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远古时候,黄帝老先生有25个儿子,有的在中原地区当官,有的被封到边远地区去管理。他其中一个比较小的儿子叫昌意,被封到了北方,那地方有个大鲜卑山,他就以山为号,建立了国家。

他的后代一直当着首领,管辖着幽州以北,那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他们靠着放牧、迁徙、打猎为生,民风淳朴,生活简单,没啥文化,记事就刻木头做记号。 世代相传的事情,就像史官写史书一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黄帝是土德王,北方人把土叫“托”,把后代叫“跋”,所以昌意的后代就以“拓跋”为姓。

他的后代里有个叫始均的,在尧帝时代当了官,还曾经在弱水北边把旱神女魃给赶跑了,老百姓都感激他,舜帝也夸奖他,封他为田祖。 从尧舜禹三代到秦汉时期,那些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类的部落,一代又一代地蛮横霸道,老是来骚扰中原地区,但是始均的后代们,一直没跟中原王朝来往,所以正史里都没怎么记载他们。

过了六十七代,到了拓跋毛,他聪明又勇猛,远近闻名,管辖着三十六个小国,九十九个大姓,威震北方,大家都服他。后来他死了。

接着是拓跋贷当了皇帝,也死了。

然后是拓跋观当了皇帝,也死了。

再然后是拓跋楼当了皇帝,也死了。

之后是拓跋越当了皇帝,也死了。

再之后是拓跋推寅当了皇帝。他带着族人南迁到一个大湖附近,地方有一千多里,土地又黑又湿,很不好。 他打算再往南迁,结果还没来得及动身就死了。

接下来是拓跋利当了皇帝,也死了。

然后是拓跋俟当了皇帝,也死了。

再然后是拓跋肆当了皇帝,也死了。

之后是拓跋机当了皇帝,也死了。

再之后是拓跋盖当了皇帝,也死了。

然后是拓跋侩当了皇帝,也死了。

最后是拓跋邻当了皇帝。这时候有个神仙对他说:“这地方太荒凉了,不适合建都城,你们应该再搬家。” 拓跋邻那时候年纪大了,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

圣武皇帝,名叫诘汾。献帝让他南迁,可是山高路远,困难重重,简直寸步难行,他都想要放弃了。这时,出现了一种神兽,长得像马,叫声像牛,它在前面带路,走了好几年才走出深山。他们最终定居在匈奴的旧地。这次迁徙的策略,大多是宣帝和献帝想出来的,所以人们都称之为“推寅”,大概就是现在说的“钻研”的意思吧。

话说圣武帝曾经带着几万骑兵在山泽间打猎,突然看见一辆车从天上掉下来!等车落地,他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身边还有很多侍卫。圣武帝很惊讶,就问她是谁,女子回答说:“我是天女,奉命来与您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就同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天女请求离开,说:“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在这里相见。”说完就走了,速度快得像风一样。到了约定的时候,圣武帝来到原来的地方,果然又见到了天女。天女把刚生下的儿子交给圣武帝说:“这是您的儿子,好好抚养他。您的子孙后代将会成为帝王。”说完就消失了。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始祖。所以当时有句谚语说:“诘汾皇帝没有妻家,力微皇帝没有舅家。”后来圣武帝驾崩了。

始祖神元皇帝,名叫力微,他天生就聪明睿智。

他即位的第一年,是庚子年。之前,西部地区经常入侵,百姓四处逃散,都投奔了没鹿回部的大人窦宾。始祖力微很有雄才大略,当时的人都看不透他。后来,他和窦宾一起攻打西部,结果战败了,他丢了马,只能步行逃跑。始祖竟然把自己的坐骑送给了窦宾。窦宾回到部落后,下令寻找给他马的人,要重重奖赏,但始祖却隐瞒了自己的身份。过了很久,窦宾才知道真相,大吃一惊,想要把一半的国家分给始祖。始祖没接受,只接受了窦宾的女儿。窦宾仍然想报答始祖的恩情,就问始祖想要什么。始祖请求率领自己的部众到长川北部居住,窦宾恭敬地答应了。十几年后,始祖的德政广被,以前的那些百姓都纷纷归附他。

二十九年的时候,窦宾临终前,告诫他的两个儿子要好好辅佐始祖。可是他的儿子们不听,暗中密谋造反。始祖把他们杀了,收编了他们的军队,其他的部落首领也都纷纷臣服,于是始祖就拥有了二十多万军队。

公元39年,我们搬到了定襄的盛乐。那年夏天四月,举行祭天大典,各部落首领都来参加,只有白部首领观望没来,于是我们把他抓起来杀了。这下大家都吓坏了,远近都老实了。 爷爷(指始祖)就对大家说:“我仔细观察以前匈奴、蹋顿那些人,他们只顾贪图钱财,抢掠边民,虽然有点收获,但死伤的损失根本弥补不了,反而招来仇敌,百姓受苦,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所以我们就跟魏国和亲了。

公元42年,爷爷派我父亲(指文帝)去魏国,顺便看看那边的风土人情。那会儿是魏国的景元二年。我父亲,也就是沙漠汗,当时还是太子,留在洛阳,算是魏国的贵宾。 我们跟魏国互通有无,来往不断,魏国每年送来大量的金银布帛丝绸,数目以万计。爷爷跟邻国交往,真诚守信,从不耍心眼儿图一时之利,宽厚仁慈,所以四面八方的人都敬仰他。后来魏国换成了晋国,我们跟晋国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爷爷年纪大了,想回家,晋武帝很隆重地护送他回来。

公元48年,我父亲从晋国回来了。

公元56年,我父亲又去了晋国,冬天回国。晋国送给我们大量的锦缎、毛毯、丝绸、彩帛、棉花、绢等东西,非常丰厚,车马牛羊足足一百多辆。 路过并州的时候,晋国的征北将军卫瓘,觉得我父亲这个人太厉害了,将来可能会成为祸患,就偷偷地跟晋武帝说,想把父亲扣下别放他走。晋武帝觉得这样失信不好,没同意。卫瓘又想了个办法,说用金银锦缎贿赂我们国家的大臣,让他们互相争斗,自相残杀。晋武帝同意了,于是就扣下了我父亲。 结果我们国家的大臣和各部落首领都收了卫瓘的贿赂。

五十八年过去了,他才终于回国。始祖听说他回来了,非常高兴,就派大臣们到阴馆去迎接他。酒喝到兴头上,皇帝抬头看着飞鸟,对大臣们说:“我给你们把它射下来。”他随手一射,飞鸟应声落地。当时,他们国家没有这种射箭技术,大家都非常吃惊,互相私下议论说:“太子穿着打扮,跟南夏人一样,还掌握着一些奇特的技艺,如果让他继承王位,改变旧的风俗习惯,我们这些老臣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还不如那些在国内长大的皇子们,他们更淳朴老实。”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开始离间太子和始祖的关系,密谋加害于他,并且抢先跑回去告状。

始祖问他们:“我的儿子在别的国家待了这么久,进步如何?”大臣们回答说:“太子才能非凡,竟然能用空弓射落飞鸟,这像是晋国那些奇奇怪怪的法术,是扰乱国家、危害百姓的征兆,希望您能仔细查查。”自从皇帝在晋国回来后,其他皇子们越来越受宠,始祖年纪也大了,一百多岁了,心里有点犯嘀咕,听了大臣们的话,心里更加怀疑。于是他说:“不能容忍的人,就应该把他除掉。”于是大臣们就赶紧跑到塞南,害死了皇帝。后来,始祖非常后悔。皇帝身高八尺,英俊潇洒,在晋国的时候,朝中很多英俊才子都和他交好,大家都非常敬仰他。后来,人们追谥了他。

那一年,始祖病重了。乌丸王库贤,凭借着权势,之前收受了卫瓘的贿赂,所以想挑拨各部落的关系,竟然在朝廷上磨刀磨斧。大臣们问他这是要干什么,他回答说:“皇上恨你们这些大臣诬陷太子,现在要杀掉你们所有人的长子。”大臣们都信以为真,纷纷逃散。始祖不久就去世了,在位五十八年,享年一百零四岁。太祖即位后,尊他为始祖。

章皇帝,名叫悉鹿立,是始祖的儿子。各部落纷纷叛乱,国内一片混乱。他当了九年皇帝就去世了。

平皇帝,名叫绰立,是章帝的弟弟。他雄武有谋略,威望很高。在位第七年,匈奴宇文部大人莫槐被部下杀害,又立莫槐的弟弟普拨为大人。皇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普拨的儿子丘不勤。平皇帝在位七年后去世了。

思皇帝,没敢用他的名字,他是文帝的幼子,聪明睿智,度量很大,深受众位兄弟的敬重。他的统治宽松简易,百姓都很拥戴他。他在位一年就去世了。

昭皇帝,也没用他的名字,是始祖的儿子。他把国家分成三部分:他自己带一部分住在东部,在上谷的北边,濡源的西边,东边与宇文部接壤;让文帝的长子桓皇帝,也没用他的名字,统领一部分,住在代郡的参合陂北;让桓皇帝的弟弟穆皇帝,也没用他的名字,统领一部分,住在定襄的盛乐故城。从始祖以来,我们和晋朝一直保持友好关系,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能征善战的骑兵有四十多万。这一年,穆帝开始出兵并州,把一些杂胡迁徙到云中、五原、朔方。又渡过黄河,攻打匈奴、乌桓等部族。从杏城北面八十里到长城原,沿路竖立界碑,与晋朝划定边界。

第二年,安葬了文帝和皇后封氏。当初,思帝想改葬文帝,但还没来得及就去世了。到这时,才完成了他的遗愿。晋朝的成都王司马颖派从事中郎田思来吊唁;河间王司马颙派司马靳利来吊唁;并州刺史司马腾派主簿梁天来吊唁。来参加葬礼的远近宾客有二十万人。

第三年,桓皇帝越过沙漠北部巡视,顺便还西征了一些国家。

第四年,东部鲜卑的娄大人倍斤迁入辽东。

第五年,宇文莫廆的儿子逊昵延来朝贡。皇帝很高兴他的诚意,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他。

第七年,桓皇帝从西征回来,归附的国家有二十多个,前后历时五年,现在才回到东方。

第十年的時候,晋惠帝被成都王司马颖逼迫滞留在邺城。匈奴的旁支刘渊在离石起兵造反,自称汉王。并州刺史司马腾来请求支援。桓皇帝率领十多万骑兵前去,皇帝也同时出兵援助,在西河、上党地区大败刘渊的军队。正赶上惠帝回到洛阳,司马腾就辞别回去了。桓皇帝和司马腾在汾河东岸盟誓后返回。然后派辅相卫雄、段繁在参合陂西边堆石建亭,立碑记载这次战役。

公元十一年,刘渊攻打司马腾,司马腾又向朝廷求救。汉桓帝派了几千轻骑兵去救援,结果斩杀了刘渊的将领綦毋豚。刘渊就往南逃到蒲子。朝廷封汉桓帝为大单于,赐给他金印紫绶。

这一年,汉桓帝死了。桓帝是个英杰,身材魁梧高大,一般的马都驮不动他。他平时都坐安车,用大牛拉车,牛角上还能装一石粮食呢!据说桓帝曾经中毒,他呕吐的地方后来长出了榆树。而参合陂那个地方根本没有榆树,所以当时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一直流传到现在。桓帝一共当了十一年的大单于。后来,定襄侯卫操在大邗城立碑,歌颂他的功德。他的儿子普根继位。

公元十二年,賨人李雄在蜀地称帝,自称大成皇帝。

公元十三年,昭帝死了。鲜卑首领慕容廆派使者来进贡。这一年,羯胡石勒和晋朝的马牧帅汲桑造反了。

穆皇帝天资聪颖,英勇过人,武力超群。昭帝死后,他掌握了三部,实现了统一。

公元元年,刘渊称帝,自称大汉皇帝。

公元三年,晋朝并州刺史刘琨派人来,把自己的儿子刘遵送来当人质。穆皇帝很高兴,赏赐了他很多东西。白部首领叛乱,逃到了西河,铁弗刘虎在雁门举兵响应,攻打刘琨的新兴郡和雁门郡。刘琨向穆皇帝求救,穆皇帝派了他的儿子平文皇帝率领两万骑兵去帮助刘琨作战,结果大败白部;接着又攻打刘虎,彻底消灭了他的军队。刘虎带着残兵败将,西渡黄河,逃到朔方躲藏起来。晋怀帝封穆皇帝为大单于,封他为代公。穆皇帝觉得封地离朝廷太远,百姓之间也没有联系,于是向刘琨请求把句注、陉北的地盘给他。刘琨本来就是依靠穆皇帝,听到这个请求非常高兴,于是把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个县的人民迁到陉南,修建新的城邑,把这块地全部献给了穆皇帝。这块地东边连接代郡,西边连接西河、朔方,方圆几百里。穆皇帝于是迁徙了十万户人家到这里居住。刘琨又派人向穆皇帝求救,请求帮助洛阳。穆皇帝派了两万步骑兵前去支援,但晋朝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说洛阳闹饥荒,军队就撤了回来。这一年,刘渊死了,他的儿子刘聪继位称帝。

公元310年,刘琨手下的牙门将邢延在晋阳的新兴地区叛乱,还勾结了刘聪。皇帝派兵去讨伐,刘聪吓得逃跑了。

公元311年,刘琨派人向朝廷请求支援,想一起讨伐刘聪和石勒。皇帝看重刘琨的忠义,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刘聪派他儿子刘粲袭击晋阳,杀害了刘琨的父母,还占领了晋阳城。刘琨赶紧来向皇帝报告,皇帝非常生气,派了长子司马六脩、桓帝的儿子司马普根,还有卫雄、范班、姬澹等人作为先锋部队,自己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随后跟进。刘粲害怕了,烧毁了辎重,突围逃跑。皇帝下令追击,斩杀了刘粲的将领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尸体遍地,绵延数百里。刘琨来感谢皇帝,皇帝隆重地接待了他。刘琨请求继续进军,皇帝说:“我来的太晚了,导致你父母被害,我心里很愧疚。现在你已经收复了州郡,但是我们长途跋涉,士兵和战马都疲惫不堪了,先休息一下再说吧。敌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灭干净的呀!”然后,皇帝赏赐给刘琨一千多头牛马羊,一百辆车子,还留下了精锐部队驻守晋阳,这才返回洛阳。同一年,晋朝雍州刺史贾疋和京兆太守阎鼎,因为晋怀帝被刘聪俘虏了,就拥立怀帝的哥哥秦王司马业为太子,在长安建立了行台。皇帝再次下令戒严,和刘琨约定再次一起出兵。皇帝命令刘琨在晋阳设立行台,统领各路军队,自己将率领十万骑兵从西河的鉴谷南下,晋军从蒲坂东进,在平阳会合,利用刘聪的粮食,迎接回晋怀帝。可惜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施。

公元312年,皇帝在盛乐修建了北都,又修缮了旧平城作为南都。皇帝登上平城西山,观察地形,觉得位置还不够好,于是又向南迁移了一百里,在灅水之阳的黄瓜堆修建了新的平城,晋朝人称它为小平城,并派长子司马六脩镇守那里,统领南部的防务。

公元313年,皇帝再次和刘琨约定在平阳会合。但是,这时候石勒俘虏了王浚,石勒的势力范围里有很多匈奴和杂胡,总共有一万多户人家,他们大多是石勒的同族。听说石勒攻破了幽州,这些匈奴和杂胡就密谋造反,想响应石勒。结果阴谋败露,都被杀掉了。讨伐刘聪的计划,因此被迫中止。

话说八年的时候,晋愍帝封他为代王,还给他配了官员,让他管着代郡和常山郡。这位代王心里一直憋着火,想着要平定石勒和刘聪的叛乱。以前这地方风气比较宽松,老百姓压根不知道啥叫禁令。可自从他当了王,就开始严刑峻法,好多老百姓因为违反命令而获罪。那些来晚了的人,直接把他们全家都给杀了。甚至有人一家老小手牵着手,一起去赴死,别人问他们去哪儿,他们就说:“去受死。”可见他当时有多么威严,把所有人都给震慑住了。

九年,代王召见六修,结果六修没来。代王大怒,亲自带兵去讨伐,没想到打了败仗。于是他便乔装打扮,混迹于民间,结果没多久就死了。普根之前一直守卫边境,听到消息后赶来支援,攻打并消灭了六修。卫雄和姬澹带着晋朝的百姓和三百多户乌丸人,跟着刘遵一起南逃到并州。普根继位一个月后也死了。普根的儿子刚出生就被立为王,然而这孩子冬天也死了。这一年,李雄派使者来朝贡。

后来,平文帝郁律继位,他是前任代王(思帝)的儿子。他长得高大威猛,很有军事才能。

元年,是丁丑年。

二年,刘虎占据朔方,来侵略西部边境。代王亲自迎战,大获全胜,刘虎只身逃跑了。刘虎的弟弟路孤率领部落归顺,代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西边占领了乌孙故地,东边吞并了勿吉以西的地区,能上马打仗的士兵差不多有百万。这时,刘聪死了,他儿子刘粲篡位,却被他的部将靳准给杀了。然后渊族人刘曜又篡位了。代王听说晋愍帝被刘曜害死了,就对大臣们说:“现在中原地区群龙无首,上天是不是要帮助我呢?”刘曜派使者来求和,代王没答应。这一年,司马睿在江南称帝。

三年,石勒自称赵王,派使者来求和,想和代王结为兄弟。代王把他的使者给杀了,以此断绝和他的关系。

四年,凉州刺史张茂私下里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并派使者来朝贡。

五年,晋朝的司马睿派使者韩畅来给代王加官进爵,代王拒绝了。他整顿军队,操练兵马,似乎有平定南夏的打算。桓帝的皇后因为代王深得民心,害怕对自己的儿子不利,就害死了代王,结果代王死了,跟着一起死的还有几十个大臣。天兴年号开始后,追尊代王为太祖。

惠帝,名叫贺傉立,是桓帝的次子。他即位那年定为五年元。一开始他没亲政,太后临朝听政,还派使者跟石勒讲和,当时的人都说这是“女国使”。

两年后,司马睿死了,他儿子司马绍篡位称帝。

四年后,惠帝才开始亲政。因为各部落的人民还没完全归顺,他就下令在东木根山修建城池,把都城迁了过去。这年,张茂死了,他哥哥的儿子张骏继位,还派使者来朝贡。

五年后,惠帝驾崩了。同一年,司马绍也死了,他儿子司马衍篡位称帝。

炀帝,名叫纥那立,是惠帝的弟弟。他即位那年定为五年元。

三年后,石勒派石虎率领五千骑兵来袭击边境,炀帝在句注陉北跟他们打了一仗,结果没打赢,只好迁都到到大宁。这时,烈帝正住在舅舅贺兰部的领地里。炀帝派人去请烈帝回来,但贺兰部首领蔼头却护着烈帝不放。炀帝一怒之下,就联合宇文部一起攻打蔼头。结果宇文部的人马打败了,炀帝又回到了大宁。

四年后,石勒抓住了刘曜。

五年后,炀帝搬到宇文部居住。贺兰部和其他部落的首领一起拥立烈帝。

烈帝,名叫翳槐立,是平文帝的长子。他即位那年定为五年元。石勒派使者来求和,烈帝就派他弟弟昭成皇帝带着五千多户人家去襄国(今河南襄阳)。

两年后,石勒篡位称帝,自称大赵王。

五年后,石勒死了,他儿子石弘篡位称帝。慕容廆也死了,他儿子慕容皝继位。

六年后,石虎废掉了石弘,自己称帝。李雄死了,他侄子李班继位。李雄的儿子李期杀了李班,自己当了皇帝。

七年后,蔼头不尽臣子之责,被炀帝召来后处死了,百姓又开始动乱了。炀帝从宇文部回到自己的地盘,各部落的首领又重新拥戴他。

炀帝再次登基,把这年定为后元七年。烈帝被安排住在邺城,石虎还送给他府邸、歌女、奴婢和各种财物。

三年后,石虎派将军李穆率领五千骑兵把烈帝押送到大宁。这时有六千多户人家背叛了炀帝,炀帝只好搬到慕容部去住。

烈帝再次登基,把这年定为后元三年。他下令在故城东南十里处修建新盛乐城。一年后,烈帝驾崩了。

什翼犍,就是后来的昭成皇帝,是平文王次子。他从小就长得高大威猛,为人宽厚仁慈,喜怒不形于色。个子足足有八尺高,长得高鼻梁,像龙一样威严的脸庞,头发长到拖地,睡觉的时候,乳头都能垂到床席上。他老爸烈帝临死前交代说:“一定要立什翼犍为继承人,这样国家才能安定。”烈帝死后,什翼犍的弟弟孤亲自跑到邺城迎接他,兄弟俩一起回了国。这事儿《孤传》里写得很清楚。十一月,十九岁的什翼犍在繁畤北面登基,称建国元年。这一年,李雄的弟弟李寿杀死了李期,自立为汉王。

第二年春天,什翼犍开始设置百官,分管各种事务。从东边的濊貊到西边的破洛那,都纷纷来归附他。五月,他召集大臣们在参合陂开会,讨论定都灅源川的事,好几天都没商量出结果,最后听从了太后的建议,放弃了这个计划。《皇后传》里记载了这件事。然后,他娶了慕容元真妹妹为皇后。

第三年春天,他把都城迁到了云中郡的盛乐宫。第四年九月,在旧城南面八里处修建了盛乐城。这年冬天,皇后慕容氏去世了。十月,刘虎来攻打西边边境,什翼犍派兵去迎战,大获全胜,刘虎只身逃跑了。刘虎后来死了,他儿子刘务桓继位,向什翼犍投降,什翼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十二月,慕容元真派使者来朝贡,还推荐了自己的宗女。

第五年五月,什翼犍到参合陂视察。七月初七,各部族都聚集在那里,设坛祭祀,举行军事演习和射箭比赛,后来这成了惯例。八月,他回到云中。这年秋天,司马衍死了,他弟弟司马岳篡位自立。第六年八月,慕容元真又派使者来推荐宗女。这一年,李寿死了,他儿子李势篡位自立,也派使者来朝贡。

第七年二月,什翼犍派大臣长孙秩去迎接慕容元真之女。六月,皇后到达和龙。七月,慕容元真派使者来正式求婚,什翼犍答应了。九月,什翼犍把烈帝的女儿嫁给了慕容元真。这一年,司马岳死了,他儿子司马聃篡位自立。第八年,慕容元真派使者来朝贡。这一年,张骏私自称凉王。

第九年,石虎派使者来朝贡。这一年,张骏死了,他儿子张重华继位。

十年的时候,皇上派使者去邺城观察形势。就在这一年,司马聃抓住了李势。张重华也派使者来进贡。

十一年,慕容元真死了,他儿子慕容俊继位。

十二年,皇上西巡,到了黄河就回来了。这一年,石虎死了,他儿子石世继位。石世的哥哥石遵杀了石世自立为帝。接着,石遵的哥哥石鉴又杀了石遵自立。

十三年,魏郡人冉闵杀了石鉴,自己称帝。

十四年,皇上说:“石虎集团已经衰败灭亡,冉闵又兴风作浪,中原地区一片混乱,没有人能够平定,我要亲自率领军队,平定天下!”于是命令各部军队做好准备,等待出征的命令。一些大臣劝谏说:“现在中原大乱,确实应该出兵,但是听说各地豪强纷纷起义,不可能一下子就平定,如果长期作战,拖延时间太久,恐怕得不到长久的利益,反而会有损失。”皇上听了劝告,就停止了出征的计划。这一年,氐族人苻健篡夺了政权,自称大秦皇帝。

十五年,慕容俊灭掉了冉闵,自己也称帝,僭越尊号。

十六年,慕容俊派使者来进贡。这一年,张重华死了,他儿子张曜灵继位。张重华的同父异母哥哥张祚杀了张曜灵自立,自称凉公。

十七年,皇上派使者去见慕容俊。张祚又自称凉王,设置百官,并派使者来进贡。

十八年,太后王氏去世了。这一年,苻健死了,他儿子苻生继位。羌族人姚襄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张瓘和宋混杀了张祚,拥立张重华的幼子张玄靖为凉王。

十九年正月,刘务桓死了,他弟弟刘阏头继位,暗中策划叛乱。二月,皇上西巡,到了黄河边,便派人招降刘阏头,刘阏头听从了。冬天,慕容俊来请求联姻,皇上答应了。

二十年五月,慕容俊送来了聘礼。这一年,苻坚杀了苻生自立为帝。姚襄被苻坚的手下苻眉杀害。

公元221年,阏头部落很多人叛乱,阏头害怕了,就往东边跑。跑到河边渡河的时候,河冰塌陷了,一半人都掉进去了,剩下的那些人都投奔了阏头的兄弟悉勿祈。一开始,阏头叛乱的时候,悉勿祈和他十一个兄弟都在皇帝身边当差,皇帝把他们都打发回家了,想让他们互相猜忌,自相残杀。结果,悉勿祈反而收拢了那些叛乱的人。阏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皇帝还是像以前一样待他。

公元222年春天,皇帝东巡,到了桑乾川。三月,慕容俊派使者来朝贡。四月,皇帝回到云中。悉勿祈死了,他弟弟卫辰继位。八月,卫辰派儿子来朝贡。

公元223年夏天六月,皇后慕容氏去世了。七月,卫辰来参加葬礼,顺便提亲,皇帝答应了。这一年,慕容俊死了,他儿子慕容暐继位,派使者来吊唁。

公元224年春天,卫辰派使者来朝见。这一年,司马聃死了,他儿子司马千龄篡位称帝。

公元225年,皇帝南巡,到了君子津。十月,又到代地巡幸。十一月,慕容暐推荐自己的女儿入宫,充实后宫。

公元226年十月,皇帝讨伐高车,大获全胜,俘获了上万人口,还有上百万头牛羊马。这一年,张重华的弟弟张天锡杀了玄靖自立为帝。

公元227年春天,皇帝的车驾回到云中。十一月,皇帝讨伐没歌部,打败了他们,缴获了数百万头牛羊马。

公元228年正月,卫辰密谋造反,跑到河东去了。皇帝带兵去讨伐他,卫辰害怕了,就逃跑了。十二月,苻坚派使者来朝贡。这一年,司马千龄死了,他弟弟司马弈篡位称帝。

公元229年五月,皇帝派燕凤出使苻坚。

公元230年十月,皇帝征讨卫辰。当时河面还没完全结冰,皇帝就用芦苇编成绳子,把浮冰捆绑起来,一会儿功夫,冰就连接上了,虽然还不结实,但皇帝又把芦苇撒在冰面上,冰和芦苇互相粘连,就像一座浮桥一样。军队顺利渡河,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卫辰,卫辰和他的族人向西逃窜,皇帝收复了他的部落,俘获了数十万人口和牲畜。

公元231年春天,皇帝从西线班师回朝,对将士们的赏赐各有不同。

公元232年正月,皇帝南巡到君子津。十月,又到代地巡幸。

公元333年的冬天十一月,咱们出兵打高车,把他们打了个大败仗。同年,苻坚抓了慕容暐。

公元334年春天,长孙斤这小子想造反,结果被咱们给杀了。他造反的时候,还拔刀冲向皇位,幸好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献明皇帝,李寔赶紧拦住他,结果太子还被伤了肋骨。五月夏天,太子就死了,后来追封了他谥号。七月份秋天,皇孙李珪出生了,为此咱们还大赦天下。这一年,司马弈被桓温给废了,成了海西公,桓温立了司马昱的儿子司马睿为帝。

公元335年,司马昱死了,他儿子司马昌明又篡位当了皇帝。

公元336年五月夏天,咱们派使臣燕凤去见苻坚。

公元337年,皇上带兵去征讨卫辰,卫辰跑了,往南边逃了。

公元338年,卫辰向苻坚求救。

公元339年,苻坚派他手下的丞相苻洛,带着二十万大军,还有朱彤、张蚝、邓羌这些将领,一起杀过来,打到咱们边境来了。十一月份冬天,白部和独孤部的人跟他们打了一仗,结果输了。南部的首领刘库仁逃到了云中。皇上又派刘库仁带着十万骑兵去石子岭跟敌人打,结果还是没打赢。皇上那时候身体也不好,朝中大臣也没几个靠得住的,只好带着大家伙儿跑到阴山以北躲避。高车那些杂种都叛变了,四处抢劫,咱们连草料都找不到。后来又跑到漠南去了。苻坚的军队稍微撤了一些,咱们才敢回来。十二月份,回到云中,过了十多天,皇上就驾崩了,享年五十七岁。太祖皇帝继位,尊他为高祖皇帝。

皇上为人宽厚仁慈,又聪明勇敢,很有仁义。那时候咱们国家丝绸布匹很少,有个代人叫许谦偷了两匹绢。看守的人报告了皇上,皇上却偷偷地把这事儿给瞒下来了,还跟燕凤说:“我都不忍心看他那张脸,你千万别声张。要是让他因为这事儿羞愧自杀,那可就太冤枉人了,为了点钱财就辱没了人才,这可不行。”皇上以前打西部叛贼的时候,还被流矢射中了眼睛。叛贼被平定后,大臣们都抓住了射箭的人,一个个拿着锥子刀子想把他们杀了。皇上却说:“他们都是为他们的主子卖命,有什么罪呢?”于是就把他们放了。

这一年,苻坚灭了张天锡。

史学家说啊,帝王能够兴盛起来,一定是因为积累了功德,做了很多好事,并且道行通达幽冥显赫之处,才能符合上天的旨意。魏国,祖上隐居在偏远的地方,世代担任地方首领,他们淳朴地教化百姓,从不与时代争强好胜。神元皇帝的母亲是天女下凡,桓帝、穆帝都勤勉地辅佐晋朝。这灵验的人事,可不是偶然的啊!

昭成帝凭借着雄才大略,胸怀君子之量,征战四方都取得了胜利,威名远播到边远地区,于是他改立国号,迁都,发展壮大了魏国的事业。最终魏国延续了一百六十年,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辉煌的统治。这其中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