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胡公妫满,是虞帝舜的后代。话说舜还是个老百姓的时候,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他们住在妫汭(guī ruì),后来他的后代就以“妫”为姓。舜死后,把天下传给了禹,舜的儿子商均被分封了一个国家。夏朝的时候,舜的后代有的断了传承,有的又延续了下来。直到周武王打败了殷纣王,才重新寻找舜的后代,找到了妫满,把他封在陈地,让他祭祀帝舜,这就是胡公。
胡公死后,他的儿子申公犀侯继位。申公死后,他的弟弟相公皋羊继位。相公死后,申公的儿子突继位,就是陈孝公。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慎公圉戎继位。慎公在位的时候,正赶上周厉王当政。慎公死后,他的儿子幽公宁继位。
幽公在位十二年的时候,周厉王逃到了彘(zhì)。二十三年后,幽公死了,他的儿子釐公孝继位。釐公在位六年,周宣王登上了王位。三十六年后,釐公死了,他的儿子武公灵继位。武公在位十五年后死了,他的儿子夷公说继位。这一年,周幽王即位。夷公在位三年后死了,他的弟弟平公燮继位。平公在位七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了,周朝的都城东迁。秦国这时也开始成为诸侯国了。
二十三年后,平公死了,他的儿子文公圉继位。文公即位第一年,娶了蔡国女子为妻,生下了儿子佗。十年后,文公死了,长子桓公鲍继位。桓公在位二十三年,鲁隐公刚刚即位。二十六年,卫国杀死了他们的国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国杀死了他们的国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这两天,桓公鲍死了。桓公的弟弟佗,他的母亲是蔡国女子,所以蔡国人为了佗,杀了桓公的五个大臣和桓公的太子免,拥立佗为国君,这就是陈厉公。桓公生病的时候,国内发生了动乱,百姓四散逃亡,所以陈国又经历了一次动荡。
厉公在位第二年,生下了儿子敬仲完。周朝的史官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用《周易》占卜陈国的国运。占卜的结果是观卦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话说厉公娶了个蔡国女子为妻,结果这蔡国女子跟蔡国人搞到一起去了,厉公为此没少数落蔡国人的风流韵事。过了七年,厉公把桓公的太子——免——的三个弟弟都给杀了。这三个弟弟,老大叫跃,老二叫林,老三叫杵臼。他们三个合计着,让蔡国人用美女来诱惑厉公,然后和蔡国人一起把厉公给干掉了,拥立跃为国君,这就是厉公。这厉公啊,其实是桓公的儿子。厉公当了五个月的国王就死了,于是就立了老二林为国君,这就是庄公。庄公当了七年国王也死了,最后老三杵臼继位,这就是宣公。
宣公当了三年王,楚武王死了,楚国开始强盛起来。十七年的时候,周惠王娶了个陈国女子为王后。过了四年,宣公的王后生了个儿子叫款,宣公想立他为太子,就把原来的太子御寇给杀了。御寇平时跟厉公的儿子完关系很好,完害怕祸及自己,就逃到齐国去了。齐桓公想让陈完当个卿,陈完说:“我一个外地来的,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您这么抬举我,我可担当不起这么高的职位啊!” 于是齐桓公就让他当了个工正。齐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敬仲,就占卜了一卦,卦辞是:“这就像凤凰在空中飞翔,互相鸣叫,声音和谐悦耳。妫姓的后代,将要嫁给姜姓的人家。五代之后兴盛发达,成为朝廷重臣。八代之后,将不再是普通的卿大夫。”
宣公当了三十七年王,齐桓公攻打蔡国,蔡国被打败了;然后又南下攻打楚国,打到了召陵,回程经过陈国。陈国的大夫辕涛涂讨厌齐桓公经过陈国,就骗齐桓公走东边的路。东边的路不好走,齐桓公很生气,就把辕涛涂给抓了起来。同年,晋献公杀了自己的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死了,他的儿子款继位,这就是穆公。穆公当了五年王,齐桓公死了。十六年后,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国的军队。同年,穆公死了,他的儿子共公朔继位。共公当了六年王,楚国的太子商臣杀了自己的父亲成王,自立为王,这就是楚穆王。过了十一年,秦穆公死了。又过了七年,共公死了,他的儿子灵公平国继位。
灵公当了第一年王,楚庄王即位。六年后,楚国攻打陈国。十年后,陈国和楚国讲和了。
十四年,灵公和他的大臣孔宁、仪行父都跟夏姬搞到一起了,还穿着她的衣服在朝堂上嬉戏。泄冶就劝谏说:“君臣淫乱,百姓还怎么效仿呢?”灵公把这事告诉了孔宁和仪行父,他们俩就请求杀了泄冶,灵公也没拦着,于是泄冶就被杀了。十五年,灵公和那俩大臣在夏姬家喝酒。灵公开玩笑说:“徵舒长得像你们俩啊。”那俩大臣说:“也像您啊。”徵舒一听就火大了。灵公酒喝完出来了,徵舒埋伏在马厩门口,用弩箭射杀了灵公。孔宁、仪行父都逃到楚国去了,灵公的太子午逃到了晋国。徵舒自己自立为陈国的国君。这徵舒,原本是陈国的大臣。夏姬呢,是御叔的妻子,也是徵舒的母亲。
成公元年冬天,楚庄王因为徵舒杀了灵公,就率领诸侯讨伐陈国。他对陈国人说:“别害怕,我只是要诛杀徵舒而已。”诛杀了徵舒之后,楚庄王顺势把陈国给占领了,大臣们都纷纷祝贺。这时候,申叔正出使齐国回来,他却没祝贺。楚庄王问他为什么,申叔回答说:“俗话说,牵牛经过别人的田地,田主把牛抢走了。走别人的田地固然有罪,但抢走牛,是不是太过分了?现在大王您以徵舒弑君为由,征集诸侯兵马,名义上是正义之师,可最后却占领了陈国,图的是陈国的土地,那以后天下人还怎么服从您呢!所以我才没祝贺。”楚庄王说:“说得对!”于是把陈灵公的太子午从晋国迎回来,让他当国君,恢复了陈国原来的样子,这就是陈成公。孔子读《史记》读到楚国恢复陈国这一段,感叹道:“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八年,楚庄王死了。二十九年,陈国背叛了和楚国的盟约。三十年,楚共王就攻打陈国。这一年,陈成公死了,他的儿子哀公年纪轻轻就继位了。楚国因为陈国国丧,就撤兵回去了。
哀公三年,楚国包围了陈国,后来又解围了。二十八年,楚国公子围杀了自己的国君郏敖,自立为王,就是楚灵王。
三十四年,一开始,哀公娶了郑国女子为妻。这位长公主生下了太子师,少公主生下了偃。哀公还有两个宠妾,大宠妾生下了留,小宠妾生下了胜。留很受哀公宠爱,哀公还把自己的弟弟司徒招托付给她。后来哀公生病,病了三个月,司徒招就杀了太子师,立留为太子。哀公一听勃然大怒,想要诛杀司徒招,结果司徒招带兵包围了哀公,哀公最后自杀了。司徒招就立留为陈国的国君。
四月,陈国派使者去楚国。楚灵王听说陈国发生内乱,就杀了陈国的使者,并且派公子弃疾带兵攻打陈国,陈君留逃到了郑国。九月,楚国包围了陈国。十一月,楚国灭掉了陈国,并且立公子弃疾为陈国的国君。司徒招杀了太子师,太子师的儿子叫吴,逃到了晋国。晋平公问太史赵说:“陈国就这样亡了吗?”太史赵回答说:“陈国是颛顼的后代。陈氏在齐国得到统治权,现在最终灭亡了。从帝喾到瞽叟,都没有违背天命。舜帝凭借着他的明德,继承了帝位。到陈国建立,世世代代都遵循着先祖的遗训。直到胡公,周天子赐给他陈姓,让他祭祀虞帝。况且盛德之后,必定会受到百世敬仰。虞帝的子孙后代没有做到这一点,陈国的兴亡,或许就在于此吧。”
楚灵王灭陈五年后,楚国的公子弃疾杀了灵王自立,这就是楚平王。平王刚即位,想要和诸侯们搞好关系,于是找到了以前陈国悼太子师的儿子吴,立他为陈侯,这就是陈惠公。陈惠公即位后,追查哀公去世时的年龄作为纪元,空缺了五年。
十年,陈国发生火灾。十五年,吴王僚派公子光攻打陈国,攻占了胡地和沈地就撤兵了。二十八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打败楚国,攻入楚国都城郢。这一年,惠公去世,他的儿子怀公柳继位。
怀公元年,吴国打败楚国,驻扎在郢都,召见陈侯。陈侯想去,但是大臣们说:“吴国现在正得意,虽然楚王死了,但楚国和陈国有旧怨,不能背叛楚国。”怀公就以生病为由谢绝了吴国的邀请。四年后,吴国再次召见怀公。怀公害怕,只好去了吴国。吴国因为怀公之前不去而生气,把他扣留下来,结果怀公死在了吴国。陈国就立怀公的儿子越为国君,这就是陈湣公。
公元前484年,孔子去陈国。吴王夫差攻打陈国,占领了三个城邑就撤兵了。过了几年,公元前478年,吴国又来攻打陈国,陈国向楚国求救。楚昭王带兵去城父救援,吴军撤退了。就在这一年,楚昭王死在了城父,当时孔子还在陈国。公元前476年,宋国灭掉了曹国。公元前475年,吴王夫差攻打齐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国,还派人去召见陈侯。陈侯害怕了,于是去吴国朝见。结果楚国趁机攻打陈国。公元前471年,齐国的田常杀死了齐简公。公元前469年,楚国白公胜杀了令尹子西和子綦,还袭击了楚惠王。叶公打败了白公胜,白公胜自杀了。
公元前468年,楚惠王复国,带兵北上讨伐,杀了陈湣公,灭掉了陈国。这一年,孔子也去世了。杞国国君东楼公是夏禹的后代。商朝时期,杞国时而被封,时而被废除。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后,寻找夏禹的后代,找到了东楼公,把他封在杞地,让他祭祀夏后氏。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在周厉王时期当政。谋娶公生武公。武公在位四十七年后去世,他的儿子靖公继位。靖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共公继位。共公在位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德公继位。德公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弟弟桓公姑容继位。桓公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儿子孝公匄继位。孝公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弟弟文公益姑继位。文公在位十四年去世,他的弟弟平公郁继位。平公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悼公成立。悼公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隐公乞继位。
七月,隐公的弟弟遂杀了隐公自立,就是后来的釐公。釐公在位十九年去世,他的儿子湣公维继位。公元前475年,楚惠王灭了陈国。公元前474年,湣公的弟弟阏路杀了湣公自立,就是后来的哀公。哀公在位十年去世,湣公的儿子敕继位,就是后来的出公。出公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简公春继位。简公在位一年,也就是楚惠王在位四十四年的时候,杞国被灭了。杞国灭亡比陈国晚了三十四年。杞国国土面积小,而且历史记载不多,所以没什么值得说的。
话说舜的后代,周武王给他们封地在陈国,后来楚惠王把陈国给灭了,这事儿史书上记载着呢。禹的后代,周武王给他们封地在杞国,楚惠王也把杞国给灭了,史书上也有记载。契的后代建立了殷商,殷商的史实正史就有记载。《史记》里也有写。殷商灭亡后,周朝把殷商的后代封在宋国,后来齐湣王灭了宋国,这事儿史书上也有记载。后稷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后来秦昭王灭了周朝,这可是正史记载的。皋陶的后代,有人说被封在英地和六地,楚穆王把这两个地方给灭了,但没有详细的记载。伯夷的后代,到了周武王的时候,又被封在了齐国,就是那个有名的姜太公,后来被陈国给灭了,这事儿史书上也有记载。伯翳的后代,到了周平王的时候被封为秦国,后来项羽灭了秦国,这可是正史记载的。至于垂、益、夔、龙这四位,他们的后代被封在哪儿,就不知道了,史书上也没记载。
上面这十一个人,都是唐尧虞舜时代有名有功劳的大臣;其中五个人的后代都当上了皇帝,剩下的都成了显赫的诸侯。至于滕、薛、驺这三个国家,是夏、商、周时期被封的,国家太小,不值得一提,就不说了。
周武王的时候,诸侯国多达一千多。到了周幽王、周厉王之后,诸侯们互相攻打兼并,像江国、黄国、胡国、沈国等等,多得数不清,所以就没把这些都记录在史书上了。
司马迁说:舜的德行真是到了极致啊!他把帝位禅让给夏禹,他的后代子孙,靠着祭祀享受香火,延续了三代。直到楚国灭了陈国,田常在齐国掌权,最后建立了齐国,延续了上百年,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有土地的就没断过。再说禹的后代,到了周朝,杞国已经很弱小了,不值得一提。楚惠王灭了杞国,之后越王勾践才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