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实,字安逊,是安定乌氏人。他老爸张轨,那可是个厉害人物,官做到散骑常侍。当时晋朝乱成一锅粥,张轨偷偷地想在河西地区自立门户,于是就请求朝廷让他当凉州刺史,朝廷就给他派了好多官职,什么持节、护羌校尉、凉州刺史,都给他安排上了。 晋惠帝时期,张轨还派人给朝廷送过特产呢。后来晋朝又给他加官进爵,封他为安西将军,安乐乡侯,食邑一千户。永嘉五年,晋朝又让他当了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霸城侯。没多久,他又升官了,成了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愍帝即位后,张轨又升任司空,封西平公,食邑三千户。后来还当过侍中、太尉,最后当上了凉州牧。
张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就让儿子张实当了抚军大将军,协助他管理凉州。没过多久,张轨因为多年的风寒病去世了。他俩儿子接手州里的事情,对外封锁消息,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张轨懂点天文,每次州里闹贼,他就躺在床上仰望天空说:“没事,他们造不成什么乱子。”结果还真被他言中了。张实接替他老爸掌管凉州后,愍帝任命他为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后来刘曜攻陷长安,张实就自封为侍中、司空、大都督、凉州牧,自己说了算。那时候天下大乱,关中地区死了八九成的人,就只有凉州安然无恙。张实因为势力强大,就变得骄横跋扈起来。平文帝四年,他被自己的手下阎沙等人给杀了。之前有谣言说:“蛇利炮,蛇利炮,公头坠地而不觉。”张实住的地方房梁上出现一个没头的像人一样的东西,过了很久才消失。张实很讨厌这个,没多久就被杀了。他弟弟张茂接替他当了凉州牧。
张茂,字成逊,自己也给自己加封了一堆官职,什么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平西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都给自己安排上了。他还杀了阎沙等一百多人。他还派人去朝廷进贡。张茂的妻弟贾模兄弟想害他,结果被张茂杀了。后来刘曜攻打陇西,张茂害怕就投降了,刘曜封他为太师、凉王。张茂死后没儿子,张实的儿子张骏接替他掌管凉州。
话说这个人叫张骏,字公庭,自己给自己封了一堆官儿,什么使持节、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听着就厉害!他还派人去朝廷进贡呢。到了隋炀帝当政的时候,陇西人辛晏带着枹罕投降了他,张骏的地盘一下就扩大到河南地区,一直到狄道,跟石勒划界而治。
张骏在城南修建了一座城,并在里面盖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叫谦光殿,那叫一个金碧辉煌,奢华至极!他还另外在城墙的东、南、西、北四面各修建了一座宫殿,东边的是宜阳青殿,南边是朱阳赤殿,西边是正德白殿,北边是玄武黑殿。宫殿里的衣服、器物,都按照颜色和季节来搭配使用,讲究得很!宫殿旁边还有各种官署,也都是按照颜色来区分的。他这么铺张浪费,老百姓都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张骏还琢磨着要开垦石头地,结果他手下有个参军叫索孚,赶紧劝谏说:“治理国家,做事不能违背天理,也不能破坏地德。你看古代的后稷播种百谷,也没去开垦石头地;大禹治水,也没逆着水流的势头来。您现在想把石头改成田地,运土种粮食,算算看,每亩地的投入要一百石,收成却只有三石,这账怎么算都亏啊,我实在担心啊!”张骏一听就火了,直接把索孚贬到伊吾当了个小官。
后来,在破胡的地方,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烧焦了,碎了,声音像打鼓一样,方圆七百里都能听见!掉石头的地方,地上冒着黑烟,像浓烟一样,烟头还像红色的旋风一样。张骏年轻的时候就放荡不羁,经常晚上偷偷溜出去,在城里胡作非为,那些年轻人都学他的坏毛病。他这个人还特别贪婪,心里一直想着要吞并秦陇地区。他把粮食和布匹借给老百姓,一年收取双倍的利息,要是有人还不上利息,他就把人家的田地和房子卖掉。
先把凉州给划分一下,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这十一个郡,组成凉州,我儿子重华当刺史。金兴、晋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城、汉中这八个郡,组成河州,让张瓘当刺史。敦煌、晋昌、高昌,还有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这三个郡三个营,组成沙州,杨宣当刺史。我呢,私下给自己加封了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还管着这三个州。 然后又设立了一堆官职,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谒者等等,官名都跟朝廷差不多,只是稍微改了改。还搞起了六佾舞,用上了豹尾旗,车马服饰、旌旗仪仗,跟皇帝一模一样。
轨保凉州,阴澹凭借自己的势力,在凉州站稳了脚跟。可我忌惮阴氏家族势力太强,就逼着阴澹的弟弟阴鉴自杀,这事儿让我在老百姓心里口碑大跌。后来我病死了,死的时候,阴鉴已经被我封官加爵了。这是建国九年发生的事儿。我儿子重华接替我的位置。
重华,字太林。他私下给自己加封了使持节、大都督、太尉公、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这些头衔。石虎派麻秋带兵渡河,在长最筑城,凉州一下就紧张起来了。司马张耽向重华推荐主簿谢艾,重华任用了他。谢艾一出手就斩杀了麻秋的将领綦母安等人,俘斩了一万五千人。重华还派人去朝廷进贡,自己则自称丞相、凉王,兼领秦雍凉三州牧。后来重华也死了,他儿子曜灵继位。
曜灵,当时才十岁。他就自称大司马、凉州牧,还让重华的哥哥祚当抚军将军辅政。这个祚呢,先把重华的母亲马氏给搞定了,然后偷偷跟马氏说,曜灵年纪太小,应该立个年纪大点的当家,马氏也同意了。于是,曜灵就被废了,祚自己当了家。没多久,曜灵就被祚给杀害了。
祚,字太伯,当了老大后,自己封自己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简直无法无天!他坏事做绝,就连重华皇帝的女儿们,只要没嫁人的,都被他糟蹋了。凉州的老百姓都怨声载道,还写了首《墙茨》来表达不满。话说,在重华皇帝快要驾崩的时候,安昌门外突然出现好多螽斯虫,沿着墙往上爬。都尉常据就劝重华皇帝说:“螽斯是祚的小名,现在它们还倒着爬,这是大灾难啊!得赶紧把这祸害除掉!”重华皇帝却说:“这是子孙兴旺的象征,怎么会是灾难呢?我前几天还梦见祚继承了我的位置,辅佐太子,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呢!” 结果,祚最后还是杀了重华皇帝。
他自封为凉王,建了宗庙,还设立了一大堆官职,甚至还给自己改元“和平元年”,还派人去进贡。后来他又给自己加封了更多的王号,简直是无法无天!他在酒泉滥杀无辜,杀害了谢艾。郎中丁琪劝他别这么嚣张,结果也被他砍了脑袋。他废除了很多祭祀活动,导致山川都枯竭了。他还设立了五个都尉,专门管老百姓的奸淫**等事。他规定四品以下的官员不准穿丝绸,老百姓不准养奴婢、骑马乘车,搞得民怨沸腾。后来,天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光,像车盖一样,声音像雷一样,震得城里的人心惊胆战。仲夏时节竟然还下霜了!还出现了一个自称“玄冥”的神,跟人说话,祚天天晚上都去求他,说神能给他带来好处,祚还信以为真。大家一看这情况,都知道祚要完蛋了,但他还是变本加厉,更加暴虐。
第二年,河州刺史张瓘起兵造反,讨伐祚,骁骑将军宋混也带兵来帮忙。宋混攻打姑臧,祚派侍中索孚去打张瓘。有个叫王鸾的人,说:“这仗肯定打输!”他还列举了祚的三大罪状。祚说他是妖言惑众,把他杀了。王鸾临死前说:“我死后,外面军队会战败,国王会在宫里被杀!”祚根本不信。宋混打到姑臧城下,领军赵长他们打开了城门迎接宋混。进了宫殿就高呼万岁。祚以为赵长他们能打败宋混,还出来犒劳他们。结果赵长用长矛刺中了祚的额头,祚赶紧逃跑,最后被厨子徐黑杀了,尸体扔在路边。城里的人全都欢呼万岁。张瓘他们拥立重华皇帝的幼子玄靖继承王位。
玄靖,字元安,自己封自己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王。他任命张瓘为尚书令、凉州牧,负责处理政务;任命宋混为尚书仆射。
李瓘这个人啊,特别猜忌,又爱憎分明,赏罚全凭个人喜好,根本不管什么规矩制度。有个叫殷郇的官员就劝他,说:“老虎出生三天就能吃肉,不需要人教它吧!” 意思就是说,做官要讲章法,不能光凭个人喜好。 结果呢,从此以后没人敢再劝他了。
后来,李瓘跟玄靖一起坐车出城,城北的大桥三根桥梁都断了。李瓘特别生气,就开始天天散钱财,拉拢人心,可与此同时,城里天天杀人,根本停不下来。几乎十家有九家都想着造反。更邪乎的是,东苑大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池塘;城东的大泽地也突然着火了,烧了好几里地。李瓘就把之前跟自己有仇的牛旋等人杀了,说是为了平息水火之灾。 他甚至还计划着要杀掉所有姓宋的,然后废掉玄靖自己当皇帝。 据说之前太白山上出现过怪异的景象,算命的说这预示着州里会有暴乱,所以李瓘想用杀人的方法来压邪。 最后,宋混带兵杀了李瓘,李瓘临死前还先杀了自己三十个妻儿,然后才自杀。
宋混被玄靖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尚书令。 可惜宋混没多久就病死了,他弟弟宋玄安接替他辅政。 这年头旱灾严重,大家都在祈雨,玄安想去带石山祈雨,可是他弟弟的名字跟皇帝世宗的年号犯冲,有人说:“都说登上这座山的人都会家破人亡。” 玄安说:“哪有这种事!” 结果他骑马上去,马受惊摔倒,把腿都摔伤了。 更奇怪的是,御史府的屋柱自己烧焦断裂了,有人说:“‘柱’字左边是木头,右边是主;‘宋’字里也包含木,木头烧焦了,说明宋氏要衰败,而主子却能保全,这是大灾难的预兆啊,得小心防范!” 还有玄安的五匹马,一夜之间胡须和尾巴都秃了,有人说:“‘尾’字下面是尸,毛没了,尸还在,这是灭亡的征兆!” 玄安却说:“吉凶都在天意,我能怎么办呢?” 没过多久,玄安的司马张邕就起兵杀了玄安,并且把宋氏一族都杀光了。 早先还有谣言说:“灭掉宋氏的人是田土子(指张邕)”。
张邕,又叫张野。张邕这个人刑罚过重,而且朝中内外都有人想造反,张邕的儿子张天锡趁着民心不满的机会起兵杀了张邕,当上了冠军大将军,辅佐朝政。 玄靖的庶母郭氏觉得张天锡权势太大了,就和张氏家族的远亲一起密谋杀掉他。 事情败露后,张天锡杀了玄靖,自己当了皇帝。
话说有个叫刘天锡的人,字纯嘏,小名公纯,官职可大了,什么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凉王,一个都不少。这人啊,有点像泥里烧着的火,表面看着厉害,其实里面烂透了。他骄横跋扈,荒淫无度,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大年初一,跟自己的小老婆喝得烂醉,大臣们来拜年,他连亲妈都不去看一眼。他手下的从事中郎张虑看不下去了,好言相劝,还请求他去朝见皇帝,可刘天锡根本不理。后来苻坚派大将苟苌攻打凉州,凉州很快就被打败了,刘天锡直接投降了苟苌。早些时候,民间就流传着一首歌谣:“刘新妇簸米,石新妇炊羖,羝荡涤,簸张儿,张儿食之口正披。” 当时姑臧和其他的郡县,小孩子都唱这首歌,说的是刘曜、石虎都攻打凉州没成功,最后还是苻坚把凉州给拿下了。刘天锡到了长安后,苻坚封他做了尚书。后来苻坚在寿春打败仗了,刘天锡又逃到了建康。
再说说鲜卑人乞伏国仁,他是陇西人。他祖上是从漠北南迁过来的。他家祖上五代人,一直兼并其他部落,势力越来越大。他爹乞伏司繁,带着部落投降了苻坚,被封为南单于,还做了镇西将军,镇守勇士川。乞伏司繁死后,乞伏国仁继承了他的位置。后来苻坚攻打司马昌明,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让他率领骑兵打头阵。苻坚战败后,乞伏国仁的叔叔步颓在陇右叛乱,苻坚派乞伏国仁去讨伐。没想到步颓特别高兴,直接投降了乞伏国仁,还召集各部落的人马,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多万人。等到咱们太祖的时候,乞伏国仁被授予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等职务,还做了秦州、河州牧,号称年建义,自己设立官署,把地盘分成十一个郡,并在通士城建都。
国仁死了,他弟弟乾归接手了所有的事务,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还把年号改成了太初,然后又任命了一堆官员。 一开始,他们住在登国,后来搬到了金城。 金城的南门自己塌了,乾归很不高兴,又搬到了苑川。没多久就被姚兴给打败了,又逃到枹罕,最后干脆投降了姚兴。姚兴封他做了河州刺史,还给了他归义侯的爵位。过了一阵子,他又回到了苑川。
乾归这回又反悔了,背叛了姚兴,自己称秦王,又弄了一套官僚机构,年号改成了更始。他还派人去求援,太宗答应了。后来乾归跑到五溪那个地方隐居去了,有人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之后就被他侄子公府给杀了。他儿子炽磐杀了公府,自己当了老大。
炽磐,自称大将军、河南王,把年号改成了永康。后来他攻打秃发傉檀,在乐都把他给灭了,然后自己也偷偷地称秦王,设立官员,把年号改成了建洪。之后他又派他的尚书郎莫胡、积射将军乞伏又寅带着二百斤黄金去进贡,请求朝廷帮忙打赫连昌,世祖皇帝答应了。等到世祖皇帝平定了统万之后,炽磐又派他叔叔平元将军泥头、弟弟安远将军度质去京城,还派中书侍郎王恺、丞相从事中郎乌讷阗去进贡当地的特产。炽磐死了以后,他儿子暮末继承了他的位置。
天色晚了,这个人名叫暮末,字安石跋。后来改年号为永洪。他手下的尚书陇西辛进,曾经跟着暮末在后花园玩耍,玩弹弓打鸟的时候,不小心打伤了暮末他母亲的脸。为此,暮末一口气杀了辛进全家,五族二十七口人。
暮末的弟弟殊罗,竟然想跟暮末的左夫人秃发氏搞暧昧。暮末知道了,立马制止了他。殊罗害怕被追究责任,就和他的叔父什夤合谋要杀掉暮末。秃发氏偷偷拿了府里的钥匙想帮殊罗打开门,结果钥匙拿错了,守门人把这事儿告诉了暮末,暮末就把参与谋反的这伙人全部杀掉了。暮末想鞭打什夤,什夤说:“我欠你的命,但我不会让你打我!”暮末气坏了,直接剖开了什夤的肚子,把尸体扔进了河里。什夤的弟弟白养和去列对暮末的做法很不满,暮末也把他们给杀了。
暮末的统治残酷暴虐,搞得内外交困,百姓纷纷叛乱,大家都盼着天下大乱呢。后来,赫连定逼得他走投无路,暮末只好派王恺、乌讷阗去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求救,拓跋焘答应给他安定以西、平凉以东的土地做封地。暮末就一把火烧了城池,毁掉了珍宝,带着五万户人家往高田谷跑,结果被赫连定拦住了,只好退守南安。拓跋焘又派人来迎接他,暮末的卫将军吉毗固劝他别搬家,暮末听从了他的建议。赫连定派他的北平公韦代率领一万兵马攻打南安,城里闹饥荒,都饿得开始吃人了。神四年,暮末带着五百多宗族成员投降了,被押送到上邽。
秃发乌孤是鲜卑人,他家祖上八代,从塞北迁徙到河西。他们占据的土地,东到麦田、牵屯,西到湿罗,南到浇河,北到沙漠边缘。秃发乌孤的祖先匹孤死后,他的儿子寿阗继承了他的位置。他母亲怀孕的时候,是在被子里生的他,所以就给他取名叫秃发,因为秃发在他们那儿的语言里,就是被子盖的意思。他五世祖树机,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很有谋略。晋朝泰始年间,他杀了秦州刺史胡烈在万斛堆,又在金山打败了凉州刺史苏愉。咸宁年间,他又在丹岭斩杀了凉州刺史杨欣,彻底占领了凉州。后来被部下没骨杀害,他的弟弟务丸继任。务丸的曾孙思复犍,势力逐渐壮大,就是秃发乌孤的父亲。
乌孤死了,他弟弟乌孤接手了。一开始,吕光封乌孤为益州牧和左贤王。可乌孤自己给自己加封了一堆官职,什么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还给自己弄了个年号叫“太初”。到了天兴年间,他又给自己改名叫武威王,搬到乐都去住,还设立了一堆官职,像车骑将军什么的,还分封了郡县。 结果这乌孤喝多了酒骑马,马还摔了,伤到了肋巴,他居然还笑着说:“差点儿让吕光父子高兴坏了!”没多久,他就死了。
他弟弟利鹿孤接手了,当时是凉州牧,西平公,他把治所搬到了西平,改年号为“建和”,还派人去朝贡。他派他弟弟车骑将军傉檀去抵抗吕纂,吕纂的军队精锐,利鹿孤的士兵都吓坏了,傉檀居然下马坐在胡床上,镇定大家的情绪。然后,他穿着盔甲冲上去跟吕纂打,打赢了,杀了吕纂两千多人。利鹿孤自己也偷偷地设立了一堆官职,从丞相到下面一大堆。
利鹿孤死了,傉檀接手了,自己给自己加封为凉王。他又搬回乐都住,年号“洪昌”,还派人去朝贡。天赐年间,傉檀假装投降姚兴,姚兴就让他当凉州刺史,结果傉檀就占领了姑臧。后来他和沮渠蒙逊在均石打仗,被蒙逊打败了。 他又被赫连屈丐在阳武打败,带着几千骑兵逃到南山,差点儿被追上。他怕东西两边的人来打他,就把三百里内的百姓都迁到姑臧。姚兴趁机派姚弼带兵打到姑臧城下,傉檀把牛羊赶到野外,姚弼的军队就抢夺牛羊,傉檀乘机反击,大败了姚弼,姚弼只好撤退。傉檀又给自己加封为凉王,设立了一堆官职,改年号为“嘉平”。
永兴年间,他带兵去打沮渠蒙逊,结果在穷泉被蒙逊打败了,就一个人骑马逃回姑臧。他怕被蒙逊灭掉,就又搬到乐都去了。蒙逊带兵包围了乐都,傉檀就在城里盖房子,种地,准备长期抗战。后来他把儿子保周当人质送给蒙逊,蒙逊才撤兵。
一开始,傉檀带着骑兵去打乙弗族,抓了不少俘虏,结果乞伏炽磐趁机偷袭乐都城,把乐都给攻占了,还抓了傉檀的儿子虎台以及其他很多人。傉檀听说后,心里难受地说:“要是我回去投降乞伏炽磐,那不就成了他的奴隶了吗?我哪能忍受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他手里啊!” 于是带着剩下的兵往西边跑,结果手下的人也都跑散了。傉檀又叹气说:“蒙逊、炽磐以前都归顺过我,现在我却要回去投降他们,这也太丢人了!这天下这么大,我却无处容身,真是太痛苦了!” 最后他长叹一声说:“我已经老了,与其这样活着,不如去见见我的妻儿再死。” 所以他就投降了乞伏炽磐,乞伏炽磐还挺客气地招待他,还封他做了骠骑大将军,给他了个左南公的爵位。 过了一年多,乞伏炽磐就毒死了他。傉檀的小儿子贺后来逃跑了,这事儿后来还有记载。
李暠,字玄盛,小名长生,是陇西狄道人,汉朝前将军李广的后代。他曾祖父李柔,是晋朝的相国从事中郎、北地太守;他祖父李太,是张祚手下武卫将军;他父亲李昶,早早就去世了,李暠是他父亲死后才出生的遗腹子。 皇始年间,吕光手下的建康太守段业自立为凉州牧,任命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李暠被任命为效谷县令。孟敏死后,敦煌的护军敦谦等人拥立李暠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 吕光私自称凉王,李暠就装作很厉害的样子去见吕光,吕光就封他做了镇西将军。天兴年间,李暠自己给自己加官进爵,做了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还自封凉公,自己还改元庚子,住在敦煌,还派使者去朝贡。天赐年间,他又改年号为建初,搬到了酒泉,每年都按时进贡。李暠死后,他的儿子李歆继承了他的位置。
话说有个叫歆的人,自封的头衔可多了,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凉公,还给自己定的年号叫嘉兴元年,牛气冲天啊!他曾经在解支涧大败沮渠蒙逊,俘虏了七千多人,还派使者去朝贡,真是威风凛凛。
后来听说沮渠蒙逊南下攻打乞伏,歆就立马带兵攻打张掖。他妈尹氏一听,急得不行,赶紧劝他说:“儿子,咱们这国家才刚建立,地盘小,人口少,蒙逊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咱们根本不是对手啊!你看他这几年,一直在谋划,野心勃勃,想吞并天下,这天时地利人和好像都在他那边。咱们得量力而行,想想《春秋》里的道理,祖宗的遗训‘要谨慎用兵,保境安民,时机到了再行动’,你还记得吗?你非要去打仗,那可不仅仅是打败仗那么简单,国家都要亡了啊!” 歆根本不听,带着三万步骑东征,到了都渎涧。蒙逊从浩舋迎战,在怀城跟歆打了一仗,歆惨败。手下人劝他赶紧回酒泉,歆却说:“我违背了母亲的命令,跑到这儿来丢人现眼,要是不杀了这胡人,还有什么脸面见我母亲!” 他硬着头皮又打了一仗,结果在蓼泉又败了,最后被蒙逊杀死了,酒泉也落入了蒙逊手中。
话说在歆失败之前,还真发生了一些怪事。一条大蛇从南门进了城,一直爬到歆的恭德殿前,这时又飞出来两只野鸡;宫里的大树上,乌鸦和喜鹊为了抢窝打了起来,最后喜鹊被乌鸦给啄死了。敦煌的老人令孤炽还做了个梦,梦见一个戴着白色头巾的人穿着公服,说:“南风吹动,吹动高大的树木。桐椎啊,打不中车毂。”说完就消失了。歆的小名就叫桐椎,这预示着他要死了。
歆的弟弟,敦煌太守恂,在歆死后自立为敦煌太守,自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沮渠蒙逊攻打恂,三面筑起堤坝,用水灌城。恂想投降,但蒙逊不肯接受。城破后,恂自杀了,敦煌也落入蒙逊之手。至于歆的哥哥翻子宝后来怎么样了,那就另有记载了。
胡沮渠蒙逊,祖上是匈奴的左沮渠,后来就用官职做姓氏了,他老家在临松卢水附近。蒙逊这个人啊,特别机灵,而且很会变通,还懂点天文,所以很多胡人跟着他。吕光杀了他的伯父,西平太守罗仇,蒙逊一气之下,拉起了一万多人的队伍,在金山扎营。他和堂兄,晋昌太守男成,一起拥立建康太守段业当老大,封他为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还改年号叫神玺元年。段业任命蒙逊当张掖太守,封他为临池侯,男成则被封为辅国将军,把重要的军政大事都交给了他们俩。
段业自己称王,叫凉王,还把蒙逊提拔为尚书左丞,但心里其实有点忌惮蒙逊的名声,所以暗地里疏远了他。到了天兴四年,蒙逊心里不安稳,就请求去当安西太守。为了激怒大家,蒙逊偷偷地诬告男成叛变,段业就把男成给杀了。蒙逊假装哭着向大家诉说,说自己要为男成报仇。男成平时对大家挺好,大家都对他有感情,一听蒙逊这么说,都哭着表示支持他。于是蒙逊起兵攻杀了段业,自己当了老大,自封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年号为永安,住在张掖。
永兴年间,蒙逊攻下了姑臧,搬到了那里住,又改年号为玄始元年,自称河西王,还设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制度,从百官到丞郎,都有。他还经常派使者去朝贡。有一次,蒙逊睡在新台子上,一个叫王怀祖的太监竟然拿刀砍伤了蒙逊的脚!蒙逊的老婆孟氏当场抓住王怀祖,把他给杀了。后来蒙逊听说刘裕灭了姚泓,气得不行,有个校书郎在他面前说了几句话,蒙逊就说:“你听说刘裕入关了,还敢在我面前这么嚣张!”然后就把那个校书郎给杀了,可见他有多么凶暴。泰常年间,蒙逊又打败了李歆,接着又灭掉了敦煌,之后又改年号为承玄。
话说,朝廷派尚书郎宗舒和左常侍高猛去进贡,然后上表给皇帝,表里头大概这么说的:“陛下您啊,天生就睿智圣明,德行超过历代帝王,您的恩德遍及天地万物,盛世超过三代圣王。可是,这盛世也多灾多难,天下各地还不太平,虽然咱们打着朝廷的旗号,但天下还没完全统一。多亏上天保佑,让您这有道明君执掌天下,您一发号施令,各地都改头换面了。老百姓都觉得万幸,全国上下都高兴得很。我能力有限,没什么大贡献,有幸赶上这盛世,只想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我高兴地都快老死了,终于看到了这盛世,希望余生能一直在这太平盛世下安享晚年。之前几次进贡,使者一个接一个地去,但去的人杳无音信,一点消息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路上遇到危险,导致奏章都没送到您那儿?我心里着急啊,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以前郭祗侍郎他们回来的时候,带回了您的诏书,我才感受到您的恩情,这才让我对朝廷充满了希望。如今,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盛世才刚刚开始,朝廷的招安政策也越来越好,对远方臣民也越来越宽容。您还记着我这个老臣,让我这个远方臣民也不至于被遗弃,我真是感激涕零啊!
臣收到了公卿的来信,信中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用窦融知命的故事来勉励我。我心里既高兴又害怕。为什么呢?因为我能力有限,却蒙受您的恩泽,希望我的微薄诚意能上达天听,得到您的垂怜。如果天下万国都来朝拜,百官都来祝贺,那我的进贡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现在天下还不太平,我的愿望还没实现,我多次上表,心里却一直不得舒畅,我的奏章还没送到您面前,我只能在这里干着急。我仔细观察了各种祥瑞之兆,推测天象,发现没有哪个朝代比得上魏朝,也没有哪个皇帝比得上您。您从小就展现出圣明的资质,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皇位,您的文治武功可以比肩成康,您的教化更胜于文景。您将要张开大网治理天下,普施恩泽于八荒。更何况现在是秦陇地区刚刚经历战乱之后,正是需要老臣效力的时候。”
好家伙,这封册封诏书可真长!咱一句一句慢慢捋。
“后来皇上派人把蒙逊的儿子接到宫里当差。” 皇上这是笼络人心啊,先把人家的儿子弄到身边来。
“皇上又派李顺带圣旨去拜蒙逊为假节,还加封他侍中、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都督、太傅、征西大将军、凉州牧,最后还封他为凉王。” 这封赏,啧啧,够分量的!官职一个接一个往上涨,最后还封王,妥妥的封王加官了。
“册封诏书上写着:‘我们皇家的祖先,从黄帝轩辕氏开始,就一直治理天下,征服戎狄和华夏,光辉灿烂,从未衰落。’” 这开头就来个家族史,排面十足!
“到了太祖高祖,应天命而兴起,开创了伟业,统一了全国,受命建立魏朝。” 这都是说自家祖先的丰功伟绩呢。
“到了太宗皇帝,进一步拓宽疆土,巩固基础,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继续吹自家祖先,一代比一代强。
“我继承了祖先的基业,想要进一步扩展疆土,可是时局动荡,到处都是战乱。” 这回说到自己了,摊上事儿了。
“赫连氏在关西作乱,大檀在漠北作乱,各地的少数民族都依仗险要地势作乱,就连江淮地区也没完全平定。” 这形势,有点严峻啊!
“所以,我从东边打到西边,多次亲征。” 皇上亲自上阵,不容易啊!
“多亏了祖先保佑,将士们奋勇杀敌,我们才打败了敌人,震慑了那些蛮夷,天下逐渐安定。” 这胜利来之不易啊!
“您(蒙逊)早就看清了时局,您的战略眼光长远,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这开始夸奖蒙逊了,重点来了!
“现在这个时代,篡位夺权的乱臣贼子四处作乱,占据土地的都称王称霸,拥有百姓的都自封称号,根本不遵守臣服于天子的道理。” 这又开始分析时局了,点明蒙逊的功劳。
“而您却深明大义,遵守法度,进贡珍宝,还把儿子送来侍奉我。” 蒙逊这表现,皇上很满意。
“您的功劳和品德都非常显著,您的功业也流芳百世。您的祖上和父亲都拥有土地和百姓,论功劳和德行,与当时的其他人相比毫不逊色,论家族出身,也源于世袭爵位。” 这可是在给蒙逊正名呢!
“古代帝王褒奖贤才,赏赐功臣,都会分给他们土地和百姓,让他们成为国家的辅佐力量。周成王封姜太公于东海,襄王封晋文公于南阳。” 这拿历史做例子,给封王找理由。
“所以,我把凉州的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封给你,让你成为凉王。” 终于说到重点了,封王!
“接受这块土地,用白茅祭祀,建立坟墓和社稷,成为魏国的藩属,你的兴衰成败,都与魏国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 这封王可不是闹着玩的,责任重大啊!
“功劳越大,爵位越高,德行越高,责任越重。我还让你参与朝政,出谋划策,征战在外,也能代理我的权力。” 这权力,可大了去了!
“你将率领军队,在河西走廊威震四方,向西扩展疆土,安抚边疆地区,北至穷发,南至庸岷,西至昆仑山,东至黄河,你都将负责征讨,辅助皇室。” 这任务,也是相当艰巨!
“我还让你建立自己的国家:任命将相群臣百官,可以自行任免文官刺史以下,武官抚军以下的官员;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出行时有仪仗队护卫,就像汉初的诸侯王一样。” 这待遇,简直是顶级VIP!
“记住时间,去履行你的职责,服从我的命令,协助我治理天下,让九德都得到体现,不要辜负我的期望,让你的功德流芳百世,光耀我们皇家的祖先。” 最后一段,是告诫和期望。 “这是崔浩起草的。” 署名。
蒙逊又把年号改成了义和元年。到了延和二年四月,蒙逊死了。朝廷派人去监督他的丧事,给他谥号为武宣王。这蒙逊啊,为人好色多疑,还特别狠毒,动不动就杀戮人,家里后院乱七八糟的,一点规矩都没有。
他第三个儿子牧犍接管了地盘,自称河西王,还派人去朝廷请求正式册封。之前,世祖皇帝派李顺去迎娶蒙逊的女儿做他的夫人,结果蒙逊刚死,牧犍就按照他爹的遗愿,把妹妹送去了京城,封了右昭仪。然后牧犍又把年号改成了承和元年。世祖皇帝又派李顺去拜见牧犍,给他一大堆官职:侍中、都督凉沙河三州、西城羌戎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牧犍觉得啥功劳都没立就得了这么多赏赐,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就把李顺留在了身边,还上表请求朝廷赐给他安、平两个年号,但是皇帝没同意。
牧犍还娶了世祖皇帝的妹妹武威公主,派他的大臣宋繇去谢恩,还送了五百匹马和五百斤黄金。宋繇又上表请求给公主和牧犍的母亲封个号。朝廷讨论后认为,按规矩,儿子的地位高了,母亲的地位自然就水涨船高,妻子的爵位也跟着丈夫走,所以牧犍的母亲应该封为河西国太后,公主在河西可以称王后,回京城后还是叫公主,皇帝就同意了。牧犍又派将军沮渠旁周去京城朝见,世祖皇帝派侍中古弼和尚书李顺赏赐牧犍的侍臣一些衣服,等级还不一样呢。牧犍的世子封坛也来京城侍奉皇帝,牧犍这才亲自来京城朝见。
公元400年,皇帝派尚书贺多罗去凉州看看情况,探探虚实。虽然凉州牧犍表面上臣服朝廷,定期进贡,但实际上心里不服气,经常搞小动作。所以皇帝决定亲自带兵去征讨他。
然后,皇帝就让大臣们起草了一份严厉的讨伐诏书,责备牧犍的种种罪行:“你表面上接受我们的正朔,实际上却暗地里僭越称王,这是第一条罪状!你的人口户籍和地图都不上报朝廷,进贡的土特产也不经过农业部门,这是第二条罪状!你既接受了我们的王爵,又私自任命官员,想两头讨好,独占好处,这是第三条罪状!你知道朝廷一心想安抚边疆,却故意违抗圣旨,盘剥商人和胡人,阻断交通,这是第四条罪状!你到处宣扬西戎的强大,自吹自擂,狂妄自大,这是第五条罪状!你坐拥封地,不肯来朝见天子,这是第六条罪状!你北边依附叛乱的胡人,南边勾结仇池,依靠山谷中的军队,为非作歹,这是第七条罪状!你超过规定的期限征兵,随意假借征讨、镇压的名义,这是第八条罪状!你巴不得敌人强大,希望我们失败,侮辱朝廷使者,进贡也不按规矩来,这是第九条罪状!你娶了皇室公主,享受着超过功臣的恩宠,却放纵私欲,竟然淫乱你的嫂子,这是第十条罪状!你违背了夫妻之道,不讲婚姻伦理,还公然下毒,企图害死公主,这是第十一条罪状!你严防朝廷的官员,把守关隘要道,就像对待仇敌一样,这是第十二条罪状!
你身为臣子,犯下如此多的罪行,还能被原谅吗?!先劝诫,后惩罚,这是历代帝王的惯例。如果你能亲自率领群臣,诚心诚意地来迎接我们,在马前下拜请罪,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大军压境,你束手就擒,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执迷不悟,固守城池,那最终只能身死族灭,成为世人的笑柄!你应该好好想想,争取自救吧!
官兵过了黄河,牧犍就问:“你们这是要干嘛?” 他听了左丞姚定国的计策,不肯出城迎接,反而向蠕蠕求救,还派他弟弟董来率领一万多兵马在城南抵挡官军,结果打败了。皇帝的车驾到了姑臧,就派使者去劝牧犍投降。牧犍听说蠕蠕在善无地区入侵,就赌皇帝会撤兵,于是就紧闭城门死守。
牧犍的侄子祖逾城投降,把牧犍的情况都告诉了皇帝,于是皇帝就率领军队进攻。牧犍的另一个侄子万年也率领手下士兵投降了。城池被攻破,牧犍和他的文武官员都双手反绑着请求皇帝饶恕,皇帝下令解开他的绳子。后来,皇帝把凉州的三万多户人家迁到了京城。
早些时候,在太延年间,有个老头在敦煌城东门扔下一封信就消失了,信上就八个字:“凉王三十年,若七年。” 另外,在一次打雷闪电后发现的石头上,刻着丹书:“河西、河西三十年,破带石,乐七年。” 带石,是座山的名字,在姑臧南山祭祀的地方旁边,泥土塌陷,路不通。牧犍问征南大将军董来:“祭祀的地方会有知觉吗?” 于是他就毁掉了祭祀的地方,砍伐树木,开辟了道路通行。牧犍当上凉王后,果然七年就被灭了,跟那预言的一样。
牧犍跟嫂子李氏乱搞,三兄弟轮流宠幸她。李氏和牧犍的姐姐还一起毒害了公主,皇帝赶紧派医生乘坐驿站快马去救公主,公主才得以痊愈。皇帝要抓李氏,牧犍不肯交出来,还给了她很多钱财让她住到酒泉去了,皇帝非常生气。等凉州城破了之后,皇帝还是把她当做妹夫的妻子看待。李氏的母亲去世后,皇帝还按照王太妃的规格把她葬了,还为蒙逊安排了三十户人家守墓。最后,皇帝又任命牧犍为征西大将军,爵位不变。
一开始,官兵还没进城的时候,牧犍就让人把府库撬开了,把金银珠宝和珍奇玩意儿都拿出来,也不再锁起来。老百姓就趁机进去偷盗,东西都被抢光了,大小贵贱都没放过。官府抓贼却抓不到。到真君八年,有人举报说牧犍的亲人和看守库房的人,把这事儿抖搂出来了。皇上这才彻查此事,搜查牧犍家,所有藏匿的财物都找了回来。
后来又有人举报说牧犍父子养了很多毒药,暗地里偷偷摸摸地害死的人,前后加起来有一百多个;他的姐妹们都信奉邪教,乱搞男女关系,一点儿也不害臊。早些年有个罽宾的和尚叫昙无谶,跑到鄯善,自称能用鬼治病,还能让女人多生孩子,结果跟鄯善王妹妹曼头陀林私通。事情败露后,他逃到凉州。蒙逊很宠他,还叫他“圣人”。昙无谶教女人们一些男女之事,蒙逊的女儿、儿媳都去学。北魏太武帝听说这事后,就派人把昙无谶叫来。蒙逊不肯放人,这事儿才被揭露出来,昙无谶被拷问后处死了。 皇上知道了这件事后,赐死了昭仪沮渠氏,诛杀了她的家族,只有万年和他的祖辈因为早先投降而免罪。
同一年,有人又告发牧犍还在暗中跟以前的臣民联系,密谋造反。皇上就下令让司徒崔浩到公主府,赐死牧犍。牧犍跟公主告别了很久才自杀,后来以王室的礼仪下葬,谥号为哀王。公主去世后,皇上又下令把他们合葬。公主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因为跟国舅关系亲密,继承了母亲的爵位,做了武威公主。
蒙逊的儿子蒙秉,字季义。因为父亲的关系,被皇上封为东雍州刺史。这蒙秉为人阴险狡诈,多弄虚作假,在真君年间,就和河东的蜀人薛安都一起谋反。他们到了京城,被他的兄弟们抓住杀掉了。
万年和他的祖辈都当过先锋,万年被封为安西将军、张掖王,他的祖辈被封为广武公。后来万年做了冀州和定州刺史,又因为谋反被处死,他和祖辈一起死了。
一开始,牧犍战败了,他弟弟乐都太守安周逃到了吐谷浑,北魏太武帝就派镇南将军奚眷去追讨他。牧犍的另一个弟弟,酒泉太守无讳,则逃到了晋昌,于是太武帝就派弋阳公元洁去守酒泉。
真君年间,无讳包围了酒泉,元洁轻敌,出城跟无讳谈判,结果被无讳抓住了。元洁的部下们团结一致坚守城池,无讳继续围困,直到城里粮草耗尽,酒泉最终陷落。 无讳接着又想攻打张掖,但没成功,就退回临松,最后回去了。太武帝下诏书劝诫他。当时永昌王健镇守凉州,无讳派他的中尉梁伟去见永昌王,请求把酒泉献给他,还把元洁和俘虏的士兵都送给了永昌王军队。
第二年春天,太武帝派人拿着皇帝的诏书和节杖,拜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酒泉王。没过多久,因为无讳又想造反,太武帝再次派镇南将军、南阳公奚眷去讨伐酒泉,最终攻克了酒泉。
无讳于是计划渡过流沙河,派安周去西边攻打鄯善。鄯善王很害怕,想要投降,但碰巧魏国的使者劝他抵抗。安周于是和鄯善军连续作战,却没能攻下,就退守东城。第三年春天,鄯善王比龙西逃到了且末,他的儿子却跟着安周,鄯善国内大乱。无讳于是渡过流沙河,结果士兵因为缺水而死了一大半,但他仍然占据了鄯善。
在此之前,高昌太守阚爽被李宝的舅舅唐契攻击,听说无讳到了鄯善,就派使者假装投降,想让无讳和唐契互相攻打。无讳留下安周驻守鄯善,自己从焉耆东北方向前往高昌。这时,蠕蠕人杀了唐契,阚爽又拒绝投降无讳。无讳派卫兴奴用计诱骗阚爽,结果屠杀了高昌城,阚爽逃到了蠕蠕。无讳于是就留在了高昌。
第五年夏天,无讳病死了,安周继位。后来,高昌被蠕蠕国吞并了。
史学家说啊,周朝的国力衰弱了,七个诸侯国互相争斗,都想着瓜分中原大地,一个个都眼高于顶,想篡夺王位。
到了这个时候,张实他们这些人,就像夹在人堆外面,地盘上全是荒凉的战场,大家都在争强斗狠,心里都怀着不服输的野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斤两,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最终,这些家伙就像毒蛇猛兽互相残杀,结果都被消灭了,这真是理所应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