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奭和周朝是同一个姓,都姓姬。周武王灭了商纣王之后,把召公封在了北燕。

那时候成王年纪还小,周公摄政,掌握着国家的权力,准备继承王位。召公心里有点怀疑周公,就写了一篇《君奭》来表达自己的担忧,对周公的做法不太认同。周公就说:“商汤的时候有伊尹辅佐,借助上天的力量;太戊的时候,有伊陟、臣扈辅佐,借助上天的力量,巫咸管理王室;祖乙的时候,有巫贤;武丁的时候,有甘般;这些贤臣都为国家尽忠职守,保全了殷商王朝。” 听了周公这番话,召公这才释然了。

召公治理西方地区,非常受到百姓的爱戴。有一次,召公巡视乡里,看到一棵棠树,就在树下处理案件,从诸侯到平民百姓,都能各得其所,没有一个人感到委屈或被冤枉的。召公去世后,老百姓都怀念他为民做主的好政绩,舍不得砍伐那棵棠树,还编歌谣来歌颂他,这就是《甘棠》这首诗的由来。“《甘棠》诗”。

从召公往下数九代,到了燕惠侯。燕惠侯在周厉王逃到彘地,共和时期执政。

惠侯去世后,他的儿子釐侯继位。这一年,周宣王刚刚即位。釐侯在位二十一年,郑桓公被封在郑地。釐侯在位三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顷侯继位。

顷侯在位二十年,周幽王荒淫无道,最终被犬戎杀死。秦国也开始被列为诸侯国了。

顷侯在位二十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哀侯继位。哀侯在位两年后去世,他的儿子郑侯继位。郑侯在位三十六年后去世,他的儿子缪侯继位。

缪侯在位七年,这一年也是鲁隐公元年。缪侯在位十八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宣侯继位。宣侯在位十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桓侯继位。桓侯在位七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庄公继位。

公元前694年,齐桓公开始称霸诸侯。公元前688年,齐桓公联合宋国、卫国讨伐周惠王,周惠王逃到温地,齐桓公拥立惠王的弟弟穨为新的周天子。公元前687年,郑国抓住燕国的仲父,把周惠王送回周朝。公元前676年,山戎入侵燕国,齐桓公救援燕国,顺势北伐山戎,然后凯旋而归。燕国君主送齐桓公出境时,齐桓公把燕国收复的土地还给了燕国,并且让燕国像成周时期一样向周天子进贡,恢复召公时期的制度。公元前670年,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襄公继位。

公元前664年,晋文公在践土召开诸侯大会,称霸诸侯。公元前659年,秦军在殽地被击败。公元前653年,秦穆公去世。公元前650年,齐襄公去世,桓公继位。公元前644年,齐桓公去世,宣公继位。公元前629年,齐宣公去世,昭公继位。公元前620年,齐昭公去世,武公继位,这一年晋国灭掉了三个郤氏大夫。

公元前601年,齐武公去世,文公继位。公元前595年,齐文公去世,懿公继位。公元前589年,齐懿公元年,齐国大夫崔杼弑杀了齐庄公。公元前585年,齐懿公去世,惠公继位。公元前585年,齐国大夫高止逃到齐国。公元前581年,齐惠公过于宠爱姬宋,想要废除诸位大夫而立姬宋为后,结果大夫们一起杀了姬宋,齐惠公害怕,逃到了齐国。四年后,齐国大夫高偃前往晋国,请求晋国一起攻打燕国,并想把齐惠公送回燕国。晋平公答应了,于是晋国和齐国一起攻打燕国,齐惠公被送回燕国,并在燕国去世。燕国随后立悼公为君。

公元前574年,燕悼公去世,共公继位。公元前569年,燕共公去世,平公继位。这时晋国的公室衰弱,六卿开始强大起来。公元前542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进入楚国都城郢。公元前541年,燕平公去世,简公继位。公元前530年,燕简公去世,献公继位。晋国大夫赵鞅包围了范氏和中行氏在朝歌的军队。公元前528年,齐国大夫田常弑杀了齐简公。公元前526年,孔子去世。公元前502年,燕献公去世,孝公继位。

公元前498年,韩、魏、赵三家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三晋开始强大起来。公元前497年,燕孝公去世,成公继位。公元前484年,燕成公去世,湣公继位。公元前454年,燕湣公去世,釐公继位。这一年,三晋被正式列为诸侯。

公元前370年,燕釐公在位三十年,打败了齐国,地点在林营。燕釐公去世后,桓公继位。桓公在位十一年后去世,文公继位。同一年,秦献公也去世了,秦国从此更加强盛。

燕文公在位十九年的时候,齐威王去世了。到了文公在位第二十八年,苏秦第一次来拜见燕文公,游说他。燕文公给了苏秦车马、金银财宝,让他去赵国。赵肃侯采纳了苏秦的建议,于是苏秦就联合了六个国家,大家一起听从他的指挥。秦惠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国的太子为妻。

第二十九年,燕文公去世,太子继位,这就是燕易王。

燕易王刚继位,齐宣王趁燕国国丧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游说齐宣王,让齐国把十座城池还给了燕国。十年后,燕国国君称王。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私通,害怕被杀,于是就游说燕王,让燕王向齐国使反间计,想以此来扰乱齐国。燕易王在位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燕哙继位。

燕哙继位后,齐国人杀了苏秦。苏秦在燕国的时候,和燕国宰相子之结为姻亲,而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关系很好。苏秦死后,齐宣王又重用了苏代。燕哙在位三年,和楚国、三晋联军攻打秦国,结果战败而回。子之在燕国当宰相,权势很大,燕王都听他的。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臣来到燕国,燕王问他:“齐王怎么样?”苏代回答说:“齐王一定不会称霸。”燕王问:“为什么?”苏代回答说:“他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苏代是想通过激将法让燕王重视子之。于是燕王非常信任子之。子之就送了苏代一百金,让他随意行事。

鹿毛寿跟燕王说:“您不如把国家让给子之。人们说尧帝贤明,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没接受,这样尧帝就有了让天下的名声,实际上也没失去天下。现在您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肯定不敢接受,这样您就和尧帝一样了。” 燕王于是把国家名义上交给子之,子之的地位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有人说:“大禹推荐益,后来却让启当官。等到大禹老了,觉得启不足以治理天下,才把天下传给益。结果启和他的同党攻击益,夺取了天下。天下人都说大禹把天下传给了益,实际上却是让启自己夺取的。现在您说把国家交给子之,但是做官的全是太子的人,这表面上是把国家交给子之,实际上还是太子在掌权啊!” 燕王于是收回印信,从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开始,都听从子之的调遣。子之开始处理国家事务,而哙王年纪大了,不理政事,只当个臣子,国家大事都由子之决定。

过了三年,燕国大乱,百姓人心惶惶,非常害怕。将军市被和太子平密谋,打算攻击子之。 一些将军对齐湣王说:“现在出兵攻打燕国,一定能打赢!”齐王就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您很有正义感,想废除私心,建立公正,整饬君臣之义,明确父子之位。我的国家比较小,帮不上什么大忙。不过,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太子于是召集党羽,聚集人马,将军市被包围了宫殿,攻击子之,但没成功。 结果将军市被和百姓反过来攻打太子平,将军市被战死,尸体还被示众。 这场内乱持续了好几个月,死了好几万人,大家都很害怕,百姓都离心离德了。孟子对齐王说:“现在攻打燕国,这是像文王、武王那样的好时机,不能错过!”齐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领五都的军队,联合北地的军队攻打燕国。燕国的士兵们没怎么抵抗,城门都没关,燕王哙死了,齐国大获全胜。子之逃亡了两年后,燕国人拥立太子平为王,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在燕国被齐国打败后继位,他放下身段,拿出很多钱财来招揽人才。他对郭隗说:“齐国趁着咱们燕国乱的时候打败了我们,我心里清楚,燕国地小力弱,报仇雪恨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贤才一起治理国家,为先王报仇雪恨,那就是我的心愿了!先生您觉得这事儿行不行?您愿意为我效力吗?”郭隗回答说:“大王您要是真想招揽人才,那就先从我开始。比我更厉害的人,难道还会远在天边吗?”于是燕昭王就为郭隗重新修建了宫殿,并且尊他为老师。乐毅从魏国来了,邹衍从齐国来了,剧辛从赵国来了,很多人都争着来燕国效力。燕昭王还亲自慰问死者的家属,关心孤寡老人,和百姓们同甘共苦。

过了二十八年,燕国国力强盛,百姓富裕,士兵们士气高昂,战斗力强。于是燕昭王就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国、楚国和三晋(韩、赵、魏)一起攻打齐国。齐国军队被打败了,齐湣王逃跑了。燕军一路追击,打进了齐国的都城临淄,抢走了齐国大量的宝物,烧毁了他们的宫殿和宗庙。整个齐国,只有聊城、莒城和即墨三座城池没有被攻下,其他的地方都归属了燕国,这种情况持续了六年。

燕昭王在位三十三年后去世了,他的儿子惠王继位。惠王当太子的时候,和乐毅关系不好;他当上国王后,就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乐毅当将军。乐毅逃到了赵国。齐国的大将田单在即墨打败了燕军,骑劫战死,燕军撤退,齐国收复了失去的城池。齐湣王在莒地去世,他的儿子继位,是为齐襄王。

惠王在位七年后去世。韩、魏、楚三国联合起来攻打燕国。燕武成王继位。武成王七年,齐国田单攻打燕国,攻占了中阳。十三年,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赵国损失了四十多万人马。十四年,燕武成王去世,他的儿子孝王继位。

孝王元年,秦国围攻邯郸的军队撤兵了。三年后,孝王去世,他的儿子燕王喜继位。

话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挂了。燕王就派丞相栗腹去跟赵国套近乎,送了赵王五百金的酒礼。栗腹回来跟燕王汇报说:“赵国壮丁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些没长大的孩子,咱们可以打!”燕王就叫来昌国君乐间商量这事儿。乐间说:“赵国可是个打了四次大战的国家,老百姓个个都是练家子,不好惹啊!”燕王说:“咱五国打一个,还怕啥?”乐间还是不同意:“不行!”燕王火了,大臣们都觉得能行,结果就拉起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栗腹带兵攻打鄗城,卿秦带兵攻打代郡。只有个叫将渠的大夫劝燕王说:“跟人家好说好商量,送了人家五百金的酒,使者回来就打人家,这太不吉利了,肯定打不赢!”燕王不听,还亲自带兵去了。将渠拉住燕王的衣带,苦苦劝道:“大王您千万别亲自去,去了肯定没好结果!”燕王一脚把他踹开了。将渠哭着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大王啊!”

燕军到了宋子(地名),赵国大将廉颇带兵迎战,在鄗城把栗腹打得落花流水。乐乘也被乐间在代郡打败了,乐间逃到了赵国。廉颇追了他五百多里,把昌国包围了。燕国求和,赵国不同意,非得让将渠出面才能谈。燕国的丞相将渠就出面跟赵国议和,赵国看在将渠的面子上,才解了燕国的围。

话说六年的时候,秦国灭掉了东周,设立了三川郡。七年,秦国又攻下了赵国的榆次三十七座城池,建立了大原郡。到了九年,秦王政刚刚即位。十年,赵国派廉颇将军去攻打繁阳,成功拿下了。这时候赵孝成王死了,悼襄王继位。赵王让乐乘代替廉颇,廉颇不服,反而攻击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就逃到了大梁。

十二年,赵国派李牧去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和方城。有个叫剧辛的,以前住在赵国,跟庞暖关系很好,后来逃跑了,投奔了燕国。燕国看到赵国屡次被秦国打败,而且廉颇又逃走了,就让庞暖当将军,想趁赵国虚弱的时候攻打它。燕王就问剧辛,剧辛说:“庞暖很好对付。”于是燕国派剧辛带兵去打赵国,赵国派庞暖迎战,结果打败了燕军,俘虏了两万燕兵,还杀了剧辛。与此同时,秦国攻下了魏国的二十座城池,设立了东郡。到了十九年,秦国又攻下了赵国的邺九座城池。赵悼襄王也死了。

二十三年,燕国的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当人质,后来逃回了燕国。二十五年,秦国俘虏并灭掉了韩国的韩王安,设立了颍川郡。二十七年,秦国俘虏了赵王迁,灭掉了赵国。赵国的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燕国眼看着秦国就要灭掉六国了,秦国的军队已经逼近易水,大祸将至。太子丹暗中培养了二十个勇士,让荆轲拿着督亢的地图去刺杀秦王,想趁机袭击秦国。结果秦王发现了,杀了荆轲,派将军王翦去攻打燕国。二十九年,秦国攻破了燕国的蓟城,燕王逃跑了,搬到了辽东,还把太子丹的头砍下来献给了秦国。三十年,秦国灭掉了魏国。

三十三年,秦国攻下了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彻底灭掉了燕国。这一年,秦国的将军王贲也俘虏了代王嘉。

太史公说:召公奭真是仁义啊!连甘棠树都让人怀念,何况是他这个人呢?燕国外面被蛮族和貉族包围,内部夹在齐国和晋国之间,处在强国之间,是最弱小的国家,几次差点被灭掉。然而,燕国的社稷香火延续了八九百年,在姬姓诸侯国中是最后灭亡的,这难道不是因为召公的功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