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起雇佣耕地,休息的时候坐在田埂上,唉声叹气了好久,说:“要是我以后发达了,咱们可别忘了彼此啊!” 和他一起耕地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给人打工的,还指望发达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哎,麻雀哪能知道大鹏的志向呢!”
公元前209年七月,政府征调贫民到渔阳去戍守边疆,九百人在大泽乡驻扎。陈胜和吴广都轮到这次出发,担任屯长。碰上大雨,路都走不通了,肯定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律法都要被杀头。陈胜和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兵造反也是死,反正都要死,不如为了国家而死,怎么样?”
陈胜说:“老百姓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来就不应该继承皇位,应该继承皇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秦始皇,被派到外面带兵。现在说不定扶苏已经被秦二世无缘无故地杀害了,百姓大多听说过他的贤名,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曾经是楚国的将军,屡立战功,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同情他。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逃亡了。现在如果我们利用手下的这些人,假冒公子扶苏和项燕,号召天下起义,一定会有很多人响应的。”吴广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他们去占卜。占卜的人看出了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成功,会立大功。不过,你们这是在问鬼神吗?”陈胜和吴广都很高兴,心里想着鬼神的事,说:“这是鬼神在告诉我们先要震慑住大家啊!” 于是他们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藏到别人捕到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了鱼来煮着吃,在鱼肚子里发现了这封书信,本来就觉得很奇怪了。
陈胜和吴广又暗中让吴广的部队在附近丛林里的神庙里,晚上点起火堆,让狐狸叫喊:“大楚要兴起,陈胜要称王!”士兵们都吓得半夜惊恐不安。第二天早上,士兵们都在私下议论,都指着陈胜。
吴广这个人平时就挺有人缘的,手下的士兵们都很听他的话。 有一天,那个管他们的尉(相当于古代的县长)喝醉了酒,吴广就故意几次三番地说想逃跑,故意激怒那个尉,让他难堪,好借此激起大家的反抗情绪。 果然,那个尉就生气地打了吴广一顿。 尉拔出剑来,吴广猛地站起来,抢过剑把尉杀了。陈胜也帮着吴广一起动手,两个人一起把那两个尉都杀了。
然后,吴广就召集大家说:“各位兄弟,因为下雨,大家都误了期限,按规定误期是要杀头的。就算我求情让你们不死,在戍守期间死掉的也至少有十六七分之一。再说,咱们壮士,不死也就算了,要死就应该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大事业来!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比我们高贵吗?” 大家伙儿都齐声说:“我们听您的!” 于是他们就假冒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事,顺应了老百姓的愿望,露出了右臂,打出“大楚”的旗号, 还特意建了个祭坛,杀了那个尉,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当了都尉。他们攻下了大泽乡,然后又攻打蕲县。 蕲县攻下后,他们又派符离人葛婴带兵向东扫荡。 铚、酂、苦、柘、谯这些地方,都被他们攻占了。 等他们收兵回师的时候,队伍已经发展壮大了,光是车子就有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好几万人。
他们攻打陈县的时候,陈县的县令啥的都不在,只有守城的丞(相当于副县令)在谯门里抵抗。 但没抵抗住,守城的丞死了,陈胜他们就占领了陈县。 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的三老和豪杰们来商议大事。 那些三老和豪杰们都说:“将军您身披坚甲,手持利刃,讨伐暴秦,诛杀暴君,恢复楚国的社稷,您的功劳足以称王了!” 于是陈胜就自立为王,国号叫张楚。
这时候,各郡县里受秦朝官吏欺压的老百姓,都纷纷起来造反,杀了当地的官吏,响应陈胜。 陈胜又任命吴叔为假王,率领军队向西进攻荥阳。 他还派陈县人武臣、张耳、陈余去收复赵地,派汝阴人邓宗去收复九江郡。 当时,楚军的队伍,几千人规模的到处都是,多得数不清。
葛婴到了东城,还立襄强为楚王。后来葛婴听说陈胜已经称王了,就杀了襄强,回去向陈胜汇报。 结果到了陈县,陈胜却杀了葛婴。陈胜又派魏人周巿向北收复魏地。吴广包围了荥阳。李由担任三川郡守,镇守荥阳,吴叔没能攻下。陈胜召集全国的豪杰商议,任命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是陈国的一个厉害人物,曾经在项燕的军队里负责观测日影,后来又侍奉春申君。他自称精通军事,陈王就给了他将军印,让他带兵西去攻打秦国。军队行军到函谷关,兵车一千辆,士兵好几十万,到达戏县后就驻扎下来。秦国命令少府章邯释放骊山服役的囚犯、奴隶和他们的后代,全部派去攻击楚国的军队,结果把楚军打得大败。周文战败后,逃出了函谷关,在曹阳停留了二三个月。章邯紧追不舍,又把周文打败了,周文逃到渑池,在那里又呆了十多天。章邯再次进攻,彻底打败了周文。周文最后自刎而死,他的军队也就没有再战了。
接下来说武臣的事儿。武臣到了邯郸,自立为赵王,陈余当了大将军,张耳和召骚当了左右丞相。陈王一听勃然大怒,把武臣等人的家属抓起来,想把他们都杀了。这时,有个柱国大臣说:“秦国还没灭亡,咱们就杀赵王的将相家属,这跟秦国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趁机承认他们呢!”陈王听了这话,就派使者去祝贺赵国,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到宫里居住,还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并催促赵国军队赶紧进关。赵王和他的将相们一起商量说:“我们自立为王,这可不是楚国的意思。楚国要是灭了秦国,一定会来攻打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西去攻秦,派使者往北去收复燕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咱们赵国南面是大河,北面有燕国和代国,就算楚国打败了秦国,也不敢轻易来管我们。如果楚国打不败秦国,那更需要依靠我们赵国。等秦国元气大伤,我们赵国就能称霸天下了。”赵王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于是就不再西进攻秦,而是派以前的上谷郡县吏韩广带兵北上收复燕地。
燕国的旧贵族和豪杰们对韩广说:“楚国已经立了王,赵国也已经立了王了。燕国虽然小,也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我们希望将军您自立为燕王!”韩广说:“我母亲还在赵国,这可不行。”燕国人说:“赵国现在西面担心秦国,南面担心楚国,他们根本没有力量来管我们。再说,楚国那么强大,也不敢伤害赵王的将相家属,赵国又怎么会敢伤害将军的家属呢!”韩广觉得他们说得对,于是就自立为燕王了。过了几个月,赵国把燕王的母亲和家属送回了燕国。
那个时候,好多将军都各自去攻打地方,数都数不清。周市往北打到狄地,狄人田儋杀了狄县令,自己称齐王,然后就反了,打周市。周市的军队打散了,退回到魏地,想立魏国原来的宁陵君咎为魏王。当时咎在陈王那里,回不去魏国。魏地已经平定下来了,大家想拥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去了五次,陈王才立宁陵君咎为魏王,派他回国。周市最后当了丞相。
将军田臧他们商量说:“周章的军队已经被打败了,秦军眼看着就要到了,我们包围荥阳城却攻不下来,秦军一来,肯定要大败。不如留下少量军队守荥阳,把精兵都调出来迎战秦军。现在这个假王太骄傲,不懂军事,没法跟他商量,不杀了他,事情恐怕要坏。”于是他们就假传王令杀了吴叔,把吴叔的头献给陈王。陈王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印信,让他当上将军。田臧就派李归等将军守荥阳城,自己带精兵往西去敖仓迎战秦军。结果打仗,田臧死了,军队被打败了。章邯又带兵攻打李归等人在荥阳,把他们打败了,李归他们都死了。
阳城人邓说带兵驻扎在郯地,章邯派去的别将打败了他,邓说军队溃散逃到陈地。铚地人伍徐带兵驻扎在许地,章邯打败了他,伍徐的军队都溃散逃到陈地。陈王杀了邓说。
陈王刚称王的时候,陵地人秦嘉、铚地人董緤、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地人丁疾等等,都各自起兵,围攻东海守将庆于郯地。陈王听说后,就派武平君畔当将军,监督郯地下的军队。秦嘉不服他的命令,自己称大司马,跟武平君很不对付。他对军官们说:“武平君年纪轻,不懂军事,别听他的!”然后就假传王令杀了武平君畔。
章邯已经打败了伍徐,攻打陈地,柱国房君战死了。章邯又带兵攻打陈地西面的张贺的军队。陈王亲自去督战,结果军队被打败了,张贺也死了。
腊月里,陈胜到了汝阴,又回到下城父,结果他的车夫庄贾把他杀了,投降了秦国。陈胜被葬在砀县,谥号为隐王。
陈胜以前的一个小官,叫吕臣,是负责仓库的,他带着仓头兵起兵新阳,攻打陈县,占领了陈县,杀了庄贾,又让陈县重新成为楚国的领土。
一开始,陈胜到了陈县以后,命令铚县人宋留带兵去平定南阳,然后进军武关。宋留已经平定了南阳,听说陈胜死了,南阳又落入了秦国手里。宋留进不了武关,就往东到了新蔡,碰上了秦军,宋留带着军队投降了秦国。秦国把宋留押送到咸阳,把他五马分尸示众。
秦嘉他们听说陈胜的军队被打败了,陈胜逃跑了,就立景驹为楚王,带兵去方与,想打败秦军,夺回定陶。还派公孙庆去联系齐王,想和齐国一起攻打秦国。齐王说:“听说陈胜战败了,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楚国怎么能不经过我们同意就自立为王呢!”公孙庆说:“齐国不经过楚国同意就自立为王,楚国为什么还要经过齐国同意才能自立为王呢!再说楚国是第一个起兵的,应该号令天下。”结果田儋杀了公孙庆。
秦国的军队又攻打陈县,占领了陈县。吕臣将军逃跑了,重新集结军队。盗贼头子,也就是当阳君黥布,把军队集合起来,再次攻击秦军的部队,在青波打败了他们,又让陈县重新成为楚国的领土。这时,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六月,陈胜已经称王了,在陈地称王。他以前一起下地耕田的朋友听说这件事后,就跑到陈地,敲打着宫门说:“我想见见陈胜。”看门的官兵想要把他绑起来,但他为自己辩解了好一阵子,才被放了,但官兵也不肯帮他通报。陈胜出来后,这个人就拦在路上大声喊着陈胜的名字。陈胜听到后,就把他召见,并且带他一起回家。进了宫殿,看到宫殿的屋舍和帷帐,这个人感叹道:“哇!陈胜竟然当上了这么气派的王!”楚国人把很多叫做“夥”,所以天下人都这么说,“夥涉为王”,就是从陈胜开始的。
这个人进进出出越来越放肆,到处说陈胜以前的事。有人就劝陈胜说:“这个人愚蠢无知,胡说八道,有损您的威严啊!”陈胜一怒之下把他杀了。陈胜以前的朋友们都吓得自己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人亲近陈胜了。陈胜重用朱房担任中正,胡武担任司过,让他们负责管理群臣。各路将领出去征战各地,只要他们办事不合陈胜心意,就立刻抓起来治罪,陈胜以苛刻严厉为忠诚。那些陈胜看不惯的人,他也不交给官吏处理,而是直接自己动手解决。陈胜很信任他们俩。各路将领因此都不亲近陈胜,这就是陈胜失败的原因。
虽然陈胜已经死了,但是他当初封立的侯王将相最终还是灭掉了秦朝,这都是因为陈胜首先起事啊!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时候,还特地为陈胜在砀县设立了三十户人家专门为他守墓,一直到现在还祭祀着他呢。
褚先生说:地形险要,是用来巩固防卫的;兵法刑法,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但这些还不足以让人安心依赖。古代的明君把仁义作为根本,把巩固防卫和法令制度作为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我听说贾谊曾经说过:
“秦孝公占据着函谷关的险要地势,控制着雍州的富饶土地,君臣同心,固守疆土,窥视着周朝的王室。他心里想着席卷天下,统一全国,征服四海,吞并八荒。在那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在国内制定法度,致力于发展农业和纺织业,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战争;对外联合一些诸侯国,打击其他的诸侯国。于是秦国轻而易举地得到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孝公死了之后,惠文王、武王、昭王继承了先祖打下的江山,继续执行先前的策略。他们南下夺取了汉中,西边攻占了巴蜀,东边夺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收复了重要的郡县。其他诸侯国家都害怕了,就一起商量着想办法削弱秦国。秦国不吝啬珍贵的器物、宝藏和肥沃的土地,以此吸引天下的贤才。各诸侯国互相结盟,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那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公子,个个都聪明有见识,而且忠诚守信,宽厚仁爱,尊重贤才,爱惜人才。他们互相约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还联合了韩、魏、燕、赵、宋、卫、中山等国的力量。于是,六国有很多像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样的人为他们出谋划策,像齐明、周最、陈轸、邵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样的人为他们传达意愿,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样的人统帅他们的军队。曾经,他们用十倍于秦国的土地,百万雄师,在函谷关前攻击秦国。秦国打开关口,把敌人引进来,结果九国联军却吓得逃跑了,不敢前进。秦国没花什么代价,却让天下诸侯都疲惫不堪了。
于是,各国的联盟瓦解了,纷纷割地赔款给秦国求和。秦国有了剩余的力量,就趁机收拾残局,追击溃逃的敌人,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秦国乘胜追击,分割天下,瓜分山河,强大的国家请求臣服,弱小的国家前来朝拜。
到了孝文王和庄襄王的时候,他们当政的时间比较短,国家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话说到了秦始皇,他继承了六代先祖打下的基业,挥舞着权杖统治全国,灭掉了东周,消灭了诸侯国,登上了至尊之位,掌握了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统治百姓,威震四方。他南下征服了百越地区,设立了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都乖乖地低头束手就擒,听从秦朝官员的安排。他还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把匈奴的势力向北推进了七百多里,匈奴不敢再南下放牧,边境百姓也不敢再拿起弓箭反抗了。
可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制度,焚烧了各种学派的书籍,愚弄百姓;拆毁有名的城池,杀害豪杰,把天下的兵器都收缴到咸阳,熔化刀剑,铸造成十二个铜人,以此削弱百姓的力量。然后,他利用渭河和咸阳的地理优势,修筑起高大的城墙,挖深护城河,凭借着高大的城墙,依傍着深不可测的河流作为防御,加强防卫。他安排精良的军队和强劲的弩箭防守重要的关隘,部署忠诚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兵,严阵以待,盘查过往行人。天下平定后,秦始皇自以为关中地势险要,拥有千里长的坚固城墙,他的子孙可以万世为帝,江山稳固。
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在边远地区震慑着人们。然而,陈胜,一个出身贫寒,从小住在破旧茅屋里,做着普通百姓活计,四处漂泊的人,他的才能并不出众,既没有孔子、墨子的贤德,也没有陶朱公、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士兵,在几百人的队伍里,地位卑微。然而,他率领着一些被解散的士兵,只有几百人,竟然反攻秦朝。他们砍树做武器,用竹竿做旗帜,天下的人纷纷响应,带着粮食前来投奔,山东的豪杰们也纷纷起义,最终秦朝灭亡了。
话说,天下又不是什么小国弱国啊!雍州的地盘,崤函关隘的险要地势,本来就那样啊。陈胜的地位,可没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这些诸侯王高贵;他手上的农具锄头和荆棘做的武器,也比不上那些锋利的长矛大戟;他带去的戍卒,也比不上九国联军的精锐;更别说陈胜在深谋远虑、行军打仗方面,也比不上那些有经验的军师们了。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成就和功业完全相反啊!
试想一下,如果让山东六国跟陈胜比一比实力,权衡一下彼此的力量,那根本就没法放在一起比较!可是秦国,凭借着它那点地盘,却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压制着八个州,让诸侯都来朝拜,而且持续了一百多年!最后,秦国把整个天下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崤函关当成了自己的宫殿。结果呢?就因为一个陈胜起兵造反,秦国的七个祖庙就被毁了,陈胜自己也死在了别人手里,成了天下人的笑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秦朝不施行仁义,导致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