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元王刘交,是高祖刘邦同母的弟弟,字游。刘邦兄弟四人,老大叫伯,很早就去世了。刘邦年轻时没落的时候,经常出去办事,有时会带着宾客去他嫂子家吃饭。他嫂子讨厌他这个小叔子,每次小叔子带着客人来,嫂子就假装把煮好的肉汤都倒掉了,还把锅砸了,宾客们只好走了。等客人走了之后,嫂子一看锅里还有不少肉汤,刘邦因此记恨上了他嫂子。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封赏了兄弟们,唯独他大哥的儿子没被封王。太上皇刘邦的老爹为他大哥的儿子求情,刘邦说:“我不是忘记封他了,是因为他母亲人品不好。”于是就封了他大哥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而刘邦的二哥则在代地做官。

高祖六年,刘邦在陈地抓到了楚王韩信,就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刘交做了二十三年楚王后去世,他的儿子刘郢继位,称为夷王。夷王做了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戊继位。

刘戊做了二十年楚王,冬天,因为给薄太后穿丧服的事儿,犯了私通的罪,被削去了东海郡。春天,刘戊和吴王勾结起来谋反,他的丞相张尚和太傅赵夷吾劝谏他,他不听。刘戊杀了张尚和赵夷吾,起兵和吴王一起向西攻打梁地,攻破了棘壁。打到昌邑南边,和汉朝大将周亚夫交战。汉军切断了吴楚两国的粮道,士兵们饿肚子,吴王逃跑了,楚王刘戊自杀,军队投降了汉朝。

汉朝平定了吴楚之后,孝景帝想用德侯的儿子继承吴王的爵位,用楚元王的儿子刘礼继承楚王的爵位。窦太后说:“吴王是个坏人,带头发动七国之乱,扰乱天下,怎么能让他儿子继承王位呢!”于是不同意让吴王的后代继承王位,却同意让刘礼继承楚王的爵位。当时刘礼是汉朝的宗正。于是就封刘礼为楚王,让他奉祀楚元王的宗庙,这就是楚文王。

楚文王做了三年楚王后去世,他的儿子刘道继位,称为安王。安王做了二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注继位,称为襄王。襄王做了十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纯继位。刘纯继位后,到了地节二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谋反,楚王自杀,楚国被废除,变成了汉朝的彭城郡。

赵王刘遂啊,他爹是高祖皇帝的二儿子,名字叫友,死后被追谥为“幽王”。“幽王”这个谥号是因为他忧郁而死。吕后当政的时候,把吕禄封到赵国,一年后吕后就死了。大臣们把吕氏家族的人给收拾了,然后就立了幽王的儿子刘遂当赵王。

过了几年,孝文帝当了皇帝两年后,又立了刘遂的弟弟刘辟强,把赵国的河间郡分给他,封他为河间王,这就是后来的文王。文王当了十三年王死了,他儿子哀王刘福继位。结果哀王只当了一年也死了,没留下儿子,河间国也就没了,并入了汉朝。

刘遂当了二十六年赵王,到了孝景帝的时候,因为晁错的缘故,赵国被削减了常山郡。后来吴楚七国反叛,赵王刘遂也参与了,打算一起造反。他手下的丞相建德和内史王悍极力劝谏,但他根本不听,还把建德和王悍给杀死了!然后就带兵驻扎在赵国西部边境,等着跟吴楚一起攻打长安。他还派使者去跟匈奴联系,打算联手攻打汉朝。汉朝派曲周侯郦寄去打他。赵王刘遂回军坚守邯郸,双方僵持了七个月。结果吴楚七国在梁地被击败,没法西进。匈奴听说这个消息后,也停下了脚步,不敢轻易进入汉朝境内。后来栾布平定齐国回来,就和汉军一起用水灌邯郸城。邯郸城墙被冲垮了,赵王刘遂自杀身亡,邯郸城也就投降了。这样一来,赵幽王的后代也就彻底断绝了。

司马迁说:国家要兴盛,一定会出现一些好兆头,君子会利用这些好兆头,小人就会退缩。国家要灭亡,贤人就会隐退,奸臣就会得势。要是楚王戊不杀申公,听从他的建议;赵国重用防与先生,哪里会有篡位杀人的阴谋,让天下人耻笑呢?唉,贤人啊,贤人啊!如果没有内在的优秀品质,又怎么能重用他们呢?“安危取决于发布的命令,存亡取决于所任用的人”,这句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