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个叫王昌的人,字郎,是赵国邯郸人。他本来是个算命先生,懂点天文星象,一直觉得河北这地方有天子之气。那时候,赵国有个公子叫林,为人好奇,喜欢算命看相,在赵国和魏国之间混得挺开,认识不少江湖大佬,王郎和他关系很好。

一开始,王莽篡了汉朝的江山,长安城里冒出来个自称是汉成帝儿子刘子舆的人,结果被王莽给杀了。王郎就借着这事儿,假装自己是真正的刘子舆,还编了一套说辞:“我妈是汉成帝的歌女,曾经在宫殿里突然死了,过了一会儿,身上冒出黄色的气,过了半天人才活过来,然后就怀孕了,在馆驿里生下了我。赵后想害我,偷偷把我换成了别人的孩子,我才得以活下来。我十二岁的时候,有个算命的郎中叫李曼卿,带我去了蜀地;十七岁到了丹阳;二十岁回到长安;后来辗转到了中山,又在燕国、赵国之间跑来跑去,就等着时机成熟。” 公子林他们越听越觉得有戏,于是就和赵国的大富豪李育、张参等人密谋,打算拥立王郎。

正巧,当时民间都在传赤眉军要渡河,公子林他们就借此机会放出风声说赤眉军快来了,拥立刘子舆是为了稳定人心,老百姓还真有不少相信了。

公元23年十二月,林荣等人带着几百辆战车和骑兵,一大早就进了邯郸城,直接去了王宫,拥立王郎当了皇帝。林荣自己当丞相,李育当大司马,张参当大将军。然后他们就派兵去攻打幽州和冀州。 接着他们给各州郡发了檄文,檄文里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是孝成皇帝的儿子刘子舆。以前因为赵氏家族的祸乱,又赶上王莽篡权杀害了很多人,多亏一些忠于汉室的人保护着我,让我躲过一劫,在黄河边上隐姓埋名,在赵国和魏国之间四处躲藏。王莽篡位,罪该万死,上天保佑汉室,所以才让东郡太守翟义和严乡侯刘信率兵讨伐王莽,在胡地和汉地之间来回征战。天下人都知道我隐藏在民间。南岳的刘氏宗族,都成了我们的先锋。我观察天象,发现时机已到,就在这个月的壬辰日登基称帝,地点就在赵国的宫殿里。祥瑞之气弥漫,登基当天还下了雨。古往今来,国家继承都是子承父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刘圣公(指刘秀)还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暂时还用着皇帝的称号。所有起兵响应我的义士,都将被分封土地,享受荣华富贵,子孙后代都能享福。我已经下令让圣公和翟太守,以及那些有功之臣,尽快来我的行宫。我怀疑各州刺史和郡守都是刘圣公任命的,他们没见过我之前的遭遇,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实力强的就逞强,实力弱的就犹豫不决。现在百姓受苦受难,已经超过一半了,我心里非常悲痛,所以派使者下达这道诏书。”

王郎之所以能称帝,是因为百姓都盼着汉朝复兴,而且很多人说翟义没死,所以大家就拥戴他,顺应了民心。于是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的地区,都纷纷投降了王郎。

第二年,刘秀在蓟县得到了王郎的檄文,就往南跑到信都,在那里招兵买马,攻打帝县,接着又攻打柏人,但没攻下来。有人建议说,与其死守柏人,不如先拿下巨鹿,刘秀就率兵往东北方向去围攻巨鹿。王郎的太守王饶坚守城池,刘秀连攻几十天都没拿下。耿纯建议说:“长期围困王饶,我们的士兵会疲惫不堪,不如趁着军队精锐,直接攻打邯郸。如果王郎被杀,王饶自然就会投降了。”刘秀采纳了他的建议,留下将军邓满继续围攻巨鹿,自己率领大军前往邯郸,在邯郸城北门安营扎寨。

话说这郎将几次出战都不顺利,于是就派谏议大夫杜威拿着符节去投降。杜威说话一套一套的,说郎将是成帝留下的遗体,意思就是说郎将是成帝的继承人,理应得到优待。光武帝一听就笑了:“就算成帝还活着,这天下也未必能拿得下来,更何况是冒充成帝的人呢!”杜威还想争取个万户侯的爵位。光武帝说:“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杜威却说:“邯郸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死守,拖上个十天半个月的还是没问题的,总不能君臣一起灰溜溜地逃命吧!”说完,杜威就走了。光武帝一听这话,立马下令猛攻邯郸。二十多天后,郎将的少傅李立当了内奸,打开城门放汉军进来,邯郸城就这样被攻破了。郎将当天晚上就逃跑了,结果半路上死了,后来汉军还追上去把他杀了。

刘永,梁郡睢阳人,是梁孝王八代孙。这爵位一直传到他父亲刘立手里。在王莽的元始年间,刘立和平帝的外戚卫氏关系密切,结果被王莽给杀了。更始帝登基后,刘永先去了洛阳,被封为梁王,定都睢阳。刘永听说更始帝的政权很混乱,于是就自立为王,起兵造反。他封弟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另一个弟弟刘少公当了御史大夫,还封他为鲁王。接着,他又招揽了沛县的豪杰周建等人,任命他们为将领,攻下了齐阴、山阴、沛县、楚地、淮阳、汝南,一共拿下了二十八座城池。他还派人拜山阳的贼帅佼强为横行将军。那时候,东海人董宪也起兵占据了东海郡,张步也平定了齐地。刘永又派人拜董宪为翼汉大将军,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和他们联合起来,控制了整个东方地区。等到更始帝失败后,刘永就自称天子了。

公元26年夏天,光武帝派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人去攻打铜马(永)。一开始,陈留人苏茂担任更始政权的讨难将军,和朱鲔等人一起守卫洛阳。朱鲔投降了东汉,苏茂也归顺了光武帝,所以光武帝就让他和盖延一起攻打铜马。结果这俩人在军中互相看不顺眼,苏茂干脆反叛了,杀了淮阳太守,抢占了好几个县城,占据广乐,然后向铜马称臣。铜马封苏茂为大司马、淮阳王。盖延于是包围了睢阳,打了几个月,终于攻克了睢阳,铜马的家属逃到了虞县。虞县人造反,杀了铜马的母亲和妻儿,铜马带着几十个手下逃到了谯县。

苏茂、佼强、周建合兵救援铜马,却被盖延打败了。苏茂逃回广乐,佼强、周建跟着铜马逃到湖陵躲避。

公元27年春天,铜马派人立张步为齐王,立董宪为海西王。之后,光武帝派大司马吴汉等人包围了广乐,围攻苏茂。周建率兵救援苏茂,结果苏茂和周建战败,丢下广乐城又逃回了湖陵。这时,睢阳人反过来打开城门迎接铜马。吴汉和盖延等人合兵包围了铜马,城里粮食吃光了,铜马、苏茂、周建一起逃到酂县。东汉将领紧追不舍,铜马的部将庆吾杀了铜马,投降了东汉,被封为列侯。苏茂、周建逃到垂惠,拥立铜马的儿子刘纡为梁王。佼强则回到西防据守。

公元28年秋天,东汉派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包围了垂惠,围攻刘纡和周建。苏茂率领五校兵来救援,刘纡和周建也出兵和马武等人作战,但没打赢。这时,周建的侄子周诵反叛,关闭城门拒不让他们进城。周建、苏茂、刘纡等人全部逃跑了,周建在路上死了,苏茂逃到下邳和董宪会合,刘纡逃到了佼强那里。公元29年,东汉派骠骑大将军杜茂攻打西防的佼强,佼强和刘纡一起逃到了董宪那里。

这时候,平狄将军庞萌造反,偷袭打败了盖延,然后和董宪联合起来,自称东平王,在桃乡的北边驻扎军队。

庞萌,是山阳人。一开始他当逃兵,混在下江的军队里。更始皇帝建立政权后,任命他当冀州牧,让他跟尚书令谢躬一起带兵,共同打败了王郎。后来谢躬战败,庞萌就投降了光武帝。光武帝登基后,任命他当侍中。庞萌为人谦逊顺从,非常得到光武帝的信任和喜爱。光武帝经常说:“能够托付国家重任,委以千里之地的军政大权的人,就是庞萌啊!” 后来,光武帝又任命他为平狄将军,让他和盖延一起攻打董宪。

话说当时,皇帝的诏书只发给了盖延,没给庞萌。庞萌就觉得盖延在背后中伤自己,心里很不安,于是就造反了。光武帝听说后,非常生气,亲自带兵去讨伐庞萌。他给各位将军写信说:“我一直把庞萌当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诸位将军难道不觉得我这话可笑吗?这老贼该灭族!大家赶紧整顿兵马,在睢阳会合!”董宪听说皇帝亲自来讨伐庞萌,就带着刘纡、苏茂、佼强等人离开下邳,回到兰陵,让苏茂、佼强去支援庞萌,三万大军合兵一处,把桃城围得水泄不通。

光武帝当时正在蒙地,听到这个消息后,留下辎重,只带了三千轻骑和几万步兵,日夜兼程赶往桃城。军队到达任城,距离桃乡还有六十里。第二天,众将请求进攻,叛军也摆开阵势挑战,但光武帝没同意,而是让士兵们休整,养精蓄锐,以挫败敌军的锐气。城里的人听说皇帝的军队到了,士气大振。这时吴汉等人在东郡,光武帝就派人去召他们。庞萌等人就集中兵力猛攻桃城,打了二十多天,士兵们都疲惫不堪,还是没能攻下。等到吴汉和其他的将军赶到后,就率领大军向桃城发起进攻,光武帝还亲自冲锋陷阵,大败叛军。庞萌、苏茂、佼强夜间丢弃辎重逃跑,董宪就带着刘纡率领几万大军驻扎在昌虑,自己带精兵去抵抗新阳的进攻。光武帝先派吴汉去打败了董宪,董宪逃回昌虑。吴汉继续驻守昌虑,董宪害怕了,就招募了五校的残兵败将,几千步骑屯兵建阳,距离昌虑三十里。

帝王蕃,离宪所一百多里呢。那些将领都建议皇上进攻,皇上没答应,他知道五校的粮食不够了,军队肯定要撤退,就下令让大家各自坚守营垒,等着敌人自己垮掉。过了一阵子,五校的粮食果然都吃光了,宪果然就带兵撤走了。皇上这才亲自带兵过去,四面围攻宪,打了三天,又大败了宪的军队,宪的士兵都逃散了。皇上派吴汉去追击,佼强带着他的部下投降了,苏茂逃到了张步那里,宪和庞萌逃进了缯山。过了几天,士兵们听说宪还在,又三三两两地聚拢起来,聚集了几百骑兵,迎接宪回到了郯城。吴汉他们又攻打郯城,把城攻下来了,宪和庞萌就逃到朐城去躲着了。刘纡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他的士兵高扈砍了他的脑袋投降了,梁地就彻底平定了。

吴汉带兵包围了朐城。第二年,城里的粮食吃光了,宪和庞萌偷偷地跑出来,去袭击赣榆,琅邪太守陈俊去攻打他们,宪和庞萌又逃进了沼泽地。正好吴汉攻下了朐城,还抓到了宪和庞萌的家属。宪就哭着向他的将士们谢罪说:“我的妻儿都已经被抓住了。哎!让你们受苦这么久了。”然后就带着几十个骑兵趁夜逃跑,想走小路投降,结果吴汉的校尉韩湛在方与追上了宪,把他杀了,方与人黔陵也杀了庞萌,他们的脑袋都被送到洛阳去了。韩湛被封为列侯,黔陵被封为关内侯。

张步,字文公,不是琅邪本地人。汉朝军队起兵的时候,张步也聚集了几千人马,四处攻打附近的县城,攻下了好几个城池,自封为五威将军,占据了琅邪郡。

更始帝派魏郡王闳做琅邪太守,张步抵抗,不让闳进去。闳就写了告示,劝说官吏百姓投降,收复了赣榆等六个县,收拢了几千兵马,和张步打了一仗,没打赢。当时梁王刘永觉得自己是更始帝封的,见张步兵强,就自作主张封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让他统领青州、徐州两州,去征讨不服从命令的人。张步贪图爵位,就接受了。然后就在剧县整顿军队,让他的弟弟弘做卫将军,弘的弟弟蓝做玄武大将军,蓝的弟弟寿做高密太守。他还派兵去攻打太山郡、东莱郡、城阳郡、胶东郡、北海郡、济南郡、齐郡等地,这些郡都投降了他。

步骘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也越来越强。王闳担心步骘的势力会四散,于是去拜访步骘,想劝说他走正道。步骘摆开阵势,把王闳叫来,生气地说:“我步骘做错了什么,你竟然跑到我面前来攻击我!”王闳按着剑说:“太守是奉了朝廷的命令,而文公您却拥兵自重,我这是在攻击叛贼啊,哪里算得上攻击您呢?”步骘沉默不语,过了很久,才起身跪下谢罪,然后摆上酒席,用最高规格的礼节招待王闳,还让他负责管理郡里的政务。

建武三年,光武帝派光禄大夫伏隆拿着皇帝的信物去齐地,任命步骘为东莱太守。刘永听说伏隆来了,就赶紧派人立步骘为齐王,步骘立刻杀了伏隆,接受了刘永的命令。那时候,皇帝正忙着对付北方的渔阳,南方又忙着处理梁地和楚地的事务,所以步骘得以在齐地专权,控制了十二个郡。等到刘永死了,步骘他们想立刘永的儿子刘纡为皇帝,自己当汉朝的定王,还设置了百官。王闳劝谏说:“梁王是因为拥护朝廷才得到山东地区的支持。现在您立他的儿子为帝,会让大家心存疑虑。而且齐地的人都很狡猾,应该谨慎行事。”步骘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五年后,步骘听说皇帝要来攻打他,就立他的将领费邑为济南王,驻扎在历下。冬天,建威大将军耿弇打败并斩杀了费邑,攻占了临淄。步骘认为耿弇兵力少,而且是远道而来,可以一举拿下,于是率领全部兵力在临淄攻击耿弇。结果步骘的军队大败,逃回了剧县。皇帝亲自来到剧县。步骘退守平寿,苏茂率领一万多人来救援。苏茂劝步骘说:“南阳的兵精锐,延岑善战,耿弇都能打败他们,大王您为什么要去攻打他的营地?既然叫我来帮忙,为什么不听我的呢?”步骘说:“已经这样了,没什么好说的了。”皇帝就派使者告诉步骘和苏茂,谁能互相杀死对方然后投降,就封他为列侯。步骘于是杀了苏茂,派人送上苏茂的首级投降。步骘的三个弟弟分别被关押在不同的地方,都被赦免了。步骘被封为安丘侯,后来和家人一起居住在洛阳。王闳也来到剧县投降。

建武八年夏天,步骘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临淮,和弟弟步弘、步蓝想招募旧部,乘船出海。琅邪太守陈俊追击,把他斩杀了。

王闳是王莽叔叔平阿侯谭的儿子,汉哀帝时期当了中常侍。那时候董贤这个大红人当上了大司马,权势滔天,王闳多次劝谏哀帝,结果得罪了皇帝。哀帝临死前,把皇帝的玉玺和印绶交给董贤,说:“千万别随便交给别人。”当时国家没有继承人,朝野上下都人心惶惶,王闳赶紧去找皇太后,请求把玉玺夺回来;然后,他直接拿着剑跑到皇太后的寝宫门口,指着董贤大喊:“皇帝驾崩了,继承人还没确定,你受了皇帝这么大的恩惠,应该痛哭流涕,怎么还拿着玉玺在那儿等着祸事发生呢!”董贤知道王闳肯定要置他于死地,不敢反抗,只能跪下把玉玺和印绶交出来。王闳拿着玉玺交给皇太后,朝中大臣们都非常敬佩他。后来王莽篡位,忌惮王闳,就把他外放到东郡当太守。王闳害怕被杀,经常把毒药藏在袖子里。王莽失败后,汉军起义,王闳独自保全了东郡三十多万户人家,然后投降了更始帝。

李宪是颍川许昌人。王莽时期,他当了庐江郡的一个小官。王莽快要完蛋的时候,江淮地区的贼寇王州公等人起兵造反,手下有十多万人,到处攻打掠夺郡县。王莽任命李宪为偏将军、庐江郡的军事长官,去打败王州公。王莽失败后,李宪占据庐江郡自己防守。更始元年,他自称淮南王。建武三年,他竟然自立为皇帝,设立了三公九卿等官员,控制着九座城池,手下有十多万人马。

四年秋天,光武帝刘秀亲征到达寿春,派扬武将军马成等人去攻打李宪,包围了舒县。到了建武六年正月,舒县被攻破。李宪逃跑,他的部下帛意反叛,杀了李宪投降,李宪的妻儿都被杀掉了。光武帝封帛意为渔侯。

后来李宪的残余势力淳于临等人还聚集了几千人,占据灊山,还杀了安风县令。扬州牧欧阳歙派兵去攻打,却没攻下来,皇帝正打算亲自讨伐。庐江人陈众是欧阳歙手下的一个官员,请求欧阳歙让他去劝降;于是他骑着白马,独自一人前往灊山,成功劝降了淳于临等人。灊山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立了祠堂,称他为“白马陈从事”。

彭宠,字伯通,是南阳宛县人。他爹彭宏,在哀帝当政的时候做过渔阳太守,长得高大威猛,酒量惊人,在边疆很有威望。后来王莽篡权,杀光所有不服从他的人,彭宏就和何武、鲍宣一起被杀害了。

彭宠年轻的时候做过郡里的一个小官,到了王莽地皇年间,当上了大司空手下的一个办事员,跟着王邑去东边抵抗汉军。到了洛阳,他听说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汉军里,害怕被王莽追究,就和老乡吴汉一起逃到了渔阳,投奔他父亲以前的下属。更始帝登基后,派使者韩鸿拿着皇帝的符节去招抚北方的州郡,有权直接任命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韩鸿到了蓟县,因为和彭宠、吴汉是老乡,关系特别好,就当场任命彭宠为偏将军,代理渔阳太守,吴汉则被任命为安乐县令。

后来光武帝刘秀去河北安抚百姓,到了蓟县,派人给彭宠写信,请他来投奔。彭宠准备了牛酒,正要前去拜见,结果王郎冒充皇帝,在燕赵地区发布檄文,派兵攻打渔阳、上谷,当地很多人都犹豫不决,想跟着王郎。吴汉劝彭宠投靠光武帝,这事儿《汉书》里都记载着呢。这时上谷太守耿况也派他的功曹寇恂去联系彭宠,一起商量投奔光武帝的事。彭宠于是带了三千步骑兵,让吴汉当长史,带着都尉严宣、护军盖延、狐奴县令王梁,和上谷的军队汇合,一起南下,在广阿跟光武帝会合了。光武帝授权封彭宠为建忠侯,还给了他大将军的称号。接着就围攻邯郸,彭宠负责运输粮食,后勤供应从未断过。

话说王郎死了以后,光武帝为了追回王郎的铜马,一路北上,到了蓟县。当时,王郎手下的一个叫王宠的,就跑到光武帝面前邀功请赏,心里想着能得到很大的封赏,结果光武帝给他的赏赐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这让他心里很不爽。光武帝知道王宠心里有怨气,就问幽州牧朱浮是怎么回事。朱浮说:“以前吴汉将军北上征讨的时候,大王您把您穿的剑都送给了王宠,还让他在北边负责接待来往人员。王宠当时可是想着,光武帝您会亲自出来迎接他,两人握手言欢,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呢!现在您并没有这么做,所以他才会失望。” 朱浮接着说:“想当年王莽当权的时候,甄丰天天晚上都进宫去给他出谋划策,当时人们都这么说:‘半夜的客人,就是甄长伯。’后来王莽篡位成功后,甄丰心里不服气,最后被杀掉了。” 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说:“王宠应该不至于这么极端吧!”

后来光武帝当了皇帝,吴汉、王梁这些当初王宠一起跟着王郎的人,都当上了三公,唯独王宠没有得到什么升迁,他心里越来越不痛快,整天唉声叹气,很不满意。他抱怨道:“我的功劳应该封王啊!怎么搞的,陛下您把我忘了不成?” 那时候,北方很多地方都乱糟糟的,就只有渔阳郡还算安定。那里有个旧的盐铁官,王宠就利用这个机会经商贩卖粮食,积累了很多珍宝,变得越来越有钱有势。朱浮和王宠关系不好,朱浮经常在光武帝面前说王宠的坏话,诬陷他。建武二年春天,朝廷下诏征召王宠,王宠觉得朱浮这是要把他卖了,于是上书请求和朱浮一起被征召。他还给吴汉、盖延等人写信,大力控诉朱浮的种种不是,坚决要求和朱浮一起被征召。但是皇帝没答应,反而更加怀疑他。王宠的老婆是个很强势的人,受不了这种委屈,坚决劝他不要去。王宠又和自己平时信任的官吏们商量,大家都对朱浮怀恨在心,没有一个人劝他去赴召。

皇帝派王宠的弟子后兰卿去劝说他,王宠却把儿子后兰卿留了下来,然后就举兵造反了,自封将帅,带着两万多人马攻打朱浮驻守的蓟县,还分兵攻打广阳、上谷、右北平。王宠和耿况以前都立过大功,但赏赐都很少,王宠多次派人去拉拢耿况一起反叛。耿况不肯,还把王宠派来的使者都杀了。

秋天到了,皇上派游击将军邓隆去救援蓟城。邓隆的军队驻扎在潞南,水军停在雍奴,然后派人向皇上汇报情况。皇上看完战报,生气地对送信的官员说:“两个营地相距一百里,怎么可能互相支援得上?等你回去,北方的军队肯定已经败了!” 果然,单于宠率领大军在河边阻击邓隆,又另外派三千轻骑兵袭击邓隆军队的后方,结果大败邓隆的军队。邓隆的水军因为路途遥远,最终没能赶去救援,只好撤兵了。

第二年春天,单于宠就攻下了右北平、上谷等几个县。他还派使者带着美女和丝绸等礼物去贿赂匈奴,想和匈奴结成联盟。匈奴单于就派了七八千骑兵的左南将军,来回骚扰作为游兵来支援单于宠。单于宠又向南结交了张步、富平获索等地方豪杰,和他们互相结盟,互相支援。最后,单于宠攻克了蓟城,自立为燕王。

他老婆老做噩梦,还老看到些怪里怪气的景象,找算命先生、看风水的说,都说是要打仗,而且这仗是从宫里发起的。宠爱怀疑太子兰卿要造反回国,所以不太相信这些说法,就让他带兵在外,不让他接近朝廷。

五年春天,宠爱在斋戒,一个人在偏房里。三个家奴,叫苍头子密什么的,趁宠爱睡着了,把他绑在床上,然后对外面的官兵说:“大王正在斋戒,大家都休息吧!”他们假称奉了宠爱的命令,把宫里的奴婢都抓起来,分别关押。然后又假称宠爱的命令把宠爱的妻子叫了进来。他老婆一进来,吓坏了。宠爱赶紧喊:“快去给各位将军准备行装!”于是两个家奴带他老婆去取财物,留下一个家奴看守宠爱。宠爱对那个看守的家奴说:“你这孩子,我一直很喜欢你,现在是被子密他们逼的,劫持我的。你帮我解开绳子,我把我女儿嫁给你,家里的东西都给你。”那个小家奴想帮他解开,但往门外一看,看见子密在偷听,就不敢解了。

于是他们把金银珠宝衣服都收起来,放到宠爱指定的地方,准备了六匹马,让宠爱的老婆缝制两个布袋。天黑以后,他们解开了宠爱的绳子,让他写个信给城门的将军,信上写着:“现在派子密他们去见太子兰卿,赶紧开门放他们出去,别耽误!”信写好后,他们就杀了宠爱和他老婆,把他们的头放进布袋里,拿着信飞快地跑出城门,然后直接去皇宫告状。 封了个“不义侯”的爵位。

第二天早上,宫门打不开,官员们翻墙进去,看见宠爱的尸体,都吓坏了。尚书韩立他们一起拥立宠爱的儿子午为王,还让太子兰卿当将军。国师韩利杀了午,然后向征虏将军祭遵投降。宠爱的家族都被灭了。

卢芳,字君期,是安定郡三水县人,住在左谷。王莽篡汉的时候,天下人都怀念汉朝的恩德,卢芳就借此机会,假装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文伯。他编造说,他曾祖母是匈奴单于呼韩邪的姐姐,曾做过汉武帝的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因为江充的陷害,太子被杀,皇后被逼死,中间的儿子次卿逃到了长陵,最小的儿子回卿逃到了左谷。后来霍光将军找到了次卿,又去接回卿,但回卿不肯出来,就一直住在左谷,生了儿子孙卿,孙卿又生了文伯,也就是卢芳。卢芳经常用这个身份来骗安定郡的人。

王莽快要完蛋的时候,卢芳就联合三水县的羌族和匈奴人起兵造反。更始帝攻入长安后,任命卢芳为骑都尉,让他去安定郡以西地区镇压叛乱。更始帝失败后,三水县的豪杰们一起商量,觉得卢芳是汉朝皇室的后代,应该继承皇位,于是大家一起拥立卢芳为上将军、西平王,还派他去跟西羌和匈奴联络,争取和亲。匈奴单于说:“匈奴本来和汉朝是兄弟之国,后来匈奴衰弱,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汉朝还出兵帮助他,从此匈奴世世代代都臣服于汉朝。现在汉朝也衰败了,刘氏后代来投奔我,我也应该立他为帝,让他尊奉我。”于是单于派句林王率领几千骑兵迎接卢芳,卢芳和他的哥哥卢禽、弟弟卢程一起投奔了匈奴。单于就立卢芳为汉朝皇帝,还封卢程为中郎将,让他率领匈奴骑兵回到安定郡。

一开始,五原郡的李兴、随昱,朔方郡的田飒,代郡的石鲔、闵堪,这些人也都各自起兵,自称将军。建武四年,匈奴单于派无楼且渠王进入五原郡的塞口,和李兴等人结盟,告诉李兴他想让卢芳回到汉朝的土地当皇帝。建武五年,李兴、闵堪率兵来到匈奴单于庭迎接卢芳,和卢芳一起进入塞内,驻扎在九原县。他们攻占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个郡,还设立了郡县长官,和匈奴军队联合,侵扰骚扰北方的边境。

六年的时候,将军贾览把胡骑打败了,还杀了代郡太守刘兴。后来,芳又因为一些事情杀了五原太守李兴兄弟。这可把朔方太守田飒和云中太守桥扈吓坏了,他们就叛变了,带着全郡投降了光武帝。光武帝就让他们继续当官。后来大司马吴汉和骠骑大将军杜茂几次攻击芳,都没能成功。

十二年,芳和贾览一起攻打云中,打了很久都没拿下。芳的手下随昱留在九原,想逼迫芳投降。芳知道自己外强中干,内部已经有人背叛他了,于是就丢下辎重,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到了匈奴,他手下的兵都投降了随昱。随昱就带着使者程恂去朝廷报信。朝廷封随昱为五原太守,封他为镌胡侯,还封他弟弟为宪武进侯。

十六年,芳又回到高柳,和闵堪兄弟一起请求投降。朝廷就立芳为代王,立堪为代相,立林为代太傅,还赏赐了他两万匹丝绸,让他去跟匈奴讲和。芳上书谢恩说:“臣芳过去依仗先帝的遗泽,却抛弃在边疆。社稷被王莽破坏,这是子孙后代应该共同讨伐的罪恶,所以我才与羌戎西边联系,与匈奴北部联系。单于还记得过去的恩情,帮助了我。当时战乱四起,到处都是战争。我并非贪图什么,只是希望能够侍奉宗庙,兴复社稷,所以才长期僭越王位,十多年了,罪该万死。陛下圣明,带领众位贤臣,天下归顺,恩泽遍及各民族。因为我归附,陛下赦免了我的罪过,还给了我恩惠,封我为代王,让我镇守北方边疆。我无法报答陛下的厚恩,我一定会尽力与匈奴讲和,不敢辜负您的恩典。我谨奉天子玉玺,盼望早日到朝廷朝见。”朝廷诏令芳明年正月来朝见。那年冬天,芳入朝,到了昌平,朝廷下令让他明年再来。芳在路上返回,心里忧虑恐惧,于是又背叛了朝廷,再次造反,和闵堪、闵林一起打了几个月。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迎接芳和他的妻儿出塞。芳在匈奴待了十多年,病死了。

一开始,安定属国的胡人首领与芳作乱,后来与芳战败了,胡人们就都回老家去了。可他们一直受不了县官的重税和徭役,苦不堪言。其中有个叫驳马少伯的,长得又高又壮,特别厉害。到了公元21年,他带领族人造反,还跟匈奴勾结,在青山屯兵。朝廷就派兵部官员陈斤带三千骑兵去打他,结果少伯投降了,被朝廷迁徙到冀县。

说句公道话啊,古书上说“盛德必百世祀”,孔子也说过“宽则得众”。要是能得到老百姓的心,那就能流芳百世。你看更始年间,刘氏皇族之前的恩德和余威还在,那些英雄好汉谁敢跟他们对着干啊!所以说,高祖和孝文皇帝的仁慈宽厚,早就深入人心了。周朝的人还怀念邵公,爱他的甘棠树呢,更何况是他的子孙后代?刘氏能够再次获得天下,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吧!那些造反的家伙,哪有什么长远的眼光啊!他们只是趁着天下大乱,浑水摸鱼罢了,就算他们依附宗室,也只能逞强一时而已。仔细看看他们的计谋和策略,根本就没法跟汉高祖相比,他们也就是一时运气好罢了。

【赞曰:天地闭革,野战群龙。昌、芳僭诈,梁、齐连锋。宠负强地,宪萦深江。实惟非律,代委神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