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皇帝,名叫炟,是显宗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他母亲是贾贵人。永平三年,他被立为皇太子。他从小就性格宽厚,喜欢儒家学说,显宗皇帝很器重他。
十八年八月壬子日,十九岁的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尊自己的皇后为皇太后。壬戌日,他把孝明皇帝葬在了显节陵。
到了冬天十月丁未日,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赦,还给老百姓赐爵位。每人升两级,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努力耕作的人升三级,那些犯了罪被流放但想赎罪的人升一级,爵位超过公乘的可以把爵位移给儿子或者同父异母的兄弟;那些鳏夫、寡妇、孤儿、独身者、残疾老人以及贫困到无法自救的人,每人发放三斛粮食。他下诏说:“我这个能力有限的人,竟然被推举到王侯之上,负责处理国家大事,我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每天都战战兢兢,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样。我深刻地明白,一个守成之君,一定要设立师傅这样的官职。《诗经》里不是说了吗:‘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节乡侯张憙在朝为官三代,是国家的元老;司空融在职六年,勤勤恳恳,从不懈怠。所以我任命张憙为太傅,任命融为太尉,两人都兼管尚书的事务。《小雅》里批评说:‘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这是对那些不尽职尽责的大臣的批评啊!‘予违汝弼,汝无面从’,这是对股肱之臣应有的忠诚的阐述。各位大臣们,你们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拿出你们的忠诚来辅佐我这个能力不足的皇帝。我命令全国各地都遵守我的旨意。”
十一月戊戌日,任命第五伦为司空,掌管蜀郡。
皇帝下令征调西将军耿秉驻守酒泉,又派酒泉太守段彭去救援戊己校尉耿恭。
甲辰日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于是皇帝避开了正殿,停止军事行动,并且五天不处理政务,同时下令让有关部门分别上奏章汇报情况。
十二月癸巳,朝廷官员上奏说:“孝明皇帝圣德深厚,勤劳为国,亲自洗衣服,饮食从简。恩泽遍及四方,边远地区的人民都归顺效仿,就连僬侥、儋耳这些遥远的地方也主动来朝贡。他征服了鬼方,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威名远扬,四海之内无人不服。他总是为百姓忧虑,从不以拥有天下为乐。他推行三雍的教化,亲自实行养老的礼仪。他创作了《登歌》,规范了音乐,博览群书,学习六艺,日夜不息。他的聪明才智,甚至在图谶中都有预示。他至高的德行感动了上天,功绩遍布天下,仁德流芳千古。但他却始终谦逊,自称德行不足,不愿修建自己的寝庙,只在地上扫地祭祀,取消了日常祭祀和隆重的丧葬仪式,甚至将自己的灵柩安放在光烈皇后的更衣室里。天下百姓听说后,无不悲痛伤感。陛下您孝心至诚,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圣德。我认为,更衣室虽然在中门之外,但位置毕竟特殊,应该尊称庙号为显宗,春秋祭祀时,在光武堂举行,其余的祭祀都移回更衣室进行,同时献上《武德》之舞,如同孝文皇帝祭祀高庙的典故一样。”皇帝下令说:“准奏。”
这一年,瘟疫流行。京师以及三个州郡发生大旱,皇帝下令免除兖州、豫州、徐州的田租和草料,并用现有的粮食赈济贫民。
建初元年正月,皇帝下诏书给三个州郡和各国的官员说:“现在正是春耕播种的季节,担心百姓领到救济粮后,来回奔波过于劳累,影响农业生产。你们要认真调查,找出最贫困的人家,把应该贷给他们的粮食都发放给他们。那些流亡在外想回乡的人,郡县要给他们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顺利回到家乡,允许他们经过官府的驿站,不要收取住宿费用。地方长官要亲自过问此事,不能让贫苦百姓被遗漏,更不能让小吏和豪强从中作梗舞弊。诏书下达后,不得延误,刺史要严格督察,对那些办事不力的官员要严惩。”
丙寅年,皇帝下诏说:“这几年牛瘟流行,耕地减少,粮食价格很高,老百姓都逃荒去了。春天播种的季节到了,应该赶紧抓紧农事。所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要努力劝导百姓耕种桑蚕,大力发展生产。各位大臣和地方官员都要尽心尽力,优先处理百姓的急事。那些罪行不至于处死的,都要等到秋天再审理。有关部门要认真谨慎地选拔人才,提拔那些温和善良的,罢免那些贪婪奸诈的,顺应时令,处理冤假错案。‘五教在宽’,这是《帝典》里赞美的;‘恺悌君子’,这是《大雅》里称赞的。把我的旨意昭告天下,让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
酒泉太守段彭打败了车师,戊己校尉的官职也被取消了。
二月,武陵澧水地区的蛮族叛乱了。
三月初一,山阳、东平发生了地震。三月初六,皇帝下诏说:“我能力有限,承载着伟大的事业,日夜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是灾难和异常现象仍然出现,这与我的治理有关。我自身不够明智,接触道义的时间也少;而且选拔人才不实,庸碌的官员害人,官职混乱,刑罚不当,怎么能不担忧呢!从前,仲弓在季氏做家臣,子游在武城做一个小官,孔子还教导他们要选拔贤才,询问他们如何选人。好的政治,无论大小,都以选拔人才为根本。乡里推荐人才,一定得有功劳才行。现在刺史、太守们看不清真伪,每年推荐的茂才、孝廉有好几百人,他们既没有才能,却要让他们处理政务,真是太荒谬了!我经常查阅以前选拔的人才,有的出身贫寒,并非世家大族。通过文章选拔,文章就能体现水平;通过考核政绩选拔,政绩就能体现能力。文质兼备,我很欣赏。命令太傅、三公、所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郡国太守,每人推荐一位贤良方正、能够直言进谏的人。”
五月初八,开始任用那些孝廉、郎中,宽厚博学有谋略,负责管理城池的人,来补任长官和太守的职位。
七月初八,皇帝下令把上林苑的池塘和荒地租给贫民耕种。
八月初三,天市出现彗星。
九月,永昌哀牢地区的夷族叛乱了。
十月,武陵郡的军队讨伐叛乱的蛮族,打败并降服了他们。
十一月,阜陵王延谋反,被贬为阜陵侯。
公元二年春天,三月辛丑日,皇帝下诏书说:“这几年天气不好,经常发生饥荒。朕深深体会到先帝忧民之心,先帝的诏书上说:‘不增加百姓的负担,不伤害百姓’,真心希望百姓回归淳朴本真。可是现在,达官贵人和皇亲国戚们生活奢侈浪费,婚丧嫁娶更是铺张浪费,极其超过了规矩。有关部门不遵守法令,也不肯去查处。按照《春秋》的道理,应该崇尚节俭。现在从三公开始,都应该明确地纠正违法行为,树立威信。朕年纪轻轻,还不了解种田的辛苦,我的见识有限,怎么能完全了解天下事呢!所有应该执行的条文制度,相关官员都要严格遵守,先从京城开始,再推及全国各地。”
接着,甲辰日,皇帝下令撤销伊吾庐屯的驻军。永昌、越巂、益州三郡的百姓和少数民族一起讨伐哀牢,最终取得了胜利。四月戊子日,皇帝下诏书,让因为楚地和淮阳地区的事情而被流放的四百多户人家返回原籍。癸巳日,皇帝下诏书,禁止齐国使用精美的冰纨、方空縠和吹纶絮等丝织品。
六月,烧当羌族叛乱,金城太守郝崇前去讨伐,结果战败,烧当羌族于是攻打汉阳。到了八月,皇帝派遣行车骑将军马防前去讨伐,最终平定了叛乱。十二月戊寅日,紫宫出现彗星。
公元三年正月己酉日,皇帝在明堂举行宗庙祭祀。仪式结束后,皇帝登上灵台,眺望云物,并下令大赦天下。三月癸巳日,立贵人窦氏为皇后。同时,皇帝还赐爵:官员升两级,三老、孝悌、力田的人升三级,无名无分的百姓和流民升一级;鳏寡孤独、残疾贫困无法自救的人,每人赐予五斛粮食。四月己巳日,皇帝下令停止常山呼沲石臼河的漕运。行车骑将军马防在临洮击败了烧当羌族。闰月,西域假司马班超攻打姑墨,取得了大胜。十二月丁酉日,皇帝任命马防为车骑将军。武陵溇中的蛮族叛乱。这一年,零陵献上了芝草。
公元四年二月庚寅日,太尉牟融去世。
公元XX年四月初八,皇帝立皇子庆为皇太子。同时,还赏赐爵位:官员升两级,乡里德高望重的三老、孝悌之模范、勤劳耕作的人升三级,那些无名无姓的百姓和流放犯人,只要想自谋生计的,也升一级;那些鳏夫、寡妇、孤儿、独居老人、体弱多病、贫困潦倒,无法自食其力的人,每人赏赐五斛粮食。同月十日,皇帝把巨鹿王恭迁封为江陵王,汝南王畅迁封为梁王,常山王昞迁封为淮阳王。十二日,又封皇子伉为千乘王,皇子全为平春王。
五月十四日,车骑将军马防被免职。二十一日,司徒鲍昱升任太尉,南阳太守桓虞接任司徒。
六月初一,皇太后马氏去世了。七月二十七日,安葬了明德皇后。
冬天,牛患大疫。
十一月二十七日,皇帝下诏书说:“自古以来,三代明君都重视教育,把教学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汉朝继承秦朝的残局后,推崇儒家学说,确立了《五经》,并设立博士官职。此后,学者们不断精进,虽然都尊师重教,但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孝宣皇帝认为距离圣贤时代久远,学习不能满足于博览群书,所以又设立了《大、小夏侯尚书》和《京氏易》。到了建武年间,又设立了《颜氏、严氏春秋》和《大、小戴礼》的博士官职。这些都是为了扶持那些微弱的学说,弘扬光大各种学术技艺。中元元年,曾下诏说《五经》的章句过于繁琐,想简化一下。到了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儵上奏说,先帝的伟大功业,应该与时俱进地推行。他建议让儒生们共同校正经义,让学者们能够自学成才。孔子说过:‘学习而不讨论,这是我的忧虑啊!’又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哎,大家都要努力啊!”于是,皇帝下令让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以及所有的学生、儒生们,齐聚白虎观,讨论《五经》中的异同,由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持提问,侍中淳于恭记录,皇帝亲自主持裁决,效仿孝宣皇帝甘露寺石渠会议的旧例,编纂成《白虎议奏》。
这一年,甘露降落在了泉陵、洮阳两县。
公元前几年二月初一,那天日食了。皇上说:“我刚离开皇陵祭奠,犯的错很多,老天爷显出异象,大灾难就要来了。《诗经》里不是说了吗:‘真是太丢脸了!’ 最近又久旱伤了麦子,我心里特别着急。各位大臣以下,谁能直言极谏,指出我的错误的,每种人选一人,到公车来见我,我要亲自听听你们的意见。要从那些隐居山野的人里选,不要选那些表面光鲜的。”
过了几天,皇上又说:“《春秋》里记载‘没有麦苗’,这是很严重的事啊!去年秋天雨水不好,现在又干旱,热得像火烧一样。灾荒年景说来就来,而我们却还没做好准备。都是我的错,连累到日月星辰,我心里又害怕又难过,悔恨交加。以前的圣明君主,都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即使遇到灾难,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扭转乾坤。而我这个小子,却只能干着急。《诗经》里不是说了吗:‘真是太丢脸了!’ 命令各地长官处理冤假错案,释放轻罪犯;派人去五岳四渎和那些能兴云布雨的名山祈祷,希望老天爷能尽快普降甘霖,赶紧下雨!一定要认真虔诚地去做!”
三月某一天,皇上又说:“孔子说:‘刑罚不公正,老百姓就无所适从。’现在很多官吏不好,擅自发脾气,有的办案不讲道理,威胁无辜百姓,导致自杀的人,一年比判决的案子还多,这哪像个当父母的样啊!有关部门要好好讨论,查处这些坏官!”
荆州、豫州等地的军队打败了武陵地区的叛乱蛮族。
五月某一天,皇上说:“我想找些正直敢言的人,听听不同的意见。那些先来的人,我已经听他们说了心里话,了解了他们的想法,都想把他们留在身边,咨询他们的意见。建武帝的诏书上也说,尧帝考察大臣是用实际工作,而不是空话套话。现在很多外地官员的职位空缺,可以把这些人提拔上去。” 同一天,太傅赵憙死了。
冬天,开始按照月令举行迎气祭祀的仪式。
这一年,零陵献上了灵芝草。泉陵出现了八条黄龙。西域的假司马班超打败了疏勒国。
第二年二月某一天,琅邪王京死了。
五月某一天,赵王盱死了。
六月某一天,太尉鲍昱死了。
那一天是辛未月的最后一天,天空中出现了日食。
接下来,秋天七月癸巳日,邓彪被任命为太尉,掌管军事。
到了第二年春天正月,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东平王刘苍、中山王刘焉、东海王刘政、琅邪王刘宇都来朝见皇帝了。
夏天六月甲寅日,皇帝把皇太子刘庆废了,让他当了清河王,然后立皇子刘肇为新的皇太子。
己未日,又把广平王刘羡迁到西平,改封为西平王。
秋天八月,在高庙举行饮酎大典,祭祀光武皇帝和孝明皇帝。甲辰日,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诏书里说:“《尚书》上说:‘祖考来假’,意思是说祭祀先祖,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这是明智的做法。我这个小子,资质又差,能力又弱,仰望着先帝那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前也举行过禘祭,尽到孝敬的责任。如今我明白了昭穆的次序,寄托着对远祖的思念。今年再次举行这个盛大的祭祀仪式,并且在先帝的灵位前举行,心里悲伤又感怀。用音乐来迎接先祖的灵魂,用哀乐来送别先祖的灵魂,虽然祭祀亡者就像他们还在一样,但我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的祭祀。那些尽心尽责、严肃恭敬的大臣们,那些正直的丞相们,都帮助我排解心中的悲伤。现在,我赏赐各位公爵每人四十万钱,卿大夫们赏赐一半,其他百官和办事人员的赏赐也各有不同。” 《书》云:‘祖考来假’,明哲之祀。
九月初九那天,皇上高兴地去了偃师,然后渡过卷津河,到了河内。皇上发布诏书说:“这次出行是为了视察秋收,顺便经过一些郡县。大家轻装简行,不带多余的行李。路上不要随意修路搭桥,也不要靠近城镇,更不要派人提前打探消息,迎接问候,前后簇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切都要简朴节省,我只担心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罢了。所到之处,都要让穷苦百姓得到好处,不要违背我的诏书。” 然后皇上就参观了淇园。
九月十六,皇上又到了邺城,慰劳了魏郡的郡守、县令以下所有官员,以及乡里长者、普通百姓,甚至连街上的小贩都赏赐了钱财,数额各有不同。皇上还慰劳赏赐了常山郡和赵国的官吏百姓,并且免除了元氏县三年赋税。九月十八日,皇上回宫。皇上发布诏书,全国的囚犯都减刑一等,不用鞭打,发配到边疆戍守;他们的妻子可以跟着去,安置在他们服役的地方;父母兄弟姐妹想要一起去的,也允许;如果有人不去,就按妨碍军务论处。至于犯了死罪的人,全部招募到宫里做工;男人去蚕室,女人进宫。那些犯了死罪但罪行较轻的囚犯,都减刑一等,到司寇府服役。逃犯可以赎罪:死罪的要交二十匹绢,判处髡钳城旦舂(古代的一种刑罚)的要交十匹绢,判处完城旦(古代的一种刑罚)到司寇服役的要交三匹绢。那些犯了罪还没被发现的官吏,诏书一下达,主动自首的,可以减半赎罪。
十月初十,皇上西巡狩猎,到了长安。十月十三,皇上祭祀高庙,然后又祭祀了十一座陵墓。皇上还派使者祭祀太上皇,并且用祭祀牲畜祭祀了萧何和霍光。皇上又到了槐里。在岐山,发现了铜器,形状像酒樽,献给了皇上。又猎到了一只白鹿。皇上说:“上面没有英明的皇帝,下面没有贤明的官吏。‘百姓没有好日子过,怨恨就指向一方。’这件器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皇上又到了长平,住在池阳宫,然后东到高陵,在泾河造船,然后返回。皇上每到一地,都会召集郡县官吏,慰劳赏赐,并且奏乐庆祝。
十一月,皇上发布诏书,慰劳赏赐了河东郡的郡守、县令、官吏以下所有官员。
十二月二十九,皇上回宫。
这一年,京城和各郡国都发生了蝗灾。
第二年正月初八,东平王苍去世。三月初八,安葬东平宪王,赐予銮辂(帝王的车)、龙旗(帝王的旗帜)。
六月,北匈奴的大王带着大家来投降了。
十二月甲午日,皇上东巡,去了陈留、梁国、淮阳、颍阳几个地方。戊申日,皇上的车驾就回宫了。
皇上发布诏书说:“《五经》的解释已经离圣人的本意越来越远了,那些注释和解释里有很多矛盾和错误的地方,恐怕圣人的精妙思想就要失传了,这可不是重视古代典籍、探求真理的办法啊!所以,命令全国的儒生们挑选一些有才华的学生,让他们学习《左传》、《谷梁传》、《古文尚书》、《毛诗》,来扶持这些快要失传的学问,广泛探讨不同的解释。”
这一年,京城和各郡国都闹蝗灾。
元和元年正月,中山王焉来朝见皇上。南方边疆的蛮夷也进贡了犀牛和白雉。
闰月辛丑日,济阴王长去世了。
二月甲戌日,皇上发布诏书说:“古代的帝王把八政,也就是治理国家的八个方面,都以农业为基础,所以以前都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大家辛勤耕作,节约开支,储备粮食,以应对灾荒,这样即使歉收,老百姓也不会挨饿。自从牛疫之后,粮食连续歉收,主要是因为官吏的管理不到位,刺史和二千石的官员们没有尽到责任。所以,命令各郡国招募那些没有田地,想搬到别的地方去开垦肥沃土地的人,允许他们随意迁移。到达目的地后,给他们分发公田,并提供耕作的工具和种子,免收租税五年,免除徭役三年。以后如果他们想回老家,也不要禁止。”
四月己卯日,皇上把东平国分割出来,封宪王苍的儿子尚为任城王。
六月辛酉日,沛王辅去世了。
七月丁未日,皇上发布诏书说:“《律法》规定,‘受惊吓的人,只可以用板子打,或者用藤条打,或者站着受罚’。另外,《法令》里也规定了杖责的长短。可是,自从最近几次大案以来,审讯手段非常残酷,各种酷刑层出不穷,受刑的人痛苦不堪。想到这些,朕心里非常难受。《尚书》上说‘鞭子是官府的刑具’,难道是指像现在这样吗?应该趁着秋冬处理案件的时候,明确禁止这些酷刑。”
八月初一那一天,邓彪这个太尉被免职了,郑弘接了他的班,当上了大司农。过了几天,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说:“我治理国家不行,官吏们工作也不到位,老百姓们都还不明白我的意思,所以我的过错应该由我来承担。盗贼们四处作乱,边疆地区房屋破烂不堪。我日夜为这些事情担忧,仔细思考其中的原因,想和各位贤士一起改进政治,共同推行正确的道义。心里很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决定把初九年改成元和元年。各地关押的犯人,死罪的减为次一等,不准用鞭子打,让他们去边疆服役,家属可以跟着去,安置在当地。那些犯了死罪的,男人就让他们去修缮皇室的蚕室,女人就送进宫里做宫女。那些罪行较轻的犯人,也减轻处罚,让他们去司寇衙门做苦役。逃亡的人可以赎罪,具体情况另行规定。” 过了几天,皇帝南巡,下令沿途郡县不得设置关卡拦截。还命令司空亲自带人修缮桥梁。如果地方官派人迎接,探听皇帝的起居,那可是要被治罪的!皇帝还下令给孤寡老人和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每人发放五斛粮食。
九月某天,东平王忠去世了。又过了几天,皇帝去了章陵,祭祀了先祖的旧宅和庙宇,还见了宗室的故人和老朋友,赏赐各有不同。
十月,皇帝去了江陵,下令庐江太守祭祀南岳,又下令长沙、零陵两地的太守祭祀长沙定王、舂陵节侯和郁林府君。从江陵回来后,皇帝又去了宛城。
十一月,皇帝回宫,赏赐随行的官员各有不同。
十二月某天,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说:“《尚书》上说:‘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就不恭敬,这都是互相影响的。’以前因为妖言大狱,牵连的人太多了,一个人犯罪,竟要株连到他的三个亲属,他们都不能做官。这样一来,很多有才能的人一辈子都无法施展抱负,我很同情他们,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所以,以前因为妖言祸乱而被禁锢的人,全部赦免,以此表明我改正错误的态度,只是不能再担任侍卫之类的职位了。”
公元二年春天正月乙酉这天,皇帝下诏说:“《令》上写着‘有人生孩子了,可以免除赋税,三年不用交’。现在所有怀孕的妇女,每人赏赐三斛粮食作为胎儿营养费,并且免除她们丈夫一年的赋税,把这作为新的法令执行。”
接着,皇帝又下诏给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说:“现在正是万物生长的春天,一切都刚刚开始萌芽,应该帮助阳气生长,培育世间万物。命令有关部门,对于那些罪行不至于判死刑的,暂时先不要调查审理,官吏之间互相告密的事情也不要听信,希望以此来息事宁人,顺应天意。立秋之后再恢复原来的做法。那些官吏总是喜欢粉饰太平,表面上看着不错,但仔细考察实际情况,就会发现他们说的那些话听着舒服,却违背了阴阳规律,我对此非常厌烦,非常痛苦。那些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官员,做事踏实认真,不求虚名,日积月累,最终都能取得好的成绩。比如襄城县令刘方,百姓都称赞他办事不烦扰,虽然没有其他特别突出的事迹,但也算得上是接近理想的官员了。我特别嘱咐那些二千石的官员(指郡守、太守等),要以宽厚仁慈为原则。现在那些富商奸诈之徒向下面行贿,贪官污吏在上面枉法,导致有罪的不用受罚,没有罪的却要受刑,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啊!如果以苛刻为明察,以刻薄为聪明,以轻率为美德,以严厉为威严,这四种情况只要有一种出现,下面的人就会有怨言。我的诏书已经下达了好几次,官吏们却依然不重视,甚至有人失职,这责任到底在哪里呢?希望你们认真思考以前的命令,做到符合我的心意。”
二月甲寅这天,开始使用《四分历》。
圣上发布诏书说:“现在祭祀山川鬼神的礼仪还不够完善,得好好完善一下,多祭祀一些神明,祈求来年丰收。” 三月丙辰日,皇上东巡狩猎。三月己未日,凤凰飞临肥城。三月乙丑日,皇上在定陶亲自耕地。
圣上又发布诏书说:“三老,那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孝悌,那是美好的品德;勤劳耕作,那是辛勤付出。国家非常重视这些,每位符合条件的人赏赐一匹布,鼓励大家努力耕作。” 然后派使者去成阳灵台祭祀唐尧。三月辛未日,皇上前往泰山,举行祭祀岱宗的仪式。 那天有三十只黄鹄从西南飞来,飞过祭坛,又飞过宫殿上空,盘旋飞舞,景象壮观。 之后皇上又前往奉高。三月壬申日,在汶上明堂祭祀五帝。三月癸酉日,祭祀祖先和列祖列宗,并召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的会议。
三月丙子日,皇上发布诏书说:“我巡狩岱宗,祭祀山川,在明堂举行祭祀仪式,是为了彰显先祖的功德。这次祭祀,远至边疆的诸侯王、先圣的后代、东部各地的诸侯、我的叔伯兄弟、侄子孙辈、百官、宗室子弟,以及边远地区、沙漠以北、葱岭以西的各族人民,不远万里,克服重重困难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祖宗的功德,也恩泽于我。我个人深感责任重大,承继了先祖的伟业,举行祭祀仪式,内心充满了敬畏和惭愧。《诗经》里不是说吗:‘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现在国家安定,祥瑞频现,我也想和各位士大夫一起改过自新。 所以,特大赦天下!所有犯了罪但本不该被赦免的人,也都赦免了。 并且免除博、奉高、嬴三地的今年田租和草料。” 三月戊寅日,皇上前往济南。
三月己丑日,皇上到达鲁地,祭祀东海恭王陵。三月庚寅日,在阙里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并赏赐褒成侯和孔氏家族的男女布帛。三月壬辰日,皇上到达东平,祭祀宪王陵。三月甲午日,皇上派使者去定陶祭祀太后和恭王陵。三月乙未日,皇上到达东阿,然后北上太行山,到达天井关。
四月乙巳日,客星进入紫微宫(天帝的宫殿)。四月乙卯日,皇上车驾返回宫中。四月庚辰日,皇上向祖先汇报,并在高庙举行祭祀仪式。
五月戊申这天,皇帝下诏说:“最近啊,凤凰、黄龙、鸾鸟这祥瑞之鸟,竟然同时出现在七个郡,有的郡还出现过不止一次,还有白乌、神雀,甘露也多次出现。这是祖宗留下来的好兆头,咱们得好好赏赐一番。所以,天下所有官吏都升三级!年纪大的、鳏夫、寡妇、孤儿、独居的人,每人赏赐一匹布。《经书》上说得好:‘不要欺侮鳏寡,要关怀这些孤单无助的人。’ 另外,再额外赏赐河南的妇女每百户牛和酒,让天下人都痛痛快快地庆祝五天!公卿以下的官员,赏赐的钱和布各有不同;洛阳城里参加庆祝的人家,每户赏赐一匹布,城外三户共赏赐一匹布;博士、学员、在太学读书的学生,每人赏赐三匹布。另外,命令各郡国上报,精通经学的人,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上报五个人;不满十万的,上报三个人。”
然后,把庐江郡改名为六安国,江陵郡恢复原来的名字南郡。同时,把江陵王恭迁到六安国,封他为六安王。
七月庚子这天,皇帝又下诏说:“《春秋》里,每个月在春天记载‘王’字的,一共三次,这代表着重视三正,谨慎对待三微啊。律法规定十二月立春,不应在此时审理囚犯。《月令》里说,冬至之后,有阳光助力万物生长,却没说要这个时候审判和处刑。我咨询过很多儒生,查阅过典籍,认为帝王处理生杀大权,应该顺应时令。所以,规定以后十一月、十二月不审理囚犯。”
九月壬辰这天,皇帝下诏说:“凤凰、黄龙出现的地方,两年内免除赋税。另外,赏赐男子每人升两级;最早发现祥瑞的地方,赏赐二十匹布;稍近的地方,赏赐三匹布;太守赏赐三十匹布;县令、县长赏赐十五匹布;丞、尉各赏赐一半。《诗经》里说:‘即使没有功劳,也要唱歌跳舞庆祝。’其他的赏赐,就按照以前的规矩来。”
丙申这天,皇帝下令征召济南王康和中山王焉来参加祭祀活动。
十一月壬辰这天,冬至,开始关闭关梁。
公元多少年正月初几,皇帝下诏书说:“当皇帝的,应该像父母一样看待百姓,时刻忧虑着百姓的疾苦,用忠诚和睦的教化来引导他们,想方设法地去救济他们。那些没有父母亲属的婴儿,以及有孩子却养不活的家庭,都按照律法规定给予救济。” 过了几天,皇帝北巡,济南王、中山王、西平王、六发王、乐成王、淮阳王、任城王、沛王都跟着去了。 再过几天,皇帝在怀地耕田。
二月某日,皇帝告诉常山、魏郡、清河、巨鹿、平原、东平六郡的太守和地方长官说:“我这次巡视,是为了宣扬教化,考察各地的情况,了解百姓的怨气,化解矛盾。现在‘四国没有好的治理,没有用上那些贤才’,所以我出来巡视,想亲眼看看情况。之前祭拜了园陵,瞻仰了华山和霍山,又到泰山祭祀,为百姓祈福。现在要祭祀常山,然后继续往北走,经过魏郡、平原,登上堤防,询问当地老人,他们都说‘以前汴河还没修建,河道深的地方成了深渊,浅的地方全是泥泞’。我想起先帝勤政爱民的功德,他那宏伟的蓝图,继承了大禹治水的功绩,他的圣德也像河水一样流淌到海边。我没有能够完成他的宏图大业,我感到非常惭愧啊。《月令》上说,孟春季节要考察山川丘陵和土地适宜种植什么。现在肥沃的土地还很多,却没有得到开垦。所以,要把这些土地分给贫苦百姓,给他们提供粮食种子,一定要充分利用土地,不要让他们游手好闲。经过的各个县,今年的田租可以减半收取,以此来鼓励农民辛勤劳作。”
过了几天,皇帝又下令给侍御史和司空说:“现在正是春天,经过的地方不许随意砍伐杀戮。《诗经》里说:‘要爱护那茂盛的芦苇,牛羊都不能践踏。’《礼记》里说,君主不按时令砍伐草木,就是不孝顺。百姓只知道顺从人,却不知道顺应天意。你们要明白我的意思。”
公元88年,皇上去了中山,还派人去北岳祭祀。然后,皇上出城,过了长城。 88年8月11日,皇上又回元氏县,在县衙大堂里祭祀光武帝和显宗皇帝,第二天又在显宗皇帝的祖庙祭祀,两次祭祀都演奏了音乐。3月17日,皇上又下令让高邑县令在光武帝登基的地方祭祀他。 皇上还免除了元氏县七年徭役。88年8月13日,皇上又去了赵国。88年8月14日,皇上在灵寿县祭祀了房山神。88年8月16日,皇上回宫了,赏赐随行的官员,每个人赏赐都不一样。
四月初二,太尉郑弘被免职了,大司农宋田接任太尉。五月初二,司空第五伦被罢免,太仆袁安接任司空。八月初二,皇上去了安邑,参观了盐池。九月,皇上从安邑回来了。十月,北海王刘基死了。烧当羌族叛乱,袭击了陇西。这一年,西域长史班超打败并杀死了疏勒王。
章和元年(公元87年)三月,护羌校尉傅育追击叛乱的羌族,结果战死了。四月初二,皇上命令全国各郡县的官府,把那些判了死刑的罪犯,都减刑一级,然后发配到金城去戍守。六月初五,司徒桓虞被免职了。六月初十,司空袁安接任司徒,光禄勋任隗接任司空。七月初十,齐王刘晃犯了罪,被降为芜湖侯。七月初九,淮阳王刘昞死了。鲜卑人打败了北单于,还把他杀了。烧当羌族袭击了金城,护羌校尉刘盱带兵去讨伐,杀了他们的首领。
皇上在壬戌年下诏说:“我听说明君的德行,能够启迪教化,使天下太平,恩泽普照,百姓都安居乐业,遵纪守法,仁德之风传播到海外,威名远扬。这样才能恭敬地祭祀祖先,获得五种福气和上天的赏赐。我德行不足,愧对祖宗的丰功伟业。然而最近却出现了祥瑞之兆:凤凰聚集,麒麟出现,甘露夜降,五谷丰登,灵芝等祥瑞之物也年年不断。我日夜敬畏上天,想做点什么来彰显先祖的功德。所以,现在将元和四年改名为章和元年。《秋令》上说:‘这个月要供养老人,给他们发放拐杖,让他们吃粥。’那就赏赐给两位高龄老人每人一匹布,再给他们一些米酒。那些犯死罪的人,如果是在丙子大赦之前被抓捕关押的,都减免死刑,不用受鞭刑,发配到金城戍守。”
八月癸酉日,皇上南巡狩猎。壬午日,派使者到小黄园祭祀昭灵太后。甲申日,征召任城王尚到睢阳。戊子日,皇上幸临梁地。己丑日,派使者祭祀沛县的高原庙和丰、枌、榆社。乙未日,皇上幸临沛县,祭祀献王陵墓,并征召东海王政。乙未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九月庚子日,皇上幸临彭城,东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都跟随皇上。辛亥日,皇上幸临寿春。壬子日,皇上诏令郡国中的所有官吏,将关押的犯人死罪减一等,发配到金城戍守;犯下十恶不赦罪行的,全部发配到蚕室服役;如果是女子,就发配到宫中;那些犯了盗窃、抢劫等罪行的囚犯,也减刑一等,发配到司寇府服役。亡命之徒可以赎罪:犯死罪的要交纳二十匹缣,犯流放右趾至髡钳城旦舂的要交纳七匹,犯完城旦至司寇的要交纳三匹;那些犯了罪但还没被发现的官吏和百姓,诏书到达后主动自首的,可以减半赎罪。皇上又重新册封阜陵侯延为阜陵王。己未日,皇上幸临汝阴。十月丙子日,皇上车驾返回宫中。
北匈奴的屋兰储等人率领部众投降。
这一年,西域长史班超攻打莎车,大获全胜。月氏国派使者进献扶拔和狮子。
公元多少年春天正月,济南王、阜陵王和中山王都来朝见皇帝。
二月壬辰这天,皇帝驾崩了,死在章德殿,才三十三岁。遗诏里说,不要给他修建寝庙,一切按照他父亲(先帝)的规矩来。
接下来是评论:魏文帝曾经说过,“明帝(汉章帝)行事谨慎小心,章帝则宽厚仁慈”。章帝很清楚大家讨厌他父亲明帝的严苛,所以他执政就比较宽厚。他被陈宠的忠义所感动,取消了残酷的刑法;他深爱百姓,颁布了有利于百姓生育养育的政策;他孝顺明德太后,尽到了做儿子的孝心;他分封诸侯王,以巩固宗室的势力;他减轻徭役赋税,百姓都因此得到了好处;他还以忠恕之道为准则,以礼乐来教化百姓。所以,朝中上下团结和睦,诸侯王们也都谦让有礼。说他宽厚仁慈,真是太合适了!他当了十三年皇帝,全国各地送来的祥瑞之兆,跟史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多达几百几千件。哎,他的功绩真是太大了!
最后是赞歌:肃宗(汉章帝)啊,您是多么的英明神武,天性又那么温和善良!您母亲(后德)的德行,真是深沉而广博!您身边文臣武将,都精通礼仪法度,您一心想效法圣王之道,不断地开拓进取,使国家更加强大富庶!儒生们在学宫里吟唱着赞歌,边境上也一片安宁祥和。国泰民安,百姓富足,这都是您治理有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