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字圣公,是光武帝刘秀的族兄。他弟弟被人杀害了,圣公就招揽了一帮人准备报仇。结果这帮人犯了法,圣公就带着家人躲到平林去避开官府的追捕。官府抓了他的儿子张氏兄弟,圣公就假装死了,派人把丧事办得风风火火地送回舂陵老家,官府这才放了他儿子。然后圣公就偷偷跑掉了。
王莽末年,南方闹饥荒,老百姓都跑到野外,挖着吃荸荠(fú cí),为了抢吃的互相打架。新市有个叫王匡和王凤的,平时就爱管闲事,处理邻里纠纷,结果被大家推举当了头头,手下聚集了数百人。后来,一些亡命之徒,比如马武、王常、成丹等等,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他们一起攻打附近的村庄,躲藏在绿林山里,几个月的时间,队伍就发展壮大到七八千人。地皇二年,荆州牧派了两万人来围剿他们,王匡他们迎战于云杜,大获全胜,杀了敌军几千人,缴获了全部的辎重,接着又攻下了竟陵。他们一路攻打云杜、安陆,抢掠了不少妇女,然后又回到绿林山里,队伍发展到五万多人,州郡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
第三年,爆发了大瘟疫,死了差不多一半的人,大家就各自散伙了。王常、成丹往西去了南郡,被称为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还有他们的部下朱鲔、张卬等人,往北去了南阳,被称为新市兵;他们都自称将军。七月,王匡他们进攻随县,但没攻下来。这时,平林人陈牧、廖湛又聚集了千余人,被称为平林兵,来支援他们。圣公就投奔了陈牧他们,当了个负责后勤的安集掾(yuàn)。
话说,当时光武帝和他哥哥刘伯升也从舂陵起兵,跟其他部队联合起来进攻。过了四年,正月里,他们打败了王莽的前锋将领甄阜和梁丘赐,把他们杀了,然后尊称刘玄为“更始将军”。虽然人很多,但大家都没个统一的领导,于是众将领一起商量,决定拥立刘玄当皇帝。二月辛巳这天,他们在淯水上的一片沙地上搭起祭坛,摆开阵势,举行盛大的仪式。刘玄登上了皇帝宝座,面向南方而坐,接受百官朝拜。他本来就胆小懦弱,这时候又羞愧难当,满头大汗,连话都说不出来。之后,他就下令大赦天下,改元为更始元年。然后,他把各位将领都封了官,把他的族叔刘良封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伯升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其他的将领都做了九卿和将军。 五月份,刘伯升攻下了宛城。六月,刘玄入主宛城,把皇族和将领们都封了官,被封为列侯的就有百多人。
刘玄心里忌惮刘伯升的威望,于是就把他杀了,然后又任命光禄勋刘赐为大司徒。这期间,前钟武侯刘望也起兵造反,占领了汝南地区。当时王莽手下的纳言将军严尤和秩宗将军陈藏在昆阳之战中被打败了,就投奔了刘望。八月,刘望自立为天子,任命严尤为大司马,茂为丞相。王莽派太师王匡和国将哀章去守洛阳。刘玄就派定国上公王匡去攻打洛阳,又派西屏大将军申屠建和丞相司值李松去攻打武关,一时间三辅地区都人心惶惶。这时候,全国各地有志之士纷纷响应,都杀了当地的官吏,自称将军,使用汉朝的年号,等待朝廷的诏令,短短几个月时间,这种现象就遍及全国各地了。
长安城里突然有人起兵攻打未央宫。九月,东海人公宾在渐台杀了王莽,拿到了他的玉玺和印绶,然后把王莽的头送到宛城。更始皇帝当时正坐在黄堂上,看到王莽的头,高兴地说:“王莽原来是这样啊,他哪里比得上霍光他们!”宠爱的韩夫人笑着说:“要是王莽不这样,皇上您又怎么能得到天下呢?”更始皇帝听了很高兴,就把王莽的头悬挂在宛城的城门口示众。这个月,他们又攻下了洛阳,活捉了王匡和哀章,带回来后就把他们杀了。十月,更始皇帝派奋威大将军刘信去汝南,杀了刘望,还诛杀了严尤、陈茂。之后,更始皇帝就迁都到洛阳,任命刘赐为丞相。申屠建和李松从长安把皇帝的仪仗和车马送来,还派了中黄门和其他的官员去迎接皇帝迁都。第二年二月,更始皇帝从洛阳往长安去。刚出发,李松在前面引路,结果马受惊狂奔,撞上了北宫的铁柱门,三匹马都死了。
一开始,王莽失败了,只有未央宫被烧了,其他的宫殿和房屋一点都没坏。宫女几千人,都还在后宫里待着,钟鼓、帷帐、车子、衣服、粮仓、军械库、官府、市场,一切都没变。更始皇帝到了长安以后,住在长乐宫,登上前殿,文武百官都依次排列在庭院里。更始皇帝感到很羞愧,低着头刮着席子,不敢看他们。一些将军后来才到,更始皇帝问他们抓了多少俘虏,抢到了多少东西。旁边的侍官都是宫里待了很久的老官吏了,一个个都吃惊地看着对方。
李松跟棘阳人赵萌商量说,更始皇帝应该把功劳大的臣子都封王。结果朱鲔跳出来反对,说高祖皇帝当年立下规矩,非刘氏宗亲不能封王。
更始皇帝没办法,先封了几个刘姓宗室:太常将军刘祉封为定陶王,刘赐封为宛王,刘庆封为燕王,刘歙封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封为汉中王,刘信封为汝阴王。 之后,他又封了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
可是朱鲔推辞说:“我不是刘氏宗亲,不敢接受这么高的爵位。” 他死活不肯接受封王。 于是,更始皇帝就把他调任为左大司马,让刘赐当了前大司马,又派他和李轶、李通、王常等人一起镇守关东地区。最后,更始皇帝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让他们俩一起处理朝政。
更始皇帝把赵萌的女儿立为皇后,对她非常宠爱,就把政事都交给赵萌打理了。他每天晚上都跟皇后在后宫饮酒作乐。大臣们想要上奏事情,常常都被灌醉了见不到皇帝,实在没办法,就只能让侍中坐在帘子里面跟皇帝说话。那些将军们一听,这不是更始皇帝的声音,都怨声载道:“成败还没确定呢,就如此放纵自己!”皇后韩夫人特别嗜酒,每次陪皇帝喝酒,看见常侍来奏事,就勃然大怒:“皇帝正跟我喝酒呢,这时候拿奏章来干什么!”说着就站起来,把书案都撞坏了。赵萌专权,自己掌握生杀大权。有郎官和吏员劝赵萌不要这么放纵,更始皇帝大怒,拔剑把他们砍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话了。赵萌私底下怨恨一个侍中,把他叫下来杀了,更始皇帝请求饶他一命,赵萌都不答应。那时候李轶、朱鲔在山东擅自发号施令,王匡、张卬在三辅地区横行霸道。他们封赏的官爵,都是些市井无赖,甚至还有厨师和屠夫,很多人穿着绣面的衣服、锦裤、襜褕之类的华丽服饰,在路上骂骂咧咧。长安城里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灶下做饭的,当上了中郎将;烂羊的胃,骑都尉;烂羊的头,关内侯。”
豫章太守李淑上书劝谏说:
“现在贼寇刚刚被平定,王化还没有推行,百官有司应该谨慎选择任用人才。三公的职位高贵,九卿的职责重大,所以上天要派贤能的人来担任。陛下您能建立基业,虽然借助了长江、平林的地势,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应该整顿制度,选拔优秀人才,根据才能授予爵位,来巩固国家。现在公卿大臣这些重要的职位,大多都是从军营里提拔上来的,尚书这些显要的官职也都是从士兵、亭长、捕快这些职位升上来的,却要让他们承担辅佐朝廷、维持纲纪的重任。名声和器物,是圣人所看重的。现在把这些重要的职位交给不称职的人,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兴化理政,这就好比缘木求鱼,上山采珠一样。天下人都看着呢,以此来推测汉朝的命运。我不是因为憎恨他们才上书进谏,而是替陛下惋惜这些任用上的错误。劣质材料会损坏精美的锦缎,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希望陛下能摒弃过去的错误,学习周文王那样贤明有德的君主。”
更始皇帝生气了,把淑女(指淑女诏书,这里指诏令)的发布者抓进了监狱。从那以后,关中地区人心涣散,各地都有人起兵造反。那些将军们出征打仗,各自都任命自己的地方官员,管辖区域乱七八糟,谁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十二月,赤眉军打进了关中地区。
到了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想拥立前少帝刘婴当皇帝。当初,方望看到更始政权乱成一锅粥,觉得它肯定要完蛋,就对安陵人弓林等人说:“前少帝刘婴是平帝的儿子,虽然王莽篡了汉朝的江山,但他曾经也是汉朝的皇帝。现在大家都说刘氏才是正统,应该重新受命于天,咱们一起干出一番大事业,怎么样?”弓林他们都同意了,于是就在长安城里找到了刘婴,打算在临泾把他立为皇帝。他们聚集了几千人,方望自封丞相,弓林当大司马。更始皇帝派李松和讨难将军苏茂去打他们,结果把方望和弓林都给杀了。更始皇帝又派苏茂去弘农抵挡赤眉军,结果苏茂的军队被打败了,死了上千人。
三月,更始皇帝派李松去跟朱鲔会合,一起在蓩乡跟赤眉军作战,结果李松他们惨败,丢盔卸甲地逃跑了,死了三万多人。
那时候,王匡和张卬在河东驻守,被邓禹打败了,逃回了长安。张卬跟其他将领商量说:“赤眉军现在就在郑县、华阴附近,眼看着就要打到长安来了。现在长安城里就咱们这些人,很快就要被赤眉军灭掉,还不如赶紧抢掠长安城里的财物,让自己富裕起来,然后转战各地,东边回到南阳,跟宛王那边的军队汇合。要是事情办不成,咱们就再躲回湖池里当山贼!”申屠建、廖湛等人也都觉得张卬说得对,大家一起劝说更始皇帝。可是更始皇帝一听就生气了,根本不理他们,谁也不敢再说话了。后来赤眉军拥立了刘盆子当皇帝,更始皇帝就派王匡、陈牧、成丹、赵萌在新丰驻扎军队,李松的残兵也加入了,一起抵抗赤眉军。
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这几个家伙,跟御史大夫隗嚣串通一气,计划在立秋那天发动政变,推翻更始皇帝。他们把计划都安排好了。结果,侍中刘能卿知道了他们的阴谋,赶紧报告了更始皇帝。更始皇帝装病不出,然后把张卬他们叫进宫。本来是想把他们一网打尽的,就差隗嚣没来。更始皇帝心里犯嘀咕,就让张卬他们四个先在宫外等候。张卬、廖湛、胡殷觉得情况不对劲,立马跑了。只有申屠建还在宫里,结果被更始皇帝给杀了。张卬、廖湛、胡殷逃出去后,立刻带兵攻打长安东西两边的市场,天黑了就放火烧宫门,冲进皇宫跟更始皇帝的军队打了起来,结果更始皇帝大败。第二天早上,更始皇帝带着老婆孩子和一百多辆车马,逃到了新丰的越萌。
更始皇帝又怀疑王匡、陈牧、成丹也跟张卬他们是一伙的,就把他们也叫进宫。陈牧、成丹先到了,当场就被杀了。王匡害怕了,带着兵马进长安城,跟张卬他们汇合。这时,李松从更始皇帝那边逃回来,跟赵萌一起在城里攻打王匡和张卬。他们打了有一个多月,王匡他们被打败了,更始皇帝搬到了长信宫。赤眉军打到高陵,王匡他们就投降了赤眉军,然后一起进攻长安。更始皇帝守在城里,派李松出去打仗,结果李松被打败了,死了两千多人,李松还被赤眉军俘虏了。当时李松的弟弟李汎是城门的校尉,赤眉军派人跟他说:“打开城门,你哥哥就能活命!”李汎一听,立马打开了城门。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城。更始皇帝一个人骑着马逃跑了,从厨城门出去,后边跟着他的妃嫔们哭喊着:“陛下,快下马谢罪吧!”更始皇帝就下马拜了一下,然后又骑上马跑了。
一开始,侍中刘恭因为赤眉军拥立他弟弟刘盆子为帝,自己被关进了诏狱。听说更始皇帝失败了,他就跑出来了,步行走到高陵,住进了驿站。右辅都尉严本害怕更始皇帝被赤眉军杀了,就带兵在外面,表面上说是驻守,实际上是软禁了更始皇帝。赤眉军写信说:“圣公(指更始皇帝)要是投降,封你做长沙王。超过二十天就不接受投降了。”更始皇帝派刘恭去请求投降,赤眉军派将军谢禄去接受投降。
十月,更始皇帝刘玄带着礼物去长乐宫,把玉玺交给刘盆子。结果赤眉军控制了更始皇帝,把他扔在院子里,准备杀了他。刘恭和谢禄赶紧求情,但没用,只能把更始皇帝带出来。刘恭追着喊:“我实在尽力了,请让我先死!”说着就要拔剑自杀,赤眉军首领樊崇他们赶紧拦住他,最后赦免了更始皇帝,封他为畏威侯。刘恭又拼命地求情,最后被封为长沙王。更始皇帝一直住在谢禄家里,刘恭也一直保护着他。
三辅地区的人民饱受赤眉军的残酷统治,都很同情更始皇帝,但是张卬等人却很担心,对谢禄说:“现在很多营长都想篡夺圣公(指更始皇帝)的权力。如果一旦失去圣公,他们合兵攻打我们,那我们就完蛋了!”于是谢禄就让士兵带着更始皇帝到郊外放马,然后让人把他勒死了。刘恭晚上偷偷地去收敛了他的尸体。光武帝听说后很悲伤,下令大司徒邓禹把更始皇帝葬在霸陵。
更始皇帝有三个儿子:刘求、刘歆、刘鲤。第二年夏天,刘求兄弟和母亲一起到洛阳,皇上封刘求为襄邑侯,让他负责祭祀更始皇帝;刘歆为谷孰侯;刘鲤为寿光侯。后来刘求又改封为成阳侯。刘求死后,他的儿子刘巡继承爵位,又被改封为濩泽侯。刘巡死后,他的儿子刘姚继承爵位。
论曰:周武王在孟津观兵,后来撤兵回去了,因为他认为商纣王还不能被攻打,那时候时机还没到。汉朝兴起时,带领的是轻而易举就能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不足天下万分之一,但汉军的旗帜所到达的地方,汉朝的文书所传达的地方,没有不放下武器,叩头称臣,争着接受朝廷任命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汉朝人的余威,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到了。能够掌握大权的人,很少有不能成功的。陈胜、项羽尚且能起事,更何况那些平庸之辈呢!
刘盆子是泰山式县人,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他的祖父刘宪,在元帝时期被封为式侯,他的父亲刘萌继承了爵位。王莽篡位后,刘盆子的王国被废除了,所以他就成了一个普通的百姓。
公元天凤元年,在琅邪的海边有个叫吕母的女人,她儿子是县里的一个小官,犯了个小错,县令竟然要杀了他。吕母心里恨透了那个县令,就偷偷地召集了一帮人,计划着报仇。她家本来就很有钱,资产好几百万,于是她又酿了很多好酒,买了刀剑和衣服。那些来买酒的年轻人,她都赊给他们,看到谁穿得破烂,就借衣服给他,也不管借多少。
过了几年,她的钱财差不多花光了,那些年轻人想把钱还给她。吕母哭着说:“我这么对你们好,不是为了图什么回报,只是因为县令太不讲理,冤枉杀了我的儿子,我想报仇雪恨。你们愿意帮我吗?”那些年轻人被她的决心感动了,而且之前也受过她的恩惠,都答应了。其中有个很勇敢的年轻人自称“猛虎”,他们聚集了数百人,就跟着吕母一起去了海里,招募那些亡命之徒,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几千人。吕母自称将军,率兵攻打海曲县,抓住了县令。县里的其他官员都跪下求吕母饶了县令。吕母说:“我儿子犯的是小错,不至于被杀,却被县令杀了。杀人偿命,还有什么好求的?”于是她把县令杀了,把县令的头颅拿到儿子的坟前祭奠,然后又回到了海里。
好家伙,过了几年,琅邪有个叫樊崇的,在莒地带起了兵,一开始也就一百多人,后来跑到泰山,自称“三老”。那时候青州、徐州闹大饥荒,到处都是强盗,因为樊崇特别勇猛,大家伙儿都跟着他,一年时间就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他老乡逄安,还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也都各自拉起队伍,加起来好几万人,都跟着樊崇混。他们一起攻打莒城,没打下来,就转而去抢姑幕,结果碰上了王莽的探汤侯田况,打了个大胜仗,杀了上万敌人。之后他们就往北,进了青州,一路烧杀抢掠。最后回到泰山,在南城扎营。
一开始,樊崇他们穷得叮当响,根本没想过要攻城略地。后来人越来越多,他们就定下规矩:杀人者死,伤人者赔医药费。就靠说说话来约束大家,啥文书、旗帜、军队编制、军令啥的都没有。里面地位最高的叫“三老”,然后是“从事”、“卒史”,一般都互相叫“巨人”。王莽派平均公廉丹和太师王匡去打他们。樊崇他们想打,但又怕和王莽的军队混战,就都把眉毛染红了,好互相认出来,所以后来就叫“赤眉军”了。结果赤眉军大胜,杀了王莽的几万兵,一直追到无盐,廉丹战死了,王匡逃跑了。
樊崇带着十多万人马,又去围莒城,围了几个月。有人劝他说:“莒城可是你的家乡,你咋还攻打它呢?”樊崇一听,就撤兵了。这时候吕母死了,赤眉军的人马分了一部分到赤眉军、青犊军、铜马军里去了。赤眉军接着去抢东海,跟王莽的沂平大尹打了一仗,输了,死了好几千人,就撤了,跑到楚地、沛县、汝南、颍川一带抢掠,最后到了陈留,攻下了鲁城,又跑到濮阳。
更始皇帝在洛阳当皇帝,派使者去招降赤眉军首领刘崇。刘崇他们听说汉朝又重新兴起了,就暂时留下军队,自己带着二十多个头头跟着使者去洛阳投降更始皇帝,都被封为列侯。
但是,刘崇他们还没分到地盘和城邑,手下的兵士就开始有点叛乱,于是他们就逃回自己的营地,带着兵进入颍川,把军队分成两部分。刘崇和逄安带一部分,徐宣、谢禄、杨音带一部分。刘崇和逄安攻下了长社,又往南打宛城,杀了宛城的县令;而徐宣他们也攻下了阳翟,又一路打到梁地,杀了河南太守。
赤眉军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已经很疲惫了,大家都厌倦了战争,整天哭哭啼啼的,都想回老家去。刘崇他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如果往东走,军队肯定要散掉,不如往西攻打长安。更始二年冬天,刘崇和逄安从武关进军,徐宣他们从陆浑关进军,两路大军同时西进。
更始三年正月,两路大军都到达弘农,和更始皇帝的军队一起打了几个胜仗,军队人数就迅速壮大了。他们把一万人编成一个营,一共三十个营,每个营都设三个三老和一个从事。军队一直打到了华阴。
军营里经常有巫师跳大神,祭祀城阳景王,祈求保佑他们胜利。有个巫师神神叨叨地说景王很生气,说:“我当县官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来投降,现在当了贼寇,才来求我?” 要是有人笑话这个巫师,就会生病,军营里的人都吓坏了。
这时候,刘盆子的弟弟刘阳正恨更始皇帝杀了他的哥哥,就偷偷地跟刘崇他们说:“更始皇帝昏庸无道,政令不通,所以你们才能打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你们有百万大军,正朝着长安进军,却没个名号,只是被称为一群贼寇,这样长久不了。不如立个刘氏宗室当皇帝,打着正义的旗号去讨伐更始皇帝。这样一来,谁还敢不服?”
刘崇他们觉得刘阳说得有道理,而且巫师的预言也越来越厉害,一直说到郑地。他们就一起商量说:“现在已经快到长安了,可是鬼神却这样示警,我们应该找个刘氏宗室来拥立他当皇帝。” 六月,他们就立刘盆子为皇帝,改年号为建世元年。
一开始,赤眉军打到我们这儿,抢走了我弟弟盆子和二哥恭、茂,他们当时都在军队里。二哥恭从小就学习《尚书》,大概了解一些大义。后来跟着崇他们投降了更始帝,马上就被封为式侯。因为精通经书,经常上奏建议,被任命为侍中,跟着更始帝在长安。盆子和茂留在军队里,跟着右校卒史刘侠卿,负责管理牛羊的饲料,被称为“牛吏”。
后来崇他们想拥立皇帝,在军队里寻找景王的后代,找到了七十多人,只有盆子和茂,还有之前的西安侯刘孝跟景王关系最近。崇他们商量说:“听说古代天子带兵自称上将军。”于是写了张写着“上将军”的符信作为信物,又准备了两张空白的信笺放在盒子里,然后在郑县北边设坛祭祀城阳景王。县里的三老、从事都来参加仪式,把盆子他们三个人安排在中间站着,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抽取信笺。盆子年纪最小,最后抽到了那张写着“上将军”的符信,其他的将领都向他称臣下拜。盆子当时才十五岁,头发散乱,光着脚,穿着破旧的衣服,汗流浃背,看到大家向他下拜,又害怕又恐惧,都快哭出来了。茂对他说:“赶紧把符信藏好!”盆子立刻咬碎了符信扔掉,又回去跟着刘侠卿。刘侠卿给他做了一件红色的单衣,戴上红色的半顶帽子,穿上了直筒的鞋子,让他坐上车子,骑着高头大马,车子用红色的帷幕遮挡,马匹也装饰得很华丽,但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跟放牛娃们一起玩耍。
崇虽然凭借勇力受到大家的拥戴,但他不识字,也不懂算数。徐宣以前是县里的狱吏,精通《易经》。于是大家推举徐宣为丞相,崇为御史大夫,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从杨音以下的都做了列卿。
军队到达高陵,和更始帝的叛将张卬等人联合起来,攻打东都城门,攻入长安城,更始帝投降了。
盆子这小子当上了东宫的长官,每天那些将领们聚在一起论功行赏,吵吵嚷嚷的,拔剑击柱,谁也说服不了谁,乱成一锅粥。各地的郡县长官派人送来贡品,结果那些士兵们直接抢了。而且,这帮士兵还经常欺压百姓,老百姓都躲起来不敢出门,各个地方都人心惶惶,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到了腊日这天,盆子他们搞了个盛大的宴会,盆子坐在正殿上,中黄门带着兵在后面站着,公卿大臣们都坐在殿上。酒还没喝呢,有个会写字的家伙想写个贺词,结果那些不识字的家伙非要把他拉起来,大家伙儿都聚成一堆,互相背对着,场面一片混乱。大司农杨音拔出剑骂道:“你们这些老家伙!今天是君臣同乐的日子,你们却搞成这样,连小孩子玩儿都比你们规矩,都该杀!” 大家就开始互相争吵打架,兵士们干脆冲进宫里,翻墙越门,抢酒肉吃,甚至互相残杀起来。
卫尉诸葛稚听到动静后,带兵过去,杀了百多人才把乱子平息下来。盆子吓得够呛,整天哭哭啼啼的,就只跟中黄门一起睡觉起床,躲在高高的观阁里,根本不管外面的事。
那时候掖庭里还有好几百宫女,从更始政权垮台后,她们就被关在宫殿里,挖着地里的萝卜,抓着池塘里的鱼充饥,饿死的就埋在宫里。还有一些以前在甘泉宫里表演的乐人,还穿着鲜艳的衣服,敲着鼓跳舞,见到盆子就磕头说饿。盆子就让中黄门给他们送米,每人几斗。后来盆子走了,这些宫女都饿死了,没人管她们。
刘恭一看赤眉军这么乱,就知道他们肯定要完蛋,自己也跟着遭殃,兄弟俩都得完蛋,赶紧偷偷地跟盆子说,让他把传国玉玺和印绶收好,还让他准备好推辞的理由。
建武二年正式开始算日子的时候,赤眉军首领崇等人开大会,刘恭抢先发言说:“各位,大家一起拥立我弟弟当皇帝,他的德行确实很厚重。可是当了一年皇帝,天下越来越乱,这说明他当皇帝不行啊!我担心自己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想辞去皇帝位置,当个老百姓,让大家重新选个贤明的人来当皇帝,就看各位怎么决定了。”崇等人连忙说:“这都是我们的错!”刘恭又坚持要辞去帝位。有人嘀咕:“这是不是在学宁式侯那一套啊!”刘恭吓得赶紧站起来走了。
盆子这时候也从床上下来,解下传国玉玺和印绶,跪下磕头说:“现在咱们都设置了县官,可还是跟贼一样,老百姓上交的赋税,经常被抢劫,这事儿传遍了全国,大家都怨声载道,不再相信咱们了。这些都是因为立错了人当皇帝造成的,我想辞官归隐,躲避贤明圣上的光芒。如果一定要杀了我盆子来堵住悠悠众口,那我也认了,死就死吧!我只是希望各位能可怜可怜我!”说着就哭得稀里哗啦的。
崇等赤眉军首领和参加会议的几百个人,都被盆子感动了,纷纷起身下跪磕头说:“我们实在太没用了,辜负了陛下。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敢这么放纵了!”然后大家一起拥抱着盆子,把玉玺和印绶又给他戴上。盆子哭喊着说没办法啊。会议结束后,大家各自回营防守,长安附近三个郡顿时安定下来,都说皇帝英明啊!老百姓都争着回到长安城,大街上都挤满了人。
过了二十多天,赤眉军那些贪财的家伙又出来大肆抢劫了。长安城里的粮食吃光了,他们就收集了大量的珍宝,然后一把火烧了皇宫,带着军队往西边去了。路过南郊的祭祀场所,他们的车马兵将气势最盛,号称百万大军。盆子坐在王车上,驾着三匹马,后面跟着几百骑兵。他们从南山绕道,一路抢掠城镇,跟更始将军严春在郿县打了一仗,打败了严春,还把他杀了,接着就攻占了安定郡和北地郡。到了阳城、番须一带,碰上了大雪,山谷里全是雪,很多士兵冻死了,他们只好退兵,然后开始挖掘皇陵,搜刮宝物,甚至还侮辱了吕后的遗体。凡是被盗墓贼挖开的,用玉匣盛殓的,都像是活的一样完好无损,所以赤眉军得到了很多珍贵的陪葬品,并因此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大司徒邓禹当时在长安,派兵去郁夷打赤眉军,结果反被赤眉军打败了,邓禹就退到了云阳。九月,赤眉军又杀回长安,驻扎在桂宫。
这时候,汉中的贼寇延岑从散关出来,在杜陵驻扎下来,逄安将军带着十多万人去打他。邓禹觉得逄安精兵在外,城里只有盆子带着一些老弱残兵,于是亲自去攻打赤眉军。结果谢禄带兵来增援,在稿街夜战,邓禹的军队打败了,四处逃窜。延岑和更始将军李宝合兵数万人,跟逄安在杜陵打仗。延岑他们被打得大败,死了上万士兵,李宝就投降了逄安,而延岑带着残兵败将逃跑了。李宝暗中派人告诉延岑:“你努力再打一场,我将在内部里应外合,咱们里外夹击,就能把他们彻底打败!”延岑就又回去挑战,逄安他们故意摆出空营的样子去攻击,李宝从后面把赤眉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自己的旗帜。逄安他们打累了回营,看见旗帜都换成了白色的,吓了一大跳,乱作一团,纷纷跳进河谷自杀,死了十多万人,只有逄安带着几千人逃回了长安。当时三辅地区大乱,人们互相残杀,城里城外都空了,到处都是白骨,剩下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各自坚守,谁也不投降。赤眉军抢劫一无所获,十二月,就往东撤退了,军队还有二十多万人,沿途不断有人逃散。
光武帝就派破奸将军侯进他们驻扎在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他们驻扎在宜阳,分成两路,来堵截赤眉军的退路。他给各位将军下命令说:“如果敌人往东跑,就调宜阳的兵和新安的兵合兵一处;如果敌人往南跑,就调新安的兵和宜阳的兵合兵一处。”
第二年正月,邓禹从河北渡过黄河,在湖县打赤眉军,结果邓禹又被打败了,赤眉军就从函谷关出来了,往南边跑。征西大将军冯异在崤山脚下打败了他们。皇上听说后,就亲自带兵到宜阳,摆出强大的阵势,准备截住赤眉军的退路。
赤眉军突然遭遇大军,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就派刘恭去请求投降,说:“我们盆子(樊崇的字)带着百万大军投降,陛下打算怎么对待我们呢?”皇帝说:“只保你们不死而已。”于是樊崇带着盆子以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多人,脱光衣服投降。皇帝得到了传国玉玺和绶带,还有更始帝七尺高的宝箱和一块玉璧。赤眉军的兵甲堆积在宜阳城西,与熊耳山一样多。皇帝下令县里的厨房做饭,供应这些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吃饭,十多万人全都吃饱喝足了。
第二天,皇帝在大洛水上摆开阵势,让樊崇和他的臣子们观看,然后问樊崇:“你知道自己该死吗?”樊崇回答说:“我的罪过确实该死,只是幸运地得到陛下您的怜悯赦免而已。”皇帝笑着说:“你小子很聪明啊,皇族里没有比你更狡猾的了。”又对樊崇等人说:“你们后悔投降了吗?我现在派你们回去整顿军队,鸣鼓互相进攻,决出胜负,我不愿意强迫你们臣服。”徐宣等人叩头说:“我们从长安东都门出来的时候,君臣们商量好了,要归顺圣上的恩德。百姓可以一起享受太平盛世,却很难一起图谋起事,所以我们没有告诉大家。今天能够投降,就像是从虎口逃出来回到慈母身边一样,我们真心实意地高兴,没有任何怨恨。”皇帝说:“你们真是铁骨铮铮,在庸人中算是佼佼者了。”
皇帝又说:“你们这些家伙实在是太残暴了,所到之处都杀光老弱,破坏国家,污染水井灶台。但是,你们也有三个优点:攻破城邑,周游天下,却没对你们的妻子改嫁,这是第一点好;立君主的时候能选用皇族成员,这是第二点好;其他的叛贼立了君主后,情况危急时都只拿着敌人的首级来投降,自以为立了功,而你们却完整地把一切都交给了我,这是第三点好。”于是皇帝下令让这些人和他们的妻子住在洛阳,每人赏赐一区宅地,二顷田地。
那年夏天,樊崇和逄安密谋叛乱,结果被杀死了。杨音在长安的时候,曾经得到赵王良的恩惠,被赐封为关内侯,他和徐宣一起回到家乡,最终死在家中。刘恭为了替更始帝报杀谢禄的仇,自己把自己关进了监狱,后来被赦免没有被杀。
皇帝可怜盆子,赏赐了他很多东西,还让他当了赵王的郎中。后来盆子眼睛瞎了,皇帝又赏赐给他荥阳均输官的地,让他在那里开设店铺,让他靠收税过日子,一直到死。
赞曰:圣公靡闻,假我风云,始顺归历,终然崩分。赤眉阻乱,盆子探符。虽盗皇器,乃食均输。
这皇帝啊,真是心善,对盆子特别好,给他升官加爵,让他当上了赵王的郎中,这可是个不错的职位。 可惜啊,后来盆子眼睛瞎了,看不清东西了。 皇帝依然念着他的旧情,又赏赐给他荥阳均输官的地皮,让他自己开店做生意,靠收税过日子,这辈子衣食无忧了。 这皇帝对盆子,真是没话说。
这首赞诗就更直接了, “圣公靡闻,假我风云,始顺归历,终然崩分。赤眉阻乱,盆子探符。虽盗皇器,乃食均输。” 诗里说的什么风云变幻,兴衰荣辱,咱们就不细说了,总之,这盆子经历了大风大浪,最后还能安享晚年,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了。 你看,虽然他曾经偷过皇家的东西,但这皇帝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安稳的晚年,让他靠着均输官的税收过日子,也算是善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