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凉州啊,地盘可大了,包括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还有张掖属国和张掖居延属国。当时这凉州地区,势力错综复杂,有凉州牧张实,还有鲜卑乞伏国仁、鲜卑秃发乌孤,以及自称凉王的李暠,还有卢水胡沮渠蒙逊,各个都是一方诸侯。
张实,字安逊,老家是安定乌氏的。他爹张轨,也是个厉害角色,官做到散骑常侍。当时晋朝乱成一锅粥,张轨偷偷摸摸地想在河西地区站稳脚跟,于是就求着朝廷给他凉州刺史的职位,还被授予了持节、护羌校尉的官职。 桓帝时期,张轨还派人给朝廷进贡过当地的特产。后来晋朝又给他加封了安西将军,封了安乐乡侯,食邑一千户。永嘉五年,晋朝又任命他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霸城侯。没多久,他又升迁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愍帝继位后,更是把他升为司空,封西平公,食邑三千户。最后还当上了侍中、太尉、凉州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就让儿子张实当了抚军大将军,协助他处理凉州事务。没过多久,张轨就因为多年的风寒病去世了,他俩儿子接手了凉州政务,对外界消息闭口不提,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据说张轨懂天文,每次凉州境内有贼寇作乱,他都会躺在床上仰望天空,然后说:“他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的。”结果还真就应验了。
张实接手了他爹的班,愍帝任命他为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后来刘曜攻陷长安,张实自封侍中、司空、大都督、凉州牧,自行其是。那时候天下大乱,秦雍地区的百姓死伤惨重,十之八九都死了,只有凉州独善其身,安然无恙。张实仗着自己势力强大,就变得骄横跋扈起来。到了平文皇帝四年,他被自己的左右阎沙等人给杀了。之前还有谣言说:“蛇利炮,蛇利炮,公头坠地而不觉。”张实住的屋子房梁上,出现了一个没有头的像人一样的东西,过了很久才消失。张实很讨厌这个东西,没过多久他就死了。之后,他的弟弟张茂接管了他的位置。
张茂,字成逊,官职可多了,私下署名“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平西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他诛杀了阎沙等一百多人,还派使者去朝廷进贡。他老婆的弟弟贾模兄弟俩想害他,结果反被张茂杀了。后来刘曜攻打陇西,张茂害怕就投降了,刘曜封他为太师、凉王。张茂死后没儿子,他的养子张骏继承了他的爵位。
张骏,字公庭,自己也给自己封了一堆官职,自称“使持节、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还派使者去朝廷进贡。到了隋炀帝的时候,陇西人辛晏带着枹罕投降了他,张骏因此控制了河南之地,一直到狄道,和石勒划定了边界。
张骏在城南修建了一座城,并在里面修建了谦光殿,这殿啊,那叫一个豪华奢侈,用尽了珍奇的材料,工艺也极其精巧。他还围绕谦光殿又修建了四个殿,东边叫宜阳青殿,南边叫朱阳赤殿,西边叫正德白殿,北边叫玄武黑殿,衣服、饰品、器物都按照颜色和季节来搭配使用,殿旁边还有直省寺署,也都是按照颜色来区分的。他这么奢侈浪费,老百姓都怨声载道。张骏还计划开垦石头地,他的参军索孚就劝谏他说:“治理国家,做事不能违背天理,也不能破坏地德。以前后稷种植百谷,也没有开垦石头地;大禹疏导江河,也没有逆流而行。现在您想把石头变成田地,搬运泥土种植粮食,算算成本,一亩地要花掉上百石粮食,收成却只有三石,这实在让人担心啊!”张骏一听就生气了,把索孚贬到伊吾当都尉去了。后来,在破胡的地方,天上掉下一块石头,石头烧焦了,碎了,声音像打鼓一样,七百里外都能听到。掉石头的地方,地上冒着黑烟,像浓烟一样,烟柱顶端像红色的旋风一样。张骏从小就放荡不羁,经常夜里偷偷溜出去,在城里胡作非为,很多年轻人也都学他的坏毛病。他为人还特别贪婪,还想着要攻打秦陇地区。他把粮食布匹借给老百姓,一年收取双倍的利息,那些利息还不上的人,他就把他们的田地房屋都卖掉。
先把凉州划分为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这十一个郡,让长子张重华当刺史;河州包括金兴、晋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城、汉中八个郡,让宁戎校尉张瓘当刺史;沙州呢,就包括敦煌、晋昌、高昌三个郡,还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和玉门大护军这三个营,让西胡校尉杨宣当刺史。张骏自己呢,还私自给自己加封了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还管着这三个州的事儿。他还设立了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谒者这些官职,官名都跟朝廷差不多,就是稍微改了改名字。他搞六佾舞,用豹尾旗,车马服饰和旌旗都跟皇帝一样。
张轨当初保全了凉州,阴澹也出了不少力,可张骏因为阴氏家族势力太强大,心里忌惮,就逼着阴澹的弟弟阴鉴自杀,这事儿让他特别丢人。后来张骏生病死了,临死前还觉得阴鉴挺不错。这是建国九年发生的事儿,然后他儿子张重华继承了他的位置。
张重华,字太林,自己也私自加封了使持节、大都督、太尉公、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这些头衔。石虎派麻秋带兵渡河,在长最建城,凉州当时可吓坏了。司马张耽向张重华推荐主簿谢艾,张重华用了谢艾。谢艾还真的厉害,直接斩杀了麻秋的将领綦母安等人,俘斩了一万五千人。张重华还派人去朝廷进贡,自己则自称丞相、凉王,兼领秦雍凉三州牧。后来张重华也死了,他儿子张曜灵接替了他。
张曜灵,当时才十岁。他就自称大司马、凉州牧,还让他哥哥张祚当抚军将军辅佐他。张祚先把张重华的母亲马氏给哄骗了,私下里跟马氏说曜灵年纪太小,应该立个年纪大点的当老大,马氏也同意了。于是,张祚就废掉了张曜灵,自己当了老大。没多久,张曜灵就被张祚给杀害了。
祚,字太伯,当上台后,自己封自己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简直是无法无天!他特别狠毒,连重华皇帝的女儿们,只要没嫁人的,都被他糟蹋了。凉州的老百姓都怨声载道,还写了首《墙茨》来表达不满,唉,真是惨啊!早些年,重华皇帝在位后期,安昌门外突然出现好多螽斯虫,沿着墙往上爬,这可是不祥之兆啊!当时的都尉常据就劝重华皇帝说:“螽斯虫是祚的小名,现在它们还倒着爬,这是大灾难啊!赶紧把这小子弄走吧!”重华皇帝却说:“这是子孙繁盛的征兆,怎么会是灾难呢?我昨天还梦见祚掌握大权,打算让他辅佐太子,就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呢!”结果,祚最后还是杀了重华皇帝。
他自封为凉王,建立宗庙,设置百官,还给自己改元“和平元年”,还派使者去进贡,甚至还给自己加封了更高的王号。他在酒泉滥杀无辜,杀了谢艾。郎中丁琪劝他别这么嚣张,结果也被他砍了脑袋!他废除了很多神祇的祭祀,结果山川都干涸了。他还设立了五个都尉,专门负责监视老百姓,管得老百姓死死的。他禁止四品以下官员穿丝绸,老百姓连奴婢都不能养,更别提骑马乘车了,百姓们都恨死他了!后来,天上出现了一道像车盖一样的光,声音像雷一样,震得城里都晃悠,仲夏还下霜了!还出现了一个自称“玄冥”的神,跟人说话,祚天天晚上求他,这神说能给他带来好处,祚还信以为真了呢!大家都知道祚要完蛋了,但他还是变本加厉地作恶。
第二年,河州刺史张瓘起兵造反,骁骑将军宋混也带兵来帮忙。宋混攻打姑臧,祚派侍中索孚去打张瓘。有个叫王鸾的,说:“这仗肯定打输!”还列举了祚的三大罪状。祚说王鸾妖言惑众,把他给杀了。王鸾临死前说:“我死了以后,外面打仗会输,你也会死在家里!”祚根本不信。宋混打到姑臧城下,领军赵长等人打开城门迎接宋混。进城后高呼万岁!祚以为赵长等人能打败宋混,还出来犒劳他们。结果赵长用长矛刺中了祚的额头,祚逃跑,最后被厨子徐黑杀了,尸体扔在大街上。城里的人全都欢呼万岁!张瓘等人拥立重华皇帝的幼子玄靖继位。
玄靖,字元安,自己封自己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王。他任命张瓘为尚书令、凉州牧,负责处理政务;任命宋混为尚书仆射。
李瓘这个人啊,脾气古怪,又爱猜忌,赏罚全凭个人好恶,根本不管规矩。有个郎中叫殷郇,就劝谏他说:“老虎出生三天就能吃肉,不用人教啊!” 意思就是说,做官要有点担当,不用事事都听你的。 结果呢,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跟他提意见了。
李瓘跟玄靖一起坐车出城,结果城北的大桥三根桥梁全断了。李瓘特别生气,就开始天天散钱财,拉拢人心,讨好百姓,表面上看着一片祥和,背地里却天天杀人,这杀人的事,每天都停不下来。 老百姓心里都想着造反,十家至少有九家有这个心思。 更邪乎的是,东苑大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池塘;城东的大泽地也突然着火了,烧了好几里地。 李瓘为了解释这些怪事,就杀掉了自己以前就看不顺眼的牛旋等人,说是为了平息水火之灾。 其实啊,他心里盘算着要杀掉所有姓宋的,然后废掉玄靖,自己当皇帝。 早些时候,太白县有个叫舆鬼的地方,算命先生说那里要出兵祸,所以李瓘想用这些事来压压邪气。 结果,宋混带兵杀了李瓘,李瓘先把自己的老婆孩子三十多口都杀了,然后才自杀。
玄靖就封宋混为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宋混没多久就病死了,他弟弟宋玄安接着辅政。 这年头旱灾严重,大家就祈祷带石山能下雨。宋玄安想去带石山上祈雨,可是他弟弟的名字犯了皇帝世宗的讳,有人说:“都说登上这座山的人都会家破人亡。” 宋玄安说:“哪有这种事!” 结果他骑马上去,马受了伤摔倒了。 御史府的房子柱子自己就烧焦了断了,有人说:“柱字,左边是木头,右边是主;‘宋’字里面也有个木字,木头烧焦了,说明宋氏要败,而主子(皇帝)却能保全,这是大灾难啊,得小心提防!” 还有他骑的五匹马,一夜之间胡子和尾巴都掉了,有人说:“尾字,下面是尸,毛掉了,尸还在,这是灭亡的征兆啊!” 宋玄安说:“吉凶都在天意,我能怎么办呢?” 没过多久,宋玄安的司马张邕就起兵杀了宋玄安,把宋氏一族都杀光了。 早些时候,就有谣言说:“灭掉宋氏的人是田土子(张邕的字)”。
张邕,小名叫张野。张邕杀人太多,朝里朝外都有人想造反。张邕的儿子张天锡趁着民心不满,起兵杀了张邕,当上了冠军大将军,辅佐朝政。 玄靖的庶母郭氏觉得张天锡权力太大,就和张氏家族的远亲一起密谋杀了他,结果事情败露了,张天锡杀了玄靖,自己当了皇帝。
天锡,字纯嘏,一名公纯。他官职可多了,自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凉王,牛气冲天! 有一天,泥地里居然自己着火了!这天锡啊,为人骄横跋扈,荒淫无道,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元旦这天,他跟宠妃们在那儿胡吃海喝,醉生梦死。大臣们来拜年,他连亲妈都没去看一眼! 张虑这小子,当时是从事中郎,看不下去了,直接上谏,还请求天锡去朝见皇帝,结果天锡压根儿不理他。
后来,苻坚灭了前凉,派苟苌攻打凉州,凉州很快就被攻破了,天锡直接投降了苟苌。早些年,民间就流传着一首歌谣:“刘新妇簸米,石新妇炊羖,羝荡涤,簸张儿,张儿食之口正披。” 当时姑臧和周边地区的娃娃们都在唱这首歌,说的是刘曜、石虎都打不下凉州,最后还是苻坚把凉州给拿下了,天锡也投降了。天锡到了长安,苻坚封他做了尚书。 结果后来苻坚在寿春打败仗了,天锡又赶紧逃到建康去了。
鲜卑人乞伏国仁,是陇西人。他祖上是从漠北南迁过来的。他家五代祖先祐邻,不断兼并其他部落,势力越来越大。他爹乞伏司繁,带着部落投降了苻坚,被封为南单于,还当上了镇西将军,镇守勇士川。乞伏司繁死后,乞伏国仁继承了他的事业。 后来苻坚去打司马昌明,让乞伏国仁当了前将军,领着骑兵打先锋。苻坚战败后,乞伏国仁的叔叔步颓在陇右叛乱,苻坚就派乞伏国仁去讨伐他。 没想到步颓还挺高兴,直接迎接乞伏国仁,拥立他当了老大,招兵买马,手下竟然聚集了十多万大军! 到了太祖时期,乞伏国仁被封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还做了秦州、河州牧,自称年建义,设立官署,把地盘分成了十一郡,还修建了通士城作为都城。
国仁死了,他弟弟乾归接手了所有的事务,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还把年号改成了太初,然后又任命了一堆官员。 后来他们搬到了金城,结果南城门自己塌了,乾归很不高兴,又把都城迁到了苑川。没多久就被姚兴打败了,乾归又逃到枹罕,最后干脆投降了姚兴。姚兴封他做了河州刺史,还给了他归义侯的爵位。过了一阵子,他又回到了苑川。
乾归这回又反悔了,背叛了姚兴,自己称秦王,又设立了一套官制,年号改成了更始。他还派人去求援,咱们的太宗皇帝答应了。后来乾归跑到五溪那个地方隐居了,结果被人砍了脑袋,他的头还被挂起来示众,最后是被他侄子公府杀死的。他儿子炽磐杀了公府,自己当了老大。
炽磐也学他爹,自称大将军、河南王,年号改成了永康。后来他攻打乐都的秃发傉檀,把秃发傉檀给灭了,然后也学他爹,自己称秦王,设立官制,年号改成了建洪。他还派他的尚书郎莫胡、积射将军乞伏又寅带着二百斤黄金去进贡,请求咱们帮忙打赫连昌,世祖皇帝也答应了。等世祖皇帝平定了统万之后,炽磐又派他叔叔平元将军泥头、弟弟安远将军度质到京城来,还派中书侍郎王恺、丞相从事中郎乌讷阗送来一些土特产。炽磐死了以后,他儿子暮末继承了他的位置。
天色晚了,这个人叫暮末,字安石跋。后来改年号为永洪。他手下有个陇西人辛进,曾经跟着暮末在后花园玩耍,玩弹弓的时候不小心打伤了暮末他母亲的脸。为此,暮末杀了辛进全家,一共二十七口人。
暮末的弟弟殊罗,竟然偷偷摸摸地想和暮末的左夫人秃发氏搞在一起,暮末知道了这事儿,立马把他给拦住了。殊罗害怕了,就和他的叔叔什夤合谋要杀掉暮末。秃发氏偷偷拿了府里的钥匙想进去,结果钥匙弄错了,门卫发现了,把这事儿告诉了暮末,暮末就把参与谋反的人全部杀掉了。 暮末想鞭打什夤,什夤说:“我欠你一条命,但我不受你的鞭打!”暮末大怒,剖开了什夤的肚子,把尸体扔进了河里。什夤的弟弟白养和去列对暮末也有怨言,也被暮末杀掉了。
暮末的统治手段残酷暴虐,朝内朝外都人心惶惶,百姓纷纷叛乱,大家都盼着天下大乱。后来被赫连定逼得走投无路,暮末就派王恺和乌讷阗去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求救,太武帝答应给他安定以西、平凉以东的地盘。于是暮末一把火烧了城池,毁掉了珍宝,带着五万户人家逃到了高田谷,结果被赫连定挡住了,只好退守南安。太武帝又派人来迎接他,暮末的卫将军吉毗固劝他不要迁都,暮末听从了他的建议。赫连定派他的北平公韦代率领一万兵马攻打南安,城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神四年,暮末带着五百多宗族成员投降了,被押送到上邽。
鲜卑秃发乌孤,他家祖上八代的匹孤是从塞北迁到河西的。他们那块地,东到麦田、牵屯,西到湿罗,南到浇河,北到沙漠。匹孤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寿阗继承了他的位置。他母亲怀孕的时候,是在被子里生的寿阗,所以就给他起了个秃发这个名字,因为秃发在他们那儿的意思就是被子。五代祖先树机,这个人很厉害,很有谋略,晋朝泰始年间,他杀了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在金山打败了凉州刺史苏愉。咸宁年间,他又在丹岭斩杀了凉州刺史杨欣,占领了整个凉州。后来被部下没骨给杀了,他的弟弟务丸继任。务丸的曾孙思复犍,势力逐渐壮大,就是乌孤的父亲。
乌孤死了,他弟弟乌孤接手了。一开始,吕光封乌孤为益州牧和左贤王。但乌孤自己给自己加封了一堆官职,什么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还给自己弄了个年号叫“太初”。到了天兴年间,他又给自己加封了武威王,搬到乐都去住,还设立了一大堆官职,划分郡县,搞得跟个独立王国似的。后来,乌孤喝酒骑马,结果马摔了,他肋骨都伤着了,居然还笑着说:“差点儿让吕光父子高兴坏了!”没多久,他就死了。
他弟弟利鹿孤接手了,当时是凉州牧,西平公。利鹿孤把治所搬到了西平,改年号为“建和”,还派人去进贡。他派他弟弟车骑将军傉檀去抵抗吕纂。吕纂的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利鹿孤的士兵都吓坏了。傉檀很稳,下马坐在胡床上,稳定军心。然后,他亲自披甲上阵,打败了吕纂的军队,斩杀了二千多敌军。利鹿孤也学他哥哥,自己设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从丞相到下面的官职,一个不少。
利鹿孤死了,傉檀接手了,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凉王。他又搬回乐都,改年号为“洪昌”,还派人去进贡。天赐年间,傉檀假装投降姚兴。姚兴还真信了,任命他为凉州刺史。结果,傉檀反过来控制了姑臧。后来,他和沮渠蒙逊在均石打了一仗,结果被蒙逊打败了。之后,他又被赫连屈丐在阳武打败,带着几千骑兵逃到南山,差点儿被追上。傉檀害怕东西两面的敌人来攻打,就把三百里范围内的百姓都迁到姑臧。姚兴趁机派姚弼带兵攻打姑臧,打到了城下。傉檀把牛羊赶到野外,让姚弼的军队去抢掠。傉檀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大败姚弼的军队,姚弼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傉檀又给自己加封凉王,设立百官,改年号为“嘉平”。永兴年间,他集中兵力去打沮渠蒙逊,结果在穷泉被蒙逊打败了,只身一人逃回了姑臧。他害怕被蒙逊灭掉,就又搬回了乐都。蒙逊带兵包围了乐都,傉檀干脆在城里盖房子,种地,准备长期抗战。后来,傉檀把儿子保周送去当人质,蒙逊才撤兵。
一开始,傉檀带着骑兵去打乙弗族,打赢了,抓了不少俘虏。结果乞伏炽磐趁机偷袭乐都,把乐都给拿下了,还抓了傉檀的儿子虎台以及其他很多人。傉檀听到这个消息后说:“要是我投降炽磐,就成了他的奴隶了,我怎么能忍受看着我的老婆孩子在他手里啊!”于是带着剩下的兵往西跑,结果手下都跑散了。傉檀又说:“蒙逊、炽磐以前都归顺过我,现在我却要去投降他们,这也太丢脸了吧!天下这么大,我却无处容身,真是太痛苦了!” 然后他又叹了口气说:“我已经老了,还是去见见我的老婆孩子再死吧。” 最后,他投降了乞伏炽磐。炽磐对他特别好,像对待贵宾一样,还封他做了骠骑大将军,给他封了个左南公的爵位。 可是一年多后,炽磐就毒死了他。傉檀的小儿子贺后来逃跑了,这事儿还有记载呢。
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是陇西狄道人,汉朝前将军李广的后代。他曾祖父李柔,是晋朝的相国从事中郎、北地太守;他祖父李太,是张祚手下武卫将军;他父亲李昶,很早就去世了,李暠是他父亲的遗腹子。 皇始年间,吕光手下的建康太守段业自立为凉州牧,任命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李暠做了效谷县令。孟敏死后,敦煌护军敦谦等人拥立李暠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吕光私自称凉王,李暠就装作很害怕吕光的样子,吕光就封他为镇西将军。天兴年间,李暠暗地里给自己加封了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的称号,还自己定了个年号叫“庚子”,住在敦煌,还派使者去朝贡。天赐年间,他又改年号为“建初”,搬到了酒泉,每年都按时进贡。李暠死后,他的儿子李歆继承了他的位置。
歆,字士业,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凉公,还给自己定的年号叫嘉兴元年。他曾在解支涧大败沮渠蒙逊,俘获了七千多敌人。还派使者去朝廷进贡。
后来听说沮渠蒙逊南下攻打乞伏部落,歆就立刻带兵攻打张掖。他母亲尹氏劝他说:“你刚建立的国家,地盘小,人口少,沮渠蒙逊又骁勇善战,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我看他这几年来,一直在谋划策略,野心勃勃想吞并别人。现在的天时地利人和,好像都向着他。你应该仔细衡量自己的实力,想想《春秋》里的道理,祖先留下的遗训‘要谨慎用兵,保境安民,等待时机再行动’,你还记得吗?你怎么能忘记呢?如果你一定要去打仗,不光军队会失败,国家也会亡的!”歆不听劝,带着三万步骑兵东征,到了都渎涧。沮渠蒙逊从浩舋出发来阻击歆,双方在怀城交战,结果歆被蒙逊打败了。身边的人劝他回酒泉,歆说:“我已经违背了母亲的命令,跑到这里来丢人现眼,如果不能杀了这个胡人,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我母亲!”于是他命令士兵再次作战,结果在蓼泉又被打败,最后被沮渠蒙逊杀死了,酒泉也落入蒙逊手中。
歆战败之前,发生了一些怪事:一条大蛇从南门进入皇宫,到了歆的恭德殿前,有两只野鸡飞了出来;宫里的大树上,乌鸦和喜鹊在抢窝,结果喜鹊被乌鸦杀死了。“南风动,吹长木。胡桐椎,不中毂。” 歆小时候的小名就叫桐椎,这些预兆应验了,他最终战死了。
歆的弟弟,敦煌太守恂,在敦煌自立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沮渠蒙逊攻打恂的敦煌,三面筑起堤坝,用水灌城。恂请求投降,但蒙逊没答应。城池失守后,恂自杀了,敦煌也被蒙逊占领了。 歆的哥哥翻子宝后来也参与了国家的争斗,他的事迹另有记载。
胡沮渠蒙逊,祖上是匈奴的左沮渠,后来就以官职为姓氏,老家在临松卢水附近。这蒙逊啊,人挺滑头,有手腕,还懂点天文,所以很多胡人都听他的。后来吕光杀了他的伯父,西平太守罗仇,蒙逊就拉起了一万多人的队伍,在金山扎营。他和堂兄,晋昌太守男成,一起拥立建康太守段业当老大,给他封了一堆官职: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还改元神玺元年。段业任命蒙逊当张掖太守,封他为临池侯,男成则做了辅国将军,把重要的军政事务都交给了他们俩。
段业自己称王,叫凉王,还把蒙逊提拔为尚书左丞。可他心里忌惮蒙逊的名声和势力,就有点疏远他了。到了天兴四年,蒙逊心里越来越不安,就主动要求去当安西太守。为了激起大家的怒火,蒙逊偷偷地诬告男成叛变,段业果然杀了男成。蒙逊假装哭着向大家诉说,说要为男成报仇。男成平时人缘好,大家都很生气,都跟着蒙逊哭,然后就听他的了。于是蒙逊起兵杀了段业,自己也给自己封了一堆官职: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然后就在张掖住了下来。
永兴年间,蒙逊打下了姑臧,搬了过去住。他又改元玄始元年,自称河西王,还设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从百官到丞郎,啥都有。他还经常派人去朝贡。有一天,蒙逊睡在新台子上,一个叫王怀祖的太监拿刀砍伤了他的脚,蒙逊的老婆孟氏当场抓住王怀祖把他杀了。后来蒙逊听说刘裕灭了姚泓,气得不行,有个校书郎在他面前说了几句话,蒙逊就说:“你听说刘裕进关了,还敢在我面前这么嚣张!” 然后就把那个校书郎给杀了,可见他有多狠。泰常年间,蒙逊又打败了李歆,接着又灭了敦煌,之后又改元承玄。
哎,说起来这事儿啊,皇上派尚书郎宗舒和左常侍高猛去进贡,还写了一封表章,这表章里头就说:皇上您啊,天生就聪明睿智,德行超过历代帝王,您的恩德遍及天地万物,比三代盛世还要兴隆。可是,这天下太平不容易啊,各地还不太平,虽然咱们已经打下不少地方了,但全国还没统一呢。多亏上天保佑,皇位才落在您手里,您这好政策一出台,各地都改头换面了,老百姓都高兴坏了!我啊,能力有限,没什么大贡献,能赶上这盛世,就想尽力为朝廷效力,希望能活到老,亲眼见证这盛世太平,一直到死都依仗着您的庇佑。之前几次进贡,使者去了就没消息了,不知道路上是不是遇到什么危险,贡品能不能送到您手上,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以前郭祗他们回来的时候,还带回了皇上的诏书,那真是天大的恩典啊!现在天下刚太平,百废待兴,皇上您又这么关心我们这些老臣,让我感觉自己没被抛弃,真是感激涕零! 后来,商胡那边的人也来了,他们带来了朝廷大臣的信,信里分析了当今的形势,还拿窦融的故事来劝诫皇上。我心里啊,又激动又害怕。为啥?因为我能力有限,却能得到皇上的信任,希望我的忠心能感动上天,让上天保佑皇上。要是天下万国来朝,那该多好啊!我就能第一个向皇上祝贺了!可是现在天下还不太平,我的愿望还没实现,我写了好几封奏章,心里堵得慌,一直没得到您的回应,真是急得团团转。
我仔细观察了各种祥瑞,推测天象,发现没有哪个朝代能比得上咱们魏朝,更没有哪个皇帝能比得上您!您从小就聪明过人,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皇位,您的功德比得上成王和康王,您的教化比得上文景之治。您一定能用您的仁德治理天下,让天下太平,尤其是在秦陇地区经历了战乱之后,正是需要老臣们尽心尽力的时候。
好家伙,这封册封诏书可真长啊!咱们一句一句慢慢捋。
“后蒙逊遣子安周内侍”,后来蒙逊派他儿子安周去当内侍。内侍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地位很高。
“世祖遣兼太常李顺持节拜蒙逊为假节”,世祖皇帝派兼任太常的李顺,拿着皇帝的信物去拜蒙逊为假节。假节就是临时授予的节度权,相当于临时授权。
“加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行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凉王。” 这可就厉害了,一下子加封了侍中、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都督、太傅、征西大将军、凉州牧,最后还封了个凉王!职位一个比一个高,权力一个比一个大!
“册曰:‘昔我皇祖胄自黄轩…’”,诏书里写道:“从前我们的祖先,从黄帝开始……” (此处引用诗词,不作翻译)
接下来一大段都在夸蒙逊祖上三代的功劳,以及蒙逊自己对国家的贡献,说他识时务,有远见,和皇帝一起打仗,立下大功。 皇帝还说现在天下不太平,很多人自立为王,不遵守规矩,而蒙逊却很懂事,上贡宝物,还把儿子送来当侍从,真是个忠臣!
“是用割凉州之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封王为凉王。” 所以,皇帝就把凉州的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封给蒙逊,让他当凉王!
“受兹素土,苴以白茅,用建冢社,为魏室藩辅,盛衰存亡,与魏升降。” 意思是说,你接受这块土地,用白茅祭祀,建立宗庙,做我们魏国的藩属,你的兴衰成败,都跟魏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夫功高则爵尊,德厚则任重,又加命王入赞百揆,谋谟帏幄,出征不怀,登摄侯伯。” 功劳越大,爵位越高,责任也越大。 皇帝还让蒙逊参与朝政,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甚至可以代理皇帝处理一些事情。
“其以太傅行征西大将军,仗钺秉旄,鹰扬河右,远祛王略,怀柔荒隅,北尽于穷发,南极于庸岷,西被于昆岭,东至于河曲,王实征之,以夹辅皇室。” 让他当太傅,兼任征西大将军,统领军队,平定边疆,把势力范围扩展到很广阔的地区,辅助皇室。
“又命王建国:署将相群卿百官,承制假授,除文官刺史以还、武官抚军以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如汉初诸侯王故事。” 皇帝还允许蒙逊在自己的封地建立自己的国家机构,任命官员,就像汉朝初期的诸侯王一样,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钦哉惟时,往践乃职,只服朕命,协亮天工,俾九德咸事,无忝庶官,用终尔显德,对扬我皇祖之休烈。” 最后,皇帝告诫蒙逊要好好干,听话,辅助朝廷,光宗耀祖! “崔浩之辞也。” 这是崔浩起草的诏书。
总而言之,这封诏书就是把蒙逊抬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权力巨大,几乎就是一个地方诸侯王了。
蒙逊又改年号为义和元年,到了延和二年四月,蒙逊死了。朝廷派人去监督他的丧事,给他谥号为武宣王。这蒙逊啊,为人淫荡多疑,还特别狠毒,动不动就杀人,家里一点规矩都没有。
他第三个儿子牧犍接管了地盘,自称河西王,还派人去朝廷请求正式册封。之前,世祖皇帝派李顺去迎娶蒙逊的女儿当他的夫人,结果蒙逊死了。牧犍按照他父亲的遗愿,把妹妹送去了长安,妹妹被封为右昭仪。然后牧犍改年号为承和元年。世祖皇帝又派李顺去拜见牧犍,给他一大堆官职:侍中、都督凉沙河三州、西城羌戎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这牧犍啥也没干就得到这么多赏赐,于是就把李顺留下了,还上表请求朝廷给他赐个“安平”之类的封号,结果皇帝没同意。
牧犍还娶了世祖皇帝的妹妹武威公主,派他的大臣宋繇去谢恩,还送了五百匹马和五百斤黄金。宋繇又上表请求给公主和牧犍的母亲封个号。朝廷讨论后觉得,母亲因儿子显贵而尊贵,妻子的爵位也跟着丈夫走,所以牧犍的母亲应该叫河西国太后,公主在河西可以称王后,回到长安就还是公主,皇帝同意了这个方案。牧犍又派他的将军沮渠旁周去长安朝见皇帝,世祖皇帝派侍中古弼和尚书李顺赏赐牧犍的侍臣们衣服,等级还不同呢。牧犍的世子也去长安朝见皇帝了。 最后,牧犍也亲自去长安朝见皇帝了。
公元399年,皇帝派尚书贺多罗去凉州看看情况,探探虚实。虽然牧犍表面上说是臣服朝廷,还进贡东西,但实际上心里不服气,老想着搞事情。所以皇帝决定亲自带兵去讨伐他。
皇帝下令让大臣们给牧犍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劝降信,信里头这样写道:“你表面上接受我们的年号,实际上却暗地里搞自己的那一套,这是第一条罪状!你的户籍和地图都不上报朝廷,你收的贡赋也不交给朝廷的农业部门,这是第二条罪状!你既接受了我们的爵位,又私自任命官员,想两边都讨好,想占尽便宜,这是第三条罪状!你知道朝廷是想安抚边疆,你却故意违抗圣旨,还重税商人和胡人,阻断交通,这是第四条罪状!你到处宣扬自己西戎多么厉害,自高自大,这是第五条罪状!你自封官爵,不肯来朝见皇帝,这是第六条罪状!你北边勾结叛乱的少数民族,南边拉拢仇池,依靠山谷里的军队,到处作乱,这是第七条罪状!你超过规定的期限征兵,还假借征讨和镇压的名义,这是第八条罪状!你巴不得敌人胜利,希望我们失败,轻慢朝廷官员,进贡也不按规矩来,这是第九条罪状!你娶了皇室的公主,享受着比功臣还高的待遇,却放纵自己的欲望,竟然毒害自己的嫂子,这是第十条罪状!你违背了夫妻的伦理,不遵守婚姻的道德,公然下毒,想要害死公主,这是第十一条罪状!你防备朝廷的官员,在关隘要塞设防,跟对待敌人一样,这是第十二条罪状!
你犯了这么多罪过,还能饶恕你吗?!先劝降,再惩罚,这是历代帝王的惯例。如果你能亲自率领群臣,诚心诚意地来迎接我们,在马前下跪请罪,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们军队已经到了,你束手就擒,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执迷不悟,死守城池,那就别怪我们兵临城下,到时候,你将身死族灭,成为千古罪人!你应该好好想想,争取自救吧!”
官兵过了黄河,牧犍就问:“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啊!” 他听从左丞姚定国的计策,不肯出城迎接,还向蠕蠕求救,又派他弟弟董来率领一万多兵在城南阻击官军,结果打败了。皇帝的车驾到了姑臧,就派使者去劝牧犍投降。牧犍听说蠕蠕在善无地区入侵,就赌皇帝会撤兵,于是就死守城池。
牧犍的侄子祖逾越城墙投降了,把事情的全部经过都告诉了皇帝。于是皇帝就率领军队进攻姑臧。牧犍的另一个侄子万年也率领手下投降了。城池被攻破,牧犍和他的文武官员都绑着手请求皇帝饶恕,皇帝下令解开他的绳索。然后把凉州的三万多户人家迁到了京城。
一开始,在太延年间,有个老头在敦煌城东门扔下一封信,然后突然就不见了。信上就八个字:“凉王三十年,若七年。” 后来,在雷电击中的石头上,刻着丹书写着:“河西、河西三十年,破带石,乐七年。” 带石,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姑臧南山祭祀的地方旁边,泥土塌陷,路不通。牧犍问征南大将军董来:“祭祀的地方会有知觉吗?” 于是就拆除了祭祀的建筑,砍伐树木,开辟道路通行。牧犍当上凉王后,果然七年就被灭了,跟信上说的一样。
牧犍跟嫂子李氏乱搞,三个兄弟轮流宠幸她。李氏和牧犍的姐姐合伙毒害公主,皇帝赶紧派解毒的医生快马加鞭去救,公主这才好了。皇帝要抓李氏,牧犍不肯交出来,还给了她很多钱财让她住在酒泉,皇帝非常生气。姑臧城破了之后,皇帝还是把李氏当成妹妹的女婿看待。李氏的母亲死了,牧犍还按照王太妃的规格把她葬了。他还为蒙逊安排了三十户人家守墓。最后,皇帝又任命牧犍为征西大将军,爵位不变。
一开始,官兵还没进城的时候,牧犍就让人撬开了府库,把金银珠宝和珍奇玩儿意随便拿,也不锁门。老百姓就趁机进去偷,东西都被抢光了,大小不一,什么都没剩下。官府抓贼也没抓到。到了真君八年,有人告发了他,告发的人是他亲戚和看守库房的。皇帝这才查清楚了这事儿,搜查了他家,所有藏起来的东西都找到了。 还有人告发牧犍父子俩藏了很多毒药,暗地里害死的人前后加起来有上百个;他姐妹们都信奉邪教,乱搞男女关系,一点儿都不害臊。
早些时候,有个罽宾国的和尚叫昙无谶,跑到鄯善去了,自己吹嘘说“能用鬼治病,能让女人多生孩子”,还跟鄯善王的妹妹曼头陀林私通。事情败露后,他就逃到凉州去了。蒙逊很宠他,还叫他“圣人”。昙无谶教女人们一些男女之事,蒙逊的女儿、儿媳妇都去学。北魏太武帝听说这事儿后,就派人把昙无谶叫来。蒙逊不肯放人,事情才被揭露出来,昙无谶被拷问后处死了。皇帝知道了这事儿,就把昭仪沮渠氏赐死了,诛杀了她的家族,只有万年和祖因为以前投降了,才免于一死。
同年,又有人告发牧犍还在跟以前的臣民暗中勾结,图谋造反,皇帝就命令司徒崔浩到公主府把牧犍杀了。牧犍跟公主告别,好半天之后才自杀,按王侯的礼仪下葬,谥号为哀王。公主死后,皇帝下令把他们合葬。公主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因为跟皇帝的外甥关系好,继承了母亲的爵位,做了武威公主。
蒙逊的儿子蒙秉,字季义。因为父亲的关系,被皇帝封为东雍州刺史。这人阴险狡诈,多玩儿手段,真君年间,就和河东人薛安都一起谋反了。到了京城,他的兄弟们被抓住,然后被杀了。
万年和祖,以前都是先锋官,万年被封为安西将军、张掖王,祖被封为广武公。后来万年当了冀州和定州刺史,又因为谋反被抓,和祖一起被杀了。
一开始,牧犍战败了,他弟弟乐都太守安周逃到了吐谷浑。北魏太武帝就派镇南将军奚眷去追讨他。牧犍的另一个弟弟,酒泉太守无讳,则逃到了晋昌。于是太武帝就派弋阳公元洁去守酒泉。
等到真君年间,无讳包围了酒泉城。元洁轻敌,出城跟无讳谈判,结果被无讳抓住了。元洁的部下们团结一致,死守城池。无讳继续围困,城里粮草耗尽,最终被攻破。无讳接着又想攻打张掖,但没成功,就退守临松,最后回去了。太武帝下诏书训斥了他。当时永昌王健镇守凉州,无讳就派他的中尉梁伟去见永昌王,请求把酒泉献给他,还把元洁以及俘虏的士兵都送给了永昌王军。
第二年春天,太武帝派人拿着皇帝的诏书,任命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酒泉王。没过多久,因为无讳又想造反,太武帝再次派镇南将军、南阳公奚眷去讨伐酒泉,最终攻克了酒泉。
无讳于是计划渡过流沙河,派安周去西边攻打鄯善。鄯善王很害怕,想投降,但碰巧魏国的使者劝他抵抗。安周就和鄯善军连续作战,没打赢,退守东城。第三年春天,鄯善王比龙西逃到了且末,他的儿子却跟着安周,鄯善国内大乱。无讳于是渡过了流沙河,结果士兵们因为缺水,死了一大半,但他还是占据了鄯善。
在此之前,高昌太守阚爽被李宝的舅舅唐契攻击。听说无讳到了鄯善,阚爽就派人假装投降,想让无讳和唐契互相攻击。无讳留下安周驻守鄯善,自己从焉耆东北方向前往高昌。这时,蠕蠕人杀了唐契,阚爽又拒绝投降无讳。无讳派卫兴奴用计骗诱阚爽,结果屠杀了高昌城,阚爽逃到了蠕蠕。无讳就占据了高昌。
五年夏天,无讳病死了,安周继位。后来,高昌被蠕蠕国吞并了。
史学家说啊,周朝的国力衰败了,七个诸侯国互相争斗,都想着瓜分中原大地,一个个都眼高于顶,想争夺最高统治权。
到了这个时候,张实他们这些人,就像夹在别人中间的棋子,所处之地不过是一片荒凉的战场,他们互相争斗,个个都想着称王称霸,心里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最终,这些互相残杀的家伙都被消灭了,这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