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废帝,也就是广陵王恭,字修业,是广陵惠王萧羽的儿子。他妈姓王。从小就稳重懂事,很有见识和抱负。长大后特别好学,对祖母和亲妈都非常孝顺,这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正始年间,他继承了王位。延昌年间,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又升职为散骑常侍。正光二年,他又当上了常侍,还兼任给事黄门侍郎。因为当时元叉专权,他装病不上朝。装病装了很久,后来干脆装成哑巴了。五年后,他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还加了散骑常侍的官职。建义元年,又升任仪同三司。

这位王爷自从不说话后,足足有十年时间,一直住在龙花寺,跟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永安年间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叫白庄帝的人,说这位王爷不说话,心里肯定有别的想法;民间也都在传,说他身上有天子之气。王爷害怕惹祸上身,就逃到上洛去了。没多久就被追上了,抓回京城,关了好几天,最后因为没什么证据,就放了他。等白庄帝死了以后,尔朱世隆他们觉得元晔跟皇帝关系疏远,而且民心也不拥戴他,而这位王爷一直默默无闻,他们觉得他城府很深,有帝王之才,就打算废掉元晔,立他为帝。但是怕他依然不说话,就让王爷的亲信去探探他的口风,还稍微威胁了他一下。王爷最后回答说:“天,它会说话吗?!”尔朱世隆他们一听,非常高兴。

二月初几,元晔到了邙山南边,世隆他们代表皇帝在东郭门外,进行了禅让仪式。一大帮官员递交奏章说:“国运兴衰有规律,忧患能促使圣明出现,所以才有六驾马车迎接天子,三块石头象征着祥瑞之兆。陛下您英明神武,治理国家有方,深得民心,简直是天人合一。如今社稷安定,天下太平,您却要独善其身,不顾百姓疾苦,让大家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们希望您能体恤民情,记住祖宗的基业,勤政爱民,让百姓和神灵都满意。” 元晔回答说:“我自知能力有限,所以才推辞。但是各位王公大臣都这么诚恳,我也不能拒绝。现在我接受你们的建议,只是觉得自己担不起这个重任啊!” 太尉尔朱度律献上了玉玺、绶带和皇帝的服饰。然后元晔坐上车驾,文武百官簇拥着,从建春门、云龙门进入宫殿,到了太极殿前,群臣纷纷祝贺。仪式结束后,元晔登上阊阖门,下诏书说:“我能力有限,却要治理天下,希望和大家一起共享太平盛世,特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大魏,把建明二年改成普泰元年。取消所有税收和盐税的官吏,免除所有杂税,官职不变。全国各地要上缴的绢帛,减少到四百一匹。所有文武官员,都升四级;那些还没安排官职的,也都能得到提升;被免职的官员,恢复原来的官职和爵位。颍川王尔朱兆、彭城王尔朱仲远、陇西王尔朱天光、乐平王尔朱世隆、常山王尔朱度律、齐献武王、斛斯椿以下的军士,都升六级。”

第二天,元晔又下诏说:“我能力有限,却位居王公之上,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多亏列祖列宗保佑,以及百官的忠心耿耿,才得以避免灾祸。古代三皇称皇,五帝称帝,三代称王,都是顺应天时。从秦朝末年开始,大家都争着当皇帝,忘记了谦逊的道理,贪婪自私,祸害子孙后代。我现在称帝,已经算是很节俭了!大家赶紧把这个消息传达下去。” 这个月,镇远将军清河崔祖螭率领青州七郡十多万人马包围了东阳。幽州刺史刘灵助在蓟起兵造反。抚军将军高乾邕和他的弟弟敖曹率领军队夜袭冀州,抓住了刺史元嶷,杀了监军孙白鹞,拥立前河内太守封隆之代理冀州州事。

三月某一天,皇帝下令封长广王晔为东海王。 然后又下令:把太师、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鲁郡王肃的职位改回太师;特进、车骑大将军、沛郡王欣升任太傅、司州牧,并且改封为淮阳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彭城王尔朱仲远,还有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陇西王尔朱天光,都升为大将军;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颍川王尔朱兆升为天柱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卫将军、大都督、晋州刺史、平阳郡开国公齐献武王,改封为勃海王,并且增加五百户的封邑;特进、车骑大将军、清河王亶升为仪同三司;侍中、太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升为太保;开府、前司徒公长孙稚升为太尉公,兼任录尚书事;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赵郡王谌升为司空公。长孙稚推辞了,后来又给他授了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

接下来几天,皇帝在显阳殿接见了尚书右仆射元罗和皇族成员,鼓励并慰劳他们。之后又提升了骠骑大将军、北华州刺史公孙略为仪同三司。然后又下令,右卫将军贺拔胜以及尚书省的一位官员,要招募乐工和杂役随军出征,这些人入伍后,都会被授予实际官职,如果自带马匹的,还会额外升一级。之后,皇帝又把侍中、卫将军、咸阳王坦;卫将军、尚书左仆射、南阳王宝炬;侍中、征东将军、平阳王脩,都提升为仪同三司。 随后,皇帝下令精简北方来京和在京的官员,裁减冗员。 紧接着,又任命持节、骠骑将军、泾州刺史贺拔岳为仪同三司、岐州刺史;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侯莫陈悦为仪同三司、秦州刺史。

皇帝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德行、孝顺、仁爱、贤能、忠义、意志坚定、诚实守信的人,可以礼仪邀请他们到京城来,如果被邀请而不来,就按不敬罪论处。 刘灵助率领军队在安国城附近与官军交战,结果被定州刺史侯渊击败,斩首,并把首级送到了京城。 之后,皇帝又把使持节、侍中、车骑大将军斛斯椿,以及侍中、卫将军元受,都提升为特进仪同三司。 皇帝还发布诏书说:“最近官场有点乱,我们进行了整顿,精简了人员,已经做出了裁决。被裁减的人,我们也多少有点同情。那些被裁减的人,可以额外提升一级,都授予将军的职位,让他们参加选拔,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合适的职位。” 这年春天,冠军将军、南青州刺史茹怀朗派他的部将何宝率领三千步骑,袭击萧衍的守军于琅邪,活捉了萧衍的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云麾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刘相如。

四月初几号,皇上在华林都亭打猎射箭,还赏赐了一些东西。当时演奏的音乐里,有几个演员表演得有点傻,皇上觉得不雅观,就下令把他们撤了。

几天后,皇上去了太庙祭祀。又过了几天,皇上任命齐献武王担任好多官职,职位很高,具体是: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同时,还任命安定王尔朱智虎为开府仪同三司、肆州刺史。接着,又把贺拔胜和大野拔提升为仪同三司。

之后,皇上在显阳殿考核了一批官员,能力不行的就调到别的地方去。 陇西王尔朱天光打败了宿勤明达,把他抓到京城斩了。尔朱彦伯被任命为司徒公。皇上还下令,以后不准再称“伪梁”,取消了细作的制度,允许邻国之间正常往来。

皇上还对一些官职进行改革,这些官职包括:员外谏议大夫、步兵校尉、奉车都尉、羽林监、给事中、积射将军、奉朝请、殿中将军、宫门仆射、殿中司马督、治礼郎。 这些官职领着俸禄却没啥实权,年纪大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外调,想外调的年轻的也可以申请。七品以上的官员,每个月都要上朝,如果哪个部门缺人,就从这些人里挑合适的补上。之前被提前退休的官员,可以恢复原来的职位;那些因为事情简单而被降职的官员,可以提升一级。

之前南阳太守赵修延抓了刺史李琰,五月某天,荆州的百姓杀了赵修延,把头送来,又重新推举李琰当刺史。尔朱仲远派魏僧勖等人去讨伐崔祖螭,把他抓了杀了。六月某天,齐献武王因为尔朱家族作乱,在信都起兵反抗。他攻下了殷州,杀了殷州刺史尔朱羽生,又任命李元忠为殷州刺史,镇守广阿。 皇上在显阳殿亲自处理了一些冤假错案。最后,尔朱弼被提升为仪同三司。

七月份壬申日,尔朱世隆他们害死了前太保杨椿和前司空杨津,以及他们的家人。丙戌日,司徒尔朱彦伯因为旱灾而辞官。戊子日,尔朱彦伯被免去侍中、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庚寅日,尔朱世隆被任命为侍中、太保、开府、尚书令、乐平王,并加封为仪同三师,官位仅次于上公。

八月庚子日,朝廷下令,陇西王尔朱天光可以招募文武官员,凡是战功卓著的,都可以破格提拔三级。颍川王尔朱兆度率领两万步骑兵从井陉出发,直奔殷州,李元忠丢下城池逃回信都。丙午日,常山王尔朱度律、彭城王尔朱仲远等人率领军队起兵反抗。九月丁丑日,卢同、杜德、桥宁三人分别被任命为仪同三司。己卯日,尔朱仲远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东道诸军事、兼尚书令、东道大行台、太宰。庚辰日,尔朱天光被加封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兼尚书令、西道大行台、大司马。青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穆绍去世了。癸巳日,追尊皇考为先帝,皇妣王氏为先太妃;封皇弟永业为高密王,皇子子恕为勃海王。

十月壬寅日,齐献武王让勃海太守元朗在信都登基称帝。

第二年春天三月,齐献武王在韩陵打败了尔朱天光等人。

夏天的四月辛巳日,齐献武王和废帝一起去了邙山,派魏兰根去洛阳观察废帝的为人。魏兰根嫉妒废帝的德行,回来后就进行诽谤,最终采纳了崔忄夌的建议,把废帝囚禁在崇训佛寺,而立平阳王元修为皇帝。废帝被废黜后,写了一首诗:

“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

话说太昌年间刚开始的时候,皇帝就在门下省外面驾崩了,那年他才三十五岁。皇帝临终前下令,让所有部门的官员都来集合,然后由大鸿胪负责皇上的丧事,按照王侯的规格下葬,并且要配上九旒冕旒、銮辂车驾、黄屋车盖、左纛军旗,还有120个持剑的仪仗人员,以及二卫和羽林军负责仪仗护卫。

后来继位的皇帝,名字叫朗,字仲哲,是章武王融的第三个儿子。他母亲姓程。朗从小就聪明过人,很机灵。永安二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肆州鲁郡王后军府的录事参军,后来又当上了仪同开府司马。到了元晔建明二年正月戊子这天,他又被任命为冀州勃海郡太守。正赶上齐献武王起兵造反,要讨伐那些暴虐的家伙,大家就拥立他当了皇帝。

十月壬寅那天,皇帝在信都城西登基了。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大赦天下,宣布改元为中兴元年。文武百官都升了官,普遍升了四级。齐献武王被任命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还加封三万户食邑;兼任侍中、抚军将军、河北大使的高乾邕被任命为侍中、司空;之前担任平北将军、通直散骑常侍的高敖曹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让他一直做下去;之前的刺史元嶷被任命为仪同三司。

己酉日,尔朱度律、尔朱仲远、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人在阳平集结,准备对抗义军。齐献武王使出反间计离间他们,结果尔朱兆也开始怀疑他们,这些人最终兵败溃散而逃回了老家。辛亥日,齐献武王在广阿大败尔朱兆,俘虏了五千多士兵。皇帝下令将士们普遍升五级,留守的升两级。皇帝又任命东将军、吏部尚书封隆之为使持节、北道大使,让他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务。

十一个月己巳日,皇帝下诏说:“现在王朝刚刚建立,各种制度才刚刚开始实行,现在所颁布的官职等级,并没有改变旧的章程。但是,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趁机钻空子,滥升军阶,虚报官职,都说是以前朝廷授予的,很难去压制他们。如果不严格制定制度,就无法防止他们弄虚作假。凡是虚报官职的,一旦被人举报,就要按照军法处置。如果查实是虚报官职的,就要取消官职,贬为平民,终身不得做官。”庚辰日,齐献武王率领军队攻打邺城。这一年,南兖州的百姓王乞德逼迫之前的刺史刘世明,让刘世明带着州城投降了萧衍,萧衍派他的将领元树占领了谯城。

公元532年正月壬午日(具体日期),咱们把邺城给拿下了,还抓了刺史刘诞。皇上高兴啊,就下令给所有将士都升官加爵,封侯的、加封土地的,一共九十七个人,级别还不一样呢。 第二天癸未日,皇上又发话了:“从咱们这王朝刚建立开始,制度还不完善,地方官吏大多是滥竽充数,真正有能力的没几个,社会风气也不正。那些个世家大族,就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所以朕日夜操劳,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事儿。相关部门一定要好好查处,这才对得起朕的一片苦心!”

二月辛亥日,追封孝庄皇帝为武怀皇帝。甲子日,把齐献武王升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再加封三万户,加起来一共六万户了。三月丙寅日,齐文襄王升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丙子日,侍中、车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孙腾也升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丁丑日,皇上亲临邺城。乙酉日,皇上又下令,让所有文武官员的家属都到邺城来。闰月乙未日,安北将军、光禄大夫、博野县开国伯尉景升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丙申日,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厍狄干也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壬寅日,尔朱天光、尔朱兆、尔朱度律、尔朱仲远这伙人,在洹水南边扎营。癸丑日,齐献武王在紫陌驻扎军队。庚申日,尔朱兆带着三千轻骑兵夜袭邺城,想攻打西门,没成功,就撤了。壬戌日,齐献武王在韩陵大败尔朱天光等人,前废帝的镇国将军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都投降了。尔朱兆逃到并州去了,尔朱仲远逃到东郡,尔朱天光、尔朱度律想往洛阳跑。大都督斛斯椿、贾显智则提前赶回去了。

四月初一,那椿啥的,带着人堵在河桥上,害怕受罚,自己主动招供了。没多久,天光和度律也在河桥被抓了。西北大行台长孙稚和都督贾显智带着骑兵冲进京城,把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抓起来,直接在大街上砍了脑袋;天光和度律则被押送到齐献武王那里。 过了几天,以前那个被废掉的皇帝,侯景,他当时是骠骑大将军,在济州当官,这回他带着城池投降了,朝廷立马给他升官,封他为仪同三司,还让他当尚书仆射、南道大行台和济州刺史。 又过了几天,魏兰根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再过一天,高盛也升官了,兼任尚书仆射和北道行台,具体怎么干,到时候再说。尔朱仲远这小子跑去找萧衍投靠了。青州刺史尔朱弼被手下冯绍隆给杀了,人头还被送到京城来了。 之后,辛永和张悦也带着城池投降了。

过了些日子,皇帝到了河阳,在别院把皇位让出去了。第二年五月,他被封为安定郡王,食邑一万户。后来因为犯了错,死在了门下省外面,那年他才二十岁。永熙二年,他葬在了邺城西南的野马冈。这位皇帝,名叫元修,字孝则,是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个儿子,他母亲是李氏。 他性格沉稳,话不多,喜欢军事。一开始被封为汝阳县开国公,当了通直散骑侍郎,后来又升任中书侍郎。建义年间,他当上了散骑常侍,没多久又升为平东将军,兼任太常卿,之后又当了镇东将军、宗正卿。永安三年,被封为平阳王。普泰年间,他当上了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任尚书右仆射,后来又加了侍中和尚书左仆射的官职。

公元534年夏天四月,安定王觉得自己的地位比较边缘,没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于是请求让出皇位。齐献武王就和百官们一起商量,大家一致认为高祖不能没有继承人,所以一起拥立安定王。戊子日(农历某日),安定王在东郭城外登基称帝,然后从东阳门、云龙门进入皇宫,在太极殿接受群臣朝贺。仪式结束后,皇帝登上阊阖门,发布诏书说:“兴衰更替,朝代更迭,这都是天意,谁也无法预料。大魏王朝曾经统一天下,国力强盛,疆域辽阔,但后来上天降下灾祸,魏朝经历了多次磨难,礼乐崩坏,法度沦丧。强大的周朝,也被戎狄摧毁;庄严的宗庙,也变成了荒草。胡人和羯人乘机作乱,残暴统治,杀害君王,屠戮百姓,他们只顾着掠夺,根本不知道满足。自从有了文字记载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惨烈的事件!大丞相勃海王高欢为了国家,奋起反抗,决心洗刷国耻。所以,在广阿的军队,英勇善战;在邺城的军队,坚不可摧。最近,北方各胡族联合起来,兵强马壮,他们调集全国的军队,集中了所有精锐力量。但是,经过短暂的战争,我们迅速消灭了敌人,元凶伏诛,大逆不道者被擒获。我们挥师渡过黄河,扫清了伊洛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恢复了正常。国家危亡之际转危为安,江山破碎后得以重建。我受命继承皇位,感到责任重大,承受着这份重大的事业,我就像掉进了深水里,找不到方向。我希望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太平盛世,特下令大赦天下。将中兴二年改名为太昌元年。”诏书还宣布恢复御史中尉樊子鹄的官职,并让他兼任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同时任命都督仪同三司、徐州刺史杜德讨伐元树。

齐献武王上奏说,那些为高欢立下功勋的家族,却被尔朱氏抄家灭族,请求皇上将他们恢复原状。皇帝考虑到朝代更迭,就重新任命齐献武王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增加封地九万户,加上以前的封地,共计十五万户。庚寅日(农历某日),皇帝又提升齐文襄王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其他官职不变。壬辰日(农历某日),齐献武王返回邺城,皇帝在乾脯山为他饯行。

五月丙申,前废帝广陵王死了。皇上就让淮阳王欣当太师,封他做沛郡王;让赵郡王谌当太保;清河王亶当仪同三司;南阳王宝炬当太尉;长孙稚当太傅;元罗当尚书令,元世俊当吏部尚书,他们几个也都当仪同三司。

戊戌这天,齐献武王固让主动请求辞去天柱大将军的职务,皇上同意了,并且减少了他的封地五万户,其他的待遇都保持不变。

丑日,之前被免职的司空高乾邕又重新当上了司空。乙巳这天,皇上到华林都亭去宴请群臣,赏赐的东西各有不同。结果羽林队主唐猛突然冲进来祝贺,皇上说他违反了宫廷守卫的规矩,就杖责了他。唐猛嘴硬顶撞皇上,结果当场就被砍了头。

丁未这天,皇上发布诏书说:“不能欺负孤苦无依的人,这在以前的典籍里都有记载;要好好照顾孤寡老人,让这份善举流传后世。我能力有限,却要当好百姓的父母,所以时刻惦记着老百姓,常常为此叹息。现在国家要重新治理,要先从体恤孤苦弱小的人开始,如果有孤寡老人、病人,或者无家可归的人,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按照规定给予救济。”

皇上又发布诏书说:“法律条文要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这样老百姓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了;法律要开设两个途径,这样官员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以前朝代的法律法规,一直沿用至今,而且越来越复杂。这些法规并不适合所有情况,也无法顾及所有方面。所以,要让四品以上官员到都省来,把这些条文法规整理一下,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办法。那些不适用的,就暂时搁置。新制定的法规,不要和旧的混在一起。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要太繁琐。”

己酉这天,清河王亶当上了司徒。庚戌这天,皇上发布诏书说:“前段时间西边闹饥荒,老百姓流离失所,有的倒毙在沟渠边,有的饿死在路上,都暴尸荒野,任凭乌鸦啄食。一想到这些,我就睡不着觉。掩埋尸体的仪式,我们应该尽力做到;施舍救济的善举,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那些暴尸荒野的,要就地掩埋。把这个命令传遍天下。”

乙卯这天,皇上宣布解除全国戒严。六月癸亥朔日,皇上在华林园处理诉讼案件。丙寅这天,蠕蠕、嚈哒、高丽、契丹、库莫奚等国都派使臣来朝贡。丁卯这天,南阳王宝炬因为犯了错,被降职为骠骑大将军,开府的职位也被取消了,王爵不变,让他回家,派羽林卫看守。同时,把武怀皇帝的谥号改成孝庄皇帝。癸酉这天,蠕蠕、嚈哒两国又派使臣来朝贡。

戊寅这天,皇上发布诏书,对全国官员进行大规模的晋升。在京城的百官都晋升四级,参加义师的将士都晋升六级,在邺城的百官晋升三级,河北义州的官员晋升两级,河桥建义的官员晋升五级,关西的官员晋升两级。以前因为建明、普泰而受封爵、晋升、优待的,也都追认。己卯这天,皇上在显阳殿处理诉讼案件。乙酉这天,高丽、契丹、库莫奚三国又派使臣来朝贡。丙戌这天,斛斯椿官复原职。

皇上发布诏书说:“前些日子,奸臣当道,胡作非为,法律法规也变了样;他们为了笼络人心,对少数民族减免赋税;但是,他们又加重了对百姓的赋税,收取的税款是原来的十倍。这简直是掩耳盗铃!我时刻记挂着百姓,日夜不得安宁。现在刚开始恢复农业生产,百姓生计还没恢复,如果按照以前的赋税标准来收,恐怕难以承受。所以,今年的租税,先收一半,明年再恢复原来的标准。”辛卯这天,贾显度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

七月份的乙未日,皇帝下诏说:“永安年间,朕顺利地培养了皇储,因此晋升他们的爵位,以庆祝国庆。最近经过普泰,顺便追封了一些人。现在叛乱平息了,旧的制度可以恢复了。应该按照以前的旨意,完成之前的恩典。皇子们的级别可以恢复到之前的等级。文穆庙的祭祀,应该停止,如果已经受封的人,就按照规定追封。”

七月份的庚子日,任命宝炬为太尉公,宝炬之前是骠骑大将军、开府、南阳王。七月份的壬寅日,齐献武王率领军队从滏口进入,厍狄干率领军队从井陉进入,讨伐尔朱兆。七月份的乙巳日,齐献武王把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押解到京城,在城里斩首了他们。七月份的己酉日,任命樊子鹄为仪同三司,樊子鹄之前兼任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七月份的庚戌日,皇帝下诏任命高隆之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兼尚书左仆射、北道行台,率领十万步骑兵前往太行山,与齐献武王会合。高隆之卸任行台,仍然担任大丞相军司。齐献武王驻扎在武乡。尔朱兆在晋阳大肆抢掠,然后向北逃到秀容。并州平定。

七月份的乙卯日,皇帝来到显阳殿,亲自处理冤假错案。七月份的丙辰日,任命东莱王贵平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贵平之前是宗师。这个月,夏州迁徙来的居民郭迁占据宥州叛乱,刺史元嶷丢下城池逃跑了。皇帝下令行台侯景率领齐州刺史尉景、济州刺史祭俊等人去讨伐。城池被攻破,郭迁逃到了萧衍那里。东南道大行台樊子鹄在谯城大败萧衍军队,俘虏了萧衍的邺王元树和谯州刺史朱文开。

八月份的壬戌日(初一),齐文襄王来朝见皇帝,进行射箭比赛,赏赐给他的部下各有不同。八月份的丁卯日,任命元宁为高平王,元宁之前是西中郎将。八月份的甲戌日,任命李琰之为仪同三司,李琰之前是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八月份的庚寅日,任命崔秉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崔秉之前是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八月份的辛卯日,任命高岳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高岳之前是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九月份的癸未日,任命封津为仪同三司,封津之前是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九月份的庚子日,皇帝前往华林都亭,召见元树以及百官、蕃使、将领等,举行宴会和射箭比赛,赏赐各有不同。九月份的癸卯日,燕郡开国公贺拔允晋升为王。九月份的乙巳日,皇帝前往都水,南过洛汭,到达瀍涧。九月份的己酉日,皇帝在北原开垦田地。九月份的癸丑日,任命沛王欣为广陵王,前废帝的儿子勃海王子恕改封为沛郡王。九月份的甲寅日,任命封隆之、任祥为仪同三司,两人之前都是侍中、骠骑大将军。任命元仲景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元仲景之前是车骑大将军、河南尹。九月份的乙卯日,皇帝祭扫山陵。九月份的丙辰日,蠕蠕、高昌国派遣使者前来朝贡。九月份的庚申日,任命李神隽、娄昭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李神隽之前是卫将军、前吏部尚书,娄昭之前是抚军将军、右卫将军。

十一月份的甲子日,任命使持节、卫将军、光州刺史高仲密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丁卯日,任命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潘蛮为仪同三司。己卯日,任命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高琛为特进、骠骑、开府仪同三司。庚寅日,任命使持节、骠骑将军、肆州刺史刘贵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十一月甲午日,任命车骑将军、扬州刺史斛斯敦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丁酉日,冬至,皇帝在圆丘举行祭祀活动。戊戌日,在太极前殿召见百官上朝。甲辰日,安定王朗和东海王晔因为犯事被处死。乙巳日,蠕蠕国派使者前来朝贡。己酉日,任命前太尉公、汝南王悦为侍中、大司马、开府。当天还举行了灵太后胡氏的葬礼。十二月份的丙寅日,任命骠骑大将军、领御史中尉綦隽为仪同三司。乙亥日,任命侍中、广平王赞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丁亥日,处死了大司马汝南王悦。当天天下大赦,改元太昌为永兴,尊号太宗,后来又改为了永熙元年。

第二年正月初一庚寅日,皇帝在太极前殿宴请群臣。甲午日,齐献武王从晋阳出发讨伐尔朱兆。丁酉日,在赤洪岭大败尔朱兆。尔朱兆逃跑了,最后自杀身亡。己亥日,皇帝前往崧高石窟灵岩寺。庚子日,皇帝再次前往灵岩寺,并进行了施舍,赏赐各有不同。庚戌日,仪同三司李琰之去世了。丁巳日,追尊皇考为武穆帝,皇太妃冯氏为武穆后,皇妣李氏为皇太妃。同时,任命骠骑将军、前沧州刺史高聿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萧衍的属下,劳州刺史曹凤、东荆州刺史雷能胜等人率领全城投降。

二月初几,张琼升官了!他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官职可大了去了,之前是镇东将军,负责汾州的事务。第二天,又有人升官了!司空公高乾邕被任命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而咸阳王坦则接替他当了司空公。

三月初一,贾显智也跟着沾光,他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之前已经是骠骑大将军、沧州刺史了。过了几天,朝廷下诏书说,因为阿至罗那边投降了,所以重新任命齐献武王为大行台,让他全权处理相关事宜。再之后,窦泰也升官了,被任命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之前是蔚州刺史。哎,这官场风云变幻啊,高乾邕因为犯了事,被赐死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鲁郡王肃也去世了,享年……(具体年龄原文未提及)。

梁景睿也升了官,从使持节、都督河渭部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世袭河州刺史升为仪同三司。最后,赵郡王谌被任命为太尉公,还加了羽葆鼓吹的待遇,排场可大了;南阳王宝炬也升任太尉、开府、尚书令,官位一个比一个高啊!

四月戊辰这天,皇帝下令,从中央三府到各州,所有官员都不能再兼任常侍或者同时担任两个官职了,就算已经任命的也要全部收回。 这个月,青州人耿翔带兵攻占了胶州,杀了刺史裴粲,还跟萧衍勾结上了。

五月庚寅,皇帝又下令,所有冤假错案,只要是上报一年以上的,都集中到华林园,他要亲自过目审查;如果案子已经拖了一年以上,有关部门还没上报的,允许当事人自己上诉;要是案子牵涉到州郡,或者拖了好几年的,就让尚书省把这些案子汇总后报上来。五月壬寅,任命使持节、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齐州刺史侯渊再次担任开府仪同三司。五月乙巳,皇帝下诏说:“大夫的官职,地位和级别都很高;员外官的职位,也不算低。但是下面那些胥吏,管辖的部门不只一个,官职高低混杂在一起,有损于朝廷的规章制度。从现在开始,京城的官员如果愿意担任那些称谓比较小的官职,可以直接加散号将军的称号;如果想辞去低级官职的,可以改任大夫或员外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既领散官又兼任实职。那些特别加官晋爵的,不在此例。” 东徐州城里的老百姓王早、简实等人杀了刺史崔庠,占据了州城投奔萧衍。

六月壬申,任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樊子鹄为青胶地区的大使,督促济州刺史、大都督察俊去讨伐耿翔。六月丁丑,任命骠骑大将军、代理南兖州事务的念贤为仪同三司。

公元某年秋七月辛卯这天,皇帝下令任命万俟普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这万俟普之前是使持节、镇北将军、大都督、秦州刺史。第二天,壬辰日,皇帝又把广陵王欣升为大司马、侍中,广陵王欣之前是太师、司州牧;同时把赵郡王谌升为太师,这俩人还都开了府邸。庚戌日,燕郡王贺拔允被任命为太尉公,他之前是司徒公。

八月初二,乙丑日,齐文襄王来朝见皇帝,皇帝在华林都亭设宴款待他,文襄王的随从人员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这天,皇帝还把司马子如升为仪同三司,司马子如之前是骠骑大将军、前南岐州刺史。戊辰日,皇帝亲自送齐文襄王到黄河渡口,然后才返回。癸酉日,齐献武王上表请求辞去王爵,皇帝没同意;但他请求分封十万户的邑地,并降低爵位等级,把勋章和荣誉都退还给朝廷,皇帝就答应了。九月初九,壬子日,崔孝芬被任命为仪同三司,他之前是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到了冬天十月初六,癸未日,麹子坚被任命为仪同三司,并被晋升为郡王,他之前是卫将军、瓜州刺史、泰临县开国伯、高昌王。十一月初十,癸巳日,邸珍被任命为徐州大都督、东道行台仆射,率领军队去讨伐东徐州,他之前是持节、征北将军、殷州刺史。十二月十四,丁巳日,皇帝去嵩山打猎;己巳日,又去了温汤;丁丑日,皇帝才回宫。

到了第三年春天正月十三,壬辰日,齐献武王在河西苦泄河打败了费也头,俘获了他们的首领纥豆陵伊利,并且把他们的部落迁到了内地。

二月,东梁州被夷族欺负得很厉害,皇上就派了拿着皇帝令牌、担任车骑大将军、同时负责东雍州事务的泉企,去东梁州当行台,也就是临时行政长官,负责带兵去打仗。

过了几天,就是己未这天,萧衍带着皇帝的令牌,本来是豫州刺史、南昌王的毛香,主动带着城池投降了,皇上高兴坏了,就给他升官,让他当上了拿着皇帝令牌的安南将军、信州刺史,还封他为义昌王,这升迁速度,杠杠的!

然后,壬戌这天,皇上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啊! 丙子这天,皇上亲自主持祭祀孔子的仪式,表达对先师的敬意。 辛巳这天,皇上微服私访,去了洪池陂,还顺便逛了逛田地,体验一下民情。 壬午这天,皇上又给卫将军、前徐州刺史元祐升官,让他当了卫大将军,还让他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地位一下就高了好多。同时,骠骑将军、左卫将军元斌也升官了,被封为颍川王。

三月壬寅这天,以前担任侍中、车骑大将军的李彧,也被皇上提拔了,升任骠骑大将军,同样享受仪同三司的待遇。 这一个月,皇上可真是忙着升官啊,看来朝廷人才济济,皇上也赏罚分明!

四月戊午那天,契丹国派使臣来进贡。 辛未那天,高平王宁因为犯了事,被降爵为公。丙子那天,高丽国也派使臣来进贡。

五月丙戌那天,朝廷增加了勋府庶子的名额,另外又增加了六百名厢兵;还增加了骑官的数目,厢兵二百人,根据他们的品级出身来安排,骑官的品级相当于直斋。辛卯那天,皇帝下诏说:“大魏王朝占据着天子之位,统御着广阔的疆土。回顾以往,我们经历了风云变幻,安定了国家,从北到南,东征西讨,最终平定叛乱,天下太平。而江南的吴地,由于地势险要,长期以来被我们忽略了。世祖太武皇帝,曾经手持金镜照耀四方,击响玉鼓激励士气,他神武的威风震慑四方,所向披靡,那些叛军都溃不成军,像冰雪消融一样。长江以北,都成了魏国的土地。近些年来,国家屡遭不幸,国事动荡不安,一些歹徒乘机作乱,互相窥伺着我大魏,边境冲突不断,州郡沦陷。朕一直牵挂着这件事,日夜难安。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有精锐的军队和严密的部署,又怎么能恢复文武盛世的景象,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我打算亲自统帅军队,前往彭城和汴州,争取一劳永逸,保卫国家疆土。内外百官都要做好准备,出兵的具体时间,我会另行下旨。” 当时,斛斯椿、元毗、王思政、魏光等奸臣从中作梗,他们暗中勾结齐国的献武王,借口讨伐萧衍,在盛夏征发河南各州的军队,天下人都对此感到不满。这事儿记载在《斛斯椿传》里。丙申那天,任命使持节、侍中、大司马、开府、司州牧、广陵王欣为左军大都督,任命太傅、录尚书事长孙稚为中军四面大都督。

丁酉那天,皇帝到华林都亭,召集京畿都督和三千多名士兵,慰劳他们。庚子那天,皇帝又到华林都亭处理诉讼案件。壬寅那天,皇帝又任命长孙稚为后军大都督。六月丁卯那天,大都督源子恭镇守胡阳,汝阳王暹镇守石济,仪同三司贾显智率领豫州刺史斛斯寿向东进军济州。庚午那天,吐谷浑国派使臣来进贡。丙子那天,皇帝下诏说:“这些年来,国家屡遭不幸,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有些将士忠心耿耿,奋不顾身,为国捐躯;有些将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视死如归。他们有的战死沙场,尸骨无存,他们的功勋没有被记录,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赏赐。朕夜不能寐,对此深感痛惜。应该向全国发布诏令,让大家上报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名单。如果他们的亲人不在,可以由他们的朋友代为上报。尚书省要认真核实,根据情况给予追赠。这样才能稍稍慰藉他们的亡灵,表达朕的同情。”庚辰那天,任命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中军大都督斛律沙门为开府仪同三司。

公元某年七月初一,那天是辛巳日,皇上特地把镇东将军、前大鸿胪卿、太原王昶升职为车骑大将军,还让他兼任仪同三司,官职一下子高了不少。 第二天,己丑日,皇上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河桥附近。皇上任命斛斯椿为前军大都督,没过多久又下令让他去镇守虎牢关。同时,皇上还下令让荆州刺史贺拔胜赶到军营来。贺拔胜带着他的部队到了汝水边上。七月十九日(庚子日),皇上又把使持节、征西将军、岐州刺史越肱升为仪同三司。七月二十六日(丁未日),皇上被斛斯椿他们逼得没办法了,只好离开长安。七月二十八日(己酉日),齐献武王进了洛阳,贺拔胜一看情况不妙,赶紧逃回了荆州。

八月初一(甲寅日),皇上把司徒公、清河王亶提升为大司马,让他全权处理朝政,就住在尚书省办公。八月五日(辛酉日),齐献武王往西去迎接皇上。八月十二日(戊辰日),皇上发布了一道赦令,原文是:“晦为明始,乱实治基,爰著天道,又符人事。故姬祚中微,践土有勤王之役;刘氏将倾,北军致左袒之举。用能隆此远年,克兹卜世。永熙之季,权佞擅朝,群小是崇,勋贤见害。官缘价以贵贱,狱因货而死生。宗祏飘若缀旒,民命弃如草莽。大丞相位居晋郑,任属桓文,兴甲汾川,问罪伊洛。群奸畏威,拥迫人主,以自蔽卫,远出秦方。虽车驾流移,未即返御,然权佞将除,天下延颈。魏邦虽旧,其化惟新,思与兆民,同兹更始。可大赦天下。” 与此同时,行台侯景带兵去攻打荆州,贺拔胜打了败仗,只好逃到萧衍那里去了。

九月初九那一天,朝廷任命卫大将军兼河南尹元子思当使者,还让他担任行台仆射,又任命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娄昭为西道大都督,让他们带着随从官员一起往西去迎接皇帝的车驾。 到了九月十四,潼关守将毛鸿宾造反,结果被齐献武王打败抓住了。 当天,齐献武王就回洛阳了。 这个月,东清河有个叫傅皛的人杀了太守韩子捷,占据了郡城造反。 后来赶上大赦,他就投降了。

到了冬天十月某一天,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代理青州事务的侯渊攻克了东阳,杀了刺史东莱王贵平,把他的脑袋送到了京城。

闰十二月某一天,皇帝被宇文黑獭给杀了,那年他才二十五岁。

史官说:先帝在广陵的时候就江山动荡,中兴时期又再次衰败;平阳公主疑心重,猜忌多,自己断送了皇家香火。普泰年间还算太平,永熙年间却坏事做尽。这些都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啊,天下人都抛弃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