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名叫濬,是恭宗景穆皇帝的长子,他母亲是闾氏。真君元年六月,他出生在东宫。皇帝小时候就聪明过人,世祖皇帝非常疼爱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叫他“世嫡皇孙”。五岁那年,世祖皇帝北巡,小皇帝跟着去了。路上,碰上个敌方将领想惩罚一个奴隶,小皇帝对将领说:“这奴隶现在碰上了我,你应该放了他。”那个将领听从了命令,解开了奴隶的绳子。世祖皇帝听说后,说:“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却想着自己将来是天子呢!”觉得他非常不凡。
长大后,高宗皇帝的风格与众不同,每当遇到重大的政事,他总是参与决策,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正平二年十月戊申日,他在永安前殿登基称帝,天下大赦,改元。
兴安元年冬天十月,高宗皇帝任命骠骑大将军元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尚书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并加封仪同三司。过了十一个月,丙子日,这两个人因为争权夺利,都被赐死了。癸未日,广阳王建和临淮王谭相继去世。甲申日,皇太后去世了。太尉张黎和司徒古弼因为意见和皇帝不合,被贬为外地的大官。平南将军、宋子侯周忸被封为乐陵王,南部尚书、章安子陆丽被封为平原王,文武百官都升了一级。壬寅日,追尊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皇太后为恭皇后;尊保母常氏为保太后。陇西屠各王景文叛乱,皇帝下令统万镇将领、南阳王惠寿前去平叛。十有二月戊申日,将恭皇后安葬在金陵。乙卯日,朝廷重新恢复佛教。丁巳日,任命乐陵王周忸为太尉,平原王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保达国和沙猎国都派使者前来朝贡。戊寅日,建业公陆俟被封为东平王,广平公杜遗也被封为王。癸亥日,因为营州发生蝗灾,皇帝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甲子日,太尉乐陵王周忸犯了罪,被赐死了。濮阳公闾若文被封为王。
公元454年正月初八,杜元宝升官了,被封为京兆王。可惜的是,广平王杜遗去世了。同一天,刘尼也升了爵位,成了王,封号是东安王。另外,建宁王崇的儿子丽也获得了封赏,被封为济南王。正月十三,朝廷下令,要老百姓和官府一起交纳十五税。正月十六,源贺也升官了,被封为王,封号是西平王。
二月初六,京兆王杜元宝造反了,结果被杀了。因为杜元宝的牵连,建宁王崇和他的儿子济南王丽也被处死了。二月十一日,朝廷调动五千人去修建天渊池。这个月,刘义隆的儿子刘骏杀了自己的父亲刘义隆,自己当了皇帝。
三月初八,朝廷尊封保太后为皇太后。安丰公闾虎皮被封为河间王。三月十一日,疏勒国派使者来朝贡。五月初十,皇帝去崞山游玩了一趟。五月十六,皇帝回宫了。这个月,刘骏的弟弟刘劭杀了刘骏,自己又当了皇帝。闰月二十九,太皇太后赫连氏去世了。
公元某年秋天七月辛亥日,皇帝去阴山巡视。结果,濮阳王闾若文和征西大将军、永昌王仁谋反了。七月乙丑日,皇帝下令处死仁于长安,闾若文也被处死了。七月己巳日,皇帝回宫。这个月,还在南郊修建了一个马射台。
八月辛未日,渴槃陀国派使臣来进贡。戊戌日,皇帝下诏书说:“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继承了祖宗的大业,担心自己不能够施恩惠、行仁政、安定天下,所以日夜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就好像走在悬崖峭壁边上一样。然而,自从我即位以来,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边境太平,祥瑞不断,多得数不清。而且,还在宫苑里发现了一枚方寸大小的玉印,上面刻着‘子孙长寿’四个字。群臣都说‘太好了’!这哪里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呢?这都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结果啊!我想和全国百姓一起分享这份喜庆,所以下令让老百姓痛快地庆祝三天,所有犯了死罪以下的罪犯,都减轻一级处罚。”
九月壬子日,皇帝在南郊校阅军队。到了冬天十一月辛酉日,皇帝又去信都和中山巡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十二月,皇帝处决了河间鄚县参与盗贼活动的人,十五岁以下的男子都赦免了,赏赐给跟随他的臣子们,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十二月甲午日,皇帝回宫。库莫奚、契丹、罽宾等十多个国家都派使臣来进贡。皇帝还恢复了北平公长孙敦的王爵。
兴光元年春天正月乙丑日,皇帝任命侍中、河南公伊<香犮>为司空。二月甲午日,皇帝去了道坛,接受了道教的图箓;仪式结束后,皇帝大赦京城,赏赐给臣子们,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夏天六月丙寅日,皇帝又去阴山巡视。
七月份庚子日,皇子弘出生了。第二天辛丑日,皇上大赦天下,还改了年号。 八月初九甲戌日,赵王深去世了。第二天乙亥日,皇帝的车驾回到了皇宫。 十一月乙丑日,皇叔虎头和龙头也去世了。
九月庚申日,库莫奚国送来了贡马,这马有一只角,长得像麒麟一样! 这个月,皇宫还把城门关了三天,大规模搜捕,抓到了好几百个坏人和逃犯。
十一月份,北镇的将军房杖率兵打败了蠕蠕,俘虏了他们的将领豆浑和句,还缴获了一千多匹马。戊戌日,皇上到中山游玩,接着又去了信都。 十二月丙子日,皇上又去了灵丘,住在温泉宫。庚辰日,皇帝的车驾才回宫。 对了,还有出于国和叱万单国都派使者来朝贡了。
公元太安元年正月,是个辛酉日,皇上把世祖和恭宗两位皇帝的神主牌位供奉到太庙里去了。同一天,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拔犯了罪,被赐死了。
二月癸未日,武昌王提死了。三月己亥日,皇上发布诏书说:“现在咱们把世祖和恭宗两位皇帝的神主牌位供奉到太庙,又在西苑祭祀了众神。我为了庆祝这个大喜日子,赏赐了百官,可那些犯了罪的人却要被处死,这可不是什么以德化民、体恤百姓的好办法。圣人的教诲,是从身边的人开始的。周文王就连对自己的妻子和兄弟都严格要求,以此来治理国家。既然教化要从近处做起,那恩惠也应该这样啊!所以,现在特赦京城所有死刑以下的罪犯。”
六月壬戌日,皇上给皇子取名叫弘,并且大赦京城,还改了年号。癸酉日,皇上又发布诏书说:“治理国家,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官职,要选拔贤能的人来担任职务,这样上下才能和谐,老百姓才不会怨声载道。如果官职不对路,奸邪小人当道,那政令就会衰败,社会就会变得很糟糕。要想让国家兴盛,就必须认真考察官员,该降职的降职,该杀头的杀头。现在,我派尚书穆伏真等三十个人,去各地巡查,考察当地的风俗民情。如果他们发现某个地方,农民不耕种土地,田地荒芜,那说明徭役太重,百姓没力气干活;如果老年人吃野菜充饥,年轻人没衣服穿,那说明赋税太重,百姓没钱;如果村庄里空空荡荡,百姓四散逃亡,那说明政府的安抚工作没做好,百姓感受不到恩惠;如果盗贼横行,抢劫不断,那说明法律的威慑力不够;如果怨声载道,到处都是抱怨,好人躲藏起来,奸邪小人当道,那说明法律混乱,政治黑暗。像这些情况,都要严惩不贷。那些为政有方的官员,要好好表彰奖励。如果有人受了冤枉,申诉不了,可以到巡查的使者那里告状,使者要认真调查。如果使者查明是诬告,要反过来治诬告者的罪。如果使者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可以到朝廷上告状。那些不孝顺父母,不尊敬长辈,当官贪赃枉法,以及那些盗贼,都要记录在案,上报朝廷。如果有人包庇这些罪犯,也要按照包庇罪论处。” 这个月,遮逸国派使者来进贡。戊寅日,皇上到犊倪山打猎。甲申日,皇上回宫了。
公元某年,七月丙辰这天,皇帝去河西巡视了一趟。八月丁亥,他又回宫了。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出巡河西,然后又回来了。 这期间,十月的时候,波斯和疏勒国派使臣来进贡,算是外交上的喜事。 皇帝还把辽西公常英升职加薪,封他当了太宰,还晋爵为王,妥妥的升官发财。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某年,正月乙卯,皇帝立冯氏为皇后。二月丁巳,又立皇子弘为皇太子,还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啊! 不过,好景不长,丁零族几千户人家跑到井陉山躲起来,成了土匪强盗。皇帝就派定州刺史许宗之和并州刺史乞佛成龙去剿匪。到了夏天六月,宫里还发生了羽林郎于判、元提等人的谋反事件,结果都被处死了。 秋天八月甲申,皇帝又去河西打猎了。 这个月,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还打败了伊吾,凯旋而归,带回了好多战利品。九月辛巳,河东公闾毗和零陵公闾纥也都被封王了。
到了十月甲申,皇帝又回宫了。甲午这天,皇帝还特赦了京城的人。十一月,西平王源贺改封为陇西王,官职变动也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嚈哒和普岚国也派使臣来进贡,外交形势一片大好。 此外,还有刘骏的濮阳太守姜龙驹和新平太守杨伯伦,带着属下百姓投降了朝廷。
第三年,正月壬戌,皇帝去崞山打猎。戊辰,又回宫了。粟特和于阗国也派使臣来进贡。 皇帝还把渔阳公尉眷调到朝廷,当了太尉,还晋爵为王,让他处理尚书的事务。 五月庚申,皇帝又去松山打猎,己巳回宫。 皇帝还封他弟弟新成为阳平王。六月癸卯,皇帝又去阴山巡视。 八月,皇帝在阴山的北边打猎,己亥回宫。
到了冬天十月,皇帝打算去东边巡视,就让太宰常英在辽西黄山修建行宫。十一月,蛮王文虎龙带着上千户人家来归顺了。十二月,因为各地蝗灾严重,百姓挨饿,皇帝就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这个月,于阗、扶余等五十多个国家都派使臣来进贡,真是国泰民安啊!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初一,皇帝下令禁止饮酒。过了几天,皇帝去广宁温泉宫游玩,然后东巡到平州。再过几天,到达辽西黄山宫,在那里游玩了好几天,还亲自接见了当地一些年纪大的百姓,了解他们的疾苦。
二月某天,皇帝登上了碣石山,眺望大海,并在山下设宴款待群臣,并根据他们的功劳赏赐爵位。皇帝还把碣石山改名为乐游山,并在海边立碑纪念这次出行。之后,皇帝又南下到信都,在广川一带打猎游玩。
三月某天,皇帝在中山观看了马球比赛。皇帝所经过的州郡,都免除了一年的赋税。之后,皇帝的车驾返回皇宫,同时开始修建太华殿。这期间,东平王陆俟去世了。
五月某天,皇帝下诏书说:“朕即位以来,多次下诏减轻赋税,简化烦琐的规章制度,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措施,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是,很多地方官吏却不能很好地执行朕的旨意,贪得无厌,克扣官物中饱私囊,导致赋税征收不足,却编造各种理由,把责任推到百姓身上。他们为了逃避处罚,根本不敢收敛。国家的赋税制度本来就很轻,这几年来,杂税也减少了很多,但各地还是有欠税的情况,这可不是因为官员们尽职尽责,而是因为他们贪污腐败造成的。从今以后,如果因为常年赋税征收不足,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那些地方官吏将处以死刑!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的决心!”六月某天,皇帝在松山打猎。
七月某天,皇帝前往河西巡视。九月某天,皇帝返回皇宫。太华殿竣工了。之后,皇帝设宴款待群臣,并下令大赦天下。
十月某天,皇帝北巡,到达阴山,发现一些古墓被毁坏,于是下诏说:“古时候,姬文王厚葬枯骨,天下人都归顺于他,体现了仁义。从今以后,凡是毁坏坟墓的人,都要处死!” 同时,刘骏派殷孝祖在清水东修建了两座城池,皇帝下令让镇西将军、天水公封敕文等率兵讨伐他们。 皇帝的车驾行至车轮山,并在那里垒石立碑,以作纪念。十一月,皇帝下令征调西将军皮豹子等三位将军,率领三万骑兵,协助讨伐殷孝祖。皇帝的车驾越过沙漠,蠕蠕人闻风丧胆,逃之夭夭,他们的部分部落首领乌朱贺颓、库世颓率领部众前来投降。十二月,征东将军、中山王托真去世了。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初一,皮豹子将军带兵打到高平,大胜敌军,斩杀五千多人。 二月,伊公去世了。三月,京城对死刑以下的罪犯进行大赦。
过了几个月,四月,皇帝把皇室子弟封为京兆王。五月,居常国派使者来进贡。六月,皇帝去阴山游玩了一趟。 九月,皇帝下诏书说:“奖励有功的人,惩罚有罪的人,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那些地方官吏,侵占百姓的利益,中饱私囊,赋税收不上来,即使卸任了,也要追究以前的欠款,依法处罚。但是主管官员没有尽到监督检查的责任,没有及时纠正,让有罪的人逍遥法外,让无辜的人蒙受冤屈,这就助长了奸邪,滋长了贪婪暴虐之心,这怎么能说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罚,以匡正天下呢?从现在开始,所有官员都要按照规定办事,有功的加官进爵,有罪的严惩不贷,让有能力和没能力的人区别对待,赏罚分明。主管官员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作为以后的准则。” 这年冬天,李宝去世了。 十二月,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说:“我继承了祖宗的基业,统领天下百姓,想要恢复良好的政治局面,使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减轻赋税,减轻徭役,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至于缺衣少食。但是六镇、云中、高平、二雍、秦州等地都遭遇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所以要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让流离失所的人返回家乡。还要从别的地方购买粮食,并打通关隘附近的郡县之间的贸易通道。如果主管官员失职,导致皇恩不能惠及百姓,百姓生活困苦,就要严惩不贷。”
到了和平元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改元。 这天,皇帝还派冯阐去见刘骏。二月,乐安王良率领东雍、吐京、六壁等地的军队向西进军河西,皮豹子将军率领河西的军队向南进军石楼,讨伐河西叛乱的胡人。
公元某年,四月戊戌日,皇太后常氏在寿安宫去世了。五月癸酉日,皇太后被葬在了广宁鸣鸡山。六月甲午日,皇帝下令征调西大将军阳平王新成等人率领万州、高平等地的军队从南线出发,南郡公李惠等人率领凉州军队从北线出发,一起讨伐吐谷浑首领什寅。之前崔浩被杀后,史官的职位被废除了,直到现在才重新设立。河西地区的叛乱胡人来到长安请罪,皇帝派使者去安慰他们。
七月乙丑日,刘骏派使者来朝贡。七月壬午日,皇帝到河西巡幸。八月,西征的军队到达西平,什寅逃到南山躲藏。九月,军队渡过黄河追击,结果遇到了瘴气,很多士兵染上了疫病,只好撤军回朝;这次战争倒是缴获了二十多万头牲畜。九月庚午日,皇帝的车驾返回宫中。
十月,居常王进献了三头驯服的大象。十一月,皇帝下令让散骑侍郎卢度世、员外郎朱安兴出使刘骏那里。
第二年正月乙酉日,皇帝下诏说:“刺史是管理百姓的,是万里之外的父母官。近来,每次征调赋税,都逼迫百姓借贷,那些大商人、富贾们,则趁机抬高物价,赚取暴利,十天半个月就能赚到十倍的利润。官府上下相互勾结,一起分享这些不义之财。所以老百姓都穷困潦倒,衣食不保;而那些富豪之家,却日益富裕,积聚财富。治理国家的弊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所有这些行为,一律禁止,如果犯了,超过十匹布的都要处死。把这个命令公布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二月辛卯日,皇帝到中山巡幸。二月丙午日,到达邺城,然后又到信都巡幸。三月,刘骏又派使者来朝贡。皇帝走到哪里,都亲自接见老年人,询问百姓的疾苦。皇帝下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家里只要有一个儿子,就可以免除服役。灵丘南边有一座山,高四百多丈。皇帝下令群臣向山峰射箭,没有人能射到山顶。皇帝亲自弯弓搭箭,箭射出去了三十多丈,越过了山南二百二十步,然后在石头上刻下铭文。这个月,皇帝征调并州、肆州五千人,修整河西的狩猎道路。三月辛巳日,皇帝的车驾返回宫中。
四月乙未日,侍中、征东大将军、河东王闾毗去世了。五月癸未日,皇帝下令让南部尚书黄卢头、李敷等人考核各州的情况。
七月份戊寅日,皇帝把弟弟小新封为济阴王,还给他加了个征东大将军的官职,让他去平原镇守;天赐被封为汝阴王,加征南大将军,镇守虎牢;万寿被封为乐浪王,加征北大将军,镇守和龙;洛侯被封为广平王。 壬午日,皇帝开始巡视山北地区。八月份戊辰日,波斯国派使臣来朝贡。丁丑日,皇帝的车驾返回皇宫。
十月份,皇帝下诏,让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员外郎昌邑侯和天德去刘骏那儿当使臣。 博陵的深泽县和章武的束州县,都发生了盗贼杀害县令的事件,州里的军队后来平定了这些叛乱。 可惜的是,广平王洛侯去世了。
第三年正月壬午日,皇帝任命车骑大将军、东郡公乙浑为太原王。癸未日,乐浪王万寿去世了。二月份癸酉日,皇帝到崞山打猎,然后又去旋鸿池看渔民捕鱼。三月份甲申日,刘骏派使臣来朝贡。 高丽、蓰王、契啮、思厌于师、疏勒、石那、悉居半、渴槃陀等国家也都派使臣来朝贡。六月份庚申日,皇帝前往阴山巡幸。皇帝下令让将军陆真去讨伐雍州叛乱的氐族仇傉檀等人,最终平定了叛乱。
七月份壬寅日,皇帝前往河西地区。九月份壬辰日,征西大将军、常山王素去世了。
十月份丙辰日,皇帝下诏说:“我继承了祖先的基业,统领着万国,安坐宫中处理政务,把权力下放给各部门,希望能够推行清明政治,以达到天下太平。 古代三代的兴盛,都是因为重视年长者的经验。现在选拔官员,很多都不按资历来,让年长有经验的人排在后面,晚进来的反而排在前面。这哪里符合伦理秩序呢!各部门选拔官员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老臣。” 这个月,皇帝又下诏让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员外郎昌邑侯和天德去刘骏那儿当使臣。 十一月壬寅日,皇帝的车驾返回皇宫。 十二月份乙卯日,皇帝制定了十多条作战策略。 然后举行大傩仪式,展示军队实力,出现了飞龙、腾蛇、鱼丽等祥瑞景象,以示威武。戊午日,零陵王闾拔去世了。
公元四年春天,三月乙未日,皇上给京城七十岁以上的百姓,发放太官的伙食,一直吃到年底。皇子胡仁去世了,追封为乐陵王。乙巳日,皇上发布诏书说:“我遵循祖宗的规矩,设立各种官职,目的是为了推广教化,使百姓安居乐业。但是,那些在职的官员,都受到了朝廷的重用,被委以重任,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尽心竭力,努力减少赋税徭役,让士兵和百姓都能轻松一些,家庭和睦,生活富足。现在,内外各部门、州郡的长官,却常常克扣、强迫士兵和百姓服劳役,方法多种多样。从现在开始,谁要是擅自征召劳役,强迫百姓干活,不按规定办事,都将按照枉法论处!”
四月癸亥日,皇上到西苑去打猎,亲手射死了三只老虎。五月壬辰日,侍中、渔阳王尉眷去世了。壬寅日,皇上又去阴山游幸。
七月壬午日,皇上发布诏书说:“我每年秋天,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让群臣在平壤地区操练军队。每次去的地方,都要建造宫殿和祭坛,花费巨大,劳民伤财。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吧,何必非要改变呢?”八月丙寅日,皇上就在河西地区打猎。皇上又发布诏书说:“我按照季节打猎,但是跟随的官员杀戮过度,不仅猎物被杀光了,还违背了合围狩猎的规矩。命令跟随的官员和主管狩猎的将校,从现在开始,不准滥杀。打猎所得的皮肉,要另外发放。”壬申日,皇上又发布诏书说:“以前因为百姓遭受饥寒,无法自救,有人卖儿卖女,朕都下令让他们回家。但是,有些人利用权势,或者私下托人情,互相包庇,没有及时查处,导致良家子弟仍然沦为奴婢。现在,朕要认真调查此事,不准赎买,如有违反者,将加重处罚。如果仍然不及时查处归还,允许他们的父母兄弟上诉,按照拐卖人口论处。”九月辛巳日,皇上回宫了。
话说冬天十月,定州和相州那地方霜冻严重,庄稼都死了,皇帝就免了老百姓的田租,真是个好皇帝! 这一个月,皇帝还派了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骁骑将军、昌邑子娄内近,还有宁朔将军、襄平子李五鳞这三位大臣去刘骏那儿办事。
到了十二月辛丑这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说:“身份地位不一样,礼仪规矩自然也不一样,这样才能区分等级,树立典范。现在丧葬、婚嫁这些大事,好多人都没按规矩来,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更是奢侈浪费,根本不是什么遵循典章制度的样子。相关部门赶紧制定个章程,让贵贱有别,上下有序,然后把它写进法律里。” 第二天,壬寅这天,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说:“婚姻大事,是人伦之始,所以夫妻之道是三纲五常之首,礼仪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尊卑高低,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可是从前几代开始,贵族们好多都不遵守规矩,有的为了钱财,有的为了私情,随便凑合,不讲究门当户对,导致贵贱不分,大小通吃,好的坏的混在一起,败坏人伦,这怎么行呢?以后皇族、老师、王公贵族以及普通百姓,都不能跟那些工匠、艺人、地位低下的家族通婚,要是违反了,就处罚!”
五年正月丁亥这天,皇帝封他弟弟为任城王。二月,因为十四个州府去年遭受虫灾和水灾,皇帝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四月癸卯,顿丘公李峻升爵为王。闰月戊子,因为干旱,皇帝减少膳食,以示责己。 那天晚上,老天爷就下了一场大雨。
五月庚申,刘骏死了,他儿子刘子业篡位当了皇帝。六月丁亥,皇帝去阴山游玩。
七月辛丑,北边的军队大败蠕蠕。壬寅,皇帝又去河西转悠。九月辛丑,皇帝回宫了。
十月,琅邪王司马楚之死了。十二月,南秦王杨难当也死了。吐呼罗国还派使臣来朝贡呢。
六年正月丙申,皇帝下令大赦天下。二月丁丑,皇帝去楼烦宫游玩。高丽、蓰王、对曼这些国家都派使臣来朝贡。三月戊戌,相州刺史、西平郡王吐谷浑权死了。乙巳,皇帝回宫了。
话说四月,洛那国送来了汗血宝马,普岚国也献上了宝剑,真是喜事连连啊! 结果五月癸卯这天,皇帝驾崩了,在太华殿,那年他才二十六岁,真是令人惋惜!
六月丙寅,大家尊谥他为文成皇帝,庙号高宗。 八月,把他葬在了云中金陵。
史书上怎么说呢? 嗯,这么说吧,咱们这位世祖皇帝啊,虽然对外四处征战,打下了不少江山,但国家内部其实也挺耗费资源的,而且那时候正赶上国家不太平,到处都是问题,朝堂上也人心惶惶的。 高宗皇帝上任后,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他沉稳冷静,用自己的威望和恩德,慢慢地安抚内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要不是他聪明睿智,一心为民,哪能做到这些呢? 这妥妥的是个好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