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论》里说:山,属阳,象征着君主;水,属阴,象征着百姓。《洪范论》曰:山,阳,君也;水,阴,民也。天要是想警告大家,就会说:君主的道义要是崩塌了,老百姓就要遭殃了!天戒若曰: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其所也。

公元401年春天三月,恒山崩塌了。太祖天赐六年春三月,恒山崩。公元410年四月己酉日,华山也崩塌了。据说,这预示着:山岳对应着天,就像诸侯依附天子一样。山岳崩塌,就意味着有诸侯要灭亡。这应验了沮渠牧犍即将被灭亡的预兆。世祖太延四年四月己酉,华山崩。其占曰:山岳配天,犹诸侯之系天子。山岳崩,诸侯有亡者。沮渠牧犍将灭之应。

公元428年五月乙丑日,齐州茌平县的太阴山崩塌,涌出飞泉,导致一百五十九人丧生。公元432年十一月丁巳日,恒山再次崩塌。公元433年十一月癸亥日,恒山又崩塌了。世宗景明元年五月乙丑,齐州山茌县太阴山崩,飞泉涌出,杀一百五十九人。四年十一月丁巳,恒山崩。正始元年十一月癸亥,恒山崩。

公元437年八月辛巳日,兖州上报说:“泰山崩塌了,十七处地方涌出泉水。”泰山是帝王祭天封禅的地方,现在却发生山崩泉涌的现象,阳气衰弱而阴气盛行,而且泰山又在齐地。这预示着:将会有一个国家取代齐国而兴起,接受禅让。这应验了齐国被魏国征讨的事件。延昌三年八月辛巳,兖州上言:“泰山崩,颓石涌泉十七处。”泰山,帝王告成封禅之所也,而山崩泉涌,阳黜而阴盛,岱又齐地也。天意若曰:当有继齐而兴,受禅让者。齐代魏之征也。

京房在《易传》里说:大家违背同心同德的原则,最高的道德就会隐藏起来,就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京房《易传》曰:众逆同志,至德乃潜,厥异风。

公元437年二月甲午日,京城刮起了大风。五月己巳日,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被处死。十一月丙午日,京城又刮起了大风。公元438年,河西叛胡曹龙、张大头等率领两万多人马进入蒲子。太宗永兴三年二月甲午,京师大风。五月己巳,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伏诛。十一月丙午,又大风。五年,河西叛胡曹龙、张大头等各领部众二万入蒲子。

公元437年正月癸卯日,元会期间刮起了大风,天色昏暗,于是元会就取消了。公元438年十一月庚寅日,京城刮起了大风,风是从西方刮来的。公元439年四月,京城刮起了大风。公元440年正月,京城刮起了大风。三月,河西饥饿的胡人叛乱,聚集在上党,推举白亚栗斯为盟主。四年正月癸卯,元会而大风晦冥,乃罢。五年十一月庚寅,京师大风,起自西方。神瑞元年四月,京师大风。二年正月,京师大风。三月,河西饥胡反,屯聚上党,推白亚栗斯为盟主。

公元409年四月甲申日,京城刮起了暴风,宫墙倒塌,数十人丧生。公元410年十二月,京城刮起了大风,扬起沙尘,刮断树木。公元411年二月,京城刮起了遮天蔽日的黑风,宽度超过五丈。四月庚辰日,沮渠无讳袭击张掖,秃发保周屯兵于删丹岭。世祖太延二年四月甲申,京师暴风,宫墙倒,杀数十人。三年十二月,京师大风,扬沙折树。真君元年二月,京师有黑风竟天,广五丈余。四月庚辰,沮渠无讳寇张掖,秃发保周屯于删丹岭。

公元421年三月壬午日,京城刮起了昏天黑地的大风。公元420年五月,京城刮起了赤红色的风。高宗和平二年三月壬午,京师大风晦暝。高祖延兴五年五月,京师赤风。

公元太和二年七月庚申这天,武川镇刮起了大风,厉害得很,直接把六户人家的房子都吹没了,风是从羊角的方向刮来的,房子刮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

过了几天,也就是壬戌这天,雍州也刮起了红色的狂风,跟武川镇那次一样吓人。

到了太和三年六月壬辰,相州又遭了殃,刮起了大风,风是从酉方刮过来的,把房顶都掀了,树也刮断了。 之后几年,相州、豫州、冀州、定州、济州、光州、幽州、肆州、雍州、齐州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大风袭击。 太和九年六月庚戌,济州、洛州、肆州、相州,还有灵丘、广昌镇,都刮起了大风,树木都被刮断了。

太和十二年五月壬寅,连着好几天,京城都刮大风,尤其甲辰那天最厉害,房子被掀翻,树也被连根拔起。六月壬申,京城又刮了一次大风。 到了十四年七月丁酉朔,京城再次遭遇大风袭击,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子也被掀翻了。 太和二十三年八月,徐州从甲寅到己未,一直刮大风,树木都被刮倒了。 闰月庚申,河州刮起了暴风,还下起了大雨和冰雹。

世宗景明元年二月癸巳,幽州刮起了暴风,死了160多人! 三年闰月甲午,京城又刮大风,树木被拔起,房子被掀翻,连阊阖门都被刮坏了!九月丙辰,幽州、岐州、梁州、东秦州都刮起了大风,还起了浓雾,树木被拔起,房子也被掀翻了。景明四年三月己未,司州的河北、河东、正平、平阳地区,刮起了大风,树木都被刮倒了。

正始元年七月戊辰,东秦州刮起了暴风,树木被拔起,房子也被掀翻了。 正始二年二月癸卯,刮起了黑色的龙卷风,是从柔玄镇刮起来的,范围很大,大概有一顷地那么大,刮到哪儿,树木就被拔起。 甲辰这天,龙卷风刮到了营州,最后刮进了海里。 正始四年五月甲子,京城又刮起了大风。

永平元年四月壬申,京城刮大风,树木被拔起。 八月癸亥,冀州刺史、京兆王愉在冀州造反了。 永平三年五月己亥,南秦州的广业、仇池郡刮起了大风,房子被掀翻,树木被拔起。 延昌四年三月癸亥,京城刮起了暴风,风是从西北刮过来的,把房子掀翻,树木刮断。

肃宗熙平二年九月,瀛州刮起了暴风,还下了大雨,从辛酉一直刮到乙丑。 正光三年四月癸酉,京城刮起了暴风,还下了大雨,房子被掀翻,树木被拔起。 正光四年四月辛巳,京城又刮了一次大风。

公元486年(孝昌二年)五月丙寅那天,北京城刮起了暴风,树木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掀翻,昌门门扉都被吹坏了,永宁寺的九层塔都被吹折了。那时候,全国各地都在打仗,乱糟糟的。

公元477年(前废帝普泰元年)夏天,下了一场大风雨,把普光寺的门和屋顶都吹倒了。公元483年(孝静武定七年)三月,颍川地区刮起了大风。 《洪范论》里说:大水都是因为君主和臣子治理失误,阴气积聚得太厉害,才导致水灾的。

公元479年(太祖天赐三年)八月,下起了连绵不断的雨,还发生了大地震,山谷里的水都漫出来了。公元481年(太宗泰常三年)八月,河内地区发了大水。公元484年(世祖延和元年)六月甲戌,北京城水漫金山,几百户人家的房屋都被冲毁了。公元488年(真君八年)七月,平州发了大水。

公元490年(高祖太和二年)夏四月,南豫州、徐州、兖州下了特大暴雨。六年七月,青州、雍州发了大水。八月,徐州、东徐州、兖州、济州、平州、豫州、光州七州,以及平原、枋头、广阿、临济四镇都发了大水。九年九月,南豫州、朔州都发了大水,死了上千人。公元508年(二十二年)戊午年,兖州、豫州下了特大暴雨。公元509年(二十三年)六月,青州、齐州、光州、南青州、徐州、豫州、兖州、东豫州八州都发了大水。

公元504年(世宗景明元年)七月,青州、齐州、南青州、光州、徐州、兖州、豫州、东豫州,以及司州的颍川、汲郡都发了大水,水深一丈五尺,百姓的房屋十之八九都被冲毁了,只有十之二三完好无损。公元506年(正始二年)三月,青州、徐州下了特大暴雨,海水倒灌到青州乐陵隰沃县,一百五十二人被冲走。公元508年(永平三年)七月,二十多个州郡都发了大水。公元509年(延昌元年)夏天,北京城和全国各地都发了大水。二年五月,寿春发了大水。

公元510年(肃宗熙平元年)六月,徐州发了大水。二年九月,冀州、瀛州、沧州三州发了大水。公元520年(正光二年)夏天,定州、冀州、瀛州、相州四州发了大水。公元511年(孝昌三年)秋天,北京城发了大水。公元520年(出帝太昌元年)六月庚午,北京城发了大水,谷水泛滥成灾,三百多户人家被冲毁。公元521年(孝静元象元年),定州、冀州、瀛州、沧州四州发了大水。公元524年(兴和四年),沧州发了大水。公元485年(太宗泰常五年)十二月壬辰,平城涌出了泉水。

和平五年十一月,雁门那边的泉水,哗啦啦地从石头缝里涌出来了。

普泰元年秋天,司徒府太仓前面的井,水也漫出来了。有人占卜说,这是百姓要迁移的预兆。结果永熙一年十月,首都就迁到邺城去了。

天平四年七月,泰州的井也漫了。元象元年二月,邺城西南一个干枯的井,突然也冒水了。

《洪范论》里说:阳气太盛就下冰雹,阴气太盛就下霰(xiàn,一种冰雪混合物)。意思是说,阳气太盛而阴气配合不上,或者阴气太盛而阳气不足,阴阳不能协调,就会变成冰雹。这就像臣下的意见和君上的心思不合拍一样。

延兴四年四月庚午日,泾州下了一场大冰雹,庄稼都遭殃了。承明元年四月辛酉日,青州、齐州、徐州、兖州那边刮大风,还下冰雹。八月庚申日,并州各县都下了大冰雹,冰雹大的有一尺厚,草木庄稼全都被砸坏了。癸未日,定州下了大冰雹,还砸死了人,大的冰雹直径有两尺。

景明元年六月,雍州、青州下了大雨夹着冰雹,把獐子鹿都砸死了。四年五月癸酉日,汾州下了大雨冰雹。六月乙巳日,汾州又下了大雨冰雹,草木、庄稼、野鸡兔子都被砸死了。七月甲戌日,刮起了暴风,下了大雨冰雹,从汾州开始,一直刮到并州、相州、司州、兖州,最后到徐州才停,范围足足有十里宽,路上所有的草木都没了。

正始二年三月丁丑日,齐州、济州下了大冰雹,还下起了雨夹雪。永平三年五月庚子日,南秦广业郡下了大雨冰雹,鸟兽和庄稼都遭了殃。

《洪范论》里还说:《春秋》里记载的大雨大雪,就像平常的雨一样,只是比平常更厉害而已。雨是阴气,雪也是阴气,大雪就是阴气积聚得太多了。也可以说大雪和大水一样,只是因为是冬天,所以是雪罢了。

始光二年十月,下了好几尺厚的大雪。真君八年五月,北镇下了大雪,人畜都被冻死了。那时候,朝廷的统治很严厉。

太和四年九月甲子朔日,京城刮起了大风,下了雨夹雪,雪有三尺厚。正始元年五月壬戌日,武川镇下了大雨夹雪。四年二月乙卯日,司州、相州刮起了暴风,下了大雨夹雪。九月壬申日,下了大雪。

正光二年四月,柔玄镇下了大雪。

京房在《易传》里说:如果兴兵打仗,滥杀无辜,这就是违背了法度,会招来霜灾,夏天会冻死庄稼,冬天会冻死麦子;如果杀戮不讲道理,这就是不仁义,夏天就会提前下霜。

你看,天赐五年七月,冀州就下了霜。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古代农业社会,霜冻可是要命的事儿。

到了太延元年七月庚辰,又是大霜,草木都冻死了!这频率,让人心里发慌。

和平六年四月乙丑,又下霜了!这简直是年年有霜灾啊!

太和三年七月,雍州、朔州,还有枹罕、吐京、薄骨律、敦煌、仇池镇,这些地方都下了大霜,禾苗豆子全死了!这损失,想想都心疼。

六年四月,颍川郡也下霜了。 这霜冻,范围越来越广了。

七年三月,肆州刮风下霜,豆子全冻死了。 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啊!

九年四月,雍州、青州又下霜了。六月,洛州、肆州、相州,还有司州的灵丘、广昌镇,也下霜了。 这范围,已经覆盖好几个州了!

十四年八月乙未,汾州下霜。 这霜冻,真是没完没了。

景明元年四月丙子,夏州下霜,草都冻死了。 这简直是灾难!

六月丁亥,建兴郡下霜,草也冻死了。 这年头,庄稼可真不好过。

八月乙亥,雍州、并州、朔州、夏州、汾州,还有司州的正平、平阳,这些地方都频繁刮风下霜。 这简直是灾难连连啊!

二年三月辛亥,齐州下霜,桑树和麦子都冻死了。

四年三月壬戌,雍州下霜,桑树和麦子都冻死了。 辛巳日,青州也下霜,桑树和麦子也冻死了。

正始元年五月壬戌,武川镇下霜。六月辛卯,怀朔镇下霜。七月戊辰,东秦州下霜。八月庚子,河州下霜,庄稼都冻死了。

二年四月,齐州下霜。五月壬申,恒州、汾州下霜,庄稼都冻死了。七月辛巳,豳州、岐州下霜。乙未日,敦煌下霜。戊戌日,恒州下霜。

三年六月丙申,安州下霜。四年三月乙丑,豳州频繁下霜。四月乙卯,敦煌也下霜了。八月,河州又下霜。

永平元年三月乙酉,岐州、豳州下霜。己丑日,并州下霜。四月戊午,敦煌下霜。

二年四月辛亥,武州镇下霜。

延昌四年三月癸亥,河南八州下霜。 这范围,真是太大了! 这简直就是个大灾年啊!

熙平元年七月,河南、北十一州下霜了。

《洪范论》里说:雷是阳,云是阴。有云才能有雷,有臣民才能有君主。雷依附于云,君主依附于臣民,这是阴阳相合的道理。所以,无云而雷,就说明君主独自一人,没有臣民了。

显祖皇兴元年七月,东北方向竟然无云打雷!

第二年七月,东北方向又传来了像雷一样的声音。

延昌元年二月已酉日,东北方向传来声音,往南传,声音像雷一样隆隆作响,响了两声就停了。

这之后,太延四年十月辛酉日,北方传来了像大鼓一样的声音,往西北方向移动。

《洪范论》还说:阳气主事一百八十三天,阴气主事也一百八十三天;雷从地底出来一百八十三天,然后入地一百八十三天,再出来,这是自然规律。所以,雷声正常,万物就安宁;雷声异常,万物就遭殃。国家也一样,君主安好,国家就安好;君主有灾,国家就遭殃。不该打雷的时候打雷,都是违反常理的。

神元年十月己酉日,下起了雨,伴有雷电。

太延三年十月癸丑日,打雷。

四年十一月丁亥日,打雷。

太和三年十一月庚戌日,豫州地区雷雨交加。

戊申日,豫州下了场大雷雨,平地积水三寸深。

太和四年十月戊戌日,打雷。

七年十一月辛巳日,幽州地区雷电交加,城里都被映红了。

景明二年十一月辛卯日,凉州打雷,响了七声。

三年十二月己巳日,晚上打雷,响了九声。

正始元年十一月甲寅日,秦、齐、荆、朔四州都出现了雷电。

正光元年正月壬寅日,打雷。

《春秋》记载,夷伯的庙宇被雷击中了,左丘明说展氏家族隐瞒了什么。刘向认为夷伯是世袭大夫,这是上天警告:不要让大夫世袭,要防止专权。

天赐六年四月,天安殿东边厢房被雷击中了。皇帝很生气,下令用冲车撞毁殿东西两边的厢房。结果,皇帝竟然暴毙了。

皇兴二年十一月夜里,发生了雷电交加的现象。

太和三年五月戊午日,东庙东边中门的屋顶南端的鸱尾被雷击中了。

班固说过,当领导的如果不宽容体谅下属,就当不成圣明的君主。一个人的表情、言语、眼神、听力,都应该以内心为准绳,这四样东西要是都出问题了,那就是糊涂无知了,所以才会招来灾祸。

公元474年正月庚子日,洛阳下起了像雾一样的泥雨。公元496年十一月丙戌日,洛阳的泥雾遮天蔽日,持续了六天都没散,到了甲子夜里还浓密得像火烟一样,呛得人鼻子难受。公元498年二月己丑日,秦州下起了黄色的泥雨,泥土覆盖了整个大地。同年的八月己酉日,到处都是浑浊的空气,伸手不见五指。公元499年八月辛巳日,凉州也下起了泥雨,像雾一样。公元496年正月己丑夜,阴雾弥漫,一开始是黑色的,后来变成了红色。公元497年正月辛丑日,泥雾弥漫。同年九月壬申日,黑雾弥漫。公元500年二月甲戌日,黄雾遮天蔽日。那时候高肇因为是皇亲国戚而受宠,他的兄弟们都受封为侯爵,跟汉朝的五侯一样。

气候反常,一直很暖和。刘向和班固认为冬天没有冰霜,草木不枯萎是不正常的现象。《易传》里京房说:夏天酷热会死人,冬天万物才能成熟结果。公元479年八月,华林园里的果树都开花了。公元491年八月,中山的桃李都开了花。公元497年九月,幽州人齐渊家的杜树果子都成熟了,结果一夜之间全掉了,花和叶子又重新长了出来,七天之内,又恢复了春天般的景象。公元499年十一月,齐州东清河郡的桃李开了花。公元500年闰十月辛亥日,京师的梨树也开了花。《洪范传》里说:抛弃法律,打压功臣,杀害太子,把妾立为妻,就会发生火灾。意思是说火失去了它的本性而变成了灾害。

公元455年春三月,肥如城内发生大火,官民房屋几乎全部烧毁,只有东西两座寺庙的佛像和寺庙本身幸免于难。公元494年五月戊寅日,河内沁县的沼泽地自燃,火势逐渐蔓延到一百多步远,过了五天才熄灭。公元497年三月乙巳日,恒山上的祠堂失火。公元500年五月,钩盾禁卫军营房失火。公元501年夏天,幽州遒县的地底下也着火了。

三年春天,瀛州城里发生大火,烧毁了三千多户人家。哎,真是惨啊!

永熙三年二月,永宁寺九层佛塔失火了。后来,很多人说看到佛塔飞入东海。永宁寺佛塔,可是供奉着佛像的地方啊!这天意好像在说:永宁出事了,魏国也危险了。渤海,可是齐献武王的老家,神灵都回海里去了,这难道不是齐国要兴盛的预兆吗?

三月,并州三级寺南门也着火了。唉,这接二连三的火灾,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孝静天平四年秋天,邺城的阊阖门东阙也着火了。

武定三年冬天,汾州西河北山底下竟然自己着火了,热气直往上冒,这也太邪门了!

始光二年正月甲寅夜,天南东南方向出现黑气,宽一丈,长十丈。这预示着要打仗啊!果然,二月,慕容渴悉邻在北平造反了。

皇兴三年正月,黄河济水那边出现黑云,宽几里,遮盖了东阳城,黑得跟晚上似的。结果,东阳城就垮了。

景明三年九月己卯,到处都是黑气。甲辰日,扬州打败了萧衍的将领张嚣,斩首两千。

太和二年十一月丁未夜,地上冒出三道白气,一会儿就变成黄赤色,光芒照亮了大地。

十六年九月丁巳,傍晚的时候,西北方向出现赤气,长二十丈,宽八九尺,一会儿就消失了。

延昌元年三月丙申,天上出现赤气,从卯时到戌时一直都在。

正光元年十一月辛未,西北方向的赤气直冲云霄,像火一样。京城没看到,凉州那边却看到了。

三年九月甲辰夜,西北方向出现像火焰一样的赤气,东西方向延伸一匹多长。这是北镇要造反的征兆啊!

五年五月癸酉申时,北方出现赤气,东西方向贯穿天空,像火焰一样。

永安三年十一月己丑,出现像雾一样的赤气,从显阳殿阶西南角斜着延伸到走廊,高约一丈,像红色的纱幔一样,从未时到戌时都没消失。皇帝看到后很生气,最后果然暴毙而亡。

天平三年正月己亥戌时,东方出现赤气,大概有三丈多长,一会儿就消失了。

永安三年六月某一天申时(下午3点到5点),辰地(东北方)出现青色的气体,大概四尺宽,东边挨着山,西北方向延伸,一直到半空中才消失。同时,西北方向的戌地(西北方向)出现黑、赤、黄三色的云,像山峰一样,顶部也有四尺宽的青色气体,往东南方向延伸,也到半空中才消失。这两股气体在半空中相遇,东南方向的气体先散了,西北方向的气体后消失。这都是皇帝将要驾崩的征兆啊!

班固说:夜妖,就是云和风一起出现,显得阴暗不明,所以和普通的风很像。天气温暖又刮风,就会生出螟虫和蝗虫这些害虫。

正始元年六月最后一天,天黑得像晚上一样。八月某一天白天也像晚上一样黑。

刘歆说:行为举止不端庄,这就是不严肃。上层欺压下层,下层又残暴不仁,就会导致阴气盛行,水灾破坏庄稼,衣食不足,奸邪作乱,所以后果非常严重。还有一种说法是,百姓遭受很多刑罚,所以面容丑陋。班固认为,六畜不兴叫“祸”,说明灾祸很明显;如果祸及人,就叫“瑑瑑”,形容人病容憔悴,说明灾祸很深重。

永兴三年,乌兰喉(地名)下面长出骨头,形状像羊角,有一尺多长。

太和十六年五月,尚书李冲上奏说:“定州中山郡毋极县的李班虎的女儿,去年九月二十日右手大拇指指甲下长出九根毛,到十月二十日就长到了一尺二寸长。”

熙平二年十一月某一天,并州上报说祁县的韩僧真女儿令姬,从母亲的右肋下生出来。灵太后下令把她送到掖庭宫。

正光元年五月某一天,南兖州下蔡郡出现了大人的脚印,走了七步,每步长一尺八寸,宽七寸五分。

延兴三年秋天,秀容郡一个妇人生了四个男孩,一共生了四胎,一共生了十六个男孩。

永安三年十一月某一天,京城有人家生了个孩子,一个脑袋,两个身子,四只手,四只脚,三个耳朵。

太和十六年十一月某一天,高祖皇帝和沙门道登一起到侍中省。日落后六更(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看到一个穿着黄色上衣和裤子的鬼,站在门口想进来。皇帝以为是人,呵斥它才退走。问左右的人,都说没看见,只有皇帝和道登看见了。

皇兴二年十月,豫州发生瘟疫,死了十四五万人。

永平三年四月,平阳的昌陵两县闹大瘟疫,从正月到四月,死了两千七百三十人。这可是真够吓人的,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

太和十九年六月,徐州上报说,一座丈八高的铜像竟然汗流浃背的,这也太邪门了!永安、普泰、永熙年间,京城平等寺里那尊定光金像也经常流汗,每次都是国家要出大事的时候,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心里慌得很。永安三年二月,京城老百姓家里出现了两尊铜像,每一尊都有一尺多长,其中一尊下巴底下长出四根白毛,另一尊脸颊边长出一根黑毛,这也太奇怪了! 《洪范论》里说:“龙,鳞虫也,生于水。云亦水之象,阴气盛,故其象至也,人君下悖人伦,上乱天道,必有篡杀之祸。” 这书上都说了,这是要出大事的预兆啊!

世祖神三年三月,京城有人家井里出现了两条白龙。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日,京城又有人家井里出现了一条白龙。龙是神物,却困在井里,这都是世祖暴毙的征兆啊! 想想都觉得后怕!肃宗正光元年八月,出现了一条像狗一样的黑龙,从南边跑到宣阳门,然后一跃而上,穿过了门楼跑了出去。这可是魏朝要衰败的征兆啊! 这预兆也太明显了!庄帝永安二年,晋阳的井里出现了龙,很久都不走,结果庄帝就暴毙在晋阳了,这应验得也太准了吧!

前废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日,有龙的痕迹从宣阳门西边出去,又回到城里。第二天乙卯日,大臣们都来祝贺,皇帝说:“国家将要兴盛,就要听从百姓的意见;国家将要灭亡,就要听从上天的旨意。但是,我们君臣上下,都应该克己奉公,治理国家,不能仅仅依靠这些祥瑞来庆祝。”《洪范论》里说:“马者,兵象也,将有寇戎之事,故马为怪也。” 这意思是说,马出现异象,预示着将有战争发生。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辛未日,恒州送来一匹马驹,它的尾巴长一尺,而且臀部不长毛,这也太反常了!正光元年九月,沃野镇的官马得了怪病,十四五匹马都死了。 那虫子像螝,长五寸左右,粗细像筷子。

《洪范论》引用《易经》说:“坤为牛”,坤代表土,土气混乱,牛就会出现怪异现象,这叫牛祸。这预示着宗庙将要灭亡,或者是因为转运太过繁忙导致的。世宗景明二年五月,冀州上报说,长乐郡有一头牛生了个小牛犊,可是这小牛犊一头有两个面孔,两张嘴,三只眼睛,三只耳朵,这也太吓人了!

《洪范论》里说:皇帝不明智,就会导致政治失误。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肆州报告说阳曲县出现了一只羊羔,一头两只身子,一只母的,一只公的,三只耳朵,八条腿。没多久高祖就死了,六位辅政大臣就开始专权了。

世宗正始元年七月,鄯善镇送来一只羊羔,一头两只身子,八条腿。

第二年正月,鄯善镇又送来一只八条腿的羊。

延昌四年五月,薄骨律镇报告说:出现了一只羊羔,一头,六条腿,两条尾巴。

京房在《传》里说:凡是妖孽之类,腿脚多的,都是因为所任用的人不正派。京房在《易经》里说:妖孽指的是猪生人头猪身,那地方就要乱了,要灭亡了。

高祖延兴元年九月,有关部门奏报说豫州刺史、临淮公王让上报,有猪生下小猪,一头两只身子,八条腿。

世宗景明四年九月,梁州报告说,狗和猪交配了。

正始四年八月,京师出现猪生下的小猪,一头,四个耳朵,两只身子,八条腿。

延昌四年七月,徐州报告说阳平戍有猪生下的小猪,脑袋和脸像人,头顶上长了个肉疙瘩,身上没毛。这是灵太后和幼主将要被推翻的征兆。

《洪范论》里说,京房在《传》里说:小鸡小畜,就像小官小吏一样;角,是兵器的象征,角在上,是君王的威严。这说明小官小吏掌握了君王的威严,就会兴风作浪,造成难以治理的祸患。

高祖太和元年五月,有关部门奏报说京师有两只有角的母鸡,头上长着像角一样的冠子,跟其他的鸡不一样。当时文明太后临朝听政,这是她重用奸邪小人的征兆。

世宗正始元年四月,河南出现了一只小鸡,四条腿四只翅膀。《崔光传》里记载了这件事。

八月,司州报告说:河内有人家养的小鸡,屁股后面又长了一个脑袋,有嘴有眼。两个脑袋都从脖颈后面长出两对翅膀,两条腿并排着走。这是世宗比较重用小人,朋党众多,奸邪小人干政的预兆。

延昌四年十二月,洛州报告说魏兴太守常矫家里的黄母鸡,头上长了个肉角,像枣子那么大,长一寸三分,角上长着蓬松的毛,长一寸半。

公元520年正月,兰兜将军家里养的两只鸡,公鸡母鸡头上都长了两个角,羽毛颜色杂乱,角还高高地翘过鸡冠。那时候灵太后当政,独揽大权。

《洪范论》里说:“视不明,听不聪之罚也。” 这说明啥呢,就是说领导看不清形势,听不进意见,会有不好的后果。

公元533年十一月,京城抓到了一只白色的枭鸟。 这可是个不祥之兆啊!

公元521年八月某一天,皇宫里竟然抓到了一只秃鹙鸟。 这鸟出现在皇宫里,也是够吓人的。

公元524年四月,有人送来一只怪鸭子,一只脑袋,但是有两个身子,四条腿,四个翅膀,两条尾巴。 这简直就是个怪物!

公元532年三月,一只雄雉鸡飞进了尚书省,然后在宫殿里被抓住了。 这雉鸡也跑到官府里来了,真是奇事!

《洪范论》里还说:“刑罚暴虐,取利于下;贪饕无厌,以兴师动众;取邑治城,而失众心,则虫为害矣。” 意思是说,如果统治者残暴,贪得无厌,老是发动战争,不顾民心,那就会招来虫灾。

公元505年七月,敦煌地区发生蝗灾,秋天的庄稼几乎都被吃光了。

公元506年七月,青州和雍州发生虸蚄虫害,庄稼受损严重。 八月,徐州、东徐州、兖州、济州、平州、豫州、光州这七个州,还有平原、枋头、广阿、临济这四个镇,都遭受了蝗灾。

公元507年四月,相州和豫州又遭到了蝗灾。公元508年三月,冀州、州、相州三个州虸蚄虫害肆虐。四月,济州、光州、幽州、肆州、雍州、齐州、平州七州发生蝗灾。六月某一天,相州、齐州、光州、青州四个州又遭遇了虸蚄虫害。公元516年十月某一天,枹罕地区发生蝗灾,庄稼颗粒无收。

公元508年五月,青州、齐州、徐州、兖州、光州、南青州六州遭受了虸蚄虫害。公元511年三月某一天,河州发生大规模螟虫灾害,小麦颗粒无收。五月,光州虸蚄虫害。六月,河州大蝗灾。七月,东莱郡虸蚄虫害。

公元508年六月,夏州和司州发生蝗灾。公元511年四月,青州步屈虫危害枣花。八月,泾州、河州、凉州、司州恒农郡都遭受了蝗虫、虸蚄虫、班虫等多种虫害的侵袭。

公元509年六月某一天,凉州发生蝗灾。公元512年五月,青州步屈虫再次危害枣花。

七月,蝗虫灾害席卷了京城,那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啊!八月,青州、齐州、光州三州也遭遇了蝗灾,庄稼被吃掉了三分之二,损失惨重!

熙平元年六月,青州、齐州、光州、南青州四州又遭蝗灾,真是祸不单行啊!天安元年六月,兖州竟然出现了黑蚂蚁和红蚂蚁大战的奇观,战场长达六十步,宽四寸,红蚂蚁全军覆没,死伤惨重。黑蚂蚁占据北方,红蚂蚁占据南方。到了十一月,兖州刺史毕众敬派人来投降,朝廷派镇南大将军尉元接收了他,还大败了贼将周凯等人。

太和十年七月,并州治中张万寿上奏说:建兴濩泽县有个老百姓叫贾日成,四月中旬养蚕的时候,发现蚕丝织成了一张幕布,里面卷着像绢带一样的东西,长四尺,宽三寸,薄薄的,上面还有两个黄色的茧,形状像脚印一样。

正始二年三月,徐州竟然发生蚕蛾伤人的事件,一百一十多人被咬伤,二十多人被咬死,这也太吓人了!

古人把这些毛虫之类的灾害,解释为常理之外的异常现象。太祖登国期间,河南出现了一只大老虎,在河边一躺就是三个月才离开。第二年,大量的蚍蜉和白鹿都渡过了黄河。再第二年,黄河水竟然变成了血红色!这被认为是卫辰灭亡的征兆。后来,人们把卫辰一族的人全部扔进了黄河,那地方才太平了。

元象元年正月,竟然有狼跑进了城里,一直跑到硖石才被抓住。武定五年十二月,北城铜爵台上抓到了一只豹子。

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人说有狐妖出来剪人头发,当时文明太后临朝,这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朝政多有不正。

熙平二年春天开始,京城就出现了狐妖剪人头发的怪事,大家都很害怕。六月壬辰,灵太后把那些被剪头发的人召集起来,让崇训卫尉刘腾在千秋门外鞭打他们,这跟太和年间的事情一样。

《瑞图》里记载:如果外地的王公、刺史、二千石、县令残酷压迫百姓,人民怨声载道,就会出现白老鼠。

永兴三年二月,京城有个叫赵温的人家里出现了白老鼠,他把老鼠献给了朝廷。那年春天,北苑也抓到了一只白老鼠,没多久就死了。解剖后发现,它的肚子里还有三个小白老鼠。

公元多少年三月,皇上到西宫去玩儿,抓到一只小白鼠。

八月的时候,宫里管事的张安也抓到一只小白鼠。

神瑞二年五月,皇帝去榼仑山打猎,又抓到一只小白鼠;平城那边也抓到三只。六月,平城又抓到两只。

八月,豫章王夔也抓到一只小白鼠。

泰常元年十一月,京城有人抓到一只小白鼠,献给了皇上。

二年六月,中山地区抓到两只小白鼠。

三年三月,京城又抓到一只小白鼠。

十一月,京城又抓到一只小白鼠。

世祖始光三年八月,相州魏郡那边抓到一只小白鼠。

太延元年八月,雁门那边送来一只小白鼠。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八月,京城抓到一只小白鼠。

世宗景明四年五月,京城抓到一只小白鼠。

正始元年六月,京城抓到一只小白鼠。

肃宗熙平元年四月,肆州那边上报说抓到一只小白鼠,并把它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