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茂,字元兴,是安定安武人。他爹叫韩耆,字黄老,永兴年间从赫连屈丐那儿投降过来,被封为绥远将军,后来又升迁为龙骧将军、常山太守,还被加封为安武侯。他一直住在常山九门。他爹死后,被追赠为泾州刺史,谥号成侯。

韩茂十七岁的时候,力气就比一般人强得多,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唐太宗曾经亲自带兵去征讨丁零翟猛,韩茂当时是中军里负责拿着军旗的人。那时候刮大风,其他部队的旗帜都被吹倒了,只有韩茂在马上稳稳地拿着军旗,一点儿都没动。太宗觉得很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韩茂的同僚们就把情况详细地汇报了。太宗对身边的人说:“记着这件事!” 很快就把韩茂叫到行宫,让他展示一下骑射的本领。太宗非常欣赏他,就把他任命为虎贲中郎将。

话说,他跟着魏太武帝拓跋焘打赫连昌,把赫连昌打得稀里哗啦的。太武帝跟手下将领们说:“现在要是穷兵黩武,老百姓可受不了啊,明年咱们再收拾他!” 于是把赫连昌的百姓都迁走了,然后就回师了。因为这次立功,他被封为蒲阴子,升任加强弩将军,后来又升了侍辇郎,官儿越做越大。

接着,他又跟着去打统万,又一次大获全胜!平凉之战,他冲锋陷阵,敌人在他面前一个都扛不住,全都被射死了!太武帝对他特别欣赏,提拔他做了内侍长,爵位也升到了九门侯,还加封了冠军将军。后来又跟着打蠕蠕,连续几次战斗都大胜。他还跟乐平王拓跋丕一起攻打和龙,把那里的老百姓都迁走了。平凉州之战,他当先锋大将,战功赫赫,立下大功! 之后,他升任司卫监。

总结他之前的功劳,他被封为散骑常侍、殿中尚书,爵位也升到了安定公,还加封了平南将军。后来他又参与了平定薛永宗和盖吴的叛乱,官职也升到了都官尚书。再后来,他又参加了征讨悬瓠的战役,多次打败了敌军。 有一次,朝廷大军南征,分成了六路,他跟着高凉王那一起从青州出发。大军渡过淮河后,投降的人一个接一个,朝廷任命他为徐州刺史,负责安抚当地百姓。 等朝廷大军回来后,他又被任命为侍中、尚书左仆射,还加封了征南将军,真是步步高升啊!

魏太武帝去世后,刘义隆派檀和之攻打济州,南安王让这位将军去讨伐。他到了济州,檀和之吓得逃跑了。魏高宗拓跋晃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尚书令,还加封了侍中、征南大将军,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为人沉稳可靠,虽然没啥文化,但每次议事都很合理。带兵打仗很会安抚士兵,而且英勇无比,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猛将,深受朝廷器重。太安二年夏天,他被任命为太子少师。冬天,他就去世了,朝廷追赠他泾州刺史、安定王,谥号为桓王。

他的长子叫拓跋备,字延德。一开始是中散,被赐爵江阳男,加封扬烈将军。后来又升为行唐侯,被任命为冠军将军、太子庶子。之后又升任宁西将军,掌管游猎事务,还加封散骑常侍。他继承了父亲的安定公爵位和征南大将军的官职。去世后,朝廷追赠他雍州刺史,谥号为简公。

备弟均,字天德,从小就箭法精湛,很有军事才能。一开始当个中散大夫,后来被赐爵范阳子,升任宁朔将军。之后又升任金部尚书,加散骑常侍。他哥哥死了,没留下儿子,均就继承了安定公的爵位,还当上了征南大将军。

后来被派去当使持节、散骑常侍、本将军、定州刺史,又调任青冀二州刺史,其他的官职都保留着。他很关心百姓,为人清廉谨慎,政绩很好。广阿泽地处定州、冀州、相州三州交界,地广人稀,盗贼很多,于是朝廷在那里设置了镇守军队来维持治安。因为均在冀州当官,那里的盗贼都消停了,所以朝廷就让他兼任本将军、广阿镇大将,还让他统领三州的军事。均为人清廉,严格要求自己和下属,善于收集情报,制定策略,严厉打击犯罪。赵郡的屠各人和西山的丁零人,这些聚众山泽抢劫的家伙,都被均给诱降或者抓捕了,远近的人都害怕他。

早些时候,河套地区还没归顺朝廷,很多人逃离那里,所以朝廷在东青州设立了招抚机构,安置新归顺的百姓,给他们优待。但是,一些旧的奸邪之徒也逃到那里去了。均上书说这样做不好,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取消了东青州的招抚机构。后来,均管辖的地区盗贼又多了起来,皇上就下诏书批评了他。又因为五个州的户籍登记不实,人口数目很多,皇上觉得均为人正直,就让他去查清户籍,结果查出来十多万户漏报人口。他又被任命为定州刺史,他减轻徭役,减免赋税,百姓都安居乐业。延兴五年,他去世了,被追谥为康公,他的儿子宝石继承了他的爵位。

均的弟弟天生,当过内厩令,后来管马厩。后来被派出去当使持节、平北将军、沃野镇将。

皮豹子,渔阳人,年轻时就很有军事才能。泰常年间,他当了中散大夫,慢慢升迁到内侍左右。世祖时期,他当了散骑常侍,被赐爵新安侯,升任冠军将军。又升任选部尚书,其他的官职都保留着。后来被派去当使持节、侍中、都督秦雍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升爵淮阳公,镇守长安。不久又升任征西将军。后来因为贪污受贿被贬到统万。

公元423年,刘义隆派将军裴方明他们去攻打南秦王杨难当,结果把仇池给打下来了。后来皇上(世祖)又让豹子恢复了爵位。没多久就封他为使持节、仇池镇将,让他统领关中各路军队,和建兴公古弼一起,分派将领们,十路大军同时进攻。

公元424年正月,豹子进攻乐乡,大获全胜,抓住了刘义隆的将领王奂之、王长卿等六个人,斩杀了两千多敌人,俘虏了一千多人。豹子继续进攻下辨,刘义隆的将领强玄明、辛伯奋丢下城池逃跑了,结果被豹子追上杀了,还把他们的军队全部俘虏了。刘义隆派秦州刺史胡崇之去驻守仇池,胡崇之到了汉中,听说官军已经打过来了,吓得不敢前进,裴方明又给他增兵,让他继续前进。豹子跟司马楚之在浊水相遇,一起打败并俘虏了胡崇之,把他的军队全部俘虏了。军队打到高平,刘义隆的将领姜道祖投降了,仇池就这样平定了。

没过多久,那些氐族人又反叛了,推举杨文德当老大,包围了仇池。古弼将军带兵去平定了叛乱。那时候,豹子将军驻扎在下辨,听说包围解除了,想回去了。古弼将军派人告诉豹子说:“这些贼寇丢了脸,肯定要报复。等他们发起进攻再打,不如现在就摆好阵势等着他们。”豹子觉得很有道理。

没多久,豹子就被提升为秦、雍、荆、梁、益五州的军事都督,晋升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爵的爵位都保留着。十一月,南秦王义隆又派杨文德、姜道盛带两万人马去攻打浊水,还另外派了一个叫青阳显伯的将军去守斧山,阻挡豹子。浊水城的守军射杀了姜道盛,豹子到了斧山,杀了青阳显伯,俘虏了所有敌军。豹子又和河间公元齐一起在浊水会合,贼兵吓得够呛,丢下武器盔甲,晚上就逃跑了。

一开始,南秦王杨难当归顺朝廷,朝廷下令把杨氏家族的子弟都送到京城,杨文德行贿才得以留下,然后逃跑了,跑到汉中去了。义隆封杨文德为武都王,给他两千兵马守葭芦城,招揽氐羌部落的人。结果,武都、阴平五个氐族部落都叛乱,响应杨文德。朝廷下令豹子带兵去讨伐,杨文德凭借险要的地势抵抗豹子。杨文德的一个将领杨高投降了,带兵攻打杨文德的城池,杨文德丢下城池往南逃跑了,带着他的家眷、属下、军资,还有以前的武都王保宗的妻子(公主)一起送往京城。义隆的白水太守郭启玄带兵去救杨文德,豹子分兵去迎战,大败了他们,郭启玄和杨文德逃回了汉中。

兴安二年正月,义隆派他的将军萧道成、王虬、马光他们进军汉中,另外又命令杨文德、杨头等人率领氐羌军队包围武都。武都城里的人抵抗住了,杀了敌人两百多人。豹子将军分兵去救援,到了女磊,听说敌人停止了进攻,豹子就派人去祁山取马,准备去支援。杨文德认为豹子是想切断他们的粮道,于是回军进入覆津,占据险要地势固守。

义隆担心他们会直接撤军,又增兵增将,命令晋寿、白水两地送粮到覆津,汉川、武兴两地运粮到甘泉,都在那里设置粮仓。豹子写奏章说:“义隆增兵运粮,是想把我们逼死。我手下的兵本来就不多,完全依靠当地民兵,只能依靠坚守。统万、安定两镇的军队,从军以来已经三四年了,长安的军队也服役超过一个月了,还没换防,衣粮都耗尽了,一个个又瘦又弱,非常想家,逃亡的人不断,现在又面临敌寇,根本无法作战。士民勾结敌人,知道我兵力薄弱,南边又牵制着杨文德,他们内外勾结。杨文德去年八月和义隆的梁州刺史刘秀之一起征讨长安,听说朝廷派大军来了,援军好像云一样聚集。长安地势平坦,骑兵作战方便,他们害怕朝廷的骑兵,不敢北出。

但是仇池当地人说,朝廷军队不多,驻军也少,各州的杂兵都想回家,如果我们的军队到了,他们一定会自己逃跑,攻下城池很容易。我信了他们的说法,就调回了攻打长安的军队,派杨文德、萧道成、王虬等将领来攻打武都、仇池,希望能连下秦陇地区。包围武都已经很多天了,他们害怕我断他们后路,切断他们的粮道,关中的驻军兵力不足,也没有造成多大损失。现在敌人兵强马壮,我军力量薄弱,抵抗敌人,没有足够的兵力是不行的。请求挑选精兵,增援武都,坚守城池,这样才能没有危险。现在情况非常紧急,如果不迅速禀报,城池失守,恐怕会受到严厉的责罚。希望派遣高平的突骑兵两千人,带上一个月的粮草,迅速前往仇池。还可以压制叛乱的百姓,抵挡敌军。等到长(阙)、上邽、安定等地的驻军到达,我们就能自保了。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即使有坚固的城池,没有粮食也守不住。仇池本来就没有储备,今年又没有收成,如果高平的骑兵到达,不知道怎么才能供应援军。请求派遣秦州的百姓,运送军粮到祁山,我亲自去迎接。”朝廷下令让高平镇将苟莫于率领两千突骑兵前往支援,萧道成等人这才撤退。朝廷征召豹子为尚书,又让他出任内都大官。

刘骏派他的将军殷孝祖在清东修建两当城,想以此来威胁南方的边境。天水公封敕文带兵去攻打,没成功。朝廷又下令让豹子将军和给事中周丘等人去支援。豹子将军发现南边的敌人防守严密,攻城耗时很长,于是就顺便把地盘打到了高平。刘骏在瑕丘镇派了五千步兵去两当增援,结果在离城八里的地方,跟豹子将军的先头部队遭遇了,马上就打了起来。豹子将军的大部队随后赶到,把敌人打得大败。骑兵追杀过去,一直追到城下,逃掉的只有十来个人。城里的人吓得不敢出来救援。之后,豹子将军就班师回朝了。

之前,河西的那些胡人,都逃跑了躲起来,不肯听从朝廷的命令。豹子将军和前任泾州刺史封阿君一起率领河西的军队南下石楼,和卫大将军、乐安王良一起讨伐那些胡人。结果豹子将军他们和敌人对峙了一阵,胡人自己跑了,他们没打胜仗就回来了,还因此被免了官。没过多久,因为之前和这次的战功,他又被提拔为内都大官。和平五年六月,豹子将军去世了。高宗皇帝很惋惜,追封他为淮阳王,谥号襄王,还赐给他一套丧服。他的儿子道明继承了爵位。

道明的第八个弟弟叫喜。高宗皇帝觉得他父亲是位名臣,就提拔他当侍御中散,后来又升为侍御长。高祖皇帝在位初期,吐谷浑的拾寅部落因为饥荒困苦,就侵犯凉州的浇河(也可能是洮河),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朝廷就让喜担任平西将军、广川公,让他统领凉州、枹罕、高平等地的军队,和上党王长孙观一起讨伐拾寅部落。朝廷还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本将军、开府、仇池镇将,官职和以前一样,这是因为他的父亲豹子将军以前在仇池镇威望很高。喜到了那里之后,就施行恩惠政策,安抚百姓,当地百姓都很高兴,酋长强奴子等人也都率领族人归顺了朝廷,于是朝廷就在那里设置了广业、固道两个郡来安置他们。后来,喜被征召为南部尚书,被封为南康侯,还加封了左将军的官职。

公元366年,刘准葭芦戍的主将杨文度,派他弟弟杨鼠偷偷占据了仇池。皮喜将军就率领四万大军去讨伐杨鼠。军队到达建安,杨鼠丢下城池往南逃跑了。

大军推进到浊水,皮喜将军派平西将军杨灵珍去攻击杨文度在仇池任命的太守杨真,杨真的军队溃败,只差一点就全军覆没了。皮喜将军随后驻军在覆津。杨文度的将领大黑,在津道据守,那里地势险峻,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皮喜将军把将士们分成几队,有的攀岩,有的涉水,猛攻大黑,大黑溃败逃跑了,皮喜将军一路追击,把他们赶到了西方。

接着,皮喜将军攻打葭芦城,攻破了城池,斩杀了杨文度,把杨文度的首级送到了京城,还杀了上千人。

皇帝下诏书说:“忠臣都是出自有德有义的家庭,智勇双全的将领也多半出自将相之家。过去氐羌蛮族经常侵扰边境,抢掠边防要塞,像都将皮喜、梁丑奴等等,有的继承了父辈的功勋,有的自己建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威名在百姓中广为流传,他们的功绩也上达天庭,所以朕才授予他们节钺,委以边疆重任。他们都尽心尽力,完成了任务,战争一开始,敌军就溃逃了,仇池很快就收复了,百姓都安居乐业了。这次讨伐葭芦,又斩杀了凶恶的杨文度。罪魁祸首都被消灭了,边境地区的骚扰也会永远停止,朕对此非常高兴。皮喜将军提出的策略,权衡利弊,分析事情的成败,都是为了巩固边防,对国家有利,朕完全信任他。现在军威已经震慑了敌人,百姓也都安居乐业了,要革除弊端,建立新的制度,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让他自己去处理,如果需要设立郡县的,也可以让他自己决定。至于杨文度、杨鼠的亲属家眷,都押送到京城。仇池是南秦的根本,要储备足够的物资,加强防御,要防止奸邪之徒钻空子。要勤于军务,安抚新民,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符合朕的心意。”

皇上又下令对喜等人说:“你们受命专征讨伐边寇,军队所到之处,都迅速平定。收复了仇池旧有的城镇,攻破了葭芦新建立的国家,斩杀了首领叛逆,彻底消灭了凶恶的党羽,你们的功劳很大,朕没有任何不满。但是,仇池这个重要的边境地区,防御工作尤其需要完善。以前,骆谷设有驻军,所以奸贼不敢轻易犯境,边城也免受战乱之苦。后来却把驻军迁到了建安,才导致了去年的战役。我之前命令你们率领兵将,在骆谷修筑城池,虽然一时辛苦,但最终能得到长久的稳固。可是你们却没遵从我的命令,直到今天才完成。白白让士兵们耽误时间,无所事事,还找各种借口请求停止修筑,这哪里是良将忘我、忧国尽忠的表现呢?各州的军队已经耽误了一年了,应该集中力量,完成这项重要任务。你们请求明年再修城,岂不是更让士兵劳累?不如趁现在这个势头,马上开始修建,一次性完成,免得以后再操心。现在再给你们发放一个月的军粮,尽快在骆谷修筑城池,务必在四月底之前完成。如果不能按时修建,或者修建不成,或者修建得不够坚固,就按军法处置!”

皇上接着说,南天水郡的民众柳旃依仗险要地势不服从朝廷管辖,喜率领军队讨伐并消灭了他。之后,喜被提升为散骑常侍、安南将军、豫州刺史。但皇上又认为他在州里工作懈怠,沉迷于饮酒,不理政事,威信不足,于是派使者到州里将他杖责处罚。七年后,喜去世,朝廷追赠他本官,谥号为恭公,他的儿子承宗继承了他的爵位。

喜的弟弟双仁,担任冠军将军、仇池镇将。

再说说喜的封敕文,他是代郡人。他的祖父豆,在皇始初年率领三万军队东征幽州,平定了三个郡,被封为幽州刺史。后来又担任使持节、都督冀青二州诸军事、前将军、开府、冀青二州刺史、关内侯。他的父亲涅,在太宗时期担任侍御长。去世后,被追赠为龙骧将军、定州刺史、章武侯,谥号为隐。

好家伙,这敕文啊,一开始是中散大夫,后来慢慢升到西部尚书。之后被派去当使持节、散骑常侍、镇西将军、开府、领护西夷校尉、秦益二州刺史,还被封了个天水公的爵位,镇守上邽。皇上给他下圣旨,让他带七千步骑去枹罕打吐谷浑慕利延的侄子拾归。结果人太少,打不过,皇上又派了安远将军、广川公乙乌头他们带兵来支援,跟敕文在陇右汇合。军队到了武始,拾归半夜跑了。敕文带兵进了枹罕,抓了拾归的家眷和老百姓,把一千多户人家都迁到上邽去了,留下乌头守枹罕。

哎,这还没完呢!金城的边冏和天水的梁会竟然要造反,煽动秦益两州的几万户人家,占领了上邽东城,还攻打西城。敕文早有准备,杀了一百多反贼,自己这边也伤了不少人,反贼这才退兵。边冏和梁会又带了四千人来攻城。一万氐羌人驻扎在南岭,休官、屠各和其他一些老百姓两万多人驻扎在北岭,给边冏他们接应。敕文派了两个将军带两百骑兵在城里设防,又派骑兵去跟他们打。然后假装撤退,边冏他们就追上来了,敕文轻骑兵冲过去,把他们打了个大败,还杀了边冏。可是北岭上的那些贼兵,居高临下地朝敕文军队射箭,箭矢像雨一样,梁会就逃到了北岭,骑兵只好撤回去了。结果梁会又当了他们的头头。敕文派了两百人冲进南城,烧了他们的城门楼,贼兵一看着火了,都乱了套。他又派步兵攻城门,攻下来了。然后带着骑兵冲进去,剩下的贼兵打开城门逃跑了,跑到东城去了,敕文他们就追着杀,杀了上千人。

安丰公闾根带着军队去支援,还带了一份奏章。奏章上写着:安定地区的叛贼首领路那罗派人送信给叛贼梁会,梁会把那罗的信射进城里。那罗信里说自己已经集合了军队,约定好时间来支援梁会。 还有仇池城的居民李洪,自称是应王,说上天给了他玉玺,还自己乱写符咒,骗百姓。梁会派人去拉拢杨文德,杨文德就派权寿带着二十个士兵来到梁会那里,在当地煽风点火,说李洪自称是应王,两个强大的势力不能同时存在,如果想得到我的帮助,就先杀了李洪,我就会亲自过去。

梁会想把杨文德引来,然后骗李洪进东城,杀了李洪,把头送给杨文德。仇池镇将、淮阳公臣豹子派人偷偷地来,在二十四号到达我的镇上,说杨文德接受了刘义隆的官职和爵位,带兵聚集人马,在仇池境内活动,煽动百姓,图谋夺取城镇。而且梁会造反以来,暗中勾结杨文德,互相支援,武都的氐羌族人互相勾结,为杨文德起兵,到处屯兵,兵力已经集结完毕,很快就会到来。我驻守边镇,和叛贼对峙,叛贼就在东城,只有一墙之隔。但是因为腹背受敌,攻城有顾虑,我正在考虑杨文德什么时候来支援梁会。如果杨文德来了,百姓响应,叛贼势力就会壮大,作战就更困难了。现在杨文德还没来,麦子还没成熟,应该赶紧出兵,现在正是时机。恳请皇上明察,赶紧派大军来支援我,消灭叛贼。

表还没递交上去,梁会就想要逃跑。之前,敕文在东城外挖了很深的壕沟,切断了贼军的道路。半夜里,梁会就用车子架起云梯,翻过壕沟逃跑了。敕文提前在壕沟外布置了军队阻击,从晚上打到天亮。敕文跟大家商量说:“困兽尚且会拼死一搏,更何况是人呢?贼兵知道没活路了,个个都会拼命,肯定会造成我军伤亡,不容易打赢。如果我们给他们留条活路,贼军内部就会离心离德,就能轻易取胜了。”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一开始,敕文用白虎旗向贼兵宣告说:“只要投降,就饶你们不死!”当时就投降了六百多人。梁会一看人心涣散,就分散逃跑了。敕文带兵追击,大部分都被杀死了,俘虏了四千五百多人。

略阳王元达因为梁会的叛乱,聚集人马攻城,还招募了休官和屠各的人马,拥立天水休官王宦兴为秦地王。敕文和临淮公莫真一起讨伐他。军队到达略阳后,敕文派人去劝降。元达他们三千多人驻扎在松多川。于是敕文把军队分成三路,同时进攻。贼军出营抵抗,结果被大败,俘虏了三千人。高宗年间,他和新平公周盆一起在清东攻击刘骏的将领殷孝祖,但没成功。天安元年五月去世。

他长子万护,把爵位让给了弟弟翰。当时主动让爵位的,只有万护和元氏侯赵辟恶的儿子元伯,把爵位让给了弟弟次兴,朝廷讨论后同意了。

万护的族孙静,世宗年间,官至征虏将军、武卫将军、太子左卫率,以办事能力出众而闻名。延昌年间,升迁为平北将军、恒州刺史、临朐太守。后来因为犯事被免职。去世了。

他的儿子熙,担任奉朝请。后来升迁为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跟薛昙尚一起到凉州迎接蠕蠕主婆罗门。又担任镇远将军、河阴县令。去世后,追赠辅国将军、朔州刺史。

他的儿子缵,武定年间末期,担任颍川太守。

吕罗汉,老家是山东东平寿张。他家祖上,在石勒当政的时候搬到了幽州。他爷爷吕显,字子明,从小就爱学习,为人正直清廉,乡里有人吵架打架都来找他评理。后来被慕容垂任命为河间太守。等到北魏太祖时期,吕显带着全郡投降了北魏,太祖很高兴,给了他魏昌男的爵位,又任命他做钜鹿太守。他做官清廉奉公,一心为百姓着想,结果自己一家却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老百姓都夸他,说:“您真是好官啊,克己奉公,把咱们这荒凉的地方治理得这么好,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祝您长命百岁!”后来吕显在任上去世了。他爸爸吕温,字晞阳,字写得好,喜欢做好事,文武双全。北魏世祖打赫连昌的时候,让吕温当幢将(相当于军队里的一个小领导)。吕温每次冲锋陷阵都走在最前面,战无不胜,立下大功,被封为宣威将军、奉车都尉。后来又外放到秦州当司马,之后升任上党太守,他善于教导百姓,很有政绩。去世后,被追封为平远将军、豫州刺史、野王侯,谥号敬。

吕罗汉为人仁义厚道,做事谨慎细心,年轻的时候就因为武功出名了。他父亲吕温在秦州做官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当时陇右的氐族首领杨难当带着几万大军攻打上邽,很多秦州百姓都响应了杨难当。秦州的守将元意头知道吕罗汉箭法好,就带着他一起上了西城楼,让吕罗汉射杀杨难当的将领和士兵,吕罗汉一箭一个,一下子射死了二十三人。敌人的兵力越来越强大,吕罗汉献计说:“现在如果我们不出战,反而会让敌人觉得我们弱,士气涣散,那大事就糟了!”元意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挑选了一千多骑兵,让吕罗汉去迎战。吕罗汉和骑兵们策马扬鞭,大声呼喊着冲进杨难当的军队,敌军溃不成军。吕罗汉还亲手杀了杨难当的八个亲兵,杨难当吓坏了。这时,北魏世祖派人给杨难当送来了诏书,责备他蛮横霸道,杨难当只好带着人退回了仇池。元意头把这件事详细地报告给了魏世祖,世祖很赏识吕罗汉,把他召进宫里当了羽林中郎。

话说上邽的官员吕丰和屠各王飞廉,带着八千多户人家,占据险要地势造反。朝廷就派罗汉率领一千骑兵去讨伐他们。后来又参与了征讨悬瓠的战役,罗汉和琅邪王司马楚在军前安抚招降,结果有九千多户人家投降。到了盱眙,罗汉屡次打败贼军,还活捉了敌将顾俨、李观之等人。因为战功卓著,他被提升为羽林中郎将、幢将,赐爵乌程子,加封建威将军。南安王余立当政时,罗汉仍然负责宿卫。高宗皇帝即位,罗汉也出了不少力。之后,他升任少卿,仍然担任幢将,爵位晋升为野王侯,加封龙骧将军。后来又升任司卫监,接着又升迁为散骑常侍、殿中尚书,爵位晋升为山阳公,加封镇西将军。

后来,蠕蠕族入侵边境,显祖皇帝亲自出征讨伐,罗汉和右仆射南平公元目振一起统领内外军事。

之后,罗汉被任命为镇西将军、秦益二州刺史。当时仇池的氐羌族叛乱,攻打骆谷,镇将吴保元逃到百顷山,向罗汉求救。罗汉率领步兵骑兵,和长孙观一起掩击氐羌叛军,大获全胜,斩杀了敌军首领,叛军溃散逃亡。皇上还专门下诏书褒奖罗汉:“你因为勤劳努力而得到提升,你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你在朝廷内掌管禁军,在外镇守边疆,朕对你的褒奖已经非常丰厚了。但如果没有尽心竭力、忠心耿耿,又怎么能名垂青史呢?仇池靠近边境,战乱不断,不仅士兵劳苦,百姓也受其苦,这都是因为镇将不明智,没有好好安抚百姓和管理军队造成的。你临危受命,迅速出击,消灭了这些凶恶的叛贼。陇右地区地势险峻,百姓也比较强悍,如果不以德服人,同时辅之以法,那么寇贼就不会平息,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朕一心想治理好国家,希望天下都能安定祥和。你应该召集当地豪杰,选择合适的人才,以利民为先,以益国为本,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施以恩威并济的政策。对于那些安居乐业、奉公守法的人,要好好鼓励督促,不要剥夺他们的利益。你要把朕的意思清楚地告诉他们。”

泾州有个老百姓叫张羌郎,他煽动陇东地区的人造反,聚集了一千多号人,州里的军队去讨伐,却拿他没办法。 罗汉将军带着一千步兵和骑兵,直接把张羌郎给抓了。

之后,仇池的氐羌族叛乱越来越厉害,到处都有人起兵造反,路都给堵死了。那些叛军头头,比如蛩廉、符祈这些人,都曾经接受过刘昱皇帝的官职和铁券(免死金牌)。 当时略阳公伏阿奴担任都督,他和罗汉一起出兵平叛,一路打过去,把蛩廉、符祈这些人全部活捉了。

秦州和益州离京城远,南方连接着仇池,西方紧挨着赤水,那些羌族人仗着地势险要,经常造反。自从罗汉到泾州上任后,既用强硬手段震慑他们,又用恩惠去感化他们,西边的羌族人都被他感动了,边境地区也安定下来了。

皇上高祖皇帝下诏书夸奖罗汉说:“我治理天下,统领四海,一心想恢复古代的良好风尚,弘扬光明的教化。所以,朝廷内部委任各部门官员,对外派遣地方长官,现在正是志士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忠臣报效国家的好时候。可是赤水地区的羌族住在边境,如果不是你善于引导他们,怎么能把他们招安呢?你上交的战马和俘虏,我已经批准接受了,我很高兴你的忠诚,特此下令收下。那些马匹的印信交给都牧,俘虏就赏赐给你了。” 后来,皇上还提升罗汉为内都大官,让他负责审理案件,他都能公正地处理,断案很准。太和六年,罗汉在任上去世了。高祖皇帝非常悲痛惋惜,赐给他丧服一套,追赠他原来的官职,并谥号为“庄公”。

罗汉的长子叫兴祖,继承了山阳公的爵位,后来按照规定降为侯爵,景明元年去世。

兴祖的弟弟叫伯庆,做过中散大夫,还当过咸阳王禧的郎中令。

伯庆的弟弟叫世兴,做过校书郎。

罗汉的弟弟叫大檀,做过中散大夫和恒农太守。

大檀的弟弟叫豹子,最初是东莱镇将,后来改镇为州,代理光州州事。

豹子弟弟叫七宝,做过侍御中散,后来升迁为少卿,又外放担任假节、龙骧将军、东雍州刺史。

孔伯恭,是魏郡邺县人。他爸爸孔昭,在始光年间,因为和皇后的关系不错,被皇上封了个汝阴侯的爵位,还加了个安东将军的官职,后来又把爵位改成了魏县侯,官也升了,当上了安南将军。他爸爸性格温和宽厚,但很有才能,做事也很有效率。 后来被朝廷派去当了赵郡太守,政绩斐然,名声很好。之后又被朝廷召回,当了光禄大夫,然后又升任中都大官。他特别擅长审理案件,对法律和刑罚也很精通。 后来又升任侍中、镇东将军、幽州刺史,爵位也升到了鲁郡公。和平二年的时候他去世了,死后被追谥为康公。

他大儿子叫孔罗汉,在太子东宫当洗马。他二儿子就是孔伯恭,靠着他爸爸的关系,一开始被朝廷任命为给事中。后来皇上又赏赐他济阳男的爵位,还加了个鹰扬将军的官职。之后他又被派去当了安南将军、济州刺史,爵位也升到了成阳公。最后回到朝廷,当上了散骑常侍。

显祖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刘彧手下徐州刺史薛安都投降了刘宋,刘彧就派将军张永、沈攸之他们去打薛安都。薛安都赶紧上表请求支援。显祖就封刘伯恭为镇东将军,让他和尚书尉元一起去救薛安都。

军队到了秺(xiāo)地界,贼将周凯听说刘伯恭他们来了,就丢下兵逃跑。张永还在下磕(kē)驻扎。张永的辎重在武原,刘伯恭他们攻下武原。张永没招了,就带兵撤退了。那会儿是皇兴元年正月,天气特别冷,下大雪,泗水都结冰了,张永和沈攸之丢下船跑路,刘伯恭他们追击,抓到的和冻死的贼兵特别多。

八月,刘伯恭给下邳、宿豫两座城里的人写信说:“刘彧这厮造反,天怒人怨,还以为能东山再起,靠长江就能保住江山,竟然还敢派张永、周凯他们来送死。大军还没到,他就先跑了。现在我们趁着这个机会,一定要攻下这座城,然后平定吴会地区,为百姓报仇雪恨。你们赶紧投降吧,还能保住性命。”那时候沈攸之、吴憘公他们带着几万兵来救下邳,在焦墟曲驻扎,离下邳还有五十多里。刘伯恭派他儿子侯汾带五百骑兵在水南,派奚升带五百多骑兵在水北,南北夹击他们。刘伯恭偷偷地造了火攻的武器,准备水陆并进。沈攸之他们听说后,正准备打仗呢,就赶紧撤兵到樊阶城去了。刘伯恭又派他儿子孙天庆带六千步骑去零中峡,砍树堵住水路。刘彧的宁朔将军陈显达带两千兵逆流而上,去接应沈攸之,在睢清合口驻扎。刘伯恭带兵过河,大败陈显达的军队,俘虏斩杀了十九个人。沈攸之听说陈显达战败了,就顺流而下逃跑了。刘伯恭调兵遣将,在清河南北两岸追击沈攸之的军队。

刘伯恭从睢陵城东往零中峡去,把军队分成两路,派司马范师子他们在清河南边,刘伯恭自己从清河西边走,和沈攸之交战,结果大败沈攸之。斩杀了他们的将领姜产之、高遵世以及丘幼弼、丘隆先、沈荣宗、陆道景等人,沈攸之、吴憘公他们轻骑逃跑了。刘伯恭乘胜追击,追了八十多里,缴获的军资器械无数。接着攻打宿豫,刘彧的守将鲁僧遵夜里逃跑了。刘伯恭又派孔太恒他们带一千骑兵南下攻打淮阳,刘彧的太守崔武仲烧了城跑了,刘伯恭就占领了淮阳。

第二年,刘伯恭被封为散骑常侍、都督徐南兖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彭城镇将、东海公。第三年十月去世,追封为镇东大将军、东海王,谥号桓。

韩伯恭的弟弟韩伯逊,当过中书舍人,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鲁郡公。后来被任命为镇东将军,镇守东莱,之后又升任本将军、东徐州刺史。后来他主动辞官,最后在家中去世了。

史书上说:韩茂、皮豹子、封敕文、吕罗汉、孔伯恭这些人当将军,都是因为他们沉稳勇敢,为人忠厚老实,并且善于安抚士兵。他们取得的功劳和建立的功业,可不是虚假的!跟那些只想打一场胜仗,图个暂时胜利的名声的人,根本没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