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论》里说:龙,是鳞片状的动物,生在水里。云也是水的象征,阴气很重,所以龙的出现就预示着大事要发生。如果皇帝不遵守人伦道德,扰乱天道,就一定会遭到杀戮的灾祸。
世祖神三年三月,京城有人家井里出现了两条白龙。真君六年二月丙辰,京城有人家井里又出现了一条白龙。龙是神物,却困在井里,这都是世祖暴毙的征兆啊!
肃宗正光元年八月,出现了一条像狗一样的黑龙,从南边跑到宣阳门,然后跳起来,穿过城楼底下跑了出去。这是魏朝要衰败的预兆。庄帝永安二年,晋阳的井里出现了龙,很久都没走。这是庄帝要在晋阳暴毙的征兆。
前废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有龙的痕迹从宣阳门西边出去,又回到城里。第二天乙卯,大臣们都来祝贺,皇帝说:“国家将要兴盛,就要听取百姓的意见;国家将要灭亡,就要听取神明的预兆。但是,君臣上下都要克制自己,努力治理国家,光靠这些征兆还不足以用来庆祝。”
《洪范论》里说:马代表着军队,将要有战争了,所以马出现怪异现象。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辛未,恒州送来一匹马驹,尾巴长一尺,臀部却没有毛。正光元年九月,沃野镇的官马耳朵里都钻进了虫子,死了十四五匹。这种虫子像蛆,长五寸以下,粗细像筷子。
《洪范论》引用《易经》的话说:“坤为牛”,坤代表大地,大地之气混乱了,牛就会出现怪异现象,这叫牛祸。这预示着宗庙将要被毁。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运输繁忙也会导致牛出怪事。世宗景明二年五月,冀州上报说长乐郡的牛生了个小牛犊,一头有两个面、两张嘴、三只眼、三只耳朵。
《洪范论》里说:皇帝不明智,就会导致政治失误。高祖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肆州上报说阳曲县的羊生了个小羊羔,一头有两个身子,一个母的,一个公的,三只耳朵,八条腿。不久高祖就死了,六个辅政大臣专权。世宗正始元年七月,鄯善镇送来一只羊羔,一头有两个身子,八条腿。二年正月,鄯善镇又送来一只八条腿的羊。延昌四年五月,薄骨律镇上报说:羊羔一头,六条腿,两条尾巴。
京房的书上说,凡是妖孽之物,肢体特别多的,都是邪祟作怪的表现。京房在《易经》里也说,猪生人头猪身,预示着城邑将要发生动乱,甚至灭亡。
高祖延兴元年九月,有人上报说豫州刺史、临淮公王让那里,母猪生下的小猪,只有一个头,却有两个身子,八条腿。
世宗景明四年九月,梁州有人上报,说狗和猪交配了。
正始四年八月,京城里母猪生的小猪,一个头,四个耳朵,两个身子,八条腿。
延昌四年七月,徐州上报说阳平戍的母猪生的小猪,头面长得像人,头顶上还有个肉疙瘩,身上没有毛。这预示着灵太后和幼主将要被废黜。
《洪范论》里说,京房在书里说过:小鸡,就像小臣;鸡角,是兵器的象征,长在鸡头上,象征君王的威严。所以,小臣如果掌握了君王的权力,就会兴风作浪,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高祖太和元年五月,有人上报说京城里有两只会生蛋的母鸡,头上长着像角一样的冠,跟其他的鸡不一样。当时文明太后临朝听政,这预示着她重用小人。
世宗正始元年四月,河南有只小鸡,长着四条腿和四只翅膀。(这事儿《崔光传》里也有记载)
八月,司州上报说:河内有人家养的小鸡,靠近尾巴的地方又长了一个头,有嘴有眼。两个头都从脖颈后面长出两对翅膀,两条腿并排着长。当时世宗比较信任一些小人,党派之争也比较严重,邪恶小人干政的迹象很明显。
延昌四年十二月,洛州上报说魏兴太守常矫家里的黄母鸡,头上长了个枣核那么大的肉角,长一寸三分,角上还长着寸半长的毛。
肃宗正光元年正月,虎贲中郎将兰兜家里的公鸡母鸡,头上都长了两个角,羽毛颜色杂乱,竖起来比鸡冠还高。当时灵太后临朝专政。
《洪范论》里说:这是因为统治者视力不明,听觉不灵的惩罚。
太宗泰常三年十一月,京城里抓到了一只白色的枭鸟。
肃宗正光二年八月己卯日,皇宫里抓到了一只秃鹙鸟。
孝昌二年四月,有人送来一只死掉的小鸭子,一个头,两个身子,四条腿,四个翅膀,两条尾巴。
孝静天平二年三月,一只雄雉飞进了尚书省,在殿里被抓到。
《洪范论》里说:要是刑罚过于残酷,只会让老百姓怨声载道;贪得无厌,到处发动战争;修建城池,却失去了民心,那虫灾就来了。 这说的,可真是精准啊!
北魏太和五年七月,敦煌地区发生蝗灾,秋天的庄稼几乎都被吃光了。 这蝗灾一来,老百姓可就惨了,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眨眼间就没了。
六年七月,青州和雍州也遭遇了蝗灾,庄稼损失惨重。 这蝗灾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八月,徐州、东徐州、兖州、济州、平州、豫州、光州这七个州,还有平原、枋头、广阿、临济这四个镇,都受到了蝗灾的侵害。 这范围也太广了,几乎是遍地都是蝗虫啊!
七年四月,相州和豫州又遭了蝗灾。 这蝗灾年年都有,老百姓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八年三月,冀州、州、相州三州遭受了蝗虫的侵害。 这蝗虫真是无孔不入,让人头疼! 四月,济州、光州、幽州、肆州、雍州、齐州、平州七州都出现了蝗灾。 这灾情,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六月乙巳日,相州、齐州、光州、青州这四个州又遭遇了蝗灾。 这蝗虫,简直是没完没了!
十六年十月癸巳日,枹罕地区也发生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 这蝗灾,真是让人绝望啊!
北魏世宗景明元年五月,青州、齐州、徐州、兖州、光州、南青州六州又遭受了蝗灾。 这蝗灾,简直是没完没了! 四年三月壬午日,河州爆发了大规模的螟虫灾害,小麦和麦子颗粒无收。 这螟虫,破坏力也丝毫不逊色于蝗虫啊! 五月,光州又遭受了蝗灾。 这真是祸不单行啊! 六月,河州又发生了大蝗灾。 七月,东莱郡也遭受了蝗灾。 这蝗灾,真是遍地都是!
正始元年六月,夏州和司州发生了蝗灾。 这蝗灾,真是让人心力交瘁! 四年四月,青州出现了步屈虫,枣花都被吃光了。 这虫灾,种类繁多,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八月,泾州出现了黄鼠、蝗虫、班虫,河州出现了虸蚄、班虫,凉州、司州恒农郡也出现了蝗虫,这些地方都遭受了严重的虫灾。 这虫灾,真是范围广,种类多,让人束手无策!
永平元年六月己巳日,凉州发生了蝗灾。 这蝗灾,真是让人疲于奔命! 五年五月,青州步屈虫又来害枣花了。 这虫灾,真是年年都有! 七月,京师也出现了蝗虫和虸蚄。 这蝗虫,连京城都蔓延到了! 八月,青州、齐州、光州三州遭受了蝗灾,三分之二的庄稼都被吃掉了。 这损失,真是太大了!
肃宗熙平元年六月,青州、齐州、光州、南青州四州遭受了蝗灾。 这蝗灾,真是让人绝望!
显祖天安元年六月,兖州出现了黑蚁和赤蚁互相争斗的奇观,战斗的范围长达六十步,宽四寸,赤蚁最终战败,纷纷断头而死。黑蚁占据北方,赤蚁占据南方。 这真是一个奇特的景象! 十一月,刘彧兖州刺史毕众敬派使者向朝廷投降,朝廷任命镇南大将军尉元接受投降,并大败贼将周凯等人。 这算是乱世中的一点好消息吧!
公元586年7月,并州的太守张万寿上奏说:建兴县有个养蚕的农民叫贾日成,四月份养蚕的时候,发现蚕丝织成的网里,竟然卷着一块东西,像丝绸带子一样,长四尺,宽三寸,薄薄的,上面还附着两个黄色的蚕茧,形状像脚印一样。
公元506年3月,徐州发生蚕蛾伤人的事件,轻伤一百一十多人,死亡二十二人。古人认为,毛虫之孽,指的是事物违反常理而发生异常现象。
说起来,北魏太祖拓跋焘在位的时候,河南出现了一只大老虎,在河边待了三个月才离开。第二年,大量的蚂蚁和白鹿都渡过了黄河。再过一年,黄河的水竟然变成了血红色。这些都被认为是卫辰灭亡的预兆。后来,北魏朝廷把卫辰一族的人全部扔进黄河里,那地方就再也没事了。
公元534年1月,有狼跑进了城,跑到硖石那里,有人(可能)抓住了它。
公元541年12月,北城铜爵台上抓到了一只豹子。
公元586年5月某一天,有狐妖出来剪人的头发,当时文宣帝的母亲太后临朝听政,这被认为是朝廷政治不正的征兆。
公元577年春天开始,京城里就出现狐妖剪人头发的怪事,大家都很害怕。六月某一天,灵太后下令把那些被剪了头发的人召集起来,让崇训卫尉刘腾在千秋门外面用鞭子抽打他们,这跟公元586年的事如出一辙。
古书《瑞图》里记载:如果边疆的王公、刺史、郡守、县令残酷地压迫百姓,导致民怨沸腾,那么就会出现白鼠。
公元507年2月,京城有个叫赵温的人家里出现了一只白鼠,他把白鼠献给了朝廷。
那年春天,北苑也抓到了一只白鼠,没多久就死了。解剖后发现,它的肚子里还有三个小白鼠。
公元508年3月,皇帝去西宫,又抓到了一只白鼠。
8月,御府的官员张安也抓到了一只白鼠。
公元509年5月,皇帝在榼仑山打猎,抓到了一只白鼠;平城也抓到了三只白鼠。6月,平城又抓到两只白鼠。
8月,豫章王夔也抓到了一只白鼠。
公元510年11月,京城有人抓到一只白鼠(或者说是白鼠一样的虫子)献给了朝廷。
公元511年6月,中山抓到两只白鼠。
公元512年3月,京城抓到一只白鼠。
11月,京城又抓到一只白鼠。
话说北魏世祖始光三年八月,在相州魏郡,有人抓到一只白色的老鼠。这消息当时应该挺轰动的,毕竟白老鼠挺稀罕的。
然后到了北魏太延元年八月,雁门那边也献上了一只白老鼠。这回是主动送上来的,不知道是献给皇帝还是谁,反正也是个稀罕玩意儿。 这前后两次发现白老鼠,时间上还挺巧,都是八月。
再后来,到了北魏高祖太和二十三年八月,咱们首都——京师,也抓到了一只白老鼠。这回是直接在首都发现的,更显得不寻常了。
北魏世宗景明四年五月,京师又发现了一只白老鼠。这次是五月,跟前面几次不一样,看来这白老鼠出现的时间并不固定。
到了北魏正始元年六月,京师再次捕获了一只白老鼠。这回是六月,跟前面几次都不一样,看来这白老鼠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挺随机的。
最后,在北魏肃宗熙平元年四月,肆州那边主动送来了一只白老鼠。这回又是主动送上来的,看来这白老鼠还真挺受重视的。 总而言之,这几次发现白老鼠,时间地点都不太一样,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