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儿是长安人,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李世民还是太子的时候,王洛儿就在他身边当差,跟着太子一起打猎,日夜勤勉,从不懈怠。他为人谨慎老实,从没犯过错。有一次,李世民在灅水南边打猎,骑马过冰面,结果冰面塌了,马掉进水里。王洛儿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水里,把李世民救上了岸。他自己却被冻得半死,李世民赶紧脱下衣服给他披上。从那以后,李世民对王洛儿更加恩宠。
等到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搬到外面住,王洛儿每天都寸步不离地侍奉他,尽心尽责,非常忠诚。后来元绍之造反,李世民身边只有王洛儿和车路头两个人。白天他们躲在山里,晚上就回到王洛儿家里。王洛儿的邻居李道潜经常帮忙照顾他们,早出晚归,这事儿街坊邻居都知道了,还互相转告。元绍之听说后,就把李道潜抓起来杀了。即便如此,王洛儿仍然冒着危险来回奔波于京都,向大臣们传递消息。大臣们于是出城迎接李世民,百姓们也纷纷赶来。李世民回到皇宫,社稷得以安定,王洛儿在这其中立下了大功。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封王洛儿为散骑常侍,还下诏书说:“做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朝要忠于君主,否则,怎么能在这个时代立足,在后世留下名声呢?散骑常侍王洛儿、车路头等人,十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地侍奉在我左右,忠诚谨慎,恭敬肃穆,日久弥坚,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之心。尤其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改变主意,而王洛儿等人却始终忠心不改,他们的贞操比汉朝的樊哙、灌婴,魏国的许褚、典韦还要坚贞。他们这么勤劳,不给予奖赏,怎么激励以后的臣子呢?所以,我封王洛儿为新息公,加封直意将军。” 皇帝还追封王洛儿的父亲为列侯,赏赐给他五十户奴仆。永兴五年,王洛儿去世了,皇帝追赠他太尉、建平王,赐给他温明秘器,用辒辌车运送他的灵柩,并派殿中卫士为他引路。李世民亲自去吊唁了好几次,非常悲痛。他还毒死了王洛儿的妻子周氏,让她和王洛儿合葬。
王洛儿的儿子长大后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去世了,也没有留下儿子。
弟弟德成继承了爵位,被封为建城公,还加封了镇远将军的官职。后来官做到散骑常侍,负责长安的修建工作。真君十一年去世了。
他的儿子定州继承了爵位,不过爵位降为了建阳侯,官职是安远将军。后来定州的弟弟升任侍御中散,很受显祖皇帝的宠爱。因为他们的祖父洛儿在先朝立下过功劳,皇上就下诏书恢复了定州的公爵爵位。高祖皇帝刚即位的时候,他担任长安的镇将,后来去世了。
他的儿子陵继承并升了爵位。承明初年,升迁为监御长,被赐封始新子,还加封了宁朔将军、员外散骑常侍的官职。后来也去世了。
车路头,是代郡人。年轻时因为为人忠厚老实,被选中到东宫服侍,是太宗皇帝帐下的侍卫。他非常注重自我修养,做事谨慎小心,从不出错。天赐年间,太宗皇帝出巡在外,路头全程跟随侍奉,尽心尽力。太宗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常侍,赐封金乡公,加封忠意将军。后来又改封为宣城公。太宗皇帝为人明察秋毫,大臣们很多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受到责罚,甚至挨打受杖,但是路头却很悠闲,不怎么处理政务,只是侍奉在皇帝左右,轻松地谈笑风生。路头为人善良,每次参与审理案件时,总是建议从轻发落,因此受到朝中大臣的敬重。太宗皇帝也十分敬重他,对他宠爱有加,赏赐无数,当时功臣和受宠的近臣都比不上他。泰常六年去世了,太宗皇帝亲自前往吊唁,非常悲伤。追赠他侍中、左卫大将军、太师、宣城王等官职,谥号为忠贞。丧葬仪式参照安城王叔孙俊的规格办理,陪葬金陵。他的儿子眷继承了他的爵位。
卢鲁元,是昌黎徒河人。他曾祖父副鸠,在慕容垂手下当过尚书令,还封了临泽公。他祖父也做过大官。卢鲁元从小聪明好学,为人宽厚温和,很有风度。北魏太宗时期,他被选为直郎,在东宫侍奉太子,做事忠诚谨慎,勤勤恳恳,非常尽职尽责,深受世祖皇帝的喜爱。世祖皇帝即位后,就把他提拔为中书侍郎,又让他担任拾遗左右,对他更加宠信。卢鲁元因此更加谨慎小心,世祖皇帝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朝中大臣没有不敬畏他的。
他为人宽容大度,善于与人交往,喜欢掩盖别人的缺点,宣扬别人的优点,所以朝中大臣都非常亲近他。卢鲁元不仅擅长书法,还有文采,后来又升迁为中书监,主管秘书院的事务。皇帝还赐他襄城公的爵位,又加封他为散骑常侍、右将军,并且把他的父亲封为信都侯。他跟随世祖皇帝征讨赫连昌,当时世祖皇帝亲自率军追击,冲进赫连昌的城门,卢鲁元一直跟随在世祖皇帝左右。那天,要不是卢鲁元,世祖皇帝就危险了。后来又跟随世祖皇帝征讨平凉,因为战功被封为征北大将军,还加封侍中。之后又升迁为太保,主管尚书省事务。
世祖皇帝非常器重他,经常带他一起征战,甚至让他出入宫中内室。每次打胜仗后,卢鲁元总是把赏赐分给自己的仆人,前后赏赐了几百个仆人,赏赐的布帛更是数以万计。世祖皇帝曾经到他府上居住,一住就是十几天。因为想让他住得离自己近一些,方便来往,就赐给他一所府邸,就在宫门南边。他的衣食住行,都和皇帝的规格差不多。
真君三年冬天,皇帝出巡阴山,卢鲁元因为生病没有跟随。皇帝派了很多侍臣前去探望,还送去了很多药材,沿途驿站都互相转送。卢鲁元去世后,世祖皇帝非常悲痛。皇帝回朝后,亲自到卢鲁元的灵前祭奠,哭得非常伤心。东西二宫都命令太官每天送去祭品,早晚都去哭祭,直到仪式结束,才奏响钟鼓,演奏音乐。皇帝三次到灵柩前祭奠。卢鲁元的丧礼按照安城王规格办理,但是皇帝赏赐的物品更多。皇帝追封他为襄城王,谥号为孝。他被葬在崞山,并为他修建了碑阙。从北魏兴起以来,大臣受宠的程度,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他的儿子卢统继承了他的爵位。
话说这位少子,在宫里伺候太子,皇上特别喜欢他,俩人关系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整天都在一起。父子俩都在宫里受宠,权势大得不得了。这少子性格宽厚,像他爹,就是有点不够恭顺。正平年间,宫里好多官员被杀头,皇上念着少子的父亲的功劳,只杀了少子,对他兄弟们却很好。
他儿子继承了他爹的爵位,在东宫当差。皇上把阳平王杜超的女儿,也就是南安长公主生的姑娘,嫁给了他。皇上亲自送亲,皇宫的厨房都准备了丰盛的酒席,赏赐的东西多得数不清。高宗皇帝登基后,他被任命管理选拔官员和接待宾客的部门。兴安二年,他去世了,追封为襄城王,谥号景王。他没留下儿子。
他弟弟弥娥继承了爵位,被任命为北镇都将。后来去世了,也追封为襄城王,谥号恭王。他儿子兴仁继承了爵位。
再说说陈建这个人,他是代州人。他爷爷陈浑,在太祖皇帝时期是右卫将军。他爹陈阳是尚书。陈建擅长骑马射箭,被提升为三郎,后来又升任下大夫、内行长。皇上讨伐山胡白龙的时候,觉得这事儿小菜一碟,就带了十几骑兵上山侦查,每天都这样。结果白龙早就埋伏了十多处壮士,突然袭击。皇上从马上摔了下来,差点儿就完蛋了。陈建挺身而出保护皇上,大声喊叫着冲上去跟敌人搏斗,杀了好几个敌人,自己也受了十多处伤。皇上非常佩服他,赏赐了他二十户人家。
高宗皇帝刚即位的时候,封他为阜城侯,还加封他为冠军将军。后来派他去幽州当刺史,还让他暂代秦郡公的爵位。后来高宗皇帝觉得陈建贪婪暴虐又懦弱,派人去幽州把他抓回来,打了五十大板。
高祖刚当政的时候,召他当尚书右仆射,还加封侍中,爵位也升到了赵郡公。 建跟侍中尚书晋阳侯元仙德、殿中尚书长乐王穆亮、比部尚书平原王陆叡一起秘密上奏说:“老天爷保佑大魏,天下归心。我们祖上辅佐大魏建立,在蜀汉地区辛勤劳作,誓死保卫山河,如今享受着太平盛世,荣辱兴衰都和国家息息相关。我资质平庸,见识短浅,只是因为祖上的功劳才得到今天的职位,外面对我有很多非议。我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工作,可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心里充满了愧疚。我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啊!这愿望就像天那么高,地那么厚,我什么时候才能忘记呢?从永嘉年间末期开始,天下大乱,马叡占据荆楚,桓温、刘裕又接连作乱。而我们魏朝,虽然在青徐地区影响力有限,但文帝陛下年少时就雄才大略,平定天下,统一了车书,华族将要融合成一。可惜天不佑大魏,文帝驾崩,刘昱也死了,权臣作乱,百姓都盼着国家安定。我认为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稍有差池就会后悔莫及。上天赐予的机会不抓住,反而会受到惩罚,就像《诗经》里说的‘看见而不去做,过错在于介石’一样。现在应该选拔优秀的将领,号令四方。义阳王拓跋昶深明大义,和孙氏一样有远见卓识。如果我们趁机出兵,就能平定吴会,如果事情难以成功,也可以及时撤兵。进可以扬名四海,退可以巩固边疆。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现在就行动。希望陛下能采纳我们的建议,迅速实施。如果违背了天意,请陛下把我们的奏章留着,以后再看结果,赏罚分明。” 高祖很欣赏他们的建议。
后来,建被提升为司徒,征西大将军,爵位也升到了魏郡王。高祖和文明太后经常去建的府邸,还邀请建的妻子到后宫赴宴。太和九年,建去世了。他的儿子念继承了爵位。后来担任中山太守,因为抓捕良民而被御史中尉王显弹劾。后来遇上大赦,免除了罪责,爵位也被取消了。
万安国,是代郡人。他祖上真,世代担任部落首领,总是带领族人跟随世祖皇帝征战,因为战功被封为平西将军、敦煌公,后来又升迁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他父亲振,娶了高阳长公主,被封为驸马都尉。之后又升迁为散骑常侍、宁西将军、长安镇将,被赐封为冯翊公。安国从小聪明敏捷,长得也英俊。因为是皇室的外甥,他又娶了河南公主,被封为驸马都尉。后来升迁为散骑常侍。显祖皇帝特别宠爱他,和他一起睡觉起床,还特地为他建造府邸,赏赐的金钱财物多的数不清。安国被破格提升为大司马、大将军,封为安城王。
安国之前和神部长奚买奴关系不好,在承明初年,他伪造诏书在苑中杀了奚买奴。高祖皇帝听说后,非常生气,就赐死了安国。那年他才二十三岁。他的儿子翼继承了王爵,在太和十五年去世。高祖皇帝因为他的父亲在先朝受宠,特别追赠他父亲为并州刺史。
他的儿子纂,字辅兴,继承爵位,按照规定降为公爵。在世宗时期,他从司徒仓曹参军做起。后来升迁为南秦平西府司马、护军长史,加封右军将军。正光二年去世,追赠假节、征虏将军、荆州刺史。他的儿子金刚继承爵位。在武定末年,担任开府祭酒。齐朝受禅后,爵位按照规定降等。
有一个人叫嵇拔,他家世代担任纥奚部落首领。他父亲根,在皇始初年率领族人归顺魏朝。太祖皇帝很赏识他,于是嵇根娶了昭成公主,生下了嵇拔。嵇拔死的时候是尚书令。嵇拔娶了华阴公主,生下了嵇敬。元绍叛乱的时候,华阴公主立了功,嵇敬被破格提升为大司马、大将军,封为长乐王。后来去世了。
他的儿子护继承爵位,被任命为外部大官。在太和年间,朝廷下诏说嵇护年纪大了,还没退休,就按照养老的规定让他继续养老。后来去世了,他的儿子彦继承爵位。嵇根的事迹记载比较零散,所以就简单地记载一下。
史官说:王洛儿、车路头、卢鲁元、陈建,他们都以赤诚之心,在危难时刻竭尽全力,如果不是他们的志向远超常人,又怎么能做到这样呢?所以他们才能生前受到恩宠,死后得到哀荣。至于安国,他的荣宠却不同于其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