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静皇帝,他的名字叫善见,是清河文宣王李亶的儿子。他母亲是胡妃。永熙三年,他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八月,他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职一下子升了好几级。

唐肃宗跑到关中去了以后,齐献武王想迎接他回来,但没成功。于是,朝廷里的官员们一起商量,决定拥立年仅十一岁的李善见当皇帝,来继承唐肃宗的皇位。

公元534年10月某日,皇帝在城东北定都,天下大赦,改年号为天平元年。几天后,任命赵郡王谌为大司马,咸阳王坦为太尉,高盛为司徒,高昂为司空。之后,皇帝祭祀太庙,并发布诏书说:“迁都古已有之,殷商迁都八次,周朝卜地三次,兴衰更替,本属常事。这次迁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高祖孝文帝当年也是根据天象和民意迁都。现在国家局势艰难,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我们才决定迁都邺城,以图国家昌盛。” 之后,皇帝正式迁都邺城,并留下部分军队驻守旧都。司州改名为洛州,元弼担任洛州刺史,镇守洛阳。迁都的百姓,朝廷给三年赋税减免,安置费则给五年。

过了没多久,兖州刺史樊子鹄和南青州刺史大野拔在瑕丘起兵造反。皇帝到达邺城后,住在北城相州的官署。相州刺史改称司州牧,魏郡太守改称魏尹。为了给新迁来的百姓腾地方,邺城原住民被迁到离城百里以外的地方。邺城还新设了临漳县,并且把周围好几个郡划为皇畿,也就是京畿地区。 没过多久,燕郡王贺拔允去世了。皇帝下令解除戒严,恢复正常秩序,官员们可以穿平常的衣服上班了,不用再拿着武器了。之后,派了五位使者巡视全国。接着,又赦免了京畿地区的罪犯。

同一年闰月,萧衍封元庆和为魏王,让他带兵占据平濑乡。宇文黑獭杀了皇帝后,拥立南阳王宝炬称帝。朝廷还在僵石桥、蒲泉、济北、洛水等地设立了四个中郎将府,加强军事防御。

公元某年春天正月,宝炬(地名)的刺史朱浑道元带着他的部队投降了齐献武王,齐献武王热情地接待了他,还给他发放了粮食。同一天(己巳日),朝廷下诏书任命齐献武王为相国,赐予他黄钺(象征最高权力的玉斧),允许他穿朝服入朝,上殿时可以不用下跪,其他的礼仪都和以前一样。但是齐献武王坚决推辞,没有接受。 过了几天(乙亥日),齐献武王又兼任了尚书右仆射和东南道行台,去讨伐元庆和,结果把元庆和打得落荒而逃。

二月壬午日,朝廷又任命太尉、咸阳王坦为太傅,任命司州牧、西河王悰为太尉。己丑日,以前南青州的刺史大野拔杀了樊子鹄之后也投降了朝廷,这样兖州就平定了。戊戌日,萧衍的司州刺史陈庆之来侵犯豫州,豫州刺史尧雄把他打跑了。三月辛酉日,朝廷又任命司徒高盛为太尉,任命司空高昂为司徒,任命济阴王晖业为司空。齐献武王平定了山胡刘蠡升的叛乱,把刘蠡升杀了。刘蠡升的儿子南海王又僭称皇帝,齐献武王率兵讨伐,把他抓住了,连同他的弟弟西海王、皇后、妃嫔以及其他四百多人,还有两万多户逃亡的人,都被一起抓获了。辛未日,因为干旱,朝廷下令京城和各州郡县收集埋葬那些暴尸荒野的骸骨。这年春天,高丽和契丹都派使者来朝贡。

四月,前任青州刺史侯渊造反,攻打青州和齐州。癸未日,济州刺史蔡俊平定了侯渊的叛乱。壬辰日,侯渊被押解到京城受审。五月,大旱,朝廷下令在城门、宫殿门以及各省、府、寺、署、坊的门前洒水降雨,不分王公大臣,一直洒水到下雨为止。六月,元庆和又来侵犯南豫州,豫州刺史尧雄再次大败了他。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文中未提及)的秋天,七月初七那天,皇帝封汝南王悦的孙子孙绰为琅邪王。八月初八,司空兼济阴王晖业因为犯了事儿被免职了。十一天后,也就是八月十九,皇帝下令征发七万六千人去修建新宫殿。到了九月,齐献武王觉得好多负责治理百姓的官员都不遵守法令,就建议皇帝挑选一些清正廉洁的大臣,每个州派一个人去,调查一下老百姓的疾苦。九月十四,皇帝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襄城王旭担任司空。

冬天十一月十四,萧衍的手下柳仲礼去攻打荆州,结果被荆州刺史王元打败了。十一月二十,皇帝在圆丘祭祀天地。二十二,阊阖门失火了,与此同时,并州有人家井里竟然出现了龙!二十五,皇帝下诏书,提升齐文襄王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太原郡开国公,并赐给他三千户的食邑。十二月十七,皇帝带着队伍到邺城东边去打猎。十九,文武百官根据各自的职位和事务,领取了相应的俸禄。

第二年春天正月初一,皇帝在宫殿前款待群臣。正月初六,皇帝下令让所有官员举荐人才,如果举荐的人才不合格,举荐的官员就要被免职两次。齐献武王攻打西夏州,成功占领了那里。皇帝想给齐献武王加九锡的礼仪,但是侍中元子思劝谏他,齐献武王自己也坚决推辞,最后这事儿就算了。二月十四,萧衍管辖的光州刺史郝树率领州内归附朝廷。二月十六,皇帝下诏书,提升齐文襄王为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大都督,并把鲜卑和高车的各个首领都归在他管辖之下。三月初八,皇帝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华山王鸷为大司马。三月十一日,阳夏太守卢公纂在郡南叛乱,大都督元整把他平定了。

夏天四月十四,昌乐王诞去世了。五月初八,皇帝赏赐鳏寡孤独和贫穷的人们衣物,数量根据他们的情况有所不同。五月十一日,任命录尚书事、西河王悰为司州牧。五月十三,大尉高盛去世了。六月初八,赵郡王谌去世了。

公元某年秋天七月庚子日,朝廷下令大赦天下。萧衍手下的夏州刺史田独鞞和颍川防城都督刘鸾庆都带着各自的州郡投降了。

到了八月,并州、肆州、汾州、建州这四个地方都下霜了,闹起了大饥荒。九月壬寅日,朝廷任命定州刺史侯景兼任尚书右仆射、南道行台,让他统领军队南下讨伐叛军。九月丙辰日,阳平人路季礼带人造反了。九月辛酉日,御史中尉窦泰把叛乱给平定了。 冬天十一月戊申日,皇帝下令让尚书省派人去河北巡查,看看那些因为饥荒流离失所的人,要是看到饿死的人,就赶紧把他们埋了。圣旨里还说:别让那些枯骨白白地暴尸荒野,晚上闹鬼哭丧,影响不好。

过了没多久,侯景攻下了萧衍的楚州,抓住了楚州刺史桓和。十二月,朝廷任命并州刺史尉景为太保。十二月辛未日,朝廷派人给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们发放一些补贴,一百岁以下的都有。十二月壬申日,大司马、清河王亶去世了。十二月丁丑日,齐献武王从晋阳出发向西进攻,驻扎在蒲津;司徒公、大都督高敖曹则向洛阳进军;车骑大将军窦泰则从潼关进入关中。十二月癸未日,朝廷任命太傅、咸阳王坦为太师。十二月乙酉日,勿吉国派使者来朝贡。这一年,高丽国也派使者来朝贡。

第二年春天正月,朝廷禁止十五岁以下的青少年互相打闹。窦泰打了败仗,羞愧自杀。正月丁巳日,高敖曹攻打洛阳,攻克了洛阳,抓住了宝炬的骠骑大将军、洛州刺史泉企。朝廷任命汝阳王暹代理尚书令的职务。

到了夏天四月辛未日,朝廷把七位皇帝的神主牌位迁入新修建的庙宇,并且下令大赦天下,所有官员都升一级。在此之前,荥阳人张俭等人聚集在大騩山起兵造反,还和宝炬勾结。四月壬辰日,武卫将军高元盛率兵平定了他们的叛乱。

六月初几,我去了华林园处理一些官司。 过了几天,皇上又下令让尚书大人处理那些埋尸藏匿罪证的事,同时彻查那些犯人。 哎,倒霉的是,那天阊阖门还着火了。 话说之前,萧衍那边因为益州刺史傅和请求通好,所以……

秋七月初几,皇上派了李谐、卢元明和李邺这三位大人出使萧衍。 到了八月,宝炬和宇文黑獭这俩家伙带兵打陕州,结果陕州城破了,刺史李徽伯还被黑獭给杀了。 九月,侍中元子思和他学生华,密谋要往西边跑,结果被皇上赐死了。 闰月某天,卫将军蒋天乐又谋反,当场被处决了。 为了防止出乱子,京城还禁酒了。

十月,皇上任命咸阳王坦为录尚书事。 过了几天,齐献武王西征,打到了沙苑,可惜没打下来,灰溜溜地回来了。 好家伙,宝炬又派人来攻打洛州,结果被韩延给打败了。 但这宝炬不死心,又派他儿子和独孤如愿去攻洛州,洛州刺史广阳王湛直接放弃城池跑了,金墉城就被他们占领了。 更糟的是,颍州长史贺若微带着刺史田迅叛变,还拉拢了宝炬的手下梁回一起据城而守。 宝炬这厮又派赵继宗和韦孝宽攻下了豫州。

十一月某天,皇上任命万俟普为太尉。 十二月某天,萧衍派人来朝贡了。 这年头,不安分的人可不少,河间人邢摩纳和范阳人卢仲礼都各自拉起队伍造反了。 不过,这年高丽和蠕蠕也派人来朝贡了,也算是有点好消息吧。

公元534年正月,突然有一头大象自己跑到砀郡的池塘里去了,南兖州的人把它送到邺城。 过了几天,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 贺拔仁将军攻打宝炬在南汾州的军队。没过多久就打赢了,还抓住了他们的刺史韦子粲。 任祥带着豫州刺史尧雄他们,还有侯景、高敖曹、万俟受洛干这些大人物,在北豫集合,一起攻打颍州。 梁回他们一看不行,就丢下城跑了,颍州就这样拿下了。

二月,尧雄攻打扬州,也打赢了,抓住了宝炬的义州刺史韩显和扬州长史丘岳,然后把他们送到了京城。 之后,皇帝派郑伯猷去萧衍那儿当使者。 三月,齐献武王强烈要求辞去大丞相的职务,皇帝同意了。

四月,皇帝下令赦免京城附近的人。 过了几天,齐献武王回晋阳了,还请求解除酒禁。 六月,皇帝到华林都堂去听审案件。 那年夏天,山东发了大水,青蛙都叫到树上了!

七月,高丽国派使者来进贡。 侯景和高敖曹围困宝炬手下的独孤如愿在金墉城,宝炬和宇文黑獭都来救援。 厍狄于将军带着军队先冲锋,齐献武王率领大军跟上。 八月,两军在河阴交战,我们大获全胜! 杀了他们的将军寇洛生等二十多人,俘虏了好几万人。 可惜的是,高敖曹、李猛、宋显三位将军战死了。 宝炬留下长孙子彦守金墉城。 第二天,齐献武王渡过黄河,长孙子彦一看大势已去,也逃跑了。 九月,贺拔仁将军打败了邢摩纳、卢仲礼等人。

十月,萧衍派使者来进贡。 十一月,又派陆操去萧衍那儿当使者。 齐献武王来朝见皇帝。 十二月,齐献武王回晋阳去了。

公元兴和元年,也就是春天正月辛酉日,孙腾被任命为司徒,掌管百姓的农桑之事。三月初一,甲寅日,把常山郡王劭的二儿子曜封为陈郡王。到了夏天五月,齐文襄王来咱们这儿朝拜皇帝。甲戌日,册立高氏为皇后。第二天,乙亥日,天下大赦,大家都高兴坏了!这个月,高丽国还派使臣来进贡呢。六月乙酉日,司马子如被任命为山东黜陟大使,后来又升任东北道大行台,主要负责挑选精兵强将。庚寅日,奚思业被任命为河南大使,也负责选拔勇士。丁酉日,萧衍也派使臣来进贡。戊申日,开府仪同三司、汝阳王暹去世了。

秋天七月丁丑日,皇帝下诏书,任命齐献武王为相国,兼管尚书事务,还让他负责大行台的事务。不过,齐献武王推辞了相国的职位。八月壬辰日,皇帝派兼散骑常侍王元景和兼通直散骑常侍魏收出使萧衍。九月甲子日,动员京城附近十万人修建邺城,四十天就完工了。辛未日,对京城死刑以下的罪犯进行特赦,刑罚都减轻了。冬天十一月癸亥日,新宫建成了,皇帝高兴地再次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赏赐绫帽和拐杖,七十岁以上的赏赐布帛,有病不能动弹的也赏赐粮食和布帛。参与修建城墙的民夫,还额外发放一年的口粮。

第二年春天正月壬申日,尉景被任命为太傅,厍狄于被任命为太保。丁丑日,皇帝搬进了新宫,再次大赦天下,百官都升了一级,参与营建新宫的主要将领还额外升了一级。三月己卯日,萧衍又派使臣来进贡了。夏天五月己酉日,西魏的行台宫延和、陕州刺史宫元庆率领他们的部属投降了我们,来到河北。朝廷对这些新投降的人,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了粮食和其他的救济。壬子日,皇帝派兼散骑常侍李象出使萧衍。闰月己丑日,皇帝封他的哥哥景植为宜阳王,弟弟威为清河王,谦为颍川王。六月壬子日,大司马华山王鸷去世了。

十一月份的丁未日,萧衍派人来进贡。十二月份的乙卯日,咱们又派散骑常侍崔长谦去萧衍那儿。这一年啊,蠕蠕、高丽、勿吉这几个国家都派人来进贡了。

第二年春天,二月初一那会儿,阿至罗的吐拔那浑大率领着他的部下投降了。三月某天,梁州人公孙贵宾拉起队伍造反,还自称大王呢!结果被阳夏镇的军队给抓住了。

夏天四月,阿至罗国王融伏罗的儿子去宾也来投降了,皇上封他做了高车王。六月,萧衍又派人来进贡了。

七月份,齐文襄王去了晋阳。同月某天,宜阳王景植死了。八月份,咱们又派散骑常侍李骞去萧衍那儿。

十月份,齐文襄王从晋阳回来朝见皇上。之前啊,皇上让文襄王和大臣们在麟趾阁商议新的制度,制定好后就在全国颁布了。 之后又动员了五万人去修建漳滨堰,修了三十五天就完工了。接着皇上还去西山打猎,十一月份才回宫。 这期间,还把彭城王韶升任太尉,胡僧敬升任司空。这一年,蠕蠕、高丽、勿吉这几个国家也又来进贡了。

第四年正月,萧衍又派人来进贡了。四月,咱们又派散骑常侍李绘去萧衍那儿。 之后,广阳王湛被任命为太尉,高隆之被任命为司徒,彭城王韶负责处理尚书的事务。 尉景因为犯了事儿,被降职了,成了骠骑大将军。 库狄于被任命为太傅,娄昭被任命为大司马,祖裔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

五月初八那天,齐献武王来朝见皇上,请求允许百官每月轮流一次处理政务,公开表彰先进,批评不足,广泛听取意见,摒弃邪恶,亲自审理诉讼案件,奖赏勤劳的官员,惩罚怠惰的官员;地方官吏如有过错,上级官员要负连带责任;宫内进献物品要按照规程来;后宫的鹰犬,全部都不要了。六月,齐献武王回晋阳去了。初三那天,皇上恢复了前侍中、乐浪王忠的爵位。初四那天,又恢复了陈留王景皓、常山王绍宗、高密王永业的爵位。八月初七,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侯景兼任尚书仆射、河南行台,让他随时准备出兵讨伐和防卫。

冬天十月初一,萧衍派使者来进贡。齐献武王包围了宝炬和玉壁(此处指地名或人名,不作翻译)。十一月十五,军队班师回朝。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西河王悰去世了。十二月初九,皇上派兼散骑常侍阳斐出使萧衍。这一年,蠕蠕、高丽、吐谷浑三国都派使者来进贡。

武定元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改元。正月初六,皇上的车驾在邯郸西山一带巡视;正月初十,回宫。二月初七,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在虎牢西边叛乱。三月,宝炬派他儿子突和宇文黑獭率领军队来支援高仲密。三月初七,包围了河桥南城。三月十三,皇上亲自审理诉讼案件。三月十五,齐献武王讨伐宇文黑獭,在邙山与之交战,大获全胜,俘获了宝炬的兄子临洮王森,蜀郡王荣宗,江夏王昇,巨鹿王阐,谯郡王亮,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太子詹事赵善,以及其他将领和官员四百多人,俘斩六万多人,缴获的兵器、甲胄、牛马不计其数。豫州和洛州的叛乱平定了。齐献武王追击敌人到恒农才返回。

四月,皇上把彭城王的爵位传给了他弟弟韶,封他为武安王。五月初几,因为收复了虎牢,皇上大赦天下,死刑以下的罪犯都给放了。几天后,又任命吏部尚书侯景当司空。六月某天,萧衍派人来进贡。又过了几天,皇上封前员外散骑侍郎元长春为南郡王。秋天八月某天,任命汾州刺史斛律金为大司马。过了几天,皇上派兼散骑常侍李浑去萧衍那儿当使臣。这个月,齐献武王在肆州北山征召了五万民夫修筑城墙,西起马陵戍,东到土隥,四十天就完工了。冬天十一月某天,皇上到西山打猎。第二天就回宫了。这一年,吐谷浑、高丽、蠕蠕都派人来进贡。

第二年正月,地豆于国也派人来进贡。二月某天,徐州有个叫刘乌黑的家伙带人造反了,皇上派行台慕容绍宗去平叛,很快就平定了。三月,萧衍又派人来进贡。因为闹旱灾,皇上又大赦天下,死刑以下的罪犯都给放了。某天,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孙腾为太保。几天后,任命齐文襄王为大将军,兼任侍中,所有军政事务、赏罚大权,都要向他汇报。元弼当了中书监,司马子如当了尚书令,皇上自己当了右仆射。

四月,室韦国派人来进贡。五月某天,皇上派散骑侍郎御季景去萧衍那儿当使臣。几天后,太尉、广阳王湛死了。秋天八月某天,尚书令司马子如因为犯了事儿被免职了。九月某天,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济阴王晖业为太尉。太师、咸阳王坦也因为犯了事儿被免职,打发回府了。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文中未提及)的十一月份,丁巳日,孙腾和高隆之分别担任括户大使,抓到了六十多万逃户。这抓逃户的事儿,可真够费劲的! 十一月,西河那边地陷了,还冒火,吓死人了! 接着,高隆之升任尚书令,娄昭接替他当了司徒。齐文襄王去了晋阳。庚子日,皇上在圆丘祭天。辛丑日,萧衍派人来进贡了,这南朝的皇帝也挺识相的嘛! 壬寅日,齐文襄王跟着献武王一起打山胡,大获全胜,抓了一万多户人家,然后分到各个州去了。这一年,吐谷浑、高丽、蠕蠕、勿吉这些国家都派人来进贡了,真是国泰民安啊!

三年春天正月丙申日,朝廷派李奖去萧衍那儿当使臣。丁未日,齐献武王请求在并州设立晋阳宫,安置那些被抓来充军的百姓。二月庚申日,吐谷浑国把他们公主的妹妹送来,当了容华嫔,这可是联姻啊!五月甲辰日,皇上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七月庚子日,萧衍又派人来进贡了,这来往挺频繁的嘛! 十月,朝廷派尉瑾去萧衍那儿当使臣。乙未日,齐献武王请求释放邙山战俘,给他们配上寡妇,让他们重新组建家庭。十二月,侯景升任司徒,韩轨当了司空。戊子日,孙腾担任录尚书事。这一年,高丽、吐谷浑、蠕蠕这些国家也来进贡了。

四年五月壬寅日,萧衍又派人来进贡了,这送礼还真勤快!六月庚子日,侯景被任命为河南大行台,负责军事防务。七月壬寅日,朝廷派元廓去萧衍那儿当使臣。八月,把洛阳汉魏时期的《石经》搬到了邺城。齐献武王从邺城带兵西征,文襄王在晋州会合。九月,他们包围了玉壁城,想引诱敌人出战,结果宝炬和黑獭压根儿不敢出来。十一月,齐献武王生病了,只好班师回朝。文襄王回了晋阳。这一年,室韦、勿吉、地豆于、高丽、蠕蠕这些国家都派人来进贡了,看来这周边国家都挺安分的。

公元550年正月初几,齐献武王在晋阳驾崩了,这事儿先瞒着,没对外公布。过了几天,辛亥日,司徒侯景造反了,颍州刺史司马世云竟然也跟着反了,把城池都给了侯景。侯景占领了颍州城,还把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这些人给骗来抓了。然后,朝廷派了司空韩轨、骠骑大将军贺拔胜、可朱浑道元、左卫将军刘丰这些大将带兵去打侯景。侯景这小子倒也机灵,赶紧派人去跟皇上求救,说要朝廷派兵来帮忙。皇上就派李景和、王思政带兵去支援。王思政他们到了颍川,侯景就溜到豫州去了。 正月过了,二月初二,萧衍派人来进贡。结果,二月里,侯景又反悔了,不帮皇上,直接投奔萧衍去了。萧衍还给他封了个河南大将军,让他可以自己做主发号施令。

到了四月初几,齐文襄王来朝见皇上。四月十五,皇上又派李纬去萧衍那儿。五月初一,皇上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五月初八,任命襄城王旭为太尉。五月十三,皇上被任命为尚书令,还兼任中书监,其他的官职不变,皇上开始参与处理政务。尉景被任命为大司马,库狄于为太师,孙腾为太傅,贺仁为太保,韩轨为司徒,可朱浑道元为司空,高隆之录尚书事,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尚书右仆射。五月十七,大司马尉景死了。六月里,韩轨、可朱浑道元他们从颍州班师回朝。六月初几,皇上在东堂为齐献武王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穿上了孝服。皇上还下令让高阳王斌兼任大鸿胪卿,去晋阳负责丧事;襄城王旭兼任尚书令,负责慰问。

公元某年秋天七月戊戌日,皇上下了道圣旨,追封王假为献武王,赐予他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等一系列尊贵的称号,还有齐王玺绂、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轻车介士等等,这规格可是九锡之礼,全套的!

接着,皇上又任命齐文襄王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这官儿一个比一个大啊! 七月壬寅日,皇上又下旨让齐文襄王暂时代理军国大事,还派了使者去专门通知他。到了八月,齐文襄王进京了,他谦虚地推辞了丞相的职位,皇上就重新任命他为大将军,其他的官职都照旧。 甲申日,齐献武王在邺城西北下葬,皇上还亲自到漳滨送行呢。九月,齐文襄王回晋阳去了。 辛酉日,萧衍派他侄子贞阳侯渊明带兵攻打徐州,还把泗水的水堵在寒山,灌淹彭城,这是为了配合侯景造反。

冬天十月乙酉日,皇上任命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让他和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高岳,还有潘相乐一起讨伐渊明。 十一月,他们大获全胜,活捉了渊明和他两个儿子瑀、道,还有两百多将领,俘虏斩杀了五万多人,冻死饿死掉进水里淹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十二月乙亥日,萧渊明被押到京城,皇上在阊阖门接见了他,最后宽宏大量地饶恕了他。高岳他们这些人呢,又去讨伐侯景了。这一年,高丽和勿吉国都派使者来朝贡。

第二年春天正月己亥日,大都督高岳他们在涡阳打败了侯景,俘虏斩杀了五万多人,剩下的都淹死在涡水里,水都给堵住了!侯景逃到淮南去了。 正月己未日,齐文襄王进京朝见皇上,请求把在寒山俘获的士兵赏赐给百官和将领们,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 二月己卯日,萧衍派使者来求和,还写信慰问齐文襄王。文襄王之后又回到了晋阳。三月癸巳日,皇上任命太尉、襄城王旭为大司马,任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岳为太尉。三月辛亥日,因为冬春两季大旱,皇上就下令赦免了一部分罪犯,赦免的程度各有不同。

公元某年,四月初一,吏部一个小官张永和,还有个青州人崔阔,他们俩竟然敢伪造官职,这事儿败露了,一查,牵扯出来的人竟然有六万多!这帮家伙胆子也忒大了!

秋天八月初八,朝廷派慕容绍宗当大行台,带着高岳、韩轨、刘丰这些大官去颍川打王思政。他们还用水淹城呢,直接把洧水引过去灌城!九月初二,南边的萧衍还派人来进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冬天十月某天,侯景渡过长江,扶持萧衍的一个弟子临贺王正德造反,要攻打建业。这一年,高丽、室韦、蠕蠕、吐谷浑这些国家都派人来进贡了,真是热闹非凡。

第二年春天正月某天,萧衍的另一个弟子,萧正表,投降了朝廷,被封了个官。三月某天,侯景攻下了建业,还把萧衍又扶上了位置。萧衍的几个其他儿子也陆续投降了,萧衍在江北的那些地盘也都归顺了朝廷。

夏天四月,慕容绍宗和刘丰那俩大官,遇上暴风雨,淹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四月某天,朝廷封齐文襄王为相国、齐王,还给了他很多特权: “绿綟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还给他封了好多地,管辖十五万户人家,其他待遇不变。不过齐王这人还挺谦虚,推辞了一番。这个月,侯景杀了萧衍,立他儿子萧纲当皇帝。五月,齐文襄王带着军队从邺城出发,去颍川。六月某天,他攻下了颍州,抓住了王思政、皇甫僧显等一帮人,还有上万士兵和几万老百姓。然后齐文襄王就去了洛州。

秋天七月,齐文襄王南征凯旋,请求朝廷赦免王思政的罪行。八月某天,朝廷下诏立皇子长仁为太子。结果,齐文襄王却在家里去世了,朝廷还先瞒着没公开。八月某天,朝廷大赦天下,所有官员都升了两级。八月某天,齐王去了晋阳。

公元某年十月初几,皇上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咸阳王坦当太傅。第二天,又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潘相乐当司空。到了十二月某一天,吴郡王萧正表死了。再过几天,皇上任命并州刺史彭乐当司徒。这一年,蠕蠕、地豆于、室韦、高丽、吐谷浑这些国家都派使者来进贡。

第二年春天正月初几,皇上在东堂为齐文襄王举行哀悼仪式。几天后,皇上又下诏书,追赠齐文襄王好多荣誉称号, “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玺绶,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轻车介士”, 还按照最高的规格——九锡之礼来办理丧事,并且追谥他为“文襄王”。 接着,皇上又下诏书,封齐王的儿子为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给他封一万户的食邑。 没过多久,地豆于和契丹也派使者来进贡了。 二月某天,齐文襄王下葬了,皇上还亲自到漳滨送行。 之后,皇上任命尚书令高隆之为太保。 三月某天,又把齐郡王的爵位升为齐王。

到了夏天四月某天,蠕蠕又派使者来进贡。五月某天,皇上又下诏书,任命齐王为相国,总管百官,还把冀州和瀛州、定州的一些郡县,一共二十万户的人口封给他, 同样是按照九锡之礼。 同时,还把齐王的太妃封为王太后,王妃封为王后。 没几天,皇上又下诏书,把皇位禅让给齐王,当天就搬到别的宫殿去了。

公元齐天保元元年五月己未(具体日期),皇上册封他为中山王,封地有一万户人家。 他上书的时候,不称臣,皇上回信的时候,也不称诏。他出行的时候,用的是天子的旌旗,沿用的是魏国的纪年,乘坐的是五时副车,排场很大。

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封为县公,每人封地一千户人家。 皇上赏赐给他三万匹绢、一千万钱、两万石粮食、三百个奴婢、一个水碾、一百顷田地和一座园子,真是相当阔绰啊! 他还中山国建立了魏国的宗庙,算是正式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两年后的十二月己酉(具体日期),中山王去世了,享年才二十八岁,真是英年早逝啊! 三年后的二月,追谥他为孝静皇帝,把他葬在了漳水西边的山岗上。 可惜的是,后来他的陵墓塌了,导致六十个人丧命,真是令人惋惜。

皇帝喜欢文学,仪容也很俊美。他力气很大,能扛着石头狮子翻墙,箭术百发百中。逢年过节举行宴会,皇帝经常让郡守们赋诗,场面从容而雅致,很有孝文帝的风范。齐文襄王继位后,非常忌惮他,任命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让他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大小事情都要向崔季舒汇报。文襄王还给崔季舒写信说:“这傻子怎么样了?傻气稍微减轻了吗?”

有一次,皇帝在邺城东面打猎,骑马飞奔。监卫都督乌那罗看到后,在后面大声喊:“天子别跑马了,大将军生气了!”还有一次,文襄王陪皇帝喝酒,端起酒杯大声说:“臣敬陛下一杯酒。”皇帝不高兴地说:“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朕又何必在乎这些呢!”文襄王勃然大怒,骂道:“朕!朕!狗脚朕!”然后让崔季舒打了皇帝三拳,甩袖而去。第二天,文襄王又派崔季舒去慰问皇帝,皇帝也表示感谢,赏赐了丝绸。崔季舒不敢接受,跑去禀报文襄王,文襄王让他收下一部分。皇帝就赏赐他一百匹丝绸,说:“这也只是一部分啊!”

皇帝受不了这种侮辱,吟诵谢灵运的诗句:“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 常侍侍讲荀济了解皇帝的心思,就和华山王大器、元瑾暗中密谋,在宫里堆起一座假山,挖地道通向北城。挖到千秋门的时候,守门的官兵听到地下有响动,赶紧报告文襄王。文襄王立刻带兵入宫,质问皇帝:“陛下您这是要造反吗!臣父子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哪里对不起您了!” 他还想要杀掉后宫的妃嫔。皇帝正色道:“王自己想造反,关我什么事?我都不惜性命,何况妃嫔呢!”文襄王下床叩头,痛哭流涕地谢罪。于是他们痛饮了一夜,直到很晚才离开。

过了三天,文襄王把皇帝幽禁在含章堂,大器、元瑾等人都被处死。等到文襄王要禅位给文宣帝时,襄城王旭以及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琛等人请求觐见。皇帝在昭阳殿接见了他们。襄城王旭说:“五行轮转,盛衰有常。齐王圣德明察,万民敬仰。臣等冒死进言,希望陛下效法尧帝禅位给舜帝。”皇帝敛容答道:“这件事已经考虑很久了,我准备退位。”他又说:“如果这样,需要写诏书。”侍郎崔劭、裴让之奏报说:“诏书已经写好了。”然后交给杨愔呈递给皇帝,一共十条。诏书写完后,皇帝问道:“把我安置在哪里?又该如何离开?”杨愔回答说:“北城另有馆舍,会准备好仪仗,按照惯例护送您离开。”皇帝于是下了御座,步行走向东廊,口中吟诵范晔《后汉书赞》:“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

相关官员请求皇帝发放赏赐,皇帝说:“古人念及遗簪敝履,想和六宫告别,可以吗?”高隆之说:“如今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何况是在后宫。”于是皇帝与皇后妃嫔等告别,大家都哭泣不止。嫔妃赵国李氏诵读陈思王曹植的诗句:“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以下的人都哭泣不止。直长赵德用旧牛车一辆在东上阁等候,皇帝上了车,赵德也跟着上车扶着皇帝。皇帝用胳膊肘推了推赵德说:“我敬畏天命顺应民意,把皇位让给相国,你这什么东西,敢逼迫我!”赵德仍然没有下去。到了云龙门,王公百官都穿着朝服跪拜辞行。皇帝说:“今天的情况不亚于常道乡公和汉献帝。”大家都悲痛欲绝,高隆之哭得很伤心。皇帝随后进入北城司马子如的南宅。文宣帝即位后,经常带着他一起出行。后来,皇帝被封为太原公主,文宣帝经常派人给他送饭菜,并派人照顾他。最终,皇帝因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