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祖献文皇帝,名叫弘,是高宗文成皇帝的长子。他母亲是李贵人。兴光元年秋天七月,他出生在阴山以北。太安二年二月,被立为皇太子。他聪明睿智,悟性很高,从小就表现出治理国家、保卫人民的才能,为人仁慈孝顺,而且非常尊敬老师和朋友。

和平六年夏天五月甲辰日,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天下大赦。他尊皇后为皇太后。结果,车骑大将军乙浑假传圣旨,在宫里杀了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和南阳公张天度。戊申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回朝,也被乙浑杀害了。己酉日,乙浑被任命为太尉,负责处理尚书省的事务;东安王刘尼被任命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被任命为司空。壬子日,淮南王他被任命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凉州。六月,封繁阳侯李嶷为丹阳王,征东大将军冯熙为昌黎王。

乙丑日,皇帝下诏说:“赋税繁重,老百姓就没钱了;赋税太轻,国家又没钱用了。所以,税收按十分之一来收,百姓就都称赞了。先朝已经仔细考虑过税收的轻重,是为了百姓的利益。我继承了先帝的伟业,时刻想着祖宗的教诲,早起晚睡,一心为百姓着想,希望天下人都过上安乐富足的生活。但是徭役和赋税却没完没了,要怎样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拯救黎民百姓呢!现在没有战争,粮食储备充足,各种杂税,都应该免除,还给老百姓!”

七月癸巳那天,太尉乙浑当上了丞相,地位比所有王爷都高,大事小情,都由他说了算。

九月庚子,京城大赦。丙午这天,皇帝下诏说:“先朝让州牧亲近百姓,应该给他们配备好帮手,所以下令有关部门,按照九条规定选拔官员,让前任官员推荐人才,希望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认为选拔制度公平公正,朝政井然有序。但是,州牧和地方官吏们懒散懈怠,不遵守皇上的旨意,选拔的人都不合适,违背了规章制度。现在规定:刺史和地方长官上任那天,要自己推荐当地有名望、忠诚可靠的人才来做官,不准前任官员干预。如果推荐的人选不合适,就按欺骗皇上论处。” 这个月,刘子业把北大将军、义阳王刘昶从彭城召来,让他投降了。

十月,阳平王刘新成、京兆王子推、济阴王刘小新成、汝阴王刘天赐、任城王刘云都进京朝见皇上。这一年,刘子业的叔叔刘彧杀了刘子业,自己当了皇帝。

天安元年正月初一乙丑这天,天下大赦,改元。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被杀。乙亥这天,任命侍中元孔雀为濮阳王,侍中陆定国为东郡王。三月庚子,任命陇西王源贺为太尉。辛丑,高宗文成皇帝的神主被安放在太庙里。辛亥,皇帝到道坛,亲自接受符箓;京城再次大赦。高丽、波斯、于阗、阿袭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

七月份辛亥日,皇上发布命令,说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爵位的,特殊情况可以免罪,但是要把爵位和官职都取消了。要是祖上或者父亲是靠行贿受贿弄来的爵位,然后以此来冒充正统,那就不允许继承爵位了。那些不是凭功劳升迁的人,也都得恢复原来的职位。要是有人隐瞒实情没上报,那就按大不敬的罪名处罚。

九月份,刘彧的司州刺史常珍奇带着悬瓠地区投降了。己酉日,咱们开始在乡里办学校了,每个郡都安排两个博士、两个助教,还有六十个学生。刘彧的徐州刺史薛安都也带着彭城投降了。刘彧派大将张永和沈攸之去攻打薛安都。皇上任命北部尚书尉元为镇南大将军,统领各路军队,镇东将军、城阳公孔伯恭当副手,从东边去救援彭城;殿中尚书、镇西大将军、西河公元石统领荆州、豫州、南雍州的军队,给事中、京兆侯张穷奇当副手,从西边去救援悬瓠。

十月份,曹利和彤曷国都派使者来朝贡。十一月份壬子日,刘彧的兖州刺史毕众敬也派使者来投降了。十二月份己未日,尉元军队到达秺地,结果刘彧手下的周凯、张永、沈攸之接连败退。皇上的弟弟安平王死了。这一年,十一个州郡都旱灾,百姓挨饿,朝廷只好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公元皇兴元年正月,癸巳日,尉元将军在吕梁山以东大败张永和沈攸之,斩首数万人,冻死的更是数不胜数! 还抓到了刘彧的秦州刺史垣恭祖和羽林监沈承伯。张永和沈攸之两人只身逃跑了。缴获的军资器械多得数不清。 这刘彧呢,也派使者来朝贡了。庚子日,东平王道符在长安谋反,杀了副将驸马都尉万古真、钜鹿公李恢和雍州刺史鱼玄明。丙午日,皇帝下令让司空、平昌公和其奴、东阳公元丕等人去讨伐道符。丁未日,道符的司马段太阳反过来攻打道符,把道符杀了,还把他的脑袋送到京城来了。道符的兄弟们也都被处死了。

闰月,皇帝任命顿丘王李峻为太宰。刘彧的青州刺史沈文秀和冀州刺史崔道固也派使者来请求归顺。皇帝下令让平东将军长孙陵和平南将军、广陵公侯穷奇前去支援他们。二月,皇帝派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率领五万骑兵前往碻磝,作为东线的后援部队。济阴王小新成去世了。高丽、库莫奚、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于阗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刘彧的东平太守申纂在无盐驻守,阻止了王室使者的通行,皇帝下令征南大将军慕容日曜率领军队去讨伐他。三月甲寅日,攻克了无盐。沈文秀和崔道固又反叛回去投靠刘彧了,慕容白曜回师去讨伐他们,攻下了刘彧的肥城、垣苗、麋沟三个军事据点。

四月,慕容白曜攻打升城,守将房崇吉逃跑了。八月,慕容白曜攻打历城。丁酉日,皇帝到武州山石窟寺去游玩。戊申日,皇子宏出生了,皇帝大赦天下,并且改元。九月壬子日,高丽、于阗、普岚、粟特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丁巳日,皇帝提升冯翊公李白的爵位为梁郡王。这个月,皇帝下令赏赐六镇的贫民每人三匹布。

公元某年十月癸卯日,皇上在那男池耕田。濮阳王孔雀因为怠慢,被降爵为公,这可是狠狠地被批评了一顿啊!

两年后的春天,二月癸未日,皇上又去西山打猎,亲自射杀虎豹,好威风! 这期间,崔道固、刘彧、梁邹戍主和平原太守刘休宾竟然一起举城投降了,看来皇上的威名远播啊! 同一个月,徐州的土匪司马休符自称晋王,结果被将军尉元给迅速平定了,真是不自量力! 三月,白曜开始围攻东阳,而刘彧则派使者来朝贡,这态度转变得也够快的。四月辛丑日,皇上任命南郡公李惠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关右诸军事、雍州刺史,还把他升爵为王,真是荣宠加身啊! 更厉害的是,高丽、库莫奚、契丹、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手、悉万丹、阿大何、羽真侯、于阗、波斯国这些国家都派使者来进贡,皇上这面子可真大!五月乙卯,皇上到崞山耕田,然后又去了繁畤,辛酉日才回宫。六月庚辰日,皇上在河南开辟了新的土地,还特赦了京师犯下死罪以下的罪犯,算是普天同庆了。 同时,皇上还任命昌黎王冯熙为太傅,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啊! 九月辛亥日,皇上又封皇叔桢为南安王,长寿为城阳王,太洛为章武王,休为安定王,皇室又添几位王爷了。

冬天十月辛丑日,皇上在冷泉耕田。十一个月的时候,因为二十七个州镇遭遇水旱灾害,皇上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真是个仁慈的皇帝! 十二月甲午日,皇上发布诏书说:“前段时间张永造反,胆敢抗拒王命,结果尸横遍野,死伤无数。朕对这些死难者的冤屈深感痛心,天下百姓都是一样的,所以命令各郡县,让张永军队的残废士兵返回江南,那些暴尸荒野的,也要妥善收殓安葬。” 这个月,悉万丹等十多个国家又派使者来朝贡了,看来皇上的声威日盛啊! 第三年正月乙丑日,东阳城被攻破,沈文秀被俘虏。戊辰日,司空、平昌公和其奴去世了。二月,蠕蠕、高丽、库莫奚、契丹等国又派使者来朝贡,皇上真是威震四方啊! 己卯日,皇上任命上党公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并晋爵为济南王,算是对他功劳的肯定吧!

公元465年,四月初八,刘宋皇帝刘彧派使臣来进贡。十四日,皇帝给皇子取名宏,并且下令大赦天下。十五日,皇帝到崞山去打猎。五月,皇帝把青州的老百姓迁到京城。六月初八,立皇子宏为皇太子。

七月,蠕蠕国也派使臣来进贡。十月,侍中、太宰、顿丘王李峻去世了。十一月,吐谷浑的别帅白杨提度汗率领他的部众归顺了朝廷。韩颓升官了,被封为王。

到了公元466年正月,朝廷下令,因为十一个州的百姓闹饥荒,所以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二月,任命东郡王陆定国为司空。高丽、库莫奚、契丹都派使臣来进贡。吐谷浑的拾寅不交贡品,皇帝就派长孙观去讨伐他。广阳王石侯去世了。三月丙戌,皇帝下诏说:“朕时刻记挂着百姓的疾苦,很多人死于非命,朕夜不能寐,忧心如焚。所以朕广泛地召集良医,四处搜寻名贵药材,想要以此来救治百姓。特此宣布天下,百姓有病的,各地的官府都要派医生上门诊治,所需的药物,医生可以随意开具。”

四月初八,再次下令大赦天下。二十七日,长孙观的大军到达曼头山,大败拾寅。拾寅带着几百骑兵逃跑了。拾寅的弟弟豆勿来和他们的首领匹娄拔累率领部众投降。五月,封皇弟为建昌王。六月,刘宋又派使臣来进贡。八月,一群盗贼攻入彭城,杀了镇将元解愁,后来长史带兵把他们消灭了。蠕蠕人侵犯边境。九月初三,皇帝亲自带兵北伐,各路将领都在女水会合,大败敌军。“事具《蠕蠕传》”。司徒、东安王刘尼因为犯了错被免职了。九月初七,皇帝从北伐回来,设宴庆功,并向宗庙汇报了战况。

十月,处死了济南王慕容白曜和高平王李敷。十一月,朝廷下令取消山泽的禁令。十二月十三日,皇帝到鹿野苑和石窟寺游玩。阳平王新成去世了。

公元455年春天,三月,乙亥日,皇帝下诏说:“自从天安以来,国家大事不断,南方平定了徐州地区,北方也扫除了残余的敌人。征战的士兵,逃亡的不在少数,虽然罪该处罚,但朕总是格外开恩。可是宽大的政策就像水一样,逃亡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应该严明法纪,来震慑奸邪之徒。从现在开始,凡是逃亡的士兵,以及那些应该服役却四处游荡不归的官员,限期在六月三十日之内全部回来投案自首;不投案自首的,就按照法律处罚。” 皇帝还派员外散骑常侍邢祐去见刘彧。

到了夏天,四月,西部的敕勒族叛乱了,皇帝下令汝阴王天赐和给事中罗云前去讨伐。结果罗云被敕勒族袭击杀害,死了十五六个人。 北平王长孙敦去世了。六月丁未日,皇帝前往河西巡幸。

秋天,七月丙寅日,皇帝到达阴山。八月丁亥日,皇帝的车驾返回皇宫。

皇上对朝政不太上心,一直想把皇位让给叔父京兆王子推,这事儿《任城王云传》里都写着呢。大臣们死活不让,皇上这才作罢。

丙午这天,皇上给太子册封,说:“以前尧舜禅让天下,都是因为他们儿子不靠谱。要是丹朱、商均那样能干的,谁会去选那些平庸之辈呢?你虽然年纪小,但有当君主的风范,一定能发扬光大王道,造福百姓。现在我让太保、建安王陆<香犮>,太尉源贺拿着皇帝的玺绶,把皇位传给你。你登基后,要好好干,光宗耀祖,让我能清闲地颐养天年,这不好吗?”

丁未这天,皇上又下诏说:“我继承了大统,赶上太平盛世,天下臣服,四海升平。所以我就想清静淡泊些,专心致志。可是一天到晚处理政务,就影响我的身心健康;要是有一天耽误了,政事就会积压。但儿子继承天下,要尊崇父亲;父亲传位给儿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根据天命,也考虑了大家的意见,就决定让你继承皇位。我呢,就清静地过日子,一心为国,社稷安宁,你好好干,这难道不好吗?百官们,你们都要好好辅佐太子,以报答上天恩泽。把这个消息告诉全国各地,让大家都知道。”

于是群臣奏道:“以前三皇时代,都是清静无为的,所以叫‘皇’。汉高祖称皇帝后,尊他父亲为太上皇,说明皇帝不是天下独尊的。现在皇帝年纪还小,国家大事还得您来主持。我们建议您尊为太上皇帝。”皇上就同意了。

己酉这天,太上皇搬到崇光宫,宫殿简朴,不用雕梁画栋,就用泥土垒的台阶。国家大事都向他禀报。承明元年,皇上二十三岁,在永安殿驾崩,上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史官评论说:皇上聪慧过人,早熟早慧,果断英明,这就是显祖啊!他平定了北方边疆,又开拓了南方疆域。但他过早地厌倦了皇位,最终导致宫廷变故,这是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