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运二年五月初一,那天是丙申日,皇上在崇元殿上朝,然后宣布全国大赦,给老百姓放个假。第二天,丁酉日,右卫上将军马万退休了,被授予左金吾上将军的荣誉称号,算是光荣退休吧。
再接下来,戊戌日,人事调整开始了。陕州节度使宋彦筠调到邓州去当节度使,澶州节度使何建调到河阳当节度使。然后,左神武统军潘环接替何建当了澶州节度使;宣徽北院使李彦韬被任命为寿州节度使,还兼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相当于又多了一个职位;沧州节度使田武被任命为夔州节度使,也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也是身兼数职。辛亥日,那天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天象——白虹贯日,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壬子日,朝廷里几位大人物桑维翰、刘昫、李崧、和凝都升官加爵了,算是喜事一桩。此外,礼部尚书窦贞固调到刑部当尚书,太常寺卿王松调到工部当尚书。龙敏升任太常卿;李慎仪升任尚书左丞;张允升任兵部侍郎,还兼任知制诰和翰林学士承旨;颜衎升任御史中丞。颜衎这个人啊,据《宋史·颜衎传》记载:当时天下刚经历战乱,朝政有点松懈,颜衎当上御史后,就比较严格地执行法纪,很有担当。他还上书皇上说:“那些刚被任命为御史的人,很快就调到藩镇当幕僚,甚至还有人因为私事请假,然后到外地任职,地方官员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礼仪上的约束,出入也没有按照规矩来,这样下去,恐怕地方官员会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百官也没有个准则可循。所以我建议,以后藩镇的幕僚,不要再用台官;即使是亲王宰相出镇,也不得奏请台官担任幕僚;除非奉旨出差办事,否则不得离开京城;其他的杂事也应该好好整顿。”皇上只同意不让他随便召用台官到幕府,其他的请求都答应了。
甲寅日,又一波人事调整:华州节度使赵莹调到开封当尹,皇弟开封尹重睿调到秦州当节度使,宣徽南院使刘继勋接替赵莹当华州节度使,前郓州节度使张从恩调到晋州当节度使。丙辰日,杜威来朝廷朝见皇上。定州那边传来消息,说那里遭遇了大风雹,北岳庙的殿宇和树木都被摧毁了,损失惨重。
六月初一,那天是乙丑日,皇上在崇元殿上朝,百官都进宫了。负责修撰国史的刘昫和史官张昭远等人,把新修订完成的《唐书》,包括纪传、志、列传和目录,一共230卷,呈献给了皇上。皇上赏赐了他们一些东西,赏赐的等级还不一样。
过了几天,癸酉日,皇上任命恒州节度使杜威担任天雄军节度使,兼任邺都留守;同时,把邺都留守马全节调任恒州节度使;翰林学士、金部郎中、知制诰徐台符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李瀚也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都官郎中刘温叟被加封为知制诰;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范质改任比部郎中,并依旧担任知制诰;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张沆继续担任学士;最后,太常少卿陶谷被任命为中书舍人。说到这个陶谷,他是个急性子,据《宋史·陶谷传》记载:“谷性急率,尝与兖帅安审信集会,杯酒相失,为审信所奏,时方姑息武臣,谷坐责授太常少卿。” 他曾经上书皇上说:“我以前在西台工作的时候,经常看到西台审理案件,很少能及时判决。老百姓之间,哪怕一点小纠纷,也要拖很久;城里有人死了,必须等西台的判决书才能处理后事;就连奴婢死了,也要验尸。官吏们就利用这个漏洞,不停地索贿,尸体十几天都下葬不了。我希望制定一些规定,来解决这个问题。”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没过多久,他就升任中书舍人了。
己亥日,邠州节度使刘景岩被任命为陕州节度使。 己卯日,新任命的恒州节度使马全节去世了,朝廷停朝一天,追赠他中书令的职位。壬午日,大理卿张仁愿去世,追赠秘书监。 皇上派刑部尚书窦贞固等人分别到寺庙和道观去祈祷降雨。己丑日,皇上任命定州节度使王周为恒州节度使,以前易州刺史安审约接任定州留后。 这个月,两京以及十五个州郡都上报了旱情。
七月份的乙未朔日,也就是农历七月初一,田武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使,他之前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夔州节度使。 第二天,甲寅日,左谏议大夫李元龟上奏,建议禁止全国僧尼买卖寺院房屋,皇帝批准了。丙辰日,前少府监李楷因为贪污逃亡人员的衣粮被贬到坊州做司户。庚申日,以前齐州防御使薛可言被任命为延州兵马留后。
八月份的甲子朔日,也就是农历八月初一,发生了日食。中书舍人陶谷上奏,建议暂时取消太常寺的两个舞郎的职位,皇帝也同意了。丙寅日,宰相和凝被罢免,改任右仆射。枢密使冯玉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平章事,官职不变。乙亥日,皇帝下诏书,规定御史们今后除了按照规定请假之外,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请假离开京城;除了奉旨办事、参与审理案件和巡察之外,也不能因为其他杂七杂八的小事外出差遣。丙子日,灵州节度使冯晖被任命为邠州节度使,并加封检校太尉;以前的鄜州节度使丁审琪被任命为左羽林统军;以前的鄜州节度使郭谨被任命为左神武统军。西京留司御史台奏报:新任邓州节度使宋彦筠在银沙滩斩杀了厅头郑温。皇帝下令调查此事,宋彦筠说自己出身军旅,不懂得官场规矩,不该擅自执法。皇帝就赦免了他的罪责。工部尚书王松被临时任命为贡举官。丁丑日,以前的晋州节度使安叔千被任命为右金吾上将军;三司副使兼给事中李谷被任命为磁州刺史,兼任北面水陆转运使。朝廷还派遣使臣到各地征收马匹。戊寅日,左金吾上将军皇甫立被任命为左卫上将军,右羽林统军李怀忠被任命为左武卫上将军。庚辰日,新任潞州节度使田武去世,朝廷停朝一天,并追赠他太尉的官职。戊子日,湖南奏报,静江军节度使马希杲去世。
九月丙申这天,朝廷任命景延广担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他的另一个职务是西京留守兼北面马步军都排阵使。第二天,丁酉,朝廷又调整了一些官员:刑部侍郎赵远调任户部侍郎;工部侍郎李式调任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卢价调任工部侍郎。卢价在翰林院待了好久,按照惯例,他应该升任礼部侍郎或者御史中丞。宰相冯玉提名他担任工部侍郎,但是桑维翰觉得卢价资历尚浅,就没签署任命文书。没过多久,桑维翰休假几天,冯玉就独自奏请皇帝批准了卢价的任命。桑维翰因此很不高兴,他和冯玉的关系从此有了隔阂。
己亥这天,皇上到繁台观赏马匹,之后又去了李守贞家里做客。庚子,晋州节度使张从恩调任潞州节度使。吏部侍郎张昭远升官加爵,这是为了表彰他修撰《唐史》的功劳。《宋史·张昭远传》里记载:他被加封金紫阶,并晋升爵位和食邑。戊申,曹州升格为节度镇,军额定为威信军。皇上还下令让李守贞率兵驻扎澶州。己酉,那天晚上月亮遮掩了昴宿星。焦继勋由宣徽北院使调任宣徽南院使;孟承诲由内客省使调任宣徽北院使。
壬子,前太子詹事王居敏改任鸿胪卿;李专美改任大理卿;致仕的太子宾客马裔孙重新被任命为太子詹事。甲寅,泰州的行政机构迁到了满城县。乙卯,皇上命令相州节度使张彦泽率兵驻扎恒州。
公元某年十月初几,戊寅日(具体日子),朝廷任命河阳节度使何建担任泾州节度使,同时把许州节度使李从温调到河阳当节度使,之前郑州的节度使石赟则被调到曹州担任节度使。庚午日,皇帝派太子宾客罗周岳和使副太子右庶子王延济去给两浙节度使钱宏佐送去诏书,册封他为守太尉。辛未日,右金吾卫上将军杨彦询去世了,朝廷追赠他太子太师的职位。丁丑日,高丽国派使者来进贡。庚辰日,之前在延州当节度使的王令温被调到灵州当节度使。庚寅日,邢州兵马留后刘在明调任晋州兵马留后,而之前的河阳留后方太则接替刘在明担任邢州留后。癸巳日,朝廷把陈州升格为节度镇,并设立镇安军作为它的军事机构。
十一月戊戌日,朝廷任命邠州节度使冯晖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同时让他担任北面行营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另外,让代理高丽国政务的王武担任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并让他担任大义军使,最后还封他为高丽国王。癸卯日,冬至到了,皇帝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戊申日,两浙地区上报,顺化军节度使钱铎去世了。甲寅日,寿州节度使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被调任陈州节度使,但他原来的军职不变。丙申日,之前的商州刺史李俊被除名,原因是他受贿枉法。
十二月十二,钱宏佐被任命为两浙节度使、吴越国王,同时兼任东南面兵马都元帅。第二天,吴越国金马左厢都指挥使、湖州刺史胡思进被遥授虔州昭信军节度使,吴越国金马右厢都指挥使、明州刺史阚璠被遥授宣州宁国军节度使,他们原来的职务不变。左羽林统军丁审琪去世了,追赠太尉。十七日,卢价升任礼部侍郎,司徒诩升任工部侍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殷鹏升任给事中,兼任枢密直学士;刘知新升任右散骑常侍。二十一日,陕府节度使刘景岩来京城朝见皇帝。二十三日,皇帝在近郊打猎。二十五日,光禄卿陈元在太原去世。二十七日,皇帝派使臣去册封高丽国王王武。三十日,安审信调任华州节度使。 正月初四,桑维翰被任命为开封尹,刘昫判三司,李崧任守侍中兼枢密使,赵莹任中书令兼宏文馆大学士,焦继勋知陕州军州事。
(《宋史·焦继勋传》记载:当时西边少数民族入侵边境,朝廷商议派兵讨伐,焦继勋上书请求亲自前往,被任命为秦州观察使兼诸蕃水陆转运使。他到任后,以恩信待人,制定策略,招降诱服各部族,他们纷纷献上礼物和牲畜请求结盟,边境因此安定下来。不久,他又调任陕州。)正月初六,邠州节度使冯晖遵照诏令来京城朝见皇帝。
那一年,皇上每次收到各地进贡的器皿,大多都拿去外府用银子换成金子再送进宫里。他跟身边的人说:“金子贵重又轻便,省人力。” 有识之士认为这是要北迁的预兆。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宋少帝说起。他特别奢侈,经常用银子换金子,好大肆制作各种器皿。当时李崧主管三司,他清点上库的金子数量时,发现账目和实际数量少了上千镒。李崧很生气,说:“国库的规矩,一天都不能有虚报,哪怕差了一点点,都要受重罚!” 刘涛当时辩解说:“国库经常会报不满数,这是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需要。” 李崧还是下令有关部门弹劾刘涛。刘涛情况危急,赶紧向枢密使桑维翰说明了情况,这才免除了一顿重罚,只被扣了一个月的俸禄。 “金者贵而且轻,便于人力。” 这句听着简单,却暗藏玄机啊。
开运三年正月初一,那天是癸巳日,皇上在崇元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仪式一切都很规范。皇上还下令,要重新铸造全国通用的合同印、书诏印和御前印,而且都得用黄金来做。
过了几天,正月十七(己亥日),贝州那边有个叫梁汉璋的官员上奏说,外族敌人聚集起来,好像要入侵咱们。皇上就命令符彦卿去荆州驻守,以防万一。《宋史·符彦卿传》里记载,符彦卿之前两次被派去北方边境,他都没同意,后来皇上改变了他的任务,给他配了几千兵力,让他去荆州驻守。 这期间,皇上还调整了一些地方官员的任命:之前华州的节度使刘继勋调到同州当节度使;陕州节度使刘景岩调到邓州;宣徽南院使兼陕州知州焦继勋,留在了陕州当留后。
正月二十日(丁未日),刑部员外郎王洧被赐死,原因是他私自挪用宫里的钱财,做生意谋取私利。同一天,右司郎中李知损因为之前在度支判官任上和解县榷盐使王景遇来往密切,互相借贷,被贬到均州当司户,而且是马上就得走,得快马加鞭地赶路。 正月二十二日(己酉日),皇上命令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李守贞带兵去北方巡逻,加强边防。正月二十四日(辛亥日),皇上的弟弟,秦州节度使重睿调到许州当节度使;许州节度使安审琦调到兖州;兖州节度使赵在礼调到晋昌军。 正月二十六日(癸丑日),泾州节度使何建调到秦州;之前的贝州节度使史威调到泾州。
正月二十八日(乙卯日),定州那边报上来,说契丹人入侵了。 到了二月二日(己未日),两位皇太后出面,为杨延寿求情,但最终还是没成功。杨延寿,之前是太仆少卿,袭酅国公,被革职流放到威州,而且终身不得翻身。他之前奉命去磁州检查苗木,结果贪污受贿,收受了二百多匹布,按律当判死刑。不过因为两位皇太后为他求情,所以免除了死罪,但还是被流放了。
二月初一,那天是壬戌日,发生了日食。皇帝下令让滑州的皇甫遇带兵送粮草去易州、定州等地支援。 甲子日,任命沧州留守王景为沧州节度使。 右仆射和凝每月额外发放五万钱,以及其他粮草等物资,这是优待老臣的意思。辛未日,鲁国大长公主史氏去世了,朝廷停朝三日。丙子日,光禄卿退休官员王宏贽去世,追赠太常卿。回鹘国派使者进贡了各种物品。 把桂州的全义县升格为溥州,仍然隶属于桂州,而全义县改名为德昌县,这是根据湖南马希范的请求做的。壬午日,任命以前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担任北面行营副都统,任命宣徽北院使兼太府卿孟承诲为右武卫大将军,负责相关事务;当天皇帝去了南庄,让大臣们划船喝酒,之后又去了杜威园,直到醉了才回宫。甲申日,河阳节度使李从温去世了,朝廷停朝,追赠太师。
三月初一,那天是壬辰日,任命代理河西节度使张遵古为河西留后。乙未日,任命御史中丞颜衎为户部侍郎,任命户部侍郎赵远为御史中丞。丙申日,任命邠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冯晖为河阳节度使,任命以前泾州节度使李德珫为邠州节度使。李守贞上奏说,大军已经到达衡水。己亥日,李守贞上奏说,已经抓获了郑州刺史赵思恭。癸卯日,李守贞上奏说,大军已经返回冀州。户部侍郎颜衎上表请求辞职回家奉养母亲,皇帝准奏了。戊申日,任命皇子、齐州防御使延煦为澶州节度使。辛亥日,密州上报说,当地饿死的人民有一千五百人。庚申日,任命瓜州刺史曹元忠为沙州留后。
四月初一,那天是辛酉日,李守贞将军从北方凯旋回朝了。可好景不长,太原那边传来消息,吐浑首领白可久竟然逃跑了,投奔了契丹人。各地诸侯也都有点蠢蠢欲动,不太安分。两天后,乙亥日,宰相们跑到寺庙里去祈雨,老天爷也不帮忙,这年景真是不好。曹州那边报告说,老百姓饿死了三千多人!更糟糕的是,河南河北都闹大饥荒,饿死的人太多了,简直是遍地饿殍!沂州、密州、兖州、郓州这些地方,土匪强盗到处都是,到处扎营,抢劫县城,官府根本管不住。兖州的节度使安审琦带兵去抓,结果还被贼人打败了。 戊寅日,皇上又跑到相国寺去祈雨,看来这旱情确实很严重。 对了,那天皇子延煦还跟晋昌军节度使赵在礼结了婚,宗正卿石光赞还主持了婚礼。
五月初一,庚寅日,朝廷任命兵部郎中刘皞当了太府卿。戊戌日,以前在同州当节度使的冯道,调到邓州当节度使了。定州那边报告说,老百姓被抢劫杀害,逃亡的人很多,大概有五千多户人家。青州那边也惨,饿死全家的人家有一百一十二户。沂州报告说,淮南派了海州刺史带一千五百兵马,去对付贼头常知及。皇上就下令让兖州的安审琦带兵去剿匪。甲辰日,以前当太子宾客的韦勋,又继续当太子宾客,这官职变动也是挺频繁的。安审琦后来报告说,淮南的贼兵撤退了,贼头常知及和几个主要头目武约等等,都来求饶投降了。丁未日,皇上去了大年庄,划船射箭,玩得很开心,还喝醉了,赏赐群臣的器物和布匹都超标了,半夜才回宫。戊申日,让鄜州留后李殷当了定州节度使。辛亥日,皇上任命皇甫遇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张彦泽当副手,李殷当都监,带兵去易州、定州那些地方平乱,不过后来又把他们给叫回来了。甲寅日,让贝州留后梁汉璋当了贝州节度使,让左神武统军郭谨当了鄜州节度使。
六月初一,庚申日,登州那边报告说,文登县的地里冒出来四尊铜佛像和十尊瓷佛像。这可真是稀奇事儿! 同时,狼山那边的招收指挥使孙方简造反了,带着狼山投奔了契丹。
哎,这孙方简真是胆大包天啊! 朝廷在乙丑日下令,各路官员不得随意推荐别人当官。要是本地的幕僚职位空缺,可以直接上奏推荐。丙寅日,朝廷任命以前的昭义军节度使李从敏担任河阳节度使,同时把河阳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冯晖调到灵州当节度使。
壬午日,朝廷又把郓州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高行周调到宋州当节度使,还给他加官晋爵,让他兼任中书令,并且担任北面行营副都统;同时,还任命了宋州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这里记录缺失了)。 定州那边报告说,边境上蛮夷入侵,情况危急!
朝廷紧急应对,任命李守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滑州的皇甫遇为副手,相州的张彦泽担任马军都指挥使,定州的李殷担任步军都指挥使。看来朝廷是下了大力气要解决边境危机啊!
七月初几那天,朝廷进行了一轮人事调整。王延大人从礼部尚书调到刑部尚书当一把手,王松大人则接替王延,当上了礼部尚书。龙敏大人从太常卿升任工部尚书,李慎仪大人成了新的太常卿,张昭远大人从吏部侍郎升任左丞,李详大人则从右丞调任吏部侍郎,最后,李玘大人以前义州刺史的身份,被任命为右丞。
前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大人去世了,朝廷为此停朝一天,并追赠他太师的爵位。同一天,两浙节度使、吴越国王钱宏佐被加封为守太师,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则被加封为守太尉。 沧州那边传来消息,说蕃寇袭击了饶安县。杨刘口河堤决堤了,西岸被淹,水域宽达四十里。之前担任邓州节度使的刘景岩大人,现在告老还乡,被朝廷授予太子太师的荣誉称号。
辛亥这天,宋州谷熟县遭遇了大水灾,河水和雨水一起往东流,把秋天的庄稼都冲没了。丁巳这天,大理卿李专美大人去世了。戊午这天,朝廷下令恢复以前伪清泰朝被削夺官爵的朱宏昭、冯赟、康义诚、王思同、药彦稠等人的官职爵位。从夏天开始到现在,河南、河北好几个州县饿死了好多人,足足有几万人! 到处都起了盗贼,抢劫县城和乡镇,没完没了地下着雨,河川湖泽都涨水泛滥,秋天的庄稼损失惨重。
八月初一,裴羽升职了,当上了给事中。第二天,李守贞和皇甫遇率军驻扎在定州。第三天,皇帝去南庄行宫,召集大臣们一起吃喝玩乐,直到晚上才回宫。当天还下令潞州运送十三万石粮食到恒州。第五天,张煦升任青州刺史。李守贞上奏说,大军到达望都县,陆续到达长城北面,遭遇了敌军一千多骑兵,激战四十里,斩杀了敌军将领解里相公。第八天,皇帝下令军队班师回朝。第十一天,边蔚升任户部侍郎;李式升任户部侍郎,兼任三司副使;卢价升任刑部侍郎;边光范升任礼部侍郎,兼任职务。 《宋史·边光范传》里记载:少帝因为边光范是藩邸旧僚,对他特别优待。有一次宴饮,少帝看到边光范的官职在翰林学士之下,当天就把他提升为礼部尚书、知制诰,兼任翰林学士,还让他继续在枢密使院任职。第十三天,周密升任延州节度使。第十五天,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上奏说,他诛杀了吐浑族首领白承福、白铁匮、赫连海龙等人,并灭了他们的家族,一共四百口人。说是因为贪图他们的牲畜和财宝,这事儿,大家都觉得冤枉。第十六天,剧可久升任大理卿。棣州刺史慕容彦超被免职,发配到房州,罪名是他在担任濮州刺史时,擅自动用省仓的粮食和私卖官府的粮食,按律当处死,但因为太原节度使刘知远为他求情,所以免于一死。第十八天,灵州刺史冯晖上奏说,他和威州刺史药元福在威州土桥西一百里处遭遇了吐蕃七千多人,大获全胜,斩首一千多级。这个月,秦州下了好长时间的雨,足足二十天没停;邺都雨水积了有一丈深;洛阳、郑州、贝州都发了大水;邺都、夏津、临清两县饿死了三千三百多人;临濮、费县还遭到了盗贼的侵扰。
九月壬辰这天,李守贞升官了,当上了郓州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还加了个侍中的头衔;皇甫遇被封为邠国公;张彦泽升任检校太尉。甲午日,李宏达被任命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还当上了福建节度使,负责闽国的政务。
乙未日,前商州刺史李俊因为犯了奸淫亲妹、杀害女使、又杀害部下孙汉荣并强奸其妻等罪行,被判处死刑,皇上准许他在家处决。己亥日,张彦泽上奏说,在定州边境打败了蕃贼,斩首二十多级,追击了一百多里,活捉了四个蕃将,缴获了两副金耳环献给朝廷。癸卯日,太原那边传来捷报,在杨武谷打败了契丹军队,杀死了七千多人。甲辰日,马希范被任命为天策上将军、江南诸道都统、楚王,还兼任诸道兵马都元帅。因为连日大雨不停,朝廷下令开封府,将公私房屋的租金延缓一个月。
乙巳日,朝廷下令让安审琦带兵去邺都,皇甫遇去相州。丙午日,杨凝式升任太子少傅,王延升任太子少保,窦贞固当上了刑部尚书。这个月,河南、河北、关西等地都上报说,大雨不断,河水泛滥,水都漫进城里了,庄稼也受损严重。
这个月,契丹瀛州刺史伪造书信给乐寿将军王峦,说愿意归顺朝廷,还说城里契丹兵不足千人,请求朝廷发兵攻打,他会在城内接应。信里还说:“今年秋天雨水很多,河水上涨,从瓦桥以北,水漫无边。契丹人都回国了,如果南边有变故,路途遥远,水又多,即使想来救援也来不及了。”王峦随后又密奏,说瀛州和鄚州很容易攻打。
之前,前年皇帝驻扎在黄河边上,曾派边将给幽州的赵延寿写信,劝他归顺朝廷,赵延寿当时回复得模棱两可。今年三月,朝廷又派邺都的杜威给赵延寿写信,说明朝廷的意思,许以重利,还派洺州将领赵行实带信前往,暗中联络。因为赵行实以前在赵延寿手下做事,所以派了他去。七月,赵行实从燕地回来,带回了赵延寿的信,信中说:“我久困边境,希望能归顺朝廷,请发兵接应,我立刻就南下。”信中语气恳切,措辞周密。朝廷很高兴,又派赵行实去和赵延寿商议接应军队的地点。
瀛州有个大将派亲信送来密信,说想反叛,归顺朝廷。没过多久,又有人告发此事,结果没成功。到了现在,瀛州守将刘延祚受了契丹的命令,假意表示归顺,引诱我军,朝廷深信不疑,于是决定出兵。