伸到了黄河。

十八年,齐桓公死了。二十年,秦国灭掉了梁国和芮国。

公元前655年,晋公子圉听说晋惠公生病了,心里就犯嘀咕:“梁国是我娘家,结果被秦国给灭了。我兄弟姐妹这么多,要是晋惠公百年之后,秦国肯定看重我,而晋国那边可能觉得我地位不稳,另立他人为君。” 于是,公子圉就偷偷跑回晋国去了。

公元前654年,晋惠公挂了,公子圉顺利上位当了国君。秦国对他私自逃跑这事儿耿耿于怀,于是就从楚国把晋公子重耳给请了回来,还把原本属于公子圉的妻子嫁给了重耳。重耳一开始推辞,后来还是答应了。秦穆公对他那是相当的热情好客,礼遇有加。公元前653年春天,秦国派人告诉晋国的大臣们,说想把重耳送回晋国。晋国同意了,派人护送重耳回国。二月,重耳当上了晋国国君,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晋文公随即派人把公子圉给杀了,公子圉也就成了“怀公”。

那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带率领翟国军队攻打周襄王,周襄王被迫逃到郑国避难。公元前652年,周襄王派人向晋国和秦国求救。秦穆公带兵帮助晋文公攻打周襄王,结果把周襄王的弟弟带给杀了。公元前647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国。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又帮着晋文公围攻郑国。郑国派人去跟秦穆公说:“灭了郑国对晋国好处大大的,晋国能得到好处,而秦国却捞不到什么好处。晋国要是太强大了,对秦国来说可是个大麻烦啊!” 秦穆公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撤兵回国了,晋国也跟着撤兵。公元前643年冬天,晋文公去世了。

有个郑国人跑到秦国去,跟秦国人说:“我熟知郑国城门的防守情况,郑国很容易被偷袭。”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他们俩说:“穿过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偷袭别人,很少能成功。再说,这个人卖国求荣,谁知道他会不会把我们的计划告诉郑国人?这事儿万万不可。”秦穆公说:“你们不懂,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就派兵,让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还有白乙丙带兵出征。出发那天,百里奚和蹇叔两个人哭着送行。秦穆公听到后,生气地说:“我出兵打仗,你们却哭着阻拦我的军队,这是怎么回事?”两位老人说:“我们不是故意阻拦大王您的军队。只是军队出征,我们做臣子的跟着去送行;我们年纪大了,回来慢,怕是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所以才哭。”两位老人退下后,就对自己的儿子说:“如果你们的军队战败,那一定是在殽(yáo)地受挫。”

公元前638年春天,秦军向东进发,经过晋国的地界,从周朝的北门经过。周王的孙子孙满说:“秦军的举动太没礼貌了,不打败他们,还等什么!”秦军到了滑地,碰上了郑国做买卖的商人弦高,弦高带着十二头牛准备去周朝卖,看到秦军后,害怕被俘虏,就主动把牛献给了秦军,说:“听说贵国要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正严加戒备,我特地用十二头牛犒劳贵国的将士。”秦国的三个将军互相商量说:“我们准备偷袭郑国,看来郑国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计划,现在去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秦军就攻灭了滑地。滑地是晋国的边境小城。

那时候,晋文公刚去世,还没下葬呢。太子襄公非常生气,说:“秦国竟然趁我们国君丧事期间,攻破了我们的滑地!”于是他立刻披上丧服,发兵拦截秦军在殽地,结果大败秦军,一个秦兵都没跑掉,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个将军。晋文公的夫人是秦国公主,她为这三个被俘的秦国将军求情说:“秦穆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我希望把他们送回去,让秦穆公自己处置他们。”晋君答应了,把三个秦国将军送回秦国。三个将军回到秦国后,秦穆公穿着素服到郊外迎接他们,对着这三个人哭着说:“我没有采纳百里奚和蹇叔的意见,才让你们受了委屈,你们有什么罪过呢?你们一定要努力洗刷耻辱,不要灰心。”然后,秦穆公恢复了这三个人的官职,并且更加器重他们。

公元前637年,楚太子商臣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成王,自立为王。

秦穆公又派孟明视他们带兵去攻打晋国,在彭衙交战。结果秦军没占到便宜,就撤兵回去了。

这时候,戎王的使者由余来到了秦国。由余,他祖上是晋国人,后来逃到戎狄之地,而且精通晋国语言。他听说秦穆公贤明,所以戎王就派他来观察秦国的情况。秦穆公就给他展示了秦国的宫殿和大量的物资储备。由余说:“要是鬼神来建造这些,那也够它们累的了;要是人来建造这些,那也够老百姓受罪的了!”秦穆公很奇怪,就问他:“我们中原国家用诗书礼乐、法度来治理国家,可还是经常发生动乱,现在戎狄这些蛮夷之地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是怎么治理国家的,难道不也很困难吗?”由余笑着说:“这些东西,正是中原国家动乱的原因啊!从远古圣王黄帝制定礼乐法度开始,他自己都率先遵守,这才勉强能维持小范围的太平。可是到了后世,人们越来越骄奢淫逸,他们不遵守法度,却把责任推卸到下面的人身上,下面的人苦不堪言,就用仁义道德来抱怨上层,上下互相争斗、怨恨,最后互相残杀,甚至灭族,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戎狄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上层以淳朴的道德对待下层,下层以忠诚信义服侍上层,整个国家的治理就像一个人身体的调理一样,他们不知道怎么治理,但这才是真正的圣人治理啊!”

秦穆公听了由余的话后,回去问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危险的。现在由余这么有才能,对我来说是个威胁,我该怎么办呢?”内史廖说:“戎王居住在偏僻隐蔽的地方,还没听说过中原的文化。您不如送一些女乐给他,来迷惑他的心思;再设法把由余请来,来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留住由余,不要让他回去,让他错过回戎国的时机。戎王要是觉得奇怪,一定会怀疑由余。君臣之间有了隔阂,我们就可以抓住他了。再说,戎王喜欢享乐,一定会荒废政事。”秦穆公说:“好!”于是就和由余一起席地而坐,用同样的器皿一起吃饭,详细询问了戎狄的地形和兵力情况,然后才让内史廖送了十六个女乐给戎王。戎王接受了这些女乐,非常高兴,整整一年都没回来。

于是,秦国就把由余留了下来。由余多次劝谏秦穆公,但秦穆公总是听不进去,还多次派人暗中拉拢由余。最后,由余就离开了戎国,投降了秦国。秦穆公用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并向他询问攻打戎狄的策略。

三十六年,秦穆公又加倍重用孟明视等人,让他们带兵攻打晋国。他们渡过黄河后就烧毁了船只,彻底打败了晋军,攻占了晋国的王城和鄗城,报了殽之战的仇。晋国人全都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这时,秦穆公亲自从茅津渡过黄河,把殽之战中阵亡的秦军将士的尸体收殓起来,为他们发丧,痛哭了三天。然后,他在军中发誓说:“将士们!听着,不要喧哗,我要告诉你们:古时候那些有谋略的人,头发都白了,依然谨慎小心,从不犯错。” 这是秦穆公为了说明自己不用蹇叔、百里傒的计策而造成的错误,所以才发誓,让后世以此记住他的过失。听到这件事的君子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唉!秦穆公对待身边的人如此周到,最终却得到了孟明视等人的功劳。”

三十七年,秦国利用由余的计策攻打戎王,扩张了十二个国家,增加了千里土地,最终称霸西戎。周天子派召公来祝贺秦穆公,并送来了金鼓。三十九年,秦穆公去世,葬在雍地。随葬的人有177人,秦国优秀的臣子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也在随葬的人之中。秦国人非常悲痛,为此创作了《黄鸟》这首诗歌。君子们评论说:“秦穆公扩大了疆土,增加了人口,在东方征服了强大的晋国,在西方称霸西戎,但他并没有成为诸侯的盟主,这也很合适。他死后却抛弃了百姓,带走了他的优秀臣子一起殉葬。况且,古代帝王去世,尚且会留下美德和法令,更何况是夺走了百姓所爱戴的优秀臣子呢?所以就知道秦国以后不能再向东征战了。”秦穆公有四十个儿子,他的太子夷继承王位,这就是秦康公。

康公元年,前一年秦穆公去世,晋襄公也去世了;襄公的弟弟叫雍,是秦国人,当时在秦国。晋国的赵盾想立他为君,派随会去秦国迎接雍,秦国用军队护送他到了令狐。晋国却立了襄公的儿子为君,然后反过来攻击秦军,秦军战败,随会逃到秦国。二年,秦国攻打晋国,夺取了武城,报了令狐之战的仇。四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了少梁。六年,秦国攻打晋国,夺取了羁马。两军在河曲交战,秦军大败晋军。晋国担心随会在秦国作乱,就派魏雠余假装叛变,与随会合谋,用计骗回了随会,随会最终回到了晋国。康公在位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共公继位。

公元前607年,晋国的赵穿杀了自己的国君晋灵公。第二年,楚庄王势力强大,带兵北上到了洛阳,向周天子询问关于九鼎的事情。公元前605年,晋共公去世,他的儿子晋桓公继位。

公元前602年,晋国打败了我们一员大将。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征服了郑国,又在黄河边上打败了晋国的军队。那时候,楚庄王称霸,主持盟会,联合诸侯。公元前582年,晋厉公刚即位,和秦桓公在黄河边结盟。结果秦国背盟,和翟人一起合谋攻打晋国。公元前580年,晋国率领诸侯讨伐秦国,秦军战败逃跑,晋军追到泾河才返回。公元前579年,晋桓公去世,他的儿子晋景公继位。

公元前573年,晋国的栾书杀了自己的国君晋厉公。公元前562年,晋景公救援郑国,在栎地打败了晋军。当时晋悼公是诸侯盟主。公元前560年,晋悼公势力强大,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率领诸侯讨伐秦国,打败了秦军。秦军逃跑,晋军追击,渡过了泾河,到达棫林才返回。公元前549年,晋景公去晋国,和晋平公结盟,后来又违背了盟约。公元前540年,楚国的公子围杀了自己的国君自立为王,这就是楚灵王。晋景公的弟弟公子针很受宠,他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富,有人在景公面前说他的坏话,公子富害怕被杀,就带着上千辆兵车逃到了晋国。晋平公问他:“你这么富有,为什么还要逃亡呢?”公子富回答说:“秦国国君暴虐无道,我害怕被杀,想等到秦国以后的国君继位再回去。”公元前537年,楚灵王势力强大,在申地召集诸侯会盟,成为盟主,还杀了齐国的庆封。公元前536年,晋景公去世,他的儿子晋哀公继位。后来公子富又回到了秦国。

公元前544年,楚国公子弃疾杀了灵王自立,成了楚平王。三年后,楚平王跑到秦国去,想娶个秦国女子给他儿子太子建当媳妇。秦国女子长得漂亮,楚平王自己就先把她娶了。公元前538年,楚平王想要杀太子建,太子建逃跑了,伍子胥就逃到了吴国。那时候晋国国君没啥权力,六个卿大夫权力很大,老想着内斗,所以晋国和秦国很久都没打仗了。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带兵攻打楚国,楚王逃到随国去了,吴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楚国的大夫申包胥跑去秦国求救,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哭着求秦国帮忙。秦国就派出了五千辆战车去救楚国,打败了吴军。吴军撤兵后,楚昭王才得以回到郢都。公元前501年,楚哀公死了,太子夷公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来得及当上国君,最后是夷公的儿子继位,就是楚惠公。

公元前497年,孔子在鲁国当官。五年后,晋国的卿大夫中行氏和范氏造反,晋国派智氏和赵简子去攻打他们,中行氏和范氏逃到了齐国。公元前492年,楚惠公死了,他的儿子悼公继位。

公元前488年,齐国的臣子田乞杀了齐景公的儿子,也就是孺子,把自己的哥哥阳生立为国君,这就是齐悼公。六年后,吴国打败了齐国军队。齐国人杀了齐悼公,立他的儿子简公为国君。公元前485年,晋定公和吴王夫差在黄池盟会,争夺盟主地位,结果晋定公先吴王夫差一步离开了。吴国越来越强大,开始欺负其他诸侯国。公元前483年,齐国的田常杀了齐简公,立他的弟弟平公为国君,田常自己当了国相。公元前482年,楚国灭掉了陈国。公元前477年,秦悼公死了,他的儿子厉共公继位。孔子在公元前479年去世。

公元前475年,蜀国送来了贡品。公元前469年,秦国在河边修建了防御工事。秦国出兵两万,攻打大荔,占领了大荔的都城。公元前466年,秦国在频阳设立县。晋国攻占了武城。公元前463年,晋国发生内乱,杀了智伯,把他的领地分给了赵、韩、魏三国。公元前462年,智开带着他的同乡投奔了秦国。公元前444年,秦国攻打义渠,俘虏了义渠王。公元前443年,发生日食。秦厉共公死了,他的儿子躁公继位。

公元前441年,南郑地区叛乱。公元前434年,义渠国来攻打秦国,打到了渭水南岸。公元前433年,秦躁公死了,他的弟弟怀公继位。

公元前386年,也就是怀公当政的第四年,大臣晁和其他人合伙把怀公给围困住了,怀公最后自杀了。怀公的太子叫昭子,可惜早早去世了,于是大臣们就立了昭子的儿子当国君,这就是灵公。灵公是怀公的孙子。

公元前380年,灵公在位第六年,晋国攻打少梁,秦国就去打晋国。到了公元前373年,又攻打籍姑。灵公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献公没当上国君,而是立了灵公的叔父悼子,也就是简公。简公是昭子的弟弟,也是怀公的儿子。

简公当政的第六年,官吏们开始佩带宝剑了,还开挖了洛水河道,修建了重泉城。十六年后,简公去世了,他的儿子惠公继位。

惠公在位第十二年,他的儿子出子出生了。第十三年,惠公攻打蜀国,夺取了南郑。惠公死后,他的儿子出子继位。

出子当政两年,有个叫庶长的官员,把灵公的儿子献公从河西接回来,拥立他当了国君。出子和他母亲都被杀害了,尸体扔进了河边的水里。秦国以前经常更换国君,君臣关系混乱不堪,所以晋国又强盛起来,夺回了秦国在河西的土地。

献公当政的第一年,规定了殉葬制度。第二年,修建了栎阳城。第四年正月庚寅日,孝公出生了。第十一年,周朝的太史儋见到献公,说:“周朝和秦国曾经联合,后来又分离,分离了五百年后又要重新联合,联合十七年后就会出现霸王。”第十六年,桃树在冬天开花了。第十八年,栎阳下起了金色的雨。第二十一年,秦国和晋国在石门打了一仗,斩杀了六万晋军,天子还送来了《耑甫》和《耑犮》作为贺礼。第二十三 年,秦国和魏晋联军在少梁作战,俘虏了晋将公孙痤。第二十四年,献公去世了,他的儿子孝公继位,当时已经二十一岁了。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当政的第一年,咱们东边儿那块儿,有好几个强大的国家,跟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公、韩哀侯、赵成侯他们平起平坐。淮河泗水一带,还有十几个小国家呢。楚国和魏国跟秦国是邻居。魏国修了一道长城,从郑国沿着洛水往北,一直到上郡。楚国呢,从汉中开始,南边儿还有巴国和黔中地区。周天子已经没啥实权了,那些诸侯们各自为政,整天想着吞并别人。秦国呢,偏居雍州,从来不参加中原诸侯们的会盟,那些蛮夷戎狄都看不起秦国。

秦孝公一看这不行啊,于是就开始施恩惠,照顾孤儿寡妇,招募战士,明确奖惩制度。他下令全国说:“想当年咱们缪公从岐山雍州起家,修身养性,又武力强大,东边平定了晋国的叛乱,以黄河为界,西边征服了戎狄,扩张了千里土地,天子还封他为诸侯之伯,其他诸侯都来祝贺,为后代打下了基础,多光荣啊!可是后来厉公、躁公、简公、出子他们几个不争气,国家内乱不断,没空顾及外事,结果三晋那些国家趁机抢走了咱们先君在黄河以西的土地,其他诸侯都看不起秦国,这耻辱太大了!献公继位后,努力稳定边境,把都城迁到栎阳,还打算东征,收复缪公时期丢掉的土地,恢复缪公时期的政策。我心里一直记挂着先君的遗愿,真是痛心疾首啊!各位宾客和大臣们,谁要是能拿出奇策,让秦国强大起来,我就给他高官厚禄,分给他土地!”于是秦孝公就带兵东边围攻陕城,西边斩杀了戎狄的獂王。

卫鞅听说秦孝公下了这个命令,就从魏国跑到秦国,通过景监请求拜见孝公。

公元前359年,也就是秦孝公当政的第二年,天子送来了祭祀用的肉食。

公元前358年,也就是秦孝公当政的第三年,卫鞅向孝公建议变法改革,加强刑法,国内重视农业生产,对外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孝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甘龙、杜挚等人却不同意,还跟卫鞅争论。最后还是采用了卫鞅的办法,开始百姓很痛苦,但三年之后,百姓们就觉得这办法好使了。于是秦孝公就封卫鞅为左庶长。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商君书》。

话说七年前,商鞅跟魏惠王在杜平会面过。第二年,跟魏国在元里打了一仗,还立了功。十年后,商鞅当上了大良造,带兵包围了魏国的安邑,把安邑给拿下了。十二年,咸阳建城,修建了冀阙,秦国把都城迁到了咸阳。他还把一些小的乡镇合并起来,组成大的县,每个县设一个县令,一共设立了四十一县。他还开垦田地,修建水利设施,还把东边的土地开拓到了洛水边。十四年,秦国开始实行赋税制度。十九年,天子封商鞅为诸侯。第二十年,各诸侯国都来祝贺。秦国派公子少官率领军队去逢泽跟诸侯们会合,然后一起朝拜天子。

二十一年,齐国在马陵之战打败了魏国。第二十二年,商鞅攻打魏国,俘虏了魏国的公子卬。商鞅因此被封为列侯,号称商君。第二十四年,商鞅又跟晋国在雁门打仗,俘虏了晋国的将军魏错。后来孝公死了,他的儿子惠文君继位。就在这一年,商鞅被杀害了。当初商鞅在秦国推行法令的时候,法令并不顺利,连太子都犯了法。商鞅说:“法令之所以推行不下去,是因为那些权贵们不遵守。大王如果真想实行法令,那就应该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黥刑,那就黥他的老师吧!” 这样一来,法令才真正得到执行,秦国也因此治理得井井有条。等孝公死了,太子继位后,很多宗室成员都怨恨商鞅,商鞅逃跑了,结果被认为是谋反,最后被车裂示众。

惠文君当政的第一年,楚、韩、赵、蜀等国都来朝拜。第二年,天子来祝贺。第三年,秦惠文王加冕称王。第四年,天子赏赐了文武胙。齐国和魏国也称王了。第五年,阴晋人犀首当上了大良造。第六年,魏国把阴晋献给了秦国,阴晋改名为宁秦。第七年,公子卬跟魏国打仗,俘虏了魏国的将军龙贾,斩首八万。第八年,魏国把河西地区献给了秦国。第九年,秦军渡过黄河,占领了汾阴和皮氏。秦惠文王和魏王在应地会面。秦军包围了焦地,并将其攻下。第十一年,秦国吞并了义渠,并把焦地和曲沃还给了魏国,义渠君臣服于秦国。秦国还把少梁改名为夏阳。第十二年,秦国开始举行腊祭。十三年四月戊午日,魏国国君称王,韩国也称王了。秦国派张仪攻打陕地,把陕地的人口迁到魏国。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改元,重新纪年为元年。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7年,张仪跟齐国、楚国的官员在齧桑(地名)会面。第三年,公元前336年,韩国和魏国的太子都来秦国朝见。张仪担任魏国的宰相。第五年,公元前334年,秦惠王到北河游玩。第七年,公元前332年,乐池担任秦国的宰相。这时,韩国、赵国、魏国、燕国和齐国联合匈奴一起攻打秦国。秦国派庶长疾和战修鱼带兵迎战,俘虏了赵国的将军申差,打败了赵国公子渴和韩国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人。

第八年,公元前331年,张仪再次担任秦国的宰相。第九年,公元前330年,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灭掉了蜀国。还攻占了赵国的中都和西阳。第十年,公元前329年,韩国太子苍来秦国作人质。秦军攻占了韩国的石章,打败了赵国的将军泥,还攻占了义渠的二十五座城池。第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将木虖(音同“穆伊”)里疾攻打魏国的焦地,攻克并使其投降。又打败了韩国的岸门,斩首一万人,韩国将军犀首逃跑了。秦国公子通被封在蜀地。燕王把自己的臣子送给了秦国。

第十二年,公元前327年,秦惠王和魏惠王在临晋(地名)会面。庶长疾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的将军庄。张仪担任楚国的宰相。第十三年,公元前326年,庶长章在丹阳(地名)攻打楚国,俘虏了楚国的将军屈匄,斩首八万人;接着又攻打楚国的汉中地区,夺取了六百里的土地,设立了汉中郡。楚国包围了雍氏(地名),秦国派庶长疾帮助韩国,然后从东边攻打齐国,又到满(地名)帮助魏国攻打燕国。第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国攻打楚国,夺取了召陵(地名)。丹、犁(地名)归顺秦国,蜀地的相国壮杀了蜀侯后投降秦国。

秦惠王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继位。韩国、魏国、齐国、楚国、越国都臣服于秦国。

公元前325年,秦武王跟魏惠王在临晋碰了面。 然后秦武王杀了蜀地的丞相壮。张仪和魏章都跑到魏国去了。 秦武王还打了义渠、丹、犁三个地方。

第二年,秦国第一次设立了丞相的职位,任命甘茂和樗里疾分别担任左右丞相。 张仪在魏国去世了。

第三年,秦武王又跟韩襄王在临晋外面会面。南公揭死了,樗里疾做了韩国的丞相。秦武王跟甘茂说:“我想让咱们的战车畅通无阻地穿过三川,去看看周朝的王室,就算死了也值了!” 那年秋天,秦武王派甘茂和庶长封去攻打宜阳。

第四年,宜阳城被攻破了,杀了六万人。秦军渡过黄河,修建了武遂城。魏国的太子还来秦国朝拜过。秦武王特别喜欢玩力气活儿,那些大力士,比如任鄙、乌获、孟说,都当上了大官。 有一次,武王跟孟说比试举鼎,结果把自己的膝盖都弄断了! 八月,秦武王死了。 因为举鼎这事儿,孟说也被株连灭族了。

秦武王娶了个魏国女子为王后,但没留下儿子。 最后,他立了同父异母的弟弟继承王位,这就是秦昭襄王。 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人,姓芈,被称为宣太后。 秦武王死的时候,昭襄王正在燕国当人质,后来燕国把他送了回来,他才得以继位。

昭襄王当政的第一年,严君疾当上了丞相。甘茂被派到魏国去了。第二年,天上出现了彗星。庶长壮伙同一些大臣、诸侯和公子造反,都被杀掉了,就连惠文王的王后也没能善终。悼武王的王后也离开了秦国,回到了魏国。

第三年,昭襄王加冕登基。他和楚王在黄棘会面,秦国获得了楚国上庸的地盘。第四年,秦国攻占了蒲阪。这一年,天上又出现了彗星。第五年,魏王来秦国朝拜,到了应亭,秦国又把蒲阪还给了魏国。第六年,蜀侯煇造反,司马错平定了蜀地。庶长奂攻打楚国,斩杀了两万楚军。泾阳君被送去齐国当人质。这一年还发生了日食,白天一片漆黑。第七年,秦军攻下了新城,<木虖>里子的首领死了。第八年,秦国派将军芈戎攻打楚国,占领了新市。齐国派章子,魏国派公孙喜,韩国派暴鸢,三国合力攻打楚国的方城,攻下了唐眛。赵国打败了中山国,中山国的国君逃跑了,最后死在了齐国。魏国的公子劲和韩国的公子长都成了诸侯。

第九年,孟尝君薛文来秦国当丞相。庶长奂再次攻打楚国,攻下了八座城池,还杀了楚将景快。第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个国家一起攻打秦国,打到了盐氏就撤兵了。后来秦国和韩、魏两国在河北和封陵地区议和。这一年,天上又出现了彗星。楚怀王逃到了赵国,赵国没收留他,把他送回了秦国,结果楚怀王在秦国死了,然后被送回楚国安葬。第十二年,楼缓被免职,穰侯魏冉当上了丞相。秦国给了楚国五万石粮食。

秦国在公元前273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在位第13年,派兵攻打韩国,夺取了武始。同时,大将白起攻打新城,韩国的五大夫礼逃到魏国去了。任鄙被任命为汉中郡守。

到了第14年,白起又率军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大获全胜,斩首24万,俘虏了魏国的公孙喜,还攻占了五个城池。第15年,白起攻打魏国,占领了垣邑,后来又还给了魏国。接着,他又攻打楚国,夺取了宛城。

第16年,大将错率军攻占了轵和邓两地。秦国封公子市为宛君,公子悝为邓君,魏冉为陶君,这几位都成了诸侯。第17年,城阳君和东周君都来秦国朝见。秦国把垣邑改名为蒲阪,皮氏,并派兵驻扎宜阳。

第18年,错攻打垣邑和河雍地区,凿断桥梁,成功占领了这两地。第19年,秦昭襄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但后来两人都放弃了帝号。吕礼从国外归来。齐国打败了宋国,宋王逃到魏国后死在了温地。任鄙去世了。

第20年,秦昭襄王亲征汉中,又前往上郡和北河地区视察。第21年,错攻打魏国的河内地区。魏国献出安邑,秦国把安邑百姓迁走,招募河东地区的百姓到安邑定居,并授予爵位,同时赦免了一批罪犯,让他们迁往安邑。泾阳君被封为宛君。

第22年,蒙武攻打齐国。河东地区被划分为九个县。秦昭襄王与楚王在宛城会面,又与赵王在中阳会面。第23年,尉斯离联合三晋和燕国攻打齐国,在济西打败了齐军。秦昭襄王与魏王在宜阳会面,又与韩王在新城会面。

第24年,秦昭襄王与楚王先后在鄢和穰两地会面。秦国攻取了魏国的安城,兵临大梁城下,燕国和赵国前来救援,秦军撤兵。魏冉辞去相国之职。第25年,秦国攻占了赵国的两个城池。秦昭襄王与韩王在新城会面,又与魏王在新明邑会面。

第26年,秦国赦免了一批罪犯,让他们迁往穰地。魏冉再次担任相国。第27年,错攻打楚国。秦国赦免了一批罪犯,让他们迁往南阳。白起攻打赵国,夺取了光狼城。秦国又派司马错率军从陇西出发,联合蜀国攻打楚国的黔中地区,并攻占了那里。

第28年,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鄢和邓两地,并赦免了一批罪犯,让他们迁往当地。第29年,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郢都,并将其改名为南郡,楚王逃跑了。周君前来朝见。秦昭襄王与楚王在襄陵会面。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第30年,蜀郡守若攻打楚国,攻占了巫郡,并将江南地区划为黔中郡。第31年,白起攻打魏国,攻占了两个城池。楚国人反叛,攻打秦国的江南地区。第32年,相国穰侯攻打魏国,兵临大梁城下,击败了魏将暴鸢,斩首四万,暴鸢逃走,魏国割让三县求和。

第33年,客卿胡阳攻打魏国的卷、蔡阳、长社三地,并将其攻占。他又在芒卯和华阳击败魏军,斩首十五万。魏国割让南阳地区以求和。第34年,秦国与魏国、韩国将上庸地区划为一个郡,并将南阳地区的免役百姓迁往那里。第35年,秦国联合韩、魏、楚三国攻打燕国。秦国正式设立南阳郡。

第36年,客卿灶攻打齐国,攻占了刚和寿两地,并将这两地献给了穰侯。第38年,中更胡阳攻打赵国的阏与,未能攻下。第40年,秦国的悼太子在魏国去世,葬在芷阳。第41年夏天,秦国攻打魏国,攻占了邢丘和怀两地。

第42年,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十月,宣太后去世,葬在芷阳郦山。九月,穰侯被迁往陶地。第43年,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占了九个城池,斩首五万。第44年,秦军攻打韩国的南阳,将其攻占。

第45年,五大夫贲攻打韩国,攻占了十个城池。叶阳君悝被逐出国,还没到目的地就死了。第47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上党郡投降了赵国,秦国于是攻打赵国,赵国出兵反击,双方对峙。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出战,在长平大败赵军,四十多万赵军被全部坑杀。

第48年十月,韩国献出垣雍地区。秦军分为三路大军。武安君白起班师回朝。王龁率军攻打赵国的武安和皮牢两地,并将其攻占。司马梗北上平定太原,完全占领了韩国的上党郡。正月,战争结束,秦军回到上党驻守。十月,五大夫陵率军攻打赵国的邯郸。

第49年正月,秦国增兵支援陵。陵作战不利,被免职,王龁接替他担任主将。十月,将军张唐攻打魏国,因蔡尉捐弗失守,被斩首。第50年十月,武安君白起被定罪,贬为庶民,迁往阴密。张唐攻打郑地,将其攻占。十二月,秦国增兵驻扎在汾城附近。武安君白起因罪被处死。王龁攻打邯郸,未能攻下,撤兵,回到汾城军队驻扎地两个多月。攻打晋军,斩首六千,晋楚两国士兵两万人被淹死在黄河里。攻打汾城,随后从张唐手中夺取宁新中,宁新中改名为安阳。开始修建河桥。

公元前279年,秦国将军白起那是相当厉害,攻打韩国,一口气拿下阳城、负黍两座城池,斩首四万!接着又去打赵国,拿下二十多个县,俘虏九万人!西周国居然敢背叛秦国,还跟其他诸侯国串通一气,准备集中全国精锐部队,从伊阙关攻打秦国,想把阳城给围困住。秦国一看这情况,立刻派白起去收拾西周。西周国君吓得赶紧跑回来投降,咚咚咚地磕头认罪,把三十六座城池和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国。秦王接受了西周的投降,还把西周国君送回去了。到了公元前278年,西周百姓都逃跑了,九鼎也落入了秦国手中,西周彻底完蛋了。

公元前277年,各国的使者都来秦国朝拜,好家伙,那场面!魏国也老实了,秦国派白起去攻打魏国,拿下吴城。韩国国君还亲自来秦国朝拜,魏国更是乖乖听秦国的命令。公元前276年,秦昭襄王在雍地祭祀上天。公元前274年秋天,昭襄王死了,他的儿子孝文王继位。孝文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并把她和先王合葬。韩国国君穿着丧服来吊唁,其他诸侯也都派将相来参加葬礼,表示哀悼。

公元前274年,孝文王即位的第一年,他大赦天下,表彰先王的功臣,优待亲戚,还开放了皇家园林。孝文王处理完丧事,十月己亥日正式登基,结果三天后,辛丑日就死了,他的儿子庄襄王继位。

公元前273年,庄襄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大赦天下,表彰先王功臣,对亲戚恩泽厚重,对百姓施以恩惠。东周国君居然跟其他诸侯国密谋对付秦国,秦国丞相吕不韦直接派兵把东周国给灭了,把东周国的所有土地都收归秦国所有。不过,秦国没有断绝东周的祭祀,还把阳人地区给了东周国君,让他继续祭祀。然后,秦国又派蒙骜去攻打韩国,韩国乖乖地献上了成皋和巩两座城池。秦国的边界一直延伸到大梁,还新设立了三川郡。第二年,秦国派蒙骜攻打赵国,占领了太原。第三年,蒙骜又攻打魏国的高都和汲,把这两座城池都拿下了。他还攻打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一共拿下了三十七座城池。这年四月还发生了日食。王龁又去攻打上党。秦国又新设立了太原郡。魏国大将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来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军挡在了黄河以东。蒙骜打败了,撤兵了。五月丙午日,庄襄王死了,他的儿子嬴政继位,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第二十六年,终于统一了全国,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自称始皇帝。始皇帝在位五十年后去世了,他的儿子胡亥继位,这就是秦二世皇帝。三年后,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反秦,赵高杀了二世皇帝,拥立子婴为帝。子婴当皇帝才一个月左右,就被诸侯们给灭了,秦朝就这样完蛋了。这些事情,在《始皇本纪》里都有记载。

司马迁说:秦朝的祖先姓嬴。后来他们分封诸侯,就以封国为姓氏,出现了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等等这些姓氏。不过呢,秦朝之所以姓秦,是因为他们的祖先造父被封在赵城,所以最初是姓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